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的有效设计
“双减”下的初中历史校本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双减”下的初中历史校本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手段对历史作业进行设计和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校本作业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研发出的一种作业形式,与传统的作业形式相比较可以发现,校本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教师在对校本作业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减负政策和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还要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层级,对学生进行划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围绕“双减”政策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校本作业(一)校本作业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实现减负增效的融合历史校本作业就是学校根据本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自行研发出的,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对校本作业进行设计。
通过校本作业设计,可以将学生被动的学习但是改为主动,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予以掌握。
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方式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比如:校本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作业形式,与“双减”政策的要求相吻合,有助于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帮助其巩固所学知识。
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教师可以运用新媒体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依靠延长作业时间,使学生在疲惫不堪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会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减轻学习的抵触心理。
例如,教师在九年级下册的历史教材《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进行讲解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进行观看,通过运用新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
此类作业形式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对作业形式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完成作业。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两篇)“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篇一一、通过作业布置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记录学习笔记的习惯课堂笔记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调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一项检验。
学生如果可以整理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笔记,那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复习活动时获得更好的复习资料,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当前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之所以学习的质量难以达到理想中的水平,往往都是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学习笔记,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时,也可以将学习笔记作为作业中的重点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完成。
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可以更加深化理解重要内容。
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课,上完后,让学生根据课堂笔记设计思维导图,一方面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检验学生课堂上是否有做笔记,是否书本留痕。
并且要及时批改思维导图,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鼓励批语。
实在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力量完成此作业。
二、为学生进行探究式的作业布置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为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时,当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于实际生活中各类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
通过探究式作业的布置,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新文化运动》教学时,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中出现的各类阶层的思想流派进行搜集和判断。
让学生编写剧本,用上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时代语言,扮演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同流派的人物和他们的政治立场,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本质,并且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活跃了课堂。
三、引导学生成为作业布置的主体在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历史学科作业的布置时,往往都是由教师作为主体进行布置的。
【“双减”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有效设计策略三篇

【“双减”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有效设计策略三篇“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历史作业,来实现“减负增效”呢?作业有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之分。
学生的作业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作业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强化和拓展延伸;作业与上课有着很强的逻辑联系,是学生巩固知识的载体,是教师反馈教学的工具,是检验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老师应该重视作业设计,合理布置作业,应该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力求新颖多样,面向全体学生,学以致用,达到有效作业与有效教学的有机结合。
那么,初中历史作业究竟该如何进行有效设计呢?我认为要尽量做到注重实效性、趣味性、选择性、开放性、鼓励性等几个方面。
一、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实效性实效性是作业的第一要求,是设计作业应该追求的第一目标。
作业设计应该有助于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
作业设计首先强调的就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巩固,其次,作业设计的目的还在于基本技能的提高。
现在,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扬州市中考复习指导》依据新课标在这些方面也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因此,我认为,学生的作业应该围绕考纲进行设计,考什么就做什么,坚决反对“题海战术”,在有针对性强化基础训练的前提下,通过“能力测试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历史信息收集能力、成果反馈多样化的能力等。
例如,在教学《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时,就重点抓住“文韬”中的“拿破仑法典”进行作业设计,重点练习“法典”的作者、内容、地位及影响,重点抓住“武略”中“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进行作业设计,重点练习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
这样,既抓住了重点,又巩固了基础,还提高了能力,增强了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摘要:初中历史作业常常以填鸭式的知识传授为主,导致学生在完成大量的记忆性任务时缺乏真正的思考和理解。
然而,以负担过大和内容单一为特征的传统作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
初中历史作业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批判思维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通过优化设计作业,可以提供更丰富、多样化和有针对性的学习机会,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实施了“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负担和过重作业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优化设计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作业,以提高作业的质量和学习效果。
通过此研究,可以为初中历史作业的优化设计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为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双减”政策对传统作业模式的挑战“双减”政策对传统作业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具体如下:第一,作业量减少。
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学生的作业量需要减少,传统作业模式中通常给予学生大量的重复性、填鸭式的作业任务,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记忆和机械性的任务。
然而,随着作业量的减少,这种基于死记硬背的传统作业模式受到了挑战。
第二,内容质量提升。
传统作业模式注重知识点的复习和灌输,往往忽视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然而,“双减”政策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要求作业内容更加广泛、多元,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三,学习方式变革。
传统作业模式通常以单一的笔头书写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然而,“双减”政策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要求作业模式具有更多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随着教育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深入,如何更好 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是传统作业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 。
传统作业设计的局限性
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作业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分析能 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传统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 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 训负担(简称“双减 ”)
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降低培训成本,减轻 家庭经济负担
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 ,提高作业质量
政策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影响
01
02
03
转变教学方式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注重 学生能力培养转变
调整教学内容
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和扩展,以及历史思维的 培养
注重个性发展,体现差异化
多样化作业形式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多 样化的作业形式,如绘画、写作 、表演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
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
差异化作业难度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设计不同 难度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难度。
个性化作业评价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表现, 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评价,让学生了 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励学生不 断进步。
03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创新策 略
创新作业形式,提高趣味性
增加实践性和体验性作业
例如,让学生进行历史人物扮演、历史事件模拟等,增加学生对 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参与度。
引入游戏化元素
将历史知识以游戏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XXX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XXX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增强作业实施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我县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目标(一)检测课程教学效果坚持以学生为本,准确把握初中历史学科的性质和作业的功能,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学情,精准设计作业,精选作业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帮助历史教师检测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升育人水平。
(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坚持遵循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规律,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历史课堂和学生实际,增强历史作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发挥作业对历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既注重学生完成历史学科作业的结果,更注重学生研究历史的态度和思维过程,从而不断提升历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三)增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内容的挖掘和跨学科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通过历史学科作业评价反馈,给予学生及时、适当、有针对性的鼓励、指导和帮助,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具体要求(一)掌握功课总量立足学生实际,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不超标超量布置作业。
为减轻学生负担,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历史学科提倡课堂作业与课后书面作业相结合。
历史学科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完成时间,保证大多数作业能够在校内完成。
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初中每天各学科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总时间不超过90分钟。
(二)精选功课内容作业内容要体现历史学科特点。
增强作业的思想性,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增强作业的科学性,确保内容准确无误、情境符合事实、问题设计恰当、语言表述清晰;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符合学生研究实际,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
探讨“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作业有效设计

教学篇誗作业评价注:本文系2022年江西省基础教育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历史作业的设计研究”(课题立项编号:JALS2022-580)的研究成果之一。
探讨“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作业有效设计文|高锦鹏黄洁敏“双减”政策的本质是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特点,减轻学生与家长的学业负担。
学生与家长的负担大多来自作业的数量,因此优化作业设计成为当前初中历史教师重点研究的方向。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基于历史学科特点来设计作业的结构,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作业设计的主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充分增强历史作业的针对性、趣味性以及思维性,借此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历史学习中,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作业有效设计的内涵与必要性(一)内涵“双减”政策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学生与家长的广泛关注,为学生减负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
这种担忧从侧面体现了传统教育理念中重成绩而轻过程的错误观念,很多学生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心智上的成长。
“双减”政策的推出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今教育过程中的诸多乱象,倒逼教师从教育质量的提升出发,真正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传统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过度重视数量,认为学生通过大量的记忆与背诵便可以快速提升成绩,但初中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过多的作业非但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历史学习,相反还可能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学生缺乏实践探索与自主思考的机会,其长远发展自然得不到有效保障。
从这一方面来看,“双减”政策的重点应该以提质来减轻负担,借助高质量、针对性强的作业来让学生在有限的作业中感受到历史的内涵与趣味性,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完成教育目标。
(二)必要性初中历史作业的有效设计一方面是给学生充分的课外时间,让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爱好,获得充足的休息时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初中历史涉及的知识数量大、范围广,其中大部分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并运用。
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探讨

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探讨双减政策是当前教育系统出台的重大教学举措,它的目标是减轻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双减政策使学校课程设计变得更加开放化、多样化,从而改善学生学习氛围,为优质教学提升提供了可能,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学合理性和实效性。
因此,初中历史課程设计如何实施双减政策,针对某一类学生如何制定合理的作业,实现双减的效果,是现阶段我们必须正视的是重要课题。
一、实施双减政策,提出针对性的历史作业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历史课程和作业,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仔细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找出他们的学习特点和不足,并根据它们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历史作业。
比如,在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时发现他们对历史内容理解不深入,则可以采纳走访社会老师或参观既定的历史文物的方法,结合实地考察;又比如,发现他们在某门历史课程上学习效果不佳,可以让他们督促同学,设立小组,共同学习和复习,也可以让他们参加有关该课程的校外活动,在实践中帮助他们加深消化学习成果。
二、设计有针对性的历史作业针对性历史作业设计必须基于充分理解学生特点,针对学生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有意义的学习时间,全面考察学生的个体能力。
具体到历史作业设计,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兴趣,给予有效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如果面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以增加自学视频,或安排一个个教学包,供其参考,如果面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安排更复杂的考试内容,比如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历史矛盾问题的分析,以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
三、注重历史实验设计,实现双减效果实验作业设计对于发展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分析思考能力,开发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概括性思维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我们在历史作业设计上,也可以加入实验作业,让学生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完成与课堂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实验,以及比较不同时期历史事件的实验,查证古代衣服材料等实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实现双减政策的效果。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案例三:某校个性化历史作业设计与实践
总结词
个性化历史作业能够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详细描述
该案例中,某校设计了一系列个性化历史作业,如“为古代文物设计保护方案”、“编写一段历史小 说”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类型和难度,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和想象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在此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教育环 境。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探讨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策略,为历史教师提供有效的作业 设计方法和建议,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意义
通过对历史作业的优化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意识 和历史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研究范围相对狭窄,研究方法 不够完善等,需要进一步拓展和
深化研究。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 计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加 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利 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来优化 历史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和
学习体验。
问题的能力。
强化作业管理
制定明确的作业计划
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作业计划,确保作业 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加强作业的批改和反馈
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以帮助学生及时纠 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果。
建立作业档案
记录学生的作业成绩和表现,以便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习进步和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 计策略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分析

··素养“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分析◎邓明丽(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第一中学)2021年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减轻初中学生的历史作业负担成为初中历史教师研究和思考的重点。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简称《新课标》)也对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实施提出要求和建议,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发挥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为学生设计出教育意义与趣味性并存、探究与开放搭配、生活与实践相统一的作业内容。
本文立足于“双减”的“提质增效”要求,对人教版初中历史作业进行设计与分析。
一、科学分析,掌握唯物史观结合《新课标》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维度,要求学生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
通过整理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可以发现其均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人物,教师在作业布置时可着重引导学生透过此类历史现象探寻历史本质。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秦统一中国》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做了如下作业设计: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
其在位期间作出的贡献影响着我国的历史发展。
有人说秦始皇功大于过,也有人说秦始皇过大于功,请同学们自行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秦始皇的材料,以“秦始皇的功过”为辩题准备辩论内容。
该作业设计主题为“辩论”,以学生性格活泼、对新事物有好奇心和探究欲的特点为切入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作业质量。
同时,该作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检索资料、准备辩论资料、发表各自观点等活动完成作业,颠覆了传统书面作业设计理念,减轻了学生书面作业负担,落实了“减负”要求。
二、绘制实践,建构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学科的本质体现,其内涵可包括时间、空间两方面。
结合《新课标》中对“时空观念”内涵的阐述,初中历史课程的“时空观念”旨在让学生明悉历史时序,并在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有效落实“提质增效”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可着重布置绘制实践类作业,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历史时序表。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管理建议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管理建议一、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总体建议(一)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文件精神,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
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聚焦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遵循历史学科和学生发展规律,按照“统筹管理作业、精心设计作业、科学布置作业、研究指导作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规范我市初中历史作业管理,优化作业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总体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准确把握初中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精准设计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帮助教师动态诊断学情、检测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各学校和广大教师应充分认识作业的价值和加强作业管理的重要性。
坚持遵循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规律,既关注学生完成历史学科作业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和思维过程,不断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
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理念,通过历史学科内容的挖掘和融合性设计,提升作业质量;通过历史学科作业反馈,给予学生及时、适当的鼓励和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基本原则1.目标性原则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紧扣统编历史教材内容,符合新课程、新中考要求,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围绕历史学习目标设定作业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核心素养。
2.层次性原则历史学科作业的布置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水平、生理和心理特点等)情况,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考虑各种层次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供学生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做题,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层次的训练,促进学生成长。
2022-2023学年“双减”初中历史七年级作业设计案例两篇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作业设计学段七年级学科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作业设计目标1.通过收集张仲景、华佗、司马迁生平资料,了解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感受他们身上蕴含的精神。
2.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体会造纸的快乐,理解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3.通过能力提升作业的思考分析,得出两汉科技文化取得成就的原因。
实施过程一、课前作业1.收集有关司马迁、华佗、司马迁生平经历的资料,如找一找居住地和学校附近的张仲景大药房,收集一些关于张仲景的资料。
2.预习教材中《造纸术》内容及造纸工艺流程图,查找资料,用简易方法做实验造出一张纸。
二、课后作业基础知识巩固(必做)1.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籍()A.《齐民要术》B.《水经注》C.《缀术》D.《伤寒杂病论》2.改变《史记》中记载的“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的局面,改进造纸术的是()A.屈原B.张衡C.蔡伦D.毕昇3.以下是某同学对历史知识的表述,其中有误的是()A.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B.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沉郁顿挫”,他被称为“诗圣”C.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D.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4.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也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此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水经注》D.《天工开物》5.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的虎、熊、鹿、猿、鸟等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锻炼的人为之叹服。
创编这套体操的古代医学家是()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宋应星6.小明想搞一个古代名人专辑,在收集某名人的资料时,见到了下面几幅图片,你认为他是在搜集谁的资料()A.蔡伦B.张衡C.华佗D.张仲景7.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实施样例

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增强作业实施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目标(一)检测课程教学效果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学情,精准设计作业,精选作业内容。
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帮助历史教师检测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历史课堂和学生实际,增强历史作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关注学生完成历史学科作业的态度、过程、方法、结果,发挥作业对历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历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通过对历史学科统编教材内容的挖掘和跨学科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通过历史学科作业评价反馈,给予学生及时、适当、有针对性的鼓励、指导和帮助,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具体要求(一)严格作业设计根据不同年级、学段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不同类型作业。
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指导教师从学与教的视角思考作业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规范作业布置,合理作业评价,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二)严把作业难度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注意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分层次设计基础过关作业、能力提升作业、探究拓展作业和综合实践作业等。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的不同需求,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选择性,使每一个学生在历史课内与课外均能获得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提升。
(三)严控作业总量立足学生实际,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不超标超量布置作业。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案例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以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为例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
意见指出:“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合理设计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如何布置作业,同时减轻负担,提高成绩,成为每个一线教师首要的问题。
以下就在七年级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作业设计谈谈几点做法:一、作业内容分层次一直以来学生对历史作业的直观感受就是背得多,写得多。
造成这个问题有几点原因,首先过多强调机械记忆,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其次作业形式单一主要以书面练习为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个别教师一味追求数量不讲质量,对习题没有筛选甄别,出现许多怪题偏题,加重学生作业负担,打击学习积极性。
根据“双减”全面减轻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把作业内容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创新型三大类:1.基础型作业的目标是巩固课本基础知识,要求全体同学完成。
例如,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节课的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布置完成顶尖课课练24页,这道题把这节课的两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减轻作业量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都江堰的修建和商鞅变法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拓展型作业的目标是锻炼综合能力,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第9课《秦统一中国》的作业布置撰写“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的小论文,通过这道题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创新型作业的目标是提升核心素养,提供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
例如第8课《百家争鸣》布置作业:制作诸子百家其中一位人物的名片,这次作业上交率有98%获得许多学生的喜爱,把审美艺术的兴趣爱好和历史作业相结合,体现了知、情、意、趣相统一的原则,同时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的有效设计
受双减背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死记历史事件,而是从历史中领悟思想、感受人文关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有效设计初中历史作业呢?本文从任务要求、学生特点、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四个维度出发进行探讨。
一、任务要求
双减背景下,历史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需要针对学生的思考、探究和创造能力,设计更具挑战性的历史任务。
任务1:历史漫画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场景,以漫画形式表现出来。
漫画应该有一个主题,能够传达出历史上的思想、事件或文化,并注重画面的表现力和情感感染力。
任务2:历史线报
要求学生需要完成一份包含历史事件、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的线报,以严谨的语言、合适的图片和组合的形式呈现。
线报要求必须展现出学生对每一个事件的思考,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任务3:历史文献
要求学生挑选一段历史文献,对文献的作者和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文献的思想、价值和历史背景。
特别注意,需要学生进行文献特色分析,并探索其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等的联系。
二、学生特点
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获得生动、易懂、有趣的历史知识,并引导他们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并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学生特点1:兴趣广泛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的快速变化时期,具有广泛的兴趣,对历史学科的接受度一般较高,因而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任务设计,如漫画、历史人物剪影等。
学生特点2:学科基础薄弱
双减背景下,历史学科中,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出现并不一定深度掌握,需要老师利用相关课外知识来对知识薄弱的学生进行专业导入。
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历史演示、历史讲座、研究报告等形式完成。
三、教学资源
历史教学需要很好的课堂资源来支撑教学过程,而教学资源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学资源1:教材、辅助书、多媒体素材
历史教学的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在任务的设计中,可以将教材作为任务设计的基础,教材内容的选择更加生动、直观、紧扣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避免枯燥、死板。
教学资源2:网络、电子课件等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和电子课件成为了支撑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步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四、评价方式
学生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在双减背景下,评价更加注重学生所掌握的核心能力和价值观,并且要取得海量的研究成果。
评价方式1:考试/测试
考试和测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
但是,过于依赖考试分数可能对学生造成压力。
评价方式2:作品评价
作品评价是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的评价,能够全面衡量学生所掌
握的能力和知识。
可以根据任务设计鼓励创新,颁发不同等级的奖励。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要从任务要求、学生特点、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注重强化学生思考、解读和自主创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批判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和爱国情感,让历史学科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