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
一、引言
在传统贸易壁垒被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约束的背景下,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其名义上合理、形式上合法、政策工具多样、保护效果隐蔽,已然成为各国实施最为频繁的国际贸易措施之一。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是指一国政府或者非政府机构基于维护国家安全、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环境保护、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正当理由,而采取的强制性或者非强制性限制产品进口的技术性措施,主要包括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 sanitary measures, SPS)等。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够纠正和减轻市场失灵、促进生产和交换、减少交易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公共产品供给。就这一积极意义而言,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在WTO 制度框架下长期存在。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可能被用作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并且,无论其与WTO现行规则是否相容,都会影响正常的贸易流量,改变贸易流向。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性质,使得其可能表现为一项长期稳定的标准和法规,也可能是开放经济中的一次突发性事件。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无论是出口产品遭遇国外壁垒限制,还是对进口产品实施监管,都会产生供给和需求变动的“大国”贸易效应。但是,我国长期“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战略使得我国贸易在确保产品出口得到其他国家非歧视对待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以这种实践为参照,国内研究也大多集中于我国作为出
口国的视角。我国作为一个需求和进口大国,防御进口冲击、保护国内市场安全是和维护出口利益同等重要的问题。本文将立足于我国作为进口国的视角,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进口监管政策的贸易效应进行分析,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回答相关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贸易抑制效应
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那些基于合法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都可能由于增加了出口国的符合成本而限制正常的贸易流量(Fischer & Serra, 2000; Baldwin, 2001; Ganslandt & Markusen, 2001)。从形式上看,这种额外成本包括企业为了符合外国标准改装生产线所负担的“即时”成本;企业改变生产技术、尤其是采用某种具有市场特定性的新技术减少规模经济所产生的效率损失,以及每一批次货物取得符合认证的“再生”成本;还包括由于不透明、时间延误和符合评定程序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间接”成本(Maskus & Wilson, 2001)。从投入上看,这种额外成本包括由于符合标准而增加的劳动力和资本成本,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更多投入的原材料、能源和其他中间投入(Maskus, Otsuki & Wilson, 2005)。
调查的方法证实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成本增加的特征。OECD(2000)对美国、日本和英国三个部门55个企业的调查发现,外国标准的符合成本可以高达10%;USITC(1998)对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调查也显示,符合成本是该部门出口最大的贸易障碍。Maskus, Otsuki & Wilson(2005)利用世界银行对16个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构造系统的成本函数,发现标准同时增加了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计量结果显示,变动
生产成本增加~个百分点;符合固定成本也很大,大约是每个企业万美元。
各国技术标准的差异可以导致市场分割,限制了套利的空间(Maskus & Wilson, 2001),同时改变了竞争性质(Roberts, et al., 1999),因为符合成本对外国企业而言往往比本国企业高,形成了贸易壁垒。比如,发展中国家生产设备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符合发达国家的标准通常要求技术专家和政府在检验设备、检疫程序等方面的政府投资,但是,发展中国家无论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源都比较匮乏,限制了他们符合发达国家标准的能力(Maskus & Wilson, 2001)。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整体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构成的两极体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Baldwin, 2001)。
基于此,较多的研究都关注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影响。这些研究直接采用最大残余水平作为标准严格程度的量化指标,大多关注某些特定的国家和产品,比如Otsuki, Wilson & Sewadeh(2001a, b)和Wilson & Otsuki(2004b)关于欧盟黄曲霉毒素标准对非洲落花生和其他农产品(蔬菜、水果和谷类)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Wilson & Otsuki (2004a)关于发达国家毒死蜱最大残余量对中美、拉美、亚非等国家香蕉贸易影响的研究;Metha & Nambiar(2005)关于食品安全标准对印度四大类加工农产品(虾、蘑菇、芒果和家禽)出口影响的研究;Babool & Reed (2007)关于OECD国家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对亚洲太平洋国家加工食品贸易出口的研究;Chen, Yang & Findlay(2008)对杀虫剂中毒死蜱的最大残余量和鱼饲料中土霉素的最大残余量对中国新鲜水果和鱼类等水产品出口影响的研究等。这些研究都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即进口国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大残余量标准普遍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并且标准越严格,
限制程度越大。
2、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效应的不确定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可能通过影响出口国的成本影响贸易,也可能通过改变本国的需求供给结构产生更广泛的市场效应。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促进生产和交换、减少交易成本、保证质量、保证公共产品供给(Maskus & Wilson, 2001)。其促进经济效率的具体途径包括:在买卖双方之间促进产品信息流动;促进对互补产品的需求;提高类似产品之间的需求替代弹性;促进规模经济;作为兼容性的基准,促进全球市场一体化和技术传播;克服和公共产品相联系的市场失灵,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等(Popper, 2004)。因此,有别于其他传统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可能成为贸易促进的力量,其贸易效应会因为标准属性、国家类型、产业类别、产品和企业特征的差异存在不确定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不同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可能导致不同的贸易效应。Chen, Otsuki & Wilson(2006)基于世界银行的TBT企业调查数据,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同形式的进口标准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对企业出口构成贸易障碍的首要因素是企业获得标准信息的难易程度,其次是企业是否遭遇检验程序和检验时间的长短。并且,标准信息获知的难易程度对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影响大于对农产品企业的影响。相反,检验程序和检验时间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更大。总体上看,由于生产者成本的增加被消费者信息成本的降低所抵消,标准和标签要求对出口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并且,进口国标准差异导致企业的规模不经济,影响了企业是否进入出口市场的决策。Chevassus-Lozza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