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展史介绍资料

合集下载

电影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电影特点

电影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电影特点

一、电影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分别是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

1、电影的形成期十九世纪30 年代,电影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与进步,1895 年3 月22 日,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 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 。

这个时期的电影在技术上推行标准化,艺术上讲求构图技巧,但是有很大局限性,这些早期电影过于贴近现实,而且影片时间很短。

电影持续放映了一年半时间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的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

2、电影的发展期1902年,梅里爱根据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的两部有名科幻小说编导了著名的科学幻片《月球旅行记》,这是他的高峰作,在电影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不能不提到的是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的鲍特。

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 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而在此之前的梅里爱的影片都是从头到尾一个镜头。

1913-1926 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代表作有《王子寻仙记》、《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摩登时代》和《淘金记》等,这些电影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尖锐的讽刺性及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特色。

萨杜尔先生对其作品作了如下评论:“卓别林的影片是唯一能为贫苦阶级和最幼稚的群众所欣赏。

同时又能为水准最高的观众和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影片”。

3、电影发展的成熟期1927 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

《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奠基人: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斯·卢米埃尔(法国)2、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工厂的大门》(《工人离开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4、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开放映了《拆墙》《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2部电影,世界电影诞生。

“电影魔术大师”乔治·梅里爱(法国)1909年,35毫米胶片成为国际影片的标准。

19141、故事片开始成为电影工业的标准产品。

1915美国人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美国)这部纪念碑式的、同时引起激烈争论的影片长达近3个小时,它使用了许多以前影片所没有使用过的方法。

电影艺术的奠基人,获得“现代电影之父”的称号在1927年之前,电影都是无声电影(默片),1927年10月6日华纳兄弟公司出品了第一步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被视作电影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

1936年,卓别林出品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标志着无声片的结束。

1927年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第一次推出了奥斯卡奖。

美国人威廉·威尔曼拍出了《翼》。

这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壮观的空战场面的影片荣获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1932年后期配音技术开始应用。

威尼斯电影节开始举办。

这是这一类型的国际电影节中的第一个。

1935年,世界上第一步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美国首映。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被视作电影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

1977年卢卡斯拍摄了《星球大战》(美国)。

这部塑造英雄人物的太空幻想片取得了好莱坞票房史上最大的成功,全球票房7.754亿美元,并使科幻片得到了复兴。

1988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梁》在西柏林电影节获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这一级别的电影节上获得大奖。

1993年斯皮尔伯格拍摄了《侏罗纪公园》(美国)。

这部超级科幻恐怖片创造出惊人的史前动物恐龙的形象,并创下超过8亿美元的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

1994年世界第一家通过光缆从发行公司直接向影院传输影像的新型电影放映方式开始在美国投入使用。

中国电影 发展史

中国电影 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萌芽时期:1896-1905年电影传入中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一种纯粹的娱乐形式,直到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

这部影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2. 初步发展时期:1905-1934年随着《定军山》的成功,中国电影开始起步。

在此期间,中国的电影放映业逐渐发展起来,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

1934年,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渔光曲》诞生,该影片被民国著名电影人厉麟似等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

3. 抗日战争时期:1934-1949年战争期间,中国电影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困难。

然而,在这个时期也诞生了一些经典的电影作品,如《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这些电影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4. 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以歌颂社会主义、反映工农兵生活为主题,注重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期的电影作品包括《白毛女》、《铁道游击队》等。

5. “文革”时期:1966-1976年“文革”期间,中国电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挫折,许多电影工作者受到迫害和打压。

然而,“文革”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的电影作品,如《活着》、《芙蓉镇》等。

6. 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性情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如《小花》、《黄土地》、《霸王别姬》等。

同时期的电影市场也日益繁荣,中外合作拍摄的影片也逐渐增多。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经历了从萌芽到初步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文革”时期到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等几个阶段。

简述电影发展历史

简述电影发展历史

简述电影发展历史一、电影的诞生与早期发展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电影还是无声的黑白影像。

1895年,法国兄弟雅克和路易·吕米埃尔成功展示了他们的电影《出口工厂的工人们》,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商业上成功的电影。

随后,电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二、无声电影时代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电影还是无声的。

无声电影时代是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电影艺术的初期探索阶段。

在这个时期,电影的表现手法逐渐丰富,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无声电影作品,如《大都会》、《黄金时代》等。

无声电影时代也见证了一些电影巨星的诞生,如查理·卓别林和巴士比·卡普兰等。

三、有声电影的出现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推出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这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电影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观众可以听到演员的对话和音乐,这大大提升了电影的观赏体验。

有声电影的问世对电影产业和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彩色电影的兴起上世纪30年代末,彩色电影开始兴起。

最早的彩色电影使用了双色染色和三色染色技术,后来发展出了更加先进的彩色胶片技术。

彩色电影让电影画面更加生动逼真,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电影的色彩和情感。

五、电影技术的革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宽银幕电影开始流行,为观众呈现更广阔的画面。

上世纪70年代,电影开始使用计算机生成特效,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全息电影。

上世纪80年代,数字电影技术的出现使电影制作更加灵活和高效。

六、电影产业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影产业也开始走向全球化。

好莱坞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产业中心之一,美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影响力。

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如印度的宝莱坞和中国的华语电影产业。

七、新兴电影形式的崛起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新兴的电影形式开始崛起。

电影发展史介绍课件

电影发展史介绍课件
彩色电影的影响
彩色电影的出现使得电影更加生动逼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 观影体验。
彩色电影的应用
彩色电影在各种类型和题材的电影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电影 制作的主流。
电影技术的进步
高清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使得电影拍摄和制作更 加高效,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画 面质量和音效体验。
3D技术
3D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更加身临其 境的观影体验,使得电影更加立 体和生动。
恐怖片
总结词
恐怖片以惊悚和恐怖为核心,通过营 造紧张和恐怖的氛围来引发观众的恐 惧和不安感。
详细描述
恐怖片通常以血腥暴力或超自然现象 为题材,通过营造恐怖氛围和紧张情 节来吸引观众。恐怖片不仅是一种娱 乐方式,也是一种对人类内心深处的 恐惧和不安的表达。
04
电影的影响与意义
对社会的影响
社交变革
电影与互联网的融合
01
互联网平台将成为电影传播的重要渠道,推动电影产业的数字
化转型。
电影与游戏的融合
02
电影与游戏相互借鉴,将产生更多具有互动性和沉浸感的娱乐
体验。
电影与社交媒体的融合
03
社交媒体将为电影营销和推广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促进电影的
传播和交流。
电影的创新与变革
独立和小众电影的发展
随着观影需求的多样化,独立和小众电影将有更多机会得到展示 和推广。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让 人们可以在电影院这个特定的社交场所,共同观看影片, 体验情感共鸣。
传播思想
电影可以承载并传播各种思想,通过影像和故事情节,影 响观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社会意识产生深远影响。
记录历史
电影可以记录和保存历史事件,让后人可以通过影片了解 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社会环境。

电影发展史

电影发展史

(一)世界电影发展简史形成期(1895-1907)早期电影发展期:(1908-1926):经典好莱坞电影(无声)(1908-1926)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6)法国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1918-1930)前苏联蒙太奇学派(1924-1930)成熟期(1927-1945)经典好莱坞电影(有声)新发展期(1945-)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942-4951)•法国新浪潮运动(1959-1964)•新德国电影运动(1962-1984)•新好莱坞电影(70-80年代)•当代电影(90年代-)一、形成期1、世界第一部电影▪片名:《火车进站》▪时间:1895年12月28日▪地点: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创始人:卢米埃尔兄弟2、卢米埃尔兄弟与梅里爱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贡献:技术上推行标准化、艺术上讲求构图技巧局限性:过于贴近现实,影片时间很短梅里爱:《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海底两万里》等三大贡献:特技的应用、场景的变化、戏剧化手法局限性:拍摄的角度固定,景别无变化3、鲍特和格里菲斯鲍特:《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镜头的切换和剪辑、交叉蒙太奇的运用、发现并任用了格里菲斯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交叉剪接和特技、自觉使用蒙太奇(平行和隐喻)二、发展期·经典好莱坞电影(无声1908-1926)1.影城好莱坞的建立2制片厂制度制片人和明星制3、代表人物喜剧大师卓别林《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一个国王在纽约》冷面笑星基顿《航海家》、《将军号》德国表现主义电影(1919-1926)1、表现主义①主要受绘画领域的达达主义的影响,认为:“电影的画面应该像绘画作品一样”②创作者把本人的内心骚动情绪外化于所描绘的形象之中③导演们推出一批充满神秘感的以剖析心理活动见长的影片2、代表作品《卡里加里博士》《三生记》、《泥人哥连》、《演皮影戏的人》、《蜡像馆》《吸血鬼诺斯费拉枉》法国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1918-1930)1、印象主义①努力在叙事形式中呈现角色内心深处的意识②擅长使用心理叙述、主观镜头和特定的剪辑模式2、超现实主义①与文学和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有关②根源于一种信仰,相信某些被忽略的联想形式存在于现实之外,它们存在于梦境中,存在于不受控制的思想之中③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寻求表现潜意识的暗流④“自动”的写作或绘画,探索奇异事物或勾起回忆或感情的想象,拒绝与排斥理性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电影(1924-1930)1、库里肖夫《死光》、《西伯利亚人》2、维尔托夫《十月革命周年纪念》电影眼睛派倡导者3、普多夫金《母亲》4、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墨西哥万岁》理性电影倡导者三、成熟期经典好莱坞电影(有声1927-1945 )1、有声片的普及《爵士歌王》1927 《纽约之光》19292、类型电影的发展①西部片、科幻片、歌舞片、犯罪片②喜剧片、战争片、爱情片、伦理片、惊险片、灾难片、儿童片、恐怖片四、新发展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1942-4951)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正特征:纪录性、实景拍摄、长镜头的运用、非职业演员的运用、结构形式简单直观、地方方言的运用代表人物和作品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德-西卡:《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1.法国“新浪潮”运动(1959-1964)①“电影手册派”巴赞:电影理论家,作品《电影手册》特吕弗:《四百下》作者电影的倡导者戈达尔:《精疲力尽》②左岸派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新浪潮运动的三位主将:特吕弗、戈达尔、雷乃2.新德国电影运动(1962-1984)《奥伯豪森宣言》反对旧的电影样式,提倡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对富裕的联邦德国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消极心态表示愤概,洋溢着高昂的革新热情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代表人物:文德斯:《事态》、《德克萨斯州的巴黎》郝尔措格:《上帝的愤怒》、《玻璃心》小结:欧洲现代主义电影的特点反对传统情节,体现人本主义戈达尔:《精疲力尽》强调表现作者“自我”,体现唯我主义费里尼:《八部半》强调表现内心,体现非理性主义伯格曼:《野草莓》▪新好莱坞电影(70-80年代)6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危机影片成本昂贵、电视网的冲击、家庭录像机的普及等70-8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复苏一批年轻导演执导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影片代表作品:《教父》《驱魔人》《大白鳌》《星球大战》系列▪当代电影的特点(90年代-至今)美国雄踞世界电影市场之首欧洲实力较弱,但仍努力追赶亚、非、拉电影逐步发展(二)电影发展的“第一”1、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2、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3、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4、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5、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6、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1948年)(三)电影诞生的科技和物理学原理▪一、视觉滞留▪二、摄影术▪1878年爱德华幕布里奇“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专利权▪三、放映术▪1、既可以拍摄又可以放映的软胶片机器▪2、机器的成本和重量,低于其它设备▪3、“活动电影机”1/16秒画格思考:影视作品与文学原著进行比较,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艺术特色A、名著的作者侧重于语言的修炼、意境的展开;而影视剧作者更加注重视觉上的效果,如场景、特技之美的安排B、文学作品主要是利用动作的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故事情节,体现作品主题;而电影(电视)除去这些刻画、表现手段之外,还要使用视频所特有的蒙太奇、特写、化装等手段来刻画人物,推进情节的发展,进而体现作品的主题。

电影发展史

电影发展史

电影发展史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发明期。

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根据“视象暂留原理” 发明了“诡盘”,这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89年,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1895年,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

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

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当之无愧地成为“电影之父”。

二( 无声故事片发展时期电影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以后,1908年,1927年,电影进入无声故事片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电影处于全盛阶段。

涌现出一大批闻名于世的电影艺术家。

他们在艺术上不断探索,拍出了一批流传于世的电影名作,极大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

这之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要算美国的格里菲斯、卓别林和前苏联的爱森斯坦。

(一)格里菲斯大卫•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

其代表作为《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

格里菲斯对电影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电影从戏剧中解放出来,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其标志是把组成电影的基本元素由场景变成镜头,由此便产生了镜头的剪接,也就是蒙太奇。

(二)卓别林与喜剧电影的兴盛查理•卓别林(1889-1977),著名的喜剧电影大师,188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贫困的演员家庭,1913年进入美国好莱坞,从此开始他的电影生涯。

卓别林一生总共拍摄了80多部影片,其代表性的影片有《淘金记》(1925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等,他的影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2. 悲喜剧结合的风格3(大胆的夸张手法(三)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蒙太奇的实践虽然始于美国,但格里菲斯并未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和总结,首先提出并对蒙太奇理论作了深入研究的是以谢尔盖•爱森斯坦为代表的前苏联电影艺术家。

电影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电影特点

电影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电影特点

一、电影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分别是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

1、电影的形成期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与进步,1895年3月22日,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

这个时期的电影在技术上推行标准化,艺术上讲求构图技巧,但是有很大局限性,这些早期电影过于贴近现实,而且影片时间很短。

电影持续放映了一年半时间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的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

2、电影的发展期1902年,梅里爱根据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的两部有名科幻小说编导了著名的科学幻片《月球旅行记》,这是他的高峰作,在电影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不能不提到的是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的鲍特。

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而在此之前的梅里爱的影片都是从头到尾一个镜头。

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代表作有《王子寻仙记》、《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摩登时代》和《淘金记》等,这些电影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尖锐的讽刺性及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特色。

萨杜尔先生对其作品作了如下评论:“卓别林的影片是唯一能为贫苦阶级和最幼稚的群众所欣赏。

同时又能为水准最高的观众和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影片”。

3、电影发展的成熟期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

《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电影的发展史

电影的发展史

电影的发展史电影起源于1895年。

自那以后,电影已经经历了百多年的发展,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一种很流行的娱乐媒介。

电影在不断变化,其特色也随之演变。

《电影的发展史》,其实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时期。

一、黑白时期电影最初以黑白时期开始。

从1895年开始,电影制作者就用黑白的形式编排电影的情节,继而创造出独特的电影风格。

1916年,出现了“科技片”,它不仅强调了电影的科技性,还把电影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从而使用户享受到了全新的娱乐方式。

二、彩色时期彩色电影以1923年为分水岭。

凭借着新的技术,彩色电影开始以非常有趣的方式编排一个更丰富的故事,从而使电影的内容更加多样化。

更重要的是,彩色电影也使电影的题材变得更加丰富,从而扩大了电影的接受群体。

三、电视时期1947年,第一台电视机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又进入了新的时期。

电视在更大的范围内宣传了电影,为电影带来了更多观众,从而激发电影作品的创作创新。

同时,电视也开始拍摄自己的电视剧,与电影竞争,从而促进了电影的技术和内容的进步。

四、数字时期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出现,电影的制作也发生了无比巨大的变化。

1990年,由数字技术开发的影片,从拍摄、剪辑、后期特效到最终上映,都可以使用数字方式完成,使得电影制作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同时,数字技术也改变了电影在技术上的发展,使得电影仿佛穿越时空,让观众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惊喜。

总之,电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

从黑白到彩色,从电视到数字,电影已然成为了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娱乐形式。

毫无疑问,其发展的趋势将会一如既往地持续下去,电影仍然将继续带给每一个人无限的惊喜与感动。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
• 1930年代起,日本电影有过一定发展,走向成熟,但被战 争打断。进入50年代,日本电影开始步入其发展的黄金时 期,拍摄出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比较完善的民族性 态度作品。
• 世界影坛真正认识、了解乃至接受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日 本电影,是从黑泽明(1910-1998)开始的。
黑泽明

影子武士
• 黑泽明1936年进入电影界,始终贯穿着他的仁爱和利他主义的思 想,1951年以后,他开始了“世界的黑泽”电影生涯。
世界电影发展史

二、梅里爱(法国)

原为舞台魔术师,大胆把戏剧引入电影,重视
艺术的假定性,开辟了与卢米埃尔自然写实完全不
同的电影创作道路,擅长利用停机再拍和更换布景
的方法拍摄神话片,首创出科幻片(《月球旅行
记》),其影片是电影成为艺术的第一步。
三、格里菲斯(美)和好莱坞
• 从格里菲斯开始,美国电影的重心由纽约转移到好莱坞。
架已经开始趋于模糊,各国民族电影纷纷崛起,大有并驾齐 驱的发展势头。这是本期世界电影横向发展中的一个新特点。
一、新德国电影运动
• 指从1962年“奥勃豪森宣言”开始,在西德境内掀起的一 次要求改变旧德国电影现状,创立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电 影艺术运动。这一运动前后延续了20多年,是持续时间最 长的一次电影运动。
(一)新浪潮——划时代的作者电影 • 1958:诞生年,1959:幸福年,1960:顶峰年, • 1961:没落年,1962:危机年 • 1959—1961年:真正代表新浪潮水平。67名青年导演登
场,拍出100部影片 • 1959年:新浪潮大获全胜,很多导演的影片获奖。
• 巴赞——“新浪潮”精神之父
④运用简短的、近乎电报式的对白,并常常被长时间的沉默所打断。

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派拉蒙影业公司
米高梅电影公司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环球影业公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华特迪士尼公司
联美电影公司
(三)1908-1927,无声故事片发展时期
1、大卫〃格里菲斯 大卫〃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代表作为《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 伐异》。这两部被誉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起始,是美国电影 史上的里程碑,是当时电影水平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两部经典之作。 格里菲斯对于电影的最大贡献是他把电影从戏剧中解放出来,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 的艺术。其标志是把组成电影的基本元素由场景变成镜头,由此便产生了镜头的剪接, 也就是蒙太奇。 2、卓别林与喜剧电影的兴盛 卓别林从1919年开始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 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 《舞台生涯》等。他的影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1)深刻的批判现实主 义精神;(2)悲喜剧结合的风格;(3)大胆的夸张手法。 3、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战舰波将金号》 是他运用其蒙太奇理论拍摄的一部经典之作。
喜剧片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代表作举例:《一夜风 流》
导演:弗兰克〃卡普拉 Frank Capra 主演:克拉克〃盖博 Clark Gable 克劳黛〃考尔白 Claudette Colbert 发行公司: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上映日期:1934年2月22日 美国 外文片名:It Happened One Night 类型:爱情/喜剧 成就:《一夜风流》是卡普拉生涯 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美国电 影史上相当重要的一部电影。并获 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男女主演、 改编剧本五项大奖。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

“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

“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

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

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

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

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

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

电影技术发展史(共5篇)

电影技术发展史(共5篇)

电影技术发展史(共5篇)第一篇:电影技术发展史电影技术发展史一.早期电影技术奠基时期1.电影技术发展的奠基先是大约公元前400年左右针孔成像原理被发现,后有1800年英国科学家Thomas Wedgwood首次尝试通过化学的方式对图像进行记录,再到光刻摄影法、达盖尔式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的诞生,到湿板火棉摄影法与定影胶体的探究、彩色摄影的实现等。

这些摄影技术和载体的发现与发明,在很大程度上为电影技术的诞生做出了铺垫。

2.电影技术的诞生1872年,美国参议院Leland Stanford与好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摄影师Eadweard Muybridge用24架照相机,拍下了24张照片。

这些照片被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

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

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了一匹运动的马。

这就是最早的电影技术的诞生!二.电影技术快速发展时期1.电影放映方式与胶片的变化在一开始,由于电尚未出现,氢氧燃烧的“灰光”灯用来放映高度易燃的赛璐珞胶片。

碳弧灯很快取代了灰光灯,安全性提高了一些。

直到1915年电动马达出现之前,电影一直是手摇以每秒16格放映的。

此后,更长的故事片生产出来。

到1920年,电影成了全世界主要的娱乐形式。

在1891年,William Kennedy Dickson向柯达公司创始人Geroge Eastman 订购了35mm宽的赛璐珞硝酸胶片,并在ThomasEdison原始的Kinetograph摄像机上运行时开始的。

5年之后,35mm胶片再次用于美国的首次电影放映中。

2.有声电影的出现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拍出《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浇水园丁》等短片,标志着电影诞生。

1927 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上映标志着在电影技术史上从无声到有声的大变革。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电影是一种影像艺术,以电影摄影技术为手段,将故事、人物、事件或思想等内容表现在银幕上,以达到艺术创作和传播的目的。

在电影历史中,有许多经典影片和杰出电影人。

下面将介绍中外电影史的发展和重要人物。

一、中国电影史1.早期阶段(1896年-1949年)1896年,电影诞生于法国。

中国的电影史也从此开始。

1905年,上海传入第一台摄影机。

不久后,电影院开始于中国大陆各地兴起。

不过, 最初的电影大多为欧洲或美国的电影。

1913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

其后出现了众多的默片、文艺片、戏曲电影和武侠电影等。

1921年,上海“大光影剧院”成立,它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放映电影的场所。

这个成立为中国电影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开始了电影资本集资的形式。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黄金时期。

那时候有很多优秀电影诞生,如《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地道战》等等。

其中,陈省身是当时一流导演之一,他的代表作《乌鸦与麻雀》创造了新规矩,形成中国电影的“民族共生主题”,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上海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

然而,到了1937年,中国面临侵略战争和国民党时期的摧残,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又一次地停顿了下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了电影产业的改造和建设,体制化改革也让中国电影进入了新的阶段。

2.新中国时期(1949年-1976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了国家的宣传工具之一。

中国的电影领域在政治、宣传和文化层面开始着手改革。

50年代初,中国电影人开始拍摄反映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的影片,如《渡江战役》、《英雄儿女》。

这些影片不仅为社会树立起了理念标杆,同时也为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电影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70年代末,第五代导演潜力崛起,中国电影开始具有艺术性,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田壮士的《黄土地》等作品让世界再次惊讶,中国电影的资深电影风格和制作技巧成功晋级到世界级影坛。

电影发展史完整版

电影发展史完整版

电影发展史完整版电影是一种集合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和摄影等艺术形式的媒介,它通过影像与声音的结合来表达故事情节和思想。

自从诞生以来,电影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并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文化。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电影发展史的完整版。

一、电影的起源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发明家们对动态影像的探索。

1888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台可以连续拍摄和放映的电影摄影机,开启了电影发展的序幕。

随后,电影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传播开来。

二、无声电影时代20世纪初,无声电影成为主流形式。

无声电影通过影像和音乐的结合,表达了当时的故事和情感。

著名的无声电影包括《大都市》(1927)和《黄金百年》(1919),它们开创了无声电影的黄金时代。

三、有声电影时代1927年,华纳兄弟公司首次成功推出了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这一时刻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

有声电影使观众可以听到人物对话和背景音效,给电影增添了更加真实和生动的感觉。

此后,有声电影逐渐成为主流,各种电影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彩色电影的崛起20世纪30年代,彩色电影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彩色电影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使电影画面呈现出多样的色彩,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享受。

著名的彩色电影包括《绿野仙踪》(1939)和《泰坦尼克号》(1997)。

五、3D电影技术的突破20世纪50年代,3D电影技术开始渐渐应用于电影领域。

3D电影通过特殊的眼镜,使观众可以在电影中体验到更加真实和立体的感觉。

随着科技发展的推动,3D电影技术在21世纪逐渐得到普及。

六、数字化时代的电影20世纪末至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电影的制作和放映方式。

数字化技术让电影制作更加灵活、高效,并提供了更好的视觉效果。

同时,数字化技术也为电影的传播和观影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如网络视频平台的兴起。

七、电影与社会的影响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体形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和文化,而且能够传递信息、启发思考、引起共鸣。

世界电影发展史概述

世界电影发展史概述

世界电影概述
七、韩国电影。
用较高的电影技术和电影技术将唯美的画面幻化成爱情电影;把黑色幽 默打上喜剧的标签;用受欢迎、高水准的电影明星支持韩国电影业。
姜帝圭:《生死谍变》、《银杏床》、《太极旗飘扬》 李沧东:《绿洲》、《薄荷糖》 、《黑道初哥》 金基德:《弓》、《漂流欲室》、《悲梦》、《春夏秋冬又一春》、 《海岸线》、《坏小子》
世界电影概述
五、电影CG技术的到来(1980年以来) 1980年以来,建构在CG(computer graph)上的数码技术为电影的创作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
世界电影概述
七、日本电影。
日本电影充满禅佛思想和武士道精神,性与暴力也是其常见主题。
代表导演及作品如下: 1.黑泽明:《罗生门》、《七武士》、《梦》、《影武者》、《丑闻》 斯皮尔伯格称赞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2.沟口健二: 《西鹤一代女》 3.小津安二郎: 《东京物语》、《忏悔的白刃》、《彼岸花》、《秋日 和》 4.大岛渚:《日本的夜与雾》、《青春残酷无语》、《感官王国》 5.今村昌平:《人间蒸发》、《日本昆虫记》 6.北野武 :《花火》、《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菊次郎的夏天》 7.岩井俊二:中国影迷称他为“日本王家卫” 《情书》、《梦旅人》 《燕尾蝶》、《四月物语》 宫崎骏:“动画界的黑泽明”。《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 《千与千寻》
《ET外星人》《拯救大兵瑞恩》 6.乔治·卢卡斯 《星球大战》 7.罗伯特·泽米吉斯 《阿甘正传》 8.基努·里维斯《黑客帝国》 9.彼得·杰克逊 第一部为《指环王:护戒使者》,第二部为《指环王:
双塔奇兵》,第三部为《指环王:王者归来》 10.詹姆斯·卡梅隆 《泰坦尼克号》、《阿凡达》 11.罗兰·艾默里奇《2012》

第三章 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

反抗剥削和压迫; ②反对法西斯独裁,谴责侵略战争; ③歌颂底层“小人物”的真、善、美; ④针砭人性的弱点,警示人生的误区。
经典好莱坞喜剧片的代表作品
卡普拉:《一夜风流》、《双重生活》、 霍克斯:《20世纪特别快车》 刘别谦:《天堂里的烦恼》等。
(3)歌舞片(音乐片)
分为两类:1、以唱为主,2、以舞为主。
第一,价值观念的颠倒。
第二,新的镜头语言。 第三,对真实的追求。
第四,人物不再埋没在情节中。
第五,在音响方面的创造令人瞩目。
新好莱坞的两大阵营
斯坦利· 库布里克、 阿瑟· 佩恩、 弗兰西斯· 科波拉、 乔治· 卢卡斯 史蒂文· 斯皮尔伯格
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其次,新现实主义电影是进步美学传统 的必然发展。
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以1945年罗西里
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问世为标志,随 后便涌现出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优秀影片, 包括罗西里尼的《游击队》;德· 西卡与柴伐梯 尼合作的《偷自行车的人》、《温别尔托· D》、 《米兰的奇迹》;德· 蒂斯的《罗马十一 桑 时》、《橄榄树下无和平》;维斯康蒂的《大 地在波动》;利萨尼的《苦难的情侣》;莫尼 切里的《警察与小偷》等等,它们形成了电影 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创作高潮。1956年,德· 西 卡与柴伐梯尼合作的影片《屋顶》问世,标志 着这一运动宣告结束。
三、美国的新好莱坞电影
(一)新好莱坞的诞生
1.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 2.商业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的冲击.
(二)新好莱坞时期的电影创作

新好莱坞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朗西 斯·科波拉、马丁·斯科西斯、斯坦 利·库布里克、阿瑟·佩恩、乔治·卢 卡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伍迪·艾 伦。

世界电影发展历史

世界电影发展历史

世界电影发展历史电影是一种融合了戏剧、文学、艺术和科技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它在人类社会中担负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推动文化交流和记录历史的重要角色。

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和创新,本文将着重探讨电影从诞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

一、早期电影的诞生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和美国。

1878年,法国发明家路易斯·奥古斯特·维达将连续的静态图像呈现在屏幕上,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实验性的电影摄影机。

而在1895年,著名的法国兄弟雅克和奥古斯特·吕米埃尔通过他们的发明——光线兄弟摄影机,将电影带入了大众的视野。

这也被认为是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公众放映。

二、好莱坞的崛起20世纪初,电影进入了大规模制片和商业化的阶段。

美国好莱坞成为世界电影工业的中心,影响力迅速扩大。

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水平和市场销售能力竞相腾飞,塑造了好莱坞电影的金色年代。

在这个时期,一些伟大的导演和演员如查理·卓别林、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玛丽莲·梦露等登上了世界舞台,他们塑造了电影艺术的风格和形象。

三、电影艺术的探索与变革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艺术表达的拓展,电影逐渐走出商业的束缚,追求更深入的主题和更多样化的艺术形式。

20世纪中期至末期,世界各地涌现出了一批代表性的导演和电影作品。

在法国,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等导演推动了新浪潮运动,突破传统叙事结构,反映社会现实。

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以及日本导演黑泽明的《七武士》等作品也对电影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数字化时代的到来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影制作和放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数字化的制作工具和特效技术使电影的创作更加灵活多样,画面效果更加逼真。

同时,数字化带来了电影传播方式的革命,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线视频平台的兴起为观众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和便利的观影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丽泰·嘉宝 Greta Garbo 1905-1990年
葛丽娅·嘉逊 Greer Garson 1908-1955
明星制部分女演员 费雯· 丽、英格丽· 褒 曼、奥黛丽· 赫本
费雯丽 Vivien Leigh (1913 —1967)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1915 — 1982)
《黄金时代》是 从参战者带着战争中 生理和心理的损伤回 归和平生活的侧面来 反思战争的。它不仅 丰富了电影创作的形 式,而且引起的心理 和感情震撼,比直接 描写战争更理性、更 强烈。因而今天的好 莱坞依然喜欢模仿和 抄袭之。
1946年
在麦卡锡主义喧 嚣尘上的时候,拍摄 《正午》这样努力保 持人格完整、尊重自 我的荧幕形象,是需 要勇气的。导演弗莱 德·齐纳曼与影片中 的主角多恩一样,被 迫流放英国。
谢尔盖· 爱森斯 坦是苏联国立电影 学院的教授,是世 界蒙太奇理论的鼻 祖(montage ideas) 。 他的代表作《波坦 金战舰》中的 “ 敖德萨阶梯” ,运 用了多种蒙太奇手 法,被认为是完美 的蒙太奇。
1925年前苏联制作出品
《波坦金战舰》有谢 尔盖· 爱森斯坦编剧,格 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 和谢尔盖·爱森斯坦共 同导演,谢尔盖·爱森 斯坦剪辑。 有亚历山大·安东 诺夫、沃莱德米尔·巴 斯基、格里高力·阿莱 克桑德夫等主演。
凯瑟琳·赫本 Katharine Hephburn (1907—2000)
伊丽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1932—2003)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1929—1993)
玛丽琏·梦露 Marliyn Monroe (1926—1962)
三、好莱坞的“类型片”策略
当代英美电影微观
A Survey of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and British Films
美国电影微观
The Contemporபைடு நூலகம்ry American Films
有人说,一部世界电影史就 是好莱坞对全球电影市场的征服 史。也有人说,一部世界电影史 就是一部反好莱坞电影的历史。
二、好莱坞的“明星制”策略
Hollywood’s strategy of star system
好莱坞的“明星制”策略 是指美国电影公司的老板千 方百计挖掘和培植具有潜质 的电影演员,使其成为观众 争相崇拜的偶像。
明星制部分男演员 亨佛莱· 鲍嘉、克拉 克· 盖博、加利· 格兰 特
亨佛莱·鲍嘉 Humphrey Bogart (1899 — 1957)
1915年2月8日, 电影《一个国家的诞 生》首次在美国上映 的日子,乃是好莱坞 统治世界的开始,同 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 年间好莱坞艺术称霸 世界的发端。
大器晚成的格里菲斯 D.W. Griffith 1875 - 1948
法国电影史学家 乔治· 萨杜尔
谢尔盖·爱森斯坦 Sergei Eisenstein 1898 - 1948
乔治·梅里爱
Georges Melies 1861 - 1938
乔治· 梅里爱是 最早的法国电影人 之一,也是浪漫主 义电影风格的奠基 人。他拍摄的影片 《月球旅行记》是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 片,是运用各种摄 影技术制作出来的 影片。
卢米埃尔的电影与梅里爱的电影 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
卢米埃尔认为,电影无非是一种 “科学珍 品”,运用于艺术的目的是再现生活。他用记录 性的方式拍摄现实生活,被后人称为电影纪录片 的先驱,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 梅里爱则出于艺术家的偏爱而沉缅于幻想, 他认为“银幕即舞台”。他拍摄的“银幕戏剧” 类电影,是表现生活的。梅里爱可称为电影故事 片的先驱,是形式主义电影的奠基人。
20世纪初的美国
在无声电影时代,美国最 杰出的电影人是格里菲斯和卓 别林。他们迅速地掌握了电影 艺术的制作形式,拍摄出一批 如《一个国家的诞生》、《摩 登时代》那样的优秀影片。
查理士· 卓别林 Charlie Chaplin 1889-1977
他生活的年代, 正是电影刚刚走出婴 儿期。这门艺术的一 切方面都处于萌芽阶 段,各种手法都在不 断的实验和结累中, 世界各国的电影人在 不同的道路上求索。 卓别林是走在最前面 的一群人中的一个, 他是喜剧电影的创始 人。提起他,人们脑 海中就是浪漫主义的 “夏尔洛”。
华纳四兄弟1924组建
1924 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基础上建立
1924由米特罗· 高德曼和梅耶公司 合并建立
1928诞生后塞尔兹尼克管理
我们对好莱坞有点误解,我 们老觉得好莱坞像跟艺术有点关 系,那个地方跟艺术没有什么关 系。它毫不隐瞒地告诉你它是一 个工厂,在生产各种产品,它的 最终的归结是商业的结算。 ——中国导演陈凯歌
1906年,澳大利亚拍摄了世界上第一 部故事片《凯利帮的故事》。
1927年美国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声 电影《爵士歌手》,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 有声电影是1929年的《纽约之光》。 1935年美国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 胶片电影《浮华世界》。
《爵士歌手》的诞生,才被世界公认 为,电影是世界第七艺术。
Hollywood’s film pattern in early days
好莱坞的“类型片”策略 是指按照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 范要求,制作影片,这是一种 商业性的影片制作方式。
早期好莱坞 的主要“类型片”

西部片是以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 部荒蛮地区为题材的,表现除暴安良的正 义精神的类型片。 喜剧片是通过影片再现生活中的荒谬性, 以此满足观众的快乐愉悦心情的类型片。 恐怖片是应用刺激的视觉氛围和强烈的恐 怖效果造成观众心理惊悚的类型片。 犯罪片是通过犯罪题材来反映特定社会现 象。其共同特征是罪犯通常神出鬼没、浑 身是胆,但最终不是锒铛入狱就是命丧枪 下,令人一吐扬善除恶之快。
卓别林是世界闻名的喜剧大 师,他以丰富的生活经验,深刻 的社会洞察力,以及别出心裁的 构思,加上他富有感染力的哑剧 表演,为人类创造了无声电影的 最高成就。
美国电影业繁荣发展的 第一个黄金时期
The First Golden Period of American
20世纪30—50年代
用电影探讨国家 的政治,《西线无战 事》的创作手法够直 接、尖锐和深刻。用 如此的批判锋芒透视 战争,即使是今天的 好莱坞,也数不出几 个编导能像刘易斯· 迈尔斯迪那样“胆大 妄为”。
1939年
“悬念大师”阿尔 弗雷德·希区柯克到 美国后执导的第一部 影片《蝴蝶梦》,就 一鸣惊人。影片中真 正的主角是没有影象 的丽贝卡。她不仅存 在而且非常强大,让 影片里的“我”和影 片外的我们既时时刻 刻地毛骨悚然,又强 烈地希望了解她。
1940年
《公民凯恩》无论 在思想深度还是艺术表 现手法上都达到了前所 未有的高度。它不是那 种让人一看便知的影片 ,而是一部含义深邃, 需要反复诅嚼的思想和 学问。它是电影的诗、 传说、寓言和神话,它 包含了对生活高度的凝 练,对人性和社会的深 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 界的理性体会。
电影生产一旦被有远见 的企业家纳入他们熟悉的工 业化生产和销售轨道之后, 其获取的利润是其他任何制 造业所不能比拟的。
八大电影公司的崛起
The rise of the eight great studios
卡尔·莱姆利1912创建
1914 阿道夫·朱尔科出资建设
1917年建立
卓别林和格里菲斯1919创建
1894年,法国的 卢米埃尔兄弟在分 析研究了爱迪生的 放映机和摄影机的 基础上,发明了手 提摄影机。这部机 器既有摄影功能又 有放映功能,并用 其拍摄了第一部影 片《工厂大门》。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 辛斯大道14号咖啡馆地下室里,卢米埃 尔兄弟第一次以售票的方式正式向公众 放映了《工厂大门》、《水浇园丁》和 《火车到站》等片子。这标志着电影的 诞生,也标志着电影院的诞生。
好莱坞的“垂直控制”策略 是指美国各大电影制片公司通过 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建立自己的 电影院线,专门发行和放映自己 制作的影片。
1908年,因具备拍摄电影外 景的多种条件,散居美国各地的 电影商人陆续集中在洛杉矶市的 西北郊区,取名好莱坞Holly wood。 奇怪的是,好莱坞逐渐建设成为 美国电影制片业中心的同时,也 使得美国电影艺术迅速发展。
1952
《宾虚》叙述 了西方基督教是如 何逐步地侵蚀到古 罗马异教徒的文化 中去的一段历史。 只要看看它获得的 十一座金光闪闪的 奥斯卡金像奖杯, 就能证明影片的内 涵和价值的所在。
1959年
美国电影业繁荣发展的 第一个黄金时期形成的原因
一、好莱坞的“垂直控制”策略
Hollywood’s strategy of monopoly
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托马斯· 爱迪生
Thomas Edison
爱迪生和机械师 狄克逊发明了在胶片 两边打孔洞的牵引方 法,解决了机械传动 的技术问题。这不仅 为电影的诞生奠定了 物理基础,而且爱迪 生为自己发明的新技 术起了一个富有魅力 、诗意和幻觉意识的 名字——电影。
卢米埃尔兄弟
Auguste Lumiere Louis Lumiere
1941年
《卡萨布兰卡》 是一部被研究世界电 影的学者们视为美国 类型片——惊险侦探 片的“里程碑”之作 。经典影片就是一个 多菱角的镜子,一面 是精湛的艺术,一面 是深刻的内涵,一面 是动人的音乐,一面 是幽默的语言,《卡 萨布兰卡》做到了。 所以,时光无论怎样 流转,却依然震撼观 众的心灵。 1943年
艺术陪伴人类度过最初的荒蛮 岁月,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灵魂 栖所。它是人们美的理想的凝聚与 自由的象征。艺术属于大众,属于 社会的每一个人。艺术来自于民间 也成长在民间,它的最高使命在于 为大众服役。 ——黄会林
无声电影盛行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