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克劳士比质量管理思想

合集下载

“零缺陷”质量管理

“零缺陷”质量管理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一)基本思想

预防铸就 强调质量不能依靠事后的检查,应在事先做好预 质量 防

“零缺 陷”质 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根据顾客的需求对 量管理 服务进行改进

注重的是任何环节的零缺陷,即要求完全合乎标 准、不打折扣地执行质量标准
不仅是一种管理态度和管理意识,也是一种管理 哲学
目录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起源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步骤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起源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美国质量大师 菲利浦· 克劳士比创立并在美国推行的零缺陷 运动 后来,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全面推 广,使日本制造业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 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1999年传入我国 现在已风行全球
质量的标 准是零缺 陷
要用客户 化的思维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二)管理重点
A 管理层应严格要求 自己,不能对质量掉以 轻心
B 对员工不断进行质 量教育 C 持之以恒的认真开展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步骤
(1)将工作视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连续的过程 确认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条件,每 (2)确认“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目标 位员工承担的工作及责任,每项工作的要求和标 “零缺陷”管理的目标是“第一次就做对”, 准,应该做什么,哪些环节容易出现质量缺陷, ( 3)实施预防措施 质量管理中要确认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达到下一次 工作应该获得怎样的结果等。 除确定质量目标和过程要求外,还需要证实 就做对的质量目标 ( 4)采用零缺陷标准 实施过程的能力。若发现有任何可疑之处,都要

零缺陷标准是不向任何不符合要求妥协的标 寻根究底,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防微杜渐。 准,坚持这样的标准,就可以消除不符合要求的 现象,并加以预防,并对已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 改正,避免重蹈覆辙。

简述了零缺陷管理思想中的质量管理四项原则

简述了零缺陷管理思想中的质量管理四项原则

简述了零缺陷管理思想中的质量管理四项原则,从标准化角度解读这些原则的过程中,看出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被誉为“零缺陷之父”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浦·克劳士比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造了“零缺陷”概念,之后零缺陷管理思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马丁·马瑞埃塔公司实施。

一年后该公司的产品不良率减少了54% ,第二年再次减少了25% ,共节约费用165万美元。

1963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实施“零缺陷”管理实践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964 年,克劳士比也因创立“零缺陷”管理思想获得了美国国防部奖章,同年美国国防部把“零缺陷”管理正式列人国防管理制度,要求军工企业要采纳这种管理思想。

零缺陷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改变人们做事的态度,引导人们第一次把事做对。

培育零缺陷管理思想有以下四项原则:(1)质量就是符合要求;(2)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3)工作标准是零缺陷;(4)用金钱来衡量质量。

下面从标准化角度对这四项原则略谈些粗浅认识。

1 零缺陷管理四项原则与标准化之关系1 . 1 什么是质量?质量定义为符合要求。

通常我们用好、卓越、美丽、优秀等词语描述质量,克劳士比说这些描述都是主观的、模糊的。

定义质量为符合要求,就是要阻止质量管理活动中依靠意见或经验或者是谁权威谁说了算的推委扯皮现象。

从某种程度上此处的“要求”可以理解为标准,但该标准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顾客(包括内部顾客)为导向、顾客需求为前提的,是反映顾客需求之标准。

定义质量符合标准,从而使质量涵义清楚明确,避免对质量误解而产生无休止的争议。

用标准解释质量、用标准评估质量,不符合标准就没有质量,因此质量问题就转化为标准问题或者标准化问题。

站在产品使用者的角度来说,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M·朱兰博士提出的“适用性”质量观也非常流行。

也有学者认为,适用性是现代质量观念的核心;但有人对适用性质量观提出质疑。

事实上,朱兰博士在《朱兰质量手册)》(第五版)中已明确指出:“适用性”这一短语虽然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对广大用户来说也最容易理解,但是对于那些面临着选择行动路线的企业主管们而言,这个短语不能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完整含义。

质量零缺陷

质量零缺陷

质量零缺陷美国质量大师克劳士比提出公司质量管理目标应该是零缺陷,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公司客户来说,都不希望购买的产品是有缺陷的,即使6SIGMA中百万分之3.4的不良也依然代表有瑕疵,依然是有缺陷的被接受。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看来真正的零缺陷似乎是不可能的,人或机器都有可能出错,怎么可能零缺陷呢?其实克劳士比的观点非常简单明了:零缺陷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一个从输入到工作活动再到输出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对呢?首先我们每一位员工,无论是一线操作员工,还是办公室人员,甚至管理者,都要知道工作过程中做对事情的标准要求是什么,然后牢记正确的标准并对照执行,执行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第一次按标准要求做对做正确了,这简单又实则不简单的“三步曲”做到位了也就能够实现质量零缺陷。

倘若不是第一次做对,那就不仅仅会出现我们实际生产过程中报废、返工、维修等浪费现象,还会随之带来交货期、成本、品牌形象等更大的损失。

只有这样从我们手里产出的每一个产品质量才有保证,同样对于客户来说,质量才是可信赖的。

当然零缺陷并不是说质量完美的产品才是好的,质量其实就是指符合要求,任何产品、服务或过程只要是符合要求就是有质量的产品、服务和过程,如果不能符合要求,就不会产生符合要求的结果,我们每一位员工都需要为他的工作质量负责,我们必须知道员工的工作质量是因,产品的质量为果,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自然产品的质量也就有了保证,也就能符合要求。

所以零缺陷就是要求我们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着想,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在实际工作中,零缺陷就是绝不接受(0)不符合项(缺陷),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零缺陷),而不是忙着改正错误,修修补补;是说到做到,不打折扣,而不是差不多就行,借口越多越好。

零缺陷的焦点不是把资源空耗在讨论到底几个缺陷比较好?而是必须锁定在接受缺陷还是不接受缺陷的“质量哲学”上。

这就意味着要把管理的重心调整到“对”和“一次”上,落实到“做正确事”与“正确做事”中,通过转变对待缺陷的态度,无需额外的投入,就能使工作产生最大的效益。

零缺陷的基本思想

零缺陷的基本思想

零缺陷的基本思想马尔考姆·小福布斯(福布斯集团主席兼CEO)说:―管理理论的一次伟大跳越。

克劳士比的真知灼见比以往的任何时候更具有穿透力。

‖葛里格·沃森(美国质量协会前任总裁、董事局现任主席)说:―克劳士比的哲学思想已经在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里根深蒂固,…他所创造的注重实效的概念,早已成为质量管理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

‖零缺陷管理哲学(Crosbyism)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

Crosbyism 基本原则:∙一个核心: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二个基本点:有用的和可信赖的∙三个需要:任何组织都要满足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四个基本原则:质量就是符合要求;预防的系统产生质量;质量的工作准则是零缺陷;必须用质量代价(金钱)来衡量质量表现Crosbyism 基本原理:∙工作原理:工作=(业务+关系)×哲学∙开车理论:一次做对―三要素‖——控制系统、保证体系和运营管理∙克劳士比成本曲线:质量提高,成本降低;速度提升,成本下降∙质量免费原理:内部一致性带来成本的降低,符合客户要求则会扩大市场份额、产生溢价∙完整性原理:F=CER×CTR,即:卓越表现=(文化成熟度×效能×关系)×一次做对率∙质量代价原理:PONC=COST–EFC–POC,即:质量代价=总成本–无失误运作成本–质量成本∙精灵通则:创建可信赖的组织的基本要求——PERI:政策(P)、教育(E)、要求(R)和坚持(I)∙质量成熟度方格:不确定期、觉醒期、启蒙期、智慧期和确定期∙企业健康诊断方格:昏迷状态、重病护理、加强护理、治愈和健康∙领导成熟度评估方格:议程、哲学、关系和全球化∙克氏疫苗:诚信、系统、沟通、运营和政策Crosbyism 的思想表述:美国《商业周刊》杂志:―管理者花上半天时间摘录克劳士比的书籍,将会发现他或她所花费的时间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倡导“零缺陷”管理

倡导“零缺陷”管理

倡导“零缺陷”管理克劳士比先生的“零缺陷”思想使美国人的质量意识发生了变革,转变了美国人做事的方式,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见企业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和工作没有缺点,并向着高标准的目标奋斗。

“零缺陷”质量文化的核心就是要转变对待错误和缺陷的态度,由把已发生或发觉的问题隐蔽起来,转变到把问题拿到桌面上来解决,防止再犯。

在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质量不是被动地掌握出来的。

出了问题,领导们往往习惯于对技术质量部门说,你们要专心把好关。

实际上这是个错误的概念。

就我们目前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来讲,基本上是完善的。

但是,再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得靠人来执行。

所以,抓住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是最关键的。

质量保证是一个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

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引入“零缺陷管理”,让企业员工树立“零缺陷”的思想意识是很必要的。

为何倡导“零缺陷”管理思想管理本质上讲是一种思想,而不是工具。

从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100多年的历史来看,管理在每个时期所赋予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泰勒时代,是以责任制为主的所谓科学管理;到了20世纪60年月,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出“企业战略”概念,企业的战略成了管理的重要内容;七八十年月,“日本制造”风靡全球,这时的管理重点是企业文化;到20世纪末,管理再次回到起点:责任制。

六西格玛管理、“零缺陷”管理等都是追求终端产品和生产过程介乎完美的企业管理质量标准。

再者,现代企业管理强调文化的作用,这是特别正确的。

企业文化当中包括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等等。

广义上的质量管理,不仅包括安全管理,而且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文化也是质量文化。

但是,文化不是墙上的口号,而是表现在员工的谈吐中、工作的笑容和脚步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里。

如,质量文化,它的核心不是一个企业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而是员工对待错误的态度,假如大家对待错误麻木不仁、漠视质量,你的质量方针再冠冕堂皇也没有用。

克劳士比质量管理观点

克劳士比质量管理观点

克劳士比质量管理观点
以下是其主要观点:
1.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认为,质量的定义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或优秀。

他强调在工作中应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避免缺陷和错误的发生。

2. 零缺陷:克劳士比倡导追求零缺陷的目标,即通过预防和改进来消除缺陷,而不是依赖事后的检验和修复。

3. 质量的成本:克劳士比提出了质量的成本概念,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失败成本。

他认为,通过预防和改进来降低失败成本,从而提高质量和降低总成本。

4. 质量改进的基本要素:克劳士比认为,质量改进的基本要素包括管理层的承诺、质量教育、工作标准、衡量和评估、改进的实施以及对改进的认可。

5. 质量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克劳士比提出了质量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即符合要求、预防为主、零缺陷和持续改进。

克劳士比的质量管理观点强调预防和持续改进,通过消除缺陷和追求零缺陷来提高质量和效率。

他的思想对质量管理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组织的质量改进实践中。

零缺陷:克劳士比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

零缺陷:克劳士比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

零缺陷:克劳士比质量管理思想在管理咨询界,克劳士比是以其思想和写手出名的。

他大约每周写一篇文章,每年出一本书。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多产的质量管理名师的著作多半畅销。

有人戏言说:拍电影找斯皮尔伯格,写书找克劳士比。

在克劳士比的著作中,他用独具风格的克氏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质量管理思想,提出了不少新概念。

比如,他提出了质量管理进程划分的五阶段、质量改进的十四步、质量改进的三要素等等。

然而,贯穿克劳士比整个思想核心的,依然是他那著名的零缺陷质量管理思想。

“零缺陷”显然已经成为克劳士比在质量管理领域的logo(品牌)。

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又称无缺点管理(ZD,ZeroDefects),它以抛弃“缺点难免论”为前提,树立“无缺点”的观念为指导,要求生产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来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克劳士比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提出了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来传到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全面推广,使日本的产品质量迅速提高,继而扩大到工商经营的所有领域。

中国专门研究零缺陷管理的学者杨钢认为,零缺陷管理思想体系可以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个需要。

所谓一个中心,就是指零缺陷管理本身。

具体要求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

每个人都坚持一次性完成工作,就不会造成返工和浪费,不让缺陷产生也就意味着不会把问题带到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么就可以减少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两个基本点指的是“有用的”和“可信赖的”。

“有用的”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思维,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它有用,判断是否有用,不是站在自身角度而是站在客户角度,看的是最终结果而不是阶段结果。

但是,有用不等于可靠,而不可靠又会影响有用,这就需要“可信赖的”。

零缺陷管理追求既有用又可靠的结果。

任何组织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三个需要包括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

零缺陷克劳士比质量管理思想

零缺陷克劳士比质量管理思想

零缺陷克劳士比质量管理思想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现的情景之下。

究其本质,是要寻求完美意识和有限理性之间的平衡。

克劳士比认为,零缺陷管理有四个特点,这四个特点就是他后来提出的“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原则一:质量的定义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

传统观点认为,质量的含义就是相比较、相对而言的好;零缺陷管理的观点认为,质量就是要符合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顾客的要求。

所以,提升质量的基础在于使每个人都在第一次时就把事情做对,一次就做到符合要求。

克劳士比认为,质量不分高与低,也不分好与差,只分有与无。

任何产品、服务或过程,只要符合要求就是有质量。

过低顾客不能接受,过高则浪费资源。

因此对质量定义达成共识十分重要。

为此,公司的管理层必须做好以下三项:一是清楚制定质量标准和对员工的工作要求;二是为员工达到要求提供工具和资金等方面的帮助;三是鼓励员工为达到要求而努力工作。

原则二: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

传统观点认为,高质量来自于检验、测试和检查;零缺陷管理的观点认为,事先防范才是提高质量的最有效办法。

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预防是第一位的。

克劳士比曾说:“通过预防缺陷可以使你致富”。

他提出,培训、纪律、榜样和领导可以产生预防效用,管理层必须下决心持续地致力于营造以预防为导向的工作环境。

原则三: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传统观点认为,员工执行质量管理只要同标准差不多就行了,即使稍有误差也问题不大;零缺陷管理的观点认为, 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

克劳士比提出,领导者必须通过对所有员工的培训,提供时间和工具等方面的资源,帮助他们达到符合要求的目标。

原则四:质量的衡量标准是“不符合要求的代价”,“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一个用于诊断组织效率和效果的管理工具。

在这里,克劳士比摒弃了传统的以“质量成本”来衡量质量标准的常规方法。

克劳斯比的质量管理思想

克劳斯比的质量管理思想

克劳斯比的质量管理思想S7-120潘丽娟、余舒在1984年他正式提出‚零缺陷‛概念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需要和四个基本原则。

“一个中心”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包含了三个层次: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和第一次做正确;所谓‚正确的事‛就是为实现最终目标所做的事,其中不包括为实现目标所做的错事以及本可用一个步骤却消耗多个步骤的事;‚正确的做事‛指完全按照要求做事;‚第一次做正确‛是指在这个生产整过程中每个步骤都做到一步到位,即鉴定无缺陷,不需要再重新加工。

“两个基本点”指的是有用的和可信赖的;‚三个需要‛分别是指: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质量即符合要求,而不是好;这里的‚要求‛是指完成某项事情和工作所必须要达到的标准,比如:一个产品的生产必须要符合其规格。

‘要求’必须被明确地表达, 以致不会被误解; 然后应该不停地加以测量, 以确保符合要求。

凡有不符合的地方, 就表明缺乏质量。

这样质量问题就转换成是否有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由此质量变得清晰可见, 从而能明确界定二是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预防不仅仅指预防质量问题,更多的是指前瞻性地发现客户潜在需求,从而创造出‚零缺陷‛的、完美地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它抛弃‚缺点难免论‛(认为没有什么是完美无缺的,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树立‚无缺点‛的哲学观,要求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点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点,或缺点绝对要等于零,而是指要以‚缺点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

三是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零缺陷的工作标准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它是一种庄重的个人承诺,即按大家都同意的要求去做。

克劳士比的零缺陷管理.

克劳士比的零缺陷管理.
克劳士比的零缺陷管理
2018/10/5
目录
一 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的简介
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的原理
二 2.1零缺陷管理的质量定理 2.1克劳士比质量免费理论 三 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的核心
克劳士比的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原则一:什么是质量? 四 原则二:质量是怎么样产生的? 原则三:什么是工作标准? 原则四:怎样衡量质量? 五 零缺陷管理与MQM、精益生产方式JIT、ISO9000之间的关系 六 零缺陷管理在中国 七 零缺陷管理案例分析
2018/10/5
如果我们要让工作具有质量,那么,我们决不向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妥协,我们要 极力预防错误的发生,而我们的顾客也就不会得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了。 这是"零缺陷"工作标准的重要意义。 零缺陷管理作为一种心态:事情第一次就做 对;避免双重标准;决不允许有错误;非常重视预防;只有在符合全部要求时才 行。 原则四:怎样衡量质量? 不符合要求的代价(金钱),而不是指数 质量是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来衡量的,而不是用指数。指数是一种把不符合 项用相关的坏消息进行软处理的方法。不管怎样,如果我们软化了坏消息,那么 管理者将永远不会采取行动。而通过展示不符合项的货币价值,我们就能够增加 对问题的认识。 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当要求没有符合时产生的额外的费用。不符合要求的代 价是浪费的代价:浪费时间、人力和物资。这是不必要的代价。
2018/10/5
二、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的原理
克劳士比提出的零缺陷管理的原理主要有:零缺陷管理的质量定理、零缺陷 管理完整性定理、克劳士比的“开车理论”、克劳士比质量成本曲线、克劳 士比质量免费原理、零缺陷管理质量战略图、零缺陷管理的杠杆原理、零缺 陷管理的精灵原理等。
2.1零缺陷管理的质量定理

零缺陷工作规划

零缺陷工作规划

一、前言零缺陷工作理念源于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普·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先生,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预防缺陷的发生,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零缺陷。

为了提升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本规划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零缺陷工作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实现产品零缺陷。

2. 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培养质量文化。

3.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 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工作内容1. 建立零缺陷工作组织架构(1)成立零缺陷工作委员会,负责零缺陷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2)设立零缺陷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落实和沟通协调。

(3)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体系建设和质量改进。

2. 开展质量培训与教育(1)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2)开展质量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控制能力。

(3)举办质量知识竞赛,激发员工学习质量知识的热情。

3.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活动有章可循。

(2)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共同参与质量改进。

(3)实施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产品质量。

4. 推进预防性维护(1)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2)对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防止缺陷产品流入市场。

(3)建立缺陷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优化生产流程(1)优化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3)推广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6.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2)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客户问题。

(3)收集客户反馈,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四、工作计划1. 第一阶段(1-3个月):成立零缺陷工作委员会,制定零缺陷工作规划,开展质量培训与教育。

克劳斯比的零缺陷理论

克劳斯比的零缺陷理论

零缺陷理论一、零缺陷理论二、零缺陷系统与品质成本三、零缺陷理论应用实例第一节零缺陷理论零缺陷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创立至今,经过不断完善,已成为一整套品质管理的经典哲学,备受包括IBM、GEA、摩托罗拉、施乐等世界顶级公司推崇,已成为企业创造质量奇迹进而迅速发展壮大的强劲动力。

零缺陷理论核心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一、零缺陷理论对品质管理的基本认识1.品质就是符合要求零缺陷理论认为品质不可以用“好”、“美丽”、“漂亮”等词来形容,不可加入主观色彩,因为要求永远是客观存在的,符合要求就是有品质的产品、服务或过程。

2.产生品质的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预防是从设计源头发现和解决问题,检验只能发现问题的结果,会在品质成本及客户满意度等各个方面造成某些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为检验时缺陷已产生,且部分缺陷会遗漏。

预防行动是防患于未然,因而比较经济。

3.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这一要求的含义为每一时间,每一个作业都需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而不是某些方面满足要求。

4.品质是用缺陷造成的金钱损失来衡量的零缺陷理论认为用缺陷损失来衡量品质比用不良数据来衡量品质,更能引起高层重视进而采取行动。

二、零缺陷理论关于公司品质管理水平定位方法的论述零缺陷理论认。

为可以以一个公司对品质管理的定义、系统、标准、测量的理解、要求以及高层管理者对待品质的态度不同而对其品质管理水平作以评估和定位。

1.零缺陷理论认为最好的品质管理是零缺陷的品质管理在质量的定义方面,零缺陷理论认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在系统方面,零缺陷理论以预防为主;在标准方面,零缺陷理论推行的是零不良;在衡量品质状况时用的是缺陷导致的成本增加值。

相应的管理者对待品质的态度是:没理由不把事情做对o2.零缺理论认为某些公司的品质管理水准亦较高对质量的定义为:满足顾客,在系统方面,零缺陷理论推行的是ISOX)IO质量体系,标准是不良率3.4PPM(6Signa标准)o衡量品质状况时用业务评分方法,高层管理者对待品质的态度是“认真对待质量。

零缺陷 百度百科

零缺陷 百度百科

零缺陷百科名片零缺陷创始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目录基本信息零缺陷管理零缺陷思想演变的阶段零缺陷思想的发展因素零缺陷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原理Crosbyism 的思想表述零缺陷灯塔树立零缺陷管理的理念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零缺陷管理(Zero Defect Management)、零缺陷(Zero Defects,ZD)、无缺点、缺点预防、零缺陷品质管理、零缺陷管理哲学(Crosbyism)编辑本段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最早应用于美国马丁-马瑞塔公司的奥兰多事业部。

1962 年该公司为提高零缺陷产品的可靠性,解决―确保质量‖与―按期交货‖的矛盾,首先在制造部门实施零缺点计划,获得了成功。

第二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零缺点计划,并增加了消除错误原因建议这一重要内容,从而使无缺点计划更加完善。

1964年初,美国国防部正式要求军工系统的企业普遍采用零缺点计划,许多民用工业企业也相继实施零缺点计划。

1965年5月,日本电气股份公司首先在日本开展了零缺陷管理,称为零缺陷运动。

日本一协会还专门向美国派遣了―零缺点计划‖考察团,并组织了推进零缺点计划研究会。

仅一年多的时间。

在日本开展零缺点运动的公司就有100多家。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在美国,许多公司常将相当于总营业领的15%到20%的费用用在测试、检验、变更设计、整修、售后保证、售后服务、退货处理及其他与质量有关的成本上,所以真正浪费的原因是没有在客户端抓需求,而是退居后端抓―服务‖和救火。

“零缺陷”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核心思想

“零缺陷”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核心思想

“零缺陷”系列谈(1)——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错误?说起“零缺陷”,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是到底什么是“零缺陷”呢?从字面上理解,“零缺陷”似乎就是完美、没有缺陷的意思,世界上真的存在完美无缺的产品吗?“零缺陷”是美国质量大师菲利普·克劳斯比提出的一套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核心思想可以用:“一个中心,思想基本原则”来概括。

我们今天先不谈零缺陷的详细内容,先聊聊零缺陷思想的一个基础和前提,就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缺陷。

要想尽可能地消灭缺陷,我们首先要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缺陷。

缺陷意味着在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犯了错误,所以消灭产品中的缺陷,其实就是要消灭工作中所犯的错误。

零缺陷思想告诉我们:要不害怕错误,不接受错误,不放过错误。

首先是“不害怕错误”。

我认为这一点归根到底,其实是不害怕暴露问题。

很多组织、个人,对待问题都或多或少有点“讳疾忌医”的心态,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就算出了问题,也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和理由。

顾及面子也好、考虑利益也好,都是怕对自己或团队产生不利的影响。

就像每年的体检,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有点怕体检,怕查出什么问题。

但难道我们不去体检,就不会有问题了吗?问题藏着掖着,它绝不会自然消失,而只会变成更严重的问题。

只有敢于正视问题,把问题暴露在阳光下,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其次是“不接受错误”。

做到了不害怕错误,只是只是第一步,如果对错误听之任之,显然错误还是无法得到解决。

不接受错误,我理解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对事。

在这个层面,不接受错误体现了我们对工作质量的高要求,对缺陷零容忍的态度。

也就是工作成果必须是完全符合要求的,而不应该是“差不多就好”。

第二是对人。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把“不接受错误”理解为:只要是谁犯了错误,我们就要严厉地处罚、一棒子打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华为企业文化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从坭坑里爬起来的就是圣人”。

我们允许犯错,但是犯了错之后首先要能及时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要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下次再犯。

零缺陷:克劳士比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

零缺陷:克劳士比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

零缺陷:克劳士比质量管理思想在管理咨询界,克劳士比是以其思想和写手出名的。

他大约每周写一篇文章,每年出一本书。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多产的质量管理名师的著作多半畅销。

有人戏言说:拍电影找斯皮尔伯格,写书找克劳士比。

在克劳士比的著作中,他用独具风格的克氏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质量管理思想,提出了不少新概念。

比如,他提出了质量管理进程划分的五阶段、质量改进的十四步、质量改进的三要素等等。

然而,贯穿克劳士比整个思想核心的,依然是他那著名的零缺陷质量管理思想。

“零缺陷”显然已经成为克劳士比在质量管理领域的logo(品牌)。

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又称无缺点管理(ZD,ZeroDefects),它以抛弃“缺点难免论”为前提,树立“无缺点”的观念为指导,要求生产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来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克劳士比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提出了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来传到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全面推广,使日本的产品质量迅速提高,继而扩大到工商经营的所有领域。

中国专门研究零缺陷管理的学者杨钢认为,零缺陷管理思想体系可以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个需要。

所谓一个中心,就是指零缺陷管理本身。

具体要求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

每个人都坚持一次性完成工作,就不会造成返工和浪费,不让缺陷产生也就意味着不会把问题带到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么就可以减少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两个基本点指的是“有用的”和“可信赖的”。

“有用的”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思维,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它有用,判断是否有用,不是站在自身角度而是站在客户角度,看的是最终结果而不是阶段结果。

但是,有用不等于可靠,而不可靠又会影响有用,这就需要“可信赖的”。

零缺陷管理追求既有用又可靠的结果。

任何组织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三个需要包括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

零缺陷

零缺陷

零缺陷管理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克劳士比因创立“零缺陷”理论而改写了质量史,克劳士比学院也因此成为“质量革命的摇篮”。

菲利浦·克罗斯比提出“零缺陷”的概念。

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

突破了传统上认为高质量是以低成本为代价的观念。

他提出高质量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回报。

质量问题已构成社会问题。

质量问题大到影响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举例说明MADE IN JAPAN和MADE IN CHINA的区别和影响),小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也可解释为零缺陷管理(Zero Defect Management)、零缺陷(Zero Defects, ZD)、无缺点、缺点预防、零缺陷品质管理、零缺陷管理哲学(Crosbyism )零缺陷管理简称ZD。

亦称“缺点预防”。

零缺陷管理最早应用于美国马丁-马瑞塔公司的奥兰多事业部。

1962 年该公司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解决“确保质量”与“按期交货”的矛盾,首先在制造部门实施零缺点计划,获得了成功。

第二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零缺点计划,并增加了消除错误原因建议这一重要内容,从而使无缺点计划更加完善。

1964年初,美国国防部正式要求军工系统的企业普遍采用零缺点计划,许多民用工业企业也相继实施零缺点计划。

1965年5月,日本电气股份公司首先在日本开展了零缺陷管理,称为零缺陷运动。

日本一协会还专门向美国派遣了“零缺点计划”考察团,并组织了推进零缺点计划研究会。

仅一年多的时间。

在日本开展零缺点运动的公司就有100多家。

两种质量观的比较

两种质量观的比较

2016年8月76言真Expert Forum专家论坛文/王丽质量观是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在人类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两种基本的质量观:符合性质量观和适用型质量观。

两种质量观都有其典型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是克劳士比和朱兰。

克劳士比和朱兰是二十世纪两位知名的质量大师,二人对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长期的实践中,两位大师分别形成了各自的质量理论体系,对现代质量管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零缺陷”质量管理克劳士比在质量管理中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零缺陷”的思想。

所谓“零缺陷”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即一次就做到符合要求。

因此,企业必须树立对工作的要求,否则没有“要求”可循。

克劳士比认为,要实现“零缺陷”首先要在组织内对质量进行界定。

这个界定要将质量管理、可靠性、质量工程、供应商质量、检验、产品合格编制、培训、测试、消费者投诉、质量改进等系统和质量的观念涵盖其中,并将这些工具运用在整体问题上。

“零缺陷”思想的提出是质两种质量观的比较量管理的一次重大革命,在此之前人们基于不确定性原理认为质量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这一思想提出后,人们知道了质量也存在边界和范围。

只要事先界定好边界和范围,质量缺陷就可以避免,使得质量控制由被动预防转变为主动出击。

“质量管理三部曲”朱兰质量管理中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质量计划即通过发现质量差距,制定质量改进的目标和步骤;质量控制即制定和运用一定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各项工作过程按原设计方案进行并最终达到目标;质量改进则是通过打破旧的平稳状态而达到新的管理水平。

质量三部曲的重点是认知质量差距开始。

现实中的质量差距,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类是理解差距,也就是对顾客的需要缺乏理解;第二类是设计差距,即使完全了解顾客的需要和感知,还是不能设计完全一致的产品或服务;第三类是过程差距,由于创造有形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不能与设计相符,许多优秀的设计遭遇失败;第四类是运作差距,也就运作和控制过程的手段在产品或服务的提供中会产生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的情景之下。

究其本质,是要寻求完美意识和有限理性之间的平衡。

克劳士比认为,零缺陷管理有四个特点,这四个特点就是他后来提出的“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原则一:质量的定义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

传统观点认为,质量的含义就是相比较、相对而言的好;零缺陷管理的观点认为,质量就是要符合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顾客的要求。

所以,提升质量的基础在于使每个人都在第一次时就把事情做对,一次就做到符合要求。

克劳士比认为,质量不分高与低,也不分好与差,只分有与无。

任何产品、服务或过程,只要符合要求就是有质量。

过低顾客不能接受,过高则浪费资源。

因此对质量定义达成共识十分重要。

为此,公司的管理层必须做好以下三项:一是清楚制定质量标准和对员工的工作要求;二是为员工达到要求提供工具和资金等方面的帮助;三是鼓励员工为达到要求而努力工作。

原则二: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

传统观点认为,高质量来自于检验、测试和检查;零缺陷管理的观点认为,事先防范才是提高质量的最有效办法。

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预防是第一位的。

克劳士比曾说:“通过预防缺陷可以使你致富”。

他提出,培训、纪律、榜样和领导可以产生预防效用,管理层必须下决心持续地致力于营造以预防为导向的工作环境。

原则三: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传统观点认为,员工执行质量管理只要同标准差不多就行了,即使稍有误差也问题不大;零缺陷管理的观点认为, 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

克劳士比提出,领导者必须通过对所有员工的培训,提供时间和工具等方面的资源,帮助他们达到符合要求的目标。

原则四:质量的衡量标准是“不符合要求的代价”,“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一个用于诊断组织效率和效果的管理工具。

在这里,克劳士比摒弃了传统的以“质量成本”来衡量质量标准的常规方法。

他认为,“成本”会使人产生误解,似乎是理所当然应该支出的。

用“成本”会麻痹管理者的头脑,而“代价”则不同。

“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指所有因为在第一次没有完全做好或做对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多余行动和多余花费。

衡量质量的方法不是用指标来评定,而应该用“质量不合标准的代价”来衡量,代价越小,质量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克劳士比提出的“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帮助人们转变观念。

即把原来那种质量提升必然伴随着成本上升的观念,转变为质量和成本并不互相影响这一观念。

根据他的理论,零缺陷由于减少了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当质量上升时,成本是降低的,因此,质量是没有经济成本的。

这个推理产生了克劳士比的一个著名推断:“质量是免费的,但它不是礼物。


除此之外,克劳士比强调对质量的完整关注。

他曾经有一句名言:“财务是组织的血液,质量是组织的骨骼,而关系是一个组织的灵魂。

他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这就是我所谓的完整性。

”因此,他把自己的指南命名为“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

他甚至不屑于人们称他为“全面质量管理大师”。

他认为,质量管理就是质量管理,本来就不存在“部分”质量,强调全面也就没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