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模型制作施工模拟和模型演示总结
项目BIM总结

项目BIM总结伴随着BIM理念在建筑行业内不断地被认知和认可,其作用也在建筑领域内日益显现,作为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施工阶段,BIM 的运用将为施工企业的生产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
通过此次复地·重庆xx 国际工程BIM模型的实际应用,让我们充分领略了新技术的强大功能,受益匪浅,感受颇丰。
下面就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分为几个方面:一是设计效果可视化,二是模型效果检验,三是四维效果的模拟和施工的监控。
在利用专业软件为工程建立了BIM三维模型后,我们得到项目建成后的效果作为虚拟的建筑,因此BIM为我们展现了二维图纸所不能给予的三维视觉效果和认知角度,同时为有效控制施工安排,减少返工,控制成本,创造绿色环保低碳施工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BIM模型将所有专业整合到同一模型中,对专业协调的结果进行全面检验,专业之间的冲突、高度方向上的碰撞是重点。
模型均按真实尺寸建模,传统表达予以省略的部分,例如管道保温层等均得以展现,从而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暴露出来。
机电管线使用revit 软件进行BIM建模。
按照各设备专业的施工图,分系统进行BIM模型建立,如送风管、排风管、给水管、排水管、喷淋水管、动力桥架、照明桥架等等,各系统设置不同颜色以便区分,建模的顺序大致按从上到下、从大管到小管的顺序进行,以减小后期调整避让的难度。
如果有横向的重力排水管则需特别注意,应在风管及其他水管之前建模,这是由于重力管有坡度,而且不能上弯,一般需要其他管线去避让它,因此先行建模有利于后期调整避让。
在大型、复杂的建筑工程设计中,设备管线的布置常常出现管线之间或管线与结构构件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况,给施工带来麻烦,影响室内净高,造成返工或浪费,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BIM软件均可进行管线碰撞的检测,可全面检测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之间的所有碰撞问题,并反提给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调整。
在建模的过程中即需观察管线间的空间关系并予以调整,在局部区域完成建模后,及时使用Revit MEP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检测并消除碰撞。
22、基于BIM的施工现场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总结

基于BIM的施工现场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总结一、应用概况本项目开工之初就确定施工基于BIM的施工现场管理信息技术,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返工等。
二、应用分类(1)深化设计:基于施工BIM模型结合施工操作规范与施工工艺,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等专业的综合碰撞检查,解决各专业碰撞问题,完成施工优化设计,完善施工模型,提升施工各专业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校核性。
(2)场布管理:基于施工BIM模型对施工各阶段的场地地形、既有设施、周边环境、施工区域、临时道路及设施、加工区域、材料堆场、临水临电、施工机械、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等进行规划布置和分析优化,以实现场地布置科学合理。
(3)施组管理:基于施工BIM模型,结合施工工序、工艺等要求,进行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并对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方案审核的准确性,实现施工方案的可视化交底。
(4)进度管理:基于施工BIM模型,通过计划进度模型(可以通过Project等相关软件编制进度文件生成进度模型)和实际进度模型的动态链接,进行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的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BIM 4D进度管理直观的实现对项目进度的虚拟控制与优化。
(5)材料、设备管理:基于施工BIM模型,可动态分配各种施工资源和设备,并输出相应的材料、设备需求信息,并与材料、设备实际消耗信息进行比对,实现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的有效控制。
(6)质量、安全管理:基于施工BIM模型,对工程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进行模拟仿真以及方案优化。
利用移动设备对现场工程质量、安全进行检查与验收,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的动态跟踪与记录。
(7)竣工管理:基于施工BIM模型,将竣工验收信息添加到模型,并按照竣工要求进行修正,进而形成竣工BIM模型,作为竣工资料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应用效果1、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是以三位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
bim施工工作总结

bim施工工作总结
BIM施工工作总结。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它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BIM技术,施工团队可以更好地协调和
管理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BIM施
工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我将对这段经历进行总结。
首先,BIM技术在施工前期的设计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BIM软件,我
们可以将建筑模型与设计图纸相结合,实现三维建模和碰撞检测。
这使得在施工前就可以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延误。
同时,BIM 模型还可以为施工团队提供更清晰的工作指导,减少了误解和错误的可能性。
其次,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和管理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BIM 模型,我们可以实现各个施工专业的协调,避免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冲突和碰撞。
此外,BIM模型还可以与进度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施工进度的可视化管理,帮助
团队更好地控制施工进度。
最后,BIM技术在施工后期的验收和交付阶段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BIM
模型,我们可以实现施工质量的可视化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BIM模型还可以为建设单位提供施工过程的全程记录,为后期
的运维和维护提供便利。
总的来说,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施工团队提供了更好的
协调和管理手段。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BIM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
施工效率和质量,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BIM工作总结(推荐五篇)

BIM工作总结(推荐五篇)第一篇:BIM工作总结BIM技术在天润3号楼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市场发展,为了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市场出现了以BIM为代表的新型技术。
昌建集团做为昌吉最大的施工企业,首次在广源分公司承建的天润3号楼项目运用BIM技术。
采用BIM 技术是通过建立该工程BIM模型(是对实体的高度仿真)进行图纸会审与施工方案的优化。
结合实际情况,利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及管线综合优化,解决管线碰撞和预留洞口精准定位问题。
通过快速准确提取工程量,利用BIM技术进行限额领料,实现材料的精细化管理,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实际情况和BIM模型对比,实现三维交底并及时发现施工错误,及时变更,保证工程的工期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BIM技术在天润3号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通过鲁班公司讲课,由于刚刚接触,培训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2、公司配备BIM人员为兼职,还有其他工作,不能一心一意从事该项目实际操作。
3、从天润3号楼应用来看,BIM软件只建立了土建、钢筋、设备安装的模型,只能提供实际的数据,没有建立信息平台,信息不能共享。
4、建立模型实际就是一个全面、精细的、大的图纸会审。
图纸上出现的错误,在建模阶段时就可以提前发现,如果建模时没有发现,就说明模型是错误的,所以建模工作还需要有现场施工经验的人员来完成。
集团公司也非常重视BIM技术在天润3号楼的应用,4月16日,董事长在BIM开会时提出三点要求:①建设周期减少10% ②建设成本降低5% ③培养出一批会运用BIM技术的专业人员通过BIM技术在天润3号楼应用。
我认为BIM技术在今后施工中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要加大力度,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推进,天润3号楼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
在以往施工中没有先例,BIM 技术在3号楼应用最大特点是:①能准确、及时的提取工程量。
②能有效解决设备安装过程中的碰撞问题。
bim项目个人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个BIM(建筑信息模型)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以下是我对这段时间工作的总结。
一、项目概述该项目为一个商业综合体,包括办公、商业、酒店等多种业态。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主要负责BIM模型建立、碰撞检查、施工模拟等工作。
二、工作内容1. BIM模型建立在项目初期,我根据设计图纸,运用BIM软件建立了整个项目的三维模型。
在建模过程中,我遵循了以下原则:(1)确保模型精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建模,确保模型精度与实际工程相符。
(2)提高建模效率:运用BIM软件的自动化功能,如族、组件等,提高建模效率。
(3)保持模型一致性:确保模型在各个阶段保持一致性,便于后期应用。
2. 碰撞检查在模型建立完成后,我进行了碰撞检查,发现并解决了以下问题:(1)设备与结构的碰撞:通过调整设备位置或结构修改,避免碰撞。
(2)管道与管道、设备与设备的碰撞:优化管道走向,调整设备位置,确保各设备之间无碰撞。
(3)管道与结构的碰撞:调整管道走向或结构修改,避免碰撞。
3. 施工模拟在施工阶段,我运用BIM软件进行了施工模拟,为项目施工提供了以下帮助:(1)施工进度模拟:根据施工计划,模拟施工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施工资源模拟:根据施工需求,模拟施工资源分配,提高施工效率。
(3)施工安全模拟:通过模拟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三、工作成果1. 成功建立了项目的BIM模型,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基础。
2. 通过碰撞检查,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
3. 施工模拟为项目施工提供了有力支持,确保了施工进度和质量。
四、个人成长1. 提升了BIM软件应用能力:通过参与项目,我对BIM软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应用能力。
2.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不断尝试和解决,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BIM技术应用总结(共5则范文)

BIM技术应用总结(共5则范文)第一篇:BIM技术应用总结(共)过去20多年来,CAD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建筑师、工程师们甩掉图板,从传统的手工绘图、设计和计算中解放出来,可以说是工程设计领域的第一次数字革命。
而现在,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出现将引发工程建设领域的第二次数字革命。
BIM不仅带来现有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换代,也会影响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并将推动人们思维模式的转变。
BIM到底能做些什么呢?在国内建筑市场,BIM目前多应用在以下领域:一BIM模型维护BIM模型维护是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和维护BIM模型,使用BIM平台汇总各项目团队所有的建筑工程信息,消除项目中的信息孤岛,并将得到的信息结合三维模型进行整理和储存,以备项目全过程中项目各相关利益方随时共享。
目前业内主要采用“分布式”BIM模型的方法,建立符合工程项目现有条件和使用用途的BIM模型。
这些模型根据需要大致可分为:设计模型、施工模型、进度模型、成本模型、制造模型、操作模型等。
二场地分析传统的场地分析存在诸如定量分析不足、主观因素过重、无法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等弊端。
通过BI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可迅速得出较准确的分析结果,帮助项目在规划阶段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作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三建筑策划建筑策划利用对建设目标所处社会环境及相关因素的逻辑数理分析,研究项目任务书对设计的合理导向,制定和论证建筑设计依据,科学地确定设计的内容,并寻找达到这一目标的科学方法。
BIM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在建筑规划阶段,通过对空间进行分析来理解复杂空间的标准和法规,从而节省时间,并提供对团队更多增值活动的可能。
特别是在客户讨论需求、选择以及分析最佳方案时,能借助BIM及相关分析数据,作出关键性的决定。
四方案论证在方案论证阶段,项目投资方可以使用BIM来评估设计方案的布局、视野、照明、安全、人体工程学、声学、纹理、色彩及规范的遵守情况。
BIM学习总结范文

BIM学习总结范文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基于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和平台。
通过BIM技术,可以在建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建筑信息进行全面、准确和可靠地管理。
在BIM学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BIM 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了一定的BIM软件的使用技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一些实践和学习总结。
BIM学习的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BIM的概念和原理。
BIM是一种通过创建和管理数字建筑模型来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方法。
它将建筑的几何信息、材料信息、构造信息、工程信息、设备信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建筑信息的集成和协同。
通过BIM,不仅可以对建筑模型进行可视化的呈现,还可以进行预测分析、碰撞检测、冲突解决等工作,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
在学习BIM的过程中,我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BIM软件,如Revit、Navisworks等。
这些软件是BIM技术的核心工具,可以辅助进行建筑模型的创建、展现、分析和协同等工作。
通过学习这些软件的使用技巧,我可以在建筑项目中进行建筑模型的构建、材料的选择和计算、设备的布置和优化等工作。
同时,这些软件还可以进行模拟和可视化呈现,使得设计和施工过程更加直观和有趣。
在BIM学习过程中,我还结合了一些实际案例进行了一些实践和学习总结。
通过实践,我深入了解了BIM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例如,我参与了一个建筑项目的BIM建模工作,通过建立建筑模型,对建筑的几何形状和布局进行了优化,并对结构和设备进行了分析和调整。
这样,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就可以避免一些冲突和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学到了很多BIM技术的知识,还掌握了BIM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总的来说,通过BIM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入了解了BIM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了一定的BIM软件的使用技巧。
基于BIM的施工模拟虚拟建造(内容详细)

本
要 内 容
02 /基于BIM的施工模拟 03 /基于BIM的构件虚拟拼装
04 /基于BlM的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规
划 05 /典型案例:BlM在某吊装工程应用
1 第一节 概述
随着BIM技术在国内施工的推进,目前BIM技术已从原先对一些简单的静 态碰撞分析发展到对整个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应用的阶段。一个项目从 施工进场开始,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对整个项目的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 置。合理的场地布置能尽可能减少将来大型机械和临时设施反复调整平 面位置,尽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型机械设施的性能。同时,能够对物流材 料做好需求分析,尽可能合理地安排材料进场和材料堆放,对现场人流 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流水作业等。为避免上述问题,可以将BIM技术 提前应用到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规划阶段,从而更好地指导施工,为企业 降低施工风险与施工成本。
可建性模拟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工程如期完成,不同专业在同一区域、同一楼层交叉施工的情况是难以避 免的。是否能够组织协同好各方的施工顺序以及施工区域,都会对工作效率和 既定计划查收产生影响。BIM技术可以通过施工模拟为各个专业施工方建立良 好的协调管理提供支持和依据。
三1 、实现虚拟施工过程的仿真软件
由大型数据库为基础构建的BIM信息模型,为 虚拟施工提供了一个工作的平台。基于BIM平 台的虚拟施工,不仅能够提前发现具体项目 中的各种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上的问题, 还可以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一体化项目管理, 有效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BIM建模
组装虚拟施工环境 定义运动关系 设定运动顺序 施工过程模拟
图4-5 预制构件虚拟拼装
二1 、钢构件的虚拟拼装
要实现钢构件的虚拟预拼装,首先要实现实物结构的虚拟化。实物虚拟化就是将真实的 构件精确地转化为数字模型。这种工作依据构件的大小有多种转变的方法,目前可以直 接利用的设备包括全站仪、三坐标检测仪、激光扫描仪等。例如使用机器人全站仪(见 图4-6)对某工程选定的部位进行完整的空间点云数据采集,快速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 通过与BIM模型对比,在模型中显示实体偏差,输出实测实量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客 观,并将精准的数据带到现场工地,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仿真模拟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仿真模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现代化、绿色环保且节能的建筑方式,它采用模块化构件进行预制和装配,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和质量。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何合理规划装配顺序、优化资源利用以及确保安全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仿真模拟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1.1 BIM技术简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集成多维信息模型的技术,可以整合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数据,并提供可视化、协同化管理平台。
1.2 BIM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价值通过BIM技术,可以将各个构件与其相关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展示。
这样,在施工前就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冲突,并通过虚拟仿真来避免实际施工中的问题。
二、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仿真模拟的优势2.1 省时省力传统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规划通常需要依靠经验和试错来完成,由于施工时间紧迫,往往容易出现问题。
而基于BIM技术的仿真模拟可以提前模拟效果,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大大减少了实际施工中的错误和重复。
2.2 提高安全性装配式建筑具有高度标准化和模块化特点,但是在实际搭建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经验不足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通过BIM技术的仿真模拟,可以提前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危险,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操作安全。
2.3 优化资源利用在传统建筑中,资源(材料、人力等)的投入往往难以把控,并存在浪费情况。
而通过BIM技术的仿真模拟,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合理规划并优化资源利用,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
三、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仿真模拟的实施步骤3.1 收集与整理建筑信息在进行仿真模拟前,需要收集设计图纸、构件参数及安装步骤等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和规范化。
3.2 构建BIM模型并导入仿真软件根据收集到的建筑信息,使用BIM软件构建三维模型,并将其导入到施工过程仿真软件中。
bim建模总结200字

BIM建模总结一、项目概况本次BIM建模项目主要针对某商业综合体进行三维模型建立。
项目规模较大,涉及建筑、结构、机电等多个专业。
目标是建立精细化的BIM模型,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模过程在建模过程中,我们采用Revit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首先,对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建模的详细程度和精度。
然后,按照设计图纸逐步建立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质量检查与优化,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建模过程中,我们注重提高建模效率,采用了批量建模、参数化建模等多种技术手段。
三、模型应用建立的BIM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施工阶段,BIM 模型用于施工进度模拟、施工碰撞检测和施工图绘制,提高了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在运营维护阶段,BIM模型能够提供详细的设施信息,方便管理者进行设施管理和维修。
此外,BIM模型还可用于项目可视化展示、工程量统计等方面。
四、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建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模型精度控制、异形构件建模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制定详细的建模标准和控制流程来提高模型精度;采用插件或自定义族来处理异形构件建模等。
通过不断优化建模流程和技术手段,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顺利完成了建模任务。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BIM建模项目,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建模技术水平。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多专业协同工作能力,提高建模效率和质量。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新的建模技术和方法,不断优化建模流程和应用效果。
此外,我们也希望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bim学习心得总结范文(2)

bim学习心得总结范文(2)bim学习心得体会篇四本人为一家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有幸参加公司组织的BIM培训,此次前来给我们的做培训的是一家专业的BIM培训机构,叫中国BIM 培训网。
在12天的培训中,我对BIM,尤其是BIM在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有很多的感悟,在此总结一下,希望能与其他学员交流。
(一)BIM技术在设计方面的应用:在设计阶段采用 BIM技术,可以对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与优化,确保设计的可施工性。
首先要建立相关建筑项目的3D设计模型,包括建筑、结构及建筑设备等;其次,基于建立的3D设计模型,可进行设计检测、协同修改。
设计检测可根据需要设定相关参数,确定检测范围,从而检测设计冲突问题,可施工性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沟通,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得出合理的施工图。
通过建立的三维设计模型,实现工程的三维设计。
能够根据 3D模型自动生成各种图形和文档,而且始终与模型逻辑相关。
当模型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图形和文档将自动更新。
设计过程中所创建的对象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关系,当某个对象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对象随之变化。
通过建立模型,实现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信息共享。
各专业 CAD系统可从信息模型中获取所需的设计参数和相关信息,不需要重复录入数据。
避免数据冗余、歧义和错误。
实现各专业的之该对象会随之更新。
通过建立模型,实现虚拟设计和智能设计,实现设计碰撞检测、能耗分析、成本预测等。
通过对结构上的分析,利用工具软件建立 3D模型,完成结构条件图,对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构施工图;通过对能耗进行分析,可以对建筑物的能效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对节能、经济、绿色进行更优化的设计; (二)BIM技术在施工方面的应用:在施工中,采用 BIM技术对建筑项目进行虚拟施工(虚拟施工就是:先试后建),对项目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从而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前就采取预防措施,直至获得最佳的施工方案,尽最大可能实现“零碰撞、零冲突、零返工” ,从而大大降低返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与冲突及安全问题,指导真实的施工。
BIM学习总结

BIM学习总结一、前言在本学期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学习中,我全面了解了BIM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实施流程。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BIM软件的操作,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现将本学期BIM学习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学习内容回顾1. BIM基本概念:学习了BIM的定义、发展历程、核心理念以及BIM与CAD、3D建模软件的区别。
2. BIM软件操作:掌握了Revit、ArchiCAD等主流BIM 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会了创建和编辑建筑模型、构建结构、安装系统等。
3. BIM项目实施:了解了BIM项目的整体流程,包括项目准备、模型创建、碰撞检测、施工模拟、后期运维等。
4. BIM应用领域:学习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结构分析、安装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5. BIM协同与共享:了解了BIM协同工作的原理,学会了如何实现项目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三、学习感悟与心得1. 技术提升:通过学习BIM软件操作,我提高了自己的技术能力,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创新意识:BIM技术代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学习BIM让我更加关注行业创新,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
3. 协同工作:BIM技术强调项目参与者的协同工作,使我更加重视团队合作,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项目管理:通过学习BIM项目实施流程,我对建筑项目管理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指导。
四、未来展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BIM技术,关注行业动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我计划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挥BIM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优势,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结语本学期的BIM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同学们的陪伴支持。
我会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建筑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BIM学习总结五篇范文

BIM学习总结五篇范文第一篇:BIM学习总结1、熟悉结构图是关键,要能看懂图纸所描述的意思和内容有没有缺少。
2、熟悉图纸后,把每张图都单独保存,记得要把图纸炸开,不炸开在revit里打开显示不了,每张图都要命名。
看看有没有缺少的3、根据CAD图纸建标高和轴网,轴网可以根据CAD图里的最多的那张图纸来建轴网,标高可以把立面图导到revit里的立面图里来画,这样效率好,4、画好标高和轴网后要记得调整好,然后锁定。
5、现在就可以开始一层一层的画图了,记得画图的时候是哪层的柱或梁,CAD图纸就导入到哪一层,这样图纸多了才好整理,不会乱。
画梁的时候记得把楼梯的梁和柱一起也画了,楼梯可以一起画,也可以到最后统一生成,依据各层标高而定。
标高相同则可以统一生成。
6、画的同时记得把建筑施工图也要看一遍,因为结构里的一些信息可以根据建筑施工图得到。
7、有的层高是相同的,这时可以把一层画好,然后统一生成各层。
8、画的时候记得用快捷键画,这样提高速度。
遇到的问题:1、建筑图是在结构图的基础上画的,可结构里把楼板画了,建筑图里还画,这不是有重复了吗?工程量算的时候不就多了吗?还有柱。
2、结构图导入画建筑图的时候,结构图能不能炸开?3、第二篇:BIM深化培训学习总结BIM技术应用深化培训学习总结2016年12月21日至25日集团公司举办项目级BIM技术应用深化培训,借助在这次培训的机会,我初步了解并学习了Revit、Navisworks Manage这两款软件,并通过这两款软件了解了BIM这个理念,虽然短短5天的学习并不能让我对Revit、Navisworks Manage这两款软件融会贯通,却让我加深了对我所绘制的图纸的认识,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这次BIM技术应用深化培训学习。
1、对BIM技术的认识总结:BIM是创建Revit、Navisworks Manage、Civil3D、CATIA、广联达5D、Rhino、Lumion、Tekla等软件的根本目的,是相对于二维设计的一次变革。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与优化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与优化分析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建造方式正逐渐受到关注。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如协调性、工艺流程优化等。
因此,利用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模拟与优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与优化分析方法。
一、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1.1 BIM技术概述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的综合集成设计模式,可以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和协调。
1.2 BIM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优势- 实现离线和在线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实现构件信息共享与更新,准确描述构件相关属性及关系;- 利用仿真、虚拟现实等功能预测和解决问题。
二、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2.1 模型构建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前,首先需要构建BIM模型。
将设计阶段的三维模型转化为可供施工使用的模型,并添加与构件相关的信息(尺寸、材料、构造等)。
2.2 工艺流程分析在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中,关键是对工艺流程进行分析。
包括分解施工任务、优化作业时间和资源配置等。
2.3 施工进度仿真利用BIM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线性规划等方法,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进行仿真。
通过不断调整参数,找到最佳施工序列和资源配置方案。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优化分析3.1 装配顺序优化借助优化算法和基于BIM模型的信息提取功能,寻找最佳的构件装配顺序。
通过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空间限制、运输路径等),实现高效率和准确度的构件组合。
3.2 资源优化配置制定资源调度计划,并利用BIM技术对构件及设备的空间占用进行模拟与优化。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施工过程中人力、设备和材料的高效利用。
3.3 碰撞检测与冲突分析基于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和冲突分析。
bim实训总结

bim实训总结在BIM实训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BIM建模和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我深入了解了BIM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和应用。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总结:首先,在实训中我掌握了BIM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我们学习了Revit和Navisworks这两个主流的BIM软件,通过实际操作,我熟悉了它们的界面布局、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
我学会了利用Revit进行建筑模型的创建和编辑、图纸的制作和修订,以及施工图的生成。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Navisworks进行模型的协调与冲突检测、场景的漫游和可视化效果的展示。
这些技能对于我将来从事建筑设计和项目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我通过实训深入了解了BIM建模的原理和方法。
BIM建模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方法,相对于传统的CAD软件,它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建筑模型,并且具有更多的功能和数据。
在实训中,我学习了BIM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掌握了BIM建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我了解到,BIM建模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建筑物各种信息的虚拟模型,实现设计、施工和运营的一体化管理。
通过BIM建模,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减少错误和变更,提升建筑业的整体水平。
最后,在实训中我参与了一个团队项目,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我们小组的任务是根据一份设计图纸,利用BIM软件进行建筑模型的创建和图纸的绘制。
在项目过程中,我们每个人负责一个模块的建模和绘图工作,并且要进行协调和沟通,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分工合作,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这些团队合作的技能对于我将来的工作也非常重要,因为在实际的项目中,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很难实现项目的成功。
总之,通过这次BIM实训,我不仅掌握了BIM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还深入了解了BIM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并且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这次实训为我将来从事建筑设计和项目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帮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bim成果总结

bim成果总结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近年来在建筑行业备受关注的新兴技术,其成果总结如下:1.提高效率和精度:BIM技术通过数字化方式表示建筑、结构和机电等各个专业的设计元素,能够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减少重复工作和错误,从而提高设计的整体精度。
2.促进协同设计和协作:BIM技术通过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展示,使得各专业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协调彼此的工作,促进协同设计。
同时,BIM技术还能让业主、承包商和监理等各相关方更好地参与到项目中,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
3.优化设计方案:BIM技术可以通过模拟分析来评估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能耗、环境影响等方面,从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4.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BIM技术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冲突,减少现场的变更和返工。
同时,BIM技术还可以通过模拟施工过程,评估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5.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BIM技术可以精确地计算工程量,优化材料和资源的采购和利用,降低项目的成本和资源消耗。
同时,BIM技术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减少能源的消耗和运营成本。
6.实现可持续性和绿色建筑: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建筑师实现可持续性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通过模拟分析,可以评估设计方案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从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绿色性能。
7.拓展数字化应用范围:BIM技术不仅局限于建筑设计和施工领域,还可以拓展到建筑的运营和维护领域。
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建筑的智能化运营和维护,提高运营效率和维护质量。
总之,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相信BIM技术将会在建筑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于BIM模型制作施工模拟和模型演示总结

基于BIM模型制作施工模拟及演示动画的总结李博关锦鹏一、BIM模型介绍公司拟定于2014年12月25日进行吕梁新城供水一期工程项目的投标,为在投标中展示公司技术实力与施工水平,投标前公司领导决定为该项目制作施工模拟及效果演示动画。
该项目模型由Revit软件制作,建模工作早于2014年9月份开始并于2014年11月中旬完成,模型包含净水厂的工艺管道系统、热力系统、排污系统、雨排水系统、自用水系统以及各车间互联管道等,此外还根据土建图纸制作了各车间的简化模型并标示名称.二、动画制作过程演示动画使用NavisWorks软件制作,于2012年12月15日开始12月21日结束,历时一周。
动画内容包括整体鸟瞰和主工艺管道漫游、各管道系统展示、模拟施工演示、设计问题检查等内容.具体制作过程如下:1、对模型中的管道系统及建筑物建立多个选择集,以便渲染及模拟施工时能够快速准确选择对象。
2、选择背景颜色并使用Autodesk Rendering为各个选择集中的对象染色,染色完成后对各对象颜色进行调整。
3、使用保存视点功能制作漫游动画并导出.4、使用TimeLiner功能制作模拟施工演示动画并导出.5、通过隐藏与显示使不同系统单独显示并截图保存。
6、使用Revit软件对模型显示的设计问题进行截图,修改问题后再次截图.7、使用PPT制作图片的演示文稿以及各段视频间的衔接字母的演示文稿并导出动画.8、使用视频合成软件将上述素材合成为一个视频,加背景音乐,加水印.三、动画制作经验总结1、在NavisWorks中建立选择集通常是通过从选择树中选取进行的。
选择树中的根目录为Revit文件名称,二级目录为图层名称也即Revit文件中的标高名称.换言之,Revit建模过程中,在某个标高上建立的模型转化到NavisWorks中就必然出现在该标高名称的图层(即选择树根目录)中.NavisWorks图层中的项目名称与Revit建模时对项目的命名名称一致,而选择树则会将同一名称的对象和同一类型的对象归类。
bim实训小结与心得

BIM实训小结与心得一、实训背景与目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安排了为期三周的BIM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掌握BIM技术的基本概念、软件操作以及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二、实训内容与过程软件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Revit、Navisworks和Tekla Structures等BIM软件的基础操作,包括建模、碰撞检测、施工进度模拟等功能。
团队协作:我们分组进行实训,每组5人左右。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BIM模型。
模型建立:我们选择了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进行实战操作。
根据建筑图纸,我们分别完成了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的模型建立。
碰撞检测:利用Navisworks软件,我们对各专业模型进行碰撞检测,提前发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优化设计方案。
施工进度模拟:通过Tekla Structures软件,我们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项目进行4D施工进度模拟,更好地掌控施工过程。
成果汇报:实训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成果汇报,展示了各组的BIM模型、碰撞检测报告以及施工进度模拟成果。
三、实训心得与体会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入了解了BIM技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掌握了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提前发现问题:通过碰撞检测和施工进度模拟,我们在设计阶段就发现了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和浪费。
优化设计方案:利用BIM技术,我们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次优化和调整,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认识到BIM技术的价值: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将为未来的建筑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基于BIM的施工模拟虚拟建造(内容详细)

为了工程如期完成,不同专业在同一区域、同一楼层交叉施工的情况是难以避 免的。是否能够组织协同好各方的施工顺序以及施工区域,都会对工作效率和 既定计划查收产生影响。BIM技术可以通过施工模拟为各个专业施工方建立良 好的协调管理提供支持和依据。
三1 、实现虚拟施工过程的仿真软件
由大型数据库为基础构建的BIM信息模型,为 虚拟施工提供了一个工作的平台。基于BIM平 台的虚拟施工,不仅能够提前发现具体项目 中的各种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上的问题, 还可以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一体化项目管理, 有效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BIM建模
组装虚拟施工环境 定义运动关系 设定运动顺序 施工过程模拟
本
目录
章
主
01 /概述
要 内 容
02 /基于BIM的施工模拟 03 /基于BIM的构件虚拟拼装
04 /基于BlM的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规
划 05 /典型案例:BlM在某吊装工程应用
1
件出厂前的预拼装和安吊装等,与深化设计过程的预拼装不同,主要 体现在:深化设计阶段构件的预拼装主要是为了检查深化设计的精度, 其预拼装的结果反馈到设计中对设计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高预制构 件生产设计的水平;而出厂前的预拼装等主要融合了生产中的实际偏 差信息,其预拼装的结果反馈到实际生产中对生产过程工艺进行优化 改进,同时对不合格的预制构件进行报废,可提高预制构件生产加工 的精度和质量,并提高建筑安装水平。
• 基于BIM的虚拟施工技术体系流程如图4-1所示。从体系架构中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 虚拟施工技术,将会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了建立建筑结构三维模型、搭建虚拟施 工环境、定义建筑构件的先后顺序、对施工过程进行虚拟仿真、管线综合碰撞检测以及最优方案 判定等不同阶段,同时也涉及了建筑、结构、水暖电、安装、装饰等不同专业、不同人员之间的 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BIM模型制作施工模拟及演示动画的总结
李博关锦鹏
一、BIM模型介绍
公司拟定于2014年12月25日进行吕梁新城供水一期工程项目的投标,为在投标中展示公司技术实力与施工水平,投标前公司领导决定为该项目制作施工模拟及效果演示动画。
该项目模型由Revit软件制作,建模工作早于2014年9月份开始并于2014年11月中旬完成,模型包含净水厂的工艺管道系统、热力系统、排污系统、雨排水系统、自用水系统以及各车间互联管道等,此外还根据土建图纸制作了各车间的简化模型并标示名称。
二、动画制作过程
演示动画使用NavisWorks软件制作,于2012年12月15日开始12月21日结束,历时一周。
动画内容包括整体鸟瞰和主工艺管道漫游、各管道系统展示、模拟施工演示、设计问题检查等内容。
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1、对模型中的管道系统及建筑物建立多个选择集,以便渲染及模拟施工时能够快速准确选择对象。
2、选择背景颜色并使用Autodesk Rendering为各个选择集中的对象染色,染色完成后对各对象颜色进行调整。
3、使用保存视点功能制作漫游动画并导出。
4、使用TimeLiner功能制作模拟施工演示动画并导出。
5、通过隐藏与显示使不同系统单独显示并截图保存。
6、使用Revit软件对模型显示的设计问题进行截图,修改问题后再次截图。
7、使用PPT制作图片的演示文稿以及各段视频间的衔接字母的演示文稿并导出动画。
8、使用视频合成软件将上述素材合成为一个视频,加背景音乐,加水印。
三、动画制作经验总结
1、在NavisWorks中建立选择集通常是通过从选择树中选取进行的。
选择树中的根目录为Revit文件名称,二级目录为图层名称也即Revit文件中的标高名称。
换言之,Revit建模过程中,在某个标高上建立的模型转化到NavisWorks中就必然出现在该标高名称的图层(即选择树根目录)中。
NavisWorks图层中的项目名称与Revit建模时对项目的命名名称一致,而选择树则会将同一名称的对象和同一类型的对象归类。
根据上述规律,我们在建模时如果将同系统管道与管件命名成相同名称或在指定的标高下建模,在NavisWorks的选择树中则极易选取。
如图:
2、染色时各对象的颜色选择不建议接近实际,事实上在染色时越背离实际染色后的视觉效果反而越出色。
染色时还要注意的问题是对于不需要彰显的对象或背景应尽量降低其存在感,染色时可将其材质统一设置成半透明的白玻璃(如图)。
对背景进行设置时可能会出现无法改变颜色问题,这需要在Autodesk Rendering对话框中关闭太
阳按钮。
3、漫游动画制作时保存的视点应力求画面饱满,如若为显示某
对象而使得半边屏幕没有内容,制作出动画的视觉效果会大打折扣。
如果需要在漫游动画中切换视角可在切换点插入剪辑(如图)。
在漫游动画的最后建议添加一个重复视点形成一段时间的静态停止,否则动态漫游结束后迅速跳出会使观看者难以适应。
4、使用TimeLiner制作模拟施工演示时如工序过于复杂可在微软的Project软件中将施工顺序预先编辑好,之后从数据TimeLiner的对话框中源选项卡导入NavisWorks,如有变动时可在Project中修改再刷新导入的文件即可。
TimeLiner制作的施工顺序演示在导出为视频时可能会出现最后一道工序结束立刻跳出,这样会使观看者很难看清最后一道工序的安装内容,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常规施工任务最后添加一项空任务并赋予一定时间如此导出的视频则会在最后有一段停顿时间,如图最后一个新任务即为空任务。
5、微软Office2010以上版本的PowerPoint已自带将演示文稿导
出为视频的功能,在制作衔接字幕以及图片展示动画时可将制作好的PPT直接另存为视频。
制作PPT应注意幻灯片的切换应设置为自动时间根据内容自行定义,单张的幻灯片也需要设定时间否则保存为视频后默认为播放时间为5秒。
6、视频合并一般使用格式工厂或狸窝视频转换器,在合并视频时应预先对拟合并的视频进行剪辑,比如TimeLiner中最先出现的对象一般为施工前原有内容通过剪辑可将该部分对象的出现过程跳过使施工模拟更接近现实。
四、结束语
在NavisWorks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令使用者困扰的是Revit模型的粗糙以及模型信息不详细。
相当一部分Revit模型的建立很大程度上讲就是为NavisWorks服务的,模型的制作者不可不考虑模型使用的便利性。
制作模型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模型信息的赋予需要仔细考虑以免为后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本次施工展示动画的制作有成功和经验也有疏漏和失误,现在写下此篇希望能为日后类似工作留下参考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