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针灸康复治疗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45例

运动训练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45例
立位 。双 足 自然 分 开 , 与肩 同 宽站 立 数 秒 钟后 缓 慢 地将 重心 移 到健 肢 , 肢 抬 起 。 复位 后 再 将重 心 移 患
平均 l 4天 。其 中脑梗 死 l 4例 , 出 血 1 脑 6例 ; 变 病 部位 : 基底 节 1 7例 , 脑 8例 , 他 部 位 5例 ; 侧 丘 其 左
①上肢运动: 重点诱发肩 、 、 、 肘 腕 指关节肌肉活动和
运 动控制 , 维持 肌 肉 长 度 , 止 挛 缩 、 硬 或 肩 关 节 防 僵 脱 位 。仰 卧位 : 患 肢 前 屈 9 使 0度 作 被 动 屈 伸 运 动 , 再 作 内旋 、 外旋 或让 患 者 随 治疗 人 员 的 手 臂在 一定 范 围 内运 动 。坐 位或 站 立 位 : 患 肢 平 举 , 伸 、 使 前 肘
疗 者。 2 治疗方 法
2 2 针 灸 治疗 主穴 : . 内关 、 中 、 人 三阴交 ; 辅穴 : 极
泉、 尺泽 、 中 ; 穴 : 咽 障 碍 加风 池 、 风 、 骨 ; 委 配 吞 翳 完 手指 伸屈 不利 加 合 谷 ; 言 不利 加 上 廉 泉 、 津 、 语 金 玉
液 ; 内翻加 丘 墟 透照 海 。操 作 : 刺双 侧 内关 ,直 足 先 刺 05~1寸 , . 采用 捻转 提插结 合 法 ; 刺人 中 , 继 向鼻
逝 虫西 医 合杂志 2 1 00年第 2 卷第 6 0 期
Z eag IC hjn T WM( o 2 o6 00 i J V1 0N . 1) . 2
3 63
运 动 训 练 联 合 针 灸 疗 法 治疗 脑 卒 中偏 瘫 4 5例
施 鸣 飞 曹笑益 浙 江省天 台县 人 民医 院康 复科 天 台 370 12 0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会导致偏瘫等严重后遗症。

中风后,很多患者都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来帮助他们重获健康。

在中国,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在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从中医针灸的原理、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策略以及临床效果三个方面对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进行探讨。

一、中医针灸的原理中医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施加适当的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中风是由于脑脉络失调、气血不畅、阴阳失衡等引起的。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改善脏腑功能,从而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针灸疗法主要包括针刺和灸疗两种。

针刺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针具,以达到调整气血的目的。

灸疗则是通过在穴位上燃烧艾草或其他草药,使热量和药效渗入人体,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调理脏腑功能。

这两种疗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从而达到治疗中风偏瘫的目的。

二、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策略康复治疗是中风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

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功能训练、心理康复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中,针灸疗法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

在康复治疗中,针灸疗法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通过在特定穴位施加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二是缓解患者的肌肉痉挛和疼痛。

中风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肌肉的痉挛和疼痛,通过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三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中风患者常常会因为疾病而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通过针灸疗法可以调整患者的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

三、临床效果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针灸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针灸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针灸疗法-眼针
• 朱氏等报道,用眼针治疗中风偏瘫188例 共258次,瘫痪肢体抬高即刻效应阳性率 为85.66%,提示眼针具有明显增强瘫痪 肢体的抬高作用。
针灸疗法-舌针
舌针是用针刺或其它方法刺激舌上 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舌体定穴,在舌体两侧,距边缘2- 3mm,有一个5×25mm的长行区域;
– – – – –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 辅穴:极泉、委中、尺泽 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 手指固握加合谷; 言语不利加金津、玉液放血。
针灸疗法-体针
按时取穴法
• 管氏等应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中风病100例, 与循经取穴治疗对照,提示子午流注针法能提 高针灸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60例中风患 者,采用心电监护仪直接观察针刺不同时辰的 同一经穴和同一时辰的不同经穴,对心肌缺血 即时效应的影响,并作了临床验证。证实了经 络气血存在着与时间节律相关的盛衰变化;经 穴确实有经气开阖的特点。
针灸疗法-头针
取穴有三种: – 以大脑生理解剖为理论基础的焦氏头针、方 氏头针、朱氏颅针 其中焦氏“运动区”在本病中应用广泛,主 要集中于运动区、足运感区等区域。张氏等 分类治疗120例,总有效率为96.67%,认为 本法对改善语言、精神状态及瘫痪肢体功能 恢复作用明显。
针灸疗法-头针
– 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头部腧穴治 疗法 主要表现在百会透曲鬓上,于氏等用 此法对照治疗63例,说明此疗法对机 体有选择的、整体的良性调整作用。 或百会透曲鬓配合体针;或配合在前 神聪透悬厘穴;亦有百会透前顶加率 谷透悬厘;百会透太阳。
针灸疗法-体针
辨证分型取穴
• 何崇、关元、双足三里、 双三阴交, – 阴虚阳亢型取双神门、三阴交、太冲、 复溜、太溪; – 风阳浊痰型取双风池、外关、丰隆、 行间、足临泣;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针灸和康复的联合医治所带来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2019年3月到11月因脑卒中在本院医治后出现偏瘫病人7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在病人经手术医治后,对照组病人采取传统术后康复训练疗法;观察组结合对照组的医治方案,配合以针灸医治,观察并研究分析其医治效果。

结果两组病人经医治后,观察组病人医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都远比对照组高,而对照组的无效率却比对照组高,两组病人医治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认知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两组医治评分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与康复疗法配合医治脑卒中偏瘫病人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显效率,促进病人康复,降低偏瘫延后给病人和家庭带来的极大负担,加快病人认知功能的恢复,以及提高病人日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针灸;康复医治;脑卒中偏瘫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Ling Yun, Mianya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Mental Health Center),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621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treatment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19 due to strok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with 39 cases in each group. After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surgery, the control group took Traditional postoperative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rapy;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the treatment plan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o observe, study and analyze the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After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far higher in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group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data of the two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and cognitive ability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score data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reduce the heavy burden of hemiplegia on the patients and families,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the patient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n the future.Keywords 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stroke hemiplegia随着本国经济和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本国人民逐渐看重自身健康状况,慢性病逐渐占据临床疾病的主要地位,而脑卒中居于慢性病常见病首位,脑卒中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率也居高不下,其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情况比较复杂,起病急进展快,临床上大多是由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腔隙性脑梗死、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及脑栓塞引发脑卒中。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分析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分析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2007年7月-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中,显效2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8.6%,对照组35例患者中,显效14例,好转11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1.4%。

结论:临床上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针灸推拿康复训练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79-02脑卒中主要是指由于突然起病所导致的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由被称为脑血管意外,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此种疾病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偏瘫,从而致使患者的活动受到限制,同时还导致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

对于此种疾病,要想实现患者病情的改善,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并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其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07年7月-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5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岁,女性30例,年龄在61-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脑卒中偏瘫,需要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脑卒中偏瘫不同恢复阶段针灸辨证治疗

脑卒中偏瘫不同恢复阶段针灸辨证治疗

脑卒中偏瘫不同恢复阶段的针灸辨证治疗【摘要】目的:治疗脑卒中偏瘫恢复阶段的针灸辩证,并探索其治疗机理,并详细进行分期治疗。

方法:通过对历代文献研究分析和临床验证,辩证腧穴的取穴姿势和针刺体位的不同及意义,分期并经络行针灸治疗。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脑卒中偏瘫是高级中枢丧失其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控力,取而代之是代位中枢控制下从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时偏瘫的恢复期分为6个阶段,进行分期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软瘫期(brunnstrom,ⅰ、ⅱ期)ⅰ期时间为起病数日到二星期,为完全性瘫,断联休克期,ⅱ期为起病约二星期后,此时肌张力逐渐增高,出现联合反应且轻度痉挛。

中医认为,脑为神明之府,脑卒中起病系诸邪挟风上犯脑病,蒙蔽清窍,以致神失所用,四肢经络无主,肌肉迟缓而瘫,治则以醒神开窍,疏风通络为主,故取百会、极泉、内关、涌泉及头皮针运动区以醒脑、取风池、太冲从息风,并以阳明之合谷、曲池、足三里、伏兔诸穴行气通络,以上各穴均接从电针,用疏波刺激20-30分钟,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

2痉挛期(ⅲ期)三期时间为起病后3到4周,此时肌张力明显增高,痉挛明显,出现共同运动模式。

中医认为此系邪阻脑脉,神受所扰,同时肝肾阴虚肝阳亢盛,阴不制阳所致,阴虚则四肢肌肉失孺痉挛。

治则为平肝滋阴,行气止痉,故取外关、阳陵泉、太冲、三阴交、阴陵泉以平肝阳,滋肾阴,取肩醪、臂膈、四渎、八邪、环跳、殷门、悬针调气解痉,其中三阴交,阴陵永施以提插补法,3分钟后静留针20-30分钟,其余各穴以电针疏波针刺激20-30分钟,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不引起痉挛为度,对于痉挛剧烈者可以取天泉、郗门、伏兔、承山穴,先予密波电针强刺激30秒钟,待肢体松弛后再在其余穴位上予疏波轻刺激治疗。

3恢复期+后遗症期(ⅳ-ⅵ期)此阶段脑神渐清,静脉渐通,然久病之后肢体经筋仍失孺养,取合谷、中渚、外关、环跳、足三里、悬钟以通经气,取曲池、肩髃、阴陵泉、太冲,以畅血脉,各穴以电针20-30分钟。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一、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作用机制1. 改善血液循环:针灸能够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功能,提高供氧供血能力,从而改善脑组织损伤。

2. 调节神经系统: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3. 改善炎症反应:针灸可促进炎症反应的消退,减轻神经炎性损伤组织的炎症反应。

4. 缓解痉挛:针灸能够调节肌肉张力,缓解因神经、肌肉和韧带短缩所致的肢体痉挛症状。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在针灸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以下列举了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几项临床效果:1. 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可通过增强肌肉张力和肌肉协调性,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肢体运动能力逐渐恢复。

2. 改善步态功能:中医针灸可通过调节脑神经系统,改善步态协调性,使患者行走更加稳健。

3. 缓解疼痛: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可通过刺激穴位,缓解肢体痉挛等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 提高生活质量: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使患者的生活能力逐渐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三、注意事项1. 适宜选用专业的中医针灸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果。

2. 合理选择针灸穴位,针灸疗程周期不得过长,避免反复针灸导致身体过度疲劳。

3. 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4. 康复训练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防止因训练不当造成患者二次伤害。

四、结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等作用机制,可有效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然而,针灸治疗并非万能药,患者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最新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最新研究进展
代针灸 。 传统针灸 包括体 针 , 头针 , 固定取 穴( 醒脑升 窍. 华佗夹脊穴 等)透刺 , 针等 , , 腹 现代针 灸有 电针 、 分期取 穴 以及现 代 、 R 定 位取 穴 M]
法等。 此外 , 针灸结合 其它疗 法以增强 治疗效果 的临床 、 实验研 究也越 来越 多。 例如 针灸结合 中药熏蒸 、 推拿 以及现 代医学的 功能训练 等。
疗 的 对 比研 究 发 现 , 期循 经针 刺 组 改善 脑 中风 患 者 运 动 功 能 及 分 日常生 活 能 力 方 面 均 优 于 传 统 针 刺 组 。 郭 元 琦 ] 瘫 期 ( ~ Ⅱ)在 传 统 针 灸 发 取 穴 基 础 上 加 取 双 软 I : 侧 风 池 、 俞 、 肠 俞 、 椎 , 侧 肾 大 大 健 取足 三 里 、 曲池 、 谷 。 挛 期 合 痉 ( ~Ⅳ 期 ) 上 肢 以 手 少 阳经 为 主 , 肢 以 足 阳 明 经和 足厥 阴 经 , Ⅲ : 下 取 患侧秉 风 、 髑 、 冷渊 、 关 、 邪 、 关 、 三里 、 墟 、 肩 清 外 八 髀 足 丘 曲 泉 、 风 。 复 期 ( ~VI ) 与传 统 针 灸 取 穴 相 同 。 果 , 疗 组 八 恢 V 期 : 结 冶
1 1 4 分期 取 穴 马 玉 琴 】 . . 玎通 过 多 年 的 临 床 观 察 认 为 中
风 的恢 复 过 程 不 能 单 从 “ 证 ” 手 , 病 变 过 程 中 尚伴 有 经 筋 矮 着 在 病 侯 。 期 针 刺 方 法 : 氏 根 据 B u n to 分 马 r n s r m运 动 恢 复 六 阶 段 理 沦 分 期 取 穴 。 瘫 期 (I~ Ⅱ期 ) 上肢 阴 经 、 软 : 下肢 阳 经 腧 穴 为 主 , 选 用 偏 痉 侧 尺 泽 、 海 、 泽 、 门 、 关 、 跳 、 兔 、 市 、 三 少 曲 郡 内 环 伏 风 足 里 、 陵 泉 等 。 挛期 ( 一 期 ) 肢 阳 经 、 肢 阴 经 腧 穴 为 主 , 阳 痉 Ⅲ Ⅳ 上 下 选

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

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

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常见后遗症之一就是偏瘫。

偏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许多困难,比如行走困难、肢体功能减退等。

传统的康复疗法和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针灸手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就对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的治疗原理1.1 针灸手法针灸手法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疗法,其通过在特定穴位施加刺激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针灸手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激活受损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等方式起到治疗作用。

1.2 康复疗法康复疗法是通过系统性的训练来帮助患者重建受损的功能。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疗法可以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语言康复等多种手段,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临床实验研究2.1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我们设计了一项临床实验。

共招募了10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组和单纯康复疗法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

2.2 实验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

在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组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显著的改善,步态恢复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而单纯康复疗法组中,患者的症状改善相对较慢,部分患者甚至未见明显改善。

以上结果表明,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康复疗法。

三、治疗优势分析3.1 改善血液循环针灸手法可以通过调理经络、激活穴位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3.2 消除痉挛针灸手法的刺激可以舒缓患者的痉挛症状,减轻肌肉僵直和疼痛感,为康复训练提供更好的条件。

3.3 促进功能恢复康复疗法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来帮助患者重建受损的功能,而针灸手法则可以加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研究概况

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研究概况

研究证实 了脑功能 的可塑性 。 可塑性 促使了神经康 复医 学的长 法。王 刚等认为 。 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 康复训练可促 进脑卒 脑 运 足发展 。 研究证明对脑损伤后 , 机体会产生相 应的改变来代偿受 中 偏 瘫 患 者 的 功 能 恢 复 。 损伤 的脑 功 能 , 不 仪 发 生 在 受 损 侧 脑 半 球 , 涉 及 对 策 半 球 功 这 还 5小结 能 的 改变 。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 机 体 密 切 联 系 的 外 部 环 境 和 影 响 而 与 脑 卒 中病 除 了 肢 体 功 能 障 碍 以外 , 有 语言 表 达 、 知 能 力 、 还 认 机体 行 为 的 多种 因 素都 会影 响这 一 过 程 。 脑 组 织 的 功 能 重 组 亦 吞 咽 功 能 障 碍 等方 面 需 要 治 疗 和 改 善 , 大 如何 将 不 同的 针 灸 与 康 复 是康复治疗脑卒 中偏瘫 的理论基础 。 认得神经 系统 像庞大网络 系 统 ,相 互 作 用 、相 互 影 响 ,虽 然 脑 神 经 细 胞 死 亡 不能 再 生 ,但 大 脑 中有 可 充 分 利 用 空 间 , 动 疗 法 正 是 通 过 刺 激 外 周 神 经 来 诱 导 运 皮质功能重组。 ls Nel 等人 使 用 正 电 子 发 射 体 层 摄 影 术 证 实 被 动 e 运 动 增 加 了 大 脑 局 部 区 域 血 流 量 , 正 是 脑 组 织 功 能 重 组 的 前 提 其
【 中图分类号】 R 4 . 【 72 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7— 0 520)2 0 0- 1 62 58 (090— 05 0
8 认 脑卒中( VD) 国医学中又被称为 中风 , 由各种 血管性 以康 复锻炼配合 电针治疗脑卒 中偏瘫4 例 , 为电针可有效刺激 C 在祖 是 病因引起 的脑 部疾病的总称 。 有发病率高 、病死率高 、复发率 经络 , 具 改善血供 , 促进侧 支循环的建立 , 患侧肢 体弛张期缩短 , 使 高以及并 发症 多的 “ 三高一 多”的特点 , 中脑 卒 中芎起 的瘫 痪 尽早建立 恢复期 。 大贵 等通过 对6 例脑卒 中偏瘫患者进行头针 其 l 赵 0 L 属于 中枢性瘫痪 , 绝大 多数表现 为偏瘫 ,目前临床上主要 是在 西 结合促通技术治疗后患者的AD 能力积分上及肢体 功能恢复都明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效果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效果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偏瘫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为76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月到202.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8例为一组。

一组给予康复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肢体活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

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利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活动功能、平衡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口角歪斜、身体偏瘫、运动功能丧失等各种临床表现。

在治疗中,采用药物溶栓或者外科手术取栓后,采取康复训练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近些年来,诸多研究结论表明,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针灸可以加速患者上下肢运动神经元恢复,对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具有重要价值,所以在临床上应用愈加广泛[1]。

为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具体见正文展示。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脑卒中偏瘫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为76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月到202.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8例为一组。

观察组:性别方面对比,男:女=22:16;年龄方面统计,上限:82岁,下限58岁,平均值(70.64±4.85)岁;对照组:性别方面对比,男:女=21:17;年龄方面统计,上限:81岁,下限57岁,平均值(70.67±4.87)岁。

对比两组患者上述各资料,数据经过统计核算,差异微弱,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所采用康复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如下:(1)在患者完成溶栓治疗后早期。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脑卒中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表现为身体一侧肌肉无力、活动受限、言语不清等症状。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康复训练等,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治疗方式。

本文将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探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一、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脑卒中偏瘫是由于脑部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等导致的肌肉和神经功能障碍。

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能够调和气血、通经络,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等作用。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从而达到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目的。

二、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作用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和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肌肉和神经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肌肉无力、活动受限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将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效果:1.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医针灸能够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帮助患者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康复训练则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受损的肌肉和神经功能,最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全面恢复。

2.改善肌肉无力中医针灸可以调和气血、温经通络,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肌肉无力症状。

康复训练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运动训练,有效的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最终改善肌肉无力的症状。

3.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四、临床案例分析患者黄女士,女,50岁,因血管瘤破裂导致脑卒中后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分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

分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

软瘫期针刺
足三里
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 当胫骨前肌上,直刺1—2寸。 有麻电感向足背反射。酸胀感向下 扩散到足背,有时向上扩散到膝。 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 抽动3次为度
软瘫期针刺
三阴交
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 斜刺,进针1-1.5,用提插补法, 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软瘫期针刺
要想使中医康复学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首先要遵循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而且注重发掘、整理中医康复理论 和康复方法。同时,我们还要借鉴和吸收现代康复医学的某
些理论和方法,促使中医康复学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达到系 统化、规范化。
感谢您的聆听!
痉挛期康复方法
采用抑制性体位,打破肌痉挛模式 采用神经促进技术中的抑制性手法降低肌张力 借助支具或夹板缓慢牵张肌肉 肌肉牵张技术(被动徒手牵张、自我牵张) 平衡练习 步态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理疗
痉挛期针刺
阴阳经失调。上肢呈阴经急,阳经缓;下肢呈阳经急,阴经缓。 《难经·二十九难》:“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 以泻急补缓的同时以疏经通络、便利关节。
软瘫期(Brunnstrom I ~II期)
特点
1 肢体失去控制,随意运动消失 2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3 肌张力低下
治疗目标
利用躯干肌的主动性活动,通过联合反应、共同活动、姿势反 射等手段,诱发软弱无力的瘫痪肌群收缩。
软瘫期针刺
取穴
上肢:极泉、手五里、尺泽、郗门、合谷 下肢:鼠蹊、委中、三阴交、足三里、照海
软瘫期针刺
极泉
根据极泉穴的解剖特点,针刺法将 其延经下移1-2寸,避开腋毛,在 肌肉丰厚的位置取穴。直刺1-1.5寸, 施用提插泻法,以上肢抽动3次为 度。

《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一、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后果之一便是偏瘫。

在中医理论中,偏瘫多属于气虚血瘀型,治疗上需以扶正补土、温针灸法为主。

本文旨在探讨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偏瘫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上应以扶正补土、温通经络为主。

扶正补土法是通过补益气血、调和脏腑功能,以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温针灸法则通过刺激穴位,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达到治疗目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这两种方法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中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偏瘫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估。

四、研究结果1. 神经功能评估:治疗组在接受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2. 运动功能评估: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偏瘫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生活质量评估: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尤其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扶正补土温针灸法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气虚血瘀型)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扶正补土法通过补益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有助于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温针灸法则通过刺激穴位,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偏瘫侧肢体的运动功能。

此外,扶正补土温针灸法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临床应用中,扶正补土温针灸法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合适的针灸方案和药物配方,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康复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偏瘫46例疗效观察

康复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偏瘫46例疗效观察

康复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偏瘫46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康复疗法结合针灸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效果。

方法:治疗组46例采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康复训练疗法治疗。

康复训练法原则相同。

结果: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2组患者在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

病情稳定后,对照组单纯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康复训练法结合针灸治疗。

具体操作治疗如下:2.1康复训练。

主要采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根据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程度的不同,分别进行相应的训练[2],包括:①良姿摆放:避免上肢过度曲屈,下肢过度伸直;②电动起立床:预防直立性低血压,获直立感觉刺激;③肢体被动活动:保持关节活动度;④搭桥训练:训练躯干肌肌群,促进姿势反射,训练骨盆控制能力,促进下肢分离运动;⑤翻身训练;⑥起坐训练;⑦坐位平衡训练;⑧坐站转移训练;⑨站立训练;⑩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

每日1次,每次治疗40min,10次为1个疗程。

2.2针灸方法。

2.2.1取穴以患侧阳明经穴位为主。

上肢:肩、臂、曲池、外关、合谷穴;下肢:伏兔、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丰隆穴。

2.2.2操作方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取3寸不锈钢毫针、针刺,头针取患侧运动区、平衡区、足感区,常规消毒针刺。

体针在软瘫期针刺瘫侧上肢阴经穴,选用极泉、尺泽、内关、鱼际等穴;下肢取阳经穴,选用环跳、风市、足三里、丰隆、昆仑、解溪等穴。

痉挛期针刺瘫侧上肢阳经穴,选用肩、臂、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瘫侧下肢取阴经穴,选用血海、阴陵泉、悬钟、太溪等穴;常规消毒针刺。

头针和体针针刺得气后,治疗4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法,评定患者上下肢和手的功能,运用改良的barthd指数量表评定adl,分为良(≥60分),中(59~41分),差(≤40分)。

全部患者均评定2次,第1次于治疗前仅进行brunnstrom分级评定,第2次于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brunnstrom分级评定和adl评定。

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特点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颅内血管的一过性或持续性缺血,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损伤,进而引起脑功能障碍的一类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患者大多伴有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在脑卒中偏瘫中的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方剂,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偏瘫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治疗则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康复。

四、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名。

2. 分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患者。

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3. 治疗期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

4. 治疗效果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等,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对。

五、研究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颅内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观察组明显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七、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可以考虑采用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

这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本次研究为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八、研究展望虽然本次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期限较短,对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具体机制和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扩大研究样本规模,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队列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长期疗效,为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中医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中医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中医康复训练方法脑卒中偏瘫是一种常见的后遗症,指的是由于脑卒中导致的中风或脑血管破裂引起的部分身体功能失调。

脑卒中偏瘫通常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脑部血管阻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或坏死时。

脑卒中偏瘫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日常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早期干预和及时治疗对于预防或减轻偏瘫的后果非常重要。

那脑卒中偏瘫有哪些中医康复训练方法呢?以下我们来展开介绍。

1脑卒中偏瘫患者都表现为哪些症状?脑卒中偏瘫的症状通常与受影响的脑区域和程度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卒中偏瘫症状:1. 肢体无力:脑卒中偏瘫通常表现为受影响一侧肢体的无力或无法主动控制。

受影响的手臂或腿部可能感觉麻木或失去力量。

2. 运动障碍:受影响的肢体失去正常的协调和精准的运动能力。

患者可能难以行走、抓握物体或进行日常活动。

3. 肌肉痉挛或痉挛性抽搐:某些脑卒中偏瘫患者会出现肌肉痉挛或抽搐,导致肢体僵硬、不适或疼痛。

4. 感觉异常:受影响的肢体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触觉变化等。

5. 言语障碍:在某些情况下,脑卒中偏瘫患者可能出现言语障碍,包括语言表达困难、失语或口齿不清。

6. 失去平衡和协调:由于脑卒中偏瘫会影响运动功能和平衡控制,因此患者可能失去平衡,容易摔倒或走路困难。

7. 疲劳和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偏瘫患者可能感到容易疲劳,并可能出现一些轻度的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

2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哪些中医康复训练方法?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中医康复训练方法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1.针灸康复训练方法: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偏瘫的程度,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

常用的穴位有合谷、曲池、身柱等,这些穴位可以刺激相关神经、肌肉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

针刺时可以运用不同的技法,如稳定插刺、提捻法、刺转法等,根据具体的康复目标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技法。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脑卒中偏瘫是脑血管病引起的重要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脑卒中偏瘫综合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医疗法,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中医针灸可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代谢和营养供应,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2.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中医针灸可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降低神经兴奋性,增强神经系统抑制性,从而改善脑卒中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

3. 改善心理状态和免疫功能中医针灸可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影响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等区域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促进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综合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各项功能的治疗方法。

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康复训练可通过各种运动训练、物理治疗、平衡训练等手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重组。

2.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可通过日常生活和社交交往的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康复训练可通过各种心理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和康复训练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两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二者结合运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感觉、平衡、生活自理等功能,减轻疼痛等症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明显缩短康复时间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缩短康复时间。

研究表明,采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其康复时间一般比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短1~2个月左右。

2. 显著改善感觉和运动功能3. 减轻肌肉疼痛和痉挛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减轻患者肌肉疼痛和痉挛。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中医针灸与康复治疗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

本文将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中风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组织损害,表现为一侧身体肢体无力或麻木。

目前,康复治疗是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治疗周期较长,临床疗效不稳定等。

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针灸作为中医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阳气和阴气相对平衡的状态,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达到治疗目的。

将针灸与康复治疗结合应用于中风偏瘫的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二、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从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期间,我们在某医院收集了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被纳入研究范围:1)脑血管病变导致的中风偏瘫;2)年龄在40-70岁之间;3)病程在3-6个月之内。

排除以下情况的患者:1)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者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2)对针灸治疗有明显过敏反应或者禁忌症的患者。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刺穴位及针灸方法,并结合康复治疗进行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语言疗法等。

每周治疗3次,治疗周期为3个月。

2.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等。

采用国际脑卒中量表(NIHSS)、肌力检查、Barthel指数等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

2.4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性对比,P<0.05为统计学意义。

三、预期结果1.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肢体无力、麻木等。

四、讨论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研究样本相对较小,仅来自一个医院,且观察周期相对较短。

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效果,以分析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a、b、c三组各42例,a组采用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b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c组采用西医加康复训练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前后a、b、c三组患者的语言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针灸及康复训练均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病情的恢复,如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则能取得更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是一种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通常发病急骤的,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80%的脑卒中患者均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和运动障碍[1]。

近年来我院收治了较多的那粗重偏瘫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126例,按就诊先后给予a、b、c循环编号,对编号为a者采用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是为a组;对编号为b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是为b组;对编号为c者采用西医加康复训练进行治疗,c组;每组42例患者。

以上共126例患者,其中男72例,女54例,年龄最小为36岁,最大81 岁,平均63±0.5岁;病程3-136d,平均14.8d;入院治疗前的症状积分为14.39±6.02。

病情:脑梗死患者101例,脑出血患者25例。

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病程、治疗前积分、病史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进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由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 进行最终的确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的突
发性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疾病。

脑卒中常见的表现有突发
性头痛、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遗症中,
偏瘫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康复治疗方
法中,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脑卒中
的针灸康复治疗、康复过程、康复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脑卒中偏瘫针灸康复治疗概述
1、针灸治疗原理。

针灸是将针刺入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脑卒中后遗症的形成是由于脑组织受到缺血、缺氧、代谢
物堆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受损或死亡,进而导致肢体运动功能
受限。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代谢
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2、应用范围。

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肢体运动功能受限、肌肉痉挛、肢体感觉异常、失眠等多种症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灸治疗
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相结合。

3、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

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曲池、阳陵泉、肩井等。

这些穴位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达到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促进
代谢和改善肌肉、神经功能的作用。

4、针灸治疗的适宜时间和频率。

针灸治疗的适宜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针灸治疗应在脑卒中发病后的早期进行,可以缩短康
复时间和提高康复效果。

5、在治疗频率方面,一般每周治疗2-3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左右,
持续4-8周左右为宜。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身体的反应和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二、针灸康复治疗的实施
1、评估和制定治疗计划。

在进行针灸康复治疗之前,需要进行患者的评估,包
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等。

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医师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
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制定治疗计划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的轻重、
病程时间、身体状况等因素。

2、针灸治疗。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并使用适当的针刺技巧。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放松的状态,不要过于
紧张或疼痛。

治疗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左右,治疗频率为每周2-3次。

3、康复训练。

除了针灸治疗之外,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康复训练
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等多种形式,旨在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
能力、语言和认知功能等。

康复训练的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4、治疗效果的评估
在治疗结束后,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

评估的指标包括患者的肌肉力量、
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师了解治疗的效果,以便进
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三、针灸康复治疗的作用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针灸康复治疗有着较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针灸治
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可以缓解
患者的疼痛和疲劳感。

此外,针灸治疗还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有助于恢复患
者的神经功能。

1、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针灸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侧肌肉的张力和肌肉力量,增
加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在治疗过程中,针灸可以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和代谢,
提高肌肉的供氧和营养,从而促进肌肉的生长和修复。

2、改善平衡能力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
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促进神经系统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患者
的平衡能力。

3、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针灸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研究表明,
针灸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再生,增加神经元的连接性和功能性,从而促进
神经系统的再生和修复。

4、缓解疼痛和疲劳感
针灸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疲劳感。

针灸治疗可以刺激人体的内源性荷尔
蒙分泌,促进机体的免疫调节和代谢调节,从而缓解疼痛和疲劳感。

四、针灸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
1、治疗前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针灸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进行针灸操作。

3、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身体的反应和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刺激性食物。

5、治疗结束后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以便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总体来说,针灸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的康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促进患
者的康复和恢复。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神经再生和修复,缓解疼痛和疲劳感。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身体的反
应和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结束后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以便
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针灸康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脑卒中
偏瘫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患者在接受针灸康复治疗时需要与专业医师充分沟通,共
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