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施工(识图必读)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平法施工图识读 1.3 平法施工图通用规则

钢筋混凝土平法施工图识读 1.3 平法施工图通用规则

五、平法的通用构造
◤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c
五、平法的通用构造 ◤ 钢筋锚固长度
锚固
——钢筋伸入支座内有一部分长度,主要起保持结构稳定性和抗震的作用。
柱是梁的支座; 基础是柱、墙体的 支座
五、平法的通用构造

◤ 钢筋锚固长度
五、平法的通用构造

◤ 钢筋锚固长度
五、平法的通用构造
普通钢筋
lab
fy ft
d
非抗震区基本锚固长度
◤ 钢筋锚固长度
labE aElab
抗震区基本锚固长度
式中 fy——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t ——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
C60时,按C60级取值;
d ——锚固钢筋的公称直径; α——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 ζaE——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见表2-18。
① 绑扎搭接
◘ 接头设置在构件 的受力较小处 (为什么?);
◘ 不适用于轴心受 拉及小偏心受拉 钢筋;
◘ 目前运用较少。
◤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五、平法的通用构造 ② 机械连接
◤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 无污染,节约钢材; 目前运用广泛。
五、平法的通用构造 ③ 焊接
◤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laE=ζaζaElab=1*1.05*32d=1*1.05*32*0.022=0.74m
五、平法的通用构造 ① 弯钩
◤ 钢筋锚固形式
五、平法的通用构造 ② 机械锚固
◤ 钢筋锚固形式
末端贴焊锚筋
末端两侧贴焊锚筋
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
末端带螺栓锚头
五、平法的通用构造 ③ 直接锚固
◤ 钢筋锚固形式

钢筋平法讲解图

钢筋平法讲解图
(弯锚、直锚)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 +0.65Lae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 (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 、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遇洞口
墙身竖向钢筋
长度 基础层,需要增加插筋。(输入格式见下图) 中间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 顶层=净高+锚固
板负筋示意图
支座负筋支座内la
板负筋中的分布筋
分布筋与负筋相交部分:max(300,2*负筋间距)
双向板配筋构造图
板角部放射筋示意
洞口附加筋示意
分布筋长度计算
这 是 在 施 工 中 , 采 用 的 情 况 , 预 算 通 常 是 算 通 的
梅花布筋1.2~1.5m
剪力墙是钢筋工程量计算过程最难的构件,体现在:
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
2*(H-2*25+B-2*25)+ (11.9*2+8)d
根数计算=2*【(加密 区长度-50)/加密间 距+1】+(非加密区 长度/非加密间距-1)
分析8*D的来历
悬臂梁箍筋
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
2*【(H+Hb)/2-2*25+B-2*25】+(11.9*2+8)d
根数计算=(L-2*50)/箍筋间距+1 箍筋全长加密
平法?
1、表达方式。 2、设计依据。
平法(03G101 )
➢ 制图规则标准化,结构设计图纸数字化、符号化
结构构造标准化,构造详图形象化、直观化,施工易懂、易操作
分结构层设计的图纸与水平逐层施工的顺序完全一致,施工识图、 记忆、查找均方便,施工工程师对结构易形成整体概念

钢筋平法施工(识图必读)

钢筋平法施工(识图必读)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钢筋识图入门,平法识图

钢筋识图入门,平法识图

日志[转] 钢筋识图入门,平法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墙身水平筋计算总结:
无论墙身转角为直角、丁直角、十字角甚至斜交角,墙身水平钢筋的长度计算只区分墙端为端柱还是暗柱,总的来说就是墙身端为暗柱时,水平钢筋算墙长;墙端为端柱时,水平钢筋算净长+锚固。
长度 基础层,需要增加插筋。 中间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 顶层=净高+锚固
根数=墙净长-2*50 /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左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右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下部纵筋:跨长-左边支座的右半边-右边支座左半边+左边锚固+右边锚固 吊筋:次梁宽+50*2+2*【梁高-2*砼保护层】/SIN 45 +2*20*D
01
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
02
连梁
中间层纵筋: 层高-非连接 区长度+上层非连接区长度+搭接长度
顶层柱纵筋(中柱):
层高-梁高-非连接区长度+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梁高-砼保护层+12d
顶层柱纵筋(角柱、边柱): 层高-梁高-上层非连接区长度+顶层锚固长度
插筋: 与上层钢筋的搭接长度+非搭接区长度+伸入下层的锚固长度
箍筋(根数): 【L(净跨)-50*2】/箍筋间距 + 1
1
2
墙身竖向钢筋
长度=墙厚-2*保护层+弯钩
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水平方向间距*竖向间距。

平法钢筋识图

平法钢筋识图

平法系列(一)一一梁代号r序号跨戴及是否带有悬挑脂IL XX OoO- C OCA)或Co®)屋面框架梁WIL XX0o0~ C OCA)或O OE)框支桀KZL XX Got). Cm)§E(XXB)L XX Cxx). (m)或C M)悬挑粱XL XX井字梁J2L XX OoO. C OCA)或(XXB)位如为一端带聂挑.(m)为喃带副L聂挑茶计入僧队例.KL7(5Q表示笫7号框架梁.5跨,一端带悬捻L9(7B)表示骞9号4床架梁,7鹫,两端有悬排.梁的钢筋分类1上部通长篇1上部目或遹筋案立筋J下部遗长海下部非贯逋筋蹲起钢筋吊第L=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长度-右支座内侧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己.锚固LAEb.支座宽度一保护层厚度+ 15*d 匐面构蓬就受扭前1.贯通钢筋:指布置于梁的上部通长受力钢筋,如图一。

c.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 = Lae且>=0.5hc+5d时,可不必往上(下)弯锚,即支座宽度-保护层> =1己6且>=0.5hc+5d,取锚固长度。

从03G101-1第54页中,我们可以知道KL梁因其情况不同,端支座有不同的锚固方式。

的玉q升戒td做铝内便,.IL > 84小近端支~;~1=》。

.5也+5 4L卢2.支座负筋:指布置于梁的上部支座处的负弯矩钢筋。

(1)端支座负筋,如图二。

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1口/3+锚固长度下排钢筋长度=1口/4+锚固长度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支座的锚固。

(2)中间支座负筋,如图三。

[ 5/3 ] [ Ln/3 fI—Ln/4_I |——Lri/4—I I I计算公式:(Ln净跨长)注:P28中LN取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上排钢筋长度= 2*Ln/3+支座宽度下排钢筋长度= 2*Ln/4+支座宽度3.架立筋:指梁上部连接两支座负弯矩钢筋的连接构造钢筋,起稳固箍筋的作用,如图四。

超详细梁钢筋平法识图,领导也能看懂!!!

超详细梁钢筋平法识图,领导也能看懂!!!

超详细梁钢筋平法识图,领导也能看懂筑结构施⼯图平⾯整体设计⽅法(简称平法)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和配筋等,按照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陈青来被国家科委列为《 “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计划》项⽬(项⽬编号:97070209A)建设部列为⼀九九六年科技成果重点推⼴项⽬(项⽬编号:96008)。

《混凝⼟结构施⼯图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梁钢筋的标注⽅法梁平法图中表⽰的是什么意思?●梁的平⾯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中,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

梁钢筋的标注⽅法●集中标注:1、梁编号、梁截⾯尺⼨2、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及⾮加密区、肢数3、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筋,4、梁侧⾯纵筋: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5、梁顶⾯标⾼⾼差(该项为选注)梁钢筋的标注⽅法梁钢筋的标注⽅法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原位标注:1、梁⽀座上、下部纵筋2、吊筋、附加箍筋梁钢筋的标注⽅法集中标注——梁编号梁截⾯尺⼨,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梁时,⽤b×h表⽰;当为竖向加腋梁时,⽤b×h GYC1×C2 表⽰,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当为⽔平加腋梁时,⽤b×h PYC1×C2 表⽰,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宽,加腋部分应在平⾯中绘制;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度不同时,⽤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度值,即为 b×h1 /h2如:JZL2(3) 300*500KL7(2B) 300*700/500三、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

钢筋平法施工(识图必读)

钢筋平法施工(识图必读)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端柱突出墙身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墙身水平筋计算总结:
无论墙身转角为直角、丁直角、十字角甚至斜交角,墙身水平钢筋的长度计算只区分墙端为端柱还是暗柱,总的来说就是墙身端为暗柱时,水平钢筋算墙长;墙端为端柱时,水平钢筋算净长+锚固。
墙身竖向钢筋
长度 基础层,需要增加插筋。 中间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 顶层=净高+锚固 根数=墙净长-2*50 /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长度=墙厚-2*保护层+弯钩 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水平方向间距*竖向间距。
墙身拉筋
纵筋 基础层,需要输入插筋(格式同墙向竖向钢筋) 中间层=层高+伸入上层的长度 顶层=净高+锚固 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箍筋:自由组合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板的分类
单块板
连续板
异形板
板内钢筋说明
剪力墙涉及相关概念
暗柱 端柱 暗梁 连梁
剪力墙钢筋类型
竖向钢筋:剪力墙身竖直方向设置的用于抗弯的钢筋。
水平钢筋:剪力墙身水平方向设置的用于抗剪的钢筋。
洞口加筋
楼 梯
A型(一跑楼梯) B型(有低端平板一跑楼梯) C型(有低端平板一跑楼梯) D型(有低端和高端平板一跑楼梯)
第一单元 基本知识 及相关概念 第二单元 平法识图(03G101) 第三单元 钢筋算法
第一部分 钢筋专业知识
钢筋一般表示法(钢筋信息)
二级钢筋
一级钢筋
1.2钢筋一般表示法(图例)

钢筋识图——平法

钢筋识图——平法

钢筋识图——平法钢筋识图——平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平法施工(识图必读)

钢筋平法施工(识图必读)

钢筋平法施工(识图必读)前置条件在进行钢筋平法施工之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置条件是要熟知设计图稿并能够正确地解读图纸信息。

只有正确理解设计图稿,才能更加科学地进行施工操作,并最终确保建筑物质量和安全。

在进行钢筋平法施工之前,以下几个图纸信息需要掌握:1.布置图2.墙板平面布置图3.投影图4.墙板平面柱顶筋网5.标高高程和法向尺寸钢筋平法施工第一步钢筋平法施工需要按照设计图进行放线,根据设计图上的总体布置,计算出每个隔墙及各个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位置和相互间的距离,以此准确的确定每个钢筋的长度、粗细和密度。

第二步完成放线之后,需要进行打印网格线。

网格线的划分按设计图上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基本上是每50厘米一格。

为了避免网格线划分不准确,需要进行多个角度测量,包括水平、垂直和对角线方向。

第三步完成网格线的划分之后,需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每个钢筋的几何形状和位置。

在确定钢筋位置时,需要保证其几何形状和标高的高程精准无误,同时钢筋的间距要相对均匀。

第四步在钢筋的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钢筋的数量、类型、规格和质量要符合设计图要求2.钢筋的接头处要牢固、结构合理并应放在应力不易集中的位置,并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加固3.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隙,以便混凝土充分流动,并确保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牢固4.钢筋与另一根钢筋的交点处要牢固连接并尽量避免交叉或重叠以上事项的注意点是钢筋平法施工的关键,也是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第五步在放置好钢筋之后,需要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更正。

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钢筋位置和几何形状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设计图要求2.钢筋的数量、类型、规格和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图要求钢筋平法施工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在正确的施工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才能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在钢筋平法施工之前,先了解设计图纸,并掌握施工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的顺利和质量的保障。

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 2*保护层 +0.65*2Lae
内侧钢筋=墙长- 2*保护层+弯折
根数:层高-2*50/间距+1(暗梁 、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端柱墙突身出
长度:
墙端为端柱时: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 2*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
搭接:钢筋长度不够需要接长所发生的驳接,有绑
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
钢筋绑扎搭接
钢筋搭接图样
常见钢筋混凝土构件
•梁 •柱 •板 •剪力墙 •楼梯 •基础
梁分类
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非框架梁 悬挑梁
关于平法的识图及配筋构造
2400
150 6 22 4/2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架立筋:净跨长- L(净跨)/3【左边支座】- L(净跨)/3【右边支座】+搭接*2
悬臂梁钢筋计算 下图钢筋形式:全跨长-砼保护层-右支座+下弯长度+锚固长度
下弯长度:梁高-2*砼保护层+次梁宽-砼保护层+50+斜长+锚固值
柱钢筋的计算
基础插筋:基础层高+上层上层 非连接区长度+搭接长度+锚固 长度-砼保护层(35)
根数 纵筋 箍筋
顶层 中间层
墙端为端柱 墙端为暗柱
基础层 中间层
顶层
箍筋 纵筋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暗柱相与平墙身
长度:
墙端为暗柱时: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2*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2*保护层+弯折

平法施工图识读

平法施工图识读
在前面. 例 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 放在角部, 2Φ22 放在中间, 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2Φ25+2Φ22. c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 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方式
第二节 平面注写方式
上部通长钢筋(示意图)
上部通长钢筋(施工图)
端支座负筋(示意图)
三维视图
端支座负筋(施工图)
端支座负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 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
中间支座负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 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
8.屋面框架梁WKL纵向钢筋及结点构造。 9.梁箍筋加密区构造。图中hb为梁截面高度。 10.梁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构造。
梁平法屋面WKL纵筋构造
抗震WKL节点构造
梁平法箍筋加密区构造
梁平法附加箍筋|吊筋构造
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
12.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和拉筋 当梁高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
2Φ25+2Φ22. c 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方式
第二节 平面注写方式
第4条 梁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 (3) 附加箍筋和吊筋, 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 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 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构造钢筋间距a≤200; 当梁侧面配有直径不小于构造纵筋的受扭钢筋时,受扭钢筋可以替代构造

钢筋混凝土构件平法识图——梁平法

钢筋混凝土构件平法识图——梁平法
钢筋混凝土构件平法识图
梁平法施工图
回顾旧课
钢筋的表示方法: 1、在钢筋 2 φ12 φ 10@100/200(2)
2
梁平法施工图
钢筋混凝土梁采用平法表达 有两种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一、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分层平面布置图 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 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来 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上部通长 纵筋
(1)、上部只有通长受力筋, 没有架立筋,直接写通长筋筋的 根数、级别和直径
例:2 16
(1)、举例:2φ16表示上部2跨通长筋为2 根直径16mm的HRB335钢筋。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架立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架立筋与受力筋 搭接
(2)、架立筋,注写 在括号内
例钢筋
(1)、标注纵向构造钢筋(对称布置),符号G; 例:G4φ 10: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根
φ 10 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两根。
(2)、标注受扭钢筋(对称布置),符号N,不再 标注侧向构造纵筋 例:N4 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N4 12, 每侧各配置两根。
2、梁截面尺寸
(2)、当为加腋梁时,截面表示为: b×h Yc1×c2,
(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2、梁截面尺寸
(3)、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 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截面表示为:b×h1/h2 ,其中h1为根部 高度,h2为端部高度。
3、梁箍筋
箍筋级别: 直径:6,8,10,12… 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用“/”分 隔 肢数:写在括号内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 分内容。
集中标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 2Φ25N4Φ18(-0.100)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300×700N4φ10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7没有标注N 的就是构造钢筋G,G是15D,N是LaE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四、悬臂跨钢筋计算1、主筋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2、箍筋(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第一节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暗拄与墙身相平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端拄突出墙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KZ钢筋的构造连接第一章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