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以建设国家本科一流专业为目标的专业改革探索——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为例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30·2021年第06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1)06-0130-02以建设国家本科一流专业为目标的专业改革探索——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为例*肖经,陈小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为例,进行建设一流学科的有益探索。
详细阐述了专业定位,以规范制度为标准,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内涵和水平,建设一流电子封装技术专业。
关键词: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目标;教学管理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1.06.05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面向高端电子制造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电子制造工程师。
办学17年来,积淀形成了鲜明的电子制造工艺与设备特色,为行业输送技术人才1700余人,在行业内享有良好的办学声誉与较大的影响力。
目前是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和广西区级一流本科专业,为把它建设成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努力进行专业改革,以OBE人才培养理念和“新工科”建设标准为引领,以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制度文件规范为保障,以服务师生发展为中心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内涵发展[1-2]。
1重视总体规划、狠抓专业建设,建立国家一流专业改革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基础,以充足的办学资源为资金保障,以软硬件建设为教学环境保障,培育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在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全体师生加强党建和师德师风建设前提下,大家统一思想,努力提高本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各项事务的治理体系,体现了现代化的教学过程处理能量,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5]。
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支撑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成为国家一流学科专业。
其目标定位如图1所示。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与课外创新实践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与课外创新实践张霞;于治水;姚宝殿;言智;郑祺;廖秋慧【摘要】概括国内外电子封装技术的科研布局和专业设置状况,纵观国内半导体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工程师摇篮”为教育理念,加强器件物理、器件工艺原理、器件可靠性分析等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现代测试技术、微纳米技术、光电子器件与封装技术作为选修课,优化设计技能培训、创新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产学研联盟等课外创新实践.该课程体系构建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教育模式.【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年(卷),期】2014(013)010【总页数】2页(P181-182)【关键词】电子封装;人才培养;核心课程;课外创新【作者】张霞;于治水;姚宝殿;言智;郑祺;廖秋慧【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电子工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电子产品早已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2011年底开始,世界各国将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的年销售额推至1万亿美元大关,并且保持着逐年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到2030年,电子产品的全球销售额预计将超过10万亿美元。
半导体器件、微电子芯片技术是电子工业的核心与基础,芯片制造业40 nm工艺已经成熟,28 nm工艺进入量产;芯片设计业28 nm已经成为主流技术,10 nm设计规则已经确定,5 nm正在研发。
随着芯片设计和制造业向摩尔定律极限的不断挑战和逼近,芯片封装技术俨然成为支撑电子产品向集成化、大容量化、高速化、薄型化进步的主要动力。
电子封装技术突出了新材料开发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先进加工制造技术的交叉与紧密结合,涉及材料、电子、机械等各门学科,整合电子产品中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应用、电气特性、热传导特性、可靠性以及成本价格等因素,因此在微电子产品功能与层次提升的追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2019学年)专业代码: 080709T专业负责人:(签字)教学院长:(签字)学院院长:(签字)学院名称:(盖章)二〇一九年12月一、专业基本概况(一)专业概况主要介绍专业发展历程、学生规模等情况,包括1.专业所在学院概况,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电子封装技术专业隶属于材料工程学院,归为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
从2006年第一次招生,名称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微电子封装),2013年更名为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最新的一级为2019级,平均每年为35人左右,已经持续招生十年。
我校该本科专业是全国范围内最早招生的一批院校之一,目前全国共有9所(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开设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院校,且师资及招生规模均不大。
大部分院校的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开设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小部分院校开设在机电工程学院。
2. 专业的历史沿革,包括专业设置时间、招收本科生时间,通过相关评估、认证时间,取得学位授予资格时间等;专业是否获批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新工科试点专业、贯通培养试点专业等情况说明。
近三年,本专业为了适应社会对新型教育人才的需要,增设了大量的新课程。
调整原有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比如增设了很多加强基础知识的课程,比如《半导体物理基础》、《半导体器件物理》、《固体物理导论》等。
另外,我们在未来的教学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微纳加工技术》、《微连接原理》《MEMS 与封装基础》等与微电子产业紧密相关、和高技术紧密相关。
这些课程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必将有助于学生就业。
在课程教学方面开展5门次的课程建设,包含全英语、MOOC等优质课程资源,超越传统课堂限制,进一步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课外文化活动,全面推进各类课堂的协同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加快制度建设,加速教学改革,建设精品课程,为学校进入更高的平台做好了准备。
面向职业岗位构建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人 才培 养模式 总体 框架
电子技 术专 业人 才培 养模 式 总体
框架 :首先确 定专业培养 目标 , 然 要 求 , 进而得到专业所培养学生应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 后 根据培养 目标确定课程体 系 , 最 具备 的能力 要 素 ,即专业培 养 目 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下 ,为实现培 后 确定课 程 体 系的 实施 和保 障机 标 。 专业培养 目标引领整个专业 的
持和参与下 , 深圳职业技术学 院微 电子技 术专 业把 集成 电路 版 图设 计作 为该 专业毕 业生 的核 心就 业 岗位 , 采取“ + ” 2 1人才培养模式 , 产
生了很好 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
一
学, 得到对职业 岗位 ( ) 群 的具体 描 述, 并提炼 出每个 岗位 的能力素 质
中列 出了核心 岗位 与主要 岗位的
岗位描述及技 能素质要求 。 从 岗位描述 出发 , 对所有职业 岗位的职业素质能力进行分析 , 得 出微 电子 技术专业 的毕业 生应具
有 的能力 , 包括基础 能力 、 专业基
生源角度看 , 目前微电子技术专业
的学生主要来 自深圳及周边地 区 ,
中图 分 类 号
集 成 电路产 业链 包括 集成 电 路设计 、 集成 电路制 造以及 集成 电 路封装测试等 , 在众 多不同类型的 微 电子职业 岗位 中 , 高职微 电子技 术专业 首 先要解 决 的是专 业 面 向
的定 位问题。 在深圳众多企业的支
养 目标而采取 的培养过程 的构造样 式和运行方式 ,它在实现过程中形
大多数 学生家庭条件较好 , 对工作 环境要求较 高 , 版图设计工作 岗 I C
位 比较符 合 深圳 当地 生源 的择 业 本能力和专业 能力 。 分析各能力要 位目 , 标 确定 “个核心、个平台” 2 3 的 要求 , 因此把I 版图设计作 为微电 素 , C 得到专业 培养 目标 如下 : 向 面 课程模块设 置 , 以及“个 阶段 、个 子技术专 业 的核 心工作 岗位 。同 集成 电路设计 、测试 与封装等 企 5 1 实践” 的实践教学体系。 时 , 线路设计 中的数字线路设计 业 , I C 适应 于集 成电路设计 、 生产 、 销
电子封装技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lectronics Packaging Technology一、培养目标Ⅰ. 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电子制造学科以及信息学科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电子制造与电子材料等应用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试验研究、企业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特别针对电子制造业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
This program prepares students a thorough knowledge i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With skills of combining electronics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students will be competent to do research,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jobs.二、基本规格要求Ⅱ.Skills Profile本专业主要学习材料工程及电子制造科学与技术两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素质;2. 系统掌握微电子与材料工程领域的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等;3. 系统学习电子制造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包括电子制造技术基础、半导体工艺技术、电子封装与组装技术、电子工艺材料与设备、电子产品可靠性等;4. 具有电子制造专业所需的编程、分析、实验、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5. 熟悉本专业领域各个方向的专业技术,了解学科的前沿及发展趋势;6. 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自学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较高综合素质。
浅谈光电子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浅谈光电子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目前,光电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尤其是以半导体二极管(LED)为代表的绿色光源产业,以其节能、环保、长寿命等优点及其广阔的市场,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迅速发展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而传统高等教育中的“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使得理工科毕业生缺乏一个合格工程师应有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从事光电子LED行业的企业接近上千家,对光电子专业工程师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很多企业甚至没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这样就从根本上限制企业在行业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难以在高端产品竞争中取得良好效益。
五邑大学作为一个处于珠三角地区的地方性院校,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为地方产业服务。
因此,本文探讨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在建设光电子专业的过程中,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3+1”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具体实施情况。
1 “3+1”光电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与内涵应用物理学专业(光电子方向)是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现有专业之一,其专业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在绿色光源行业及其相关的半导体企业胜任光电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性能、测试和设备维护等工作。
据珠三角光电企业生产中对人才的一些共性需求,针对“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探索建设具有自己特色、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内容为开设三个不同方向的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教学知识模块(绿色光源照明,半导体设备模块,电光源驱动模块)课程,学生在前三年通过必修课学习核心理论课程,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
同时,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时期学习的知识,包括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公共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等。
最后一年根据专业培养方向,采取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由相关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开设选修课程,并由企业工程师和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在实习期内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
集成电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领域里,拥有高素质、多元化技能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集成电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方案的背景、目的、内容、实施与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方案的背景集成电路技术是一种高精密度、高集成度的技术,其应用广泛,可以在计算机、通信、医疗、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中发挥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集成电路技术人才的供需状况出现了不平衡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集成电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二、培养方案的目的制定集成电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素质、多元化技能的集成电路技术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具体来说,其目的包括:1. 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集成电路技术人才;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集成电路技术人才;3. 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集成电路技术人才。
三、培养方案的内容1. 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培养集成电路技术人才的基础,包括微电子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培养集成电路技术人才的核心,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测试、集成电路封装等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和封装等方面的能力。
3.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集成电路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包括实验课、实习、毕业设计等。
这些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是培养集成电路技术人才的必要条件,包括科技英语、科技写作、科技伦理等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培养方案的实施1. 教学模式为了培养集成电路技术人才,教学模式应该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核心,注重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电子技术应用(0913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主要面向电子产品生产和经营服务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电子整机生产、安装、服务和管理以及电子设备装配、调试、维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执行能力、科学态度、工作作风、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
(3)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优质服务意识。
(4)具备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
(5)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具备职业竞争和创新意识。
(6)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2、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技能)方向——电子产品制造技术(1)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具有电工操作技能;掌握电子基础知识,熟悉常见的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2)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和表面贴装元件的基本知识,能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能使用仪器仪表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
(3)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工电子工具、仪器和仪表。
(4)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印刷电路板;能阅读电子整机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装配结构图和各种工艺文件。
(5)具备电子产品装配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产品装配的工艺流程;能装配、调试和检验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和电子电器。
(6)掌握传感器和单片机相关知识,了解它们的应用。
(7)能借助工具书阅读简单的专业英文资料。
(8)掌握表面贴装技术基本知识和工艺流程,具有表面贴装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能力。
(9)了解表面贴装编程的基本理论。
掌握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以及标准化等方面知识;具有电子产品生产全过程检验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一)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音乐,心理课、以及公共艺术课和公共选修课。
北京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doc
北京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目录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简介 (1)2.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封装技术教研室简介 (3)3.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5)4.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12)5.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15)6.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23)7.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32)8.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教师工程经历培训方案 (39)9.联合培养企业简介 (4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简介材料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航天、航空、信息、国防等高新技术进步的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培养从事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和电子封装技术领域的高级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封装技术五个本科专业,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具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色冶金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50人,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150多人。
学院重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拥有包括1名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特聘教授、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名教授、23名博士生导师、36名副教授在内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9%。
学院建有国家级专业实验室,拥有由众多大型、先进仪器设备组成的大规模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实验基地,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条件。
学院重视学科发展,学院领衔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北京理工大学实施的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众多学科方向每年承担许多国家重大和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科研成果,并获国家级和部级科技奖,学术水平居国内前列。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一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地位、目的和任务企业学习阶段是电子封装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最重要的培养环节之一,也是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子制造行业的要求所必须经历的教育环节。
该环节的具体教学目的和任务如下:(1)学生通过在生产企业的实践,明确工作职责和社会责任,树立起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发展观。
(2)在生产实践中,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实现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目的。
(3)学生要在生产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学习企业生产技术、实验技术、工艺与装备、生产厂房的设计与布局、企业与市场关系、行业法规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点,培养学生与企业建立的深厚感情。
(4)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或企业项目背景完成部分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学习、实践教学内容的学习以及相应课程的课程设计。
(5)学生要在企业教师指导下,完成企业管理、行业标准、企业案例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管理等知识内容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6)结合生产企业的研发项目或新产品开发项目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或论文。
(7)通过参与企业生产与项目管理,培养学生融入社会和团体的能力、有效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与领导能力。
二企业学习阶段实践内容与基本要求该培养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的期间,先后进入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完成总计40.5周(累计一年教学时间)的工程实践培训(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分时段进行),以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企业阶段学习与实践内容如表4所示(见下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人文社会实践:共1周,利用本科一年级的暑期到生产企业进行企业文化、企业生产与管理的调查、研讨,并撰写调研报告。
科教融合视野下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以半导体产业为例
载体。
2. 2 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构建
策略
结合新型研发机构的特征和功能,根据产业创新
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了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融合
的产业创新人才四方协同机制,如图 2 所示。
图 2 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融合的产业创新人才四方协同培养机制
培养策略,他们可以到研究院跟随专业教师和研究人
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为培养复合性的创新人才提供
才团队进行嵌入式学习和研究,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半
交叉应用平台。 另外,新型研发机构的联合科学研
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领域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突破。
究攻关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面向企业进行
第四,高校应完善与科教融合相关联的机构和人才评
略、规划、制度、政策和体系等方面的融合。
2019 年 9 月,科学技术部公布《 关于促进新型研
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新型研发机构的概
念。 新型研发机构是以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
务为核心的一类独立法人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有别
于传统研发机构,它不仅专注于上游科学研究,也不
只针对工程技术开发或成果转化,而是打通了其中的
产线工人,主要业务又来自代工,利润率低,从业人员
的工作含金量也不高。 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
发展,产业创新问题也暴露出来,其中最严重的是高
载体
科教融合是一种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19
世纪初,洪堡在柏林大学改革实践中提出教学与科研
端技术人才的缺乏。 因此,产业创新人才缺失将成为
的统一观念,后来伴随着欧美等西方大学的治理变
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协调同步。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1. 1 半导体产业创新人才供给总量严重不足
苏州地区MEMS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苏州地区MEMS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作者:***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20年第07期[摘要]文章分析了苏州地区MEMS产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构建了符合苏州地区MEMS 产业布局和需求的“1234”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而详细阐述了“1234”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实施路径:分析行业企业需求,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托区域产业的集聚优势,构建多元化专业实践环境;挖掘MEMS行业“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以“双专业带头人+产业教授”为引领,打造校企共育“双师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MEMS产业;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作者简介]李淑萍(1972- ),女,山西汾阳人,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副教授。
(江苏苏州 215123)[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校所’跨层次合作的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JSJG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了2020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项目(项目批准号:苏教师函[2020]10号)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4-0094-05近年来,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产业作为纳米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苏州地区尤其是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MEMS产业创新与产业化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区域。
目前,苏州地区 MEMS 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积聚产业上中下游企业100多家,MEMS产业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完善,MEMS设计、研发、加工制造、封装测试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
面对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MEMS产业链的各类人才需求激增且未来缺口巨大,当前主要缺少行业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一、苏州地区MEMS产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苏州地区MEMS产业主要包括器件设计、代工平台、封装测试、集成应用、材料与设备五大类型,其高技能人才需求也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电子封装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涉及到电子器件的封装设计、封装材料与工艺的选择、封装结构与可靠性的分析等内容。
为了培养具备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本科生,建立一套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内容。
课程设置基础课程1.电子工程基础:介绍电子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电路分析、电磁场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内容。
2.数字电子技术:讲解数字电路设计和数制转换、逻辑门电路、时序电路等内容,为后续的电子封装技术课程奠定基础。
3.信号与系统:介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为封装技术中的信号传输与处理提供理论基础。
专业课程1.电子封装工艺与材料:介绍电子封装工艺流程和常用封装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包括封装工艺流程、贴片封装技术、球栅阵列(BGA)封装技术等内容。
2.焊接技术与可靠性:讲解电子封装中的焊接技术及其可靠性分析,包括焊接工艺、焊接缺陷与故障分析、可靠性测试与评价等内容。
3.封装结构与散热设计:介绍封装结构设计原则和常用封装结构的性能分析,以及散热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电磁兼容与射频封装:讲解射频信号传输与射频封装技术,以及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的基本知识。
5.系统封装与三维封装:介绍系统封装技术和三维封装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6.封装可靠性测试与可靠性设计:讲解封装可靠性测试的方法和标准,以及封装可靠性设计的原则。
7.先进封装技术:介绍当前先进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案例,包括三维封装、紧凑型封装(CSP)等。
实践环节1.电子封装实验:通过实际的电子封装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电子封装项目实训:开展电子封装项目实训,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加深对电子封装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结论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子封装技术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基础课程的打基础,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和实践环节的实践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电子封装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工艺,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子封装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电子封装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电子封装是电子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主要负责将电子元器件封装到塑料包装或金属外壳中,以提供保护、连接和散热等功能。
作为电子产业的关键环节,电子封装专业在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分析电子封装专业的发展态势,并探讨其未来的前景。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更新,电子产品的功能日益强大,体积不断减小,因此对电子封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子封装技术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需具备高密度和高性能的特点。
因此,电子封装专业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以适应电子工业的发展需求。
其次,随着智能化和物联网的不断兴起,电子封装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到智能家电、智能车辆以及可穿戴设备等,这些产品都离不开电子封装技术的支持。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封装将在更多领域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再者,电子封装专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子产品的环境友好型封装成为电子产业关注的焦点。
电子封装专业需要致力于开发绿色环保的封装材料和工艺,降低电子废弃物的排放,提高电子产品的可回收性和可持续性。
这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至关重要。
此外,随着5G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电子封装专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5G通信的高速传输和大容量需求将要求电子封装在高频和高速传输时具备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这将进一步推动电子封装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例如在封装材料和布线方面的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满足5G通信的要求。
然而,电子封装专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电子封装技术的进步往往与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发密不可分,这需要专业人才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电子封装产业链的长和复杂,涉及到封装设计、封装材料、封装设备等多个环节,这要求专业人才具备较为全面的技术素质和协作能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 级本科培养方案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封装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掌握电子制造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电子组装、电子元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微焊接互连工程学与基板工程学、可靠性的基本理论,掌握封装布线设计、电磁性能分析与设计、传热设计、封装结构设计、封装工艺设计、封装制造质量检测、封装设备运行与维护、封装可靠性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毕业生具有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产品研究、设计、开发及组织管理的综合能力,成为在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军事电子设备、视讯设备等器件和系统制造厂家及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电子封装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元器件技术以及制造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基础制造技术,通过电子封装单元的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电路设计等,实现电子产品的芯片级、器件级以及整机级互联,是一门涉及到设计、环境、测试、材料、制造和可靠性等多领域的新兴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前身是“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80年代末开始开展电子制造科学与技术研究,在国内率先命名并设置了“微电子制造工程”本科特色专业[专业代码:080621W],于2003年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并正式招生。
自2003年至今,“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每届招生约100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5%,大部分在国外独资、合资及国内著名电子制造企业工作,特别是在广东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电子制造行业享有良好声誉。
2014年按照国务院学位办新专业目录设置,“微电子制造工程”本科特色专业更名为“电子封装技术”专业。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现有专职教授8名,副教授10名,讲师7名,广西特聘专家1名,广西教学名师1名。
近5年来,在电子封装组装技术研究领域,负责完成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广西杰出青年基金1项以及多项总装预研项目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发表领域高水平学术论文90余篇。
晶圆级封装(WLP)方案(二)
晶圆级封装(WLP)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微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封装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集成、低成本及更快上市时间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晶圆级封装(Wafer Level Packaging,WLP)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微电子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WLP技术在提高封装密度、降低成本、缩短上市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于推动产业结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二、工作原理晶圆级封装(WLP)是一种将集成电路裸芯片直接封装在晶圆上的一种技术。
它利用先进的薄膜制造和晶圆加工技术,将芯片与晶圆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封装体。
WLP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高集成度:WLP技术可将多个裸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体内,实现更高的集成度。
2.低成本:WLP技术简化了封装流程,减少了封装材料和加工成本,实现了更低的成本。
3.快速上市:WLP技术缩短了封装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加快了产品上市时间。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明确WLP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
2.技术研发:开展WLP技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设备采购:根据技术研发需求,采购必要的设备和材料。
4.样品制作:制作WLP样品,对样品进行检测和验证。
5.批量生产: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批量生产。
6.市场推广:开展市场推广活动,扩大WLP技术的市场份额。
四、适用范围WLP技术适用于以下领域:1.通信:WLP技术可用于制造高频、高速的通信芯片,如5G通信、光通信等。
2.汽车:WLP技术可用于制造高可靠性的汽车电子器件,如发动机控制芯片、安全气囊控制芯片等。
3.医疗:WLP技术可用于制造高精度的医疗电子设备,如监护仪、超声等。
4.消费电子:WLP技术可用于制造小型、高性能的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五、创新要点1.技术创新:WLP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封装技术,需要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模式创新:WLP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封装模式,实现了更高效、更低成本的生产模式。
做好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途径
做好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途径□郭世德莫修梅【摘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促进学生就业和正处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涵义、误区、意义、原则和步骤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作者单位】郭世德,莫修梅;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职业目标,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学生自身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能力倾向,以及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等因素,经过综合权衡考虑,来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当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时髦的话题,职业生涯规划成了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职业倾向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其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设计职业发展方向。
它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一)忽视职业生涯规划。
在校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更是为数不多。
据网易网上问卷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规划”时,回答“有规划”的只占被调查者的20.1%。
(二)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而职业选择,单纯的讲就是找一份工作,实际上职业选择本身也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选择符合自己工作的一个过程。
(三)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
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一进大学就准备考研,所以在校与放假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很少考虑工作的事情,社会活动也不想参加,怕影响学习;部分学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的考证或参加培训;更有见异思迁者,一看到社会某种职业收入高就想从事该职业,看到别种职位收入高就又从事那种职业,把自己的规划抛到脑后。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意见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公布日期】2016.04.21•【文号】教高[2016]1号•【施行日期】2016.04.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意见教高[201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科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外专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部门所属有关高等学校,有关单位: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
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新集成电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扩大集成电路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建立健全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本专科、研究生教育和在职培训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链的要求,加快培养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其装备、材料等方向的专业人才。
鼓励和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以下简称各类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增设集成电路相关学科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培养集成电路产业急需、创新能力强的工程型、技能型人才。
二、加强集成电路相关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支持高校与区域内集成电路领域骨干企业、国家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等加强合作,共建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胡庆贤董再胜王凤江王俭辛芦笙【摘要】封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电子封装高级人才的旺盛需求,迫切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出系统掌握电子封装基础理论、电子封装工艺和设备的高级工程人才。
围绕人才培养,构建了电子封装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及产学研结合的综合培养体系,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电子封装;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科技大学试点专业调研项目(10604210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胡庆贤,王凤江,王俭辛,芦笙;江苏科技大学。
董再胜,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信息技术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鼓励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2000年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5年实施《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与开发专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又制定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从业人员数量达755万人,占我国全部工业从业人员数量的9%。
信息产业中,电子产业中,IC设计、芯片制造,电子封装三足鼎立。
其中,封装成本已占到电子产品成本的60%左右,封装产业已占IT产业12%左右,IC产业的49%。
我国的电子制造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对电子封装制造工艺的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而由于电子封装制造技术涉及电子、机械、材料、化工、物理等众多学科,国内高校培养全面适应封装制造人才的专业才刚刚起步,高等人才存在巨大的缺口,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来自业界的统计表明,我国每年对电子封装专业本科层次的人才需求超过7万人。
国内的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封装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2008年批准高考招生目录外专业“电子封装技术”,同时,国防科工委也设置了“电子封装技术”目录外紧缺专业。
目前已经有几所高校创办了独立的电子封装技术以培养封装高等人才。
构建完整的电子封装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建设近期最为迫切的任务。
一、电子封装专业人才的需求类型中国近年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产量(二)择己所长。
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
而一个人一生中不能将所有技能都全部掌握。
所以你必须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择己所长,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充分分析别人与自己,尽量选择冲突较少的优势行业。
(三)择世所需。
社会的需求不断演化着,旧的需求不断消失,新的需求不断产生。
新的职业也不断产生。
所以在设计你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择世所需。
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长远,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行业或者职业发展方向,再做出选择。
不仅仅是有社会需求,并且这个需求要长久。
(四)择己所利。
职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其目的在于追求个人幸福。
所以你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预期收益———个人幸福最大化。
明智的选择是在由收入、社会地位、成就感和工作付出等变量组成的函数中找出一个最大值。
这就是选择职业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则。
当然,我们在围绕利益最大化为核心进行职业规划时,还要给自己设定适当的标准,标准过高则难以实现,标准过低则缺乏动力。
五、做好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一)自我评价。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
要正确客观的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
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二)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
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
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在做确立目标时应充分说明各目标的内容,才能展现职业规划的具体详细。
(三)环境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
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四)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
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
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
·371·极大,但许多关键而技术含量高的制程及材料、设备仍需仰赖国外,对中高级封装专业人才的需求至为迫切。
电子封装指的是从电路设计的完成开始,将裸芯片、陶瓷、金属、有机物等物质制造(封装)成芯片、元件、板卡、电路板,最终组装成电子产品的整个过程。
目前,我国对从事电子封装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远大于其他领域,高级人才匮乏,普遍缺乏五类人才:一是组织领导重大工程的技术带头人;二是能占领科技和市场前沿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三是芯片、光电、光伏,LED等新兴产品的研究开发人才;四是从事制造工艺和材料研发的专门人才;五是善于大生产管理和资本市场运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高端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封装产业的快速与协调发展,严重制约了创新产品和尖端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二、电子封装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电子封装技术以材料科学为基础、以材料加工与微纳制造为手段、以微小化、高密度、集成化为特征,以电子产品制造为研究目标的综合交叉学科。
因此,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封装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同时获得封装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初步从事与封装有关的产品研究、设计、开发及组织管理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在通信电子、国防、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微电子与光电子等领域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测试、研发、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三、电子封装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以下特点:(一)综合化。
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
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综合性工程设计的教学和训练。
(二)专业化。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国民发展设立的国家教委专业目录外专业,是培养电子封装技术与工程领域专门的工程实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体现鲜明的专业特色。
(三)工程实用化。
在注重工程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必须大力加强工程实际的训练。
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应突出教学效果的工程应用化。
(四)新颖化。
电子封装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及时反映在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尽可能的把新的封装方法、封装材料、封装装备等最新科技发展及时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
围绕上述特点,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电子封装学科等方面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及初步的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知识。
核心课程有: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微连接原理、固态电子学、材料近代分析方法、电子封装材料、电子封装结构与工艺、电子封装可靠性理论、微加工工艺、电子封装电磁与传热设计、电子组装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等。
基于新形势的教育任务,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用新的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工程实用型人才培养来说,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例如,为加强学生英语培养能力,其中部分课程可采用双语教学。
四、电子封装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要使培养的电子封装专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符合社会和企业的素质需求,就需要构建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人才素质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素质养成环境。
实行新的实践教学方式,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标,采用“认知(课内试验、专业认识实习)-理解(开放选修试验、生产实习、专业综合试验)-拓展(毕业设计、本科创新计划)”三步启发式教学,全面培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子封装实践教学体系,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开设紧扣工程实例的实验课程设计。
利用本科生创新计划、开放选修实验等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尽早参加科研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研究和开发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五、产学研结合的综合培养体系(一)建立企业参与教学改革的机制。
应加强学校和电子封装相关企业的联系,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邀请专家学者讲学,介绍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
(二)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和教研工作。
重视科研工作,结合专业实践开展教研工作,使专业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将建立有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教学、工程、科研岗位三循环的培养模式。
(三)发展校外实训基地。
强化与电子封装企业的合作,持续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
六、结语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封装人才极度匮乏。
围绕电子封装专业的人才需求类型,建立了电子封装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电子封装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产学研结合的综合培养体系,为全面建设电子封装专业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1.江泽民.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2.黄文迎.我国信息产业中关键电子封装材料的技术问题与对策[J].新材料产业,20113.田文超,曹艳荣.IC发展的关键芯[J].高校招生,2010 4.吴懿平.加快培养电子封装高级人才[C].2009年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5.吴懿平.电子封装技术本科专业介绍[J].环球SMT与封装,200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