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
[摘要] 公共艺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约于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在我国,经历了约40多年的快速发展,其数量和表现形式已大大超过了出现之初,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公共性”作为公共艺术的主要特征,正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把握的主旨之一。
[关键词] 公共艺术公共性
一、什么是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就是指以人为核心,以城市公共传播、公共环境、公共设施、普通民众为主要对象,运用综合现代设计手段,创造生活空间美、生活方式美和信息传情达意的一种艺术设计行为。公共艺术正是从满足公众需求出发,对城市公共环境进行的具有艺术性和文化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在城市公共环境和公共空间中设置具有一定文化性、地域性、形式美的艺术品。它要求体现作品与环境空间的关系、作品与公众审美情趣的沟通关系、作品现代性与民族性及历史承袭性的关系、也要注重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意义与意义的载体,即传达意义所需要的手段与形式;还需考虑到如何协调好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公众审美意识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艺术理想和追求。
二、公共艺术的沿革
现代公共艺术的缘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从它的诞生到现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从20世纪公共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的美国,可以较明确的体现公共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文化理念。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为了度过经济危机,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其实质就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加大了政府干预的力度,其中也包括艺术行业,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迈入了由政府大力度赞助公共艺术的最初时代。其在客观上于全社会大大推动了艺术的普及和深化。使艺术家和艺术走近了大众,使艺术成为公众生活关注的对象。
公共艺术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公共艺术大规模的实施及其基本概念的形成,以1965年美国国家基金会实行“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的实施为标志的。此后,逐渐兴起于欧洲及亚洲一些国家。
80年代以来尤其是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公共艺术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与各种新兴的艺术与设计风格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即改变了公共艺术的创作途径,也反过来,不断影响着人们的观点与意识,很多新的艺术形式,如视听艺术、行为艺术等纷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公共艺术的范畴在逐步扩大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交融也在随之加剧。
在我国,公共艺术概念是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全民文化素质的
提高、文化艺术的普及而产生的。其演进经历了当代的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民主化、多元化、商业化等过程。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当代公共艺术初步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北京首都机场壁画为主要标志。80年代改革开放后公共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经济交流的频繁,世界文化格局的多元化,以及对环境的日益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一项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的长久国策。重视和推动公共艺术事业的进展日益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艺术家们以前所未有的热忱从事着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实施。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机下,公共艺术得以轰轰烈烈的展开。
三、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我想,了解它的实质是非常重要的,公共艺术的定义,概括起来说就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那么很多人这个时候只关注了公共艺术的范畴,认为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壁画、景观、装置等艺术品就是公共艺术了。诚然这些应当划分在公共艺术领域,但我想,公共艺术并不只是包含这些,公共艺术在不断地演化中,只要带有“公共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应当归于公共艺术的范畴。
公共艺术其含义重点突出了它的“公共性”,“公共”不仅指艺术作品设置场所的公开性,更包括艺术品服务于公众,反映公众精神的社会公共性。艺术作品的“公共性”是指一些艺术作品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特性,通过艺术家个人化的表现反映出一定时代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审美标准、价值取向等公共精神。这些作品一般陈列于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场所中,供人们参观,它们从而获得了公共的属性,在人们的观看中逐渐了解到作品背后的信息,艺术作品的这些特性正是其“公共性”之所在。而公共艺术则是指从满足公众需求出发,对城市公共环境进行的具有艺术性和文化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在城市公共环境和公共空间中设置具有一定文化性、地域性、形式美的艺术品。包括城市雕塑、壁画、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还包括信息传达设计,以及带有一定功能的公共设施设计等等。公共艺术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满足公共需求、反映公共精神的特定意图,“公共性”是其中的核心原则和首要目的。
关于这一点,我的理解重点在两个方面:第一、空间上的公共性。既然是公共艺术,它必然是放置在公共环境中的,可以被一部分民众所共同欣赏与感受的艺术品,它所放置的环境应当是一个公共环境,属于次级领域与公共领域的范畴,私密性较弱,而开放性与公共性较强,在空间形态上属于外向型空间。试想一下,一个人放置在自己家或者是自己办公室这类私密性较强的私人空间中艺术品,即使它的艺术价值在高,它的欣赏者也只能是那固定的几个人,它所放置的空间也不是一个“公共空间”,这样的艺术品,我们是不能将其纳入“公共艺术”的范畴的。第二、民众参与的公共性。这个问题,我想从几点来阐述我的理解。(1)、民众的参与程度。作为一件公共艺术品,普通民众对它要有很高的参与性,从它的主题选择、造型设计、色彩配置、制作时的尺度比例、放置的具体位置朝向等等,应当是集大家的智慧来共同实现的,或者说它应当反映了普通大众的大部分人的集体意愿,而不应当是设计师或者主管部门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作为公共艺术创意来源地设计师应当在公众审美意识与个人的艺术理解与表
现中需求到一个合适的支点。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一点在当下,也是制约我国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艺术品体裁和表现主题的一种公共性。作为一件公共艺术品,它需要能够唤起普通大众共同的一种兴趣,它所表现的主题与体裁应当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众所周知的,应当能够唤起普通老百姓的一致感受,这样的公共艺术才是成功的。艺术品有教化世人、启迪心灵的作用,公共艺术品在很多时候应当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帮助世人树立正确的、向上的、积极的世界观,这一点,在现今的我国,在提倡“和谐社会”的现代,显得尤为重要。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如果只是一味的“假、大、空”,选择一些很空洞的主题,使用一些简单、空泛的表达手段,那么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成就也必将是低下的,最终也必将沦为一件“应景之作”,变成了一件形式上的作品,而不会有很多的民众对它有所观注,丧失了作为一件艺术品尤其是公共艺术作品所应有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苏卉,《包林谈公共艺术》,《雕塑》总第48期,2005年第4期.
[2] 蔡强,《公共诉求与公共艺术》,《雕塑》,2004年2月.
[3] 易英,《公共艺术与公共性》.
[4] 钟远波,《公共艺术的概念形成与历史沿革》.
[5]马钦忠,《公共艺术的价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