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韦伯“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是一种在现代行政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依赖于层级、规则和程序的决策方式。
官僚制的核心理念是理性,它要求政府行政机关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遵循逻辑和规则,以确保公正、公平和高效。
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进程,官僚制在一些领域出现了问题,需要进行再审视和改革。
官僚制的问题在于其过度强调程序和规则,忽视了对个体和实际情况的关注。
在一些情况下,官僚制往往使决策过程变得繁琐、僵化,并限制了政府机构对新情况和变化的灵活响应能力。
需要重新审视官僚制,加强对程序和规则的合理性评估,缩短决策周期,并促进与社会实际的有效对接。
官僚制往往容易造成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由于官僚制强调层级体系和权威结构,容易导致权力集中和腐败问题。
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培训和监督机制需要进行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制度,确保官僚机构的公正性和廉洁性。
还需要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问责,确保权力运行在法制轨道上。
官僚制在很多情况下过分依赖于书面材料和数据,忽略了对经验和创新的重视。
官僚制通常要求经过严格的文件和报告程序,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但这种依赖也容易导致决策过程变得缓慢和迟滞,限制了创新的空间和机会。
需要提高官僚机构对实践和创新的容纳度,注重经验分享和沟通交流,推动官僚制的有效运行。
对于我国行政改革而言,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需要优化程序和规则,简化决策流程,提高效率。
对于繁琐、重复的程序,需要删减或合并,以节约时间和资源。
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政务素养和专业能力。
要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问责,建立起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
要注重经验分享和创新,鼓励实践和探索,提高官僚机构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对于我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优化程序和规则、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监督,以及增强对实践和创新的关注,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行政机构的效能和效益,为实现良好的治理和服务能力提供支持。
浅谈韦伯官僚制理论的意义和对中国行政体制的启示

浅谈韦伯官僚制理论的意义和对中国行政体制的启示浅谈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及对中国行政管理的意义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杨海燕什么是“官僚制”,戴维·米勒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说:“它可以指一种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根据固定规则不间断地推进的行政管理体制;亦可用某种贬义的方式来指某种带有一些特定缺陷的畸型的管理,如文牍主义、不负责任、拖沓延误等。
”在汉语中,官僚制是一个贬义词,它往往反映的是低效率行政管理下的繁琐公事程序、拖拉工作作风以及泛滥成灾的各种公文和会议记录等现象,意指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问题与弊端的状况。
而在韦伯理论中所说的“官僚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是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一种高效率、高度理性的现代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性的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它迎合并极大的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
为满足西方工业规模化大生产和复杂化管理提供了可行的组织理论保障。
其在精确性、快捷性、可预期性等方面优于他社会组织形式。
另一方面,官僚制举起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传统组织中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武断和感情用事进行管理的做法,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一、官僚制及其特征“官僚制”是一个语源于法文和希腊文的复合词,是指实施管理的社会行政机构,在韦伯的论述中视为中性词汇。
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典型的特征:1.职业化——“把他们的职务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2.等级制——官员们“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之中”、“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3.规则化——“通过协议的或强加的任何法都可能以理性为取向,即目的合乎理性或价值合乎理性为取向,并制订成章程,同时有权至少要求团体的成员必须尊重它”;4.非人格化——行政官员“没有憎恨和激情,因此也没有‘爱’和‘狂热’,处于一般概念的压力下;‘不因人而异’,形式上对‘人人’都一样,也就是说,理想的官员根据其职务,管辖着处于相同实际地位中的每一个有关人员;”5.技术化——官员们“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作者:李娅琳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9期【摘要】马克思·韦伯的理性官僚制是现代行政官僚制的发展的初始基本组织形态,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该理论存在着弊端,也受到了很多批判,本文通过分析该理论的起源、内在特征及优缺点,提出我国现代化行政体制改革该如何将官僚制理论强化和改造,使之为新时代行政体制完善发展服务。
【关键词】官僚;理性;非人格化;批判一、官僚、官僚制及理性官僚制理论“官僚”一词,在中国古代历史里被认为是在衙门里专门从事行政工作的官吏人员,同时很让人容易联想到官僚作风、官僚主义等,颇具贬义性质,但是在英文释义里则没有这层贬义,更多的是一个中性词汇。
“官僚制”这一术语则起源于18世纪中期的法国,也被称为行政集权制,是一种以效率为中心的政府组织体系,工业革命后社会化大生产对行政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官僚制的产生则是很好地促进了政府管理由人治向法治,由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被视为行政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现代化管理体制。
“理性官僚制理论”则是由“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韦伯所提出,他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三类合法权利:一是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二是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三是法定权力,由法律规定的权力。
其中法定权利正是理想行政机构的组织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韦伯设计出了具有明确的分工、清晰的等级关系和详尽的规章制度,以精确、迅速、明确统一、严格地服从、节约时间、效率提升为目标,有训练有素的馆员组成政府管理机构的每个要素,就如同一台精致的机器一样,整个政府组织机构的运作就跟工业生产的机械化一样,以一种不掺杂个人情感,纯粹理性地追求效率提升。
二、理性官僚制的特征(一)科层化在官僚制结构体系中,按照职务等级或权力大小讲事务性工作结构成一个个工作单元,各层级人员或部门各司其职,专精于自身职能范围内事物,且受上级部门领导和监督,不得随意越位或未经许可而越权处理事务。
从韦伯官僚制评析到现代政府行政改革

从韦伯官僚制评析到现代政府行政改革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基于理性的理想型官僚制组织模式理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于对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中对官僚制组织模式的论述,文章从现代政府组织中官僚制的特征、官僚制内外官员的地位着手,对作者的思想进行剖析和解读。
结合现代政府行政改革状况,对韦伯的官僚制进行相应的评价,并就相关分析提出应对行政组织结构中官僚制弊端的措施。
标签:官僚制;现代政府;行政改革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若论及组织结构形式,就不得不提到官僚制(或称科层制),其对社会中组织的结构设置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官僚制的提出者,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中对于官僚制组织结构形式进行了系统地论述。
而现代政府组织中官僚制的特征、官僚制内外官员的地位则是阐述官僚制组织结构形式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上述两个方面从政府行政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有利于我们了解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官僚制特征,并可以由此对其沿用至今的思想进行反思,针对现代政府行政改革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从现代行政组织中官僚制的特征到官员官职地位的确认马克斯·韦伯所描绘的官僚制组织结构形式是基于理性主义之上进行展开的。
基于韦伯对于组织权力类型所进行的界定,即组织中权力的构成可划分为传统型权力、法理型权力和魅力型权力,理想的官僚制组织结构形式是建立在法理型权力的基础之上的。
而法律规章对于官僚制的正常运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权力运行、层级制度、统一指挥得以有效实施的手段。
1、现代官僚制的基本特征(1)对官职权限和义务的重新界定。
在对现代官僚制的特征进行论述的过程中,韦伯首先认为“存在着官职管辖权限的原则,该权限一般是由规则,即由法律或行政规章决定的。
”[1]在现代官僚制体制下,官职所管理的常规活动被定义成了官员的“义务”。
这就意味着官员需要对官职的特征进行重新审视,将过去的“官职即特权”的思想进行纠正。
浅析官僚制理论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意义.doc

浅析官僚制理论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意义4200字浅析官僚制理论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意义一、官僚制度理论(一)官僚制的含义韦伯所讲的官僚制度并不具有贬义,这里指的官僚制是一种中性词汇,指的是一种组织形式,他认为这种组织形式是最现代、最有效率的。
经常不被人们了解的是,官僚制度的出现是为了反对以前的各种管理体系(例如君主制和独裁制)中存在的屈辱和残酷,以及反复无常的主观判断。
①在过去,阶级意识和裙带关系占据了主导,专制的统治者的意愿就是唯一的法律,他们随心所欲地控制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不仅如此,如果没有优越的家世背景,就无法在任何领域出人头地。
而韦伯讲的官僚制度以法定的权利为组织的基础,试图避免对雇员的剥削,力图创造一个公平的世界。
但这种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标准模式,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二)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韦伯指出,统治是权力的特殊形式。
权力是社会组织内在的运行线索或关系链,它能够使得组织的运行在有序化中进行。
②基于权威合法性的方式,韦伯将组织权力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神授的权力、传统的权力、法理型的权力。
韦伯的官僚制是以法理型权力为基础的,法理型权力是建立在合法的规章制度和规则命令基础之上的,而统治者只能在制度允许的、合理的权限范围内进行管理,人们依照规则制度去办事。
这样,人们的行为有了一套合理的标准行为模式去服从,从而摆脱了过去无计划、无系统的传统模式,人们的行为越来越专业化、合理化,社会组织不断得到合理化的完善。
二、官僚制的优点与特征理性官僚制以法理型权力为基础,与它所替代的管理体系相比,理性官僚制的优点显而易见。
官僚制度既是理性的,又是有效率的,然而要想获得这些优点,首先就要了解它的特征。
这些优点和特征包括:(一)法制化、非个人化现代行政管理必须依据合理合法的法律规则进行,人们维护利益和行使职权都要在合理的限度内,统治者发布的命令要服从非个人化的制度。
下属服从的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职位拥有的非个人化的权力。
韦伯官僚制理论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启示

INTELLIGENCE行政管理韦伯官僚制理论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启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张涛摘要: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对世界各国的行政管理事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毫无疑问,当今中国的行政管理活动和改革方向也要从此经典之论中汲取有益的元素。
结合当今中国的具体国情,韦伯的官僚制至少在一些特定的方面对行政管理事业和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字:官僚制理性主义现代性官僚主义一、理性精神是中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理性主义精神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的哲学起点。
他打破传统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综合运用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知识,把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建立在领袖个人魅力基础上的,“克里斯玛”式的组织管理方式;二是建立在世袭习俗和血缘惯性基础上的传统型的组织管理方式;三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官僚制”组织管理方式。
理性主义精神是“官僚制”组织管理方式的核心,即走向合理性的合理化的过程。
工具性是理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一种纯形式的,客观的,不包含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和立场,它主要表现为要求“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形式的合逻辑性”。
而我们中国的行政组织和行政管理活动是缺乏这种理性精神的,更多的行政官员只对自己的上司负责而非法律本身,换句话说,中国的行政气候决定了在官员自身发展的历程中,对于上级的忠诚比对于制度的负责要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导致我国行政组织效率低下,人情行政现象严重,工作人员任意专断,缺少法律观念和腐败事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现代性是中国行政管理组织和行政管理活动的价值目标韦伯官僚制设计中充分体现了现代性的特征,集中表现在,第一、法治化。
这是韦伯官僚制的精髓,表现为职责法定并依法行事。
第二、等级化,表现为行政职位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
即上级与下级之间基于职务等级序列具有稳定的命令服从关系,较低职位受到较高职位的监督和控制。
第三、非人格化。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理性精神是指一种追求事务处理的效率和规范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其核心特征是强调事务处理的程序性、科学性和中立性。
在现代国家和组织中,官僚制理性精神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准则。
在我国的行政机构中,官僚制理性精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再审视并进行相应的改革。
官僚制理性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行政机构的稳定和运行效率。
它要求公务员以中立和公正的态度对待事务,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法律要求进行处理,并注重规范的事务管理。
这种精神使得行政机构能够高效、快速地处理大量的行政事务,确保了政府的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官僚制理性精神强调科学和专业的管理。
它要求公务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工作。
这种精神促使行政机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在制定政策、执行任务和解决问题等方面更加科学和专业。
官僚制理性精神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它容易导致机械性的行政管理。
官僚制理性精神追求程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强调流程,而忽视结果。
这种以程序为导向的管理容易使行政机构变得僵化和官僚化,无法充分适应变化多样的社会需要。
官僚制理性精神容易导致权力过于集中。
它要求公务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工作,而权力的行使也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种集中的行政管理容易导致一些问题,如权力滥用、腐败等。
而在推进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使行政机构更加开放、透明和负责。
所以,在我国行政改革中,我们应对官僚制理性精神进行再审视,并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方面,要保留官僚制理性精神的优势和价值,继续强调事务处理的效率和规范性,提升行政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要注重行政机构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突破僵化和官僚化的问题,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行政改革。
评价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及其对今日中国的借鉴意义

2011年09月学术探讨评价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及其对今日中国的借鉴意义文/朱晓曼摘 要:本文从基本理论出发,对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同时,站在现实发展的角度,对官僚制重新审视,提出它对今日中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官僚制;借鉴意义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39-01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人类贡献了影响深远的官僚制理论。
自诞生之日起,官僚制就一直处在管理理论研究的风口浪尖,成立之初广受推崇,随后又受到多方质疑,但从未脱离人们的视野。
一、评价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顺应了西方行政改革的需要,成为了政府运作的典型模板。
然而,随着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理论的风靡,官僚制受到了各种非议,引起了学界对它的重新审视和认识。
(一)积极作用1、带来高效率。
韦伯的官僚组织从理性精神出发,集中人力物力实现最高的效率,在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中,实现协调统一。
2、实现管理的专业化、知识化。
有观点认为,官僚制最大的功绩在于举起了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的个人专断和感情用事进行管理的做法[1]。
3、注重法律法规的作用。
官僚组织中有一系列的法规,明确规定了组织和个人的权限范围和职责内容。
(二)消极作用1、滋生官僚主义,行政效率低下。
繁乱复杂的规章制度和程序规范使行政机构陷入文山会海的泥潭,效率低下;同时,森严的上下级制度,使领导层级权力过分集中。
2、组织僵化,缺乏创造性。
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过分依赖规则和程序,缺乏创新和突破。
3、应变能力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差。
组织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缺乏弹性,当现有的规章制度不能够提供必要的指导时,局限就很明显了。
4、组织暮气沉沉,缺乏竞争机制。
一味强调稳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人员一旦被录用,便可工作到退休的那一天。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一、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官僚制理性精神是现代行政组织中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它体现了官僚组织对于规则、制度和程序的严格遵守,以及对于行政事务的高度专业化和科学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官僚制理性精神也需要进行再审视,以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和行政改革的要求。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人本主义价值观相结合。
传统的官僚制理性精神注重规则和程序,往往忽视了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关怀和照顾。
在当今社会,人本主义价值观的提倡已经成为主流,行政服务需要更加注重人的需求和感受,为公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人本主义价值观相结合,注重人的利益和福祉,推动行政服务的人性化发展。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创新理念相融合。
传统的官僚制理性精神强调程序和规则的严谨性,过分注重稳定和秩序,导致了对于创新的抑制和阻碍。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行政组织也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创新理念相融合,鼓励行政机构勇于改革创新,推动行政管理向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公平正义原则相融合。
传统的官僚制理性精神往往存在着对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社会正义的缺失。
在当今社会,公平和正义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诉求,行政机构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公平和正义,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公平正义原则相融合,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严格监督行政权力的运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正义的实现。
二、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在我国行政改革进程中,需要从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中汲取启示,促进行政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要注重在官僚制理性精神中融入人本主义价值观。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着以程序和规则为中心,忽视人的需求和感受的问题。
在行政改革中,应当注重构建以人为本的行政服务模式,提高公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韦博的行政管理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韦博的行政管理理论对我们的启示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重点分析了官僚制度的性质和特征。
他认为官僚制度是一种高度机构化和正规化的管理体系,通过分工、职权明确和规范化的程序来实现管理和控制。
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官僚制度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稳定性。
它通过规范化和分工,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可预测性。
这对于现代组织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意味着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
然而,韦伯也指出了官僚制度的弊端和局限。
他认为官僚制度可能导致僵化、官僚主义和个人的官僚统治。
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在于,组织需要谨慎平衡规范化和自由化。
官僚制度的过度规范化会限制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而影响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
因此,组织管理需要在规范化和自由化之间寻找平衡,以实现管理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此外,韦伯的理论还强调了权威结构的重要性。
他认为管理权威是组织管理的核心,通过权威结构可以实现管理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在于,管理者需要建立合理的权威结构,来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权威结构可以通过建立权力和责任的清晰界定、实现管理决策的效率和一致性,从而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然而,韦伯同时也指出了权威结构可能导致的问题,比如权威滥用和权力集中。
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在于,权威结构需要建立在合理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之上,避免权威滥用和权力集中。
管理者需要建立透明和公正的管理机制,来确保管理的公正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对我们有许多启示。
他的理论强调了官僚制度和权威结构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它们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这些启示对于我们理解和改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管理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结合韦伯的理论,来建立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理性精神是指在行政管理中,官僚机构追求效率和程序正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它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制定科学规范,保证公共权力具有合法性和效力,同时达到最大程度的行政效率。
在现实中,官僚制理性精神常常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决策僵化、权力滥用等问题,需要进行再审视并进行相应的行政改革。
官僚制理性精神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公众参与和民意的重要性。
在制定政策和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和意见,减少权力滥用和决策错误的可能性。
我们需要在行政改革中加强公众参与机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和渠道,用以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到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
官僚制理性精神关注的是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运作,但忽视了创新和灵活性。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时,行政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在行政改革中,我们需要重视创新精神,在规范的基础上,适度减少繁文缛节,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执行的效率。
官僚制理性精神还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和决策冷漠的问题,导致一些政策的不实施或实施效果不佳。
行政改革需要加强制衡,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决策独断。
还需要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他们更加负责任和关心公众利益的意识,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还需要关注到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
官僚机构应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满足公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需求。
行政改革需要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机制,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对我国行政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灵活性、加强制约和监督、提升服务意识等措施,解决官僚制理性精神所带来的问题,以提高行政效能,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浅析理性官僚制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浅析理性官僚制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一、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及其基本特征理性主义精神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的哲学起点。
他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把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建立在领袖个人魅力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二是建立在世袭习俗和血缘惯性基础上的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三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官僚制”组织管理方式。
理性官僚制的主要特征在于1.法理化,这是韦伯官僚制的精髓,表现为职责法定并依法行事。
2.等级化,表现为行政职位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
即上级与下级之间基于职务等级序列具有稳定的命令服从关系,较低职位受到较高职位的监督和控制。
3.非人格化,官僚制将组织成员与私人生活严格区分开,官员在非人格化行职责方面服从权威。
4.专业化,行政组织进行明确分工,组织内部的岗位根据组织本身的需要由相应的专业化人才来担任,并依靠专业知识进行组织管理。
二、韦伯官僚制所面临的困境由于官僚制的优越性,各国都采用官僚制作为政府的组织形式。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官僚制不断遭到批评。
学者们对官僚制看到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官僚制不符合民主的要求。
官僚制依赖“科层制”它单纯地个人视为组织生产过程的零件,僵化的等级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妨碍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官僚制缺乏民主监督,等级封闭式的管理使得组织之外的公众就无法实施监督。
第二,官僚制不符合人本价值。
在韦伯看来,组织内部的每个员工没有任何自主控制权。
这种非人格化的官僚制违背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抑制了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官僚制不再是效率的代名词。
在传统公共行政中,官僚制是高效率的代名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共事务的复杂,传统官僚制捉襟见肘;面对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官僚制的死板僵化造成了效率的低下。
等级制原则的过度发展和应用导致了政府反应的迟缓和信息的失真,决策效率的低下。
三、官僚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1.组织活动缺乏理性且效率低下,人格化倾向严重。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在政治学和社会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官僚制理性精神作为其重要特征之一,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官僚制的理性精神也成为了学者和决策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对官僚制理性精神再审视的角度出发,探讨官僚制理性精神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有助于强调官僚制的功能和局限。
官僚制的理性精神使得组织和行为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有序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和保障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官僚制的理性精神也容易导致组织僵化、程序繁琐、反应迟钝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官僚制的功能和局限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动态的平衡和调整,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评估官僚制的实际运行状况,为我国行政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有助于指导我国行政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官僚制理性精神在实践中的碰撞和调整十分频繁,这也反映了官僚制在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时的挑战和困境。
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等新形势下的变革,我国行政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在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基础上,探索以市场化、社会化等手段为主的改革路径,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治理体系,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和成熟做法,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市场调节作用,拓展社会参与领域,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此来有效弥补官僚制理性精神的不足,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社会管理水平。
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法治化进程,完善官僚制的规则和程序,优化官僚操作空间,增强组织创新能力,提升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对我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通过对官僚制理性精神的深入研究和再审视,不断总结经验,发挥优势,解决问题,推动我国行政改革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是一种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在于权力和决策集中在政府官僚手中。
官僚制只
关注规则和手续的执行,而忽视了对于问题本质和外部环境的理解,这就导致了官僚制理
性精神的弊端。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官僚制理性精神,以此为指导,推进我国行政改革。
官僚制理性精神是基于过程的,它关注的是环节的规定性和条理性。
但是,它没有考
虑到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变化性,也没有考虑到外部因素对问题的影响。
因此,在一些
复杂问题的处理中,官僚制往往变得僵化,而不能解决问题。
中国的行政改革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行政主体的服务意识和结果导向思维。
首先,要推进领导干部的素质教育,提高能力和素质,使其能够思考问题本质和外部环境,主动在服务中感受社会需求,真正成为服务社会的先锋。
其次,需要在行政主体内部建立
激励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带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需要加强利益
协调机制的建设,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利益融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共同推动改革的力
量。
总之,从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来看,我们需要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提高政府的
决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强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且强化服务意识和结果导向思维,
以此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推动我国行政改革的深入发展。
浅议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反思和当代价值

【 关 键词 】 韦4 8 ; 官僚 制; 行 政 管理
鉴于此 , 我们 在这里采纳 韦伯 “ 法理 型支配 ( 统治 ) ” 这种 “ 理 官僚 制是马克斯 ・ 韦 伯构 建 的一种 经典 管理 方式 , 意 指现 代 社会实施 合法合理 统治 的行 政组 织, 它 是一 种高度 理 性化 的组 织
浅 议 韦 伯 官 僚 制 理 论 的 反 思 和 当 代 价 值
阿 丽娅
( 武汉 大学政 治与公 共管理学 院 4 3 0 0 7 2 )
【 摘 要】 官僚制从诞生以来, 一直在各 国公共 管理领域 中发挥着重大
“ 社会关 系” , 却不存在有 “ 组织” 。 为对韦伯 的历史分析 做 出系统的梳 理和解 释 , 需 要借 助一定 的分析工具 。因为韦伯 的官 僚制 分析 是 奠基 与组 织 论基 础 之上 的, 我们从 韦伯的组织理论 中提炼 出 了两个 分析 概念 。这 两个分
世纪 7 0 年代 以来, 官僚 制 由 于 自身的缺 陷不 断 受到 现 实 的挑 战 和 理 论
的批 判 , 西 方发 达 国家 开始 着 手探 索 对传 统 官 僚 制审视 韦伯 倡 导的 官僚 制 的 时代 意 义 和 当代 价 值 , 对 官 僚 制 进行 重
弊端, 具体 的表 现在 :
的理性化 , 文化知识 的理性化 和制度结果 的理性化 。韦伯认 为 , 一
个社会包含有各种 各样 的组织 , 如 国家 、 政党 、 行会、 联盟 、 事 务所
择、 新制度主义 、 新公共管理 、 后 官僚 制等 都从不 同的角度 提 出了
一
要集 中于 “ 理性化 ” 并 将其作为韦伯 的研究 中心 。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理性精神是现代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理论概念,它强调以法律和规章为准则,以程序和制度为保障,以效率和专业为目标的行政管理模式。
在实践中,官僚制理性精神常常会出现僵化、官僚主义、脱离实际等问题,影响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对官僚制理性精神进行再审视,并从中获取启示,对我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需要对其内涵进行深入理解。
官僚制理性精神强调以法律和规章为准则,这意味着行政行为应当受到法治的约束,不得随意滥用职权或违法行使权力。
它强调以程序和制度为保障,即行政决策和操作应当符合规范程序,确保决策的透明和合法性。
它强调以效率和专业为目标,即行政管理应当注重结果和效能,倡导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
在实践中,要注意权力的合法性、行政程序的规范化、行政效能的提升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官僚制理性精神不变形、不片面。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需要关注其在实践中的局限性和问题。
官僚制理性精神强调程序和规定的执行,但过度的程序化和规定化可能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决策难以灵活应对复杂局面。
它强调专业化和效率,但专业化过度可能导致官僚主义和庸俗化,缺乏对民意和社会需求的敏感性。
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官僚制理性精神的过度执着和片面追求,要兼顾程序与灵活性、专业化与社会责任等,以实现行政管理的全面提升。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需要关注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对行政改革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在推进政务公开和权力运行透明化方面,可以借鉴官僚制理性精神对程序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的行政程序和决策机制,确保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
在推进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可以借鉴官僚制理性精神对效率和专业的要求,加强行政管理和服务创新,提高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需要注重对行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培育。
官僚制理性精神强调以法律和规章为准则,但这不仅仅是制度的问题,更是一种行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问题。
韦伯的官僚制理性精神及其对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借鉴

韦伯的官僚制理性精神及其对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借鉴
文金福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7)003
【摘要】作为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韦伯所提出的官僚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并包含着丰富的理性精神.但并不是至善至美的,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它存在的不足之处日益暴露出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它都不断受到人们的诟病,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的行政改革运动更是把对官僚制的批判推上顶峰.然而,纵观西方各国的行政改革运动,官僚制所包含的理性精神并不因为改革而被摈弃,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生,它为我国的行政组织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文金福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官僚制理性精神及对我国组织改革的借鉴 [J], 丁芸芳
2.韦伯的官僚集权组织的管理思想与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关系 [J], 杜文强;芦倩
3.理性“官僚制”对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借鉴 [J], 李卓航;程伟;孙静
4.传统官僚制与理性官僚制的表达与实效分析——基于韦伯理论的展开 [J], 王世
柱
5.浅谈韦伯的官僚制对中国构建新型官僚制的借鉴意义 [J], 黄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韦伯“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浅析韦伯“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沙 俐中国的官僚体制历史悠久,是传统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历史成就。
官僚制的理性化特征有助于提升行政管理体制的效率,而另一方面其所内在蕴含的集权倾向,以及人浮于事、机构重叠、权责不清的缺陷大大增加了社会治理的成本。
基于韦伯关于官僚制的经典理论分析,需要2014年2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存在。
正如王亚南所说:“中国的官僚政治,必得在作为其社会基础的封建体制(买办的或官僚的经济组织,最后仍是依存于封建的剥削关系)清除了,在作为其官与民对立的社会身份关系洗脱了,从而必得让人民,让一般工农大众,普遍地自觉自动起来,参加并主导着政治革新运动了,那才是它(官僚政治)真正寿终正寝的时候。
”我国现行的组织管理结构还很不完善,组织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许多弊端。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权力过于集中。
容易造成个人独断和决策失误,不能充分调动和保护下级的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组织领导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滥用职权、欺上瞒下、压制民主、打击报复等问题。
另外,走后门、拉关系、大搞不正之风现象仍然严重。
(2)机构重叠,权责不清。
组织机构臃肿、层次重叠导致了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等现象。
因党政干预过多而造成的权责不清,影响了各类社会组织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3)组织行为缺乏理性,“人格化”的倾向明显。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国家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进而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浓厚的小农意识和家族观念。
社会的经济文化活动也长期局限在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之中。
(4)法制化程度较低。
当代中国官僚制受传统行政文化影响,两千多年的“人治”思想还没有彻底根除,法制不健全,奖惩缺乏公平和效率。
因而上文提到的腐败问题得以发生。
四、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是基于西方文化和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于中国的行政改革来说,借鉴和学习官僚制的管理经验,甚至在行政体制的设计中引入官僚制的因素也是必要的,但要完全根据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度出发,在中国构建官僚制,则是不可取的。
韦伯官僚制对我国当前行政模式的影响

韦伯官僚制对我国当前行政模式的影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成为理性特征和效率优势的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
后工业社会以及全球化的到来,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变引起了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
这种机遇和挑战相互交叉对政府的管理、决策以及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变化,需要对传统官僚制进行批判和反思,完善和改革传统官僚制,促进我国行政组织模式改革。
一、官僚制的存在方式与特征(一)官僚制的存在方式德国是一个善于通过历史的发展揭示社会问题本质的国家,因此马克思.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带有浓厚的德国风格。
韦伯“官僚制”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对整个国家变迁中政府管理控制方式和社会经济的演变而提出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历史分类法,它可以揭示不同类型官僚制的性质、历史地位,并展望官僚制的发展方向。
在韦伯的描述中,官僚制是一种以区分权威和权力为基础,以合理分工、等级制、非人格化、专业培训、人事制度、技术化为原则的适宜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
马克思韦伯把组织形态分为“神秘化的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一合法化”的三种权威合法化的形式。
(二)官僚制的特征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一分层、集权一统一、指挥一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官僚制度是基于中国和欧洲现代官僚制研究,以合理理性为前提来描绘现代官僚制的特征,认为现代官僚的“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而表现其合理性,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专业化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要进行清楚的划定并以法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
组织根据工作类型和目的对工作划分,具体到每一个工作单元的划分,剔除那些重复的部分,并注重功能的交叉作用。
因此,每一个组织成员按照组织的分配,按分工履行自己的职责,并通过训练掌握专门的技能,以提高组织的效率。
2、等级化官僚制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严格执行等级和权力相一致的特征。
在这样的一个等级实体中,官员根据个人的权威与责任的法律规定,对职位依次进行等级排列,形成一个指挥统一指挥的链条,下属必须接受上级领导的命令与监督,上下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严格按等级进行划定的制度。
官僚制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发

官僚制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发
在韦伯之前,人们把官僚制看成是与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相对立的政府组织形式,这种政府形式的权利掌握在官员手中。
官僚制被看成是一种过分由官员控制的病趋向于损害公民普遍自由的整体形式。
韦伯认为任何形式的社会组织都必须有一定的权威为基础,适当的权威可以避免权力运行的混乱,维护正常的秩序,缺少这种权威的组织无法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
官僚制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传统官僚制的模式。
但是传统官僚制与韦伯的官僚制有着本质的区别,新中国建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体制改革,但是在行政的人格化倾向和组织活动的非理性上依然显得不够成熟。
对照韦伯的官僚制的基本要求来看,中国社会应用的太少,因此韦伯的官僚制的理性范式能够为我国当前公共行政管制体制中的诸多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
官僚制给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发有:1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2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树立尊重理性和契约的价值观。
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强化韦伯官僚制提倡的理性精神,逐步构建在理性精神支配下的法制观念和七月精神,树立尊重理性和秩序的价值观,为政府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文化范围。
3 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推动人事管理方式的发展创新。
公务员队伍直接影响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应该积极借鉴人类在解决问题中所创造的智慧和文明,立足中国实践,探索符合国庆的公共管理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韦伯“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作者:沙俐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2期中国的官僚体制历史悠久,是传统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历史成就。
官僚制的理性化特征有助于提升行政管理体制的效率,而另一方面其所内在蕴含的集权倾向,以及人浮于事、机构重叠、权责不清的缺陷大大增加了社会治理的成本。
基于韦伯关于官僚制的经典理论分析,需要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推进法治化等措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抑制官僚制的内在缺陷,进一步推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
一、韦伯的理性官僚制通过考察古代中国、古罗马、拜占庭帝国等国的前官僚制组织体制,韦伯(Max Weber)结合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曾指出:“官僚制是法理型支配(统治)的最纯粹方式。
”目前学界较为认同的观点是:官僚制(bureaucracy),又称科层制,在管理学中它是一个中性词,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命令——服从等为特征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形态,并非是官僚主义作风的同义语(刘力,2002)。
官僚制不是指一种政府类型,而是指一种行政管理体制,是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依照既定规则持续运作的行为模式。
这种行政管理体制越来越盛行于所有的政治体制,是实现统治目标最合理的形式(张萍芬,2011)。
韦伯对西欧为何能够产生理性的资本主义形态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认为正是“理性化”成为了西方历史上经久不衰的“理性主义”的内在动力,并逐渐扩张至经济、政治、法律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其结果是推动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
而这一“理性化”在政治领域的表现,即为可预期的行政管理——理性的官僚制。
(黄小勇,2002)韦伯认为以农业发展起来的官僚制是非理性的,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改变了那个时代的官僚制特性,现代工业造就了一个高度分工、法制化的社会。
因而,韦伯指出,只有建立在现代工业社会基础上的官僚制才具有现代社会的理性因素,才能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文金福,2009)。
理性官僚制具有以下结构特征:(1)职能分工专门化。
韦伯认为,组织根据分工的要求规定每一职位均有特定的权限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组织成员通过训练掌握专业的技能,更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丁煌,2005)。
(2)职责等级明确化。
为能够实行大规模的责任制与协作,职位按等级依次排列,任何官员的行为方向都由处于更高一级的官员决定,下级职务接受上一级职务的管理与监督,组织结构的形态像金字塔型。
(3)规章制度规则化。
在理性官僚制组织中,组织运行、成员间的活动与关系都受规则限制。
这样有助于组织各部门协调一致,规章的稳定性决定了科层制组织地稳定运行。
(4)非人格化原则。
韦伯认为,古代中国、古罗马的官僚制是建立在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性因素之上的,而非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之上,民主政治制度的典型是公、私事之间有明确的区分,并受法律支配。
(5)人才任用绩效化。
成员凭自己的专业所长、技术能力获得相应的工作和岗位,享受工资报酬。
组织按成员的技术资格授予某个职位,并根据成员的工作成绩与资历条件决定其晋升与加薪与否。
(6)行政管理效率化。
韦伯发现自秦以来中国就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前官僚组织管理制度,但却缺乏以管理为职业的精神,获取俸禄成了官僚从政的最大动机,而现代西方的官僚组织区别于从前的最大特征是,出现了专业管理人员和职业的奉献精神(文金福等,2009)。
二、中国传统的官僚制韦伯认为中国古代官僚制是一种“世袭官僚制”,是“相对非理性”的。
王亚南(1981)曾提到,中国古代的官僚制“不是被运用表达人民意志,图谋人民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
”他指出,其形态存在延续性、包容性、贯彻性等特性,中国自秦汉以来至现代以前都是专制的、官僚的,是与西方不同的一种特殊政体。
(1)阶级层面。
欧洲的专制官僚政治产生于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之中,而资产阶级不能在中国获得合法地位,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专制官僚政体的社会属性、中国专制君主及官僚们的社会阶层属性是一大问题。
因而,中国的官僚阶层,即士大夫阶层,既无法代表贵族阶级利益,也无法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成了“自有特殊利益”群体。
(2)思想方面,“最便于专制”的儒术成了专制官僚统治不可或缺的维护。
儒术所提倡的天道观、大一统及纲常教义等学说,为国家的掌管者们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使其取得了一种“先天”存在的依据,继而使平定四方、统一国家成了必须和不得不为之的举措,最终运用一种由国家到家庭,再到个人的纲常礼教来确立社会上无处不在的政治联系。
(3)经济支持。
我国的专职官僚政体是随中国的封建地主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因而我国古代官僚政治的高度发展离不开各朝各代的田制税法,这些田制税法构成了封建社会经济实力的重要保障。
(4)社会制度。
每种经济体制都会有与其适应的社会制度来相互辅佐,而由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对于官僚政体的强化,极大地弥补了原先官僚政体的不足。
既实现了选贤任能,又体现官僚社会的融通性,故此科举制对于官僚政治的这种补强作用,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后期官僚政治的必要配合物。
三、中国官僚制现状及其弊端中国尚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它具有诸多传统及现代因素。
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组织通常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式组织。
建国后,为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公有制经济,国家将传统组织以强制性手段进行改造或扬弃,建立起新型的以管理为职能和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各类社会组织,如各种企事业单位、军队组织、公益性组织及农村中的生产组织等。
这些社会组织除了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结合的本质特征外,在管理方法上也具有类层级制的性质。
但由于家族主义的传统已在人们心理上根深蒂固,传统家族式组织对现代组织的强大影响仍然存在。
正如王亚南所说:“中国的官僚政治,必得在作为其社会基础的封建体制(买办的或官僚的经济组织,最后仍是依存于封建的剥削关系)清除了,在作为其官与民对立的社会身份关系洗脱了,从而必得让人民,让一般工农大众,普遍地自觉自动起来,参加并主导着政治革新运动了,那才是它(官僚政治)真正寿终正寝的时候。
”我国现行的组织管理结构还很不完善,组织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许多弊端。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权力过于集中。
容易造成个人独断和决策失误,不能充分调动和保护下级的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组织领导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滥用职权、欺上瞒下、压制民主、打击报复等问题。
另外,走后门、拉关系、大搞不正之风现象仍然严重。
(2)机构重叠,权责不清。
组织机构臃肿、层次重叠导致了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等现象。
因党政干预过多而造成的权责不清,影响了各类社会组织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3)组织行为缺乏理性,“人格化”的倾向明显。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国家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进而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浓厚的小农意识和家族观念。
社会的经济文化活动也长期局限在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之中。
(4)法制化程度较低。
当代中国官僚制受传统行政文化影响,两千多年的“人治”思想还没有彻底根除,法制不健全,奖惩缺乏公平和效率。
因而上文提到的腐败问题得以发生。
四、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是基于西方文化和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于中国的行政改革来说,借鉴和学习官僚制的管理经验,甚至在行政体制的设计中引入官僚制的因素也是必要的,但要完全根据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度出发,在中国构建官僚制,则是不可取的。
我们必须从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国情出发,同时考虑我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在吸收、借鉴官僚制的合理性、合法性的基础上,发育、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体制,使我国行政组织尽快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如下:(一)强调行政管理的高效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里,官员的腐败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政坛,官员的职业道德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待加强。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指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现代行政管理要求摒弃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建立法治型政府。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以非人格化的形式,否定了以往那种以门第、血缘、等级高低来获取官职和晋升的做法,从而使理性因素在公共领域得以张扬和发展。
就中国而言,中国的行政组织面临着摆脱传统惯性约束的任务。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行政组织更多地带有传统官僚制的色彩,如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技术化水平比较低,很难实现政府的高效运作;讲门第、拉关系等传统因素始终困扰着中国的行政组织朝理性的方向迈进;重人治、轻法治,重身份、轻契约很大程度上占据了理性精神成长的空间;行政管理以“以身份取向”凌驾于“成绩取向”之上,扼杀了官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
因此,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所提出的非人格化管理恰恰是中国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所缺乏的,这些因素对中国的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提升法制精神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塑造了中国沉厚的封建文化,重德治、轻法治是中国古代治国的理念。
今天,我们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它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建立法治型政府形象。
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