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

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概念开始形成的阶段。自我概

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它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以及社交关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是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更多

地与同龄人接触,社交圈子扩大,对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开始产生重要影响。他们会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接受别人的赞美和批评等来认识自己。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使得青少年的自我概念逐渐完善和稳定。

其次,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较为自我意识和敏感。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使得青少年对自己的外貌、形象、能力和魅力等方面产生了更多的自我关注。他们常常对自己的长相、身材等方面有一定的比较和评判,对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因此,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相对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

第三,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具有时限性和变动性。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

时期,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他们可能在某一时期对自己过高估计或过低估计,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准确的认知。随着认知和社会经验的积累,青少年的自我概念逐渐趋于稳定和真实。

此外,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他们既希望被别人认可

和接纳,又希望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想。这种矛盾和冲突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常常起伏不定,有时表现自信,有时又缺乏自信。这种内外矛盾带给青少年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认知来解决。

最后,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

化等都会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产生重要影响。家庭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期望和支持,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氛围,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风尚等,都会塑造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

评价。而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也在不断反思、探索和建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身份。

综上所述,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具有相互作用、自我意识和敏感、时限性和变动性、矛盾和冲突以及受多种因素影响等特点。了解和关注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有助于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人际交往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和信念,培养积极的自尊和自信心。

小学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小学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深圳市罗湖区莲南小学刘柳迪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意识在社会交往几个体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事实也证明的这些心理学家的说法是正确的。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达到自主,全是因为有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其实是标志着个体成熟的过程。 幼儿成人的要求下河生活实际中,独立性的、目的性的开始形成一些最初的个性,进入小学后,在学习和各种集体活动中,个性进一步的发展起来,但总的来说,个性还未定型。从幼儿到童年自我意识逐渐的复杂来,它不仅仅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还包括对自己情绪、意志的自我意识等方面,属于情感情绪的有自爱自尊感和义务感等等,属于意志方面的有自制,自我纪律,自我调节等等。 自我意识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的产物,它和意志一样受社会的约束。儿童不仅仅依靠自我观察,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而且还在别人的相互交往中,在生活、学习和劳动中,在别人对己对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换而言之,是在理解对别人的评价,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因此,自我意识的发源应该从儿童与周围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交往中来探索。 一、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小学低年级儿童和幼儿儿童差不多,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还差很远,常以老师和家长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为标准。从中年级开始,儿童才逐渐学会吧自己的行为,和同学、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吧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镜子来对照,把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这时候儿童的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但总的来讲,小学儿童时期的自我意识的独立性还是比较差的。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在班级里树立“小模范”作为儿童学习的榜样,或有意识的讲一些先进的人物,特别是模范少先队员的行为,作为儿童自我评价的依据。家长和老师对儿童潜移默化,以及在活动中队他们进行及时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哈特等(Harter, et al. 1987)通过调查发现(此研究结论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发展心理学》): (1)儿童至少从五个重要而各自独立的领域来直接评价自己: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性、身体外表、行为表现。 (2)通过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儿童的能力和儿童的报复与志向之间的差异。同时,他人对儿童的态度对其自我评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3)对每个儿童来说上述五个领域的重要性并不是相等的,因而各领域能力的高低对儿童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身体外表对小学儿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行为表现则是最不重要的。

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

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概念开始形成的阶段。自我概 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它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以及社交关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是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更多 地与同龄人接触,社交圈子扩大,对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开始产生重要影响。他们会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接受别人的赞美和批评等来认识自己。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使得青少年的自我概念逐渐完善和稳定。 其次,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较为自我意识和敏感。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使得青少年对自己的外貌、形象、能力和魅力等方面产生了更多的自我关注。他们常常对自己的长相、身材等方面有一定的比较和评判,对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因此,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相对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 第三,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具有时限性和变动性。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 时期,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他们可能在某一时期对自己过高估计或过低估计,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准确的认知。随着认知和社会经验的积累,青少年的自我概念逐渐趋于稳定和真实。 此外,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他们既希望被别人认可 和接纳,又希望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想。这种矛盾和冲突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常常起伏不定,有时表现自信,有时又缺乏自信。这种内外矛盾带给青少年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认知来解决。 最后,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 化等都会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产生重要影响。家庭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期望和支持,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氛围,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风尚等,都会塑造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

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特点是

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特点是 青少年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概念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意识的增强:在青少年期,身体和心理发生着快速的变化,这使得青少年更加关注自己。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能力。他们对自己外貌、能力、态度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等方面的认识逐渐加深,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意识。 2. 自我评价和自尊心的形成:青少年在与家庭、同龄人和社会的互动中,开始建立自己的自我评价体系。他们会对自己的行为、外貌、成绩等进行评判,并根据评判结果来形成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同时,随着社会比较的增加,他们开始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自我评价和自尊心的形成。 3. 角色认同的探索:青少年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角色的过程。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逐渐形成自己对于这些角色的认同。这一过程涉及到对于个人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职业选择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4. 自我矛盾与身份危机:青少年期也是身份危机的一个时期。他们在追求自我独立和与他人关系稳定之间,往往面临许多内外部的矛盾。例如,在追求自主决策的同时,他们也需要依赖他人的支持和指导。在面对这些矛盾时,青少年常常

经历焦虑、烦恼和不安,需要通过积极探索和社会支持来解决身份危机。 5. 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青少年期他们逐渐拥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目标,并开始学习如何制定计划、解决问题和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逐渐学会在时间、资源和需求之间进行合理的平衡,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总结起来,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特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评价和自尊心的形成、角色认同的探索、自我矛盾与身份危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这些特点反映了青少年在身心发展、社会交往以及个人成长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需求,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发表时间:2006-12-30 10:25:29访问次数:2283 你能认识自己吗?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不成问题。谁又能连自己都不认识呢?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完全了解自己并不容易,当然个体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及健康程度等,倒是有工具可以测量或自己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有些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因而我们有机会知道自己这方面的情况。而对自己内心的认识却不那么容易了。一般情况下,人对自己都有一种看法或评价。这种看法或评价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往往是不同的。有消息报道:在日本这样高度文明富裕的国家里,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也对自我失去了正确的估价。于是他们为了能够真正地把握自己,让爱人和朋友了解自己,就不惜花上一笔钱雇人去调查自己,然后让侦探或别人告诉自己调查的结果,再把调查结果送给爱人或朋友,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我”。可见,一个人要真正了解自己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通过个体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可以说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小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的,不断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人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1。“自我”是相对于“非我”来说的。英语中的I和Me能很好地区分这一含义,用作主语的是行为的主体,如我想干什么,我做什么,我要什么等;用作宾语的我是行为的客体,如别人对我怎么样,给我什么,要我做什么等。作为客体,别人可以对我做出各种对或错、好或坏、善意或恶意的评价。但作为主体的我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分析、评价别人对我的评价,或在行动中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并对环境施加相应影响。所以我既是行为的主体,又是行为的客体,两者是融为一体的。 (二)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指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们常常这样说:“我认为我是一个诚实的人”。这里有两个对立部分的自我。句子开头主语部分的“我”是主观的我、自然的我,即对自己活动的意识者; 句子里宾语部分的“我”是客观的我,社会的我,即被主观的我意识到的自己身心活动。因此,也可以认为自我意识就是作为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意识。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区别人和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动物没有意识,更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人才能在意识中明确地把“我”与“非我”区分开。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作业7

一、概念解释 1.同一性扩散 如果没有很好解决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没有为青少年提供合适的心理延缓期,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即可能导致青少年同一性的整合失调,使他们无法认识自己或确认自我,形成一种不连续的、混乱的和不完整的自我感觉,这也就是“同一性扩散”。2.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自我概念是自我系统中的认知成分,它不仅为个体提供了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便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富有意义和价值,而且在面临重要任务时,自我概念能够调节、维持个体有意义的行为。 3.自尊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表明个体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简言之,自尊就是一种个人的价值判断,它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 4.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的变化包含了个体自我感觉的第一次实质性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5.心理延缓期 在现代社会中,同一性发展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使青少年需要一个心理延缓偿付期,即在这一时期内,青少年可以合法地延缓在社会中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在承继儿童期之后的青少年。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各种任务,因此需要在做出某种决断的时候先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尽可能地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通过心理延缓期的方式可以鼓励青少年延长在校学习的时间,从而使他们能够认真地考虑将来的计划,面不用做出一些无可挽回的决定。 6.同一性早期完成 同一性早期完成是指青少年做出了自我投入,但是没有体验危机。当父母以权威的方式把义务传递给青少年时,往往会产生这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机会来独立地探索不同的人生道路、意识形态以及自己的职业。同一性延缓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危机之中,但是没有给予他们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定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中,勤奋对自备是哪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任务?(A)。 A.学龄期B.青少年期C.成年初期D.幼儿期 2.认为自我的变化是文化中所定义的角色或地位的变化,通常与个体的生理及社会性知识的变化相对应,这一理论范式是指(C )。 A.历史研究范式B.社会历史范式C.社会文化范式D.历史文化范式 3.从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中来评价自己并由此内化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是指(A )。 A.外部自尊B.现实自尊C.内部自尊D.基线自尊 4.自我同一性的解构发生在(A )。 A.11-14岁B.15-17岁C.18-22岁D.23-25岁 三、填空题 1.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__埃里克森_______对自我的终生发展进行了最为细致的描述。概括来说,他对自我的终生发展的描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____自我形成的过程____和_______自我发展的阶段__。 2.马西亚认为,青少年期自我的发展经历了早期“_____解构____”、中期“____重构_____”

青春期自我概念的几个部分

青春期自我概念的几个部分 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特殊的阶段,是从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并且通过自我概念来定义自己。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认知和理解,它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身体形象、性别角色、个性特征、社会角色、价值观和自尊等。下面将详细介绍青春期自我概念的几个部分。 首先是身体形象。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发生着许多变化,如身高、体重、性征等发育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例如,一个青少年可能会因为身高不高或体重偏重而对自己的形象感到自卑,或者通过运动来塑造健康的身体形象以增强自信。 第二是性别角色。青春期是性别认同形成的重要时期,个体开始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自己的性别角色的接受与认同会影响到个体的自我概念。例如,一个女孩可能会对自己的女性角色感到自豪,并且将其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来定义自己,而一个男孩可能会通过采取男性角色的行为和兴趣来确认自己的性别。 第三是个性特征。青春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个体开始对自己的个性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个性特征包括性格、情绪和行为等方面。一个青少年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是外向还是内向,是乐观还是悲观,是喜欢冒险还是喜欢安稳,这些个性特征将成为个体对自己的认识的一部分。

第四是社会角色。青春期是个体开始在社会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时期,例如学生、朋友、子女等。社会角色是个体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个体对自己在这些角色中的表现和职责的认同会对自我概念有深远影响,例如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可能会把学业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来定义自己。 第五是价值观。青春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个体开始思考和探索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价值观指个体对于什么是重要的、优先的和有意义的事物的看法和认同。个体的价值观可能受到家庭、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个体的自我概念则与其价值观的一致性有关。例如,一个重视友情和亲情的青少年可能会将这些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来定义自己。 最后是自尊。青春期是个体自尊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个体开始根据自己的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形成自己的自尊心。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评价。一个青少年的自尊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他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例如,一个自尊心健康的青少年可能会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而一个自尊心低的青少年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消极的认知。 总之,青春期自我概念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身体形象、性别角色、个性特征、社会角色、价值观和自尊等。这些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青春期是个体对自我概念进行重构和塑造的关键时期,通过思考和探索

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变化

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变化 青少年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自我概念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对自身特性、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了解和评价。在青少年期,由于身体、认知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在身体方面,青少年正经历着身体的快速发育和性征的出现。身高、体重的增长,男性的声音变低,女性的乳房发育等都会引起个体对自己身体形态的关注和评价。青少年会比较自己与同龄人的身高、体型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身体形象的认知。这种身体形象的认知可以对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在认知方面,青少年正经历着思维方式的转变。儿童时期的思维具有比较局部、具体和无法抽象的特点,而青少年则逐渐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他们开始面对更加复杂、抽象的问题,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等问题。青少年对自己的认识将更具系统性和深度,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知识和观点的影响。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开始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 此外,社交互动和社会关系的改变也会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产生重要影响。青少年时期,他们逐渐脱离家庭,进入学校和社会的更广阔环境中。他们开始与同龄人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接触到更多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人。这种多样化的社会互动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产生冲击和影响。他们会对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

受欢迎程度等进行评价,并试图从社交互动中获取反馈和认可。青少年时期,个体对他人的评价会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青少年期也是个体主体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个体在与家人、同伴和社会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信念和自我认同。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角色、责任和使命,并努力从身份认同中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青少年正面临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过渡,这个过程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起着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变化是多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身体的发育、认知的进步、社交互动和社会关系的改变以及主体性形成的过程都会对自我概念产生影响。在这个时期,个体需要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探索和塑造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最终形成一个积极、稳定的自我概念。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个性、能力、价值和身份的总体认识。自我概念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对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中学生自我概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 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是在长期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知能力逐渐成熟 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逐渐成熟,能够较准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特点。他们开始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能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2.自我评价较为严苛 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较为严苛,往往对自己要求较高,容易出现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这是由于在学校中,他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竞争,需要不断地证明自己的能力。 3.自我价值观念形成 中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念逐渐形成,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价值,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划和期望。 4.自我身份认同逐渐稳定 中学生的自我身份认同逐渐稳定,他们开始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身

份,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概念的积极性和学业成绩的好坏有着正向的关系,而自我概念的消极性则会影响学业成绩。 1.自我概念的积极性和学业成绩的好坏有着正向的关系 中学生的自我概念积极、自信,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挑战和压力,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积极的中学生更容易获得学校和家长的认可和支持,更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2.自我概念的消极性会影响学业成绩 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消极、自卑,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消极的中学生容易出现学习焦虑、学习压力大等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三、如何提高中学生自我概念 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是可以通过教育干预和自我调节来提高的。下面从家庭、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1.家庭层面 家庭是中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环境之一。家长应该给予中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鼓励中学生发掘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2.学校层面

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认知发展是指一个人通过认知而获知自身特点、动机、行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自我认知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心理发展的过程,主要涉及个体在推理、记忆和情绪等方面的理解。自我认知发展的特点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的质量和数量的增长,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发育期、学习期和成长期。 第一,发育期是指婴儿出生到六岁的时期,也称为“初期”。在这一阶段,婴儿通过形式化识别、区分个体自身与外界世界、建立自我形象等活动来发展自我认知。在这一阶段,婴儿也会通过模仿别人的行为来发展自己的行为能力。 第二,学习期是指六岁至十二岁的时期,也称为“社会性”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将个人的认知加以概括和抽象,从而形成自我概念。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也会加强,可以理解他人的观点,并会继续模仿别人的行为,进一步堆积自我认知。 第三,成长期是指十二岁到十八岁的时期,也称为“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可以建立自我概念,理解自我的特征和行为,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他们会建立自己的道德信仰,同时继续探索世界,了解他人的想法,同时也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综上所述,自我认知与发展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部分,可以用发育阶段、学习阶段和成长阶段来统称。发育期,婴儿通过形式化识别、区分个体自身与外界世界、建立自我形象等活动来发展自我认知;学习期,孩子通过概括和抽象个体的认知,从而形成自我概念;

成长期,孩子可以建立自我概念,理解自我的特征和行为,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继续探索世界,了解他人的想法,同时也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自我认知的发展是一个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基础,它能够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并从而增强自尊与独立性,扩大自我认知能力,确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进而建立健康的人格。因此,为了促进儿童的自我认知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使他们更具有自我意识,从而正确认识自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把握自我认知发展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发育期,婴儿通过形式化识别、区分个体自身与外界世界、建立自我形象等活动来发展自我认知;学习期,孩子通过概括和抽象个体的认知,从而形成自我概念;成长期,孩子可以建立自我概念,理解自我的特征和行为,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继续探索世界,了解他人的想法,同时也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为了促进儿童的自我认知发展,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注重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从而使他们更具有自我意识,理解正确的人际关系,和建立健康的人格。

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是指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个性和意识,并开始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我价值。下面将从认识自我、自我评价、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等几个方面来解释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个性。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行为。他们会开始思考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并与他人进行对比。这种认识自我存在的意识是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步。 初中生开始进行自我评价。他们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根据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自己。他们会比较自己和他人,从而形成对自己的评价。初中生的自我评价往往是主观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可能会过分关注自己的不足之处,缺乏自信。 初中生开始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认知结构,包括对自己外貌、个性、能力、兴趣等方面的认识。初中生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反思,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他们会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往往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和发展。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和目标等。他们会思考自己的

人生意义和人生目标,并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的思考、反思和实践。 总结起来,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我评价、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初中生在这一阶段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个性和意识,并开始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我价值。他们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进行自我评价。他们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反思,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和目标等。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的思考、反思和实践。通过这个阶段的自我意识发展,初中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并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特点

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特点 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特点 自我评价(self-assessment)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它是自我认识中最重要的指标。个体自我评价的能力到高中阶段才渐趋成熟,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的独立性 儿童开始进行自我评价时是以成人对他们的评价为依据,具有较大的依赖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评价开始出现独立的倾向,并努力摆脱对成人、权威的依赖,表现出某种反叛的对抗和主观上的偏执性。在评价的标准方面则表现出更重视同龄人的意见而忽视成人的意见。 (2)评价的概括性 儿童时期自我评价主要集中于外部行为,表现出注重行为结果,而不能从内部动机来评价,且评价具有直观、具体的性质。例如,在评价自己是否达到好学生标准时,小学生常用“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做作业,听老师的话,不骂人,不打架等描述来进行评价。进入青少年期后,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迅速提高,社会化进程加速,使得自我评价由具体向概括化、抽象化发展,这时中学生在评价好学生时常用较概括的评语,如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团结友爱,谦虚,自信等。 (3)评价的稳定性

儿童的自我评价时常因外部情境和事件而改变,缺乏稳定性。进入青少年期后,开始阶段的自我评价仍常因具体的成功有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的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成熟,自我评价逐渐趋于稳定。研究者用同样的问卷对个体先后相隔一周实施两次测验,得到两次结果的相关数。相关数越高,表明稳定性越好,这时的自我评价已不像童年期时是由别人的态度和反应折射到自身而产生的,缺乏内在性,而是来自于主体自身的分析和判断。青少年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表现为他们不仅能分析自己一时的思想矛盾和心理状态,能认识到自己个别的心理特点,还能经常对自己整个的心理面貌进行估量,能对自己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有一个大致的把握。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价不是由于外力的推动,而是由于自我教育的需要,出于实现自我的愿望。 总之,青少年能逐渐地独立评价自己的内在品质、动机、行为和表现,其自我评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辨证统一。 (一)身体的变化及心理的反应 在青春期到来时,青年人都要经历身体急剧的生长和变化,肌肉、骨骼等组织全面地急剧成长,身高体重快速增加,并且,伴随生殖系统的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显露出来,男孩出现胡须,喉结变大,声音变粗,女孩乳房发育变化,身体脂肪增多,变得丰满,胸围、臀部增大。另外,两性均长出阴毛。这些变化经过约两年的时间,而达到青

简述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简述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青少年自我意识是在不断发展的婴儿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分青少年的独特的意识。换句话说,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是以婴儿自我、幼儿自我以及中学生艰难成长阶段的自我意识为基础,延伸、发展而来的一种成人自我的预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特点是主要以自我表现、自我识别和自我价值观三者为组成。 一、自我表现 青少年自我意识是在婴儿期、幼儿期以及青少年期三者之间拉长的发展曲线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包括自我表现,包括对自我的表现、对家人、对学校的表现。青少年的表现是发展期的特点,他们总体上很大胆、思想活跃,渴望表现自我,常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容易把握表现的度,从而改变自己的表现方式很困难。 二、自我识别 青少年的自我识别指的是在自我认知中,青少年认识自己的身份、把握自我的行为特征。青少年对社会文化现象特别是世俗价值观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意见,有着自己的定力,可以面对困难和接受不同的挑战,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大,及时正确的识别自我及其他人的行为特征,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自我价值观 青少年的自我价值观指的是青少年的一种价值观。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我满足感,坚韧不拔,在指定方向上持之以恒推进。他们会有面对困难和改变自我行为的把握,在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的同时,

也会因不同的环境和社会需要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使自己更加活跃、更有能力面对新事物。 以上就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也是青少年脱胎换骨的特点,他们未来的发展源于自身的自我意识,可以说,自我意识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后续学习及发展的成效。因此,家长、教育者一定要正确引导和鼓励孩子,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把握自我表现、自我识别及自我价值观的规律,及时帮助他们调整自我意识,使孩子能够良好的发展。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答案: 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着地受社会文化影响,是角色意识建立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㈠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偏偏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㈡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进入小学以后,儿童能进行这个人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其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①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升高而提高。儿童逐步减轻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性,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不断发展。②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③小学儿童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这个人的初步倾向。④在整人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到抽象、由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小学生的抽象招手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⑤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㈢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包括对自己产生的各种

情绪情感的体验。自我体验的一个表现形式即儿童的自尊心,自尊心强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而缺乏自尊心的儿童往往自暴自弃。 小学儿童逐渐注意到他人与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是不同的,开始认识到他人不仅有与己不同的思维和情感,而且在相同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儿童开始理解他人行动的目的性。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具有如下几个趋势:⑴从表现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品质特征的注意;⑵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⑶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 ⑷从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关心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⑸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⑹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表现为㈠角色采择功能: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角色采择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是与儿童社会经验有关的认知发展的技能。㈡在小学时期,儿童开始根据他人的行动来了解其观点,并进行评判。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加强,儿童更加关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包括友谊概念、权威关心的认识等。

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具有的特点

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具有的特点 1. 渐进性发展 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具有渐进性发展的特点。在出生后的早期 阶段,他们对自我与他人的界限并不明确,不具备明确的自我意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意愿。 2. 对外在形象的重视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少年儿童开始对外在形象产生越来越强 烈的关注。他们会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貌、穿着和形象,希望得到他 人的认可和赞赏。他们会主动通过打扮自己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独 特之处。 3. 自我评价的缺乏客观性 尽管少年儿童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但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 缺乏客观性。他们容易陷入自我贬低或自我陶醉的极端情绪中,难

以正确地的优点和不足。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正确的自我评价。 4. 需要他人的认同 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社交需求,在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他人的认同和关注。他们希望被他人尊重、理解和接纳,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构建自我认同感。缺乏他人的认同可能会对少年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5. 对自己能力的探索 自我意识的发展伴随着对自己能力的探索。少年儿童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会尝试新事物、面对挑战,并通过这些经历来探索自己的潜能和兴趣所在。这种探索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增强自我意识。 6. 分辨自我与他人的界限

在发展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少年儿童逐渐能够分辨自我与他人 的界限。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性,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信念和目标可能与他人不同。这种意识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特的个性 和思维方式。 7. 对自我身份的思考 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成熟,少年儿童会开始对自己的身份进行 思考和探索。他们会思考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和自我概念,并试 图构建与这些内容相符的自我身份。这种思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 解自己,并为将来的发展和成长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具有渐进性发展、对外在形象 的重视、自我评价的缺乏客观性、对他人的认同需求、对自己能力 的探索、分辨自我与他人的界限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思考等特点。了 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少年儿 童的自我认知和发展。

小学生心理特征

小学生心理特点 所谓小学生心理发展是指小学生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小学生的心理主要包括学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个性三个方面。 (一)认识特点 、感知 感知包括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总体来说,小学生的感知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思维形式以感觉运动模式为主,模仿能力较强,学生往往对新颖动作的示范感兴趣,而对老师的讲解缺少热情。 、注意 注意是心理过程对有关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在小学阶段,注意的发展主要有以下表现:()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 ()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处于逐步发展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言语水平很有限,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 ()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总体来说,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水平低,注意的范围狭窄,注意的稳定性、分配和转移能力以及自觉性和灵活性都较差。 、思维 思维能力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发展变化过程。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思维中抽象的成分日渐增多,但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表现出不平衡性。 ()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小学儿童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小学一、二、三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四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转折期。整个小学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尚不高,属初级阶段。 (二)情感和意志特点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小学阶段学生情感体验丰富、生动、表现强烈、鲜明,但是对情绪和情感的控制不够。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反应强烈、变化快、波动起伏大,他们富于激情,一旦环境适宜,他们的激情更易爆发出来,常为一些小事狂喜或悲痛。意志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实现预定任务的心理过程。小学生意志的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都比较差,事物的完成一般都来自外部压力。 (三)个性特点 个性是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包括与他人相同的心理特征,也包括区别于他人的意识倾向及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对于小学生来讲,动机和兴趣是其个性的集中表现,直接动机占主导地位,随年龄增长间接动机也逐步增加。小学生对事物的选择与判断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否完成事物在于直接动机的强烈程度,当遇到困难时,完成动机的欲望就可能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