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核心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微生物与免疫学复题一、名称解释1、生物制品:指来源于生物体的制品,如疫苗、血清等。

2、病原微生物: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

3、抗体:一种免疫球蛋白,能识别并结合抗原,参与免疫反应。

4、类毒素:一种具有毒性的蛋白质,与毒素相似但不同于毒素,能引起免疫反应。

5、干扰素:一种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能干扰病毒的复制和细胞的增殖。

6、抗原:一种能够诱导免疫反应的分子,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表面分子。

7、消毒:指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如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手段等。

8、菌落:一群同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上形成的可见的集落。

9、立克次氏体:一种细菌,具有弯曲的形态,能引起多种疾病,如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10、培养基:一种含有营养物质的物质,用于微生物的培养和繁殖。

11、ADCC作用: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一种免疫反应,由抗体与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作用。

12、微生物:指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13、芽胞:细菌的一种休眠状态,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在恶劣环境中存活。

14、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上的一段区域,能与抗体结合并引起免疫反应。

15、侵袭力:指微生物引起疾病的能力,与其生长速度、毒力等因素有关。

16、非特异免疫:指对多种微生物和分子的免疫反应,不具有特异性。

17、免疫:指机体对病原微生物和异己物质的防御反应,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18、包涵体:一种细胞内质体,能包含和释放蛋白质和其他分子。

19、凝集反应:指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凝集现象,常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20、半抗原:指一种分子,具有抗原性但不足以引起免疫反应,常用于制备抗体。

21、灭菌: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无法再生长和繁殖。

22、衣原体:一种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具有病原性,能引起多种疾病。

23、细菌:一类单细胞核型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

病原复习资料必考

病原复习资料必考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记忆知识点1.免疫的现代概念。

P4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

P5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的类型及作用。

P6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5.人体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

P7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

P12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7.半抗原的概念。

P12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8.表位的概念。

P13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9.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

P14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

(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

(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0.T细胞依赖性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概念。

P15、16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11.异嗜性抗原的概念。

P16答: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

12.抗体的概念。

答:是B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知识重点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知识重点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知识重点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包括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识别和清除。

免疫应答: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识别和清除的过程。

由体内的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免疫系统的功能: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正常情况下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清除损伤或衰老的自身细胞清除突变的自身细胞异常情况下超敏反应(过高)或免疫缺陷(过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癌变或持续感染机体的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征:①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②可以遗传。

③对一切异物(包括抗原性和非抗原性)均有免疫作用。

③各个体间的免疫能力仅有强弱之别。

XXX感化:皮肤黏膜的樊篱感化,血—脑樊篱,胎盘樊篱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分子:补体系统,防御素,溶菌酶,细胞因子1.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①募集和迁移②吞噬和杀菌③降解和消化2.NK细胞的首要免疫生物学效应:①抗肿瘤②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的感染③介入免疫病理损伤特异性免疫的特征:①是机体在生活进程中接触抗原后形成②仅对相应的抗原有免疫效应③有明明的个体差别④不克不及遗传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黏膜免疫系统成熟的T、B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存在的场所。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

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单核细胞:其他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

细胞分子可溶性分子: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

膜免疫份子一、中枢免疫器官一)骨髓骨髓的功能:1.骨髓是首要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多能造血干细胞包括:髓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成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淋巴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NK细胞)2.骨髓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骨髓是抗体发生的首要场所二)胸腺1.胸腺的组织结构:髓质(内层):含大量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胸腺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呈环状的胸腺小体(胸腺正常发育的标志),发育成熟的T细胞存在于髓质中;皮质(外层):主要是未成熟T细胞(即胸腺细胞),含少量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复习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复习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功能。

2.抗原:是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抗原表位。

4.共同抗原: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可带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5.交叉反应: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簇的不同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

6.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7.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8.补体: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三十余总组分。

9.免疫应答: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全过程。

10.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1.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12.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游离于细胞质中,每个菌体内可达数万个。

13.菌落:单个细菌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14.菌台:多个菌落融合成片。

15.热原质:又称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16.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17.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18.无菌:无活菌存在。

19.无菌操作: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0.抗酸杆菌:由于菌体含大量分枝菌酸,故不易着色,但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盐酸乙醇的脱色。

21.条件致病菌: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平衡状态破坏时可引起疾病者。

22.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进入血液,大量繁殖,引起全身化脓性病变23.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重点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重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一章医学免疫学免疫: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感染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免疫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2、免疫自稳3、免疫监视微生物方法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奠基人——科赫第二章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免疫器官分类: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

2、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免疫细胞定居、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中枢免疫器官分类:1、骨髓(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2、胸腺3、法氏囊外周免疫分类:1、淋巴结:分布全身的豆形淋巴器官2、脾脏(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骨髓的功能:1、造血(所有血细胞的发源地)2、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胸腺的功能:1、是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功能:分泌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3、形成血-胸腺屏障:阻止血液中大分子进入胸腺。

淋巴结的功能:1、成熟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2、发生免疫应答(IR)场所3、过滤淋巴液捕获抗原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脾的功能:1、免疫细胞居住地2、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细胞因子4、过滤血液捕获抗原5、存储红细胞的血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1、形成生理屏障2、参与局部免疫应答3、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T、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

免疫细胞分类:1、干细胞2、淋巴细胞3、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的分类:1、T淋巴细胞2、B淋巴细胞3、NK细胞第三章抗原抗原(Ag):指一类能刺激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表位或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结构或基团。

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免疫反应性(抗原性):即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重点整理(二)2024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重点整理(二)2024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重点整理(二)引言概述:在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领域中,了解免疫系统如何应对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着手,系统整理与免疫学和病原微生物学相关的重要知识。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机制以及它如何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正文:一、免疫系统的类型和功能1. 先天免疫系统的特点和功能2.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特点和功能3. 免疫系统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二、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特征1. 病毒的结构和复制机制2. 细菌的分类和致病机制3. 寄生虫和真菌的致病特征4.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5.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和免疫逃逸机制三、免疫系统的应答机制1. 免疫细胞与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2. 免疫系统的信号传导和炎症反应3. 免疫应答的激活、增强和抑制机制4. 免疫系统的记忆和长期免疫5. 免疫系统在病原微生物清除中的作用四、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逃逸机制1. 病原微生物的伪装与免疫逃避策略2. 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因子和免疫抑制机制3. 免疫遗传学和病原微生物菌株的变异4. 病原微生物的抗体逃逸和抗药性5. 免疫介导的病程调节与慢性感染五、新兴病原微生物和免疫的挑战1. 未知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和识别方法2. 疫苗研发与新兴病原微生物的应对3. 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与应对策略4. 免疫治疗和免疫调节的发展方向5. 大规模感染爆发与全球免疫防控的问题总结:通过对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的重要知识进行整理,我们对免疫系统如何应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免疫系统和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应答机制和病原微生物的逃逸机制。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新兴病原微生物和免疫的挑战,需要加强疫苗研发和抗生素耐药性的管理。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一、免疫学1. 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的分类免疫系统可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指身体自身天生具备的对抗病原体的非特异性防御系统,包括物理屏障(皮肤、黏膜)、炎症反应、吞噬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

获得性免疫是指身体在接触到抗原后,通过学习与演化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等。

3. 免疫反应的类型和调节免疫反应可分为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

调节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细胞因子、抗体以及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免疫记忆是指身体在接触过抗原后,对该抗原形成的针对性免疫反应保留下来的能力。

免疫耐受是指身体对某些抗原产生免疫容忍的状态,主要包括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

5.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球蛋白是指在获得性免疫防御系统中产生的抗体分子,是特异性免疫反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抗体的结构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包括可变区和恒定区。

抗体的主要功能包括中和病毒、结合细菌毒素、沉淀抗原、淋巴细胞识别等。

二、病原微生物学1. 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真核细胞核和真核细胞器。

细菌可按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按细胞壁的结构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按营养类型分为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

2. 细菌的致病性机制细菌通过产生肝素酶、凝血酶、溶血素等毒素直接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或通过表面分子如鞭毛、菌毛等对细胞黏附,或通过释放蛋白质或核酸分子进入宿主细胞内引起炎症反应等方式致病。

3. 病毒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病毒是不具有细胞结构和自主繁殖能力的类生物物质,通过寄生于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活动进行复制。

病毒可按基因组的类型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按颗粒形态分为裸病毒和包膜病毒。

4. 病毒的致病性机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活动进行复制,导致细胞死亡或变异。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考试重点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考试重点

一、1.微生物的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2.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大量磷壁酸(壁磷壁酸、膜磷壁酸)、少量磷壁醛酸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外膜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层聚合物组成,肽聚糖仅有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3.青霉素杀菌原理: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能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与五肽桥之间的联结,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4.溶菌酶杀菌原理:裂解肽聚糖中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糖胺之间的β-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5.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杀菌机制是抑制短肽侧链与五肽交连桥的联接6.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 %酒精脱色——稀释复红复染四步。

革兰染色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呈:红色。

7.细菌特殊结构的功能:①荚膜:抗干燥作用、粘附作用、抗吞噬作用、鉴别细菌、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②鞭毛:有抗原性、细菌的运动器官、与致病性有关、可鉴定细菌进行细菌分类。

③菌毛:普通菌毛有黏附作用、和致病性有关,性菌毛还有接合作用、传递遗传物质。

性菌毛仅见于少数革兰阴性菌④芽胞:使细菌抵抗力增强、芽胞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8.细菌的单位是μm(微米),病毒的单位是Nm(纳米)9.细菌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多数细菌20-30分钟繁衍一代,而结核分枝杆菌约18-20小时10.根据生长曲线,细菌生长分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

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药物敏感性的测定选用对数期的细菌。

11.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热原质:可引起机体发热毒素和侵袭性酶:与致病性有关抗生素:治疗用,运用于临床制药维生素:供人体吸收利用色素:鉴别细菌细菌素:鉴别细菌,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的调查12.紫外线的杀菌机制:作用于DNA,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变异或死亡,只用于空气消毒和物品表面消毒。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部分知识整理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部分知识整理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局部知识整理Ig:具有抗体活性或者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分类:分泌型Ab,膜型BCR 结合抗原,激活补体,结合FcR调理作用(促吞噬),介导ADCC(促杀伤) 介导I型超敏反响过胎盘粘膜Ab: 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能力的蛋白质中和作用,免疫损伤,免疫调理, 介导ADCC,激活补体CK:活化的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C,BC,NKC等)或者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所合成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介导天然免疫,介导调节特异免疫, 诱导凋亡,参与造血补体:存在于人体或动物新鲜血清中一种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成分56度30分失活溶菌溶细胞作用,炎症介质作用,调理作用,免疫调节,去除ICCD:分化群,细胞膜上一类分化抗原总称参与TC识别与活化,参与TC识别与抗原活化,Ig的Fc受体白细胞分化抗原:不同谱系白细胞(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在分化成熟不同阶段出现或消失的细胞外表标志AD:又叫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单位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固有):遗传,非特异,效应恒定性生理屏障,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巨噬C,中性粒C,NKC)体液因子(溶菌酶,防御素) 特异性免疫(适应性,获得性):特异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TC致敏C免疫,BC抗体体液免疫中枢免疫-骨髓:生成造血org&免疫C,BC分化发育成熟,二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胸腺:TC分化成熟场所,建立免疫耐受外周免疫-淋巴结:过滤淋巴液,体液&C免疫应答场所,淋巴再循环主要场所脾脏:滤血去除血中衰老C及病原微生物,免疫细胞定居发生免疫应答,合成免疫活性物质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由N,B,G组成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分泌sIgA,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IgE:最轻,与肥大C嗜碱性粒细胞FceR结合,参与I型超敏反响 IgM:最重,三早,天然血型抗体IgA:血清中第二多,主要为分泌型(参与粘膜局部免疫效应主要抗体),经初乳一周内转移给新生儿属被动免疫 IgD:在膜表达是BC成熟主要标志IgG:最多分布最广,最晚产生是二次应答主要抗体,唯一可以通过胎盘V(L&H):结核抗原C(L&H1):同种异型遗传标识铰链区:可变构,利于超变区与抗体结合暴露CH2上补体结合位点 IgGCH2&IgM CH3:C1q结合位点 IgG CH3:FcrR结合位点IgE CH2&CH3:FceR(肥大&噬碱性粒细胞,介导I型超敏反响) M&E有CH4,VH占重链1/5HLA:多态性,单元型遗传,连锁/连续不平衡(两个或以上基因座位上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几率高于或低于随即频率)基因区:I类:ABC位点;II类:DP,DQ,DR位点;III类:C4,C2,B因子 HLAI: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包括血小板,网织红细胞)外表HLAII:免细胞(BC,单核/巨噬,树突,激活的TC)&其他细胞(精子,血管内皮)外表HLA功能:参与抗原加工提成(I内II外),参与免疫应答遗传控制,约束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免疫细胞分化,调控NKC活性临床意义:移植org,表达异常致病,非溶血性输血反响,法医,亲子鉴定NKC:可直接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靶细胞接介导细胞毒反响而无需抗原刺激的C细胞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交叉反响: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AD的不同抗原的反响eg:牛痘&天花抗原分类:1、按产生抗体是否需要辅助TC分为TD-Ag&TI-Ag(胸腺非依赖抗原) 2、来源:异种,同种异型,自身,异嗜性抗原(不同物种间存在的共同抗原)溶血性链球菌&肾小球基底膜(急性肾小球肾炎)溶血性链球菌&心肌(风湿热) 大肠杆菌O14&结肠粘膜(溃疡性肠炎)APC:能加工处理抗原,表达MHC并启动免疫应答过程的一类免疫细胞专职:单核巨噬,树突,BC;非专职:内皮,上皮免疫应答:免疫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并经其分泌的抗体或CK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特异性,识别性,记忆性,效应双面性MHCI抗原,内,加工成小分子肽以抗原肽-MHC复合物至靶细胞外表经CD8+TCR 识别,杀死细胞(胞内菌伤寒,结核杆菌) MHCII抗原,外,经吞噬小体溶酶体处理成小分子肽以抗原肽-MHCII复合物至靶细胞外表CD4+TCR,引起炎症反响MHC的限制性:双识别.TCR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时必须同时识别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自身特定种类的MHC分子 TC不识别游离抗原,只识别MHC提呈的 TC活化双信号信号 TC APC:第一信号 TCR&CD4,8 MHC复合物第二信号 CD28 B7初次&二次免疫应答:初次潜伏期长7-10,抗体以IgM(二次为G)为主,亲和力低,维持时间短,总抗体水平低免疫分类:1、天然免疫2、获得性:被动:天然:IgG胎盘,sIgA初乳人工:抗体(抗毒素),Ig人工注射主动:人工:注射疫苗,类毒素天然:自然感染接种免疫力维持用途人工主动抗原慢,月久,月年预防人工被动抗体快,立即短,周治疗细胞膜:呼吸,生物合成,通透,中介体,G+ 普通菌毛,性菌毛,电镜可见质粒:控制耐药性,毒性,菌毛产生细菌生存条件:营养,PH,温度,气体代谢产物:毒素&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热原质(G-菌壁中脂多糖,注入机体引起发热反响) 高温高压:121度20分钟,消灭芽孢正常菌群:生物拮抗,营养,免疫,抗衰老营养基:根底,营养,选择,鉴别,厌氧病毒增殖:吸附与穿入,脱壳,核酸的生物合成,装配,释放两对半:HBcAg,Ab;HBsAg,Ab;HBeAg。

病原微生物免疫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病原微生物免疫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病原微生物免疫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原微生物是指:A. 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B. 所有的微生物C. 有益的微生物D. 非致病性的微生物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A. 侵入宿主细胞B. 产生毒素C. 促进宿主免疫D. 抑制宿主免疫答案:C3. 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逃避机制不包括:A. 抗原变异B. 抑制宿主免疫反应C. 利用宿主细胞的防御机制D. 增强宿主免疫反应答案:D4. 以下哪种细胞不参与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A. 巨噬细胞B. 树突细胞C. 红细胞D. T细胞答案:C5. 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原性是指:A. 微生物的致病性B. 微生物的传染性C. 微生物引起免疫反应的能力D. 微生物的耐药性答案:C6. 病原微生物的疫苗接种属于哪种免疫?A. 自然免疫B. 被动免疫C. 特异性免疫D. 非特异性免疫答案:C7. 下列哪项不是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诊断方法?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B. 聚合酶链反应(PCR)C. 血常规检查D. 免疫荧光技术答案:C8. 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预防措施不包括:A. 接种疫苗B. 隔离病人C. 服用抗生素D. 个人卫生答案:C9. 病原微生物的免疫治疗是指:A. 使用抗生素治疗B. 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C. 使用免疫增强剂治疗D. 使用抗病毒药物答案:C10.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记忆?A. 初次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反应B. 再次感染同一病原体时的快速免疫反应C. 感染后产生的长期免疫反应D. 感染后产生的短暂免疫反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病原微生物的_________是其致病的关键因素。

答案:毒力因子2. 病原微生物的_________可以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

答案:抗原3. 病原微生物的_________是其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答案:抗原变异4. 病原微生物的_________是其致病性的直接表现。

精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重点知识点

精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重点知识点

•病原生物概述•免疫学基本概念•抗感染免疫目录•超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与移植免疫•现代免疫学技术与方法01病原生物概述定义分类共生关系病原生物与宿主之间存在的互利共生关系,如某些寄生虫和宿主之间。

寄生关系病原生物寄生于宿主体内,依靠宿主的营养物质生存并繁殖,如细菌和病毒等。

致病关系病原生物通过破坏宿主细胞、产生毒素或引起免疫反应等方式导致宿主疾病的发生。

030201病原生物致病机制侵袭力毒素作用免疫逃避持续感染02免疫学基本概念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如胸腺、骨髓)和外周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与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具有识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功能。

免疫分子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参与免疫应答和调节。

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具有特异性、记忆性和区分“自我”与“非我”的能力。

免疫应答过程包括抗原识别、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效应细胞与效应分子的产生及发挥效应等阶段。

固有免疫应答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具有先天性和非特异性。

免疫应答类型及过程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免疫耐受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的机制03抗感染免疫皮肤和黏膜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通过物理和化学屏障作用,阻止病原体侵入。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补体系统的激活与效应吞噬细胞能够识别和吞噬病原体,通过溶酶体酶等机制将其消化。

补体系统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能够被病原体或免疫复合物激活,参与炎症反应和细胞溶解等过程。

非特异性免疫防御机制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及效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激活免疫反应,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表达共刺激分子等方式,促进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B细胞能够产生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促进病原体的清除。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记忆知识点1.免疫的现代概念。

P4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

P5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的类型及作用。

P6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5.人体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

P7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

P12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7.半抗原的概念。

P12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8.表位的概念。

P13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9.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

P14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

(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

(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0.T细胞依赖性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概念。

P15、16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11.异嗜性抗原的概念。

P16答: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

12.抗体的概念。

答:是B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重点整理(一)2024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重点整理(一)2024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重点整理(一)引言概述: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人体免疫系统及其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机制。

本文将重点整理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的相关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特性、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等方面。

正文内容: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两个部分。

- 先天免疫系统主要由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组成,其功能是对抗非特异性的病原微生物。

- 获得性免疫系统主要由淋巴细胞和抗体等组成,其功能是通过识别和记忆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来提供免疫保护。

2.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特性- 病原微生物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不同类型。

- 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通过产生毒素或直接侵入宿主细胞引起疾病。

- 病毒是非细胞的生物体,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常引起感冒、流感等疾病。

- 真菌是真核生物,常引起真菌感染性疾病,如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 寄生虫是多细胞的生物体,可寄生在人体内引起多种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3. 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 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阶段。

- 先天免疫通过炎症反应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来清除病原微生物。

- 获得性免疫通过淋巴细胞的识别和抗体的产生来特异性地清除病原微生物。

- 免疫记忆是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特点,使得机体对再次感染同一病原微生物具有更快更强的免疫应答能力。

4. 免疫系统的异常与疾病- 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可能导致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等疾病的发生。

- 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功能不全导致机体易感染病原微生物,如HIV感染导致的艾滋病。

-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机体正常组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如荨麻疹、哮喘等。

5.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的应用-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在疫苗研发、抗生素治疗和免疫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目录第一章免疫学绪论31.免疫学概述32.免疫器官与组织3第二章抗原31.抗原的概念和性能3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43.抗原的分类44.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激活物4第三章免疫分子41.免疫球蛋白42.补体系统53.MHC及其编码分子64.其他免疫分子6第四章免疫细胞71.固有免疫细胞72.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作用73.适应性免疫细胞7第五章免疫应答81.固有免疫应答82.适应性免疫应答8第六章免疫病理81.超敏反应8Ⅰ型超敏反应 9Ⅱ型超敏反应 9Ⅲ型超敏反应 9Ⅳ型超敏反应 9第七章免疫学应用102.免疫预防10第八章病原生物学绪论101.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102.医学微生态104.病原生物控制与生物安全11第九章细菌学总论111.细菌的形态结构112.细菌的生理124.细菌感染与免疫12第十章常见致病细菌131.球菌133.厌氧性细菌144.分枝杆菌145.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4第十一章病毒学总论151.病毒的形态结构152.病毒的增殖、遗传和变异153.病毒感染与免疫154.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16第十二章常见致病病毒161.呼吸道病毒162.消化道病毒173.肝炎病毒175.逆转录病毒18第一章免疫学绪论1.免疫学概述免疫是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的过程。

免疫的三个功能:防御、自稳、监视免疫类型:固有性免疫又称天然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点: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特点: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2.免疫器官与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骨髓功能:1)骨髓是成人各类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发源地2)骨髓是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3)骨髓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胸腺功能:1)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器官2)胸腺是自身免疫耐受和维持的重要器官3)免疫调节作用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功能:1)执行黏膜局部免疫功能2)分泌SIgA第二章抗原1.抗原的概念和性能抗原(Ag)是指能与T/B细胞的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使其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免疫应答产物(效应淋巴细胞/抗体),并能与之特异性的结合的物质。

病原生物与免疫考试重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考试重点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考试重点知识归纳一、名词解释1、免疫:是指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来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排除“非己”抗原,对“自身”成分形成免疫耐受,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菌、非病原菌的繁殖体及芽孢)的方法。

3、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及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4、人工主动免疫:是用人工接种方式给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特点:产生慢,大多数用于疾病的预防。

5、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包括抗原呈递、免疫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反应。

6、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仅有一种核酸(DNR或RNA),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至几十万倍才能看到,只能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7、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

8、抗体: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9、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医院各类人群(包括患者、陪护者、探视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10、厌氧性细菌:是一大群种类繁多,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11、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抗原物质刺激后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2、汹涌发酵: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生成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海绵状碎块。

管内气体常将覆盖在液体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气势汹涌。

二、简答题1、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2、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在体内可引起多种生理或病理效应,如中和外毒素、阻止病毒侵入易感细胞和免疫炎症等。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整理一、名词解释1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 、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 B 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3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4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全部过程5 、超敏反应:是指某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人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6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与核质的单细胞微生物。

细菌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完整的细胞器7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一般不能全部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

8 、灭菌:是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非病原菌和芽胞。

9 、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0 、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除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填空题1 、抗原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即: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2 、抗体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3 、自身抗原有三种类型:隐蔽自身抗原,修饰自身抗原,自身正常物质。

2 .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菌。

4 .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向内分别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菌毛。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芽胞。

5 .临床上常以杀灭:芽孢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6 .革兰染色的步骤分: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 95 %酒精脱色,稀释复红复染四步。

7 .革兰染色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呈:红色。

8 、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9 .高压蒸气灭菌的压力为 103 . 4kPa ,温度可达 121 . 3℃,维持时间是 15 ~30mi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核心知识整

本文将对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核心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帮助你备考期末考试。

以下是重要的考点和核心概念: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 细菌的特征:单细胞微生物,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可以是革兰氏阳性或阴性。

- 病毒的特征:非细胞微粒,内含核酸,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才能繁殖。

- 真菌的特征:多细胞微生物,具有细胞壁和真核细胞。

- 寄生虫的特征:多细胞生物,寄生于宿主体内或外表面。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以及免疫分子(如抗体和细胞
因子)。

- 免疫系统的功能:识别和消灭外来病原微生物、保护机体免
受感染、产生免疫记忆。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过程
- 免疫应答的类型:包括先天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 先天免疫应答:快速、非特异性的应答,由吞噬细胞和天然
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介导。

- 获得性免疫应答:缓慢、高度特异性的应答,由淋巴细胞介导,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 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抗原呈递、淋巴细胞激活、抗体产生
和细胞毒性。

免疫相关疾病和预防措施
- 免疫相关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变态反应和免疫缺陷病。

- 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 变态反应: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产生过度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导致易感染,如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和免疫强化。

以上是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核心知识整理,希望对你的考试备考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