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方案

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水产种质资源是指所有水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信息。它们是人类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水产种质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衰退。因此,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与任务

1.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网络,确保种质资源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2.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保护和修复水产种质资源的生境,提高生态系统的韧性和适应力。

三、具体措施

1.建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库。在各个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多个保护库,采集和保存水产种质资源样本,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

2.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组织专业人员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整理工作,建立水产种质资源的全国数据库,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3.根据不同水生生物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指南。建立和完善水产种质资源的评价体系,对水产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分类和

评估。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遗传改良和品质提升。

4.开展水产种质资源的繁育和培育工作。优选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

良好遗传特性的品种,进行繁育和培育,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并进行适应

性试验和推广。

5.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生境保护工作,减少人为污染和水生生物的生境剥夺,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的生态系统完整

性和稳定性。

6.引导和扶持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水产种质资源的研发和利用

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培养一支高

素质的科研和技术团队。

7.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建立

和加强合作关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

利用水平。

四、预期效果

1.水产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2.常见水产品种的繁育与培育技术成熟,推动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和

规模化发展。

3.修复和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的生境,改善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促进

生态系统的韧性和适应力提升。

4.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形成良好的研发和利用体制,推动水产种质资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总结

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形成多方参与和合作的局面。只有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水产种质资源,才能使其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力量。

关于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案由

“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议题。在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下,水产种 质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和利用水产种质资源,我们需 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我们需要 了解自然环境对水产种质资源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影响。我们还需要了解水产种质资源的种群结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稳定性 等重要指标,以便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建议 1:加强对水产种质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全面的数据库和监 测网络,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我们需要建立相关 的保护区和保护措施,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我 们需要积极开展水产种质资源的恢复工作,通过人工繁育和放流等手段,增加水产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建议 2: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建立相关的保护区和 保护措施,促进水产种质资源的生存和繁衍。

三、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水产种质资源的利用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我们需要明确水产种质资 源的利用目标和范围,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其可持续利用。我 们还需要注重水产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性,避免过度利用 和资源枯竭。 建议 3:加强对水产种质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 保证其可持续利用。 总结 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当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了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我们需要从监测和评估、保护 和恢复、利用与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希望社会各界能 够关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共同为其保护和可持续利 用做出努力。 个人观点与理解 在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我认为科学技术的创新与 应用尤为重要。通过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更精准地监 测和评估水产种质资源,更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水产种质资源,更合理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1. 引言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是指对水产养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水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统计,以了解资源的数量、分布、品种特征等信息。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的实施方案,旨在为普查工作提供指导,确保普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目标与任务 2.1 目标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的主要目标包括: •了解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掌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品种特征和遗传背景; •提供科学依据,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和资源保护提供支持。 2.2 任务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的主要任务包括: •确定普查范围和对象; •制定普查方法和流程; •组织普查实施和数据收集; •数据整理与分析。 3. 普查范围和对象 3.1 普查范围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的范围主要包括各类水生动植物资源,例如鱼类、贝类、虾蟹类、藻类等。

3.2 普查对象 普查对象主要包括: •各类养殖水域; •养殖场、养殖户。 4. 普查方法和流程 4.1 普查方法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主要包括:•采样调查:随机抽样、比例抽样等方法,以获取样 本数据; •实地调查:对养殖场和养殖户进行访问调查,了解 养殖种质资源的实际情况; •文献调查: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4.2 普查流程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制定普查计划:明确普查的目标、范围和任务,确 定普查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2.组织普查人员:确定普查人员的数量和岗位职责, 进行培训和准备工作; 3.开展采样调查:按照普查计划进行采样调查工作, 获取样本数据; 4.实地调查:组织普查人员对养殖场和养殖户进行实 地访问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5.文献调查: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6.数据整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生成普查报告。

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方案

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水产种质资源是指所有水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信息。它们是人类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水产种质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衰退。因此,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与任务 1.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网络,确保种质资源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2.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保护和修复水产种质资源的生境,提高生态系统的韧性和适应力。 三、具体措施 1.建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库。在各个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多个保护库,采集和保存水产种质资源样本,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 2.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组织专业人员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整理工作,建立水产种质资源的全国数据库,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3.根据不同水生生物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指南。建立和完善水产种质资源的评价体系,对水产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分类和 评估。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遗传改良和品质提升。 4.开展水产种质资源的繁育和培育工作。优选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 良好遗传特性的品种,进行繁育和培育,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并进行适应 性试验和推广。 5.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生境保护工作,减少人为污染和水生生物的生境剥夺,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的生态系统完整 性和稳定性。 6.引导和扶持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水产种质资源的研发和利用 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培养一支高 素质的科研和技术团队。 7.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建立 和加强合作关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 利用水平。 四、预期效果 1.水产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2.常见水产品种的繁育与培育技术成熟,推动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和 规模化发展。 3.修复和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的生境,改善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促进 生态系统的韧性和适应力提升。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一、背景介绍 水产种质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和经济资源,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 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水 产种质资源,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水产种质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水产种质资源指的是水产生物具有遗传代谢信息的质料,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各类水生生物的种类及其遗传多样性。根据不同的特征,水产种质资源可分为野生种质资源和人工驯养种质资源。 三、水产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1.保证食品安全: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有助于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 安全性,减少养殖环境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2.推动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种质资源有利于促进水产养殖 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养殖效益。 3.生态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也是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 衡的保护。 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要求 1.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 和利用原则,确保其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利用。

2.建立科学的保护管理机构:成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管理机构,负 责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和管理等工作,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加强资源调查和监测:对各类水产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监测,掌握资源的分布、数量和遗传特征等信息,为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 学依据。 4.建立资源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划定资源保护区和 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区,限制开发和捕捞等行为,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的 生态环境。 5.促进科研与技术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 研究和开发,推动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五、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为了确保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有效执行,需要建立监督检查 机制,加强对各级保护管理机构的督导和指导。同时,还应定期评估 制度的实施效果,对资源保护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 六、国际合作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 同推动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提高保护水平。 结论

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工作背景 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一项农业产业,其产值和就业规模都非常可观。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人们对水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苗种质量不高。不少水产养殖户反映,购买的苗种常常存在疾病、死亡率高等问题,导致养殖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水产养殖业的效益和质量,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工作势在必行。 二、工作目标 本次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工作的目标是: 1.提高水产苗种的健康水平。通过加强苗种的检疫工作、规范苗种生产过程等措施,降低苗种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苗种的生产和质量水平。 2.实现水产苗种的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统计、监测水产苗种优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制定适宜的苗种资源配置方案,让优质苗种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 3.提高水产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通过向水产养殖户宣传和普及相关的科学养殖技术,引导养殖户重视科学养殖和管理,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工作内容 1.加强水产苗种检疫工作。在苗种生产、销售和运输等环 节上,加强苗种的体检、化验等检疫工作,规范苗种交易行为,防止病菌的蔓延和扩散。 2.建立水产苗种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制定苗种生产标准、检测标准等规范化管理办法,规范苗种的生产过程,强化苗种实施质量控制,确保苗种质量的稳定性和提高苗种的生产效益。 3.加强水产苗种优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普查调查等 方式,系统统计和监测苗种优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制定苗种优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合理配置优质资源。 4.加强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针对水产养殖户普遍关注的 问题和难点,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水产养殖户的科技素养和养殖的技术水平,加强监管,确保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和实施方案,确保工作的有效实施。 2.加强相关部门的联合协作。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确保各 环节的协调和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苗种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减少虚假宣传和劣质苗种的侵害。 五、工作要求

渔业种质资源发展实施方案

渔业种质资源发展实施方案 一、引言 渔业种质资源是指用于渔业生产的各种动植物资源,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水生生物。发展渔业种质资源对于提高渔业生产效益、 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渔业种质资源发展实施方案是当前渔业发展的迫 切需要。 二、渔业种质资源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渔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 渔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存在浪费现象; 2. 渔业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保护不够,部分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3. 渔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手段相对滞后,需要加强科技创新。 三、渔业种质资源发展实施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渔业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保护水生

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1. 加强渔业种质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建立渔业种质资源数据库,全 面了解我国渔业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等情况,为合理开发 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大对渔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珍稀物种的保护,禁止 捕捞和销售濒危物种,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法规,保护水生生物 多样性。 3. 推动渔业种质资源的科研与开发,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渔业种质 资源的养殖和繁育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人工繁育技术,提高养殖 效益。 4. 加强对渔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渔业种质资源 管理制度,加强对渔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和检查,严厉打击 非法捕捞和销售行为,保障渔业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结语 渔业种质资源的发展对于促进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水生生 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渔业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按照**要求,为确保我县顺利启动并完成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是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摸清水产养殖资源状况,建立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有效推动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有序开发利用,防止地方品种消失。 二、主要目标 摸清我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等状况,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202*年8月启动,利用3个月时间,至202*年10月底前,完成我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并交叉审核汇总普查数据,建立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 三、重点任务 (一)成立普查队伍,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 作为县级渔业主管部门,我们承担本辖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工作,成立一支由3-4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队,通过专业培训,开展我县基本情况普查,按照种质资源普查要求对我县内所有的养殖场(户)的鱼、虾、蟹等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包括原种、地方品系、新品种和引进种)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和保护利用等情况进行普查,按照摸底、筛查、调查、审核的步骤,入户对基本信息、种质情况进行调查,填写表格、系统录入,再进行互相审核。

(二)抓住关键点,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 一是抓住普查主体(养殖场户)的名单,对我县所有涉及水产养殖的场点进行摸底,因为资源都在里面。通过筛查确定符合普查要求的普查对象;二是明确养殖物种的名称,对应《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操作手册》(试行)进行核对,明确养殖物种的名称;三是明确物种下的资源具体名称也就是资源名称,就能找到资源的具体信息。最后要明确普查目的主要是物种,这就要求将我县所有的已开展规模化养殖或正在试验养殖的水生动物、植物(品种、品系)进行普查。 (三)认真填写普查信息表,录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系统。认真填写01普查主体基本情况信息表和0202单个种质资源养殖情况信息表。按照相关要求进入系统录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信息。 四、实施期限与范围 (一)实施期限。202*年8月-202*年10月底前。 (二)实施范围。分布在县范围内的养殖场(户) 五、进度安排 202*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并完成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系统数据审核。 (一)202*年8月。印发普查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普查。8月底前完成对我县所有涉及水产养殖的场点进行摸底并筛查确定符合普查要求的普查对象。 (二)202*年9月。一是对我县所有的已开展规模化养殖或正在试验养殖的水生动物、植物(品种、品系)进行全面普查。实地填写01普查主体基本情况信息表和0202单个种质资源养殖情况信息表。对照《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操作手册》(试行)等要求确保信息无误。二是进入系统录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信息。 (二)202*年10月。全面完成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数据信

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

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 以推动我区渔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思路,明确补助资金使用方向、预期成效和具 体安排,促进渔业资源养护和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为实现广西现代 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海洋渔业资源养护 对国内海洋捕捞渔船发放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保障开发(升级)、维护补贴申报信息化系统。每年度补贴发放按照农业农村部有 关文件标准和要求执行,我区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实施方案另行制定。 二、渔业基础公共设施 重点支持北海、南满、钦州、防城港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加大对区域内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生产加工流通、垃圾污水综合 治理、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运营与监管智能化等方面投入,打造 区域产业结构平衡、产业层次较高、特色优势明显、港产城一体化发 展的现代化渔港经济区。 三、渔业绿色循环发展 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的内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达标治理, 以及智能水质监测与环境调控系统配备等方面。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

按照不同地区、县域集中连片养殖面积规模等进行分档补助,促进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坚决防止“非农化”“非粮化”,对 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养殖池塘不予补助。 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一是支持建设符合生态养殖要求的工厂化养殖、集装箱养殖、陆基圆形池养殖、池塘工程化养殖等设施渔业,提高集约化养殖水平,稳定渔业生产,重点扶持设施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或设备购买,智慧渔业管理及其技术支撑等。二是支持发展长远海养殖工程,利用北部湾海水水质优越的条件,建造(购买)重力式深水抗风浪、桁架式网箱和养殖工船等先进设施设备,推动离岸设施化养殖发展。三是支持开展池塘标准化、水产养殖(育苗)尾水治理、浅海滩涂贝类养殖浮筏(排)和延绳浮式吊养等升级改造,提升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水平。四是支持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开展田埂加高加固、进排水系统和鱼沟及防逃设施建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支持科学有序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发挥大水面增养殖作用,开展育苗培育设施建设、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品牌创建、产品营销、智能化管理等。六是支持推进渔业产业园区建设,开展产业园区道路、电力、管养用房等养殖环境设施建设或设备购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七是支持鼓励发展南珠产业、碳汇渔业、数字渔业、休闲渔业。八是支持积极推动东盟、桂台等外向型

水产养殖鱼类种质资源保护措施

水产养殖鱼类种质资源保护措施【导读】种质资源的破坏是由多方面造成的,所以保护种质资源要从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影响我国渔业种质资源最严重的因素主要有水质污染、水工建筑物的影响、乱砍乱伐等。 种质资源的破坏是由多方面造成的,所以保护种质资源要从诸多方面综合考虑。下面给大家分享水产养殖鱼类种质资源保护措施,欢迎查看。 (一)水域环境的保护 对我国鱼类种质资源危害最大的是环境的破坏造成的物种灭绝,不同的水生生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日前,影响我国渔业种质资源最严重的因素如下: 1.水质污染:主要是违反渔业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污染物超过渔业水域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危害。治理水质f5染要进行定时、定点的环境监测,掌握渔业环境质量状况,字据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波及范围及对渔业的危害。参考国外的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渔业水质标准,污水治理达尔到要求,不得诽入水域,违章者要严格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2.水工建筑物的影响:如拦河坝、河闸等,阻隔了泅游鱼类的泅游通道,使鱼类达不到产卵场而使补充群体断绝导致水生动物灭绝。我国受影响较大的经济鱼类有中华阂、白爵、组、长颌挤、松江56、河蟹等,白阂虽不一定泅游人海,但要在长江上游产卵,三峡水库正好阻阴了它的生殖泅游通道,现在长江中华缉用人工繁殖的办法补充其群体,但是每年捕获的亲鱼非常有限,令人忧虑。纫的主要产卵场在赣江峡江县河段.现在赣江上也修了水库,鲟的命运更为危急。四大家鱼在长江中虽有多数产卵场,干流上葛训坝是一个高流量、低水头

的水库,对家鱼构求成严重危害,但是三峡水库建成后,对坝下洪水出现规律将有巨大影响,加以向下游排出下层低温水,靠三缺水库大坝不远的“天鹅洲通江型‘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天然生态库”是否还能满足家色繁殖需要,只靠湘、赣两个大支流的家鱼白然繁殖是否能满足家色的补充,值得考虑。长江产的河蟹前些年数量骤减并不只是温捕的问题,沿江的大小河流为了蓄水建间断绝了他们入海繁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许多河口鱼类如细、棱色和几种朗虎鱼、花护、河蟹等受人江人海闸门的拦阻,已于六七十年代在许多闸门修筑了鱼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但是在拦河高坝上修建鱼梯鱼道,方面工程浩大,一方面效果并不太好,借助不太理想的人工繁殖、故流来维持屏弱的种群,前途难于乐观。 3.由于河流上游滥伐森林,毁林造田,破坏了植被.造成河道淤积,鱼类产卵场和育肥场消失或质量下降;围湖造田、围拦养鱼,使湖泊、水库失去了沿岸带t破坏了许多鱼类的产卵场,现在已注意更正。 (二)滥捕现象的制止和资源保护 滥捕现象在我国无论海水还是陆水都是普遍存在的,在海洋,盲目增加船网,xt不合理渔具、渔法(如密服网、箔)的使用限制不严.我闰主要优质色大黄鱼、锄、长棘纫等遭到严重破坏;在防水中,许多大湖建立了渔业管理委员会,投放经济鱼鱼苗,渔民缴纳资源管理费,渔业资源破坏较轻,但在江河中,滥捕现象就十分严重,如长江下游的抢捕蟹苗、蹬苗。 流量小、水浅的小河,无需大型渔具即可捕捞。炸鱼、电鱼、药鱼的事屡有发生,加以建坝和水质污染,一些河流鱼类已经绝迹.如辽东半岛的山区河流,原本盛产香鱼、松江纱等名贵鱼类,近来除鸭绿

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方案

增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方案 引导和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广部门、优势领军企业以及 行业协会等各相关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培养使用渔业领域战略科学家、科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青年科技人才,有针对性地增大渔业 国际人才培养力度。围绕提升公益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水产学会系统作用,建设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开拓创新、多学科 融合的水产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充分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学历 提升行动、农业企业家、农村创业人才培育工程等渠道,增强高素质渔 民培养力度。 一、基本原则 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把保障水产品供给作为渔业发展第一要务,稳 住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基本盘,推动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和融合发展,推 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做到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支撑,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研 发核心装备,健全科研体系,强化技术服务,以创新引领渔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激发人才和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增添渔业 发展新动能。

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渔业在生态系统治理中的特有功能,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挖掘渔业减排增汇潜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渔业贡献。 坚持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适合引领创造新需求水平。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培育消费新理念新模式新市场,提升水产品供给体系适配性,更好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水产品消费需求。 坚持开赢放共赢。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优势水产品出口,增加优质水产品进口,高质量发展远洋渔业,增强水产养殖业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参与世界渔业治理。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完善渔业法律法规体系,提升渔船渔港本质安全水平,强化渔业行政执法和安全应急处置,坚决守好安全底线,切实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和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水产品供给水平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渔业资源养护水平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渔业对外合作务实展开,渔业基础设施和

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全球 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生生物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为了保护和增强水生生物种群数量,渔业增殖放流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民渔业利益的手段。 二、工作目的 本实施方案旨在制定有效的渔业增殖放流工作计划,达到 以下目的: 1.提升渔业资源量和产量 2.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促进渔业良性发展 3.增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4.增强和优化水生物种群数量和品种多样性 5.保证市场上鲜活水产品的供应,推动生态经济的发 展 三、工作内容 1.制定合理的增殖放流计划: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渔 业资源量和品种种类等因素,制定增殖放流计划。 2.严格控制增殖放流数量: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增殖放 流,防止超量放流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损害。 3.优化水生物种群结构:在增殖放流过程中,应该注 重优化种群结构,增加水生物品种的多样性,降低水生物 疫病的风险。 4.实施水生生物监测:建立合理的水生生物监测机制, 及时掌握增殖放流后水生物种群数量、品种变化等信息, 及时调整放流计划。

5.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开展相关科普宣传,提高公众 对渔业增殖放流等生态环保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6.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完善渔业资源保护和管 理制度,严禁非法捕捞、过度捕捞和破坏渔业资源等行为。 四、工作流程 1.制定增殖放流计划,确定放流种类、数量和时间等。 2.搜集和整理放流地点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资料, 并进行适当的调查和检测。 3.联合各地渔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等,共同实施增 殖放流工作。 4.对放流对象进行生态适应性试验,保证其适应放流 环境。 5.进行增殖放流,确保数量和品质的合理控制。 6.开展生态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 改进。 五、工作要求 1.党政机关、政治协商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等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生态经济发展,保护和增强渔业 资源量和品种多样性。 2.渔业增殖放流工作机构应具备较强的现代化科技设 施和专业技术力量,确保增殖放流工作的顺利推进。 3.渔业管理部门应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禁 止非法捕捞、过度捕捞和破坏渔业资源等行为。 4.严格控制增殖放流数量,防止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 环境损害。 5.加强水生生物监测和科学管理,以保证渔业增殖放 流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6.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渔业增殖放流等生 态环保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水产品是指以淡水和海水为栖息环境的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是人类 重要的食品资源之一、然而,在水产品养殖、捕捞、加工、销售等环节存 在一些问题,如养殖水域污染、捕捞过度、养殖养护不规范、产品质量不 符合标准等,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环境的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制定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水 产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 1.目标:通过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品行业可持续发展。 2.任务: (1)加强水产品养殖环境管理,确保养殖水域水质合格。建立养殖 水域监测体系,定期监测水域水质,严格控制养殖底泥、养殖用药等对水 质的污染,加强养殖场经营者教育,推广绿色养殖技术。 (2)加强水产品养殖管理和养护,提升养殖质量。建立养殖场管理 制度,落实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监测、养殖密度控制、饲料管理等措施,确 保水产品的生长健康和品质符合要求。 (3)加强水产品捕捞管理,防止过度捕捞。完善捕捞许可制度,控 制捕捞数量,禁止破坏性捕捞方式,健全捕捞船舶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 捕捞者的培训和宣传教育。

(4)加强水产品加工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按照加工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加工,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和检查。 (5)加强对水产品销售环节的监管,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建立水产品质量检测与监控机制,加强对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三、具体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水产品养殖、捕捞、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各方的权责和执法机构的职责。 2.加强监督检查机制:建立水产品行业监管平台,加强对养殖场、捕捞船、加工企业等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对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处理。 3.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对水产品养殖、捕捞等领域的科研创新,推广绿色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4.提升养殖者素质:加强对养殖者的培训和指导,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养殖者的科学素养和法律意识。 5.增加水产品质量检测力度:加强对水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监控,提高水产品销售市场的透明度,加强对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四、组织实施 1.建立水产品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组成,负责整个实施过程的指导和协调。

安徽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细则最新

安徽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细则最新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安徽省内所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水产养殖场等。 第三条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应遵循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可持续利用和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安徽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应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分级责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与管理 第五条安徽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应统一规划,制定保护区域、保护项目和保护措施。 第六条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域应划定并公示,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应得到保护。 第七条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项目应根据物种特点和分布情况确定,包括巡护监测、疾病防控、保育繁育等。 第三章保护措施 第八条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并加强基础研究,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和监测体系。 第九条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应加强巡护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保护区域内的违法行为和病害情况。

第十条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应开展保育繁育和放流工作,加强对 种质资源的补充和培育。 第十一条水产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保 护意识和环境素养。 第四章责任与监督 第十二条安徽省水利渔业部门负责制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具体 规划和实施方案。 第十三条各级水利渔业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加强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 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和破坏环境的 单位和个人,应依法进行处理和追责。 第五章法规和政策支持 第十五条安徽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应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资金保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安徽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政策,由相 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八条本细则未尽事宜,由安徽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管理部门解释。

扬州市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办法

扬州市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办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扬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1.15 •【字号】扬州市人民政府令第99号 •【施行日期】2021.03.01 •【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渔业资源 正文 扬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99号 《扬州市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已于2020年12月31日经市人民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2021年1月15日 扬州市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资源保护,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长江干流扬州段、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白马湖以及长江扬州段四大家鱼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射阳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财政资金保障,鼓励开展渔业资源保护的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加强渔业资源的增殖、保护和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做好本区域内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渔业资源保护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市渔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文广旅、民宗、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渔业法律规范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渔业资源保护意识。 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渔业资源保护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第八条市、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组织开展保种育种活动。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从事捕捞活动。 第九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对稀有、濒危、珍贵水生生物资源及其原生地实行重点保护。

2024年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方案

2024年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方案 ____年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水产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然而,传统的渔业发展模式往往忽视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导致资源的衰竭和环境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____年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方案,旨在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设定 1. 制定并实施渔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确保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质量,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3. 推动渔业结构调整,促进渔民收入的增加和就业机会的提供。 三、主要措施 1. 加强立法和监管 制定并完善生态渔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的监管力度,严禁滥捕滥渔行为。加大对非法捕捞和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 2. 推进科技创新 加大对生态渔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渔业资源调查和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先进的捕捞技术和设备,提高渔业

生产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开展生态渔业模式的研究和示范,推广生态养殖、生态捕捞等创新模式。 3. 落实海洋环境保护 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推动沿海城市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4. 促进渔业结构调整 鼓励渔民参与渔业结构调整,推动渔业向高效、低碳、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渔民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养殖、海洋观光等新业态,增加渔民的收入来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开发渔业附加值产业,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5.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生态渔业的发展。加强渔政执法合作,加大对跨国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开展渔民培训交流活动,推广生态渔业的经验和做法。 四、预期成果 1. 渔业资源得到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2. 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3. 渔民收入增加,渔业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 渔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渔业附加值产业发展迅速。

渔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渔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通过实施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共向重点保护水域放流经济鱼类3000万尾,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渔业种群资源加快恢复。其中增殖放流物种放流检验的批次比例≥90%;增殖放流投入产出比为≥1:10;重要经济物种放流回补产量对照增长比率≥10%;群众抽样满意度达到80%以上。 二、支持重点 1.购买放流苗种。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增殖放流经济物种供苗单位,共采购经济鱼类苗种3000万尾。补助资金445万元,占总资金的90.08%。 2.放流苗种种质鉴定。对放流的地方品种鲤、鲶、甲鱼进行种质鉴定。 3.开展鱼类资源调查与保护。织对辖区内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对放流水域进行监管。 4.开展放流效果评估。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设监测点5个,对放流鱼类进行跟踪调查、监测,开展放流效果评估。 三、实施条件 (一)供苗单位条件 供苗单位应具有省及以上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信誉良好,亲本来源清晰,生产设施条件完善,技术保障能力强并具有相

应生产能力,符合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经济物种增殖放流苗种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 (二)放流水域条件 实施渔业增殖放流的水域,必须是公共水域,原则上应是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所列水域。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环境状况、水域生态容量、生态安全和增殖需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增殖放流工作。 (三)放流物种条件 项目采购的苗种,原则上应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所列物种范围内,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要求选择放流物种。严禁使用外来种、杂交种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种进行增殖放流。 四、具体任务 (一)放流苗种数量和品种。共放流各类经济鱼类不低于3000万尾,其中鲶鱼、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鲫鱼等的规格>6cm/尾;甲鱼规格≥10克/只。 (二)放流水域和苗种数量。具体放流水域及数量分别为:A段及其附属湖泊水域放流苗种不低于650万尾,B段及其附属湖泊水域放流苗种不低于650万尾,C及其附属湖泊水域放流苗种不低于650万尾,D段及其附属湖泊水域放流苗种不低于650万尾,E段放流苗种不低于400万尾。具体放流水域及放流鱼类

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作为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产养殖原始创新、推动现代水产种业和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伴随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种业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和残酷,只有自主掌握重要的核心种质资源,创制过硬的拳头型新品种,才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主动权。因此,亟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摸清资源家底状况,加大收集保护力度,推动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物质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利用3年时间摸清我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保护利用、特征特性及遗传结构等状况,进行资源收集与保护,发布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分年度实现以下目标。 年,启动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采集并制作遗传材料2万份纳入国家种质库保存;建立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 2022年,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特征特性测定、遗传多样性评价等系统调查以及重点区域现场核查;发布一批特色优异种质资源;收集一批种质资源纳入保种场保护,相应遗传材料2万份纳入国家种质库保存。 2023年,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任务,调查、保存、登记等相关信息数据录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并统一纳入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发布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状况报告和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 三、重点任务 (一)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一是以县域为单位,按照普查提纲及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登记表(另行通知)要求对当地养殖场(户)(含水产原良种场、遗传育种中心、苗种场和普通养殖场等)的鱼、虾蟹、贝、藻、棘皮动物、两栖爬行等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包括原种、地方品系、新品种和引进种)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和保护利用等情况进行普查并采集影像资料,按照技术专家组要求填报普查信息、汇总普查信息和采集制作遗传材料。二是以省份为单位,核实和抽查各地普查情况,按照技术专家组要求汇总填报辖区内的普查信息。

市级领导对调整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情况的汇报

市级领导对调整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情况的汇报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调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水产种质资源,是指水域中具有遗传变异和遗传特征,对水产养殖或 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渔 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 角色。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调整,需要得到市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和关注。 二、当前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现状 我们需要了解目前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现状。在过去的几年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些重要的水产 种质资源保护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 挑战。一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受到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水产资源的多样性和数量出现下降的趋势。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 调整势在必行。 三、调整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必要性 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调整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调整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可 以有效地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促进水产资源的繁衍和生长。

2.保护和维护重要的遗传资源:一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 区内存在着珍稀、濒危的水生动植物,对于这些遗传资源的保护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促进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调整水产种质资源保护 区,可以更好地达到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目的,为水产养殖 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提升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调整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可以推动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地方 经济的发展水平。 四、具体调整方案 在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调整时,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具体的 方案和举措。要对现有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查,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科学依据,制定 出具体的调整方案,对一些需要加强保护的区域进行划定,同时对一 些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的区域进行修复。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调整后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确保调 整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五、结语 在市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将会积极推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 区的调整工作,努力实现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促进水产品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我们也呼吁全社会共同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综合利用科技专项实施方案

附件: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综合利用科技专项实施方案 (2007-2010年) 海洋渔业资源作为重要的海洋资源,一直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的重点,长期以来由于海洋捕捞能力超过渔业资源再生能力,渔业资源总体上出现了全球性衰退趋势,养护和利用的矛盾十分突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估,全球24%的主要种类处于低度开发或中度开发,52%的主要种类处于完全开发状态,16%的种类处于过度开发状态,7%的种类资源已经严重衰退,而其中仅仅1%有可能恢复。渔业产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提高渔业资源的综合效益和利用率,发展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质量保证的渔业已成为国际潮流,以现代工业理念改造和提升传统渔业的现代渔业将成为世界渔业发展的主流。 宁波是一个拥有823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的海洋大市,海洋渔业一直是我市海洋与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渔业总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已达到36.4%,渔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和渔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近年来,随着近海岸捕捞强度的日益加剧和沿海工业的快速发展,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严重。“十一五”期间,我市渔业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土地资源的紧缺和养殖环境的恶化已成为水产养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特别是随着新海洋制度的实施,大批海洋捕捞渔船撤出传统作业渔场,使得近海渔场变得更为拥挤,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和利用的矛盾十分突出;海洋渔业产业发展的

主要制约因素从以资源制约为主转变为受到资源与市场的双重制约,尤其是生产方式粗放,对自然资源以利用为主,养护不足,已成为影响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瓶颈。 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环境管理,搞好海洋渔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质量保证为前提的渔业产业,解决我市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中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对于促进我市海洋渔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为宁波海洋与渔业开发、管理提供技术服务;推进海洋与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突破,为宁波海洋渔业产业的提升提供动力;推进海洋与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技术的提高,为宁波海洋与渔业安全提供技术保障。进一步加强水产苗种、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区等海洋渔业科技设施与条件建设,建立和完善海洋资源研究开发体系,开展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及增殖,海产品精深加工与保鲜,海水养殖生物病害防治与健康养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和海洋食品安全生产技术等科技领域的研究,突破一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全面提高我市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水平,提升我市渔业产业层次,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