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原始的军事辩证法

论中国古代原始的军事辩证法
论中国古代原始的军事辩证法

论中国古代原始的军事辩证法

王怀远

我们知道要论辩证法,可能更多的人会谈及德国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是,中国古代先人同样创造极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成书于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可以说中国自古便不缺少辩证法,相比于西方的抽象的理论总结,中国古人则更为注重现实,将辩证法运用于具体的事物当中。中国古人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形成自己的辩证法思想,而中国古人又往往以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所以说是原始的辩证法,而中国自上古以来,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可谓征战纷繁,古代军事家和将军(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百家争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通过正规的知识学习和战场实践,他们形成自己的军事哲学,其中即包括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原始的军事辩证法。

而他们的丰富的原始军事辩证法,则蕴含在他们的兵书和指挥的战例,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时代,首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兵学的奠基成形阶段,出现了众多的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六韬》、《荀子·议兵》、《尉缭子》、《墨子》中的《备城门》、《备高临》、《备水》等篇,《商君书》中的《战法》、《兵守》和《立法》等篇,《吕氏春秋.秋纪》中除《月令》外十二篇以及《管子》中《兵法》、《霸言》、《重令》等篇,可谓汗牛充栋,不可胜数。更涌现了孙武、孙膑、吴起、司马穰苴、乐羊、乐毅、田单、赵奢、匡章、王廖、儿良、白起、王翦王贲父子、蒙骜蒙武蒙恬三代、李牧、廉颇、司马错、甘茂、秦开、樗里疾等等一大批著名军事家和将领。更有许多双方兵力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战役,以及许许多多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当然后世也不乏优秀的兵家著作,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中的《兵略训》,唐代李靖的《李卫公兵法》,明代刘伯温的《百战奇略》和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近到清末民初的蔡锷的《曾胡治要》和蒋百里的《国防论》,都是极为不错的军事著作,晚清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和魏源的《海国图志》中,也都提出了许多优秀的兵学思想。从秦代至清朝,中国历代也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将领和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和谋略家,秦末汉初的韩信、张良、项羽、章邯、英布等,西汉中后期的卫青、霍去病、李广、杨仆、陈汤等,东汉的邓禹、冯异、马援、班超等,三国时期的曹操、诸葛亮、姜维、陆逊、邓艾、钟会等,西晋的杜预、王濬等,东晋的桓温和刘裕,西魏的宇文泰,北齐的斛律光和兰陵王高长恭,南梁的陈庆之,北周的韦孝宽,隋朝的高颖、韩擒虎、贺若弼、杨素等,唐代的李靖、李勣、苏定方、尉迟敬德、郭子仪、张巡、李愬等,五代十国的后周的郭威柴荣父子等,北宋的杨业、狄青、范仲淹等,南宋的岳飞、韩世忠等,元代的张纮范、王保保等,明代的刘伯温、常遇春、徐达、蓝玉、于谦、李自成等,清代的多尔滚、岳钟琪、年羹尧、曾国藩、左宗棠、冯子材,以及太平天国的将领,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等等,可以说是名将倍出,同时其间,也拥有许多经典战例,不仅有像赤壁之战这样交战双方达数十万的战例,也有像淝水之战这样交战一方便达百万的大规模战役。而无论是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还是秦代至清朝,中国古代原始的军事辩证法,一直为中国军事家和将领所掌握,并且运用于他们所著的兵书和指挥的战役的始终。众所周知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这四个部分,而其中首推矛盾观最为重要,尤其是为中国兵家重视和推崇,但是还需依次论述。

首先,从军事辩证法中的联系观来看中国兵家思想,《吕氏春秋·季秋纪·审己》曾言:“凡物之然也,必有故。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此句的意思是,但凡事物之所以这样,一定有其原因。如果不知道它的原因,即使行为符合

外物的变化,也和不懂相同,最终一定会被外物所困。此句可以说有着丰富的联系观,它以因果关系为例,指出了联系的普遍性,看待军事现象要反思找出其缘由,同时,也指出了联系的客观性,即观察事物(如敌军动向和实力等等)一定不能只看表面,要从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来考察,切忌主观臆测。正如孙武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所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中国古家兵家作战,往往是先仔细探察敌情(包括敌军兵力部署,军队数量,敌统兵将领的身份及个人性格喜好和优缺点,粮草屯积地点及防卫兵力等等。),再对敌情虚实做出冷静的分析,得出其深层的因原,进行敌我双方实力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再做出决策,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古代军事家可以说深谙军事联系观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最典型的战例当数烛之武退秦师,当时作为小国的郑国,面对秦国和晋国两个春秋时期的大国的进攻,硬碰硬的战场撕杀,毫无胜算,必亡国无疑,烛之武深明此理,但是他看出了秦晋两国之间,不过是短时间的利益联盟关系罢了,晋文公与郑国有仇,所以一心想灭了郑国,而秦国不过是为了些好处,想拥有些郑国领土,为了利益而结盟,一旦无利可图,必定不攻自破,于是他面见秦穆公,利用秦晋郑三国特殊地理位置,指出灭郑后,秦国根本是毫无利益可图,反而是被晋文公戏弄了一番罢了,好处都让晋国给占了,结果终于劝动穆公与郑国合作,率师回国,晋文公知道后已为时已晚,只得率三军返回,郑国之围遂解,烛之武可谓深明辩证法了。

同时要指出的是古代兵家对于联系的普遍性,在战争与国家、人民之间密切的关系的深刻认识,长卿在《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言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意思是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所以不能不认真地审察和研究。而其后人,战国的孙膑也在其著作《孙膑兵法·见威王》中提出:“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也。”,他们明确指出战争与国家人民的关系,因此,必须谨慎地审察研究。

谈到联系观中联系的多样性,讲究的是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名种原因和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成书于战国的《六韬·龙韬·军势》曰:“势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指出要因情用兵,奇正相正,不拘于常法。而孙子在其《孙子兵法·兵势篇》中强调“势”和“造势”,做到出奇制胜,应该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变奇正的战法,造成有利态势,因势利导。孙膑也在《孙膑兵法·行篡》中说过:“私公之财壹也,长民有不足于寿而有余于货者,有不足于货而有余于寿者,椎明王圣人智之,故能留之。死者不毒,夺者不温,此无穷。”,孙膑通过人民中有贪财怕死的,也有不贪财不怕死的,因此,要满足他们的喜好,因势利导,为自己所用,这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代刘伯温在《百战奇略·选战》中说道:“凡与敌之战,须要选拣勇将锐卒,使为先锋,一则壮我志,一则挫敌威。法日:‘兵无选锋日北。’”,刘基强调要组建精锐部队,这与《尉缭子》中所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通过建立精锐部队,往往能起到巨大的效果,带领全军取得取得胜利,战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吴起便曾选拔壮士组成魏武卒,多次击败秦军,更曾以五万士卒击败秦五十万大军,荀子曾称其为精锐之师。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表现出部分在关键时刻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

同时,中国兵家十分注重将领的作用,这在《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吴子兵法》中都有所体现,中国兵家认为将帅是全军的灵魂和核心。孙膑在《孙膑兵法·八阵》中说过:“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乖之,民命看,惟知道。”,而《六韬·论将》中言道:“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则明确指出将经在全军作战取胜的关键性作用。纵观中国

古代战例,无论是楚汉战争的韩信,还是长平之战的白起,我们可以看出往往都是将帅在其中起着中坚作用。

而《孙膑兵法·兵法》中指出:“若欲知兵之情,驽矢其法也。矢,卒也,驽,将也,发者,主也。”,孙膑指出用兵取胜,是将帅士卒君主,三者齐心协力的结果,缺少任何一个,都是难以取胜的,这表明了,整体统率着部分,居于首要地位,必须要有整体意识,统筹兼顾。中国古代历来讲究完善军制,军队有军、旅、卒、伍等编制,《六韬》、《司马法》、《管子》等书,便记述了古代军队编制和军队统帅部的构成,这是一种联系观中系统优化的表现。通过统一的编制来统领军队,作战时便不会慌不择乱,为敌所破,能有序作战,展现强大战力。

至于辩证法的发展观,《孙膑兵法·见威王》中说过:“夫兵有者,非士恒势也。”说的不错,战争,没有永恒不变的有利形势可以依赖。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的,战争,也不例外,而《韩非子·五蠹》中曾言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战争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必须时刻准备,《左传》中亦曾说过:“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中国兵家亦明此道,故孙膑亦曾说过:“事备而后动”,作战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然后才能采取行动。古人正是认识到发展具有普遍性,所以中国兵家亦是用发展的现念,在看待战争问题。所以《六韬》中提出“寓兵于农”的观点,以随时应对战争的爆发,被称为“东亚之杰”的清末民初的河北保定军校的校长蒋百里将军,曾在其著作《国防论》中,便高度称赞这种备战方略。

然而,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与曲折性,从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挫折,而这时,是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的,对于此,中国兵学著作没有进行过多说明,但是,我国古代名将更多的通过,他们自身的军事实践成果,向我们进行了展示,《后汉书·邓寇列传》:“于是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复共击禹,禹军不利,樊崇战死,会日幕,战罢,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禹不听。明日癸亥,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令军中无得妄动,既至营下,因传发诸将鼓而并进,大破广。匡等皆弃军亡走,....遂定河东。”东汉开国第一名将邓禹,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面对短暂的失败,我们也应该抱着必胜的信念,即使面对长久的失败,也不可放弃,春秋时期秦穆公派军跨国远征,长途奔袭郑国,消息泄露,在返回途中,于崤山被晋军伏击,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仅以身免,全军覆没,后秦晋再次交战,秦依然大败而归,但穆公及三位秦将始终未曾失去信心。最终大败晋军,来到崤山山谷,为当年为国牺牲将士收尸,可以说,只要我们抱着必胜和不放弃的信念,终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然而事物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实现事物的发展,战争的胜利,同样如此,《六韬·武韬·文伐》中便论述了通过纵容敌君,拉拢近臣,收买臣民,贿赂讨好,分化内臣,离间外臣,削弱敌备,分化联盟,使其狂妄,取信对方,麻痹对方,引诱对方,从而扩大敌国的内部矛盾,进行分化,瓦解削弱,通过这些,做好量的积累,为最后军事行动,攻灭敌国的质变,创造了条件。

矛盾观可谓是军事辩证法的核心了,而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又可谓是矛盾观的精髓。然而中国思想的矛盾双方往往是具体的,尤其是兵法上的对立双方包括正义与非正义、虚实、奇正、生死、动静、劳逸、主客、攻守、强弱、积疏。中国兵家主张,创造条件,使矛盾双方态势发生变化,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首先提及的是正义与非正义,我们知道古人所说的正义,往往是顺应民意于民有利,只有这样方为人民所拥护,孔子曾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缺乏正义之名,师出无名,便很难成功,然而自春秋战国以降,皆贵作诈力,而少仁义,孟子更明确提出“春秋无义战”,其实很少有所谓的正义存在。但是,古代兵家还是根据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打出正义的旗号,于是有了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和曹操的挟天

子以令诸侯,以正义之虚名,而行兼并之实,他们以此在政治上占有优势,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过:“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延续”,这里指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同时我们也该看到军事从属于政治,于是,政治上的优势,给他们在军事上带来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对于虚实,唐太宗曾言:“吾观古今兵法,莫出《孙子》,《孙子》无出虚实”,足见其重要,《孙子兵法·虚实篇》的解说,应该是再详细不过了,孙子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即自身可以通过虚实互转的方法,虚虚实实迷惑敌军,调动敌人,分散敌兵,同时对于敌人避实击虚,以众击寡。对于虚实,条侯周亚夫可谓精通其妙,《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曾记载,吴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派兵截断叛军的粮道,自己率军坚守下邑,避战不出,等待敌人兵疲粮,再以逸待劳歼灭吴楚联军,犹如困兽之斗的吴王刘濞,于是佯攻东南角,以期引汉年救援,从而方便自己攻击汉军西北营地,结果为周亚夫识破,损失惨重。同时《虚实篇》不仅运用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同时,避实击虚,以众击寡的战术,也运用了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抓重点的原理,《孙膑兵法·十问》中曾言道:“因击其不意,攻其不御,厌其骀。”,即进攻敌人最为薄弱的地方,打蛇就要打七寸,以期彻底击溃敌军,乱中取胜。

而对于奇正,《孙膑兵法·奇正》中曾云:“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即以有形的常规战法对抗有形的常规战法,叫作正,正是公开行动,以无形的出敌不意的战法制胜有形的常规战法,叫作奇,奇是隐蔽行动,奇正的变化很多,关键在于酌情运用,掌握分寸,出其不意地克敌制胜,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于彭城之战中,以三万骑兵出其不意地击溃刘邦五十六万诸侯联军,又如唐代李朔雪夜袭蔡州,一举擒获吴元济,平定淮西叛乱,可谓不胜枚举。

生死更多的是指身处恶劣的环境,而最终结局的转化,孙子曾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即身处必死无疑的环境,而最终转死为生,取得战争的胜利,做到如此,不得不让人想到韩信的井陉之战,韩信利用士兵强烈的求生心理,背水一战破赵军,杀陈余俘赵王歇。最终转危为安。

至于动静,曾国藩在其著作《曾国藩家书》中说道:“用兵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而《孙子兵法·九地篇》言道:“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动静要灵活变化,因情而变,做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同时,还有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的“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道家用兵思想,即冷静应对敌之动,寻敌破绽,最后一击毙敌。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公元203年,官渡之战大败而归的袁绍病逝,曹操攻打袁氏兄弟,久攻不下,郭嘉献计,认为袁氏内部矛盾重重,暂且退军,无外敌之忧,必定内讧,后来袁氏分裂。曹操坐收渔翁之利,趁机出兵袁尚袁熙败逃辽东,投奔公孙康,后郭嘉于病死前,再次献计,要曹操静观其变,后公孙康主动送上二袁的头颅。曹操还降服了公孙康。曹操适时变化,以静制动灭袁氏。

对于劳逸,中国兵家主张以逸待劳,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敌人不疲劳,便创造条件使敌疲劳,使敌我双方态势发生变化,朝着自己的有利态势发展,使自己处于逸的地位。吴伐楚的战争中,吴国伍子胥采用“疲敌之策”,利用小规模军队不断袭击楚军,使楚军疲惫不堪,吴军以逸待劳,大破楚军,历经柏举之战等几场战役,最终攻占楚国郢都,一代贤王的楚昭王落荒而逃。

对于主客,孙膑在《孙膑兵法·客主人分》中有言曰:“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指出在军事作战中,有客方,即进攻的一方。有主方,即防御的一方。而客方是出国作战,长途奔袭。又不熟悉地形,并且战线拉的太长,极易受到侧面袭击,同时,若纵深作战,粮道则极易被切断。主方则是以逸待劳,据险而守,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主人主动而客人被动,而作战是必须要牢牢地把握主动权的,但是,事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主

客之位是常常变化的,有变主为客,也有变客为主的。《三十六计·反客为主》云:“乘隙插定,扼其主机,渐之进也。”,便指出只要循序渐进和把握时机,便可反客为主。反客为主的例子很多如楚汉争雄前期,刘邦总是以卑事项羽,以屈求伸,最后灭了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无需逐一品头论足。

对于攻守,古代军事家往往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以及《尉缭子》都有详细论述。《孙子兵法·军形篇》曰:“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孙长卿认为,当取胜条件不定时,应采取守势,当取胜条件具备时,则应采取攻势,同时长卿在此篇中指出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牢牢掌握主动权,才能夺得战争的胜利,纵观整部《孙子》,孙子更多的是站在攻的角度,去论述的,这故然有其身处的“吴伐楚”的具体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之下,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攻势能把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能极大地鼓舞军心士气,有着巨大的积极性。然而孙武也并没有忽略守势,因为他认识到自己一方,也会处于条件不足的劣势,书中也间接向我们表达这样的观点:在实力不足和取胜条件不具备时,采取守势,同时努力发现抓住时机,在关键时刻,转守为攻,使双方态势发生变化,重新掌握主动权,取得胜利。西方著名军事家若米尼在《战争艺术概论》,克劳塞维维茨在《战争论》中都曾提出相同的观点。

然而孙膑却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孙膑在其兵书中提出了“必攻不守”的积极战略,即以攻代守(《尉缭子》中也提出过类似主张,不能一味死守,同时要抓住时机,攻击削弱敌人。),孙膑认识到防御其实存在着巨大的消极作用,主张进攻式的防御,若米尼在其著作《战争艺术概论》中的第3章战略的第16节作战体系中,将这种作战态势称为攻势防御,并予以极高的称赞,而孙膑主张把主要的打击方向选在敌人空虚又要害之处,予以坚决的打击,强调运用“谋、诈、利诱”等手段欺骗敌人并且充分利用地形造就有利态势,以趋利避害,扬长击短,克敌制胜。其典型战例,当数东西魏渭曲沙苑之战了,而对于孙子孙膑的攻守思想,或许用若米尼将军的来总结更好,“归根结底,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一个将领的最大才智,就是善于交替运用这两种作战体系,特别是善于在防御交战最激烈的时刻重新夺取主动权。”。而墨子倡导非攻兼爱,反对侵略战争,所以《墨子》中主张防守,但是墨家主张积极的防御战术,通过加强城池防御能力,组织人民共同抗击侵略,并注重士气,最终取胜。墨子不像孙子等人主张进攻,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的第六篇防御的第一章进攻和防御中,也曾指出防御这种作战形式,更具优势,予以高度的评价。攻守其实各有优劣,并不能分清孰强孰弱。

而对于强弱,《孙膑兵法·威王问》中有言曰:“威王曰: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用之奈何?孙子再拜,曰:明王之问。天众且强,犹问用之,则安国之道也。命之曰赞师。毁卒乱行,以顺其志,则必战矣。”,孙膑认为我强敌弱时。可以自己创造条件(毁卒乱行),使表面上看起来敌强我弱,使敌骄纵轻敌,麻痹大意,以便自己取胜。孙子亦曾云:“能而示之不能”,即是此理。孙膑以减灶计诱杀庞涓于马陵道,可谓经典。而对于敌强我弱时,《六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主张让威,疲敌,用间等方式,分化削弱敌人,使强弱互转。北周大将韦孝宽使用反间计,除去北齐的擎天支柱名将斛律光,北齐成了周武帝宇文邕的囊中之物,公元577年,周武帝攻破北齐国都邺城,北齐亡国。

对于积疏,孙膑的见解,可谓独到。《孙膑兵法·积疏》说道:“积胜疏”,“积故积之,疏故疏之,盈故盈之”,“积疏相为变”,“毋以积当积,毋以疏当疏”,“积疏相当”,“敌积故可疏”,孙膑说的很明确,即兵力集中胜过兵力分散,兵力集中与分散可以相互转变,敌人兵力集中,要设法使其分散,孙膑强调以己之积击敌之疏。《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等等都有此主张。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明

确提出战略上最重要又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若米尼在《战争艺术概论》中,提出战争的秘密,就是集中他的主力去攻击敌人的一翼而已。纵观欧洲战神拿破仑指挥的战役(奥斯特里茨会战、曼图亚战役等等),其成功的秘诀便在于此,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同时中国古代兵家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懂得具体问具体分析,《六韬》的《林战》、《突战》等篇和刘基的《百战奇略》正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形势提出的。《吕氏春秋·仲秋纪·论威》言道:“过胜之,勿求于他,必反于已。”,提出胜败酌关键,不要向别的方面寻找,一定要在自己身上寻找的观点,足见中国古代兵家颇明矛盾的主次,看问题能抓住主流。

至于辩证否定观,中国兵家同样具备,战国孙膑曾用减灶计诱杀庞涓,而东汉虞诩却反其道而行之,增灶退羌人。春秋战国兵家运用虚实来扰乱敌人的判断。主张虚以示敌,来迷惑敌人。而北宋苏洵在其著作《权书》的《心术》篇中提出实以示敌,来误导敌人。

中国古代军事辩证法,可谓博大精深,却也是原始的、朴素的,但不可否认其深远的意义。同时,纵观中国兵法及战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兵家名将用兵,往往将辩证法融于战略战术当中,尤其要指出的是心理战术,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军事家们通过谋略使敌产生心理误差,从而乱中取胜。同时运用心理来增强自身军队的士气和精神力量。顺便要指出的是,中国用兵一直更为讲究注重人的精神力量和人的作用,这体现了中国兵家看问题是非常独到的,抓住主流,所以中国兵家创造许许多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巨鹿之战、井陉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正是他们看到人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既使是实力悬殊,敌众我寡,依然取得最终的胜利。

诚如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说过:“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的后果。”,克劳塞维茨也曾在《战争论》中说:“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人是第一位的,人能凭借其强大的精神去取得最终的胜利(不过要以军队的物质条件达到一定阶段,如果,什么物质条件都没有,空凭精神就取得胜利,岂非唯心。),无论未来科技多么发展,战争终究还是人的战争,而中国人有着绵亘两千多年的兵学思想,其中蕴含丰富的军事辩证法,中国人民更有着蕴藏于五千年历史文化之中的精神力量。未来如果发生战争爆发,其结果,我们的确难以预料。最后以蒋方震将军在《国防论》中说过的话:“千言万语,只告诉大家一句,对战争,中国人民有的是办法。”来解释和当结束语,似乎是再合适不过了。

军事理论整理(复习重点+真题+答案+论述题范文)

军事理论整理 中国国防 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我国是自卫型国防。 2、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国防法规主要包括:《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 3、学生军训的意义:(1)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2)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 (3)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4、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5、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包括:第二炮兵、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6、陆军是我军的重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7、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我国海军的使命是什么?(1)防御外敌海上入侵;(2)收复敌占岛屿;(3)保卫我国领海主权;(4)维护祖国 统一和海洋权益。 1.军训的意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古往今来,国防教育都被各国置于极为关键的位置上,理所当然,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国防教育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其中军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这既是国家法律赋予在校学生的一项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又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大学生通过军训,不仅能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而且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学到了军事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加深了对人民军队的理解,为国家战时兵员动员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生参加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军训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真才实学;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既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又有健康体魄和勤劳朴实工作态度的优秀人才,是我国新时期赋予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也是国家强盛,民族发达的战略目标。学生通过军训,不仅可以磨炼意志,增强斗志,培养组织纪律性,树立修身立人的标准;同时,也丰富了头脑,拓宽了知识,增强了体魄,促进了专业学习。所以说,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是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造就国家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对青年学生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军训作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2.论述大学生树立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 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毛泽东主席曾说:“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组的运动,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在七十年后的今天,重复那段熟悉的历史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现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未来的作用。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抗战”将在何时打响......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产生与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的百家的罢黜与儒术的独尊;宋明时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四个重要的阶段。从这四个时期的内容上看,以一贯之的都与儒学有关,于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一、“百家争鸣”思想的形成、主要成果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中外战争中的影响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国内外战争中的影响 什么是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不同队级、国家或政治集团有不同的军事思想。同一阶级、国家或政治集团的军事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发展阶段也有区别。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影响和作用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便是一支绚烂的奇葩。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章之多,堪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在现代军事领域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其代表作为以《孙子》为首的所谓武经七书)已经完全过时了,在以精确制导,全球快速机动,GPS和C4ISH 为特点的世界新军事革命面前完全是故纸一堆;而另一种观点则恰恰相反,认为美军就是在孙子兵法指导下打赢了海湾战争和最近的伊拉克战争,甚至煞有其事地宣称,美军指挥官给每个美军大兵都发了孙子兵法,让他们临阵好好学习,书就装在大兵们鼓鼓囊囊的大背囊里。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 一、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是中国最早的兵书,它们虽然早已消亡,或仅存只言片语,但已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了一些有关战争和战争指导的理性原则。例如: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等。

二、春秋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立意高远、深邃独到、哲理性强,素有“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书”之称,为历代谈兵者所推崇,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共十三篇5900字。 三、战国时期,又诞生了《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一大批兵书巨著,达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高峰。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不仅历史悠久,且著述丰厚,浩如烟海,史书注录的有3000多部,为世界之最。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革,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激烈,加之军事技术的进步和学术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军事思想的发展,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不仅懦、道、法、墨等诸子百家典籍中有大量深邃的军事思想,而且涌现了孙武、吴起、孙膑等一批兵学家,产生了《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等一大批兵学著作。孙武是先秦军事理论家的杰出代表,其著作《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先秦军事思想主要有十个观点:一是明确提出战争“必取于人”的朴素唯物论观点。 二是指出战争有“义”与“不义”的性质之分,以“义兵”讨“不义之兵”是可取的。 三是认为战争是国之大事,应当“慎战”,否则穷兵者亡。 四是认为应综合比较敌对双方的国家政治、将帅才能、天时地利、军事制度和军队的数量、训练及法度纪律等各项要素的优劣,据以预测战争胜负。 五是认为属于政治范畴的“道”、“德”、“仁”等因素对战争具有重大影响。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课题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也就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椐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仍然多达2308部,18567卷。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为了使大家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想介绍讲两个问题,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沿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前21世纪—前8世纪)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但此时军事思想不完善、认识不深刻,军事论著非常之少。 军事思想的特点: (一)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所受外部侵略少,当时的军队是对内统治的工具;其军事思想的出发点都探求如何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的反抗的问题。 (二)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在今天,为了保持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提高物质待遇,进行政治教育和强调军法军纪等等。而在那时则很简单,主要是进行处罚,对奴隶士兵的处罚是相当详细而又严酷的,如周朝的五刑之律竞达3千多条:墨(黥面,在脸上刺字)1000条、劓(割鼻)1000条、非(断足)500条、宫(去势)300条、大辟(杀头)300条;如若士兵集合迟到,就要被砍去脑袋,可见当时刑法之严酷。如果是士兵立功受赏,也只是将他们变为平民,使其获得人身自由而已,想升官是不可能的。另外“礼”主要是针对奴隶主的,以赏为主。如果对其处罚,也只是剥夺其奴隶、土地数量。可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遮人。 (三)迷信色彩重。这时候的战争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每次作战之前都要到庙里烧香拜祖,乞求祖宗和神仙的保佑。因为我们的祖先相信战争的起源和胜负都是由神决定的。一些军事行动的决策如出兵的时间,攻击方向等也必须事先占卜,而后才能确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讲稿) 同学们好。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目的,是想使大家对其主要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古为今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2308部,18567卷;其中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主要介绍讲两个问题: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概况 二、孙子兵法 (重点) (教学时间为4学时,理论课与看录相各2学时)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沿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也就是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的特点: 1,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所受外部侵略少,当时的军队主要承担了相当于今天武装警察的功能。、从兵书上推测,其军事思想的出发点都是探求如何通过军事手段来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反抗的问题。 2,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在今天,为保持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提高物质待遇,进行政治教育和强调军法军纪等等。;而在那时主要是进行处罚,对奴隶士兵的处罚是详细而又严酷的,如周朝的五刑之律竞达3千多条:墨1000条、劓1000条、非500条、宫300条、大辟300条,如若士兵集合迟到,就要被砍去脑袋,可见当时刑法之严酷。礼主要是针对奴隶将领,并不对其进行身体的处罚。

3,迷信色彩重。此时战争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每次作战之前都要到庙里烧香拜祖,乞求祖宗和神仙的保佑。一些军事行动的决策如出兵的时间,攻击方向等也必须事先占卜,而后才能确定。因为在他们看来,战争的起因和胜负都是上天决定的。 4,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指导思想。当时战车是军队的主要装备,军事思想也是以战车为主。(略) 总的说来,此时并不重视和提倡谋略在军事中的运用,相反视谋略为小人之举,不仁不义。如春秋时期宋、楚两国在温水交战,,,宋国在战前已布好阵势,有人向宋襄公建议趁楚军对正在渡河而处于混乱的时机出击,但宋襄公“讲求仁义,耻于诡道”结果遭到失败。毛泽东曾评论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这一时期代表作是《军政》《军志》,现己失传,估计为编制条令一类的书。 时代背景27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着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发哲学等,是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大约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战国,发展于秦至清(1840年鸦片战争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它是中国古代千百次王朝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经验总结。它的丰富内容,是前人留下的宝贵军事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近代的直至现代的军事思想,都从中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哲理深刻,影响深远 中国军事思想对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观察分析,宏观上具有一览群山的博大气概纵横联络的系统思想,言兵而不限于兵,而是将军事与政治、经济、人文、自然、心理、艺术等有关因素融合在一起,通血考虑。微观上的分析往往入木三分,深刻独到,发人深省。在战争观、安全观、建军思想、作战准则、方法与谋略等方面都有充满哲理与智慧的真知灼见。例如,《孙子兵法》归纳的: “道、天、地、将、法”战争五个取胜因素; “智、信、仁、勇、严”的将帅五项素质指标;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 “先胜后战”的战争原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着名论断;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精妙见解;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谋略思想; 对计与战、力与智、利与害、全与破、数与胜、奇与正、形与隐、虚与实、动与静、迂与直、势与能等范畴的深刻分析,像金子虽历经千载而光彩依旧,被无数古今中外兵家名将作为座右铭。中国军事思想对当今世界军事领域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点窥见一斑:美国根据“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建立’确保摧毁、确保生存”的核威慑战略;24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在1991年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中成了美军指挥官的必备之物;《毛泽东军事思想》成了西方一些中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常设课程,尽管他们开设此课的指导思想与我们不同。 二、崇尚道义,追求和平 日本历史学家浅野先生在深入研究了中国军事历史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军事思想的“第一个特点是以非战主义为原则,尽量通过外交和谋略活动,求得政治解决。第二个特点是在军事上力争把战争控制在局部并在短时间内结束”。“中国的兵学的价值是以政略性和道义性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兵家的得意之处在于外交和谋略,其着眼点是极力避免诉诸武力”,“他们主要是以用兵的方略和讲究道义而闻名于世的”。也许是旁观者清,浅野先生对中国军事思想特点的概括,确有翔实的历史根据。以中国古今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伟大的三位军事思想家孙武、孙明和毛泽东为例,我们确实可以发现中国军事思想中的崇尚道义、追求和平的可贵之处。孙子把“道”也就是道义作为战争取胜的头一条因素,并告诫人们一定要慎重对待战争,战争关系到国家的“死生”、“存亡”,“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战国初期的《司马法·仁本》也提出“好战必亡”的着名论断。三国时期足智多谋的孔明,在他运筹帷幄的戎马生涯中,始终以“据道讨淫”为宗旨,并指出,“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他的“七擒七纵”的杰作,充分表现出他那不图杀戮,只求安邦的思想。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段军事家、军事思想家毛泽东,始终把战争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种,坚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始终把战争作为消灭战争、实现和平的一种手段。 三、注重谋略,力求智取 革命导师列宁指出:“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而谋略思想在中国出现之早,受到重视的程度之高,施计用谋的着名战例之多,变谋论略的不朽着作之丰,足智多谋的古今将帅之众,却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中国军事谋略思想的产生与运用,可以溯源到远古的战争。黄帝、炎帝联盟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炎帝与黄帝的阪泉之战,已经孕育着军事谋略思想的萌芽。商朝着名的鸣条之战,就已运用了离间计。周朝着名的牧野之战,是“兵家之祖”、“军事谋略的奠基人”吕望奇计良谋的杰作。此后,从孙膑首创的“围魏救赵”,到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中国军事历史上运用奇妙方略的经典战例举不胜举。最早的战略名着《孙子兵法》首篇就言计,它明确指出:“兵者,诡道也”,“上兵伐谋”,主张先计而后战。还在书中提出了旨在“全胜”、速胜、巧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系列至今还被反复引用的不朽的谋略思想。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在军事谋略思想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四、强调思危,未雨绸缪 进入中国军事思想宝库,人们会发现,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这一宝库中古今皆具的“通宝”。古代中国的战争相当频繁,因此,做好战争准备,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军事家、军事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有极强的思危意识,都反复强调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史及西方军事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它揭示战争的本质、基本规律并指导战争,阐明军队与国防建设基本理论与原则,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先进的军事思想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 本章主要介绍古今中外有关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了解我国古代、近代及当代军事思想的辉煌成就,初步了解西方近代和现代主要军事思想。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这段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军事家、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与西方古代军事思想相比,起源早,哲理性强,代表了世界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高峰。中国古代兵书是记录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据统计,我国目前尚存的古代兵书多达2300余部,18567卷。这些兵书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有关“治军”和“用兵”的基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体。 下面分别从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内容两个方面学习。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起源于夏、商、西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至元代,徘徊于明、清时期。 夏、商、西周经历了奴隶社会从确立、发展、鼎盛到衰亡的整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形成了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了真正的战争及与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夏商之间的鸣条之战和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已经开始应用军事谋略。但此阶段的军事思想不完善,认识不深刻,军事论著很少且已失传。例如,《易经》中有反映商周之际谋略思想的内容,《尚书》、《诗经》中记载了一些军事理论片断。西周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军事文献《军志》、《军政》,这两部著作已经失传,但后世兵书中可以找到片断的引文,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是封建社会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并日趋统一的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处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频繁的战争实践和军事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汉初张良、韩信整理出兵家182家),使得军事理论和实践得到不断发展。军队的组织制度初步完善,战略战术原理走向系统,作战兵器也不断改良,许多军事家及兵书著作不断涌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春秋末期军事家孙子及其所著的《孙子兵法》,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子简介: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与孔子同代,生卒年月不详。因齐内乱投奔吴国,经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晋见吴王阖闾,献兵书,被吴王阖闾委以将军,经国治军,显名诸侯,助吴“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其军事思想集

中国古代近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上的贡献;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产生、发展及代表人物的军事思想。 了解古代军事思想中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以及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产生的特殊国内外环境。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概念及其发展的四个阶段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部代表性兵书-《孙子兵法》 二、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1.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 2.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特点 3.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军事思想要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夏朝至鸦片战争期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1840年),中国古代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哲学等,是当时人们对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夏、商、西周时期——萌芽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时期 3.秦至五代时期——发展时期 4.宋代至鸦片战争时期——成熟时期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在以车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基础上,形成了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易经》《尚书》、《诗经、》中都有些片段、零星的军事思想论述。 ?夏、商、西周时期,车战的主要作战力量是车上的甲士三人,车左(一车之长)主射箭,中间一人为御者,车右手拿戈、矛、戟等长兵器作战。在自己一方各战车之间的隙缝中,是与各车上的甲士配合作战的步兵,由平民或奴隶来担任。他们的数量多少不一,平时也担负杂役工作。

军事理论大

军事理论大 第一篇:中国国防 一、中国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定义(P3)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目的 1、保卫国家主权(P4、P5) 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具有按照自己的意思,根据本国情况…… 它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捍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的最主要的职能 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P5) 国家领土是指在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领土和国家一样,都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条件 (补充知识:我国领土面积:960+300海洋领土;领空范围:地面高处100公里,100公里以上属于国际共有空间;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3、维护国家安全 4、保障国家发展 5、巩固国家的地位 二、现代国防的类型和特征 (一)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美国)P6 军事力量“前沿存在”,美国在世界各地建有300多个军事基地。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 2、自卫型(中国)P6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的自卫型国防 3、联盟型 分为一元和多元(P6) 4、中立型(瑞士) (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的角逐(P6) 政治斗争、心理斗争、经济斗争、科技斗争以及外交谈判、军备控制等 2、战争潜力的转化(P7) 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产能力、人口数量和质量、科技和文化水平、交通运输、通信状况、国家政策、管理能力、国际关系和国际地位等。3、综合国力的抗衡(P6) 综合国力主要由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和国防力组成。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编辑词条分享 目录 1 产生时期 2 迅速发展时期 3 丰富和提高时期 4 在革新与守旧的矛盾中继续前进的时期 5 基本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彩绚烂,在世界军事思想发张史上具有杰出地位,这是战争经验的总结,血染的理论财富,智慧的结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正文 公元前21世纪(一说公元前22世纪),中国建立了奴隶制的夏王朝,从此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此时,尽管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处于低级阶段,还是产生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奴隶主对外族发动掠夺战争,或用武力镇压本族奴隶的反抗,都是以征讨“违天命者”、“吊民伐罪”、“敬天保民”相号召,并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严刑厚赏驱使士卒作战。作战方式是集团列阵正面冲杀。到商代以后,作战逐渐以车兵为主。对军队指挥,要求行动统一,严厉管理。这种思想,指导着夏、商、西周几个王朝的军事斗争。通过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践,人们已初步认识到审势而动,量力而行,众可以胜寡,强可以胜弱,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传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军政》等军事著作,虽早失传,但在后来问世的《左传》、《孙子兵法》等书中,还保留着一些片断的引文。 约从公元前8世纪初至前3世纪末,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引起了士兵成分的变化和兵器的改进,军事制度和作战方式也随之变化。为适应这些新情况的需要,产生了统率军队的专职将帅,涌现了许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著名的《孙子兵法》,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而全面的军事理论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规律,并奠定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基础,指导着后代的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的研究,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内容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内容内容摘要:任何军事思想都具有时代特色,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特点在于具有哲学思辨性和高度概括性,注重智谋,具有相对的政治性与心理普适性。在当今社会,战争多元化使其中的战术有所淘汰,但其思想辩证,军队精神,理性思考与大局观念仍值得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扬与继承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的理性认识,是对战争的实践认知与理论整理,本身基于战争所处的时代。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则代表了古代理性的战争理念,出于对战争的严谨思考与态势的把握,古代军事家撰写了很多军事论著。现今,中国古代相对比较著名的兵书大约在50部上下,如《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握奇经》,《六韬》,《三略》,《纪效新书》,《登坛必究》等。在这些兵书中,宋代编的武经七书为集各兵家兵书者大成。 在这些兵书中,随着各时代兵种演化,装备进步,作战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早期的作战方法已经被后人提炼,修改为了作战原则。例如《六韬·豹韬》中论述了各地形的作战方法,而到了《孙子兵法》中则总结成为了《地形篇》,《九地篇》这一军事地理部分的原则,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拓展。同样的例子还有美国陆战队指挥官凯利将军认为《孙子兵法》是所有机动战的基础。他将该书列为部队的年度读物,要求每个陆战队员必须阅读。实质上所谓的兵法演变其实更像是一颗树的成长历程,过时的战斗方法会成为培育未来战斗方法的战略原则。例如秦统一六国时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灭;东汉统一战争中的西和东攻,由

近及远,各个击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广结联盟;隋末李渊统一全国时的因势借力,乘虚入关,居险养威;蒙元初期成吉思汗及忽必烈的远程迂回,假道南宋灭金;明初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清初努尔哈赤的“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等方略、策略,使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有了一定发展。宋代统治者提出并实行的兵权高度集中,以军事行政权归枢密院,军事指挥权归“三司”、“三帅”,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的统军思想;明代戚继光提出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军队训练原则和方法,使中国古代治军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秦代修筑万里长城体现的“用险制塞”思想;汉代推行军屯戍边措施;隋至唐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军事战略区,采取强干弱技、居中驭外、中外相维的兵力部署原则;明代提出的哨于远洋、击于近海、巩固海岸、严守要城的海防思想,使中国古代国防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后代李世民的“持久”防守和围城打援、一举两克的战法;《卫公兵法》提出的速决和持久不可偏废的观点;火器出现后,明代有人提出火器在先、各兵种配合作战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作战指导思想。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本身的演化过程中,思辨与理性则体现在所有的著作里,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这一思辨与理性体现在了政治与人心上。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认定了政治因素对战争具有重大影响。而随着军事思想演变,政治也愈来愈成为兵书中论述的重要方面,尽管还未达成克劳塞维茨1所认为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2”但仍然是一种对战争本质的重要研究,毕竟在各个时 1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是近代军事战略学的奠基人,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克劳塞维茨一生参加了四次著名战役: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他的不朽兵学巨著《战争论》,是所有军人必读的兵学圣经,被称作西方军事思想的代表。他也因此被称作西方兵圣。 2选自《战争论》第一章第二十四节

试论中国军事思想

试论中国军事思想 首先,什么是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不同的队级、国家和政治集团有不同的军事思想。军事思想虽属于理论,但其对军事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它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为从事各项军事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由此可见,军事思想在军事领域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如果将军事比作人,那军事思想必将是灵魂。因此,我们研究军事思想的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这里,我想重点谈谈中国军事思想的发展。 一、《孙子兵法》——第一次军事思想的飞跃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无疑是一支绚烂的奇葩。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章之多,堪称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了一些关于战争和指导战争的理性原则。当然,在诸多古代军事著作中最富盛名的还属《孙子兵法》,其为我国军事思想的第一次飞跃。 《孙子兵法》共计十三篇,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系统,全面的阐述了战争规律。其主要思想是慎战、重战、善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将帅要谨慎用兵,高度重视用兵。而孙子重点阐述善战者的特征,品质,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从客观和主观层面来怎样创造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怎样做到善攻者和善守者。《孙子兵法》用一个字来简单概括就是“变”。虚实是变,诡诈是变,奇正是变,形势是变,计谋是变,因势制权是变,因利用兵是变,九变是变,总而言之,变在先,以变应变,因敌变化而变化取胜谓之神。就这一点对现代军事而言也同样的重要,当面对战事时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实事求是,逐渐创新求变,以应变于无穷。 细究古代军事思想就会发现,其不仅仅是单纯的排兵布阵,而大量涉及到政治、经济与战争的关系,进而从政治和经济层面论述军事和战略问题。因此,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经过悠久的历史考验以及从战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宝贵的价值。只要人类还有战争,其中许多政治军事原则就将是永远适用的。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的再次跨越 近代以来,我们的军队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后来多次边境作战,可以说也算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在战争中也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那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其以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为基础,为真正科学地考察、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首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南。 首先,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了高超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艺术。毛泽东一生不仅创造了大量以弱胜强的战役范例,而且指挥赢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此外,以弱胜强还表现在武器装备上,不仅做到了数量上的以少胜多而且还做到了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其中包括先后打败两支拥有当时世界一流武器装备的外国侵略军。 其次,其所揭示的军事规律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从国内革命战争的指导原则到国际反侵略战争的指导原则,从建军路线到作战方略,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等等,这里面既包括了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发展的特殊规律问题,又包含军事领域的大量一般规律问题;既广泛涉及到军事科学的应用理论,又深刻地触及到军事科学的基础理论,其对军事规律的理论揭示,就

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总体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融合儒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新发展。 百家争鸣 一、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相互争辩、相互辩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补充】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齐国的邹衍 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 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 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 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 二、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正是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弘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中国文化概论》 背景归纳: 三、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儒家学派: 1、孔子: (1)政治思想: A、“仁”的思想——核心①含义: ②方法: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先生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③“仁”的表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B、“礼”的思想: ①含义: 狭义:周礼 (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②礼的实践方法: a、于社会: 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b、于个人: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探究】孔子之政治思想------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德”、“礼”? (2)、哲学思想:重人事轻鬼神(如何理解?) (3)教育思想: ①教学行动: ②教育对象: ③教学方法: ④教学目标: (4)整理文献: 【探究】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论述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论述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公元前21世纪至1840年)便是其中一支绚烂的奇葩。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章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不同阶级、国家或政治集团有不同的军事思想。同一阶级、国家或政治集团的军事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发展阶段也有区别。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有其鲜明的思想特征: (1)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是度概括和抽象出了一些有关战争和战争指导的理性原则。 (2)舍事言理,思辨深邃。中国古代之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素有从哲学高度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传统,因而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 (3)崇尚道义,以和为贵。中华名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名

族,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以战止战。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指导以礼治国,以德服人。 (4)注重谋略,以智使力。在中华民族的观念中,羽扇纶巾,胸藏奇谋方略、锦囊妙计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沿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前21世纪—前8世纪)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也就是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为什么说它初步形成?军事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对军事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军事专著比较少。 这时期军事思想的特点: (1)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所受外部侵略少,当时的军队主要承职能是对内统治;其军事思想的出发点都探求如何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的反抗的问题。 (2)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 (3)迷信色彩重。这时候的战争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每次作战之前都要到庙里烧香拜祖,乞求祖宗和神仙的保佑。 (4)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指导思想。当时战车是军队的主要装备,军事思想也是以战车为主。 第二阶段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内容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内容 内容摘要:任何军事思想都具有时代特色,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特点在于具有哲学思辨性和高度概括性,注重智谋,具有相对的政治性与心理普适性。在当今社会,战争多元化使其中的战术有所淘汰,但其思想辩证,军队精神,理性思考与大局观念仍值得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扬与继承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的理性认识,是对战争的实践认知与理论整理,本身基于战争所处的时代。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则代表了古代理性的战争理念,出于对战争的严谨思考与态势的把握,古代军事家撰写了很多军事论著。现今,中国古代相对比较著名的兵书大约在50部上下,如《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握奇经》,《六韬》,《三略》,《纪效新书》,《登坛必究》等。在这些兵书中,宋代编的武经七书为集各兵家兵书者大成。 在这些兵书中,随着各时代兵种演化,装备进步,作战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早期的作战方法已经被后人提炼,修改为了作战原则。例如《六韬·豹韬》中论述了各地形的作战方法,而到了《孙子兵法》中则总结成为了《地形篇》,《九地篇》这一军事地理部分的原则,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拓展。同样的例子还有美国陆战队指挥官凯利将军认为《孙子兵法》是所有机动战的基础。他将该书列为部队的年度读物,要求每个陆战队员必须阅读。实质上所谓的兵法演变其实更像是一颗树的成长历程,过时的战斗方法会成为培育未来战斗方法的战略原则。例如秦统一六国时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灭;东汉统一战争中的西和东攻,由近及远,各个击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广结联盟;隋末李渊统一全国时的因势借力,乘虚入关,居险养威;蒙元初期成吉思汗及忽必烈的远程迂回,假道南宋灭金;明初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清初努尔哈赤的“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等方略、策略,使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有了一定发展。宋代统治者提出并实行的兵权高度集中,以军事行政权归枢密院,军事指挥权归“三司”、“三帅”,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的统军思想;明代戚继光提出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军队训练原则和方法,使中国古代治军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秦代修筑万里长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2.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3.李贽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他 A.坚决反对孔子的主张B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C.不愿与孔子同流合污D极力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4.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看,两人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5.李贽称赞汉朝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李贽 A.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面目 B.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封建纲常礼教 6.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B.当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B.批判君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10.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与法家这一思想最为相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B.陆九渊C.李贽D.王夫之 11.黄宗羲说:“天地之生万物,仁也。帝王之养万民,仁也。自三代以后,有以不仁得天下者,则日食、地震应之,再不仁者则自遭陨灭。”其主要的观点是 A.“天人感应”B.“仁”对社会治乱的重大影响 C.君主是天下之大害D.“天行有常” 12.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A.反映了农民阶级建立平等社会的愿望B.反映专制主义制度逐渐动摇 C.是早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反映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13.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