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见非发酵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合集下载

非发酵菌院内感染及其药敏211例分析

非发酵菌院内感染及其药敏211例分析

( 编辑
雪松)
非 发 酵 菌院 内感 染 及 其 药敏 2 1 分析 1例
张斌 豪 陈志龙 广东省兴 宁市人 民医院检验科 54 0 1 50
摘要 目的 : 研究本医院非发酵 菌感 染状况及 其对抗 生素的药敏情 况。方法 : 分析本 院 2 O 00年 1 一2 0 O月 0 4年 1 O
月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 , 常规方法细菌培养鉴定菌株 , C法做药敏及用先德荧光 快速 微生物鉴定 、 敏分析系统 。 MI 药 结果 : 非发酵菌 占临床细菌分离率 1. %, 9 7 从其 种类 构成 比来看 , 中分离率高的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 5 . ) 其 占 36 、
不动杆菌 ( 1.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1 ) 占 61 、 占 4 。对 l 种常用抗 生素耐药率检测 显示铜绿 假单胞菌 耐药率为 1
2 %~9 , 0 6 耐药率低 的是多粘菌素 B(9 9 ) 亚胺 培南 ( 3 1 ) 不动杆菌属耐药率为 1 ~8 , 1. 、 2 . 、 8 5 耐药率低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是亚胺培南 (8 3 ) 多粘 菌素 B 2. ) 嗜麦 芽窄 食单 胞 菌耐 药率 从 2 ~ 10 不等 , 亚胺 培南 耐 药率 1 . 、 (3 1 、 8 0 对 (O ) 而耐药率低的是复方 新诺 明(8 3 )多粘菌素 B 3 . ) 1O , 2 . 、 ( 1 1 。结论 : 铜绿假 单胞菌 、 不动杆菌以及嗜麦芽窄 食单胞菌仍然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非发酵 菌 , 药敏显示其 对多数抗生 素有 较高 的耐 药率 。开展对非发 酵菌的培 养和耐药性 的动态监测 , 对控制 院内感染 、 指导 临床 医师合理用药具 有深远意义 。
震荡是指脊髓单纯功能性损 伤, 这种可逆过程 的病理基 础是

不常见的羊肚菌卖价高

不常见的羊肚菌卖价高

不常见的羊肚菌卖价高
四川省方林羊肚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期刊名称】《农家科技》
【年(卷),期】2016(0)5
【摘要】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名字也因奇特的外形而来,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以前人们想吃它,基本上都是野生的,而且比较少见,它多生长在山区的阔叶树种下,湿度、温度适宜才能生长,三年前在我国菌类专家的努力下才刚刚实现了人工种植.据研究人员介绍,大田栽培,羊肚菌对土壤要求比较严,通透性、土壤肥力要好.气温要求在15C维持40天左右,对水分需求较多.
【总页数】1页(P27)
【作者】四川省方林羊肚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株临床不常见念珠菌的检验
2.新生儿病房不常见非发酵菌检出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3.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临床不常见病原菌的价值
4.不常见非发酵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5.Meropenme对抗生素耐药菌或不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49株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分析

249株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分析

孢吡肟耐药率为 4 . O 以外 , 94 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 均> 5 。铜 绿假单胞 菌和不 动杆 菌属分离率 ( 分别 为 O
18 5 、74 , P .0 ) 0. 9 4 . 6 均 (0 0 5 及耐药率 ( 分别为 6 . 3 1 .0 P分N<0 0 5及<O 0 ) 3 5 、5 5 , .0 . 5 呈逐 年增高趋 势。结论
药率为4 . 8 , 中铜 绿 假 单 胞 菌 、 光/ 6 1 其 荧 恶臭 假 单 胞 菌 、 嗜麦 芽窄 食 单 胞 菌 、 黄杆 菌 属 耐 药 率较 高, 别 为 分
4 . 6 、O () 、1 8 和 8 . O 。2 9株非发酵菌对其 他 1 3 6 5 .) 8. 2 ( 75 4 O种抗 菌药物均 存在不 同程度 的 多重耐药 , 除头
a r g n s P e d mo a z o e e s P e d mo a u i a e u ioa, su o n s u rs n / su o n s t ,Xa t o n s a t h l n l v b ce im w s f c p d nh mo a l p i a a d F a o a tru a m o i
a p o r t n i ir b a g n s i l i. e h d No f r n a i e b c e i we e ie t id b u o t c o il p r p i e a t c o ila e t n c i c M t o s a m n n e me t t a t ra v r d n i e y a t ma i mir b a f c a a y e ak wa 4 a d m ii a i h b t r o c n r t n wa e t d b n i ir ba u c p i i t e e t n p a e n lz rW l a y 0, n nm l n i i y c n e ta i s ts e y a t c o ils s e tb l y d t c i lt o o m i o

某地区烧伤科非发酵菌阴性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某地区烧伤科非发酵菌阴性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某地区烧伤科非发酵菌阴性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笔者医院烧伤科近几年非发酵阴性杆菌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为烧伤科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笔者医院烧伤科培养结果分离为非发酵菌阴性杆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年共分离非发酵阴性杆菌812株,以铜绿假单胞菌(50.00%)和鲍曼不动杆菌(19.33%)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6%、8.9%、13.9%;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8.3%、11.4%、23.5%。

结论非发酵阴性杆菌耐药性增加,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与滥用、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有关,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关键词】烧伤感染;非发酵阴性杆菌;耐药性burn unit in an area of non-fermentative bacteria-negative bacilli and drug resistance of infectionliu you-hong 1 jiang zhang-jia 1 yang lei 1 shen hui1 zhang gang 1【abstract】 objective to hospital burn unit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of non-negative bacteria ferment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case,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burn unit,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toprovide laboratory evidenc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may 2007 to may 2010 author hospital burn unit for non-fermenting bacteria culture results negative bacilli isolated patient clinical data. results 3-year negative bacilli were isolated from 812 non-fermentativ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50.00%)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19.33%), with drug susceptibility results showed tha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cefoperazone / sulbactam, amikacin, imipenem resistance rates were 7.6%, 8.9%, 13.9%;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efoperazone / sulbactam, amikacin, imine training southern resistance rates were 8.3%, 11.4%, 23.5%. conclusion the non-negative bacilli resistant to increased fermentation, multi-drug resistant strains increase, and abuse, prolonged use of antibiotics resistance, suggest that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based on susceptibility results are reasonable.【key words】burn infection; non-negative bacteria fermentation; drug resistance【中图分类号】r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022-01烧伤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由于住院时间长,皮肤黏膜屏障的破坏、广泛的创面形成、机体免疫能力的降低及侵入操作的使用使烧伤患者对病原菌易感性增加[1],致使感染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患者。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0年2月分离出的11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原因。

结果:113株鲍曼不动杆菌来源于痰液71株(63%)、咽拭子20株(18%)、创伤分泌物9株(8%)、其余标本13株(11%),对所测抗菌药物表现多重耐药。

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81%、复方磺胺甲恶唑为87%,单独使用β-内酰胺类耐药性较高,与酶抑制剂合用可提高敏感性。

敏感性较高的是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喹诺酮类。

结论:临床应重视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而引起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上升的趋势。

标签: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水与土壤、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黏膜,是条件致病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常在患有各种基础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继发感染。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的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多,根据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占第四位,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非发酵菌[1]。

为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本文对11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3株鲍曼不动杆菌为本院2009年3月~2010年2月临床分离菌株(住院患者108例,门诊仅有5例),其中来自痰液71株,咽拭子20株,创伤分泌物9株,尿液5株,血液3株,腹腔引流液3株,深静脉置管2株。

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1.2 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采用美国德灵公司MICROSCAN-4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药敏试验采用MIC法。

细菌鉴定和药敏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西门子公司。

非发酵菌

非发酵菌

美洛培南
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多粘菌素B
环丙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
11
14 May 2020
菌株量
%R
%I
%S
9828
36
0.1
63.9
10028
29.8
0.1
70
5412
34.8
14.6
50.6
10687
18.2
20.5
61.3
11010
23.6
5.3
71.1
10587
24.5
9.3
66.2
9902
31
23.4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哌哌拉拉西西林林/他唑头巴孢坦哌酮/舒巴坦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亚胺培南
阿米卡星
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2
14 May 2020
鲍曼不动杆菌2006~2008年耐药趋势
耐药率%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氨苄西林/哌舒拉巴西坦林/他唑头巴孢坦哌酮/舒巴坦
13.8
52.8
1720
52.5
12.6
34.9
1934
43
6.7
50.3
893
30.6
24.7
44.7
1918
18.7
21.9
59.4
1958
3.5
4.9
91.6
370
30
22.2
47.8

临床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示。原始图像 不能诊断 小结石 , 时要 结合 MR 位像 诊 这 /轴 断 。另外 MR P可显示 结石 引起 胆管炎 性狭窄 , 4 J C 本组 1
例显示肝内胆管炎。
彬, M 等. R胰胆管成像加 常规扫描在 鉴
别胆道术后病变良恶性上 的意义[ ] 中华放 射学杂志 , 0 , J. 2 3 0
A R,9 4 1 2:3 1 J 19 ,6 13 .
2 刘剑羽 , 谢敬霞. 单次屏气超快速 M R在胆系梗阻性疾患诊 断 中的应用 [] 中华放射学杂志 , 0 , : 6 19 J. 2 03 1 — 0 . 0 4 0 [ ] 孙 昌进 , 3 周翔平 , 宋
3 7 一7 . 7: O 4
综上 所述 , 断胆道 系统 结石 C 诊 T价值 有 限 , R 结合 M/ MC R P可进一步提高对胆道系统 结石的诊 断准确率 。
现代医硫 2 0 0 9年 3月 第 9卷第 3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enH si l r 09Vo9N dr opt 2 0 l o3 a Ma
临床 非 发 酵 菌 分布 及 耐 药 性分 析
郭阶明 李勰麟 付 玉梅
DIT B 1 l CAL NON —Z S RI UT 0N 0F CL NI YM OGE N AND lS DRUG RE I T T S S ANCE ANAL S YSI
A C 2 92 铜绿假 单胞 菌 A C 2 8 3 由广东 省临床 检 验 T C52 、 T C75 ,
情况 , 以指 导临 床医生 合理 使 用抗 菌药 物 , 对我 院 2 0 03年 1月 ~ 0 7年 1 间临床标本 中分离 出的 4 5株非 发酵菌 20 2月 6

非发酵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非发酵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非 发 酵 菌 是 一 类 在 厌 氧 条 件 下 不 发 酵 分 解 葡 萄 糖 的革 兰
主 要 构 成 见表 2 。 表 2 非发 酵 菌 的构 成 ( n -4 1 6 )
阴性杆菌 , 主要 有假 单 胞 菌 属 、 不动杆 菌属 、 莫拉 菌属 等 , 多 为
条 件致病菌 , 但 近 年 来 在 住 院 患 者 中 的分 离 率 逐 渐 升 高 , 已 成 为 院内感染重要致病菌_ 1 ] 。本 文 对 本 院 分 离 的 4 1 6 株 非 发 酵
2 结 果
2 . 1 非 发 酵 菌 在 不 同标 本 中 的 分 布 标本中的分布及分离率见表 1 。
表 1
4 1 6株 非 发 酵 菌 在 不 同
非 发 酵 菌 在 不 同标 本 中 的分 布 及 分 离 率 ( n 一4 1 6 )

包括精液 、 前列腺液 、 粪 便 和 静 脉 留置 管 等 标 本 。
2 . 3 药 敏 试 验 结 果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和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是 主 要 的 非发 酵菌 , 其药敏试验结 果见表 3 。
表 3
鲍 曼 不 动杆 菌 和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药 敏 试 验 结 果 ( )
验; 显著性 检验水准为 a 一0 . 0 5 。
国际检验 医学杂 志 2 0 1 3年 1月第 3 d ,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3 4 , N o . 2

237 ・

经 验 交流 ・
非发 酵 菌 分 布 与 耐药 性 分析
菌 的分 布 、 构 成 比及 耐 药 性 进 行 了分 析 , 以 期 为 控 制 细 菌 耐 药

某院1998—2010年两种非发酵菌耐药率情况及与抗生素使用相关性分析

某院1998—2010年两种非发酵菌耐药率情况及与抗生素使用相关性分析

t na drssa c ae fwon n fr e t gb ce a P e d mo a eu ioaa dAcn tb ce a ma ni b . i eitn ertso o . m ni a tr 。 su o n sa rgn s n ieo atrb u n i o n t e n i 。 e
【 关键词 】 抗菌药 ;多药耐药相关蛋 白质类 ;相关关系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An i i r b a e it n e o wo n n f r n i g b e e i n o r l t n wi t i t o s m p o e we n t c o i lr ssa c ft o -e me tn a t ra a d c r ea o t a i o c c n u m i hn b i i t nb t e
d mo a e u i o a a d Ac n t b c e a ma n i a d t e c rea in b t e t it sc n u t n a d a t eo o n sa r g n s i e o a trb u n i n o r lt ewe n a i oi o s mp i n n i r . n . h o n b c o mi b a e i a c a e e w e 9 8 a d 2 1 . M e h d A er s e t e a a y i sp ro e a e n t e ioa i l ss n e r t sb t e n 1 9 n 0 0 r t to s r t p c i l sswa e f r d b s d o h s l . o v n m
1 9 d2 1 optl E r J -ag D Ⅳ¥ q . e a m n hr ay Sc n f l tdHo il 9 8a 0 0i ah si G ^G i y n, n n a a n u D p r e tfP am c, eo dA i e s t t o i a p ao f

非发酵菌临床感染分析

非发酵菌临床感染分析

非发酵菌临床感染分析
王长本
【期刊名称】《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015)004
【摘要】对临床医检的8615例标本(大便标本除外)培养结果作了非发酵菌感染的分析。

共检出非发酵菌243株(2.82%),占所检出致病菌的10.5%,各年度检出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医检地区以假单胞菌属为主(95.5%),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占优势。

在非发酵菌的感染中还显示各种标本均有检出,但以痰标本为主(68.3%),其次为渗出物(12.8%),来源于不同标本的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的差异。

【总页数】2页(P231-232)
【作者】王长本
【作者单位】万县市中心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
【相关文献】
1.麻风亚临床感染的研究:(Ⅱ)麻风接触者亚临床感染的对照分析 [J], 舒会文;朱学思
2.121株临床感染非发酵菌种属分布鉴定报告 [J], 张文华;曲月英;徐善芝;王玉珍
3.2017—2019年龙岩市第二医院ICU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郭琳琳;林燕青;游琴秀
4.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调查及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J], 蔡兴东;胡成平;钟有清;刘素君;陈简
5.基于质谱仪鉴定对血流感染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李爽;杜延召;李莉红;邓承晓;侯德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标本中常见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标本中常见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t t n o i e r n o rh s ia , n r v d h vd n e o e s n b e u i g o n i itc . eh d A a it f a i fs x y a si u o p t la d p o ie t e e i e c f r a o a l sn fa t o i s M t o s o b v r yo e s mp e r e a a e o h u t r . s s ma e b a l swe e s p r t d f rt e c lu e Te twa d y ATB b c e ilt s n t u n . B a e i c p e d n a t ra e ti sr me t K— p p r p e es r a i g
a r g n s ( 2 ta n ) e u i o a 6 6 s r i s ,Acn t b ce a ma n i 5 4 s r i s a d S e o r p o n s mat p i a( 6 ta n ) i eo a t r b u n i( 7 ta n ) n tn to h mo a l h l 3 0 s r i s . o i
头孢 噻 吩 、 孢 曲松 和 复 方 新诺 明 的 耐 药 率 最 高 , 药率 大 于 8 ; 麦 芽 寡 养 单 胞 茵 对 亚 胺 培 南 天 然 耐 药 , 其 头 耐 o 嗜 对 他 大 多数 抗 菌 药物 呈 高度 耐 药 , 复 方新 诺 明 对该 茵非 常敏 感 , 药 率 为 7 8 。结 论 非 发 酵 茵 对 临床 常 用 的 抗 而 耐 .
进 行
共 分 离 出非发 酵 茵 17 O株 , 前 3 的 非发 酵 茵 分 别是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6 6株 , 曼 不动 杆 菌 5 4株 , 麦 芽寡 养 单 5 居 位 2 鲍 7 嗜

非发酵菌特征及鉴定思路课件

非发酵菌特征及鉴定思路课件

分离培养与纯化
分离培养
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将非发酵菌从样本中分离出来。
纯化
通过反复划线培养,获得纯培养物,保证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氧化酶试验
通过氧化酶试验,初步判断非发 酵菌是否为革兰氏阴性菌。
糖发酵试验
检测非发酵菌对糖的利用能力,有 助于分类鉴定。
吲哚试验
检测非发酵菌是否产生吲哚,用于 鉴别肠道细菌。
01
02
03
形态与染色
非发酵菌为革兰氏阴性杆 菌,无芽孢,无鞭毛,多 数有菌毛。
培养特性
非发酵菌需氧或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较高,在培养基 中加入特殊生长因子才能 生长。
抵抗力
非发酵菌对干燥、紫外线 等理化因素敏感,抵抗力 较弱。
生态分布与环境适应性
生态分布
非发酵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水体、 土壤、植物表面等,也存在于人体皮 肤、呼吸道、肠道等部位。
05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与抗菌 药物选择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机制
产生抗菌药物酶
非发酵菌能够产生各种抗菌药物 酶,如β-内酰胺酶,破坏抗菌药 物的化学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药物外排
非发酵菌通过药物外排系统将抗 菌药物排出细胞外,降低药物在 细胞内的浓度,从而产生耐药性。
靶点改变
非发酵菌的靶点改变是导致耐药 性的另一种机制,通过改变抗菌 药物作用的靶点结构,使其无法 与靶点结合,从而避免被抗菌药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16S rRNA基因测序
通过对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比对数据库中的序列信息, 确定细菌的种属关系。
DNA-DNA杂交
利用同源双链DNA之间的杂交技术,比较菌株间的基因组相似性。

不常见药敏结果阅读(完整版)

不常见药敏结果阅读(完整版)
药敏结果?
与庆大霉素相比,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要好 一些。 某些肠杆菌科细菌能产生氨基糖苷类乙酰转移酶AAC(6’)-I, 而这种耐药机制就会导致出现庆大霉素“敏感”、阿米卡星“耐 药”结果。 AAC(6’)-I 在沙雷菌属细菌中比较常见
但在其他的肠杆菌科细菌中则比较罕见。
如在除沙雷菌属以外的其他肠杆菌科细菌中出现庆大霉素 “敏感”、阿米卡星“耐药”结果,必须对细菌进行重新鉴定。
细菌根据不同环境选择生存状态
毒力基因 或 耐药基因
细菌在获得耐药基因的同时,丢失毒力基因的 DNA片段
第5问: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现象
J. Exp. Med., Jul 1948; 88: 99 - 131
药物:青霉素G 细菌:B群β溶血性链球菌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05; 191:2118–20
产ESBL菌株的检测
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与相应单药抑菌圈直径相差≥5mm, 即判断该菌为产ESBLs菌株
头孢他啶:0.5µg/mL
= 2.63
头孢他啶/克拉维酸:0.19µg/mL
第17问:该菌一定为产ESBL菌株?
头孢他啶:>32µg/mL
= >168
头孢他啶/克拉维酸:0.19µg/mL
MIC比值 假阳性结果
性导致了这些肺克对氨苄西林等抗生素重获敏感。
第8问:金黄色葡萄球菌D-试验
D试验临床意义
葡萄球菌中的erm基因编码一种改变了的核糖体结构(23S rRNA 的 甲基化)可导致对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和林可霉素类(如克林
霉素)耐药。 erm 基因需诱导才能使克林霉素耐药性表达,红霉素具诱导作用。 若出现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而D试验阳性。如果不进行D-

非发酵菌属的分布与药物敏感性

非发酵菌属的分布与药物敏感性
2 0 , 1 2 ):1 1 14 0 5 1 (O 3 3 —3 3 .
对抗 菌 药 物 的耐 药性 , 以指 导 临 床 合 理 应 用 抗 菌 药 物 , 效 控 制 哌 拉 西 林 一三 唑 巴 坦 ( z ) 头 孢 噻 吩 ( E ) 头 孢 唑 林 ( F ) 有 TP 、 CF、 CZ 、
非发酵 菌感染 , 我们对临床分离 出的非发 酵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性 头 孢 呋 辛 ( X 、 孢 唑 肟 ( T 、 孢 泊 肟 ( P 、 孢 他 啶 C M) 头 C X) 头 C D) 头
染 , 我院感 染性疾患 中, 在 由非发酵菌属所引致的疾病 , 占了所有
抗原阳性率 8 . % , V—D A 阳性 率 9 . % ;1 抗 一H e 94 HB N 17 2 8例 B 2 .% ;l例 H e g和抗 一H e均为阴性乙肝患 者中前 s 抗原 71 3 bA B l 阳性率 3 . % , B 87 H V—D A阳性率 4 . %。前 s 抗Hale Waihona Puke 原 与 H V N 19 1 B
【 关键词 】 非发 酵菌属
分布
耐药性
采 用 美 国 Wakw y4 s 细 la a 0 i
近 年来 , 着 各 种 先 进 诊 疗 技 术 的开 展 和 抗 菌 药 物 、 疫 抑 12 菌 种 鉴 定 与 药 物 敏 感 性 试 验 随 免 .
制剂的广泛使用 , 非发酵菌 引起 的感 染逐 渐增多 , 类细菌 耐药 菌鉴定 及药物 敏感 性 测试 仪 进行 细 菌 鉴定 和 药物 敏 感性 试 验 该 率高 , 给临床治疗带来 困难 。为 了解非发 酵菌感 染的分布特点及 ( 敏 试 验 ) 药 。抗 菌药 物 包 括 氨 苄 西 林 ( M ) A P ,哌 拉 西 林 ( I ) PP ,

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调查及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调查及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论著・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调查及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蔡兴东 胡成平 钟有清 刘素君 陈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 目的 了解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特点,以及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湘雅医院2007年1月~12月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病例2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致病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

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183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菌株分离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7.6%)、鲍曼不动杆菌(36.3%)、不动杆菌属某种(8.6%)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1%);神经外科(2517%)和中心I CU(22.9%)分离率较高。

非发酵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外)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保持较好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

入住I C U(OR=23.77,P<0.001)、气管切开或插管(OR=4.16,P=0.001)、前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OR=2.77,P=0.032)是独立的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

结论 非发酵菌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大部分耐药严重。

严格把握入住I CU、气管切开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指征对防止多重耐药非发酵菌感染极为重要。

【关键词】 院内感染; 下呼吸道; 非发酵菌; 多重耐药; 危险因素Nosoco m i a l Non2fer m en ted Bacter i a l I nfecti on i n L ower Resp i ra tory Tract and R isk Factors for M ulti2drug Resist an t Bacter i a l I nfecti on CA I X ing2dong,HU Cheng2ping,ZHON G You2qing,L I U Su2j un,CHEN J ian.D epart m ent of Respiratory M edicine,X 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 U 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08,ChinaCorresponding A uthor:HU Cheng2ping,E2m ail:huchengp28@yahoo.co 【Abstract】 O bjecti ve To investigate nos ocom ial non2fer mented bacterial infecti on in l ower res p irat orytract and the risk fact ors f or multi2drug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 on.M ethods 229patients with nos ocom ial non2fer mented bacterial infecti on in l ower res p irat ory tract fr om January t o December in2007in Xiangya Hos p ital wereanalyzed retr os pectively.The distributi on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pathogens were recorded.Of those229patients,183caseswere infected by non2fer mented multi2drug resistant bacteria(MDRB).The risk fact ors f or non2fer mentedMDRB infecti on in l ower res p irat ory tract were analyzed by multi2fact or l ogistic multi p le regressi on analysis.Results The t op four non2fer mented bacteria is olated were Pseudo m onas aeruginosa(4716%),A cinetobacterbaum annii(3613%),A cinetobacter spp(816%),and S tenotropho m onas m altophilia(511%).H igher is olatated ratewas found in neur osurgery(2517%)and central I CU(2219%).The is olated non2fer mented bacteria excep tS tenotropho m onas m altophilia were resistant t o all antibi otics excep t cef operazone2sulbacta m and mer opene m.I CUstay(P<01001),tracheot omy or tracheal intubati on(P=0.001),and p revi ous use of carbapene m antibi otics(P=0.032)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 ors f or non2fer mented MDRB infecti on.Conclusi on Non2fer mented bacilluswere i m portant pathogens of nos ocom ial infecti on in l ower res p irat ory tract with high rates of antibi otic resistance.Itis i m portant t o p revent non2fer mented MDRB infecti on by strict li m itati on on the indicati on of I CU stay,tracheot omy and use of carbapene m.【Key words】 Nos ocom ial infecti on; Lower res p irat ory tract; Non2fer mented bacteria; Multi2drugresistance; R isk fact ors 非发酵菌包括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窄食单胞菌属、洋葱伯克菌属、黄杆菌属、莫拉菌属、巴斯德菌属、心杆菌属等,是一组重要的条件致病菌。

非发酵菌的耐药现状及药物选择

非发酵菌的耐药现状及药物选择

PDR
全耐药(包括 多粘菌素和替 加环素)
包括药物
• 当时所能得到的药物 • 有潜在抗菌活性的药物
整理版ppt
Matthew E. Falagas, et al. CID 2008:46(1): 1121-1122
17
哪些细菌容易发生MDR?
非发酵菌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产ESBLs菌
肺炎克雷伯 大肠埃希菌
非发酵菌的耐药现状及药物选择
福建省立医院临床药学室
整理版ppt
1
革兰阴性菌会对 所有的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都发生耐药吗?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
这些细菌都属于: 非发酵菌
整理版ppt
2
什么是非发酵菌?
非发酵菌是一大类不能以发酵形式利用葡萄糖的需氧革兰阴性杆 菌的统称
黑色:耐碳青霉烯的不动杆菌
整理版ppt
灰色:中度耐碳青霉烯的不动杆菌 13
Livermore DM The threat from the pink corner Ann Med 2003;35:226-234
非发酵菌院内感染形势严峻 原因何在?
整理版ppt
14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临床分离的菌株常有菌毛和微荚膜 。
不动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 两端钝圆、散在或个别成双排列、
大小(0.6~1.0) μm×(1.0~1.6) μ m 的杆 状(球杆状)细菌。
图中显示的是鲍曼不动杆菌。
贾文祥主编. 医学微生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整理版ppt
陈翠珍等. 海洋水产研究 2 0 0 5年8 月第2161卷 第4期

2012~2017年度东营地区临床常见非发酵菌耐药率变化及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

2012~2017年度东营地区临床常见非发酵菌耐药率变化及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

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糖肽类的用药频度显呈相关(r 分别为0. 、 916 0. 、 911 0. , 905 P 均< 0. 05),对
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硝基咪唑类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r 分别为0. 、 917 0. , 884 P 均< 0. 05),对复
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与喹诺酮类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r =0. , 940 P < 0. 05)。结论 非发酵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
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其用药
频度呈正相关(r =0. 、 974 r = 0. , 858 P < 0. 05),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其用药频度
呈正相关(r = 0. 、 878 r = 0. , 883 P < 0. ); 05 Partial 偏相关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环
89
山东医药2018 年第58 卷第23 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高趋势,对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
2 结果
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明显高于2012 年。
2. 1 非发酵菌耐药率 2012 ~ 2017 年,东营地区四 2. 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012 ~ 2017 年,铜绿假
物使用情况是影响细菌耐药性变迁的重要因素,通 率相对完整的数据进行统计,根据WHO 推荐的药
过对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分析, 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DDD)、《卫生部抗菌药物
可以考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细菌耐药率的影响, 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字典及DDD 值》、《新编药物
从而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目前,欧 学》和药品说明书等确定抗常见非发酵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 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试

我院2009至2012年常见非发酵菌耐药性动态分析

我院2009至2012年常见非发酵菌耐药性动态分析

s u h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C L S I 2 0 1 1 s t a n d a r d s . W HONE T 5 . 6 wa s a p p l i e d f o r d a t e a n a l y s i s .Re s u l t s 6 2 9
【 关键词】 呼吸科; 非发酵菌; 药敏试验; 抗菌药物 ; 耐药性
An i t b i o i t c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a n l y s i s o f c o m mo n n o n - f e r me n at t i o n b a c t e r i a f r o m 2 0 0 9 a n d 2 0 1 2 Z HU Gu a n g — x i ,
A n h u i 2 3 0 0 2 2,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n o n f e r m e n t i n g b a c t e i r a f r o m t h e r e s p i r a —
临床肺科杂志 2 0 1 4年 2月 第l 9卷第 2 期
1 9 9
我院 2 0 0 9至 2 0 1 2年 常见 非 发酵 菌 耐 药性 动 态分 析
朱光喜 费广鹤
【 摘要】 目的 我院2 0 0 9— 2 法 采用统一的
材料及方法 ( K . B法 ) 和判 断标 准( M1 0 0 - 2 1 ) 进行耐药性监测 。结果 共分 离出非发酵菌共 6 2 9株 , 其 中铜绿 假 单胞 菌 占4 9 . 3 %( 3 1 0 / 6 2 9 ) ; 铜绿假单胞菌对 多粘 菌素及 阿米卡星的敏感 性最高 , 均 >8 0 %; 鲍曼 不动杆菌 对 大部 分抗 菌药物的耐药率在 5 0 %以上 , 但对 多粘 菌素 、 米诺 环素及替 加环素 仍保持较 高 的敏感性 ; 嗜麦芽 窄食单胞菌分离株最少 , 对 四种推 荐抗 茵药 物的敏感率均 > 6 0 % 。结论 应 加强对非发酵菌的耐药监测 。 呼 吸科 分离 的非 发酵菌耐药率 高 ,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和抗菌药物治疗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和抗菌药物治疗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和抗菌药物治疗刘珊珊;刘伟光;刘明恒【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非发酵菌耐药性情况,探讨抗菌药物治疗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分离出的非发酵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非发酵菌227株,以铜绿假单胞菌(122株)、不动杆菌(65株)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7株)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其它抗菌药物保持中度或低度耐药.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天然耐药,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环丙沙星等敏感.结论非发酵菌是基层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其分布范围广且耐药率高,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3(013)003【总页数】3页(P7-9)【关键词】非发酵菌;耐药性;抗菌药物【作者】刘珊珊;刘伟光;刘明恒【作者单位】开平市中心医院广东开平529300【正文语种】中文非发酵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某些细菌是构成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是一类重要的条件致病菌。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由非发酵菌引起的感染比例逐渐增多,以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等最为多见。

这类细菌可对多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临床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笔者统计分析了2010 年1 月~2011 年12 月医院内非发酵菌的来源、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旨在为非发酵菌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收集自2010 年1 月~2011 年12 月医院内临床标本分离菌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

1.2 菌株培养及鉴定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培养,分离致病菌株。

使用ATB 微生物鉴定系统作菌株鉴定,鉴定测试卡购自生物梅里埃公司。

1.3 药敏试验采用ATB 配套的GNS 药敏卡测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10 年标准判定结果。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和抗菌药物治疗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和抗菌药物治疗
p h i l i a( 1 7 s  ̄ i a n s )w e r e t h e m o s t c o m mo n s t r a i n s .P s e u d o m o n a s a e r u g i n o s a h a s h i g h e r r e s i s t a n c e a g a i n s t c o m p o u n d
现代医院 2 0 1 3年 3月第 1 3卷第 3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 d e m Ho s p i t a l Ma r 2 0 1 3 V o l 1 3 N o 3

非 发 酵 菌 的 耐 药 性 分 析 和 抗 菌 药 物 治 疗
刘 珊 珊 刘伟 光 刘 明恒
【 摘
要】 目的

分析我 院非发 酵 菌耐药性情 况 , 探 讨抗 菌药物 治疗对策 。方 法
对2 0 1 0年 1 月一
2 0 1 1 年 1 2月我 院分 离出的非发 酵茵耐 药性进行 回顾 性分析。结果 共检 出非发酵 菌 2 2 7株 , 以铜 绿假单胞 茵( 1 2 2株 ) 、 不动杆菌 ( 6 5株 ) 和嗜麦芽窄食 单胞 茵( 1 7株 ) 为主 。铜绿假 单胞 菌对 复方磺 胺 甲嚷 唑和氨苄西
a n t i b a c t e i r l a a g e n t s .S t e n o t r o p h o mo n a s ma h o p h i l i a h a s n a t u r a l r e s i s t a n c e a g a i n s t c a r b a p e n e ms a n d i s s e n s i t i v e t o C O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常见非发酵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邬全会卓超苏丹虹陈冬梅袁锦屏【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伯克霍尔德菌属、金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等不常见非发酵菌的耐药性。

方法从2004年~2006年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检测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和分析。

结果两年中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118株,其中伯克霍尔德菌属47株(其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1株,皮氏伯克霍尔德菌6株),金色杆菌属44株(其中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17株,产吲哚金黄杆菌23株),产碱杆菌属27株(其中粪产碱杆菌13株,木糖氧化无色杆菌12株)。

96.6%的菌株来源于痰标本。

对伯克霍尔德菌属有较强体外抗菌活性的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口恶唑(87.2%)、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7.0%)、左氧氟沙星(85.3%)、头孢吡肟(83.0%)、头孢他啶(78.6%)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8.3%)。

对金色杆菌属有较强体外抗菌活性以复方磺胺甲口恶唑(87.5%)最高。

对产碱杆菌属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84.6%)和美罗培南(77.8%)。

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三种非发酵菌都有较高体外抗菌活性。

常规实验室鉴定方法易将三种菌相互混淆,甚至与氧化酶阴性的非发酵菌混淆,这可能是造成各地报道药敏结果差异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伯克霍尔德菌属;金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敏感性;头孢哌酮/舒巴坦;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uncommon nonfermenting Gram-negative bacilli such as Burkholderi spp., Chryseobacterium spp. and Alcaligenes spp. from a hospital in Guangzhou from 2004 to 2006. Methods Disc diffusion test (KB methods)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WHONET 5.4 was applied for date analysis. Results In two years of study from 2004 to 2006, 118 strains were isolated firstly from each patient, including 44 strains of Burkholderia spp. (41 strains of Burkholderia cepacia), 41 strains of Chryseobacterium spp. (17 C. meningosepticum and 23 C.indologenes), 27 strains of Alcaligenes spp. (13 A.faecailis and 12 A.xylosoxidans), 96.6% of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sputum. The susceptibility rates of Burkholderia spp. to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SMZ/TMP), piperacillin/tazobactam, levofloxacin, cefepime, ceftazidime and cefoperazone/sulbactam were 87.2%, 87.0%,85.3%, 83.0%, 78.6% and 78.3%, respectively. SMZ/TMP was the most active agent against Chryseobacterium spp. with the susceptible rates of 87.5%. Cefoperazone/sulbactam and meropenem had the most activity against Alcaligenes spp. with susceptible rates 84.6% and 77.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efoperazone/sulbactam was the better agent against the three species and these species were not distinguishal by routine laboratory test, oven so with oxydase-negative non-fermenting Gram-negatine bactilli which may be one of reasons causing the different susceptible rates among various laboratories.KEY WORDS Burkholderi spp.; Chryseobacterium spp.; Alcaligenes spp.;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Cefoperazone/sulbactam非发酵菌是指在厌氧条件下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机会致病菌。

随着医疗诊治手段的提高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增多,非发酵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近两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常规检测中发现,一些过去不常见的非发酵菌如伯克霍尔德菌属、金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分离率逐渐增多。

本文就2004~2006年该院收集的这些细菌的来源分布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实验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菌种来源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细菌室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集的伯克霍尔德菌属、金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临床分离菌株。

用ATB鉴定系统(Bio-Merieux公司)和API鉴定系统API 20NE(Bio-Merieux公司)将细菌鉴定至种。

1.2 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

药敏纸片和MH培养基为英国Oxiod公司产品。

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试验方法与判定标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6年版的规定[1]。

未提供抗菌药物折点判断标准的菌种参照铜绿假单胞菌标准。

1.3 分析方法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采用患者首次分离株;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推荐的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2.1 细菌来源和分类共分离非重复株为118株,来源于痰标本114例,尿液3例,中心静脉导管1例。

其中伯克霍尔德菌属47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1株,皮氏伯克霍尔德菌6株),金色杆菌属44株(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17株、产吲哚金黄杆菌23株和粘黄杆菌4株),产碱杆菌属27株[粪产碱杆菌13株,木糖氧化产碱菌木糖氧化亚种(木糖氧化无色杆菌)12株,木糖氧化产碱菌反硝酸亚种2株];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65株,其中伯克霍尔德菌属36株,金色杆菌属21株。

2.2 细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见表1、表2。

对伯克霍尔德菌属有较强体外抗菌活性的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口恶唑(87.2%)、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7.0%)、左氧氟沙星(85.3%)、头孢吡肟(83.0%)、头孢他啶(78.6%)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8.3%)。

美罗培南的敏感率高于亚胺培南(75%vs40.4%),交叉耐药分析显示,47.2%对亚胺培南不敏感菌株都对美罗培南敏感,仅有 5.6%对美罗培南耐药的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

对金色杆菌属有较强体外抗菌活性以复方磺胺甲口恶唑(87.5%)最高,其余药物敏感性均在50%以下,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几乎完全耐药。

对产碱杆菌属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84.6%)和美罗培南(77.8%)。

其它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的敏感性都低于60%。

3 讨论非发酵菌目前是医院内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

据王辉报道,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医院获得性肺炎(VAP)中分离率最高的三种非发酵菌。

由于它们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给表1抗菌药物对三种非发酵菌属的体外活性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并对其耐药机制和致病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与此同时,一些生物性状与它们相似的少见非发酵菌由于临床分离率逐渐增多,也开始得到关注。

伯克霍尔德菌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是植物病原菌,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并不致病。

国外报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肺囊性纤维化(CF)合并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之一[2]。

我国肺囊性纤维化的发病率很低,主要感染者是一些由于病情严重入住ICU、免疫功能受损、介入措施多的老年患者及肿瘤患者[3,4]。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免疫功能低下、老年及肿瘤患者在住院患者中的构成比增加,并且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存活期延长,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呈增加趋势。

一项中国十家医院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分离率由2003年的第9位上升至2004年的第6位[5],广州市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相似结果。

以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为代表的金色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是近年逐渐增多的两类非发酵菌。

它们主要存在于土壤和水中,可在医院相对潮湿的环境中(如湿化器、静脉导管、呼吸机管道等)长期生存,当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菌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等感染,其中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所致新生儿脑膜炎的死亡率可达57%[6]。

与粪产碱杆菌相比,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明显增多。

文献报道,该菌还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心内膜炎、腹膜炎、伤口感染、中耳炎、眼部感染及化脓性胰腺炎等[7]。

此外,范昕建等报道,产碱杆菌感染者有30%~50%为多种微生物感染,即产碱杆菌可与其它需氧菌共同形成复数菌感染,最常见合并产碱杆菌感染的需氧病原菌为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及链球菌,厌氧菌为脆弱类杆菌[8]。

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相似,伯克霍尔德菌属、金色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常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导致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

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和木糖氧化产碱菌耐药情况尤为严重,其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以膜通透性降低(膜孔蛋白缺失)为主,部分菌株产诱导性的I类头孢菌素酶[9],导致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