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人格心理学”是我院心理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人格心理学的一般理论、方法论,各主要流派的理论体系,人格专题研究以及人格教育问题。

本课程内容共有十五章,由三大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人格心理学的概念、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是本论,介绍各大理论学派的人格理论;第三部分是专论,介绍人格理论的具体运用。

各章节体系和主要知识点如下: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格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的关系;人格心理学形成的历史、其产生的理论与方法来源以及近几十年来人格心理学发展的状况。

二、知识点、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处以“”为标志,下同)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二、其他学科对人格概念的理解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1、罗列式定义:这种定义主要是列举出所有属于人格的东西。它有助于确立人格的外延。

2、整合或完形的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3、层次性定义:这种定义是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

4、适应性的定义:这种定义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

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定义:这种定义特别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

四、人格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特殊的心理行为模式。

对这一定义的解释:

第一,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第二,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

第三,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

第四,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体系与任务

一、人格心理学的学科内部关系

从学科内部关系上看,人格心理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人格心理学可分为一般理论、方法论以及人格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体系。

应用部分:主要是运用有关的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于某个实践领域,解决该领域中的具体实践问题。

二、人格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关系

人格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格心理学为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提供理论与方

法的基础。

第二,他分支学科的发展又为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因为某方面的心理学研究为人格心理学提供特例和具体材料。

第三节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

三、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西方古代与近代思想史上的有关人格心理学的思想与观点对于现

代心理学家创立科学的人格心理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直接导致人格心理学产生还有重要的理论与方法上的来源,这些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心理测量运动,一个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的根源外,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形成过程中还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影响。

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人格心理学形成之后,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这一阶段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各种人格理论体系相互对立和界限分明的局面逐渐消失,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

三、思考、练习题

1、什么是人格?如何理解人格的定义?

2、阐述人格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关系。

3、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哪两个阶段?

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格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与体系,掌握人格理论的基本设想与评价标准,学会运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理论

一、格的前科学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接触与体验到人格心理现象,基于对人格现象的经验或实践,人们会对这些人格现象进行各种解释或者猜想,这就形成了各种前科学的人格理论。

二、人格的科学理论

人格的科学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

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性等理论问题,以反应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引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方法。

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个核心,一方面他们系统地说明或解释了各种人格心理现象,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框架。

人格理论具有一般的科学理论的功能,包括指导启发的功能、组织整合的功能、解释说明的功能、预测发现的功能等。

三、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人格的日常理论与科学理论有一定的区别,前者较为肤浅、主观、模糊、片面和特殊,而后者较为深入、

客观、精确、系统和普遍。但前者往往是后者的模型,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深入和发展。

四、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

在人格心理学中有以下几种范型: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以霍妮、埃里克森、弗洛姆等为代表的社会一文化学派(亦称新精神分析派);以奥尔波特、卡特尔等人为代表的特质论学派;以华生、斯金纳与班杜拉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论学派;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以凯利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派;以艾森克为代表的生物学范型,以及卡丁纳、沙利文为代表的交互作用论范型。

五、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

在对人格理论进行评价时,我们主要采用一般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主要如下:

(1) 精确性。一个理论的优劣主要是由其反映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及变量间关系的精确程度判定。

(2) 可检验性。包括可验证性、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

(3) 概括能力。一般来说,理论的概括能力越强,所能解释的现象越多,且具有可检验性,那么理论就具有越高的功效。

(4) 简洁性。一个理论所包含的假设、所运用的概念越少,对现象的解释越简明,其简洁性程度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