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第11课看茎认植物(教案)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看茎认植物》教学设计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1)课前准备:彩泥、彩纸、毛巾、海绵、橡皮筋。
5.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给出的两种植物的茎。
(三)活动三:我来描述植物的茎
1. 谈话:这是一株牡丹和一株芍药,说这两种植物非常相似,我们很难通过花进行区分,对
比茎来区分它们是最简单的方法,大家看这两种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
2. 得出结论:牡丹的茎比较坚硬,而芍药的茎比较柔软多汁,教师简单介绍一下木本和草本植物。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新课,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会观察周围的事情,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下面的学习。
环节二: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教师活动
(一)活动一:看一看植物的枝干,认一认植物
1.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这种植物?这种植物的茎有什么特点?
2.谈话:这种植物叫做猴面包树,生活在热带草原,它的茎有什么特点?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看茎认植物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看茎认植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一年级下册《和植物握个手》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课主要通过观察植物的茎的颜色和形态,引导学生植物的名称。在对不同植物的茎的特点进行观察和区分后,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从而认识更多植物的名称。
环节三:拓展活动:拓印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认识植物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11 看茎认植物》 青岛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11 看茎认植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可以根据茎的颜色和形态等认识植物。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植物的特征。
能对周围植物的茎进行比较。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4.增强保护身边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可以根据茎的颜色和形态等认识植物。
难点能对周围植物的茎进行比较。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观察交流、课件展示教学过程:课前检查: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到周围观察常见植物的枝干,可以采集一些植物的枝干或图片,同学们带来了吗?(生拿出,师检查并询问几名学生了解是什么植物,适时点评)一、导入新课(了解枝干)师:出示树皮画同学们,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画),知道是用什么制作的吗?(如果答不全可提示:这是用植物的某一部分制作的(树皮))师:树皮位于植物的什么部位?(生:枝干)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植物的枝干。
二、活动过程(一)看一看植物的枝干,认一认植物1、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四幅图片(书上四个)你认识吗?学生交流,初步认识。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认识它们。
2、师:(出示图片猴面包树)这是什么,请同学们重点观察它的枝干(指示出中间部分,再出示枝干部分)从形状和颜色方面说一下它的枝干有什么特点?(小组从大信封里找出猴面包树的图片,观察讨论下它的枝干特点?(生找,讨论,交流、师点评)师简介为什么叫这个名。
3、师:再看下一幅(出示青桐)请同学们重点观察它的枝干,从形状和颜色方面说一下它的枝干有什么特点?(小组从大信封里找出它的图片,观察讨论下它的枝干特点?(生找,讨论、交流、师点评)4、师:再看下一幅(出示白桦树)同样,请同学们重点观察它的枝干,从形状和颜色方面说一下它的枝干有什么特点?(小组从大信封里找出它的图片,观察讨论下它的枝干特点?(生找,讨论、交流、师点评)5、师:再看下一幅(出示竹子)请同学们重点观察它的枝干,从形状和颜色方面说一下它的枝干有什么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一点竹子,(师手拿一根),注意观察时注意安全,拿的时候尽量拿中间,不要用手碰两端,以免弄伤,更不要放嘴里。
看茎认植物-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看茎认植物-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茎部结构来认识植物,并且能够理解所观察到的茎部结构与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之间的关系。
具体目标如下:1.学生能够认识不同植物在茎部结构上的差异;2.学生能够了解植物茎部结构与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之间的关系;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植物进行观察和比较;4.学生能够掌握观察植物茎部结构的方法和技巧;5.学生能够形成对于植物茎部结构的初步认知。
教学内容:知识点1:植物茎的基本结构茎是植物的重要部位,其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节间:指茎上与茎叶相连的部分;2.节:指茎上两个节间的连接部分,通常会有芽或者叶生长点;3.茎皮:指覆盖在茎表面的外皮;4.韧皮部:指茎皮下的一层结实组织;5.维管束:指植物中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组织。
知识点2:植物茎的种类不同植物的茎部结构有所不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直立茎:如高粱、玉米等;2.蔓生茎:如豆科蔓生植物;3.匍匐茎:如草地植物、葫芦等;4.球茎:如韭菜、竹笋等。
知识点3:植物茎的生长环境植物的茎部结构与其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是一些特殊的茎部结构:1.圆柏:由于生长在峭壁或悬崖上,因此具有扎根的气根;2.仙人掌:由于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茎部变肥厚,可以以此储存水分;3.绿萝:茎部生长弯曲,可以攀附在墙壁或其他物体上生长;4.紫罗兰:茎部具有匍匐性,可以通过地上结节繁殖。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让学生先观察一些不同形态的植物,并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并且就植物的生长习性与环境展开一些讨论;2.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茎部结构的种类;3.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介绍一些植物茎部结构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2. 活动设计1.进行植物茎部结构的观察和比较:根据所学知识点,让学生到植物园或者校内的室内植物区域进行观察,让学生对不同植物进行观察和比较,看看是否能够辨认出不同植物的茎部结构;2.茎部的剖析:让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刀片进行植物茎部的剖析,并且了解维管束的分布情况;3.组织横切面的制作:让学生对不同种类茎部的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和探究,加深对植物茎的认知。
《看茎认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看茎认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看茎认植物》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通过观察植物的茎干特征,让学生学会识别不同植物。
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设计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茎干特征,学会区分不同植物;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3. 增加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兴趣。
三、设计内容: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种不同植物的茎干样本,并对其特征进行标注;2. 学生观察:学生观察茎干样本,记录下其特征和名称;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各自观察到的植物茎干特征,并分享给其他小组;4. 游戏互动:设立植物茎干特征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植物的认识;5. 总结复习:教师总结各种植物茎干的特征,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评价方式:1. 学生观察记录:学生需在观察过程中认真记录植物茎干的特征,并写下对应的植物名称;2. 小组讨论表现:小组之间的讨论与分享情况将作为评价依据之一;3. 游戏表现: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将被评估;4. 知识应用:教师设置一定数量的植物茎干图片供学生命名,学生准确率将作为最终评价依据。
五、作业要求:1. 植物茎干观察记录:学生需按照要求记录所观察到的植物茎干特征和名称;2. 小组讨论总结:学生需将小组讨论的结果书面总结,并分享给其他同学;3. 游戏答题:学生需参与植物茎干特征游戏,按照规则进行答题并获得成绩;4. 总结复习:学生需根据教师总结的内容进行复习,并准备好课堂小测验。
六、时间安排:本次活动将在一堂45分钟的课程中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 5分钟:介绍活动内容和目的;2. 10分钟:学生观察植物茎干;3. 15分钟:小组讨论和分享;4. 10分钟:游戏互动;5. 5分钟:总结复习和作业安排。
七、参考资料:1. 《植物分类学导论》;2. 《自然观察与分类》教学参考资料;3. 相关植物茎干特征图片。
青岛版科学一下第三单元第11课《看茎认植物》教学设计
猴面包树的枝干是褐色的,粗壮笔直,而且很粗糙。
竹子的枝干是一节一节的
植物的枝干是茎, 不同植物的茎是不同的。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
上。
草莓的茎匍匐在地上。
这些植物的茎有不同的形 态和不同的颜色。我们可 以通过茎的形态、颜色等 来认识植物。
牡丹的茎比较坚硬,木本;芍药的茎比较柔软,草本。
的茎含有大量的木质,一般比较坚硬。它们又可分为乔 木和灌木。乔木是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 小,常由基部分枝,如月季、蔷薇、紫荆等。
的茎含有木质较少。这类植物又可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二年生草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活动
挑选一棵合适的树。 把白纸紧贴在树皮处
用油画棒在白纸上刻出树皮的纹 路。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看茎认植物》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常见植物枝 干的图片。
:课件、常见植物的枝干
的图片、常见植物的枝干。
活动过程: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柳树的树皮很粗糙。
杨树的树皮比较光滑。
白桦树的枝干白色的, 表面光滑, 树皮课分层剥下来。
青铜树树皮青绿色,茎表面平滑。
11看茎认植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
1.教学PPT。
2.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植物茎的相关视频、文章等资源。
信息化资源:
1.网络资源:关于植物茎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2.教育软件:植物学知识讲解软件或应用。
教学手段:
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植物茎的样本,比较它们的特征。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植物茎的生长过程。
3.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植物茎的特征及分类。
2.作业反馈:
我将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提高情况,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针对阅读笔记,我会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索。
2.直根茎:直根茎是指植物的主茎直立生长,侧枝较少。直根茎的根系发达,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具有支撑植物体生长的作用。
3.须根茎:须根茎是指植物的主茎横卧生长,侧枝较多。须根茎的根系分布广泛,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具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
4.块茎:块茎是指植物的主茎部分肥大,储存养分。块茎主要用于储存植物体内的养分,供植物生长和繁殖所需。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土壤等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茎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和扩展学生对植物结构的认识。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类植物茎的特征,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为后续学习植物的繁衍和生态适应等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地域环境,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土壤等基本条件。然而,对于植物茎的种类和特征,部分学生可能还较为模糊。
青岛版《科学》六制一年级下册11.《看茎认植物》教学设计
11.《看茎认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看茎认植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一年级下册《和植物握个手》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植物的茎的颜色和形态,引导学生植物的名称。
在对不同植物的茎的特点进行观察和区分后,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从而认识更多植物的名称。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通过观察周围常见植物的茎,把探究提前到课前。
让学生观察周围植物茎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其中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看一看,植物的枝干,认一认植物。
”通过“观察植物的枝干,认识植物的茎,知道不同植物的茎是不同的”不同植物的茎的形态是不相同的。
活动二:“不同植物的茎有哪些不同?”通过“观察、比较青桐、猴面包树、竹子、白桦等植物的茎的形态”来认识植物。
活动三:“描述植物的茎。
”在对牡丹和芍药的比较过程中,看花和看叶不容易区分的情况下,利用茎来区分植物;并试着用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植物。
第三部分是拓展活动,到公园里,拓印树皮,看茎认识更多的植物。
到大自然中,利用看茎认植物的方法,观察、认识更多的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多样性,从而珍惜生命。
【学生分析】本单元已经学习了通过看花和叶来认识植物后,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通过区别观察植物的花、叶的颜色、形状、排列等了解植物的特点,来区分植物,认识植物的名称。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初步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并能辨别身边的不同物体。
本节课中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植物茎的特点,了解更多认识植物的方法,认识更多的植物名称。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不同植物茎的特点。
2.能够根据茎的颜色和形态等认识植物。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植物的特征。
2.能对周围植物的茎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增强保护植物的意识。
【重难点】根据的茎的颜色和形态等认识植物。
看茎认植物-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看茎认植物-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中的茎的形态特征和作用;2.学会根据茎的形态区分植物,并通过观察分辨出各种植物茎;3.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观察植物茎的变化;4.引导学生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探究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植物及其茎的认知和兴趣,引导学生提出对茎的疑问。
老师适时解答。
2. 学习环节(25分钟)让学生观察不同植物茎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发现每种植物茎的不同之处。
通过大量观察,让学生对每种茎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印象。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适时提问,让学生总结不同茎的特征,如直立、匍匐、攀援,木质、草质等。
3. 整合环节(15分钟)通过茎的和植物生长的关联,引导学生理解植物茎的作用。
让学生模拟植物茎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茎的变化和生长情况。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茎的不同生长情况,如受压、伸展等条件下,植物茎的变形与不变形。
4. 归纳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叙述每种植物茎的特征,并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再次区分茎的种类和特征。
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形成对植物茎的清晰认识。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对不同植物茎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印象;2.了解植物茎的作用;3.观察茎的不同生长情况。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观察和学习中,形成对不同植物茎的认识;2.引导学生理解茎的作用;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植物茎的特征。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植物茎的形态特征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形成了对植物茎的专业术语及对其变形的理解。
同时,学生也从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科学实践及实验设计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11看茎认植物(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
11 看茎认植物(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课题为“11 看茎认植物”。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茎的形态和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植物世界的认识和兴趣。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事物充满探索欲。
通过对植物茎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茎的形态和特点,能够通过观察茎来识别植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思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茎的形态和特点,能够通过观察茎来识别植物。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植物的茎,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等方式,自主探究和掌握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不同植物的茎的形态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3. 观察与比较:学生分组观察不同植物的茎,通过比较和讨论,总结出不同植物茎的特点。
4. 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植物的茎。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七、板书设计1. 不同植物的茎的形态和特点2. 通过观察茎来识别植物3. 爱护植物,保护环境八、作业布置1. 观察自己周围的植物,记录它们的茎的形态和特点。
2.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植物茎的观察日记。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茎的形态和特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下第课《看茎认植物》教案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下第课《看茎认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2.认识不同的植物茎。
3.理解茎与根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学作用。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植物茎的特征及其结构。
2.了解不同的植物茎及其功能。
三、教学难点1.理解茎与根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学作用。
2.区分不同的植物茎及其功能。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由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经常跑到田野里抓一些草回来玩耍吧。
”同学回答:是的。
教师继续问:“你们可以区分这些植物的特点吗?”同学回答:不太会。
教师指出以后在课余的时间里,同学们可以多多观察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更轻松。
2.讲解主体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茎,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2.1 笔形茎笔形茎长得像笔一样,没有分支,及条形状,茎很长。
它们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地方,尤其是在沙漠地区。
笔形茎富含水分,可以帮助植物在干旱的时期存活。
2.2 匍匐茎匍匐茎沿着地面延伸,尤其能生长在坚硬的土地上,它们可以大范围地生长并形成一个厚实的地面覆盖层。
匍匐茎通过延伸向土壤中,从而帮助植物吸收土壤营养。
2.3 蔓状茎蔓状茎常见于木本植物,相比之下它们的长度要短很多。
蔓状茎是植物向其他植物攀爬的方式之一。
蔓状茎有时候会围绕其他植物并把自己缠住,因此有时会对其他植物造成一些影响。
2.4 树形茎树形茎通常是一些更高大的植物,如树木,会取决于树木的种类和树龄。
最典型的例子是向日葵,它的树干很高很大。
树形茎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撑起很多大叶片,以免大叶片跌落在地上。
2.5 毛茎毛茎生长在干燥的环境中,它们的茎表面都有毛发。
这种茎的表面吸收水分较多,因此可以在干旱的环境中存活。
3.传统方式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实践。
3.1 材料准备植物的茎、根、叶、干土。
3.2 实践步骤1.观察、感受、辨认、分拣以及描述不同植物的特点(茎、叶、花、果等)。
2.将观察到的内容分类。
3.将筛选出来的茎与干土翻转到通透的保鲜袋内,上方系成口,大力挤压空气和泥土,使之紧密并扎实。
一年级科学下册《看茎认植物》教案
三、学生描述认识的茎
四、拓展活动
注意观察了解,认识更多的植物。
提出研究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良好开端;合理的猜测是科学探究的原动力;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保障;探究发现是学习的重要目的。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看茎认植物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得到了如下启示 :提出研究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良好开端;合理的猜测是科学探究的原动力;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保障;探究发现是学习的重要目的。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开展探究活动
1、你们看见过哪几种形状的茎?(学生自由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
看到这些植物的茎你有什么发现?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回答)
(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它起着运输水分的作用。展示示意图,让学生观看体会。)
2、自由活动,互相交流了解的内容。
二、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然后教师小结。
1、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自行探究茎的作用。
2、尊重证据,体验到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掌握并了解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
观察周围植物的枝干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5、15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课前的准备活动状况,进行恰当的评价。
年级:一年级学科:科学备课时间(周次):十三
课题
11 看茎认植物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课文图文来自茂,生动形象的介绍了怎么通过看茎来认识不同的植物。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自行探究茎的作用。尊重证据,体验到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看茎认植物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看茎认植物》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和理解不同植物的茎的特点和功能。
2.学生将能够掌握一些重要植物的茎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茎的形态来识别不同的植物。
3.学生将能够理解植物的茎对植物生长、营养和传输起着重要作用。
二、导学内容:本节课将主要围绕植物的茎展开,包括茎的结构、功能、形态特点以及对植物的重要意义。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引人入胜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重点:- 茎的结构:包括茎的组成部分和结构特点。
- 茎的功能:包括支持、传导、贮藏等功能。
- 茎的形态特点:包括高矮、直曲、细粗等形态特征。
- 茎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3. 学习方法:通过展示不同植物的茎部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从中总结茎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4. 活动设计:设计观察实验,让学生自行观察不同植物的茎,并记录下茎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特点,讨论不同的植物茎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5.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植物的茎在传导水分和养分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不同形状的茎有何区别?为什么有些植物的茎可以储存养分?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植物的茎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其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四、课后作业:1. 综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植物茎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2. 自行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它的茎的结构和形态特点,并记录下来。
3. 阅读相关的植物学知识,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的茎的信息,并做一份有关植物茎的小结。
五、拓展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学校或附近的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不同植物的茎的形态和特点。
2. 课外阅读:推荐一些与植物茎相关的书籍和文章,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
3. 自主研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植物科研课题,探究植物的茎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茎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他们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看茎认植物》导学案
《看茎认植物》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理解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掌握不同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提高学生对植物的认知和理解。
前导讨论: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植物,有哪些植物是靠根茎繁殖的?它们的茎有哪些特点?植物的叶子是怎么样的?通过观察和讨论,我们能发现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对植物进行分类和认识。
导学活动:1.观察实验:将准备好的玻璃片和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让学生们取一小段植物茎叶放在玻璃片上,并用显微镜观察。
观察植物茎叶的形态、结构特点,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2.分类活动:根据观察到的植物茎叶的特征,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按照形态特征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每组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植物进行描述和展示。
3.总结归纳: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整理归纳所观察到的各种植物茎叶的特征,根据分类方法进行总结,加深对植物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延伸拓展:让学生自行在周围环境中找到不同的植物,并观察它们的茎叶特征,尝试进行分类和命名,拓展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导学案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掌握不同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提高对植物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通过观察实验和分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植物多样性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茎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茎的分类、特点以及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一、导入植物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生物,而植物的茎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树木、草本植物等都有茎。
那么,你知道植物的茎有哪些功能吗?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二、探究1. 了解植物的茎植物的茎是植物体的主要支持部分,负责承受叶片、花朵等其他器官的重量,并将水分、养分等物质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植物的茎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帮助植物合成养分。
《看茎认植物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看茎认植物》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不同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 掌握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
3. 能够通过观察植物茎的特征来识别不同的植物。
二、导学内容:
1. 植物的不同部位及其功能;
2. 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
3. 通过观察植物茎的特征来认识植物。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不同植物的茎和叶子,让学生猜测植物的名称,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看茎认植物》。
2. 进修内容呈现:介绍植物的不同部位及其功能,重点介绍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植物茎的重要性。
3. 进修方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植物茎的特征来识别不同的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4. 进修任务安排:让学生分组到校园或家庭附近进行实地观察,记录不同植物的茎的特征,并尝试识别植物的种类。
5. 进修反馈: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总结和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植物茎的认识。
四、导学延伸:
1. 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其他部位的结构和功能,比如根、叶、花和果实等;
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的分类和鉴别,培养他们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认识;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实验或植物栽培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不仅了解了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还培养了对植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植物的奥秘,激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继续关注和珍爱我们的植物世界,共同建设美丽的故里。
《看茎认植物》导学案
《看茎认植物》导学案一、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次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植物?2. 植物的分类及特点3. 植物的生长环境4. 如何正确观察和辨认植物三、导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定义和分类2. 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3. 学会正确观察和辨认植物四、导学难点:1. 辨认不同的植物2. 掌握植物的生长环境要点五、导学过程:1. 引入:“看茎认植物”的背景介绍,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你知道身边有哪些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特点?2. 学习植物的基本定义和分类:通过课件和图书,向学生讲解植物是指具有绿色叶片的生物,根据茎的形态和特点,分为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
3. 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介绍不同植物的特点和适应生长环境,例如草本植物适合生长在草原和湿地,灌木适合生长在山地和丘陵地带,乔木适合生长在平原和河谷地带。
4. 观察和辨认植物:带领学生到校园或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观察和辨认植物,包括观察叶形、花朵、果实等特征,以及辨认植物的茎和根部。
5. 提出思考题目,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并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六、导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观察周围的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参与植树造林和环保活动。
3. 鼓励学生利用科普读物或互联网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拓展视野。
七、板书设计:1. 什么是植物?2. 植物的分类及特点3. 植物的生长环境4. 观察和辨认植物八、课后作业:1. 练习辨认身边的植物,并写下观察心得。
2. 制作一份植物调查报告,介绍一种植物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用途。
3. 阅读一篇关于植物的科普文章,写下阅读心得和感想。
看茎认植物
看茎认植物《看茎认植物》教案植物是我们周围的生命,它们的形态各异,颜色各异,生长环境也各不相同。
因此,对于植物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而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学生有关植物的知识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我设计了一份“《看茎认植物》教案”,希望通过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茎轮廓,了解不同植物茎的形态和特点,掌握一些常见植物的茎部形态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植物分类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茎部构造及功能;2. 常见植物茎的形态特征;3. 植物的分类及分类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植物茎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兴趣。
2. 学习: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介绍不同植物茎部的形态特征,如直立茎、匍匐茎、薄茎等,让学生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方式和特点。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观察并比较不同植物的茎部形态,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类。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的结果,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提高对植物的认识。
5. 拓展:通过实地考察植物,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类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2. 学生互评,让他们相互交流和讨论观察结果,共同提高认识和分类能力。
3. 适时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植物茎部形态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一教学活动,“《看茎认植物》教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植物的神奇之处。
作为教师,我将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第11课看茎认植物(教案)标题:小学科学第11课教案:认识植物的茎
引言:
本教案旨在通过观察和学习植物茎的特征,让小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茎在植物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 学习观察和描述植物茎的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彩色图片或实物植物茎样本;
2. 小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
3. 实验用具:剪刀、放大镜、透明胶带、塑料袋;
4. 学生实验箱:包括放大镜、剪刀、胶带、纸张等。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植物茎的视频或展示一些茎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植物的哪一部分帮助它们
站立?”
步骤二:观察植物茎的特征(15分钟)
1. 教师将茎的样本(可以是彩色图片或实物)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并用手
轻轻摸摸茎的表面。
2. 学生记录他们观察到的特征,并回答问题:“植物的茎是什么颜色的?它们
的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
步骤三:研究植物茎的结构(20分钟)
1. 教师使用小黑板或白板,绘制植物茎的结构简图,并解释各部分的功能。
2. 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截面,并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不同组织和结构。
3.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回答问题:“植物茎的内部有
什么?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步骤四:模拟植物的水运系统(25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模拟植物的水运系统。
2. 学生使用剪刀将一小段茎剪下,并用透明胶带封口,使其成为一个小管道。
3. 学生将管道放入塑料袋中,并将其底部封住,然后将水注入袋子。
4. 学生观察袋子内茎的变化,并互相交流观察心得和实验结论。
步骤五:总结和巩固知识点(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与学生共同总结植物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归纳出关键词和句子,并用黑板笔或白板笔记录在黑板或白板上。
3. 教师核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必要的订正和解释。
四、教学延伸:
1. 学生利用实验箱中的工具,观察不同植物的茎,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2. 学生可以制作一个植物茎的模型,在模型上标注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3.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特定的植物,研究其茎的形态结构和适应环境的特点,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了植物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并培养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进行更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