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 PPT
合集下载
固有免疫系统及应答-医学免疫学-课件3
屏障, C, 血管活性胺类, 炎症介质, 促炎
细胞因子, 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早期应答阶段
•巨噬细胞的募集 活化
•细菌多糖抗原-------B1----IgM Ab , C----溶菌
•NK, NK T , T
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 APC加工提呈
三、固有免疫应答特点
1. 识别特点: 识别非己异物共同表达的分子 a. 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
a. 杀伤靶细胞 b. 介导ADCC c. 免疫调节
2. 表面受体
(1)抑制性受体 *配体:MHC I类分子
a. KIR
b. KLR
KIR2DL、3DL(ITIM)
CD94-NKG22)活化受体 *配体:非MHC I类分子 NKG2D-DAP10( ITAM ) 配体:MICA/B *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CR) NKP46.30—CD3 NKP44—DAP12 ( ITAM )
KIR2DS/KIR3DS-DAP12(ITAM)配体:MHC-I CD94-NKG2C-DAP12(ITAM )配体:MHC-I
3. NK细胞的效应机制
*perforincytolysis granzyme、TNF- apoptosis *FasL /Fasapoptosis
Two types of CTL killing
(2)介导炎症反应
M: MIP-1/, MCP-1, IL-8 募集,活化
IL-1、IL-6、TNF- 炎症 IFN- /, 溶菌酶
(3)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调理和非调理受体 溶酶体, ROI, RNI *直接杀伤:TNF-介导凋亡 *ADCC: Ab介导
兽医免疫学《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课件
能识别的抗原种类少,可识别CD1分子提 呈的磷脂和糖脂类抗原,没有MHC限制性
五、B-1细胞
主要分布于胸腔、腹腔和肠壁固有层中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CD5+mIgM+B细胞 在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和维持自稳中具有重
要作用 B-1细胞产生抗体的应答特点:①48小时
内产生以IgM为主的低亲和力抗体②不发生 抗体类别转换③无免疫记忆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中性粒细胞
NK 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γδT细胞 B1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吞噬细胞
(
单大
核吞
细
噬 细
胞胞
)
(
小中 吞性
噬 细 胞
粒 细
胞
)
(
肺
泡大
巨 噬
吞 噬 细
细胞
)
胞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大吞噬细胞)
多能造血干细胞
淋巴系前体细胞
髓系前体细胞
NK
T
B
髓系DC
单核细胞
GM-CSF TNF-a IL-4
中性粒细胞
NK细胞 T细胞 B细胞 淋巴系DC
髓系DC
巨噬细胞
(一)中性粒细胞
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 局部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迅速穿越血管内皮 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发挥吞噬杀伤和清除作 用
能表达IgG 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通过调 理作用促进和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 作用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1、固有免疫应答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DC、巨噬细胞
2、固有免疫应答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巨噬细胞、mDC产生IL-12,诱导形成Th1细胞,介导 细胞免疫应答 肥大细胞、NK T细胞产生IL-4,诱导形成Th2细胞,介 导体液免疫应答
8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ppt课件
有抗体参与:ADCC作用
4.加工提呈抗原: MΦ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可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5.免疫调节:活化的MΦ分泌细胞因子(IL-1, TNF-,IL-6,IL-10,IL-12/18),参与免 疫调节。 2021/2/20
二、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来源:骨髓
功能:
1. 杀伤靶细胞,杀伤机制与CD8+ T细胞
来源:胚肝,成人骨髓 表面标志:CD5+、mIgM + 分布:胸腔、腹腔、肠壁固有层,可自我
更新 抗原识别特点: BCR缺乏多样性,可识别 1. 细菌多糖抗原,如荚膜多糖 2.变性的自身抗原,如。 依据抗原不同分TI-1型抗原 和202T1/2/I20-2型抗原(见第二章抗原)。
功能
1. 杀伤靶细胞,机制与CD8+ T细胞类似 2. 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2021/2/20
六、 T细胞
表面标志:TCR + CD3+、CD4-CD8- T细 胞
分布:皮肤、黏膜和皮下组织
识别特点: TCR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 谱窄,不受MHC限制;可识别感染细胞表 面的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 HSP )、 CD1分子提呈的脂类抗原、病毒感染 细胞表面的病毒蛋白(如疱疹病毒蛋白)或细 菌裂解产物中的磷酸化抗原。
2021/2/20
模式识别受体 • 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 MR)主要识别病原体(
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分子末端的)甘露糖、岩藻糖残基, 介导吞噬和胞吞。 •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主要识别 病原体(G+菌磷壁酸、G-菌脂多糖) 丧失唾液酸的陈旧红细胞(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 凋亡细胞(磷脂酰丝氨酸) •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人有11种 其中TLR2识别G+菌肽聚糖、细菌和支原体的脂蛋白,酵 母多糖;TLR4识别G+菌磷壁酸和热休克蛋白(HSP), 在CD14协同作用下, TLR4识别 LPS-LBP复合物。
4.加工提呈抗原: MΦ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可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5.免疫调节:活化的MΦ分泌细胞因子(IL-1, TNF-,IL-6,IL-10,IL-12/18),参与免 疫调节。 2021/2/20
二、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来源:骨髓
功能:
1. 杀伤靶细胞,杀伤机制与CD8+ T细胞
来源:胚肝,成人骨髓 表面标志:CD5+、mIgM + 分布:胸腔、腹腔、肠壁固有层,可自我
更新 抗原识别特点: BCR缺乏多样性,可识别 1. 细菌多糖抗原,如荚膜多糖 2.变性的自身抗原,如。 依据抗原不同分TI-1型抗原 和202T1/2/I20-2型抗原(见第二章抗原)。
功能
1. 杀伤靶细胞,机制与CD8+ T细胞类似 2. 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2021/2/20
六、 T细胞
表面标志:TCR + CD3+、CD4-CD8- T细 胞
分布:皮肤、黏膜和皮下组织
识别特点: TCR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 谱窄,不受MHC限制;可识别感染细胞表 面的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 HSP )、 CD1分子提呈的脂类抗原、病毒感染 细胞表面的病毒蛋白(如疱疹病毒蛋白)或细 菌裂解产物中的磷酸化抗原。
2021/2/20
模式识别受体 • 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 MR)主要识别病原体(
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分子末端的)甘露糖、岩藻糖残基, 介导吞噬和胞吞。 •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主要识别 病原体(G+菌磷壁酸、G-菌脂多糖) 丧失唾液酸的陈旧红细胞(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 凋亡细胞(磷脂酰丝氨酸) •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人有11种 其中TLR2识别G+菌肽聚糖、细菌和支原体的脂蛋白,酵 母多糖;TLR4识别G+菌磷壁酸和热休克蛋白(HSP), 在CD14协同作用下, TLR4识别 LPS-LBP复合物。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分布:①表皮和胃肠上皮组织中的DC:LC;②心、肝、肺、 肾等器官结缔组织中的DC:间质DC;③外周免疫器官胸腺 依赖区和胸腺髓质区的DC:IDC;④外周免疫器官淋巴滤 泡区的DC:FDC;⑤淋巴液中的DC:隐蔽DC。 功能:1、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2、免疫调节作用。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四〕自然杀伤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 组织屏 障,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如补体、细胞因 子及具有抗菌作用的多肽、蛋白和酶类物质。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一〕皮肤粘膜屏障 1、物理屏障 由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组织具有 机械屏障作用,可有效阻挡病原体侵入体内。
皮肤
粘膜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2〕氧非依赖杀菌系统及其作用:是指不需要氧分子参与的 杀菌系统,主要包括:
a.酸性PH b.溶菌酶 c.抗菌肽 3〕消化和去除:病原体和抗原性异物被杀伤或破坏后,在 吞噬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如蛋白酶、核酸酶、脂酶和磷酸酶 等作用下,可进一步消化降解。其产物大局部通过胞吐作用 排出胞外;其中有些被加工处理为具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肽 段,可与MHC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表达 于巨噬细胞外表供T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2、单核吞噬细胞 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由骨髓粒-单系祖细胞发育分化而成, 约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的3%~8%。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1〕巨噬细胞外表受体
巨噬细胞表达多种模式识别受体、调理受体以及与其 趋化和活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受体。
①模式识别受体〔PRR〕: 指单核/巨噬细胞和树 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外表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识别病 原体某些共有特定分子构造的受体。
2、免疫调节作用。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四〕自然杀伤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 组织屏 障,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如补体、细胞因 子及具有抗菌作用的多肽、蛋白和酶类物质。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一〕皮肤粘膜屏障 1、物理屏障 由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组织具有 机械屏障作用,可有效阻挡病原体侵入体内。
皮肤
粘膜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2〕氧非依赖杀菌系统及其作用:是指不需要氧分子参与的 杀菌系统,主要包括:
a.酸性PH b.溶菌酶 c.抗菌肽 3〕消化和去除:病原体和抗原性异物被杀伤或破坏后,在 吞噬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如蛋白酶、核酸酶、脂酶和磷酸酶 等作用下,可进一步消化降解。其产物大局部通过胞吐作用 排出胞外;其中有些被加工处理为具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肽 段,可与MHC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表达 于巨噬细胞外表供T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2、单核吞噬细胞 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由骨髓粒-单系祖细胞发育分化而成, 约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的3%~8%。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1〕巨噬细胞外表受体
巨噬细胞表达多种模式识别受体、调理受体以及与其 趋化和活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受体。
①模式识别受体〔PRR〕: 指单核/巨噬细胞和树 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外表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识别病 原体某些共有特定分子构造的受体。
固有免疫应答PPT
巨噬细胞(识别受体)+ 病原体、肿瘤细胞及 宿主凋亡细胞(相应配体)结合→信号传导→传入核 内,并转位至细胞效应分子编码基因调控区,增强启 动子的活性→基因开始转录和表达。
.
7
巨噬细胞
.
8
(二)巨噬细胞的功能 1.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与杀伤效应
(1) 依氧杀菌系统
①反应性氧中间物
(reactive oxygeninermediates,ROI)
颗粒,内含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和溶酶体;次级颗粒
较小,内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防御素、杀菌渗透增强蛋
白和乳铁蛋白等。
.
16
(二)中性粒细胞主要膜分子
补体受体:CR1、CR3 和 CR4 Fc受体:lgG Fc受体(FcγRⅠ/Ⅱ/Ⅲ) 其他膜分子: LFA-1、IL-8R等
.
17
(三)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特点 1. 无需激活即能够发挥强大的杀菌作用,具有MPO 杀菌系统。 2. 中性粒细胞主要对抗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3. 无抗原提呈作用。
.
14
二、中性粒细胞
(一)一般特性
1. 具有较强的趋化作用和明显的吞噬能力。 2. 产生的过氧化氢又可与卤化物、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MPO)组成MPO杀菌系统。 3. 在局部引发感染时,可迅速发挥吞噬杀伤和清除
作用。
4. 存在于外周血中,寿命短,更新快。
.
15
光镜下的中性粒细胞(PMN) 核呈分叶状;胞浆内含颗粒。初级颗粒较大,即溶酶体
三、胎盘屏障
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 共同组成,能够有效防止母体内的病原体及其毒性代 谢产物进入胎儿体内。
四、其它屏障
.
7
巨噬细胞
.
8
(二)巨噬细胞的功能 1.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与杀伤效应
(1) 依氧杀菌系统
①反应性氧中间物
(reactive oxygeninermediates,ROI)
颗粒,内含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和溶酶体;次级颗粒
较小,内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防御素、杀菌渗透增强蛋
白和乳铁蛋白等。
.
16
(二)中性粒细胞主要膜分子
补体受体:CR1、CR3 和 CR4 Fc受体:lgG Fc受体(FcγRⅠ/Ⅱ/Ⅲ) 其他膜分子: LFA-1、IL-8R等
.
17
(三)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特点 1. 无需激活即能够发挥强大的杀菌作用,具有MPO 杀菌系统。 2. 中性粒细胞主要对抗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3. 无抗原提呈作用。
.
14
二、中性粒细胞
(一)一般特性
1. 具有较强的趋化作用和明显的吞噬能力。 2. 产生的过氧化氢又可与卤化物、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MPO)组成MPO杀菌系统。 3. 在局部引发感染时,可迅速发挥吞噬杀伤和清除
作用。
4. 存在于外周血中,寿命短,更新快。
.
15
光镜下的中性粒细胞(PMN) 核呈分叶状;胞浆内含颗粒。初级颗粒较大,即溶酶体
三、胎盘屏障
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 共同组成,能够有效防止母体内的病原体及其毒性代 谢产物进入胎儿体内。
四、其它屏障
固有免疫ppt课件
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子和P因子 (备解素)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而启动补体连锁 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最终导致细胞溶解破坏的补体 活化途径,称为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又称替代或第二途径。 旁路途径可在细菌感染的早期,机体尚未产生特异性抗体时就 被激活,因此在机体抗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
➢C1抑制物(C1 inhibitor, C1INH):与活化的C1分子中的C1r-
C1s共价结合,使活化的大分子C1裂解,从而导致C1酯酶失活,丧失酶解 正常底物的能力。
➢C4结合蛋白(C4 binding protein, C4bp):与C4b结合,辅助I
因子裂解液相中的C4b;竟争抑制C4b对C2b的结合,阻止经典途径C3转化 酶的形成;从C3转化酶中解离置换C2b,促进经典途径C3转化酶衰变灭活。
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
(在其符号上划一横线表示) 如C1、C3bBb
灭活的补体片段
(在其符号前加英文字母i表示) 如iC3b。
4. 补体的理化性质
所有补体成分均为球蛋白,含糖,但不含脂质。 补体在血清中含量稳定。 电泳中,补体大多属于β球蛋白。 补体各成分的分子量变化范围很大。 补体在56摄氏度时30分钟可以灭活。 补体固有成分被激活后才能发挥作用。
➢I因子(factor I):能使C4b和C3b裂解灭活,从而对经典和旁路途径
C3转化酶的形成产生限定抑制作用。
➢S蛋白(S protein, SP):能与 C5b67复合物结合,使之丧失与膜结
合的活性,从而阻止C5b6789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又称膜攻击复合物抑制 因子。
CD59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防止MAC对同种或自身细胞的溶解破坏,即同种 限制作用(homologous species restriction,HSR)。作用机理为:通过其与C7、 C8或C9的结合而阻止MAC组装。当其与C5b~7复合物结合后,可阻止其再 与C8结合;当其与C8结合后,则可阻碍结合至MAC上的第1个C9分子的铺展, 从而是阻止后继C9的结合;而当其与MAC中的C9结合后,又可阻止C9进一 步分子的聚合。这样,在有CD59存在的情况下,在同种或自身细胞的表面 便不能顺利地完成MAC的全部组装,或不能组装成C5b~(9)n复合物,从 而限制了对同种或自身细胞的溶解作用。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ppt课件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前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骨髓 ) (骨髓 ) (骨髓 )
(血液)
巨噬细胞(Mφ) (全身各组织)
3.主要膜分子 (1)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摄取微生物等抗原的受体:
A.模式识别受体:清道夫受体、LPS受体(CD14)、 甘露糖受体(单核细胞不表达)、TLR等。
B.补体受体(CR1) C.FcγR
➢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 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系统主要 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
➢ 特点:与生俱来;通过遗传获得;在抗感染中发挥作 用早,但对病原体的作用非特异性;无免疫记忆性; 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础。
症中起关键作用。
(1)直接吞噬清除病原微生物。
(2)通过抗体受体和补体受体。
IgG-Ag → FcγR → 吞噬、杀伤; 细菌荚膜→机体→IgM抗体→激活补
体→CR→吞噬。
(二)单核吞噬细胞 1.包括 单核细胞(monocyte) 巨噬细胞
(macrophage, MΦ) 2.发育过程
骨髓多能干细胞 (骨髓)
KIR家族中活化性受体结构示意图
配体:HLA-E分子
CD94/NKG2A CD94/NKG2C
-S-S-
-S-S-
DAP-12
-S-S-
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结构示意图
配体:MHC-I类链相关A/B分子(MICA/MICB)
NKG2D
DAP-10
-S-S-
+-
ITAM 活化性受体NKG2D结构示意图
(4)功能:①是皮肤黏膜局部参与早期抗感染 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瘤作用; ②活化的 T细胞还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 疫调节。
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免疫学检验课件)
2.非特异性抗瘤作用,人体抗肿瘤第一道防线 3.免疫调节 特点:TCR无多样性,直接识别某些完整的多肽抗原
4. B1细胞
分布:胸腔、腹腔和肠壁固有层中 功能:(1)早期抗感染
(2)维持自稳 (3)免疫调节作用 特点:BCR无多样性,分泌IgM类抗体
5. 肥大细胞
分布:皮肤、呼吸道、胃肠道黏膜下结缔组织和血管壁 周围组织中
巨噬细胞能分泌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和其他炎 性介质,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还能分泌IL-8等 多种趋化因子,募集、活化更多巨噬细胞、中性 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
4.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性免疫应答诱导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发生。 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APC,直接参与抗原提呈以及T细胞活 化等过程,为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创造条件。同时,固 有性细胞通过表面PRP对不同种类的病原体进行识别,通 过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调节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化方向,直 接影响了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功能:(1)抗感染 (2)抗肿瘤 (3)免疫调节作用 (4)参与Ⅰ型超敏反应
特点:有亲和力IgE Fc受体
(三)免疫分子及其作用
正常体液和组织中还有多种抑制和杀伤病原体 的固有免疫分子,主要包括:补体、细胞因子、 溶菌酶、乙型溶素和C反应蛋白等。
皮肤黏膜屏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
天 屏障结构
生物学屏障
吞噬过程
吞噬细胞
2.接 触
细菌
1.趋化
C3a
C5a
Fcγ R/ C3bR/PRR
3.吞 入
伸出伪足
吞噬溶酶体
4.杀伤和消化
溶酶体 血管
吞 噬 体/吞 饮 体
吞噬 后果
①完全吞噬 细菌碎片
②组织损伤
酶
4. B1细胞
分布:胸腔、腹腔和肠壁固有层中 功能:(1)早期抗感染
(2)维持自稳 (3)免疫调节作用 特点:BCR无多样性,分泌IgM类抗体
5. 肥大细胞
分布:皮肤、呼吸道、胃肠道黏膜下结缔组织和血管壁 周围组织中
巨噬细胞能分泌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和其他炎 性介质,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还能分泌IL-8等 多种趋化因子,募集、活化更多巨噬细胞、中性 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
4.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性免疫应答诱导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发生。 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APC,直接参与抗原提呈以及T细胞活 化等过程,为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创造条件。同时,固 有性细胞通过表面PRP对不同种类的病原体进行识别,通 过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调节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化方向,直 接影响了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功能:(1)抗感染 (2)抗肿瘤 (3)免疫调节作用 (4)参与Ⅰ型超敏反应
特点:有亲和力IgE Fc受体
(三)免疫分子及其作用
正常体液和组织中还有多种抑制和杀伤病原体 的固有免疫分子,主要包括:补体、细胞因子、 溶菌酶、乙型溶素和C反应蛋白等。
皮肤黏膜屏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
天 屏障结构
生物学屏障
吞噬过程
吞噬细胞
2.接 触
细菌
1.趋化
C3a
C5a
Fcγ R/ C3bR/PRR
3.吞 入
伸出伪足
吞噬溶酶体
4.杀伤和消化
溶酶体 血管
吞 噬 体/吞 饮 体
吞噬 后果
①完全吞噬 细菌碎片
②组织损伤
酶
《固有免疫应答》课件
《固有免疫应答》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 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 •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
区别 •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 • 固有免疫应答的疾病关联
01
引言
课程介绍
本课件将全面介绍固有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组成 和功能,以及其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是固有免疫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分泌抑制 性细胞因子或与抗原呈递细胞相 互作用等方式,抑制其他免疫细
胞的活化与功能。
06
固有免疫应答的疾病关联
感染性疾病
01
02
03
04
05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各种 固有免疫应答在感染性 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 疾病中的作用主要体现 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在以下几个方面 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抵 抗感染性疾病的第一道 防线,通过快速识别和 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 免受感染。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树突状细胞
能够识别和摄取抗原,并将其 传递给适应性免疫系统。
自然杀伤细胞
能够识别和杀伤被感染的细胞 和肿瘤细胞。
03
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
识别阶段
识别病原
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能够通过模式识别受 体(PRR)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如细菌的脂多糖和 胞壁酸等。
启动信号转导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固有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 用的分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与活 化。
负向调节
抑制性受体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表达的抑制性 受体能够抑制细胞的活化与功能,
如TREM-1、SIGLEC等。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 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 •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
区别 •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 • 固有免疫应答的疾病关联
01
引言
课程介绍
本课件将全面介绍固有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组成 和功能,以及其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是固有免疫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分泌抑制 性细胞因子或与抗原呈递细胞相 互作用等方式,抑制其他免疫细
胞的活化与功能。
06
固有免疫应答的疾病关联
感染性疾病
01
02
03
04
05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各种 固有免疫应答在感染性 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 疾病中的作用主要体现 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在以下几个方面 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抵 抗感染性疾病的第一道 防线,通过快速识别和 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 免受感染。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树突状细胞
能够识别和摄取抗原,并将其 传递给适应性免疫系统。
自然杀伤细胞
能够识别和杀伤被感染的细胞 和肿瘤细胞。
03
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
识别阶段
识别病原
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能够通过模式识别受 体(PRR)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如细菌的脂多糖和 胞壁酸等。
启动信号转导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固有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 用的分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与活 化。
负向调节
抑制性受体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表达的抑制性 受体能够抑制细胞的活化与功能,
如TREM-1、SIGLEC等。
医学免疫学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免疫应答(新)ppt课件
活性氧和NO参与对病原体的杀伤
脂质介质(如LTB4、前列腺素、PAF等) 参与炎症反应,利于局限病原体及炎性细胞 向炎症灶的渗出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 屏障结构
* 参与天然免疫的分子 * 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NK细胞、gdT细胞、B-1细胞 肥大细胞
参与体表皮肤黏膜的免疫防御功能,为抗胞 内菌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分布:腹腔、胸腔、肠壁固有层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较少,主要
针对TI2抗原,产生IgM 主要承担腹腔、胸腔等体腔部位
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功能
B-1 细胞
(CD5+)
肥大细胞
分布:邻近血 管、神经、和腺 体,易遭遇入侵 的病原体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免疫应答
.
1
主要内容
概述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 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概述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免疫防御 - 天然免疫(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即有,泛特异性,无记忆性 - 特异性免疫(适应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高度抗原特异性,免疫记忆
补体系统
* 感染早期,抗体尚未产生时,通过MBL或旁路激 活补体,引起溶菌,发挥第一道防御功能
* 趋化(C3a、C5a、C567)、 调理(C3b)、免疫 粘附(C3b)及促炎作用(C3a、C5a)
补体的抗感染作用
炎性介质
促炎细胞因子(TNF-a、IL-1,6,8,IFN-g) 可致炎、致热、促进肝脏合成急性期反应蛋 白、趋化和激活吞噬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 抑制病毒复制及胞毒作用
化学屏障:汗腺分泌的 乳酸、皮脂腺分泌的不 饱和脂肪酸、胃酸、呼 吸道和消化黏液中的溶 菌酶、抗菌肽、补体等。
脂质介质(如LTB4、前列腺素、PAF等) 参与炎症反应,利于局限病原体及炎性细胞 向炎症灶的渗出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 屏障结构
* 参与天然免疫的分子 * 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NK细胞、gdT细胞、B-1细胞 肥大细胞
参与体表皮肤黏膜的免疫防御功能,为抗胞 内菌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分布:腹腔、胸腔、肠壁固有层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较少,主要
针对TI2抗原,产生IgM 主要承担腹腔、胸腔等体腔部位
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功能
B-1 细胞
(CD5+)
肥大细胞
分布:邻近血 管、神经、和腺 体,易遭遇入侵 的病原体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免疫应答
.
1
主要内容
概述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 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概述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免疫防御 - 天然免疫(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即有,泛特异性,无记忆性 - 特异性免疫(适应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高度抗原特异性,免疫记忆
补体系统
* 感染早期,抗体尚未产生时,通过MBL或旁路激 活补体,引起溶菌,发挥第一道防御功能
* 趋化(C3a、C5a、C567)、 调理(C3b)、免疫 粘附(C3b)及促炎作用(C3a、C5a)
补体的抗感染作用
炎性介质
促炎细胞因子(TNF-a、IL-1,6,8,IFN-g) 可致炎、致热、促进肝脏合成急性期反应蛋 白、趋化和激活吞噬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 抑制病毒复制及胞毒作用
化学屏障:汗腺分泌的 乳酸、皮脂腺分泌的不 饱和脂肪酸、胃酸、呼 吸道和消化黏液中的溶 菌酶、抗菌肽、补体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肥
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一)中性粒细胞
1.主要膜分子 (1)补体受体:CR1、CR3 和 CR4 (2)Fc受体:lgG Fc受体(FcγRⅠ/Ⅱ/Ⅲ)、 IgA Fc受体 (3)其他膜分子: LFA-1、IL-8R等
(4)功能:①是皮肤黏膜局部参与早期抗感染 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瘤作用; ②活化的 T细胞还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 疫调节。
(2)提呈抗原和协同刺激T细胞活化的分子: MHC-Ⅱ类分子(静止巨噬细胞表面很少或无表 达)、B7分子(静止巨噬细胞无表达)。
4.主要免疫学功能
(1)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免疫防御功能)
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 ①毒性物质 --- ROI和RNI(H2O2、O2-和NO) ②抗微生物肽--- 防御素、阳离子蛋白 ③酶类--- 溶菌酶
➢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 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系统主要 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
➢ 特点:与生俱来;通过遗传获得;在抗感染中发挥作 用早,但对病原体的作用非特异性;无免疫记忆性; 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础。
骨髓多能干细胞 (骨髓)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骨髓) (骨髓)
前单核细胞 (骨髓)
单核细胞
(血液)
Hale Waihona Puke 巨噬细胞(Mφ) (全身各组织)
3.主要膜分子 (1)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摄取微生物等抗原的受体:
A.模式识别受体:清道夫受体、LPS受体(CD14)、 甘露糖受体(单核细胞不表达)、TLR等。 B.补体受体(CR1) C.FcγR
LGL)——胞浆中含嗜天青颗粒。 TCR-、mIg-、CD56+、CD16+(FcγR)
分布: 约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5%~10%;
1.NK细胞的来源和发育 ●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 ●出生后来源于骨髓。
2.NK细胞受体
●识别HLA-I类分子的杀伤活化或抑制受体 (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 抑制性受体:KIR2DL、KIR3DL 活化性受体:KIR2DS、KIR3DS 识别配体:HLA-G分子 (2)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 抑制性受体:CD94-NKG2A异二聚体分子 活化性受体:CD94-NKG2C异二聚体分子 识别配体:HLA-E分子
此外,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调节免疫应 答。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一定作用。
(五)γδT细胞
(1)分布:主要分布于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 殖道等黏膜和皮下组织,在外周血中仅占T细胞 的0.5%-1%。 (2)表面标志:TCR、CD3+、多为CD4CD8双 阴性,少数为CD8+单阳性。 (3)识别特点:可直接识别某些完整的多肽抗 原,如热休克蛋白(HSP)、脂类抗原、病毒蛋 白等。
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GM-CSF、 IL-3、M-CSF等)
(四)NKT细胞
是表达CD56(NK1.1)及TCR-CD3复合物 的T细胞。多为TCRαβ型,少数是TCRγδ 型。其TCR缺乏多样性,识别抗原谱窄,多 为直接或间接识别胃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由 CD1提呈的类脂抗原,激活后通过穿孔素机 制发挥杀伤作用,亦可经 FasL/Fas 途径 诱导靶细胞凋亡。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一)皮肤黏膜及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 物理屏障 健康完整的皮肤和黏膜能有效阻挡微生
物入侵。
➢ 化学屏障 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多种杀菌或抑菌物质。 ➢ 微生物屏障 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
(二)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 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
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能阻挡微生物和 大分子物质进入脑脊液或脑组织,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杀伤活化受体 NKG2D、自然细胞毒性受体
●NK细胞FcγRⅢ(CD16)
3.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抗感染、抗肿瘤作用(杀伤靶细胞) ●直接接触杀伤:
识别靶细胞配体→穿孔素-颗粒酶→靶细胞裂解 诱导靶细胞凋亡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NK细胞(FcγRⅢ)+ IgG + 靶细胞 → 细胞毒效应 (2)免疫调节作用
第十二章
固有免疫系统 及其应答
目的要求
1.掌握固有免疫的概念及特点;固有免疫系 统的组成及其作用:单核吞噬细胞、NK细胞 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2.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固有免疫 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二、固有免疫细胞 三、固有免疫分子
基本概念及特点
2.主要免疫学功能 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在急性炎症
中起关键作用。 (1)直接吞噬清除病原微生物。 (2)通过抗体受体和补体受体。 IgG-Ag → FcγR → 吞噬、杀伤; 细菌荚膜→机体→IgM抗体→激活补 体→CR→吞噬。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二)单核吞噬细胞 1.包括 单核细胞(monocyte) 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 2.发育过程
➢血-胎屏障 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
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可防止母体内病原生物进入胎儿体 内,从而保护胎儿免受感染。
➢血-睾屏障 由血管内皮及基膜、结缔组织和生精上
皮基膜和支持细胞基底部紧密连接组成的屏障结构,可防止 精子与免疫系统接触。
二、固有免疫细胞
❖ 免疫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及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包括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和参与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两大类。
(2)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3)杀伤靶细胞——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 (4)抗原提呈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IL-1、IL-6、IL-8、IL-12和TNF-α等。
(三)NK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自然杀伤细胞)
特点: 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一)中性粒细胞
1.主要膜分子 (1)补体受体:CR1、CR3 和 CR4 (2)Fc受体:lgG Fc受体(FcγRⅠ/Ⅱ/Ⅲ)、 IgA Fc受体 (3)其他膜分子: LFA-1、IL-8R等
(4)功能:①是皮肤黏膜局部参与早期抗感染 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瘤作用; ②活化的 T细胞还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 疫调节。
(2)提呈抗原和协同刺激T细胞活化的分子: MHC-Ⅱ类分子(静止巨噬细胞表面很少或无表 达)、B7分子(静止巨噬细胞无表达)。
4.主要免疫学功能
(1)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免疫防御功能)
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 ①毒性物质 --- ROI和RNI(H2O2、O2-和NO) ②抗微生物肽--- 防御素、阳离子蛋白 ③酶类--- 溶菌酶
➢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 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系统主要 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
➢ 特点:与生俱来;通过遗传获得;在抗感染中发挥作 用早,但对病原体的作用非特异性;无免疫记忆性; 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础。
骨髓多能干细胞 (骨髓)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骨髓) (骨髓)
前单核细胞 (骨髓)
单核细胞
(血液)
Hale Waihona Puke 巨噬细胞(Mφ) (全身各组织)
3.主要膜分子 (1)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摄取微生物等抗原的受体:
A.模式识别受体:清道夫受体、LPS受体(CD14)、 甘露糖受体(单核细胞不表达)、TLR等。 B.补体受体(CR1) C.FcγR
LGL)——胞浆中含嗜天青颗粒。 TCR-、mIg-、CD56+、CD16+(FcγR)
分布: 约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5%~10%;
1.NK细胞的来源和发育 ●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 ●出生后来源于骨髓。
2.NK细胞受体
●识别HLA-I类分子的杀伤活化或抑制受体 (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 抑制性受体:KIR2DL、KIR3DL 活化性受体:KIR2DS、KIR3DS 识别配体:HLA-G分子 (2)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 抑制性受体:CD94-NKG2A异二聚体分子 活化性受体:CD94-NKG2C异二聚体分子 识别配体:HLA-E分子
此外,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调节免疫应 答。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一定作用。
(五)γδT细胞
(1)分布:主要分布于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 殖道等黏膜和皮下组织,在外周血中仅占T细胞 的0.5%-1%。 (2)表面标志:TCR、CD3+、多为CD4CD8双 阴性,少数为CD8+单阳性。 (3)识别特点:可直接识别某些完整的多肽抗 原,如热休克蛋白(HSP)、脂类抗原、病毒蛋 白等。
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GM-CSF、 IL-3、M-CSF等)
(四)NKT细胞
是表达CD56(NK1.1)及TCR-CD3复合物 的T细胞。多为TCRαβ型,少数是TCRγδ 型。其TCR缺乏多样性,识别抗原谱窄,多 为直接或间接识别胃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由 CD1提呈的类脂抗原,激活后通过穿孔素机 制发挥杀伤作用,亦可经 FasL/Fas 途径 诱导靶细胞凋亡。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一)皮肤黏膜及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 物理屏障 健康完整的皮肤和黏膜能有效阻挡微生
物入侵。
➢ 化学屏障 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多种杀菌或抑菌物质。 ➢ 微生物屏障 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
(二)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 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
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能阻挡微生物和 大分子物质进入脑脊液或脑组织,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杀伤活化受体 NKG2D、自然细胞毒性受体
●NK细胞FcγRⅢ(CD16)
3.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抗感染、抗肿瘤作用(杀伤靶细胞) ●直接接触杀伤:
识别靶细胞配体→穿孔素-颗粒酶→靶细胞裂解 诱导靶细胞凋亡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NK细胞(FcγRⅢ)+ IgG + 靶细胞 → 细胞毒效应 (2)免疫调节作用
第十二章
固有免疫系统 及其应答
目的要求
1.掌握固有免疫的概念及特点;固有免疫系 统的组成及其作用:单核吞噬细胞、NK细胞 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2.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固有免疫 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二、固有免疫细胞 三、固有免疫分子
基本概念及特点
2.主要免疫学功能 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在急性炎症
中起关键作用。 (1)直接吞噬清除病原微生物。 (2)通过抗体受体和补体受体。 IgG-Ag → FcγR → 吞噬、杀伤; 细菌荚膜→机体→IgM抗体→激活补 体→CR→吞噬。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二)单核吞噬细胞 1.包括 单核细胞(monocyte) 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 2.发育过程
➢血-胎屏障 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
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可防止母体内病原生物进入胎儿体 内,从而保护胎儿免受感染。
➢血-睾屏障 由血管内皮及基膜、结缔组织和生精上
皮基膜和支持细胞基底部紧密连接组成的屏障结构,可防止 精子与免疫系统接触。
二、固有免疫细胞
❖ 免疫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及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包括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和参与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两大类。
(2)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3)杀伤靶细胞——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 (4)抗原提呈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IL-1、IL-6、IL-8、IL-12和TNF-α等。
(三)NK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自然杀伤细胞)
特点: 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