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氮及其氧化物(教案)
5-2-1氮及其氧化物 (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微思考】 (1)NO和NO2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收集?说明原因。 提示:常温下NO能与O2反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2 能与水反应生成NO,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NO2转化为NO的变化中,NO2只能作氧化剂吗? 提示:NO2与水反应转化为NO的同时生成HNO3,NO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3 a 1 a 0.4, 44
所以a=0.3,V(NO)∶V(NO2)=3∶7。
【母题追问】(1)1 mo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 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剩余气体0.4 mol,则NO与NO2体积比为多 少?
提示:1∶9。设n(NO2)=a mol
3NO2+H2O====2HNO3+NO
3
D.NO、NO2都有毒,且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 N2和O2直接化合得到NO,不能得 到NO2。 (2)NO与NO2均不是酸性氧化物。
【解析】选B。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 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正确; NO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由于N2性质稳定,室温下不容易反应, 但在放电时可由N2和O2直接化合而得到,B错误;NO与氧气发生反应会产生 NO2;NO2溶于水反应产生硝酸和NO,因此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C正确;
——工业制硝酸
【实验5-5】
1、如图5-10所示,在一支50mL的注射器里充入20mLNO,然后吸入5mL水,用乳胶管 和弹簧夹封住管口,振荡注射器,观察现象。 2、打开弹簧夹,快速吸入10mL空气后夹上弹簧夹,观察现象。振荡注射器,再观察现 象。
高中化学 第五章第二节 第一课时 氮的氧化物教案 新人教版第二册
第一课时 氮的氧化物[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氮气的性质及固氮方法。
2.认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熟知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自主学习氮气与氮的固定1.氮气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约占空气体积的45。
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很稳定,与其他物质难以反应。
在放电或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01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
N 2与镁、氢气反应的方程式分别是:□02N 2+3Mg=====点燃Mg 3N 2;□03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2.氮的固定(1)定义:使□04游离态的氮转化为□05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2)类别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1.一氧化氮是□01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有毒气体,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022NO +O 2===2NO 2。
2.二氧化氮是□03红棕色、有□04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05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063NO 2+H 2O===2HNO 3+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07硝酸。
[特别提醒] (1)实验室里收集NO 气体是用排水集气法而不能用排空气法。
(2)检验NO 气体的方法是向气体中通入O 2(或空气),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1.实验室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能否用排水法收集NO2?为什么?提示:不能。
NO与空气的密度十分接近且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般用排水法收集;NO2易与H2O发生反应,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如何除去NO气体中混有的少量NO2气体杂质?提示:根据NO2与H2O反应能生成NO,既能除去NO2杂质,又不引入其他杂质,故可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水的洗气瓶,然后重新收集气体。
课堂互动探究氮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1)操作方法将充满NO2、NO的试管分别倒置于水槽中,并通过导管通入少量的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试管充满水需满足的条件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试管内液面上升,持续通入适量O2,试管内可充满水V(NO2)∶V(O2)=4∶1无色气体先变成红棕色,后逐渐变为无色,试管内液面上升,持续通入适量O2,试管内可充满水V(NO)∶V(O2)=4∶3(2)相关反应原理3NO2+H2O===2HNO3+NO①2NO+O2===2NO2②由方程式①×2+②得:4NO2+O2+2H2O===4HNO3③由方程式①×2+②×3得:4NO+3O2+2H2O===4HNO3④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对原试管中盛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②可能是NO2气体③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④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批注点拨][解析]是红棕色气体,那么一定有二氧化氮的存在,与水反应后生成一氧化氮,所以没有充满试管,继续通入氧气,最终充满试管,则①肯定错误;③中通入足量的氧气,NO 也可以全部被吸收。
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氮及其氧化物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例1】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一氧化氮可以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 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C 【解析】A项,NO是无色气体,NO2是红棕色气体;B 项 N2,+ON2O=放=与=电=O2能2N直O接;发D项生,化N合O反不应溶2于NO水+,O可2==用2N排O水2;法C收项集, 。
3NO2+H2O = 2HNO3+NO
(3)NO + 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4:3,恰好完全反应
4NO+3O2+2H2O=4HNO3 >4:3,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
<4:3, 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4) 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 4:1,恰好完全反应
4NO2+O2+2H2O=4HNO3
把哈伯合成氨的实验室方法转化为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德国
工程师博施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合成氨工业生产的实现和
相关研究对化学理论与技术发展的推动,哈伯和博施都获得
了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
大成就。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典例精讲 (3)下列氮气的用途叙述中,分别应用了氮气的什么性质? ①文物馆将贵重文物保存在氮气中。 答案 N2的稳定性
例2:将30mLNO和NO2的混合气,通入倒立在水槽中的盛满水 的量筒里,片刻后,量筒里剩下16mL的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
解N法O和1:N假O2设的N体O积和。NO2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 ,则
3NO2+H2O = 2HNO3+NO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讲义:氮气和氮氧化物(教师版)
氮气和氮氧化物1.了解氮的固定和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了解氮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3.认识氮氧化物的性质与转化。
一、氮气与氮的固定 1.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1)氮元素的原子结构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 族,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
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①游离态:主要以氮气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约占78%(体积分数)。
②化合态: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土壤、海洋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2.氮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稍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氮分子内两个氮原子间以共价三键(N ≡N)结合,断开该化学键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高温、放电等条件下,氮气也可以与镁、氧气、氢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
写出氮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金属镁:N 2+3Mg=====点燃Mg 3N 2,氮气表现氧化性; ②氢气: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氮气表现氧化性;③氧气: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氮气表现还原性。
(3)用途①氮气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填充灯泡、保存食品等。
②氮气是合成氨、制硝酸的重要原料。
③液氮可用作制冷剂,应用于医学、科技等领域。
3.氮的固定(1)含义: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2)分类:①自然固氮:大自然通过闪电释放能量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高能固氮),或者通过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氨(生物固氮)。
②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氧化物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NO无色气态无味难溶NO2红棕色气态刺激性气味与水反应2.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相互转化操作一:在一支50 mL的注射器里充入20 mL NO,观察颜色,然后吸入5 mL水,用乳胶管和弹簧夹封住管口,振荡注射器。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氮和氮的氧化物)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学过程
(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现有V 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 mol NO2和m mol 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 mol·L−1。 ②若所得溶液中c(NO3-)∶c(NO2-)=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n∶m=______ 。 ③用含n和m的代数式表示所得溶液中和浓度的比值c(NO3-)∶c(NO2-)=________。
课堂练习
典例6.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物质。
(1)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酸雨的pH________(填“>”、“<”或“=”)5.6。 ②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③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 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_。
素养目标
1.通过从结构分析氮和氮氧化物的性质,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2.通过对氮的氧化物的污染与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情境引入
据说在新疆与青海两省区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人畜进入后,经 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 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为什么魔鬼谷牧草旺盛 ?
5.2.1氮气及其氧化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设计一个有趣的插图,例如氮气分子和氧化氮分子的结构图,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③ 教学实际:
利用板书来展示氮气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反应,例如氮气的惰性、氧化氮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利用板书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例如如何制备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反应。
利用板书来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例如氮气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反应,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问题。
九.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题目:请解释氮气的化学性质。
答案:氮气(N₂)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以下化学性质:
1. 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化学式为N₂。
2. 氮气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气体,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 氮气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与其他元素反应,例如与氢气反应生成氨(NH₃)。
4. 氮气还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氮氧化物,如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₂)。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氮气及其氧化物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氮气及其氧化物的认识和理解。
氮的氧化物教案范文
氮的氧化物教案范文教案:氮的氧化物一、教学目标:1.理解氮的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氮的氧化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3.了解氮的氧化物在环境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氮的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质:N2O、NO、NO2、N2O4;2.氮的氧化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3.氮的氧化物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氮的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质(20分钟)首先,向学生介绍氮的氧化物。
氮的氧化物是指由氮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包括N2O、NO、NO2和N2O4等。
然后,讲解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例如,N2O是一种无色气体,可溶于水;NO是一种无色气体,可溶于水,易于氧化为NO2;NO2是一种棕红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可被蓝色黄绿石英吸收,形成棕色气体;N2O4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2.氮的氧化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30分钟)学生学习氮的氧化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讲解N2O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
N2O的常用名称是笑气,化学式是N2O。
然后,讲解NO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
NO的常用名称是一氧化氮,化学式是NO。
接着,讲解NO2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
NO2的常用名称是二氧化氮,化学式是NO2最后,讲解N2O4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
N2O4的常用名称是二氧化二氮,化学式是N2O43.氮的氧化物的应用(40分钟)首先,介绍氮的氧化物在环境中的应用。
NO和NO2是大气中的常见气体,可以形成酸雨,对环境污染造成影响。
N2O也被称为笑气,广泛应用于医疗麻醉和厨房奶油等领域。
然后,介绍氮的氧化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N2O用作推进剂和火箭燃料;NO2可用作草坪和果树杀虫剂;N2O4用作液体火箭燃料和氧化剂。
四、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法:通过引入氮的氧化物在医学麻醉和厨房奶油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氮的氧化物的兴趣。
2.案例分析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氮的氧化物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原理和作用。
3.实验演示法:通过采取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如将两种气体混合反应,观察变化,让学生亲自参与,加深对氮的氧化物的理解。
部编版2020高中化学 专题 氮气及其氧化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展
请学生起立回答问题探究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积极的展现自己的成果
评
氮及其重要化和物的综合应用
学生认真听并做笔记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老师进行及时的归纳,让知识更加的系统化。
检
学生完成导学提纲中的“检测新知”
学生独立完成
检测当 堂课的听课情况
教学反思
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本部分内容
学生先完成回顾旧知,之后认 真听讲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思
老师巡查指导,并点评
学生阅读课本后,填写导学案中的“基础感知”。然后请同学起立回答 ,回答完,老师进行点评
通过预习,让学生充分的思考。
议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提纲中的“探究新知”
教学后完成
氮气及 其重要化合物
课程标准描述
了解NO,NO2的性质
了解氮的氧化物对环境及人类 健康的影响
考试大纲描述
了解NO,NO2的性质
教材内容分析
了解氮的氧化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 的影响
学生分析
了解NO,NO2的性质
学习目标
了解NO,NO2的性质
了解氮的氧化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重点
相关性质以及相关的计算
难点
20232024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案
课题: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雷雨茂盛的庄稼课标要求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氮气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转化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氮的氧化物的主要性质,结合真实情境认识氮的氧化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主要性质及应用【情景导入】学习过程设计某山谷经常电闪雷鸣、雷雨交加,但树木、灌木、草等植被非常茂密,但很少有人敢进入这个山谷。
你能解释该山谷植被茂密的原因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氮的氧化物。
【问题探究D1.No和NOz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收集?说明原因。
提示:常温下NO能与O?反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能与水反应生成N0,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NO?转化为No的变化中,NO?只能作氧化剂吗?提示:NO?与水反应转化为No的同时生成HN(λ,NOz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问题探究2】某山谷经常电闪雷鸣、雷雨交加,但树木、灌木、草等植被非常茂密,但很少有人敢进入这个山谷。
你能解释该山谷植被茂密的原因吗?提示:雷雨天时在闪电的作用下,空气中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0,然后发生NOfNO2fHNO3的反应,HNOs随雨水进入土壤,为植被提供了丰富的氮肥。
【问题探究3】1.要使充满N(λ和。
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扣水槽中,让水充满试管,必须按什么样的体积比混合?提示:由3NO2+H2O===2HNO3+NO和2NO+O2==2NO2得4N02+02+2⅛0===4HN03,即当NOZ和。
2的体积比为4:1时可完全溶于水。
2.将IOmL充满NO?和O?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mL的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为多少毫升?提示:①若剩余的是N0,由反应3NO2+H2O=2HNO3+NO,得NO2体积为2mLX3=6mLo则原有。
2体积为(10mL-6mL)×^γ=0.8mL0②若剩余的是。
2,则有10mL-2InL=8mL叫和的混合气体按反应4NO2+O2+2HQ=4HNO3进4行。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第一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氮气的结构、性质2、掌握氮氧化物——NO、NO2的性质和用途。
3、认识氮氧化物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氮氧化物的转化。
5、认识氮氧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6、逐步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氮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氮氧化物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对比法、教材阅读三.教学过程引入:请大家看这几张图:这里涉及到的氮元素大家并不陌生。
含氮的物质种类丰富,它们有些能给人类带来福音,有些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播放海尔兄弟的一段录像)这个故事中到底蕴含了哪些化学知识?既然没有魔鬼,那么所谓的“魔鬼”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自然现象呢?讲解:大家知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知道原因吗?(提问)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氮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表现出容易获得电子,是比较活泼的非金属。
氮原子又是怎样结合成氮分子的呢?(学生板演电子式)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两个氮原子之间形成共价三键,破坏它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
因此通常状况下氮气就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人们常用氮气代替稀有气体作为保护气。
但是如果在高温、放电或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当氮分子获得了足够的能量之后,还是能和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比如PPT:⑴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⑵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⑶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粉末氮化镁练习:写出化学方程式,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氮气是否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发挥了什么作用。
提问:猜测刚才的动画片中提到的现象是否与氮气的性质有关?从哪里联想到的?(闪电图片)讲解:在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利用感应线圈模仿放电环境来做这个实验。
化学高中氮及其氧化物教案
化学高中氮及其氧化物教案教学内容:氮及其氧化物教学目标:1. 了解氮的性质、存在形态及制备方法;2. 了解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应用;3. 掌握氮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室制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方法;4. 能够解释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反应机理。
教学重点:1. 氮的性质、存在形态及制备方法;2. 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1. 氮的存在形态及制备方法;2.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反应机理。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讨论教学过程:一、氮的性质、存在形态及制备方法1. 讲解氮的性质和存在形态;2. 讲解氮气的制备方法;3. 引导学生讨论氮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应用1. 讲解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3. 讨论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在环境保护和医疗领域的应用。
三、实验1. 实验一:制备氮气;2. 实验二:制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四、反应机理1. 讲解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反应机理;2. 引导学生分析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在实际应用中的反应过程。
五、总结与小结1. 总结氮及其氧化物的相关知识;2. 引导学生思考氮及其氧化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馈:布置相关作业并收集学生反馈意见。
教学材料:化学教科书、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等。
教学评估:考试、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氮及氮的氧化物教案
氮及氮的氧化物教案教案标题:氮及氮的氧化物教学目标:1. 了解氮元素的性质、特点和应用。
2. 掌握氮的氧化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性质。
3. 理解氮的氧化物在环境和生物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幻灯片、实验器材等。
2. 教学材料:教科书、参考书、化学实验手册等。
3. 实验材料:氮气、氧气、硝酸、亚硝酸、硝酸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氮元素的重要性和应用,例如作为植物的营养元素、制造化肥和炸药等。
2. 引发学生对氮的氧化物的兴趣,例如它们在大气污染和酸雨形成中的作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氮的氧化物的种类和命名规则,包括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亚硝酸等。
2. 分析氮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例如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氧化还原性质。
3. 解释氮的氧化物在环境中的转化和作用,例如氮气的固氮作用和氮氧化物的大气污染效应。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展示氮气和氧气的混合反应,观察产生的氮的氧化物。
2. 演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例如它们与水和空气中的反应。
3. 展示亚硝酸的制备和性质,例如与碱的反应和亚硝酸盐的生成。
四、讨论与练习(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氮的氧化物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例如亚硝酸盐在植物中的转化和对人体的影响。
2.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氮的氧化物的命名和化学性质的理解。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氮的氧化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性质,强调它们在环境和生物系统中的重要性。
2. 拓展学生的知识,介绍其他氮的化合物,例如氨和硝酸等。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氮的氧化物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2.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氮的氧化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性质,理解它们在环境和生物系统中的作用。
实验演示和讨论环节的设置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课件 高一化学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是 1:3
。
3、将等体积NO2和O2充入试管,并倒立于水槽中,最后试管中剩余气体
为
O2
,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气体体积的 3/8 。
变式3:现有NO2、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 2 mL(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可能是__4__m_L_或__1_._2_m__L__。
是什么? 4NO+3O2+2H2O===4HNO3
当V(NO):V(O2)=4:3时,恰好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 当V(NO):V(O2)>4:3时,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 当V(NO):V(O2)<4:3时,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课堂练习】
1.将盛有60 mL 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
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则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是 20 mL
。
2.现有NO2、N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6 mL(同温
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是__3_m__L____,NO的体积是 9 mL
。
变式2:现有NO2、N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缩 小 为 原 来 的 一 半 ( 同 温 同 压 下 ) , 则 原 混 合 气 体 中 氮 气 与 NO 的 体 积 比
2.结合实验探究,了解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感受化学 变化的奇妙。掌握NO、NO2的性质,掌握NO、NO2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培 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任务一:氮气与氮的固定 1.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游离态的氮以N2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约占空气体积的78%
(78%) 氮气
放电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第一课时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氮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3. 理解硝酸的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3. 硝酸的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硝酸的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和粉笔。
2. 投影仪和PPT课件。
3. 实验演示装置和试剂。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氮及其化合物的初步认识。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引出本课主题。
介绍氮气的化学性质(即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引出“为什么在灯泡中充入氮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本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1)首先,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等。
同时,通过化学实验演示氮气的稳定性,即它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这种稳定性使得氮气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制作化肥、灯泡的保护气等。
(2)接下来,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例,介绍它们与水的反应以及在工业上的应用。
同时,让学生思考氮的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后可能生成的物质,并引导他们推导出硝酸的化学式。
(3)在这一部分,首先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硝酸的性质,如强氧化性、挥发性等。
之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硝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化肥、药物、炸药等。
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硝酸不能用于制作照明弹。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氧化物
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氧化物学业要求1.通过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能例举自然固氮与人工固氮的过程,知道人工固氮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
2.认识氮循环过程中重要的含有氮元素的物质,能够对含有氮元素的物质进行分类,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3.认识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典型的实验现象,能书写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它们的主要应用;建立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角度研究物质性质和实现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之间转化的思路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与创络一、自然界中的氮循环1.自然循环2.人类活动的影响(1)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________,再转化成其他含氮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_等)。
(2)燃烧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参与氮的循环。
二、氮气的性质和氮的固定1.氮气的物理性质2.氮气的化学性质N2化学性质稳定,通常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O2或H2等物质反应。
(1)N2与O2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还原性)。
(2)N2与H2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氧化性)。
3.氮的固定(1)定义:将空气中________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2)分类:氮的固定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氮的氧化物1.氮的氧化物的种类2.NO和NO2(1)物理性质。
(2)相互转化2NO+O2===________3NO2+H2O===________[即学即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汽车尾气中有NO x,主要是汽油不充分燃烧引起的。
( )(2)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 溶液吸收尾气。
( ) (3)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 (4)NO 2通入FeSO 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教学设计1:5.2.1 氮气和氮氧化物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氮气和氮氧化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氮的固定及其类型;(2)掌握氮气、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污染与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在构建氮及其化合物等有关知识网络的过程中,学会提炼化学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能主动关心与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氨的性质及制备、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2.教学难点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二、教学过程高温、高压2NH催化剂【师】以前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天庄稼会长得好呢?这就涉及到氮的固定的知识了,】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并讲解)概念: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作氮的固高温、高压2NH催化剂三.板书设计第1课时氮气和氮氧化物一、氮气二、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①NO2和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4NO2 + O2 + 2H2O=4HNO3 V(NO2):V(O2)< 4:1 剩余O2V(NO2):V(O2)= 4:1 恰好完全反应V(NO2):V(O2)> 4:1 剩余NO②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的计算:4NO + 3O2 + 2H2O=4HNO3V(NO):V(O2)< 4:3 剩余O2V(NO):V(O2)= 4:3 恰好完全反应V(NO):V(O2)> 4:3 剩余NO③NO、NO2、O2混合通入水中可先将NO和O2转化为NO2,在按上述分情况讨论。
也可先将NO2和H2O转化为NO,在按4NO + 3O2 + 2H2O=4HNO3情况计算。
2022年《《氮气与氮的氧化物》精品讲义》优秀教案
氮气与氮的氧化物【学习目标】1、掌握氮气的结构、氮气的性质及氮的固定2、熟悉氮的氧化物,重点理解NO和NO2性质,会进行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3、熟悉氮的氧化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主干知识梳理】一、氮气与氮的固定1、氮元素的位置、结构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族。
氮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
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2、氮元素的存在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N2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总质量的75%,局部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局部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3、氮气的物理性质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ρN2<ρ空气,难溶于水4、氮气的分子结构电子式:,结构式:N≡N;氮氮键很难断裂,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很质稳定、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响5、氮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氮气很稳定,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响,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点燃,也能跟某些物质如:H2、O2、Mg等发生反响1与氢气反响生成NH3:N2+3H22NH32与氧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生成NO:N2+O22NO 在闪电时会发生反响N2+O2错误!错误!错误!24224 26、五氧化二氮N2O5:硝酸的酸酐,可与水作用生成硝酸,N2O5+H2O===2HNO37、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1气态的氮氧化物几乎都是剧毒性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在太阳辐射下还会与碳氢化物反响形成光化学烟雾2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硝酸工厂的废气等3常见的污染类型①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NO和碳氢化合物CH在大气环境中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响,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主在是O3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这是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统称为光化学烟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化学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一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氮及其氧化物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氮的循环,了解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主要性质,认识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观察实验,提高获取知识、分析知识、评价知识的能力,通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问题和假设出发,设计探究方案,探究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在探究中互利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激发学生透过观察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通过参与探究过程,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分析能力。
但是,我们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办法,杜绝污染,还社会一片蓝天净土。
教学重难点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同学们,氮元素是一种我们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是组成蛋白质,DNA的重要元素,老师这里有一张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的示意图,这里涉及了很多含氮物质,请同学用三分钟的时间寻找出图中所涉及的氮元素,请同学们结合图像寻找还有那些新的含氮物质。
(分析观察图像,寻找信息)请大家结合图中的含氮物质和元素化合物常用的价类二维图来绘制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讲解: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首先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我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