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试验国家标准尺寸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5e48622e3f5727a5e96293.png)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国家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任务来源《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国家标准是我国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样的基础标准,现行GB/T 16865-1997《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国家标准,由于标龄长,对试样的分类不规范,与美国等国外先进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已不能适应我国铝、镁加工工业的高速发展及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由于该标准是基础标准,涉及到的产品有管、棒、型、线、锻件、板、带、箔等品种多,产量大。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和用户的需要。
因此,急需修订该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国标委综合[20XX]87号和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XX]4号文下达了《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国家标准的起草任务,并以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为起草单位,共同起草。
计划项目代号为:20XX2196-T-610,计划完成年限为20XX年。
主要工作过程与协作单位20XX年11月9日-11月12日,由全国有色轻标委主持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本国家标准的任务落实会,会上成立了标准编制组,主编单位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主编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参加单位为: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铝西北铝加工分公司等单位。
编制组根据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拉伸试验的现实情况,参照美国ASTM B 557M-20XX《变形及铸造铝、镁拉伸试验方法》于20XX年2月15日编制出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发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20XX年2月15日-2月17日,由全国有色轻标委主持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召开了本标准的工作会议,会上对编制组提出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并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见。
编制组根据北京会议精神,对原《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并于20XX年5月5日提出该国家标准的《送审稿》。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按国家标准执行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按国家标准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bf5b1d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4.png)
拉伸试验的目的
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通过拉伸试验,可以了解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发生的变形行为,从而 评估其强度和塑性。
确定材料的关键力学性能参数
拉伸试验可以获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关键参 数,这些参数对于材料的应用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机选择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机,确保其精度和量程满足要求。
试验环境
确保试验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符合标准规定,以减小环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试验,避免操作失误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拉伸试验的误差来源
试样制备误差
试样尺寸、形状、表面处理等不符合标准要 求,导致试验结果失真。
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
拉伸试验是一种相对比较的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材料的性 能,从而为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拉伸试验的原理
拉伸试验通常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通过在试样两端施加拉伸载荷,使试样发生变形直至断裂。
在拉伸过程中,试验机记录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该曲线可以获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等关键参数。
根据需要,计算并记录弹性模量、屈 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等拉伸特性 指标。
05
03
预加载
对试样施加一定的预载荷,以消除夹 具与试样之间的间隙,并使试样处于 紧张状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
拉伸试验
以恒定的速率对试样施加拉伸力,记 录试样的变形和应力变化。
03
拉伸试验的设备与工具
拉伸试验机的类型
机械式拉伸试验机
01
屈服点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到拉伸 力作用时,开始发生屈服现象的 应力极限。
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942c6658fafab069dc0297.png)
基本概述
常规冲击计算
冲击波
小能量多次冲击
基本概述
(1)冲击强度用于评价材料的抗冲击能力或判断材料的脆性和韧性程度,因此冲击强度也称冲击韧性。
a:冲击强度
W :冲击损失能量
h:缺口剩余宽度
d:样条厚度
因此,GB与ATSM之间不可以等同测量,但从测量公式可总结经验公式:GB数值*10.16或8(错误样条)=ATSM数值,也可以由实际测量来总结比值。
常规冲击计算
冲击载荷在零件中产生的冲击应力除与零件的形状、体积和局部弹塑性变形等有关外,还同与其相连接的物体有关。如与零件相连接的物体是绝对刚体,则冲击能全部为该零件所承受;如与零件相连接的物体刚度为某一值,则冲击能为整个体系所承担,该零件只承受冲击能的一部分。此外,冲击应力的大小,还取决于冲击能量的大小。因此,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强度计算,比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计算复杂得多。在设计承受冲击载荷的零件时,须引入一个动载系数(见载荷系数)后按静强度设计。动载系数也可用振动理论中求响应的方法确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美菊、孟秉芬。
编辑本段
3相关计算公式
1设力臂为hF,危险截面宽度为SF,齿根危险截面的名义弯曲应力为
2
计入载荷系数K、重合度系数Ye、应力修正系数Ysa,则得齿根弯曲疲劳强
度的校核公式为
3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设计公
式
扩展阅读:
1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一些措施:/jpkc/zydata/14/12158261130.htm
金属拉伸实验报告
![金属拉伸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99a8cf1eb91a37f0115c7b.png)
金属拉伸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R Eh 、R eL及R e 、抗拉强度R m、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
2、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R m和断后伸长率A。
3、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包括屈服、强化、冷作硬化和颈缩等现象),并绘制拉伸图。
4、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与铸铁(脆性材料)拉伸机械性能的特点。
【实验设备和器材】1、电子万能试验机WD-200B型2、游标卡尺3、电子引伸计【实验原理概述】为了便于比较实验结果,按国家标准 GB228—76中的有关规定,实验材料要按上述标准做成比例试件,即:圆形截面试件: L0 =10d(长试件)式中: L--试件的初始计算长度(即试件的标距);--试件的初始截面面积;d--试件在标距内的初始直径实验室里使用的金属拉伸试件通常制成标准圆形截面试件,如图1所示图1拉伸试件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中,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应根据材料性能和试验目的确定拉伸速度),直到拉断为止,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图2-2所示)。
应当指出,试验机自动绘(a)低碳钢拉伸曲线图(b)铸铁拉伸曲线图图装置绘出的拉伸变形ΔL主要是整个试样(不只是标距部分)的伸长,还包括机器的弹性变形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
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夹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1、低碳钢(典型的塑性材料)当拉力较小时,试样伸长量与力成正比增加,保持直线关系,拉力超过F P 后拉伸曲线将由直变曲。
保持直线关系的最大拉力就是材料比例极限的力值F P。
在F P的上方附近有一点是F c,若拉力小于F c而卸载时,卸载后试样立刻恢复原状,若拉力大于F c后再卸载,则试件只能部分恢复,保留的残余变形即为塑性变形,因而F c是代表材料弹性极限的力值。
当拉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试验机的示力指针(主动针)开始摆动或停止不动,拉伸图上出现锯齿状或平台,这说明此时试样所受的拉力几乎不变但变形却在继续,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屈服。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按国家标准执行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按国家标准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5687d7127cd184254b3535a9.png)
对试验机和引伸计的要求
试验机应符合GB/ T16825 - 1997 规定的准 确度级,并按照该标准要求检验。 测定各强度性能均应采用1 级或优于1 级准 确度的试验机。 引伸计是测延伸用的仪器。应把引伸计看 成是一个测量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记录 器和显示器) 。引伸计应符合GB/ T12160 2002 规定的准确度级,并按照该标准要求定 期进行检验。
断后最小横截面积的测定应准确到±2
%以内。建议按标准中表3 的要求选用量 具。在缩颈最小处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 测量直径,取其平均值计算横截面积,必要 时,将断裂部分在断裂处对接在一起后进 行测量。
可以采用式(6)
直接计算断面收缩率Z
2
du Z 1 100% d
2
矩形横截面试样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按定义测定,但测定试样断后最小横截面积的 方法,是基于一种假设模型并作近似处理,即假 定矩形横截面四个边为抛物线型,它的等效横 截面积粗略近似为
S0 au bu
S0 au bu
式中au 和bu 分别为断裂后缩颈 处最小厚度和最大宽度。
断裂总伸长率At 的测定
如果试样断在标距中间1/ 3
Lo范 围内,则直接测量两标点间的长度;
如果断在标距内,但超出中间1/
3Lo 范围,可以采用移位方法(见标准中附 录F)测定断后标距。
如果断在标距外,而且断后伸长
率未达到规定最小值,则结果无 效,需用同样的试样重新试验。
(2) 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 用引伸计系统 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直至试 样断裂。读取或判读断裂点的总延伸,扣除弹 性延伸部分后得到的非比例延伸作为断后伸 长。扣除的方法是,过断裂点作平行于曲线的 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交于延伸轴,交点即确定 了非比例延伸,见标准中的图1。 引伸计的标距应等于试样的原始标距,可以不 在试样上标出原始标距(但建议标出) 。 建议,当断后伸长率< 5 %时,使用不劣于1 级 引伸计; ≥5 %时,使用不劣于2 级引伸计。
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
![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2e8ba327375a417866f8ff8.png)
实验一 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测定低碳钢的流动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截面收缩率ψ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
2.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过程中表现的现象,绘出外力和变形间的关系曲线(L F ∆-曲线)。
3.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口情况。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CMT5504/5105电子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等图1-1 CMT5504/5105电子万能试验机三、拉伸试件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常用的试件形状如图所示。
图中工作段长度l 称为标距,试件的拉伸变形量一般由这一段的变形来测定,两端较粗部分是为了便于装入试验机的夹头内。
为了使实验测得的结果可以互相比较,试件必须按国家标准做成标准试件,即d l 5=或d l 10=。
对于一般板的材料拉伸实验,也应按国家标准做成矩形截面试件。
其截面面积和试件标距关系为A l 3.11=或A l 65.5=,A 为标距段内的截面积。
低碳钢拉伸铸铁拉伸图1-2 拉伸试件四、实验原理和方法1.低碳钢拉伸实验低碳钢试件在静拉伸试验中,通常可直接得到拉伸曲线,如图1—3所示。
用准确的拉σ-曲线。
首先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机的夹头内,之后匀速缓伸曲线可直接换算出应力应变ε慢加载(加载速度对力学性能是有影响的,速度越快,所测的强度值就越高),试样依次经过弹性、屈服、强化和颈缩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均匀变形的。
图1-3 低碳钢拉伸曲线OA段,没有任何残留变形。
在弹性阶段,载荷与变形(1) 弹性阶段是指拉伸图上的'是同时存在的,当载荷卸去后变形也就恢复。
在弹性阶段,存在一比例极限点A,对应的应σ,此部分载荷与变形是成比例的。
力为比例极限p(2) 屈服阶段对应拉伸图上的BC段。
金属材料的屈服是宏观塑性变形开始的一种标志,是由切应力引起的。
在低碳钢的拉伸曲线上,当载荷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出现了锯齿现象。
这种载荷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试件还继续变形伸长的现象称为屈服现象。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677f32e14791711cc791798.png)
《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2013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4年制修订标准项目计划中的第111项(C20132124-T-610),制定《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若干相关单位参与起草及验证。
二、工作简况1.立项目的和意义针对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性能检测指标的要求,对试验控制速率以定量化,便于具体实施操作;对铜及铜合金拉伸试样的种类进行了扩展,以规范检测工作;规定了拉伸试样的取样方向和部位;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效率,规范拉伸试验,增加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减少质量异议的发生。
2. 项目编制组成员包含了国内部分主要铜合金加工企业及有色金属检测机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主要工作过程3.1 2014年3月27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江苏扬州召开了《铜及铜合金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上对标准的起草任务进行落实,成立了标准编制组,确定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为负责起草单位,若干相关单位参与起草及验证。
3.2 2014年4月~10月,编制组根据江苏扬州任务落实会确定的起草原则,对我国目前铜及铜合金室温拉伸试验的情况进行广泛调研,查阅、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检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和资料,如标准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16865-2013《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YS/T 668-200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YS/T 815-2012《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ASTM E8/E8M-0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JIS Z 220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用试样》、ISO 4739---1985《加工铜和铜合金——力学试验用试样和试件的选取与制备》等,结合国内铜及铜合金拉伸现状,于2014年10月份起草了本标准的初步讨论稿。
gb-t1040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
![gb-t1040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85b7e6caf1ffc4ffe47ac6f.png)
GB/T 1040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刘山生[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家标准GB/T 1040修订报批稿与替代标准间定义、试样、试验速度等的变化及对试验机、引伸计的不同要求,强调了试样的对中要求。
[关键词] 标准、拉伸、应力、应变一、修订标准与代替标准的对应关系GB/T 1040《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共分为五个部分:——GB/T 1040-1:总则。
ISO 527-1:1993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39-1992《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代替GB/T 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2: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2:1993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40-1992、GB/T 16421-1996《塑料拉伸性能小试样试验方法》 ——GB/T 1040-3: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ISO 527-3:1995 IDT本部分代替GB/T 13022-1991《塑料 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4: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复合增强材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4:1997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40-1992、GB/T 1447-198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5: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5:1997 IDT 本部分代替GB/T 3354-1999《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和GB/T 1040-1992 二、标准术语的变化——GB/T 1040-92共有以下6个术语: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偏置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GB/T 1040-1共有以下16个术语:1、标距 gauge length L0试样中间部分两标线之间的初始距离,以mm为单位。
2、试验速度 speed of testing V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机夹具分离的速度,以mm/min为单位。
金属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尺寸
![金属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尺寸](https://img.taocdn.com/s3/m/f1f46098b9f3f90f77c61b44.png)
5.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黑线标记原始标距(L0),但不得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做标记
6.机加工试样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表2-2标准试样的尺寸公差单位:mm
试样标称宽度
尺寸公差
形状公差
一般试验
仲裁试验
10
±
15
20
±
2、金属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尺寸
标准试样的类型及尺寸见图2-1及表2-1。
图2-1标准试样的类型
表2-1标准试样的尺寸单位:mm
序号
厚度
a
宽度
b
过渡半径
r
原始标距
L0=kS0
平行长度
Lc=L0+2b
总长度
Lt= Lc+2h1+2h
B
h1
h
1
20
≥20
190
30
≥
50
2
20
≥20
190
30
≥
50
3
20
30
≥
50
14
20
≥20
200
30
≥
50
15
20
≥20
215
30
≥
50
对于厚度~薄板和薄带:
1.优先采用比例系数k=的比例试样,若比例标距小于15mm,建议采用非比例试样,
或按双方约定的L0值。
2.头部宽度应至少20mm,但不超过40mm。
3.平行长度应不少于L0+b/2,仲裁试验,平行长度应为L0+2b,除非材料尺寸不足够。
≥20
190
30
≥
GB-T7751987压敏胶粘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GB-T7751987压敏胶粘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28bf20337375a417866f8fad.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78.4-41.061:620.172GB 7753-87压敏胶粘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s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压敏胶粘带拉伸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屈服强度)的试验。
2 定义2.1 拉伸强度——试样拉伸至断裂过程的最大拉力与试样初始宽度之比。
2.2 断裂伸长率——试样断裂时伸长量与初始标线长度的百分比。
2.3 屈服强度——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屈服点出现时的拉力与试样初始宽度之比。
3 原理本方法是通过试样在拉伸力作用下,力—伸长变形的关系来求取其屈服强度和试样在断裂过程的最大拉力及伸长,从而获得其拉伸性能。
4 装置4.1 试验机4.1.1 应使试样的破坏载荷在试验机满标负荷的15%-85%范围内。
试验机力值的示值误差不应大于1%。
4.1.2 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拉力和伸长的绘图装置。
4.1.3 试验机夹持器的移动速度为300±30 mm/min。
4.2 伸长标尺测量伸长的标尺分度为1 mm。
4.3 量具量具采用符合CB 1214—85《游标卡尺》读数值为0.02 mm的游标卡尺。
4.4 切割刀切割刀如图1所示。
也可采用手术刀片。
4.5 印标线板印标线板形状和尺寸如图2所示。
5 试样5.1 试样宽度为25 mm。
小于25 mm时允许取原幅。
试样边缘应光滑无缺口。
5.2 试样数量不应少于5个。
6 试验条件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要求:6.1 标准试验室温度为23±2 ℃;相对湿度为45%~55%。
6.2 胶粘带应除去包装材料在6.1条件下放置2 h以上。
7 试样制备7.1 除去胶粘带最外的3—5层,以大致等分地取三处测量宽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宽度。
胶粘带宽度大于25 mm时,切为25 mm。
7.2 缓慢地解开胶粘带长度约200 mm,用印标线板在试样粘面上印六条平行线作为标距,其颜色要有较大的反差。
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
![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d33d50648d7c1c708a145b2.png)
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1 实验目的⑴.观察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各种现象,并测定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10δ和断面收缩率ψ。
⑵.观察铸铁在轴向拉伸时的各种现象。
⑶.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轴向压缩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⑷.观察试样受力和变形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观察材料的弹性、屈服、强化、颈缩、断裂等物理现象。
测定该试样所代表材料的F S 、F b 和l ∆等值。
⑸.对典型的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进行受力变形现象比较,对其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进行比较。
⑹.学习、掌握电子万能试验机的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2 仪器设备和量具50KN 电子万能试验机,单向引伸计,钢板尺,游标卡尺。
3 试件实验证明,试件尺寸和形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为了便于比较各种材料的机械性能,国家标准中对试件的尺寸和形状有统一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GB6397-86),将金属拉伸比例试件的尺寸列表如下:本实验的拉伸试件采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长比例试件(图2-1),实验段直径mm d 100=,标距mml 1000=。
本实验的压缩试件采用国家标准(GB7314-87)中规定的圆柱形试件2/0=d h ,mm d 150=(图2-2)。
4 实验原理和方法(一)低碳钢的拉伸实验在拉伸实验前,测定低碳钢试件的直径0d 和标距0l 。
实验时,首先将试件安装在实验机的上、下夹头内,并在实验段的标记处安装引伸仪,以测量实验段的变形。
然后开动实验机,缓慢加载,与实验机相联的微机会自动绘制出载荷-变形曲线(l F ∆-曲线,见图2-3)或应力-应变曲线(εσ-曲线,见图2-4),随着载荷的逐渐增大,材料呈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图2-1 拉伸试件图2-2 压缩试件(1)弹性阶段(Ob 段)在拉伸的初始阶段,εσ-曲线(Oa 段)为一直线,说明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满足胡克定理,此阶段称为线形阶段。
线性段的最高点称为材料的比例极限(P σ),线性段的直线斜率即为材料的弹性摸量E 。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2bef9db9d528ea81c7797c.png)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的规定
用试样原始尺寸计算S0或根据测量试样长度、试 样质量和材料密度确定其S0 代替 公称横截面积.
新版本标准,附有A、B、C、D、E、F、G、 H、I、J、K、L等12个附录。
其中A、B、C、D为“标准的附录”,规定了不同厚度、直 径的板材、棒材、型材、管材进行拉伸试验时的试样类型; 其余为“提示的附录”
测定抗拉强度(Rm)的试验速率 塑性范围 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8/s。 弹性范围 如试验不包括屈服强度或规定强度的测定,试验 机的速率可以达到塑性范围内允许的最大速率。
1.10.2夹持方法
应使用例如楔形夹头、螺纹夹头、套环夹头等合
适的夹具夹持试样。 应尽最大努力确保夹持的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 当试验脆性材料或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规 定总延伸强度、规定残余延伸强度或屈服强度时 尤为重要。
应力 :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 之商 {抗拉强度(Rm) ,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ReH) ,下屈服 强度(ReL)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 ,规定总延伸强度(R Back t),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 }.]
新旧标准性能名称对照
新标准不仅在符号上,而且在内含上有很大改变. 最大力(Fm): 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抵抗 的最大力;对于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的金属 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 抗拉强度(Rm): 相应最大 力(Fm)的应力。
1.1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本国家标准编号; 试样标识; 材料名称、牌号; 试样类型; 试样的取样方向和位置; 所测性能结果。
1.19新旧版标准中的几个区别
力学性能符号的变更
用“R”取代“σ”表示应力和强度的主符号; 用“A”取代“δ”表示伸长率主符号; 用“Z”取代“ψ”表示断面收缩率。
DINEN 10083[1].1
![DINEN 10083[1].1](https://img.taocdn.com/s3/m/f277046baf1ffc4ffe47ac4a.png)
ICS 77.140.10 代替1991年10月版主题词:调质钢,供货条件,特种钢,钢材本欧洲标准EN 10083-1:1991+A1:1996有其相应的德文标准标准前言本欧洲标准由欧洲钢铁标准化委员会(ECISS)下属第23技术小组(TC)“热处理钢材,合金钢及易切削钢;质量规范”(秘书处设在德国)编制。
与本标准有关的德国标准委员会是钢铁标准委员会(FES)下属的05“机械制造用钢”工作小组。
此外,冷轧钢带不在本标准的应用范围内。
对此将制订一个新的欧洲标准。
第2节中引用的欧洲标准(EURONORMEN)与下述的德国标准向对应:EURONORM23 见DIN 50191EURONORM103 见DIN 50601EURONORM104 见DIN 50192CR 10260-ECISS-IC 10 见DIN V 17006-100更改:与1991年10月版相比,作了下述的更改:a)修改了钢号及附加标识,并增加了材料编号b)从应用范围中删除了冷轧钢带c)对标准资料作了修改d)重新排版,编辑旧版本DIN 1661:1924-09,1929-06 DIN 1665:1941-05DIN 1662:1928-07,1930-06 DIN 1667:1943-11DIN 1662 Bbl.5, Bbl.8至Bbl.11:1993-05 DIN 17200 Bbl.:1952-05DIN 1663:1936-05,1939-12x DIN 17200:1951-12,1969-12,1984-11,1987-03DIN 1663: Bbl.7至Bbl.9:1937-02x DIN EN 10083-1:1991-10下接第2页并36页正文德国工业标准协会钢铁标准委员会(FES)第2页DIN EN 10083-1:1996-10标准附录NA(信息型)文字说明DIN 50191 端部淬火试验DIN 50192 脱碳深度的计算DIN 50601 金相学检测方法-钢铁中铁素体和奥氏体晶粒度的计算DIN V 17006-100 钢材的标识体系-钢号的附加标识;德文版ECISS-IC 10:1991欧洲标准EN 10083-1:1991.02 EUROPEAN STANDARD +A1:1996.08DK 669.14.018.298.3:620.1ICS 77.140.10主题词:钢铁产品,钢材,调质钢,淬火,回火,供货状态,要求,标记,标识德文版调质钢第1部分:特种钢供货技术条件(包括更改A1:1996)本欧洲标准由CEN于1991年2月12日(更改A1于1995年7月1日)批准通过。
国标、美标、欧标区别
![国标、美标、欧标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b92a27d3968011ca30091f6.png)
高温拉伸试验国标、美标、欧标区别标准序号国家标准GB/T4338-2006美国标准ASTM E21-92欧洲标准EN10 002-5:1992符号原始标距: L O断后标距Lu引伸标距:Le伸长率:A断面收缩率:Z最大力:Fm抗拉强度:Rm屈服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 ReL原始截面积: S0断后截面积:S U原始标距:L O断后标距:引伸标距:伸长率: Elt断面收缩率:最大力:F抗拉强度: SU屈服强度:YP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YS上屈服强度:UYS下屈服强度:LYS原始截面积: A0断后截面积:原始标距: L O断后标距Lu引伸标距:Le伸长率:A断面收缩率:Z最大力:Fm抗拉强度:Rm屈服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 ReL原始截面积: S0断后截面积:SU试样尺寸Ф3mm Ф5mm Ф6mm Ф8mm Ф10mm Ф15mmФ20mm Ф25mmФ2.5mm Ф4mm Ф6mmФ9mm Ф12.5mmФ5mm Ф10mm Ф20mm原始标距原始标距5d 原始标距5d 原始标距5d试验温度试样加热装置应使试样可以加热至所规定的温度θ。
所规定的温度θ和所指示的温度θi间允许的偏差为:θ≤ 600℃:±3℃600℃<θ≤ 800℃:±4℃800℃<θ≤1000℃:±5℃试样加热装置应使试样可以加热至所规定的温度θ。
所规定的温度θ和所指示的温度θi间允许的偏差为:θ≤ 1000℃:±3℃θ>1000℃:±6℃试样加热装置应使试样可以加热至所规定的温度θ。
所规定的温度θ和所指示的温度θi间允许的偏差为:θ≤ 600℃:±3℃600℃<θ≤ 800℃:±4℃800℃<θ≤1000℃:±5℃保温时间试样加热至所规定的温度θ,并且应在加载前在此温度至少维持10min试样加热至所规定的温度θ,并且应在加载前在此温度至少维持20min试样加热至所规定的温度θ,并且应在加载前在此温度至少维持10min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和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的测定从试验开始至测定屈服应力,试样的应变速率应为0.001 min-1~0.005 min-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尺寸
拉伸试验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拉伸强度、延展性和断裂韧性等重要性能。
在进行拉伸试验时,标准尺寸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尺寸的不合适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误判。
因此,国家对拉伸试验的标准尺寸进行了规定,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根据国家标准,拉伸试验的标准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试样的长度应为标准尺寸的整数倍,通常为5倍或10倍。
这样可以确保试样在拉伸时受到均匀的力,并且可以减小试验过程中的边界效应对结果的影响。
2. 试样的横截面积应符合标准尺寸的要求,通常为10mm×10mm或20mm×20mm。
横截面积的选取直接影响到试样的受力情况,过小或过大的横截面积都会导致试验结果的失真。
3. 试样的两端应平行并且垂直于试样轴线。
这样可以确保试样在受力时不会出现偏斜或扭曲,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 试样的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明显的凹凸或划痕。
试样表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试验中的应力分布情况,不合格的试样表面会导致试验结果的失真。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尺寸的规定旨在确保拉伸试验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只有在符合国家标准尺寸的前提下进行拉伸试验,才能得到准确的试验结果,并且才能进行不同试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因此,在进行拉伸试验时,务必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尺寸的规定,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的生产和科研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试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标准尺寸,并且在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材料的设计和选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