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业错误原因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作业错误原因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各种原因,小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易产生错误,可学生都挺聪明的,但不知为什么,他们总是把题目做错,有时我们都会这样感叹:只要学生智力正常,不怕他们不懂,就怕他们懂了以后还要出错。它是一个让老师烦恼,价值困惑,学生本人懊悔不已的问题。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还没有成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许多错误,如:知识未完全掌握(知识点出错)、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读不懂题目、不明白题目的意思)、学习习惯较差,很粗心(抄错数字、题目只看大概、简单的计算错误)等等。因而,怎样减少学生作业错误率,寻找相应的对策,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这是根本。
2、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培养他们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数学学习中的错误率会大大降低。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会将检查当成一种习惯,而且非常乐意去做,作业的正确率也能明显提高。
3、整理研究资料,分析讨论出低段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错误的应对策略,撰写结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成员大多数是任教低段数学的,因此,我们将研究的对象定为一、二年级学生,主要针对他们在平时作业中常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四、课程研究过程及措施
(一)收集常见错误现象,归类分析,寻找相应对策
1、收集常见的错误现象,做好作业批改记录。
学生在作业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反映了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在接受知识及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不应忽视,应及时地分析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纠正和弥补。因而我们建立了作业批改记录,将在作业批改时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它包括如下项目:作业的时间、作业题的类型,作业题
摘录,错误在题目中的位置(全错或某一步骤出措),主要出错的学生姓名、出错的原因分析,以及某一题目的出错率等。这样可使容易出错的题目形成一个系列,有利于分析比较,同时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时及时地查漏补缺,及时地补充讲授,以后复习时重点强调,特别是对新一轮教学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归类错误现象。
造成错误的原因很多,将这些错误现象及时归类总结,有助于研究,所以首先我们将错题的类型进行分类,搞清楚是某一大题出现的错误,还是解题过程中某一步骤出现错误,错误出现在难题中还是比较容易的题目中。对错误较多的则要计算出错率,分析出错题出现的普遍性及特殊性,以分析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可以帮助确定纠正错误的重点,并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3、分析出错原因。
造成错误的原因我们将从两方面入手,一类是教师方面,另一类是学生方面,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学习的知识是否理解、巩固。做题是否认真,有无粗心,做题的步骤是否规范等。
4、及时纠正错误。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应认真、尽责。对作业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对作业差的则要批评指导,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作业的重视,提高作业的质量。
5、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检查能力。
低段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
1、有少数学生审题能力较差,特别是一些没做过的题目,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差。
2、发现一些学生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即使有足够的时间检查,也是“走马观花”。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决定平时对学生应严格要求,并适时进行审题训练和规范化训练,从小养成认真做作业及检查的习惯。
(二)选择切合实际的形式,注重实效
1、二年级《数学课堂作业本》抽样调查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设计了一张表格(如下),及时地对错误现
象进行分析。
错误现象(举例)致错原因学生错题所占比例解决方案
2、测试个别学困生。学困生在作业中致错比例相对较高,因而通过对他们抽样测试,希望能寻找出学困生的致错原因并加以解决,可以提高学困生的解题能力,使错误率大大降低。
3、问卷调查。初步设想了两个问题:一是当你看到自己作业错误时,最后悔的是什么?二是你平时作业中的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问卷调查,希望为我们课题的研究提供素材,分析现象。
五、课题研究成效
通过上述实践活动,我们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收获。
在低段学生的解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错误,有些学生由于违反逻辑思维的形式和规律而导致解题出错,也有因其他原因而出错的。从心理学的视角看这些错误,就会很清楚的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就会启示我们有针对的采取必要的对策。
(一)低段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造成概念不清而引起的错误,常常表现为如下四点:
1、偷换概念。所谓的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个问题解答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把原来的概念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这就违背了同一律这一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2、分类不当。分类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解数学题时经常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要依据形式逻辑中关于概念划分的规律:(1)每次划分只能根据一个标准。否则,划分所得的各个概念就会互相包含或交叉,从而混淆不清,不能达到明确概念外延,正确思考解题的目的;(2)各个子项必须互相排斥。即划分的子项的外延之间必须是不相容的并列关系,不能是交叉关系或从属关系;(3)划分后个子项外延的和应该等于母项的外延;(4)划分不能越级,即被划分的概念与划分所得的概念必须具有邻近的属种关系。
3、重复计算。某些计数问题(特别是小学数学竞赛题)涉及的数目较大或
种类较多,学生采用分类方法进行计数时,分类重复(有时很难做到分类结果不重复),往往容易导致重复计算的错误。
4、以偏概全。分类不当的另一个常见表现是以偏概全(计算遗漏)、忽视特例。
(二)低段学生由于心理原因而造成的一些常见错误的原因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低段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现象,就可以看出,是一些心理障碍导致了学生的解题错误。这些心理障碍主要包括:
1、思维不灵活。有些学生不会运用“已知”来解决新问题,不善于挖掘题中隐含条件,或不会用“前提知识”、“边缘知识”来思考新问题,从而导致解题障碍。这主要是由于许多学生只是就题论题,缺少对新旧知识联系的分析,忽视了此题中内隐了的特征,因而在解答时就会出现茫然不知所措,迁移不畅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学生常常是彼懂此迷,学与用脱节或相互排斥。
2、精神紧张。由于过分紧张,有些学生表现为对旧知识的联想占优势而导致新知识的联想抑制;或者是由于学生心情过分紧张或过度疲劳等引起的。
3、遗忘障碍。这种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知识由“熟”变“生”,在解题中,新旧知识、相关知识失去联系,从而引起心理障碍;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的记忆相互混淆,互相干扰。
4、思维方向不明。这种现象表现为思维活动的方向不明,缺乏针对性,盲目地进行尝试,因而这类学生最易遇到障碍或导致解题错误。
5、思维卡壳。这种现象是指学生对具体间题不能进行灵活、合理、抽象的加工,或不能以抽象规律为逻辑起点,经过逻辑中介逐步演绎成具体,从而限制了思维发展的情况。
(三)粗心致错的原因分析
1、抄错、写错、计算错。一些学生书写不清楚,字迹模糊、潦草,计算马虎,在考试中,容易抄错写错计算错,常把“1”看成“7”,“3”写成“5”,把“-”当作“+”,甚至在草稿上做对了,试卷上却错了。导致虽然有合理的运算,却没有正确的答案。这样的学生性子偏急,即容易失分,又浪费时间,自然影响了考试成绩,从而影响到能力表现和学习的信心。
2、少看、漏看、跳跃看。为了有效地测试出学生的知识能力状况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