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合集下载

聚焦高质量发展 为三产融合加值赋能

聚焦高质量发展 为三产融合加值赋能

聚焦高质量发展为三产融合加值赋能文/陈忠毅 桂丹 季刚2020年12月初,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一行赴安徽皖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皖垦茶业集团)开展基层联系点驻场调研,会同有关专家深入基地了解主导产业发展现状,与各产业板块干部职工座谈交流,了解皖垦茶业集团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皖垦茶业集团坚持茶、酒、林三大主业协同推进,注重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项目推动、生态优先,以效益支撑集团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休闲农旅、林下经济、风力发电等多种产业来做强做大国有农业经济;坚持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注重加强区域间合作,扬长避短,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帮助皖垦茶业集团实现“十四五”目标打牢基础、抓实关键、抢占先机。

一、皖垦茶业集团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皖垦茶业集团是安徽省农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拥有土地总面积14.7万亩,其中茶园2.9万亩、农田1.3万亩、山林6.2万亩,下辖十字铺、敬亭山、九连山、祠山岗四个茶场公司和垦茶农业、绿魁茶业、敬亭绿雪茶业、青草湖酒业四个专业公司。

近年来,按照安徽农垦“致力绿色有机,服务美好生活”的发展理念,坚持“升级一产、拓展二产、融合三产”的发展思路,响应“将安徽建设成长三角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的战略,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垦地合作硕果累累,企业面貌焕然一新,民生改善取得新成就,社会面貌呈现新气象。

(一)升级一产,稳住基本盘1.突出茶业领军主力。

一是改造茶园。

针对集团茶园面积缩小、茶树老化、茶树良种率低、品种不合理等现状,新发展无性系茶园850亩,改造低产茶园1400亩。

二是发展特色良种。

新品种黄金芽茶连续3年实现亩均效益1万元,成为皖垦茶业集团的一张亮丽名片。

三是开发新茶品类。

绿雪公司红茶、黄茶研发成功,敬亭绿雪茶成功申请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

四是增加良种供应。

在祠山岗、敬亭山茶场公司建立良种茶树苗圃基地30余亩,推动茶叶种苗提档升级,保障集团茶园和周边茶农优质茶苗供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

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

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为深入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市场监管工作,根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合作事项清单》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加快推进长三角营商环境一体化、行政执法一体化、安全监管一体化、消费维权一体化、质量基础一体化、市场监管发展一体化,全面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放心、质量领先、满意消费、示范引领”的长三角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1.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对接,深化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提升通办服务效能。

按照省局部署推动长三角地区企业迁移便利化、电子档案信息共享共用,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更多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应用,拓展应用场景。

(责任单位:注册局)2.加强知识产权侵权鉴定能力建设,引进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及评估分析服务,做好年度电商领域知识产权纠纷侵权鉴定工作,积极培育申报知识产权鉴定机构。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围绕各类创新主体的多元化需求,拓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具有竞争力的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协作。

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中小企业“微导航”服务。

(责任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科、知识产权运用科、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3.加强、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深入开展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对区域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提供长三角市场监管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典型案例;开展长三角双随机跨区域联动抽查;全面落实长三角统一不实承诺信息修复机制。

农产品加工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主要内容

农产品加工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主要内容

农产品加工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建设主要内容
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使其增值和延长保质期的生产活动。

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棉纺织、皮革制品加工、造纸和纸制品等。

其中,食品加工是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食品加工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农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长三角地区开始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成为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目标。

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是指在确定的区域内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初加工厂和农产品配送中心,实现农产品的产、加、销一体化生产,推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运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同时,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还可以大力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28•【字号】宿政办发〔2021〕59号•【施行日期】2021.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宿迁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28日宿迁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宿迁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要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宿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五年。

为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支撑宿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战略定位(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逐步集聚高质量发展的新势能,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较2016年增长5.1个百分点,快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3%,增长0.37个百分点;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突破1000家,省瞪羚企业10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7家,较“十二五”末实现翻番进位;省农业科技型企业58家,年均增长16.95%。

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的通知

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的通知

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7.09•【字号】亳政秘〔2024〕52号•【施行日期】2024.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的通知亳政秘〔2024〕5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亳州高新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7月9日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22〕83号)要求,加快推动全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编制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总体部署和碳达峰试点建设有关要求,立足五大发展定位,以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为重点,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着力推进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国同类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做出示范引领。

二、试点定位全国多能互补融合创新先导区。

依托多元化能源优势,以能源互联网为载体,拓展多能互补开发模式和应用场景,推动源网荷储深度融合,优化煤、油、气、电、热、冷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谋划氢能示范试点,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为全国多能互补创新融合积累先导经验。

长三角可再生能源生产引领区。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3.02•【字号】亳政办〔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亳州高新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3月2日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1〕5号)精神,加快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防疫优先、绿色发展”基本原则,按照“做强生猪、稳定家禽、发展牛羊、兼顾特种”发展思路,以“循环化、数字化、标准化”为引领,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进畜牧业十大工程,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推进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发展目标肉蛋奶总产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到2025年达到47万吨以上,到2030年达到51万吨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保持85%以上和95%以上。

围绕主导产业,建成一批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猪、牛羊全产业链。

全市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三、重点任务(一)优化养殖区域布局。

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规划养殖区域,重点发展生猪、牛羊养殖。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研究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研究

经济结构调整,使农业生产更适合安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安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与
转型,满足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通过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实现以人
为本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安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随着区域产业结构战略的进一步调整及优化,消费市
场扩大,农产品数量增加,消费者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过建设安徽绿色农产品基地,实现安徽农业生产
1 绿色农产品分析
1.1 绿色农产品的含义 关于绿色农产品的称呼和定义有很多,例如有机
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绿色农产品生产遵循可持 续发展原则,是绿色农业发展下的产物。绿色农产品 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认识和研究过程是一 个不断深入与发展的过程。绿色农产品有狭义和广义 之分,狭义的绿色农产品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生产方式 下生产的安全优质、无污染、生态性的农产品,是具有 一定规模的组织生产经营的产品;广义的绿色农产品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业产业经济健康发展,是绿色 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水平增值增量和提升安徽人民生活水平有重相关问题。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安徽;绿色农产品基地
文章编号:1004-7026(2021)07-001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 合,提高农民素质,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产品质 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 等农业品牌创建,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农产品展销平台, 促进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和相关配套服 务融合发展,发展精而美的特色乡村经济;提升乡村 发展品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现代农业提升工程。
靳 明 和 赵 昶(2008)[2]以 浙江绿 色 农 产 品 消 费 状 况 为 调查对象,重点研究具有不同个人和家庭特征的典型 人群对主要绿色农产品品种的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 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在绿色农产品的营 销策略方面,王延明(2012)[3]在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 基础上, 对吉林省绿色农产品基地进行环境分析,构 建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目标以及营销方案,为开拓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等提供可行性方案。在综合学 习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绿色农产品经济学的一般分 析出发,在产业经济学、规模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理 论的基础上,系统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对安徽绿色农产 品基地建设的作用,提出发展措施。 1.2 绿色农产品的一般经济学解释

宣城市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宣城市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14期乡村振兴作者简介王云(1984—),女,安徽郎溪人,农艺师,从事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3-03-29宣城市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王云(宣城市种植业管理服务中心,安徽宣城242000)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宣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宣城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阐明了未来发展的资源优势,同时在强主体、活市场、重科技、优生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宣城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农业;宣城市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4-0172-041宣城农业发展现状宣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2018年制定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行动方案》,明确了建设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产销基地的方向定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宣城市农业农村部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积极建设长三角绿色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扎实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加速发展。

通过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转型提升措施的有效实施,农村重点改革的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

全市已建成茶园2.67万hm 2、经果林3.33万hm 2、稻虾综合种养1.20万hm 2、优质烟叶0.67万hm 2、河蟹养殖1.33万hm 2、中药材1.33万hm 2、精品果蔬1.33万hm 2,其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茶叶2个、水稻2个、油菜1个、山核桃1个),建成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1个。

2宣城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2.1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1487家,其中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455家,占比30.6%;全市专业合作社共有3574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63家,占比10.2%,全市家禽产业规模比重较高,达到96.0%,但受市场影响波动大且标准化生产力不高,全市家禽养殖实施标准化立体笼养占比23.0%,大部分家禽养殖仍是传统地面笼养模式,标准化的立体笼养相对于庞大的家禽养殖体量仍有很大缺口。

亳州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路径研究

亳州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路径研究

亳州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路径研究
张双旗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24()2
【摘要】对于皖北地区优质优价的农产品生产来说,融入长三角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亳州市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提升安全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能力,加快融入长三角高端市场,为亳州特色农产品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本文从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状况入手,深入分析影响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进而引入区域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绿色农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促进亳州绿色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总页数】4页(P98-101)
【作者】张双旗
【作者单位】中共亳州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
【相关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0]6号)
2.宣城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及
发展对策3.阜阳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路径研究4.萧县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现状及建议5.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研究——以铜陵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秘〔2021〕78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秘〔2021〕78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在新发展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造全国重要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上走在前列,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把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定时期内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继续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

加大以工代赈支持力度,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安排老区以工代赈中央投资占全省比重不低于50%。

(省乡村振兴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配合)(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在老区优先确定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整县打造美丽生态宜居乡村示范县和美丽乡村示范带。

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危房改造,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7.07•【字号】滁政办〔2022〕11号•【施行日期】2022.07.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滁州市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2022年6月20日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7月7日滁州市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2〕3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提高绿色食品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以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为路径,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大力开展“双招双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全市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更加健全,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较大幅度提高,绿色食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现代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着力培育稻米、小麦、生猪、家禽、水产、稻虾、蔬菜(食用菌)、林特、经果、道地药材等10个规模体量较大、融合程度较高的产业发展集群,壮大一批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全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410个,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从“十三五”末的1320亿元增长到194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

二、重点任务(一)着力保障供给,做强现代种养业。

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扛稳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的通知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的通知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4.13•【字号】湖政办发〔2023〕23号•【施行日期】2023.04.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的通知湖政办发〔2023〕2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湖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4月13日湖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实施制造强市战略,高质量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全国绿色智造名城,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推动产业创强赶超(一)加快布局重点赛道。

紧盯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围绕4210现代产业体系,聚力"2+8"平台生产力布局,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光电、物流装备、生物医药、工程机械、合金特材、地理信息、数控机床产业链,加快突破第三代半导体、汽车电子、大数据、云计算等未来前沿领域。

(二)支持新兴产业投资扩量。

对制造业重点支持领域设备投资2000万元(含)以上的新建项目,给予分档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5000万元。

对半导体及光电重点建链产业项目,投产后按设备投资额的15%—30%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5000万元;对新能源汽车、物流装备、生物医药、工程机械、合金特材、地理信息、数控机床等领域的成套、整机或核心关键零部件(材料)强链补链项目,投产后按设备投资额的12%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3000万元;对其他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提升项目,投产后按设备投资额的8%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3000万元。

泰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产业基地政策措施的通知-泰政发〔2017〕143号

泰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产业基地政策措施的通知-泰政发〔2017〕143号

泰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产业基地政策措施的通知正文:----------------------------------------------------------------------------------------------------------------------------------------------------泰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产业基地政策措施的通知泰政发〔2017〕143号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关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产业基地的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泰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8月14日关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产业基地的政策措施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发展动能转换,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将我市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特色产业基地,根据《江苏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政策。

一、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一)聚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

1.以创新成果产业化为重点,推进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到2020年,产销规模突破2000亿元。

对新投产的一类新药、三类医疗器械,按产业化进程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100万元奖励。

对新取得GMP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鼓励企业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新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每个品种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对药品、医疗器械单品种年开票销售首次突破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奖励。

2.以提升新船研发能力和拓展市场空间为重点,实现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稳中有进,到2020年,产销规模突破1500亿元。

对企业研发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和超级节能环保船舶,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0〕6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0〕6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高起点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经省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计划。

围绕全省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中药材、油茶、土特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生产基地稳固、加工提挡升级、销售渠道畅通。

力争到2025年,每个县(含市、区,下同)至少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省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500个;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8000亿元。

二、主要任务(一)建设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

1.打造优势主导特色农产品板块。

粮食生产方面,以皖北地区为重点,发展品牌小麦和优质高蛋白大豆;以沿江沿淮地区为重点,发展优质水(糯)稻。

畜禽生产方面,以19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生猪基地;以阜阳、亳州、蚌埠、宿州等地为中心,建设一批优质肉牛肉羊基地;在六安、宣城、阜阳等地,以皖西白鹅、宣城三黄鸡、阜南番鸭等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家禽基地。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3年)的通知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3年)的通知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4.11•【字号】淮府办秘〔2023〕13号•【施行日期】2023.04.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3年)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淮南市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4月11日淮南市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3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要求,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决定深入实施有效投资专项行动。

一、总体目标。

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15%以上。

力争上半年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55%以上,其中,续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65%以上、新建项目开工率70%以上。

省开工动员项目开工率达到100%。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各县区政府、园区管委会,以下工作均需各县区政府、园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二、深入开展农业“两强一增”暨乡村建设投资专项行动。

2023年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

新增高标准农田24万亩,实施“小田变大田”20万亩,加快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

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新增农产品产地冷链仓储库容1万立方米。

加大农村水电路气网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厕1.3万户、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27个。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三、深入开展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投资专项行动。

建设美好幸福怀远的探索之路——专访中共怀远县委书记汪若怀

建设美好幸福怀远的探索之路——专访中共怀远县委书记汪若怀

24 JUECE |决策 | 2020. 11建设美好幸福怀远的探索之路——专访中共怀远县委书记 汪若怀本刊记者 吴明华【编者按】地处淮河之滨的蚌埠市怀远县,古为大禹劈山导淮之地,近年来秉持“大禹治水、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奋力走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如今在怀远,最美的环境是两山拥抱、碧水绕城,最好的公共服务设施是学校、医院和交通枢纽,“美好幸福”成为130万怀远人民共同的感受。

“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发展、为了谁发展、怎么去发展。

这几年,我们在发展中,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三方面的问题。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是要有情怀的。

”近日,《决策》专访中共怀远县委书记汪若怀,深情讲述怀远的发展路径与执政情怀。

发展“新航标”《决策》:当前,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动新时代美好安徽跨越式发展。

具体到怀远,是如何贯彻落实的?汪若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指示,高瞻远瞩、引领航向,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矗立起新航标、擘画出新目标。

我们把学习贯彻工作作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总遵循。

结合怀远实际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工作。

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作为重点,突出“常”字抓落实,严防任何疏漏,让常态化疫情防控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生活方式更加文明的新机遇、新措施。

针对今年夏季淮河荆山湖行洪,我们一方面突出落实省委“三抢三保”的要求,大力推进“四启动一建设”项目,加快修复水毁设施,借助秋种调优产业结构,稳步推进640多户移民迁建工程;一方面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的重大项目,补短板强弱项,完善与提升整个行洪区功能,为淮河安澜纾困解难。

总体来说,抓住年底前的有限时间,大干快干,努力把疫情灾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二是全力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初步考虑怀远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县域前列;到2025年,经济总量居全省前十,力争前八,发展质量迈入二类县前列,力争进入一类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新时代美好幸福怀远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关于如何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几点建议近年来,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

同时,长三角地区也在积极推进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因此,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首先,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需要建立健全的基础设施。

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完善的交通、通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基地的建设中来,共同发挥优势,推动基地建设进程。

其次,要积极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绿色农业生产则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这种生产方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另外,要注重产业链条的打造。

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不仅需要重视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还需要关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在产业链上投入资金和人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要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市场是农产品生产的最终归宿,只有做好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才能让农产品在市场上得到更好的认可和销售。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和生产者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为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供更多的支持。

总之,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只有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农民等多方合作,共同发挥各自己的优势,才能够推动该基地的建设,提高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供应能力。

同时,应该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升基地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农产品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接轨上海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接轨上海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接轨上海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5.21•【字号】湖委发[2009]23号•【施行日期】2009.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接轨上海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委发〔2009〕23号2009年5月2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全力打造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的先行区,深度融入长江三角洲,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现就我市全面接轨上海、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目标任务1.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家推动长三角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战略部署,以转型升级、差异发展为主线,以企业主体、政府推动为着力点,以产业接轨、要素互动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

2.主要目标。

通过若干年努力,把湖州建设成为与上海产业发展紧密配套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旅游度假胜地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资本、生产要素、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区域,建设成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的先行区和承接上海辐射内地的门户城市,努力形成开放合作、互补共赢的新局面。

到2011年,累计引进沪资工业项目100项,实到资金50亿元;年均供沪农产品销售额50亿元以上,农产品出口年增长8%以上;年接待上海游客5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门票收入5000万元,旅游总收入4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15%和20%;每年从上海引进各类人才500名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50名以上。

二、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3.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我省启动实施绿色农产品“158行动计划

我省启动实施绿色农产品“158行动计划

我省启动实施绿色农产品“158行动计划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根据日前批准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我省启
动实施“158”行动计划,建设一批面向沪苏浙市场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
工供应基地。

这是我省参与长三角产业协作分工的最新举措和重要抓手,
也是带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根据实施意见,“1”是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

力争到2025年,每个县至少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
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是指到2025年,全
省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500
个;“8”指的是销售额,即到2025年,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
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8000亿元。

安徽是农业大省,优质绿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沪苏浙地区人才、技术、资本实力雄厚,高端市场需求旺盛,各方携手农业合作潜力巨大。

实施意
见分别围绕“种植”“加工”和“流通”环节做出安排。

要求建设绿色农
产品种养基地,全面推进绿色生产方式。

打好“加工牌”,吸收长三角地
区资本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培育加工业领军企业,带动建设
绿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发展绿色流通,特别是产地物流,重点打造20
家左右大型冷链物流配送企业,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实施意见提出优先选择与沪苏浙地区有较好合作基础、有优势的省级
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和示
范家庭农场等主体,承担示范基地项目实施任务。

(记者史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来打造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下面,我将介绍打造长三角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优势和特色。

首先,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长江流域和太湖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拥有优质的农产品和丰富的水资源。

这为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其次,长三角地区有着完善的交通网络和物流体系。

长江、京杭大运河等水路交通使得产品的运输更加便捷和经济;高速公路和铁路网覆盖全区,有助于加快产品流通;同时,航空网络也非常发达,方便与其他地区和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这样的交通优势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长三角地区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长三角地区集聚了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这些学府和机构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并且在绿色技术和生产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这为打造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此外,长三角地区政府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发展绿色产业。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加强了环境监管力度,
为绿色生产提供了保障。

针对上述优势和特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首先,加大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力度。

鼓励农民转变传统农业观念,采用有机无公害的种植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其次,引导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

政府可以设立绿色产业科研基地,建立行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同时,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

再次,加强绿色产品的推广和宣传。

政府可以组织展会和展销活动,推广长三角绿色产品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认可度。

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和购买意愿。

最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政府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监管。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环境污染。

总之,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善的交通网络、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以及政府对绿色产业的大力支持。

通过加大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绿色
技术研发投入,加强绿色产品的推广和宣传,以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我们可以打造一个繁荣发展的长三角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这将有助于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和产业聚集区。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绿色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打造长三角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绿色产品相较于传统产品,具有环境友好、健康安全、资源节约等特点。

长三角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可以发展多种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农业、绿色制造和绿色服务业等。

首先,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资源丰富,尤其是农产品品质优良,如江苏的优质稻米、浙江的茶叶、安徽的绿色果蔬等,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通过采用无公害、有机种植等绿色农业方式,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其次,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达,技术实力强大,可以加大绿色制造业的发展力度。

绿色制造业是指通过改变传统生产方式,采用清洁能源、低碳技术和循环资源利用等手段,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污染和消耗,提高产品的可持续性。

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拥有丰富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可以研发和生产更加环保、节能、高效的产品。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也可以发展绿色服务业,如绿色旅游、绿色金融、绿色物流等。

长三角地区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开发和推广绿色旅游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保护和传承遗产的价值。

在金融领域,可以发展绿色金融,为
绿色产业提供融资支持,吸引更多的投资。

绿色物流指的是采用低碳、高效的物流模式,将产品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者手中。

长三角地区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可以提供便捷和高效的物流服务。

打造长三角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在政策层面上要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可以出台更加详细和具体的绿色产业政策,明确支持的方向和方式。

例如,可以建立绿色产业基地,并提供相应的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绿色产业。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的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

其次,政府还需要加强对绿色产业的监管和管理。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建设,对不符合绿色标准的企业进行整治和处罚。

并且,政府可以加强对企业和公众的绿色教育和宣传,提高社会对绿色产业的认知和参与度。

企业在绿色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加大绿色技术投入,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的绿色培训,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产技术能力。

社会各方要加强对绿色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消费者是绿色产品最终的用户,对于绿色产品的认知和购买行为起着关键作用。

社会各界可以组织绿色产品展会和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绿色产品的认可度。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绿色产品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绿色生活的意识和行为。

建设长三角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对于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发展绿色产业,
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绿色产业还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长三角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还可以促进长三角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例如,可以加强与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实现产业链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总之,打造长三角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发展潜力。

通过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和绿色服务业等绿色产业,可以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要加大力度,共同努力,为长三角地区建设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