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插值算法比较研究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摘要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是一种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雷达系统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重要技术。
在进行干涉处理时,对信号的处理方法直接关系到数据处理的质量和地表形变信息的准确性。
本文通过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探讨了常见的相位解缠、滤波和图像纠正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的验证,证明了所提出的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研究结果对于准确获取地表形变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1.引言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球观测手段,广泛应用于测量地壳运动、地表形变等研究领域。
在进行干涉处理时,信号处理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反演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本文主要研究了相位解缠、滤波和图像纠正等主要的信号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相位解缠方法相位解缠是干涉处理的关键环节,它的目的是将相位信息进行可靠的恢复,以减少或消除相位跳变引起的干涉模糊。
常见的相位解缠方法包括空时相位解缠、频域相位解缠和时域相位解缠等。
2.1 空时相位解缠空时相位解缠方法是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干涉相位进行拟合,尽量减小相位的不连续性。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线性拟合法、二次多项式拟合法等。
空时相位解缠方法简单直观,但对于复杂的地形和变形场景,效果有限。
2.2 频域相位解缠频域相位解缠方法是将干涉相位转换到频域进行处理,主要通过移相算法和滤波器设计来实现相位解缠。
该方法适用于较复杂的地形和变形场景,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2.3 时域相位解缠时域相位解缠方法是基于干涉序列之间的相位连续性进行解缠处理,通过构建相位解缠模型实现对干涉相位的准确恢复。
该方法适用于变形场景较简单的情况,但对于复杂地形效果较差。
3.滤波方法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经常受到多种噪声的干扰,滤波方法的选择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对数据处理的影响,提高干涉结果的可信度。
常见的滤波方法包括空域滤波、频域滤波和小波变换滤波等。
InSAR经典图像配准及比较
InSAR经典图像配准方法及比较1前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利用雷达两次获取同一地区的回波信号进行干涉处理得到干涉相位,利用干涉相位可提取地面高程和形变信息。
目前卫星SAR复数影像是InSAR 应用的主要数据源。
卫星SAR系统采用单天线重复轨道工作方式, 卫星一次通过某地区只能获取一幅影像(单视复图像),卫星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和轻微的轨道偏移重复通过该地区时再次成像。
由于轨道偏移,这两幅影像并不完全重合,因此卫星SAR影像配准就成为干涉处理的首要步骤,也是影响干涉相位图质量以及最终成果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SAR复数影像精配准首先对参考影像和待配准影像进行采样,并在参考影像上确定均匀分布的N个控制特征点,以控制特征点为中心选取一定大小的匹配窗口。
再根据粗配准的影像偏移量,在待配准影像上相应位置选取比匹配窗口大的搜索窗口。
在搜索窗口内按一定顺序逐像元移动匹配窗口,计算两匹配窗口的匹配指标值。
InSAR图像配准的三种常用方法——相干系数法、最大频谱法、相位差影像平均波动函数法匹配实现步骤大致相同,只是根据匹配窗口中计算的匹配指标、计算方法及选取配准点的标准不同。
2相干系数法用相干系数r作为匹配测度的步骤与数字摄影测量中用相关系数ρ作为匹配测度时的大致相同。
在参考影像以待匹配点为中心取一定大小的窗口,在对应输入影像的一定搜索范围内,逐行、逐个像素地移动,并计算窗口内的相干系数,相干系数最大处即为最佳匹配点。
一般相干性系数定义为:r=12E u12E u22实际计算时,通常用样本的平均值来代替数学期望,此时相干系数的计算公式为r=S1i,jnj=0mi=0S2∗i,j e−jφi,jS1i,j2nj=0mi=0S2i,j2nj=0mi=0一般在初步确定同名点后,在从影像上以该象素点为中心取大小为M×M的窗口,对应在从影像上以待配准点为中心取出大小为N×N窗口的数据。
然后在一定的搜索范围内,在从影像上逐点移动窗口,计算每个窗口的相干系数r值,相干系数最大处即为最佳匹配点。
基于R—D算法的合成孔径声纳插值方法比较
第2卷 第9 3 期
文章编号 : 0 9 4 ( 0 6 0 0 1 0 1 6— 3 8 20 )9— 12— 4 0
计
算
机
仿
真
26 月 0 年9 0
基于 R— D算法 的合成 孑 径声 纳插值 方法 比较 L
丁迎 迎 . 超 孙
t ni c os a e i n e h p c ,whc ud af c t e u t t i g n s man y c re t d b ne p lt n a p e e t B s d o ih wo l f t h l mae ma e a d i e i i l o ce y i tr o ai t r s n . a e o
S n r Ba e n R —D e h d o a sd o — M t o
DI NG n Yi g—y n S i g, UN a Ch o
( ol eo Ma n n ier g N r w s r oy c nc l nv r t , inS a  ̄ 7 0 7 , hn ) C l g f r e E g ei , o h e t n P lt h i i s y X a h n 0 2 C ia e i n n t e e aU ei 1
AB T AC T e oe et fh r yi Snht pr r snr S S ea v eojc cue nem g ・ S R T:h vm n o t ar y t i ae ue oa ( A )rli t t bet a ss ag i a m e a n ec t te o h r r
较。分析结果表明, 这几种插值方法都改善了成像的质量, 但拉格朗日法和香农法在改善图像方位向性能上更有优势, 可在
基于SIFT算法的InSAR影像配准方法试验研究
基于SIFT算法的InSAR影像配准方法试验研究喻小东;郭际明;黄长军;袁长征【摘要】配准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中极其关键的一个步骤.本文详细介绍了SIFT算法,并根据其特点将其应用于InSAR数据的配准过程中.实验结果表明:SIFT算法在InSAR配准中是一种简单、有效和可靠的配准方法.%Co-registr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cessing i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INSA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IFT algorithm,and then applies this method to the registration of INSAR.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co-registration method of SIFT is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han the regular method.【期刊名称】《遥感信息》【年(卷),期】2013(028)002【总页数】4页(P66-69)【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配准;SIFT算法【作者】喻小东;郭际明;黄长军;袁长征【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91 引言InSAR复图像的配准是InSAR数据处理与应用的基础。
配准的精度,直接影响干涉图生成的质量[1]。
为了达到亚像素级配准精度,传统基于相干系数法配准方式通常采用粗配准和精配准两级配准步骤,来逐步优化配准匹配参数,以提高图像的配准质量。
考虑到无偏相干系数计算的复杂性,当前相干系数主要是通过基于幅度信息的快速相干系数估计法得到[2]。
然而该方法仅仅是依靠局部区域幅度相似性进行配准,在地形起伏较小的平坦区域,配准往往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无法获取较为准确的偏移量信息。
基于曲线拟合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复图像自动配准算法
基于曲线拟合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s R 复图像 自动配准算法 I A ) n
刘宝泉 冯大政 李军侠 武 楠
707) 1 0 1 f 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雷达信 号处理重点 实验 室 西安
摘 要:由于乘性噪声和相干斑的存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S R I A )复图像对的配准算法比传统的图像配准算法 n
i a p i d o r g s e i g wih u - i e a c r c .Th x e i e t l r s ls de o s r t h l o ih s o s p l t e it rn t s b p x l c u a y e e e p rm n a e u t m n t a e t e a g rt m i f
的共有特征 能够匹配 对应起来 的过程 。随着干涉合成孔径雷
Ab t a t s r c :Du he p e e c fmu tp ia i e a p c l o s ,t e me h d o e i t rn nS e t r s n e o li l tv nd s e k e n ie h t o fr g s e i g I AR ma e i mo e c i g s r d f c l t a r d to a ma e r g s r to t o s n t i p p r .a u o a i n AR ma e r g s r to i u t h n t a ii n l i g e it a in me h d .I h s a e i n a t m tc I S i g e it a in m e h d i r s n e ,b s d o s l e c r e ft i g a t h n ,t a a l h nd e t e r g s r to fI AR t o s p e e t d a e n B— p i u v tn nd ma c i g h t c l a l h e it a i n o nS n i i g f ce ty. t r t er g s r to a a e e sa e e t b ih d b h a ts u e me h d, wo s e e h d ma e e in l Afe h e i a in p r m t r s a l e y t e l s q a t o a t -t p m t o i t r s e r
基于多层B样条插值的干涉合成孔径声纳配准偏移量插值算法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 2 6 张
f ( x , ) , 从 而重 建 出三 维 表 面. 对 于 图像 的配
准, 如 果 已 知对 应 控 制 点集 P( x , Y ) , 可 以找 到 函数使 得 — ( , . ) , ) , 则 可 以实现 图像 的配 准.
的配 准偏移 量 [ 】 ] . 以往 的干 涉合 成 孔 径 雷 达 和声
呐大 多采用 应用 于全 局 的二次 多项式 函数 进行拟
合, 多项式 函数 的系数 计算 采用 最小二 乘 法[ 2 ] . 但
一
可. 这些优 异 的性 能使 得 其 非 常适 合 完 成 图像 配
准 的处理 .
方 面这种 拟 合 曲面 变 化 太 过平 缓 , 不 能 体 现局
部地 形 的配准 特征 ; 另一 方 面 这 种拟 合 曲面 的参
数会 受到个 别 控制 点 的配 准偏 移 量 的影 响 , 从 而 影 响全局 的配 准. 因此这 种 拟 合 曲 面并 不 适 合对 配准 精度 要求 非常 高而局 部配 准偏 移量相 差也 比
B样 条 理 论 由 S c h o e n b e r g于 1 9 4 6 年 提
B样 条 曲面插 值 方 法
对 于合成 孔径 声 呐 复 图像 配 准 问 题 , 可 以将
它类 比三维数 据 场 曲 面重 建 问题 . 在 散乱 数 据 场 插值中, 已知 数据 集 P( , Y , z ) , i一 1 , 2 , 3 , …, N. 可 以确 定 坐 标 2与 ( z, )之 间 的 函 数关 系 :c . 2O1 3
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若干关键技术的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若干关键技术的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技术已经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广泛应用。
目前,合成孔径雷达(SAR)已经成为主流雷达应用之一,其通过加载高速扫描、多通道复杂信号处理等技术,可以达到高分辨率成像的效果。
在SAR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星载SAR由于其对地面目标的无偏视、全天时拍摄等优势,在地理、军事等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相比于传统的SAR系统,其可以实现高精度地表测量,并为地震、海洋、冰川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然而,面对星载SAR和InSAR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其分辨率并减少干扰,提高图像质量,以及如何设计快速、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等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针对星载InSAR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其应用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二、研究内容1. 星载InSAR信号处理算法研究研究星载InSAR系统的信号处理算法,包括数据成像、多通道处理、信号的干扰抑制以及数据压缩等方面。
2. 星载InSAR成像技术研究研究星载InSAR成像技术,包括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地表干扰和地表运动的补偿技术、多普勒参数估计等方面。
3. 星载InSAR应用研究研究星载InSAR在地理、军事、环境、天文等领域的应用,探讨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1. 理论分析法通过对星载InSAR的信号处理、成像技术和应用的理论分析,探讨其本质特征和相互关系,为算法设计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2. 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星载InSAR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实验,在实验室内对算法的可行性和优化方案进行验证。
3. 实地应用法通过实地应用的形式,对星载InSAR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四、预期成果1. 提出适用于星载InSAR系统的成像算法。
2. 系统掌握星载InSAR信号处理和成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形成相应讲义和教材。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引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是一种通过对两幅或多幅雷达影像的干涉分析来获取地表形变和高程信息的遥感技术。
它利用雷达的发射和接收系统形成的合成孔径,通过比较不同时刻或不同视角的雷达图像,可以测量出地表的微小变化。
这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着重介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原理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是通过对两幅或多幅雷达图像进行干涉分析来得到地表形变和高程信息的技术。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成孔径:合成孔径是通过雷达系统来形成的一种虚拟孔径,其大小远远大于实际的天线孔径。
通过合成孔径,可以提高雷达的方向性和分辨率。
2. 干涉分析:干涉分析是通过对不同时刻或不同视角的雷达图像进行相位差分析来得到地表形变和高程信息的算法。
当地表发生形变时,会导致相位改变,通过对两幅雷达图像的相位进行差分,可以得到地表形变信息。
3. 分析和解算:经过干涉分析后,得到的相位差图像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算,才能得到可靠的地表形变和高程信息。
其中包括相位解缠、轨道参数精确校正、大气湿延伸校正等过程。
二、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借助多个关键技术的支持才能实现。
以下将介绍目前一些主要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1. 相位解缠技术:相位解缠是解决差分相位包裹问题的关键技术。
相位包裹是指相位在空间上发生突变,导致相位差无法直接表示地表形变。
相位解缠技术通过利用多余的信息,将相位包裹进行去除,得到连续的相位图像,从而获得准确的形变信息。
2. 轨道参数精确校正技术:由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需要对不同时刻或不同视角的雷达图像进行干涉分析,所以需要对雷达系统的轨道参数进行精确校正。
轨道参数精确校正技术可以通过星载GPS等方式获取高精度的轨道参数,从而提高干涉测量的精度。
基于多层B样条插值的干涉合成孔径声呐配准偏移量插值算法
基于多层B样条插值的干涉合成孔径声呐配准偏移量插值算
法
张森;陈鸣;唐劲松
【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年(卷),期】2013(037)006
【摘要】针对干涉合成孔径声呐对配准精度要求较高而局部配准偏移量相差比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层B样条曲面插值实现配准偏移量的插值,既保证配准偏移量的插值精度,又能保证拟合曲面的光滑性.采用仿真数据和实际干涉合成孔径声呐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插值算法能有效提高插值精度和图像的相干系数,且能达到实时处理要求.
【总页数】5页(P1230-1234)
【作者】张森;陈鸣;唐劲松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武汉43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751.1
【相关文献】
1.干涉合成孔径声呐复图像配准 [J], 张友文;田坦;孙大军
2.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插值算法比较研究 [J], 马梦博;唐劲松;钟何平;黄攀
3.图像配准中B样条滤波和GPVE的融合插值算法 [J], 胡顺波
4.基于均匀网格多层次B样条的CTA图像的运动向量场插值算法及加速实现 [J], 高强;鲍园;赵俊
5.基于能量最小化控制点的B样条插值算法 [J], 原庆红;韩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复图像配准方法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复图像配准方法
单世铎;赵拥军
【期刊名称】《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年(卷),期】2005(022)002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使用图像中的相位信息来提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精确的图像配准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关键步骤之一,配准质量将直接影响提取的地面高程的精度.配准按照其精度分为粗配准和精配准.文中采用基于幅度互相关函数法完成图像的粗配准,在粗配准的基础上,使用最小二乘配准算法进一步提高配准的精度.实际数据处理表明,配准精度能够满足INSAR数据处理的要求.
【总页数】3页(P131-133)
【作者】单世铎;赵拥军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8;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37
【相关文献】
1.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复图像配准精度分析和方法 [J], 云日升;彭海良;王彦平
2.基于相关匹配和最大谱图像配准相结合的InSAR复图像配准方法 [J], 汪鲁才;王耀南;毛建旭
3.自适应图像配准多基线InSAR干涉相位展开方法 [J], 毛志杰;廖桂生;李海
4.基于曲线拟合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复图像自动配准算法 [J], 刘宝泉;冯大政;李军侠;武楠
5.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复图像配准解析搜索方法 [J], 刘宝泉;冯大政;武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FPDE-SIFT的声呐干涉图像配准方法
基于FPDE-SIFT的声呐干涉图像配准方法
刘伟陆;周天;闫振宇;杜伟东
【期刊名称】《电子与信息学报》
【年(卷),期】2024(46)1
【摘要】图像配准是声呐进行高精度干涉测量的保障,该文针对水下目标的声呐图像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4阶偏微分方程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声呐干涉图像配准方法。
该方法聚焦声呐图像配准的难点,首先基于4阶偏微分方程构建尺度空间,在保持图像细节的前提下滤除噪声,提高特征提取的准确度;对于残余噪声造成的特征点
误检,借助特征点的相位一致性信息加以筛选,精简特征点样本集;最后对特征点匹配策略进行优化,提出改进的快速样本一致性匹配策略剔除特征点的误匹配。
算法增
加了匹配点对的数量,提高了匹配点对的准确度,实现了声呐干涉图像的精确配准。
水池实验和外场试验表明,该文所提出的算法相较现有算法对声呐图像有着更好的
适用性,配准后的均方根误差与留一法均方根均小于1像素,达到了亚像素配准精度。
【总页数】8页(P101-108)
【作者】刘伟陆;周天;闫振宇;杜伟东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工信
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极
地海洋声学与技术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3
【相关文献】
1.干涉合成孔径声呐复图像配准
2.一种基于线状目标特征点集的声呐图像配准方法
3.基于Fourier-Mellin变换和相干系数法的重复轨道干涉SAR图像配准新方法
4.基于曲率和的主动声呐干涉条纹特征表征方法
5.基于轮廓的侧扫声呐图像配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雷达,其具有航空、海洋、地表、地下探测等多种应用领域。
但是,SAR成像的分辨率主要受限于雷达天线孔径大小。
为了获得更高的空间分辨率,通过多次获得目标场景的散射数据,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合成一个虚拟地大的孔径,即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
为了更好地应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需要对其信号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其分辨率和精度。
因此,本次研究将针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进行探究。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原理和成像流程。
结合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过程,详细阐述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形成图像的基本原理。
同时,针对SAR成像常见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
2.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和关键算法。
详细论述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的处理和算法,涵盖信号成像的滤波、配准、去带通、相位获取和变换等关键技术。
重点探究其相关算法的特点、原理及应用情况。
3.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质量评估。
本部分主要探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质量评估方法,如分辨率、噪声、定位精度、变形分析等,分析各评估指标间的关联性和影响因素。
4.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验证,对本文所介绍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和算法进行检验,探讨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有效结论和总结。
三、论文创新点1.本次研究根据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信号采集和成像流程,深入探讨了其信号处理技术和关键算法;2.对各种处理算法进行分类和综述,提出了各自特点、优劣点及适用范围,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研究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参考;3.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成像精度、降低噪声干扰等方面的研究思路和方案,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合成孔径雷达(SAR)作为一种重要的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球观测、海洋监测、军事侦察等领域。
然而,在一些特殊应用场景下,如城市、山区等多目标复杂环境中,SAR 信号的干涉处理会受到较强的地形、建筑物等因素干扰,导致成像效果下降。
因此,针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 SAR成像质量及多目标检测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是 SAR 技术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干涉相位恢复、多通道干涉处理以及干涉成像算法等。
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多目标检测难度大、成像精度低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多通道干涉处理的优化方法研究:通过对 SAR 信号中多通道数据的处理,优化干涉相位恢复和干涉成像质量。
2. 建立适应性参数模型:通过分析干涉相位恢复中的参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建立适应性参数模型,为干涉相位恢复提供指导。
3.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检测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对 SAR 成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从而实现对干扰目标的探测和识别。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针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提高SAR 成像质量和多目标检测性能,达到以下预期成果:1. 优化干涉相位恢复和干涉成像质量,提高 SAR 成像精度;2. 建立适应性参数模型,为 SAR 信号处理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3. 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检测算法,较大提高机载SAR系统的目标检测效率。
经过研究,本文将在 SAR 信号处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对促进 SAR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图像的质量分析与匹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图像的质量分析与匹配
于晶涛;陈鹰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3(031)001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其对雷达图像及相关处理技术都有严格要求.首先从基线距、图像相关性以及信噪比等方面确定了干涉图像对选取的定量方法;讨论了从粗到精的干涉图像对分步匹配方法,在最小二乘精匹配阶段采用相干图的相干系数作为匹配测度,兼顾了强度与相位信息对匹配的贡献,匹配结果更为合理,为后续的相位解缠与生成数字高程模型提供了保证.用所讨论的方法处理ERS-1/2获取的中国东南部某地区图像,取得满意结果.【总页数】5页(P94-98)
【作者】于晶涛;陈鹰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751.1
【相关文献】
1.质量图引导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相位解缠算法 [J], 郝红星;于荣欢;张喜涛
2.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垂直基线对图像相干性的影响 [J], 孟祥东;王彤;保铮
3.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非线性大气相位补偿方法 [J], 胡程; 邓云开; 田卫明;
曾涛
4.一种利用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复图像域数据的双边滤波算法 [J], 田敏;段崇棣;李财品;王伟伟;李渝
5.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三维地形匹配制导研究 [J], 黄世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插值算法比较研究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4 论文结构二、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概述2.1 声纳图像基础知识2.2 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原理2.3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原理2.4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的基本方法三、插值算法原理介绍3.1 常见插值算法的分类和原理3.2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涉及到的插值算法 3.3 插值算法的评价指标四、插值算法比较研究4.1 实验数据和方法4.2 三种插值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和分析4.3 对比实验结果的评价和结论五、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算法改进5.1 基于插值算法的不同权重系数的影响5.2 基于插值算法的多方向性的影响5.3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快速配准的方法改进六、结论6.1 研究成果的总结6.2 研究不足和展望6.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干涉合成孔径声纳(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InSAS)是一种先进的海洋声纳成像技术,可在浅海和深海环境下,以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获取海底目标的三维信息。
然而,由于水下恶劣环境和声波传播的干扰,海洋声纳成像中存在很多干扰因素,包括水下噪音、波动、海流、海水温度和水下微弱目标等。
这些因素的干扰使得声纳图像配准变得十分复杂和困难,而准确的图像配准是获取高质量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的关键步骤之一。
因此,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插值算法是图像处理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技术,主要用于图像放大、压缩、旋转和平移等过程中像素值的补偿。
在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合适的插值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图像配准过程中的失真和误差,提高配准的准确率和效率。
因此,对比和研究不同的插值算法,在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声纳图像配准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在海洋探测和研究中的应用效果。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者在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国外,Lee及其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局部敏感哈希的快速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方法。
Liu等人使用了分块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来进行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国内,王超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相位差分压缩感知的声呐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鲁棒性。
Sin等人利用了高斯配准和互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声纳图像的准确配准。
但是,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实际应用中,插值算法对图像配准质量和效率的影响仍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的插值算法比较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干涉合成孔径声纳的基本知识与图像配准方法的研究。
(2)插值算法原理的介绍和比较研究。
(3)实验数据和方法的设计,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不同插值算法对图像配准的影响。
(4)针对不同的插值算法,在图像配准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5)插值算法在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的应用和改进。
1.4 论文结构本论文共分六章,包括绪论、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概述、插值算法原理介绍、插值算法比较研究、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算法改进和结论。
其中,第一章介绍了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技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概括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后面五章将逐一展开具体研究内容的介绍和分析。
二、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概述2.1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简介干涉合成孔径声纳(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InSAS)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海洋声纳成像技术。
该技术结合了干涉测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声纳成像技术,能够获得水下目标的高精度三维图像。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利用多通道接收技术,采集相干声波回波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组合,从而生成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声纳图像。
2.2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原理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的生成过程分为多个步骤。
首先,声波回波数据采集,被接收阵列中的多个接收器记录。
采集的数据应该是相干的,即在干涉层次上,相位空间上的信息被保留下来。
接着,处理器会把采集的数据进行配准,以消除孔径限制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然后将多个配准好的数据拼凑在一起,生成高精度的声纳图像。
最后,在图像成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目标的特征、设计成像算法,并选用相应的显色方式,才能得到清晰准确的声纳图像。
2.3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在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水下噪声、波动、海流、海水温度和水下微弱目标等的干扰,进行声纳图像配准时会出现失真和误差。
(2)尺度不一致问题。
物体在不同距离处会有不同的尺度,使用传统的图像配准技术会存在尺度不一致的问题。
(3)图像的角度旋转问题。
海洋环境是非常严峻的,声纳设备难以保持在相同的方向。
由此产生的图像角度旋转问题会造成配准不准确。
(4)光学畸变的问题。
由于声波传播的物理特性,光学镜头会引起畸变,这也会对图像配准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的效率和精度。
其中,合适的插值算法就是解决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的失真和误差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2.4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的插值算法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的插值算法是一种基础图像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在图像的缩放、旋转和平移等操作中,准确地取得新图像中缺失的像素值。
目前在声纳图像配准中应用较广泛的插值算法主要有最邻近插值、双线性插值和双三次插值。
这些算法都是通过在图像的空间域上进行插值的方式来填充缺失像素的值,从而实现图像的配准。
最邻近插值算法简单、快速,但是处理效果较差;双线性插值算法可以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但在处理大比例缩放时会产生锐化效应,影响图像质量;双三次插值算法通过使用三阶样条函数,能够准确地重构缺失像素的值,并具有良好的抗噪性和平滑效果。
因此,双三次插值算法在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5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双三次插值算法的实现方法在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配准中,双三次插值算法的实现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每个目标点,在图像上选择一个合适大小的邻域范围。
(2)通过双三次插值算法,重构邻域范围内缺失像素的值。
(3)根据试图配准的两幅图像,计算它们之间的旋转角度、平移量和缩放比例。
(4)将插值处理后的图像与待配准的目标图像进行配准,以消除孔径限制以及降低图像配准过程中的失真和误差。
三、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3.1 地质和地形研究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在地质和地形研究中应用广泛,能够帮助观测者高精度地获取海底潜在的构造和岩石层位信息。
基于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地形图像、镜面反射图像和视差图像,这些图像为水下地质和地形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信息。
此外,在海岸线重力探测中,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图像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利用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可以在周围噪声干扰的情况下,高分辨地获取海岸线的重力数据。
在探测和监测海底地震和海啸时,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也能够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2 海洋资源勘探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在海洋资源勘探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高分辨率的声纳图像,勘探人员可以了解到海底油气、矿物等资源的分布和数量等情况,为开采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3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是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的另一个应用领域。
在监测海洋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该技术快速获取不同地点的水深信息、海底结构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特别是在高速航行或者作业的海洋区域,使用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可以明显降低船舶与海洋生物之间的碰撞和损害风险。
在海上环境治理方面,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也为监测水下管道、海域污染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4 海底文化遗产保护在保护海底文化遗产方面,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使用该技术,可以高解析度、高精度地获取海底文化遗产的信息,如沉船遗址、遗物保护等等。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方面也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
3.5 其他应用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还可以在海洋资源开发、港口建设、海底通讯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高分辨率的声纳图像,可以快速发现水下结构的异常、分析洋流和水体温度、检测海啸和海洋污染,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总体来说,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在海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为相关行业和科学研究带来了丰富的收益和发展机遇。
在未来,随着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其在海洋领域的应用领域也会不断拓展和深入。
四、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的发展和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未来,该技术还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4.1 技术不断升级在技术方面,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将会不断升级和改进。
从传统的低频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向高频脉冲压缩干涉合成孔径声纳转变,将会有助于提高非常小的水下目标的分辨率和精度。
此外,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的微波源和探头检测仪器也将进一步改进,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和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要求。
4.2 数据处理和解析算法的优化数据处理和解析算法的优化也将会是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因为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提供的数据量大,数据处理和解析算法的优化将会极大地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可视化程度。
数据处理和解析算法的不断优化也将有助于提高目标识别的精度和对水下结构的理解。
4.3 集成多传感器技术随着多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利用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结合其他传感器技术也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利用辅助传感器技术如声呐、磁力计、地形测量等,可以进一步加强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的应用和性能。
4.4 增加探测深度和范围现有的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能够探测的深度和范围还存在一定限制,地下1000米的目标识别和探测仍难以实现。
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可以逐步提高干涉合成孔径声纳的探测深度和范围,实现对更深水域的探测和监测。
总之,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在海洋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和算法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其在海洋环境、能源资源、水下文化遗产和地球物理勘探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将会更加广阔和深远。
五、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在海洋能源、海底地质勘探、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海底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