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书写等级:________质量等级: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一、想一想,填一填。
(每空1分,共16分)1.27+27+27+27=( )×( )=( )。
2.12个56是( ),24的34是( ),比36多13的数是(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4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
4.一堆煤,每天用去19吨,3天一共用去( )吨。
5.在○里填上“>”“<”或“=”。
78×514○51459×43○5925×7○2×756.甲数比乙数少15,那么甲数是乙数的( )。
7.45kg的12是( )干克,712m2的27是( )m2。
8.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5,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每题2分,共16分)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 )2.1吨的45和4吨的15同样重。
( )3.食堂买米100千克大米,吃了15,还剩99千克。
( )4.513+713×712=1213×712=713。
( )5.4×25=45×2=410。
( )6.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剪去14和14米后,剩下的绳子一定一样长。
( )7.分数乘整数,分子不变,整数与分母相乘作分母。
( )8.60的25相当于80的310。
( )1.( )A.32×14B.32+14C.32+32×142.比35的27多8的数是( )。
A.20B.10C.183.打一份书稿,每天完成316,5天完成书稿的几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 )。
A.1−316B.316+5C.316×54.客车的速度是货车速度的45,( )是单位“1”的量。
A.货车速度B.客车速度C.无法确定5.6×(2+25)=12+2.4=14.4,这是根据( )计算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cm,每条棱长().A.1cmB.2cmC.3cm2.关于正方体,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B.正方体有8个顶点C.正方体有12条棱D.正方体可以有2个面是长方形3.如图是一个装满1立方厘米大小立方体的盒子.这个盒子的体积是()立方厘米.A.30B.24C.120D.1504.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鱼缸,长40分,宽30分米,高25分米,做这样一个玻璃鱼缸需要()平方分米的玻璃.A.3500B.4700C.5900cm.5.把一个表面积是250cm的长方体,按如图切三刀分成8个小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A.10B.25C.50D.1006.一个长方体木箱,从里面量得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如果在木箱里放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包装盒,最多能放()个包装盒.A.7B.12C.157.一个长方体所有棱长之和是48厘米,它的长、宽、高的和是().A.12厘米B.8厘米C.4厘米8.下面哪个平面展开图折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A B C D9.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0cm、30cm、20cm的小纸箱,在所有的棱上粘上一圈胶带,至少需要()厘米的胶带.A.360B.450C.280D.54010.一个长方体的底是面积为24m的正方形,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m.()2A.16B.36C.18D.64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在下面图2的8个面中找出6个面,使它们能围成图1的长方体.这6个面的编号分别是________.图1 图212.的每一个面都是________形;的每一个面都是________形;是________形的.13.正方体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条棱、________个面,它是特殊的________.在长方体上我们可以找到________形或________形.14.李叔叔从一个长方体的一端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长方体剩余部分的长是8分米,宽和高与原来相同,表面积减少了36平方分米.剩余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15.一个长方体木块长6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如果把它切成两个相同的小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最少增加________平方厘米,最多增加________平方厘米.16.在下列展开图中能拼成正方体的有________.A B C D17.如图是一个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如果图中“习”字在正方体的右面,那么这个正方体的左面是“________”字.18.如图的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的有________.三、判断题(共5小题)19.长方体中,相对的棱长的长度相等且互相平行. ()20.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只有一种. ()21.如果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22.一个棱长为1m的正方体水箱所占的空间是31m. ()2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也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 ()四、计算题(共1小题)24.计算如图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缺口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形状,单位:dm)五、应用题(共6小题)2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分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分米?26.一种长方体铁皮通风管长3m,管口是边长2dm的正方形.王师傅做一节这样的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接口忽略不计)27.将一块长10dm,宽8dm的长方形铁皮四个角各剪下一个边长为2dm的正方形(如图),然后焊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槽.这个水槽用了多少铁皮?水槽盛水多少升?(不计铁皮的厚度)28.笑笑将一个长15cm,宽8cm,高28cm的长方体饼干盒的四周和盒盖都贴上商标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商标纸?29.李叔叔用铁丝围成了一个长9dm,宽8dm,高7dm的长方体,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分米?3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还原成立体图形后标注了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A是正放着的),你知道标注字母B的面是正方体的什么面吗?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折一折.第一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一、 1.【答案】B【解析】解:24122÷=(厘米),答:它的每条棱长是2厘米. 故选:B . 2.【答案】D【解析】解: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特殊情况下有2个面是正方形,由此可知:D 选项中的正方体可以有2个面是长方形,说法错误; 故选:D . 3.【答案】C【解析】解:645120⨯⨯=(立方厘米)答:这个盒子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 故选:C . 4.【答案】B【解析】解:()4025253023040⨯+⨯⨯+⨯()100075021200=+⨯+35001200=+4700=(平方分米)答:做这样一个玻璃鱼缸需要4700平方分米的玻璃. 故选:B . 5.【答案】C【解析】解:把这个长方体横切一次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与上、下面相等的面积;把这个长方体与前、后面平行切一次,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与前、后面相等的面积;把这个长方体与左右面平行切一次,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与左、右面相等的面积.所以,把这个长方体按如图切三刀分成8个小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50平方厘米.答: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50平方厘米. 故选:C . 6.【答案】B【解析】解:以长为边最多放:623÷=(块)以宽为边最多放:422÷=(块) 以高为边最多放:5221÷=(层)(分米) 所以:32212⨯⨯=(块)答:最多能放12块. 故选:B . 7.【答案】A【解析】解:()48412cm ÷= 答:它的长、宽、高的和是12cm . 故选:A . 8.【答案】C 【解析】解:、、叠后都能围成正方体;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 故选:C . 9.【答案】A【解析】解:()40+30+204⨯904=⨯360=(厘米)答:至少需要360厘米长的胶带. 故选:A . 10.【答案】D【解析】解:因为2的平方是4,所以长方体的底面边长是2米,底面周长是:248⨯=(米) 侧面积是:8864⨯=(平方米)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米. 故选:D . 二、11.【答案】A 、E 、D 、G 、C 、F【解析】解:选择A 、E 作上下面,D 、G 作前后面,C 、F 作左右面. 故答案为:A 、E 、D 、G 、C 、F .12.【答案】正方形长方形圆【解析】解: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是圆形.故答案为:正方形、长方形、圆.13.【答案】8 12 6 长方体长方正方.【解析】解: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它是特殊的长方体.在长方体上我们可以找到长方形或正方形.故答案为:8,12,6,长方体,长方,正方.14.【答案】72÷=(平方分米),【解析】解:3649=⨯,933故原来长方体的宽和高都是3分米,+=(平方分米)3811⨯⨯833=⨯243=(立方分米)72答:剩余长方体的体积是72立方分米.故答案为:72.15.【答案】16 48⨯⨯=(平方厘米),【解析】解:42216⨯⨯=(平方厘米)64248答:表面积比原来最少增加16平方厘米,最多增加4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6、48.16.【答案】A、B、D【解析】解:如图A B C D展开图中能拼成正方体的有A、B、D.故答案为:A、B、D.17.【答案】化【解析】解:如图折成正方体后,“学”与“识”相对,“习”与“化”相对,“文”与“知”相对,如果“习”字在正方体的右面,那么这个正方体的左面是“化”字. 故答案为:化. 18.【答案】①③④【解析】解: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的有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三、19.【答案】√【解析】解:长方体中,相对的棱长的长度相等且互相平行.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0.【答案】×【解析】解: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只有11种,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答案】√【解析】解:如果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也就是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所以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一定相等.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答案】√【解析】解:()31111m ⨯⨯=即一个棱长为1 m 的正方体水箱所占的空间是1立方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答案】×【解析】解:原来的表面积:266S a a a =⨯⨯=, 现在的表面积:222624S a a a =⨯⨯=, 表面积扩大:222464a a ÷=倍. 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四、24.【答案】解:表面积:886222⨯⨯+⨯⨯3848=+392=(平方分米) 体积:888222⨯⨯⨯⨯﹣5128=﹣504=(立方分米)答:它的表面积是392平方分米,体积是504立方分米. 五、25.【答案】解:24122÷=(分米).答:它的棱长是2分米.26.【答案】解:20.2=分米米,0.243 2.4⨯⨯=(平方米).答:至少需要2.4平方米的铁皮.27.【答案】解:108224⨯⨯⨯﹣ 8016=−64=(平方分米);()()10228222−⨯⨯−⨯⨯642=⨯⨯48=(立方分米); 4848=立方分米升;答:这个水槽用了64平方分米铁皮,水槽能盛水48升. 28.【答案】解:()152********⨯+⨯⨯+⨯()4202242120=+⨯+6442120=⨯+ 1288120=+1408=(平方厘米)答:需要1408平方厘米的商标纸. 29.【答案】解:()987412++⨯÷24412=⨯÷ 9612=÷8=(厘米)答: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30.【答案】解:如图(折成正方体后相同颜色的面积相对)还原成立体图形后标注了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A是正放着的),我知道标注字母B的面是正方体的下面.通过折一折,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 6。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共24分) 1.(本题2分)如图,用加法计算:___________, 用乘法计算:___________。
2.(本题2分)比80米多12是(________)米;比3吨少16吨是(_________)吨。
3.(本题9分)比大小。
415×516(________)45 9687⨯(________)981211×1312(________)14655⨯(________)45 810×99(________)1 1112×811(________)1185577⨯(________)57 89×910(________)9889⨯ 112×123(________)122×1134.(本题3分)15分=(______)时;25吨=(______)千克;27m 10=(______)2cm 。
5.(本题2分)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6.(本题2分)边长是23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______)分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
7.(本题1分)一台手机的内存是256GB ,用去了12,还剩(________)GB 。
8.(本题1分)如果规定a b a d b c cd=⨯-⨯,那么263710.724=(________)。
9.(本题2分)一条公路长10千米,第一天修了14千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两天共修(________)千米,还剩(________)。
二、判断题(共10分)10.(本题2分)2323111343422⨯+⨯=+=。
(________)11.(本题2分)20增加它的14后再减少14,结果仍为20。
(______)12.(本题2分)4253a b⨯=⨯,(a、b均不为0),则a>b。
(________)13.(本题2分)2吨棉花的45和4吨铁的25一样重。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次次的检测题,是一次次的进步,也是一次次成绩提高的关键。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题目一、填一填。
(每题2分,共20分)1. 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宽相当于圆的( )。
2.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是半径的( )倍,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 )。
3. 如下图所示的图形的对称轴有( )条。
4. 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 m和1 m,面积相差( )。
5. 甲、乙两个圆的周长相差18.84 cm,则它们的半径相差( )。
6. 把31.4、3.014、3.14、227、π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7. 一根铁丝长12.56 dm,用它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其中( )的面积大些,大( )dm2。
8.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 )。
9. 一个环形机器零件,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这个环形零件的面积是( )。
10. 圆的( )和( )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 )小数。
二、选一选。
(每题2分,共10分)1.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3 cm,画出的圆的面积是( )。
A. 9π cm2B. 3π cm2C. 6π cm2D.3 6π cm22. 大圆的直径是8 cm,小圆的直径是4 cm,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
A. 2倍B. 4倍C. 3.14倍 C.6.28倍3. 在一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
A. 3.14∶2B. 1∶3.14C. 3.14∶4D.4∶3.144.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则周长与面积分别扩大( )。
A. 3倍不变B. 不变 9倍C. 3倍9倍D.4倍16倍5. 当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种图形的周长相等时,( )的面积最大。
【5套打包】江阴市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测试题(解析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中试卷人教新课标(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把一粒花生米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大约是()A.1毫升B.100毫升C.1升D.10升2.明明为爸爸吸烟的开销算了一笔账,如果爸爸每天吸一包19元的香烟,那么他每年吸烟大约要花掉()元A.2000B.5000C.7000D.100003.在11,21,31,41,51,61,71,81,91中,质数有()个.A.5B.6C.7D.84.下面算式的计算结果大于2.6的是()A.2.6×0.5B.2.6÷0.5C.2.6÷1.5D.2.6÷2.65.张师傅和李师傅同做一种零件,张师傅用小时,李师傅用小时,那么()A.张师傅做得快B.李师傅做得快C.两人一样快D.无法确定6.妈妈买了红心蜜柚和猕猴桃各2千克,一共要花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A.18.8+23.1B.(18.8+23.1)×2×2C.18.8+23.1×2D.18.8×2+23.1×27.下面算式的计算结果与5.6÷0.23相等的是()A.560÷230B.56÷230C.56÷23D.560÷238.秋季是蟹肉最鲜嫩的季节,把76千克的螃蟹装在容量为2.8千克的蟹筐里,至少需要()个这样的蟹筐.A.25B.26C.27D.289.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把6.8×9.99改写成()A.6.8×10﹣0.01B.6.8×10﹣6.8×0.1C.6.8×10﹣6.8×1D.6.8×10﹣6.8×0.0110.用2,5,8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A.都是3的倍数B.都不是3的倍数C.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3的倍数D.无法确定11.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A.正B.上C.左D.右12.如果把两根长度分别为40厘米和56厘米的塑料管截成长度相等的吸管,并且都没有剩余,每根吸管最长是()厘米.A.1B.2C.4D.813.晶晶打算在一个长、宽分别为1m,高为ldm的长方体盒子里放1dm3的小立方体,最多可以放()个.A.1B.10C.100D.100014.袋子里有2个红球,9个黄球,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球,要使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一样大,()方案不合理.A.增加7个红球B.红球增加5个,黄球减少2个C.减少7个黄球D.红球增加5个,黄球增加5个15.在同一幅图上,如果A点的位置为(1,5),B点的位置为(3,5),C点的位置为(3,1),那么连接ABC三点所围成的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A.直角B.钝角C.锐角D.等腰16.如图,奇奇从一个大正方体的一角切掉一个小正方体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积和体积都变了B.表面积变了,体积不变C.表面积不变,体积变了D.表面积和体积都不变1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它对应的高都是大于3的整数,且相等.如果底增加3,高减少3后,它的面积()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是否变化18.把6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放在墙角,()摆法露在外面的面最多.A.B.C.D.19.y是大于0的任意数,你认为下面式子表示的结果最大的是()A.8y﹣7y B.y+0.1y C.2y﹣0.2y D.y﹣120.下面图()能说明等式“4×5+6×5=(4+6)×5”成立.A.B.C.D.21.AB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驶向B地,经过6时后,乙车落后甲车18千米.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下面等量关系正确的是()A.6×(65﹣x)=18B.6x﹣65×6=18C.65×6+6x=120D.65x+65×6=12022.希望小学五年一班学生平均身高148厘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一个同学的身高是148厘米B.不可能有身高是170厘米的同学C.有的同学身高低于148厘米,有的同学身高高于148厘米D.一半同学的身高低于148厘米,一半同学的身高高于148厘米23.下面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的有()个A.1B.2C.3D.424.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天天和青青都吃了个苹果,两人吃的苹果一样多B.因为,所以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C.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D.大于,小于,且分母是20的最简分数只有两个25.下面的问题还需要增加一个信息才能解决,这个信息是()学校图书馆新进了故事书、科技书和浸画书三种图书,其中故事书有200本,是三种书中数量最多的.图书馆一共新进了多少本书?A.故事书比漫画书多20本B.故事书的本数占三种书总数的一半C.三种书的总数是科技书的6倍D.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6.12÷25==(填小数)27.在5.5555,5.454545,5.40505…,5.565中,循环小数是,最大的数是.28.a是大于0的自然数,的分数单位是,它再填上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凑成2.那么是分数.29.如图,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30.小丽这些天一直在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她认真地统计了一下,发现自己12天读了这本书的,她平均每天读了这本书的.31.按规律填一填:2÷9=0.222…,2÷99=0.0202…,2÷999=0.002002…,2÷9999=32.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一个圆面积的.33.自然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是数,两个连续自然数相乘的积是数.34.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5.把16厘米长的铁丝分成三段(整厘米)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是厘米.三、解答题(共30分)36.(4分)脱式计算.(1)28.05÷1.25÷0.8(2)﹣()37.(6分)解方程(1)4.8x﹣2.6x=8.14(2)3.6x+9.8=18.838.(4分)画图题.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B,再画出图形B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C.39.(4分)按要求计算.(1)下面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有两个棱长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的正方体叠放在一起(如图),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0.(3分)乌龟和仙鹤同在一个池塘里,共有8个头,22只脚.请问:池塘里各有乌龟和仙鹤多少只?41.(4分)如图是军军和洋洋参加1500米赛跑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军军在比赛中采取的策略是先后.(填“快”或“慢”)(2)比赛进行到4分钟时领先,最后先到达终点.(3)整场比赛中,洋洋平均每分钟约跑米.(结果保留整数)42.(5分)阅读下面材料解决问题.某城市新规定的出租车收费标准为:出租车起步价为8元(包含3公里);超过3公里,每公里计价金额为1.6元(不足1公里按1公里计算);当时速处于每小时12公里以下时(堵车时段),计价器除正常按公里数计价外,还要向乘客增收每分钟0.32元的营运候时费.刘阿姨早晨乘坐出租车从家到单位,共13.5公里,其中出租车时速处于每小时12公里以下(堵车时段)共有10分钟,刘阿姨一共需要付多少元车费?(1公里=1千米)2018-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把一粒花生米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大约是()A.1毫升B.100毫升C.1升D.10升【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把一粒花生米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溢出的水大约是1毫升;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把一粒花生米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大约是1毫升;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2.明明为爸爸吸烟的开销算了一笔账,如果爸爸每天吸一包19元的香烟,那么他每年吸烟大约要花掉()元A.2000B.5000C.7000D.10000【分析】一年是365天或366天,按366天计算,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为:19×366,再根据乘法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然后进行口算.【解答】解:19×366≈20×350=7000(元)答:他每年吸烟大约要花掉7000元.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本题解答的依据是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3.在11,21,31,41,51,61,71,81,91中,质数有()个.A.5B.6C.7D.8【分析】根据质数、合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据此解答.【解答】解:在11,21,31,41,51,61,71,81,91 九个数中,质数有:11,31,41,61,71,共有5个;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4.下面算式的计算结果大于2.6的是()A.2.6×0.5B.2.6÷0.5C.2.6÷1.5D.2.6÷2.6【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2.6×0.5<2.62.6÷0.5>2.62.6÷1.5<2.62.6÷2.6<2.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5.张师傅和李师傅同做一种零件,张师傅用小时,李师傅用小时,那么()A.张师傅做得快B.李师傅做得快C.两人一样快D.无法确定【分析】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得工作量一定时,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然后判断出三人的工作时间的长短,进而判断出他们谁做得快一些即可.【解答】解:因为<,所以张师傅用的时间最短,他做的快一些.答:张师傅做得快.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工作量一定,用时越短,工作效率越高.6.妈妈买了红心蜜柚和猕猴桃各2千克,一共要花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A.18.8+23.1B.(18.8+23.1)×2×2C.18.8+23.1×2D.18.8×2+23.1×2【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代入数据分别求出红心蜜柚和猕猴桃的总价,再相加即可;或者先求出红心蜜柚和猕猴桃的单价和,再乘数量2千克即可.【解答】解:求一共要花的钱数,正确的列式是:(18.8+23.1)×2或18.8×2+23.1×2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7.下面算式的计算结果与5.6÷0.23相等的是()A.560÷230B.56÷230C.56÷23D.560÷23【分析】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逐项分析后,再进行选择.【解答】解:A、560÷230,是算式5.6÷0.23的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扩大1000倍后的算式,两个算式结果不相等;B、56÷230,是算式5.6÷0.23的被除数缩小10倍,除数扩大1000倍后的算式,两个算式结果不相等;C、56÷23,是算式5.6÷0.23的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0倍后的算式,两个算式结果相等;D、560÷23,是算式5.6÷0.23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的算式,两个算式结果相等.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商不变性质的运用:只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才不变.8.秋季是蟹肉最鲜嫩的季节,把76千克的螃蟹装在容量为2.8千克的蟹筐里,至少需要()个这样的蟹筐.A.25B.26C.27D.28【分析】要求至少需要几个这样的蟹筐,根据题意,也就是求76里面有多少个2.8,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76÷2.8≈28(个)答:至少需要28个这样的蟹筐.故选:D.【点评】此题属于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用进一法进行解答.9.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把6.8×9.99改写成()A.6.8×10﹣0.01B.6.8×10﹣6.8×0.1C.6.8×10﹣6.8×1D.6.8×10﹣6.8×0.01【分析】把99写成100﹣1,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解答】解:6.8×9.99=6.8×(10﹣0.01)=6.8×10﹣6.8×0.01=68﹣0.068=67.932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情况.10.用2,5,8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A.都是3的倍数B.都不是3的倍数C.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3的倍数D.无法确定【分析】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的数这个数也能被3整除,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2+5+8=1515是3的倍数,所以用2、5、8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所以选项A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11.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A.正B.上C.左D.右【分析】这三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都是一行3个正方形;从左、右面看到都是一行2个正方形;只有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同.【解答】解:如图三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12.如果把两根长度分别为40厘米和56厘米的塑料管截成长度相等的吸管,并且都没有剩余,每根吸管最长是()厘米.A.1B.2C.4D.8【分析】要把两根分别长40厘米、56厘米的塑料管截成长度相等的吸管且无剩余,每段吸管要尽可能长,每段的长就是求40和56的最大公因数.求出最大公因数即可得解.【解答】解:40=2×2×2×5;56=2×2×2×7;所以40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所以每根吸管最长是8厘米.答:每根吸管最长是8厘米.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13.晶晶打算在一个长、宽分别为1m,高为ldm的长方体盒子里放1dm3的小立方体,最多可以放()个.A.1B.10C.100D.1000【分析】1米=10分米,以长为边最多可以放10÷1=10(个),以宽为边最多也可以放10个,以高为边最多可以放1个,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米=10分米,10÷1=10(个)10×10×1=100(个)答:最多能放100个.故选:C.【点评】明确每条棱上可以放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关键,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进行解答.14.袋子里有2个红球,9个黄球,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球,要使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一样大,()方案不合理.A.增加7个红球B.红球增加5个,黄球减少2个C.减少7个黄球D.红球增加5个,黄球增加5个【分析】要使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一样大,那么红球和黄球的数量应该相同,所以可以增加红球的个数达到9个,也可以减少黄秋的个数达到2个,也可以增加红球的个数减少黄秋的个数达到数量相同.据判断.【解答】解:2+7=9,可以增加7个红球,9﹣7=2,可以减少7个黄球,2+5=79﹣2=7可以红球增加5个,黄球减少2个.所以观察四个选项,只有D不合理.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数量相同可能性一样大.要注意是选不合理的.15.在同一幅图上,如果A点的位置为(1,5),B点的位置为(3,5),C点的位置为(3,1),那么连接ABC三点所围成的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A.直角B.钝角C.锐角D.等腰【分析】利用方格图,在平面上标出这三个顶点,顺次连接画出这个三角形,即可进行选择.【解答】解: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在下面方格图中画出这个三角形如下:观察图形可知,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定义.16.如图,奇奇从一个大正方体的一角切掉一个小正方体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积和体积都变了B.表面积变了,体积不变C.表面积不变,体积变了D.表面积和体积都不变【分析】从顶点上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后,体积明显的减少了;但表面减少了小正方体3个不同的面的面积,同时又外露了3个同样面,所以表面积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得: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正方体,体积减少了,但是表面积不变.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挖去的小正方体是在什么位置,注意知识的拓展:如果从顶点挖而且没有挖透那么体积变小,表面积不变;如果从一个面的中间挖而且没有挖透那么体积变小,表面积变大.1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它对应的高都是大于3的整数,且相等.如果底增加3,高减少3后,它的面积()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是否变化【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设平行四边形的底为a,高为h,则底增加3是(a+3),高减少3是(h﹣3),分别求出增加后的底和高,然后把数据代入公式分别求出原来、现在的面积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设平行四边形的底为a,高为h,则底增加3是(a+3),高减少3是(h﹣3),原来的面积:ah.现在的面积:(a+3)×(h﹣3)=ah﹣3a+3h﹣9,因为,a=h,所以,ah﹣3a+3h﹣9=ah﹣9,所以ah﹣9<ah.答:它的面积减少了.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8.把6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放在墙角,()摆法露在外面的面最多.A.B.C.D.【分析】分别从上面、前后面、右面三个方向数出露在外面的小正方体面的个数,相加求出和,再比较即可.【解答】解:A、5+4+3=12(个)B、5+4+4=13(个)C、5+4+4=13(个)D、5+5+4=14(个)12<13<14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分类计数,防止遗漏.19.y是大于0的任意数,你认为下面式子表示的结果最大的是()A.8y﹣7y B.y+0.1y C.2y﹣0.2y D.y﹣1【分析】根据题意,先把四个选项变形,A:8y﹣7y=y;B:y+0.1y=1.1y;C:2y ﹣0.2y=1.8y;D:y﹣1.然后根据小数乘法的性质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A:8y﹣7y=y;B:y+0.1y=1.1y;C:2y﹣0.2y=1.8y;D:y﹣1.因为y>0,所以有:1.8y>1.1y>y>y﹣1所以最大的应该是:1.8y.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大小比较.注意选择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使做题更快捷简便.20.下面图()能说明等式“4×5+6×5=(4+6)×5”成立.A.B.C.D.【分析】前三个图形要结合行、列、层来判断,第四个图要结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判断.【解答】解:A、求小正方体的个数共有:6×5×5,不符合要求;B、求小正方形的个数共有:6×10,不符合要求;C、求小圆的个数共有:6×5,不符合要求;D、大长方形的面积=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即4×5+6×5=(4+6)×5,符合要求;故选:D.【点评】这种类型的问题,是典型的数形结合的问题,要结合图与式子的意义去解答.21.AB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驶向B地,经过6时后,乙车落后甲车18千米.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下面等量关系正确的是()A.6×(65﹣x)=18B.6x﹣65×6=18C.65×6+6x=120D.65x+65×6=120【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式:甲车行的路程﹣乙车行的路程=18千米;或共同行驶的时间×速度差=18千米,据此列方程即可;因为是同向行驶,共同行驶的路程不是120千米,所以选项C、D不合题意.【解答】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所以可得方程,6×(65﹣x)=18,或65×6﹣6x=18;因为是同向行驶,共同行驶的路程不是120千米,所以选项C、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基本数量关系,设未知数为x,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22.希望小学五年一班学生平均身高148厘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一个同学的身高是148厘米B.不可能有身高是170厘米的同学C.有的同学身高低于148厘米,有的同学身高高于148厘米D.一半同学的身高低于148厘米,一半同学的身高高于148厘米【分析】因为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所以五年级一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48厘米,并不是每个同学的身高都是148厘米;又因为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所以五年级一班同学的身高有的会比148厘米高,有的会比148厘米低,由此做出选择.【解答】解:因为五年级一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48厘米,所以五年级一班学生身高有的会比148厘米高,有的会比148厘米低,所以,选项A,一定有一个同学的身高是148厘米,说法不正确;选项B,不可能有身高是170厘米的同学,说法不正确;选项C,有的同学身高低于148厘米,有的同学身高高于148厘米,说法正确;选项D,一半同学的身高低于148厘米,一半同学的身高高于148厘米,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与平均数的性质.23.下面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的有()个A.1B.2C.3D.4【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这四幅图都是“1﹣4﹣1”型,但是图②、图③相对的面大小不同,所以不符合长方体展开图的特征,不是长方体的展开图,只有图①、图④是长方体展开图的“1﹣4﹣1”结构,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图②、图③相对的面大小不同,所以不符合长方体展开图的特征,不是长方体的展开图,只有图①、图④是长方体展开图的“1﹣4﹣1”结构,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所以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的有2个.【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展开图的特征.24.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天天和青青都吃了个苹果,两人吃的苹果一样多B.因为,所以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C.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D.大于,小于,且分母是20的最简分数只有两个【分析】A、天天和青青都吃了个苹果,由于天天、青青吃得苹果大小不一定相同,即单位“1”不一定相同,无法确定谁吃得多;B、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取其中的2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取其中的4份.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就是,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C、把这条5条的绳子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长的.D、=,=,分母是20,大于(),小于()的最简分数只有、两个.【解答】解:A、天天和青青都吃了个苹果,由于天天、青青吃得苹果大小不一定相同,即单位“1”不一定相同,无法确定谁吃得多;此选项错误.B、的分数单位就是,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这三个分数虽然相等,但单位“1”不同,此选项错误.C、把这条5条的绳子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长的,此选项说法错误.D、=,=,分母是20,大于(),小于()的最简分数只有、两个.此选项正确.【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有:分数及分数单位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化简等.25.下面的问题还需要增加一个信息才能解决,这个信息是()学校图书馆新进了故事书、科技书和浸画书三种图书,其中故事书有200本,是三种书中数量最多的.图书馆一共新进了多少本书?A.故事书比漫画书多20本B.故事书的本数占三种书总数的一半C.三种书的总数是科技书的6倍D.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分析】根据已知的信息,学校图书馆新进了故事书、科技书和浸画书三种图书,其中故事书有200本,是三种书中数量最多的.问题是图书馆一共新进了多少本书?由此可以确定增加的信息是:故事书的本数占三种书总数的一半.把三种书总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答】解:增加的信息是:故事书的本数占三种书总数的一半,200=200×2=400(本),答:图书馆一共新进了400本书.故选:B.【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提供的信息和所求问题的关系,确定增加的信息,然后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6.12÷25==0.48(填小数)【分析】12÷25=,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扩大3倍可得,然后求出12÷25的商即可.【解答】解:12÷25==0.48故答案为:75,0.48.【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27.在5.5555,5.454545,5.40505…,5.565中,循环小数是 5.40505…,最大的数是 5.565.【分析】根据循环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或几个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且循环小数的位数也是无限的,所以循环小数也是无限小数;然后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在5.5555,5.454545,5.40505…,5.565中,循环小数是5.40505…,最大的数是 5.565.故答案为:5.40505…,5.565.【点评】此题考查辨识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8.a是大于0的自然数,的分数单位是,它再填上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凑成2.那么是假分数.【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a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再填上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凑成2,则2﹣=,求出是多少,然后根据在分数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据此意义分析填空即可.【解答】解:在中,a是大于0自然数.(1)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2)+=2=2a+4=14a=10所以=因为10>7所以是假分数,故答案为:,假.【点评】本题通过具体分数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单位、真分数及假分数意义的理解与灵活应用.29.如图,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意义分析题目中的图形即可.【解答】解:图中的三角形被平均分成4×4=16份,其中涂色部分为一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面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与应用.30.小丽这些天一直在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她认真地统计了一下,发现自己12天读了这本书的,她平均每天读了这本书的.【分析】12天读了这本书的,根据除法的意义,用这3天读的占总数的分率除以天数,即得平均每天读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解答】解:÷12=答:她平均每天读了这本书的.故答案为: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含及答案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2分)某市在2018年5月1H最高气温为21℃,记作℃,最低气温为零下2℃,记作℃.2.(2分)0.137立方分米=毫升45平方分米=平方米。
江阴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数加上它的3倍,结果是18,这个数是()。
A. 3B. 6C. 9D. 12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A. 12B. 16C. 20D. 243. 一个数的十分之四是12,这个数是()。
A. 12B. 24C. 36D. 484. 一个数的十分之三是5,这个数是()。
A. 5B. 10C. 15D. 205. 一个数的十分之五是3,这个数是()。
A. 3B. 6C. 9D. 126. 下列分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A. 1/2B. 1/3C. 1/4D. 1/57. 下列小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A. 0.1B. 0.2C. 0.3D. 0.48. 下列数中,是质数的是()。
A. 11B. 12C. 13D. 149. 下列数中,是合数的是()。
A. 9B. 10C. 11D. 1210. 下列数中,是奇数的是()。
A. 2B. 3C. 4D. 5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1/2 + 3/4 = ()12. 5 - 2/3 = ()13. 1/4 × 3 = ()14. 2/3 ÷ 1/2 = ()15. 0.3 × 0.4 = ()16. 0.5 ÷ 0.2 = ()17. 9 + 8 × 2 = ()18. 15 ÷ (3 + 2) = ()19. 3 × (4 - 2) = ()20. 6 ÷ (2 × 3) =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2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22. 一个数的十分之五是3,求这个数。
23. 一个数的十分之三是5,求这个数。
24. 一个数的十分之四是12,求这个数。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25. 小明有20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10元,剩下的钱比原来减少了50%,求原来有多少钱?26.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求它的周长。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解析)(1)
一、选择题1.-2到-4之间有()个负数。
A. 1个B. 2个C. 3个D. 无数个D 解析: D【解析】【解答】解:-2到-4之间有无数个负数。
故答案为:D。
【分析】因为没有说明数字的类型,所以-2到-4之间的数有无数个。
2.下表是一月份我国几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其中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城市名称北京长沙广州宜昌平均气温(℃)-2.7 2.88.20A. 北京B. 长沙C. 广州D. 宜昌A 解析: A【解析】【解答】-2.7<0<2.8<8.2,所以北京的平均气温最低。
故答案为:A。
【分析】比0大的数叫正数,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不是-4与-2之间的数。
A. -3B. -2.5C. -1D. -3.5C解析: C【解析】【解答】选项A,-3是-4与-2之间的数;选项B,-2.5是-4与-2之间的数;选项C,-1不是-4与-2之间的数;选项D,-3.5是-4与-2之间的数。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关系:正数>0>负数,比较两个负数大小时,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越小,据此解答。
4.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是()AA. +0.9B. ﹣0.9C. 78解析: A【解析】【解答】因为7=0.875,+0.9>0.875>-0.9,所以+0.9最大。
8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将分数化成小数,然后按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正数与负数比较大小,依据正数>负数,据此解答。
5.在直线上,点A表示的数是()A. ﹣0.1B. 23C. 13D. 0.8C解析: C【解析】【解答】解:看图可知,点A 表示的数应该是13。
故答案为:C 。
【分析】A 在0的右边,是正数,把0~1之间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13。
6.在﹣4,﹣9,﹣ 38,﹣0.1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 )A. ﹣4B. ﹣9C. ﹣ 38D. ﹣0.1D解析: D【解析】【解答】因为0.1<38<4<9,所以-0.1>-38>-4>-9,最大的数是-0.1 。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下图中正确的是()A. B. C. B解析: B【解析】【解答】解:A:学校在广场的东偏北30°方向;B:学校在广场的北偏东30°方向;C:学校在广场的北偏西30°方向。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上的方向,夹角的度数确定学校在广场的方向即可。
2.如图,小东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图书馆,正确的行走路线是()A. 向东偏北55°方向行走800米B. 向西偏南40°方向行走400米C. 向南偏西35°方向行走800米D. 向南偏东40°方向行走400米D解析: D【解析】【解答】解:根据图上的方向、夹角的度数和距离可知,小东向南偏东40°分析行走400米到图书馆。
故答案为:D。
【分析】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上的方向、夹角的度数和距离描述行走路线即可。
3.芳芳家在红红家北偏西40°的方向上,那么红红家在芳芳家()的方上.A. 北偏西40°B. 南偏北40°C. 南偏东40°D. 北偏东40°C解析: C【解析】【解答】解:红红家在芳芳家南偏东40°的方向上。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人在另一个人的某个方向偏转一定度数的位置,那么另一个人在这个人相对的方向上偏转相同度数的位置。
4.观察下图的位置关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学校在公园北偏西 40°方向400m处B. 公园在少年宫东偏北 70°方向300m处C. 公园在学校东偏南 40°方向400m处[D. 少年宫在公园北偏东 20°方向300m处B 解析: B【解析】【解答】观察下图的位置关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公园在少年宫东偏北70°方向300m处。
故答案为:B。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解析)(1)
一、选择题1.苹果和雪梨的质量比是3:2,如果苹果有180kg ,那么雪梨有( )kg . A. 72 B. 108 C. 120 D. 270C 解析: C【解析】【解答】解:180÷3×2=120(千克),所以雪梨有120千克。
故答案为:C 。
【分析】雪梨的质量=苹果的质量÷苹果占的份数×雪梨占的份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学校里有篮球、足球、排球共180个,已知篮球、足球、排球的比是5:4:3,足球有( )个.A. 75B. 60C. 45B 解析: B【解析】【解答】解:总份数:5+4+3=12 足球有:180× 412 =60(个)故答案为:B 。
【分析】一共分成了12份,足球的个数占总数的412 ,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数乘足球占的分率即可求出足球的个数。
3.某工厂甲车间人数是乙车间人数的5倍,甲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32 倍,乙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34,全长工人中男工人数和女工人数的比是( )。
A. 3:4B. 7:9C. 4:3C 解析: C【解析】【解答】设乙车间的人数为x ,则甲车间的人数为5x , 甲车间男工人数=5x×33+2=3x ,甲车间女工人数=5x×23+2=2x ;乙车间男工人数=x×33+4=37x ,乙车间女工人数=x×43+4=47x ;(3x+37x ):(2x+47x )=247:187=4:3。
故答案为:C 。
【分析】设乙车间的人数为x ,则甲车间的人数为5x ,根据“ 甲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32倍,乙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34”分别计算出甲车间男人工数、甲车间女人工数、乙车间男人工数、乙车间女人工数,再求出男人工数和女人工数,最后求比即可。
4.一个长方形花圃,它的周长是30米,长是9米,这个长方形花围的长与宽的比是( )A. 10:3B. 3:2C. 5:3D. 3:10B 解析: B【解析】【解答】解:30÷2﹣9=6(米)9:6=(9÷3):(6÷3)=3:2故答案为:B。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量小强身高1米33厘米,小丽比他高一些,小丽身高()。
A. 138厘米B. 130厘米C. 1米67厘米2.我走一步的长大约是()。
A. 40厘米B. 4米C. 100厘米3.下面线段中长为2厘米的是()。
A. B. C.4.铅笔的长度约为15()。
A. 厘米B. 米C. 分5.下面的物体中,()的高度最接近1米。
A. 台灯B. 写字台C. 教室的门6.想测量长方形的长,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7.把2米9厘米改成用米作单位的三位小数是()A. 2.090米B. 2.009米C. 2.09米D. 2.900米8.在尺子上,从刻度2到刻度8,长度是()厘米。
A. 6B. 8C. 109.二年级小朋友1小时大约能走()。
A. 3千米B. 50米C. 30分米10.9千米比9000厘米()。
A. 长得多B. 短得多C. 短一些11.用一根皮尺量一条线段的长度,这条线段长()。
A. 62厘米B. 60厘米C. 72厘米D. 52厘米12.这根铁钉长()。
A. 4厘米8毫米B. 48毫米C. 2厘米8毫米13.王军身高180()。
A. 分米B. 厘米C. 毫米14.从西村到东村,哪条路最近()A. 西村——北村——东村B. 西村——南村——东村15.小美沿着操场跑了一圈,大约跑了()。
A. 400米B. 200千米C. 200厘米二、填空题16.量一量,两个小动物的家隔了多远呢?________厘米17.铅笔长________厘米。
铅笔上面的回形针长________厘米。
18.这支铅笔长是________厘米。
19.在横线上填上“厘米”或“米”。
一支粉笔长约9________。
大树高约6________。
教室高约4________。
小明身高约120________。
20.在横线上填上“>”“<”或“=”。
60厘米________6米 2米________19厘米 30cm________13cm21.大树高16________;一块橡皮的长约6________(填:米或厘米)。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图是两幅扇形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班的男生可能一样多B. 甲班的女生一定比乙班多BC. 甲班的男生一定比女生多D. 甲班的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35解析: B【解析】【解答】解:A:每班的总人数不一定,所以两班的男生可能一样多。
此选项正确;B:不知道每班的总人数,不能确定两班女生的人数。
此选项错误;C:60%>40%,那么甲班的男生一定比女生多。
此选项正确;,此选项正确。
D:60%=35故答案为:B。
【分析】用一个圆表示每班的总人数,然后用大小不同的扇形分别表示每班男生和女生占总人数的百分率。
根据统计图的意义结合百分数的意义判断即可。
2.某酒精溶液是由75%的水和25%的酒精形成的。
下面图()能正确地表示这个信息。
A. B. C. D.D解析: D【解析】【解答】解:360°×25%=90°,表示酒精的扇形的圆心角是90°,所以D图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用360°乘酒精占的百分率即可求出表示酒精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然后选择图形即可。
3.在一个畜牧场养了三种牲畜(如图),图()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了三种牲畜的关系。
A. B. C. D.A解析: A【解析】【解答】由条形图可知羊:牛:马=2:1:1,故占圆心角为180°:90°:90°,A 项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羊的数量等于牛、马的数量之和,也就是羊:牛:马=2:1:1,圆周角是360°,用乘法可以求出各部分的圆心角度数,然后对比即可找到合适的扇形统计图。
4.鸡、鸭、鹅的只数比是3:2:1,画成扇形统计图后,表示鸡的只数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 )。
A. 180ºB. 90ºC. 60ºD. 30ºA解析: A【解析】【解答】360°×3=180°.3+2+1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圆周角=360°,根据鸡、鸭、鹅的只数比,可以求出鸡占总只数的分率,然后用圆周角的度数×鸡占总数的分率=表示鸡的只数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据此列式解答.5.某校对六年级300名学生生活常识进行一次调查,得分情况如右图,则在60分以下的人数为( )。
【强烈推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二、选一选。
(12分)1.如下图,如果点A 的位置表示为(2,1),则点B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3,5) B.(5,3) C.(4,3) D.(3,4)2.如下图,如果将长方形ABCD 向右平移3格,则顶点B 的位置用数表示为( ) A.(3,1) B.(1,3) C.(1,4) D.(4,1)3.祝芳坐在剧院的第8列第5行,用数对(8,5)表示,李红坐在祝芳正后方的 的第3个座位上,李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11,5)B.(5,5)C.(8,8)D.(8,2)4.在一个方格上,如果D 点用数对表示为(2,6),E 点用数对表示为(2,2), F 点用数对表示为(4,2),那么三角形DEF 一定是( )三角形。
A.直角 B.等腰 C.锐角 D.钝角 二、看图填一填。
(10分)1、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 西瓜的位置记为( , )。
2、如下图:A 点用数对表示为(1,1),B 点用数对表示为( , ), C 点用数对表示为( , ),三角形ABC 是( , )三角形。
三、对号入座。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如下图:如果点X 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 、(4,4) B 、(4,5) C 、(5,4) D 、(3,3)2、如图:如果将△ABC 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 、(5,1) B 、(1,1) C 、(7,1) D 、(3,3)3 2 1 0 1 2 3 4·1题图2题图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5分)1、请你在右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你能发现什么?A(2,1)B(7,1)C(4,4)D(9,4)2、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⑴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请你写出来。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面图案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 B. C. D.D解析: D【解析】【解答】解:A:有5条对称轴;B:有1条对称轴;C:有2条对称轴;D:有无数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D。
【分析】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根据图形的特征确定对称轴的条数即可。
2.将半径分别为2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半圆如图那样放置,则阴影部分的周长是()A. 18.7厘米B. 19厘米C. 10厘米D. 19.7厘米D解析: D【解析】【解答】解:(2×2×3.14+3×2×3.14)÷2+3+(2×2-3)=19.7厘米,所以阴影部分的周长是19.7厘米。
故答案哇:D。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的周长是两个半圆圆弧的周长之和加上大半圆的半径,再加上小半圆的直径去掉大半圆的半径,其中半圆的周长=半圆的半径×2×π。
3.长方形纸长20厘米,宽16厘米,它最多能够剪下()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形纸片。
A. 6B. 8C. 11A解析: A【解析】【解答】3×2=6(厘米),20÷6=3(个)……2(厘米),16÷6=2(个)……4(厘米),3×2=6(个),所以最大能剪下6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形纸片。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计算出圆的直径即半径×2,再用长方形的长、宽分别除以圆的直径,即可得出长、宽上分别能剪几个圆,最后相乘即可。
4.半径是3cm的圆,下列关于这个圆的数据正确的是()A. 直径9cmB. 周长18.84cmC. 周长9.42cmD. 面积113.04cm2B解析: B【解析】【解答】解:A:直径:3×2=6(cm)。
此选项错误;B:周长:3.14×3×2=18.84(cm)。
此选项正确;C:周长的计算错误;D:面积:3.14×32=28.26(cm2).此选项错误。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测试题(答案解析)(1)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测试题(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甲乙两数都大于0,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则甲数()乙数.A. >B. <C. =2.算式180×(1+ ),可以解决下面()问题.A. 六年级同学采集植物标本180件,采集的昆虫标本比植物标本少,六年级同学采集了多少件昆虫标本?B. 幼儿园的李厨师准备包180个包子,已经包了其中的,已经包了多少个包子?C. 阳光超市11月的营业额是180万元,12月的营业额比11月增长了,阳光超市12月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3.小兰迷上了《从计数到密码学》,她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那么()。
A. 第一天读的页数多B. 第二天读的页数多C. 两天读的一样多D. 无法确定4.根据下面的线段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女生人数× =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B.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C.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7D. 女生人数×(1+ )=男、女生总人数5.六年级一共有350人,其中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
六年级有女生()人。
A. 200B. 150C. 506.行政服务中心大楼有30层,高100米,教育局在16楼(地面是1楼),教育局离地面()米。
A. B. 50 C. 51 D. 497.一根4米长的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米。
两次用去的电线长度相比较,()。
A. 一样长B. 第二次长C. 第一次长8.如图,设大长方形的面积为“1”,阴影部分的面积=()。
A. 3×B. ×C. ×D. 4×9.食堂新买来一瓶洗洁精,第一周用了,第二周又用了余下的,那么()A. 第一周用得多B. 第二周用得多C. 一样多10.读一本120页的书,第一天读全书的,第二天接着读了20页,第三天应第()页读起。
A. 24B. 44C. 45D. 2511.两根铁丝都长2米,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则剩下的()A. 第一根长B. 第二根长C. 两根一样长D. 无法判断12.小红家原来有10千克大米,吃掉后,又买了千克,小红家现在有()千克大米.A. 8B. 9.6C. 2二、填空题13.小明家买一袋30千克的大米,第一天吃了千克,这时还剩________千克;吃了一个月,刚好吃了这袋大米的,这时还剩________千克。
【学生卷】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1.( 2分 ) —________can I get to the museum?—By bus.A. WhenB. HowC. What2.( 2分 ) I am going to Beijing ____________ National Holiday.A. onB. atC. in3.( 2分 ) Mike often __________comic books in the evening.A. readsB. eatsC. washes4.( 2分 ) My home is near here, so ___________come here.A. on footB. by trainC. by plane5.( 2分 ) The picture means(意思是) "____________".A. stop and waitB. turn leftC. turn right6.( 2分 ) —Do you know the traffic rules(交通规则)?—Yes. Stop and wait __________a red light.A. onB. inC. at7.( 2分 ) 你要问路,就要先对对方说:A. Excuse me.B. What can I do for you?8.( 2分 ) My grandpa is a ______________. He works at sea.A. fishermanB. nurse9.( 2分 ) (2020六上·黄岩期末)— Look! Huangyan Museum is over there! Let's go!—______________ The light is red.A. Please wait.B. Let's go.C. Let's cross.10.( 2分) (2020六上·莲都期末)—_______________ Oliver visit his grandparents every weekend?— Yes, he loves them very much.A. DoB. DoesC. Is11.( 2分 ) (2020六上·婺城期末)选择下列语音内容正确的一项()A. B.12.( 2分 ) (2020六上·南浔期末)选出不同类的单词()A. bookstoreB. schoolC. postcardD. pet shop二、选词填空13.( 6分 ) 选词完成句子what where how whose when who— I'm fine, thank you.(2)— ________ is the dog?— It's under the chair.(3)— ________ skirt is this?— It's Sarah's.(4)— ________ is your birthday?— It's in June.(5)— ________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I often watch TV.(6)— ________ has a blue pen?— John.14.( 1分 ) In Alaska, USA, it snows a lot. Some kids go to school ________ (by sled/by ferry). 15.( 1分) If you like swimming, and you can teach others to swim, you can be a ________ (secretary/coach).16.( 1分 ) I am too heavy now. I should ________ (do more exercise/wear warm clothes). 17.( 1分 ) My mother often ________ (go/goes) to bed at 9:30 pm.18.( 1分) (2020六上·婺城期末)Jimmy and I ________ (am going to/are going to) see a film next Wednesday.19.( 2分 ) (2020六上·婺城期末)— What ________ (do/does) Linda ________ (have/has)? — She has a cute dog.20.( 1分 ) — ________can I get to the museum? (How/What)—By subway.三、情景交际21.( 1分 ) —Where does your uncle work?—________22.( 1分 ) —Can he cook pizza?—________23.( 1分 ) —Does he live in Shanghai?—________24.( 1分 )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________25.( 5分 ) 读一读,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万平方米,请你估计一下,它的百万分之一大约相当于()的面积。
A. 教室地面B. 黑板面C. 课桌面D. 文具盒盒面C解析: C【解析】【解答】440000×11000000=0.44(平方米),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万平方米,估计一下,它的百万分之一大约相当于课桌面的面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44万平方米的百万分之一是多少平方米,然后再根据数据大小估计。
2.一件衣服,上衣120元,裤子比上衣的价格少13,裤子的价格是多少?列式为()A. 120×(1- 13) B. 120÷ 13C. 120÷(1+ 13)A解析: A【解析】【解答】一件衣服,上衣120元,裤子比上衣的价格少13,裤子的价格是多少?列式为:120×(1- 1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条件“上衣120元,裤子比上衣的价格少13”可知,把上衣的价格看作单位“1”,用上衣的价格×(1-13)=裤子的价格,据此列式解答。
3.红花朵数的34等于黄花朵数。
把它们的关系写成数量关系式是()A. 红花朵数×(1+ 34)=黄花朵数 B. 红花朵数× 34=黄花朵数C. 黄花朵数× 34 =红花朵数 D. 黄花朵数×(1+ 34)=黄花朵数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写成数量关系是:红花朵数×34=黄花朵数。
故答案为:B。
【分析】以红花朵数为单位“1”,把红花朵数平均分成4份,黄花朵数相当于其中的3份。
4.杯子中原来盛有800毫升水,小华将杯中的水倒出一些后,情况如图:求从杯子中倒出了多少毫升水?正确的列式是()A. 800× 35B. 800× 38C. 800× 58C解析: C【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800×58。
故答案为:C 。
【分析】一共有800毫升水,把总量平均分成8份,倒出的部分是5份,也就是倒出了总量的58 ,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即可。
5.下面算式符合如图图意的是( )A. 34× 13B. 34× 34C. 13× 13B解析: B【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34×34。
故答案为:B 。
【分析】浅色阴影部分占总面积的34, 重色阴影部分占浅色阴影部分的34, 此题就表示求34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6.小明看一本1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7,第二天应从( )页看起. A. 20 B. 21 C. 120B 解析: B【解析】【解答】140×17+1=21(页)故答案为:B 。
【分析】先用乘法求出第一天看了多少页,然后用它加上1即可解答。
7.3 吨的 58和5 吨的 38相比,( )。
A. 3 吨的 58重 B. 5 吨的 38重 C. 一样重C解析: C【解析】【解答】3×58=158(吨);5×38=158(吨)故答案为:C 。
【分析】求一个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8.甲、乙两袋面粉一样重,甲袋用去 56,乙袋用去 56千克,( )用去的多。
A. 甲袋B. 乙袋C. 一样多D. 无法确定D 解析: D【解析】【解答】解:不知道两袋面粉的质量,无法计算甲袋用去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哪袋用去的多。
故答案为:D 。
【分析】两个56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没有单位,表示用去的分率,第二个带有单位,表示用去的实际质量。
9.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 14后再降价 14,现价( )原价。
A. 高于B. 低于C. 等于B 解析: B【解析】【解答】200×(1+14)×(1-14)=187.5(元);187.5<200故答案为:B 。
【分析】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这件商品的现价,然后和原价比较即可。
10.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 35 ,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列式是( )。
A. 1200× 35B. 1200+1200× 35C. 1200-1200× 35D. 1200÷ 35A解析: A【解析】【解答】解:列式为:1200×35。
故答案为:A 。
【分析】养的鸡比鸭多的只数=养鸭的只数×养的鸡比鸭多几分之几,据此列式即可。
11.算式( )的结果在 14和 58 之间。
A. 14× 12B. 35× 56C. 7× 714D. 112×10B解析: B【解析】【解答】14×12=18;35×56=48;7×714=72;112×10≈0.83.故答案为:B 。
【分析】先计算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比较。
12.冬天快到了,服装店进了一批衣服,如下图,男装有几件?正确的列式是( )A. (200+32)× 35B. (200-32)÷ 35C. 200× 35-32 D. 200× 35+32C解析: C【解析】【解答】男装:200×35-32。
故答案为:C 。
【分析】观察线段图可知,把女装的件数看作单位“1”,男装比女装的35少32件,要求男装,用女装的件数×35-32=男装的件数,据此列式解答。
13.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320, 下面( )同学的书包超重了。
A. B. C.B解析: B【解析】【解答】选项A ,30×320=4.5(千克),4千克<4.5千克,书包没有超重;选项B ,20×320=3(千克),4千克>3千克,书包超重; 选项C ,40×320=6(千克),5千克<6千克,书包没有超重。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每个人的体重×书包标准质量占体重的分率=书包的标准质量,然后对比,如果背的书包质量小于标准质量,则没有超重,如果大于标准质量,就超重了,据此解答。
14.小红家原来有10千克大米,吃掉 15后,又买了 15千克,小红家现在有( )千克大米.A. 8 15B. 9.6C. 2 15A解析: A【解析】【解答】解:10×(1-15)+15=815 , 所以小红家现在有815千克大米。
故答案为:A 。
【分析】小红家现在有大米的千克数=大米吃掉15后剩下的千克数+有买来大米的千克数,其中大米吃掉15后剩下的千克数=原来有大米的千克数×(1-吃掉几分之几),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5.“一堆货物有 34吨,第一次运走了 15吨,第二次运走了总数的 35”。
算式“ 34× 35- 15”解决的问题是( )。
A. 两次一共运走多少吨B. 还剩多少吨C. 第二次运走了多少吨D.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多少吨D 解析: D【解析】【解答】解:34×35表示第二次运走的数量,34×35-15表示第二次运走的比第一次运走多的量。
故答案为:D 。
【分析】第二次运走总数的几分之几×这堆货物的重量=第二次运走的重量,第二次运走的重量-第一次运走的重量=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的重量,据此作答即可。
二、填空题16.小明从头到尾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1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115,这本书共300页,第三天他应从第________页看起。
【解析】【解答】300×110+300×115+1=30+20+1=50+1=51(页)故答案为:51【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一天看的占全书的分率=第一天看的页数这本书解析:【解析】【解答】300×110+300×115+1=30+20+1 =50+1 =51(页) 故答案为:51。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一天看的占全书的分率=第一天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二天看的占全书的分率=第二天看的页数,然后用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1=第三天应该开始看的页码,据此计算。
17.有一堆2吨的煤,第一次先用去 45吨,此时还剩________吨;第二次用去剩下的 14,第二次用去________吨,此时剩下________吨煤。
115;310;910【解析】【解答】解:第一次用去后还剩:2-45=115(吨);第二次用去:115×14=310(吨);此时剩下:115-310=910(吨)故答案为:115;310;910【分解析: 115 ;310 ;910【解析】【解答】解:第一次用去后还剩:2-45=115(吨);第二次用去:115×14=310(吨);此时剩下:115−310=910(吨)。
故答案为:115;310;910。
【分析】用这堆煤的总重量减去第一次先用去的质量即可求出还剩的重量;用还剩的重量乘第二次用去还剩重量的分率即可求出第二次用去的重量;用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重量减去第二次用去的重量即可求出此时还剩的重量。
18.右图大长方形用“1”表示,用算式表示右下图的意思是________。
23×25【解析】【解答】解:用算式表示是:23×25故答案为:23×25【分析】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表示其中的2份;再把这2份平均分成5份阴影部分表示其中的2份所以图形的意思就是表示求2解析: 23×25【解析】【解答】解:用算式表示是:23×25。
故答案为:23×25。
【分析】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表示其中的2份;再把这2份平均分成5份,阴影部分表示其中的2份。
所以图形的意思就是表示求23的25是多少。
19.一堆煤重 58吨,第一天烧了 25后,还剩________吨,第二天又运来 56吨,现在这堆煤重________吨。
38;2924【解析】【解答】58×(1-25)=58×35=38(吨);38+56=924+2024=2924(吨)故答案为:38;2924【分析】煤原来的质量×(1-25)=剩下的质量;剩下的质解析: 38;2924【解析】【解答】58×(1-25)=58×35=38(吨);38+56=924+2024=2924(吨)。
故答案为:38;2924.【分析】煤原来的质量×(1-25)=剩下的质量;剩下的质量+又运来的质量=现在煤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