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总结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详细阐述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不良反应及临床安全应用。结论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要做到合理和安全使用。

【关键词】喹诺酮; 特点;临床应用

喹诺酮类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酸类,是一类合成抗菌药。自1962年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至今已有许多新品种应用于临床。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并参考文献,将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不良反应及临床安全使用介绍如下。

1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按开发的年代不同共分为四类(代),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为第三代产品。第一代:系上世纪60年代开发,代表药物为萘啶酸、吡咯酸。其特点是抗菌谱窄,抗菌作用弱,体内容易代谢失活,生物利用度低,另有明显的中枢神经各级系统不良反应,如发生惊厥等,现已淘汰。第二代:系上世纪70年代开发代表药物为吡哌酸、西诺沙。其特点是抗菌谱、抗菌效力、体内代谢、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比第一代有一定改善,但不良反应仍较大,目前除吡哌酸偶用于尿路感染、胆道感染及肠道感染外,其余也已淘汰。第三代:系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发,主要品种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等。其特点是抗菌进一步扩大,抗菌活性显著增强,增加了药物的亲水性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对耐药性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效,不良反应较小。第四代:系近年国外所研制。主要品种有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克林沙星等。其主要特点是加强了抗厌氧菌活性而保持了原来抗G菌的活性,不良反应更小,特别是几乎没有光毒性,但价格较贵[1]。

2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2.1 胃肠道反应一般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严重时发生消化道出血。上述症状发生的频率、程度与不同的药物种类、给药剂量及疗程有关。

2.2 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失眠、眩晕,少数情况下出现视觉障碍、手指震颤、手足麻木,严重还可出现幻觉、抽搐、癫痫样发作,有癫痫史者更易诱发。

2.3 过敏反应及光毒性皮疹为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道最多的表现,其他过敏反应的表现还有皮肤瘙痒、红斑、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脉管炎、过敏性休克等,一般发生于用药后数天至数周,多数用药中自动消失,不影响疗程。光毒性即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后暴露在太阳下的皮肤区域出现明显的色素沉着,中度的红斑到严重的大疱疹和皮肤脱落糜烂,春季易发生,好发于女性,应用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后其发生率高于其他品种。

2.4 对心脏的毒性年龄较大者应用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等可出现血压升高、心慌、胸闷;另有研究表明:少数患者使用司帕沙星后出现QT间期延长,而且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可致室性心动过速。

2.5 对肝脏的毒性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易致肝损害,尤其是诺氟

沙星、环丙沙星和洛美沙星等。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受损、肝功能异常和黄疸等。

2.6 对肾脏的毒性本类药物大都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其尿液中浓度高于血中浓度5~6倍,对肾脏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在碱性环境,老弱患者,肾脏疾病患者更易发生。主要有结晶尿、血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极少数可致肾功衰。

2.7 软骨毒性儿童及青少年长期应用此类药物,可能由于对其关节软骨的直接损害导致生长发育受阻。一般为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对症治疗或停药即可缓解。

2.8 肌腱损害为双侧或单侧肌腱的肿胀和疼痛,严重时导致肌腱断裂而引起功能障碍。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通常于用药后3 d~3个月出现症状,临床表现可持续几周或数月[2]。

3 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使用

3.1 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药物滥用,疗程不宜过长,特别是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早期表现,做到及时停换药物,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

3.2 如病情许可,尽量采用口服给药,口服宜饭后或睡前,静脉给药滴速不要过快。

3.3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以老年人多见,因此,老年人应慎用并减量使用。

3.4 因软骨毒性孕妇及小儿禁用,16岁以下患者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如必须应用宜暂停哺乳。

3.5 为避免光毒性用药期间应告之患者尽量避开阳光的直接照射或人工紫外线的照射。

3.6 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应禁用,有抽搐或癫痫病史,肝肾功能不良患者应慎用[3]。

3.7 合并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3.7.1 避免同碱性药物、抗胆碱药、H2受体阻断药同服,以免影响吸收。

3.7.2 含多价阳离子的药物可降低本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应避免合用。

3.7.3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可抑制茶碱代谢而导致茶碱中毒,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引起中枢性惊厥发作,与抗凝药合用易产生出血现象,故不宜同用。

3.7.4 与氨基糖甙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磺胺类抗菌药合用可增加疗效,与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等合用可降低疗效。

参考文献

[1] 谢惠民.合理用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5138.

[2] 王三虎.现代临床用药.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127149.

[3] 李焕德.临床实用新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