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特点及现代观照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特点及现代观照
文 教育 中。而 且 这 种 教 育是 一直 与 占代 社会 的 伦理 教 育 、 德 育 教 育等 结 合在 ~ 起 的 。孔 子 教 育思 想 中包 含 “ 身成 仁 ” 杀 之 见 ,孟 子 教 育思 想 中包 含 “ 生 取 义 ”之 说 , 《 经 》 可 舍 诗 以 “ 、观 、 群 、 怨 ” ( 《 语 》 ) ,就 连 《 字 经 》 、 兴 论 三 《 自家 姓 》 、 《 干字 文 》 这 样 的识 字 课本 都 不 仅仅 是 简 单 的
综 合 以外 ,还 有文 、史 、哲 的大 综合 。北京 师 范大 学 中文系
教授 王 富仁 认 为 :古 代语 文 教育 “ 主 体 内容 是文 学和 伦理 其 学 、道 德学 ,是一 个 ‘ 语文 ’的概 念 …… 实 际上 是一 个 民 大 族语 苦文字 的汇 总 ,它 体 现 的是 …个 民族 文 化 的全部 ,而 不
言 ?至 于 中、高考 则 更 是 问题 多多 、弊 端种 利 :从 方 引 进 , 的 、广泛 流行 的 客观 题或 者 变相 的客 观题 ( 主观 题 客观 化 )
充 斥 于语 文试 卷 ,文 学作 品 内涵 的丰 富性 、多义 性 、独特 性
迫于压力,废除了长达
下二 多年 的科举考试制度 ,开始
中 国的汉 语文 教 育源 远 流 长, 它起 源很 早 ,从 现在 可 考
证 的殷 商 甲骨 文 的 习刻 ( 学习 刻契 )算起 ,至 少有 三 千 多年 的历 史 。从 古代 的儒 学 大师 到现 在 各 行各 业 的优秀 人 才 ,经 过 几 千年 的延 续 , 中华 民族 用独 特 的语 言 和文 字创 造 了举 世
t理 纬
中 国 古 代 语 文 教 育 的 特 点 及 现 代 观 照
语文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整理精校版)
语文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教学相长0508 20:05::一、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为代表)于漪老师被称为语文教育审美派或“情感派”代表人,属于情感型教师,不仅文学作品能讲得流光溢彩,情趣盎然,就是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课文,她也能挖掘出丰富的情感内蕴,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从而形成她情真意切、情深意长、以情感人的总体教学风格。
(《语文审美教育论》张永昊、周均平著)五岳之美,各异其秀。
以于漪为代表的情感派的“秀”在“感情”。
陈钟梁描述语文教学的一段话,表现出了情感派的特点:1.导言——“未成曲调先有情”;2.提问——“惊风乱占芙蓉水”;3.讲述——“语不惊人死不休”;4.插语——“一声惊堂满座醒”;5.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6.过度——“嫁与春风不用媒”;7.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 8.情感——“无情未必真豪杰”;9.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10.体态——“此时无声胜有声”;11.板书——“冗繁削尽留清瘦”; 12.教具——“大珠小珠落玉盘”。
纵览情感派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献慈爱—富激情—重感染—善诱导二、导读派(以钱梦龙、黎见明和蔡澄清为代表)钱梦龙老师导引有方,启发激励,灵活自如,课堂常常如开渠引水,而最后总是水到渠成,启人心智。
他和我们重庆的黎见明先生开创了语文教学的“导读派” 。
导读派的特点:(一)注重教师的“导”:钱梦龙提出著名的“三主”理论,教师的“导”处于关键环节。
(二)突出课堂的“训练”:主张以训练为主线。
(三)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蔡澄清导读主要以“点拨”其主要特征。
三、管理派(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教育离不开管理。
魏书生把管理的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成为了管理派最具实力的教育改革家。
魏书生说:“教育和管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班级管理如果借鉴企业管理的一些方法、措施,其管理质量会大大提高是无疑的。
各种教学亦然,如果把工厂管理的一些规定借鉴来,显然会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UIC语文复习资料
即顶棚,古代天花讲究装饰与等级 (九)窗 (十)罩 罩是室内隔断的一种。用硬木浮雕或透雕而成,其立面形象大体呈倒凹形。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木构架承重,使用斗拱,院落式布局 三、中国古典建筑与哲学 以柔克刚的结构体系 宇宙模式与建筑范式 四、中国古典建筑美的集中彰显:园林意境 建筑之审美功能的突出彰显 (1) 中国古典园林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 秦、汉以前:商代:苑,西周:囿yòu 2、 魏、晋至唐:精神气候、审美风尚:隐逸意识流风远播;欣赏自然美蔚然 成风;诗画领域里“山水方滋”; 3、 宋、元、明、清:在宋、元特别是明、清时期,古典园林艺术臻于鼎盛和 升华的阶段,这既表现在前所未有的数量上,也表现在质量上。第一,采 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菜根哲学 品出来的美学 总结:特重饮食的文化 五、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六、中国饮食文化在当代如何发展
第三讲 中国服饰文化
一、中国服饰发展简史 服饰的起源:人类最早的护体材料是自然物。后来发明了骨针、骨 锥后,韧性纤维就开始被利用,亚麻、羊毛、蚕丝成为主要衣料。 再后来创造出纺轮等最早的纺织工具,学会采用天然染料染色。 服饰的发展过程:自然物—亚麻、蚕丝、羊毛—纺织、染色技术的 发明 商周服饰:从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 制度,逐步建立的时期。 春秋战国:在形式上,值得注意的一是深衣,二是胡服。 秦汉服饰:冠服,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深衣)、直裾两 种。汉代女人穿深衣或襦裙。西汉男女服装,沿袭深衣形式。外 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时称“三重衣”。 晋南北朝服饰:民族大融合是这一时期服饰的最大特点(魏晋男士大袖翩翩,以 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魏晋女服款式多为上俭下丰,以宽博 为主,袍服) 隋唐服饰: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成为后世历代帝王冕服的基本形式。唐 代男子服饰以幞头、窄袖袍衫为主,祭祀典礼穿大袖礼服。隋唐 女子抹胸襦裙、半臂,女装男性化。胡服。 辽夏金元服饰:服饰开始崇尚俭朴,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 主要特征。官服是直脚幞头,宋代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和帽带 下垂的软翅幞头。宋朝三寸金蓮。 明代服饰:多棉服,补服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女服像朝鲜。 清代服饰:男子必须剃发異服,而女子仍可以穿着汉装。满族妇女着“旗装”, 长袍马褂为清代满族男子最常用的服饰之一 二、中国服饰文化的内涵 服饰所表现的文化心态,是情感的纽带,它一端牵着日常的生命活 动,一端连着用理性无法表述的美的世界。 1. 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2. 服饰艺术中的“礼乐”文化(中国服饰艺术中的颜色、纹样、 配饰等特征,便是“礼”文化的鲜明物化形式,金黄红紫等艳 丽之色,多属于达官贵人;青蓝黑白,则属于平民,服饰纹 样,形制彰显等威,龙纹代表九五之尊,“补子”是明清官服前 后胸的方形动物织样,使人一望而知其品级) 3. 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形态(初衷是御寒和生存,而后逐渐增 加了舒适美观的功能, 所谓“垂衣裳而天下治” , 服饰文化所体 现的社会文化形态, 区分贵贱、建立分明的等级制度, 服饰文
语文教育教学十大流派
语文教育教学十大流派王棨君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但是小学、中学,甚至也是大学必学的课程。
不仅如此,其实语文的学习更贯穿了整个人生,作为一个中国人时刻都离不开汉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学习的。
尽管我们学习了10多年,甚至一辈子,但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语文学好了,学够了,这是因为语文所包含的内容繁多而且复杂,对语文的学习没有止境的。
平时的语文学习总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有时下决心、下狠心想把语文学好,把成绩提上去,可是费了很大努力,收获甚微,就像拳头砸在了棉絮上,没了回响,让人不可所措,无可奈何。
不仅如此到了备考中考、高考时学生们更加焦虑。
有没有什么方法学习、复习备考语文呢?人们都在从各种角度进行探索。
其中较为有名的有十大流派: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
特点:熏陶感染塑心灵。
其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有激情,对语文教育要“倾情”。
在教育学生方面,主张“只有丹心一片,才能心心相印”;在教学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要“教之以情,授之以趣”。
于漪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语文教学要讲出“美”来,悟出“巧”来,点出“活”来,练出“实”来。
情感派的重点区域是上海、辽宁。
导读派: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明为代表,特点是: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训练,把语文教学过程当作学生训练过程。
钱梦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是主线。
“何谓训练?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操作。
训练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师生协同活动过程。
”蔡澄清:“教学之道无他,求其善导而已。
”钱梦龙在“三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式”课堂教学结构: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其中自读课是导读的主要课型。
他构建了“导学五步教学法”: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初唐时期的文学教育
初唐时期的文学教育初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文学教育得到广泛推广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学教育的发展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才情。
当时的文学教育主要以私塾为主,由有文学造诣的士人担任教师。
学生们在私塾中学习文学经典,如《诗经》、《楚辞》等,同时也学习古代文学理论和修辞技巧。
教师会指导学生们进行文学创作,通过模仿和创新,培养他们的文学才华和表达能力。
初唐时期的文学教育注重实践和应用。
学生们在学习文学经典的同时,也要进行文学鉴赏和批评。
他们要通过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艺术之美,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另外,学生们还会参与到文学创作中,通过写作来锻炼自己的文学才华。
他们会参加文学比赛和作品征集,与其他学生交流切磋,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
初唐时期的文学教育也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师们会教导学生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文人,强调诚实、正直和谦虚等品质的培养。
他们认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家不仅要有才华,还要有高尚的品格。
因此,初唐时期的文学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文学成就,更注重他们的道德素养。
初唐时期的文学教育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唐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如王勃、杨炯、卢照邻等,他们的作品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初唐时期的文学教育也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才俊,为后来的文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总而言之,初唐时期的文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才情,注重实践和应用,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
初唐时期的文学教育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文教育正文
1、导论我国母语单独设科已逾百年。
百余年来,中国的语文教育在逐步实现从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性演变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绩,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和中华民族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但是,毋庸讳言,一百年来对我国的母语教育总是争议不休,批判不断,尤其是在20世纪和21世纪的世纪之交,对语文教育的批判,简直达到了空前绝后、登峰造极的地步。
试问,为什么语文学科和语文教育老是招致批判,并遭受到如此频繁而又如此激烈的批判?这是许许多多善良的人们所难以理解的,甚至是不能接受的,不仅圈外诸君如此,就是圈内同仁也颇有同感。
这个问题是个事关语文学科历史、事关语文教育全局的重大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假以历史的眼光,提升哲学的高度,认真研究,深入思辨,全面阐释,科学回答。
2.中国语文教育在骂声中成中国的语文教育为什么老挨批判?人们觉得非常奇怪,简直不可思议。
但是,回顾历史,观照现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反思,理性审视,爬梳剔抉,发微知著,就会觉得,此事既奇怪,也不奇怪,甚至可以这样说,我国语文教育就是在骂声中成长起来的。
“读史使人明智。
”纵览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的语文学科从1904年独立设科开始,就遭受了种种责难与批判。
百年风雨历程,我国语文教育从一路骂声中走来。
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首先,对于语文教育的批判,自从学科独立设科以及学科定名就开始了。
早在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中国的第一个新学制酝酿产生。
同其他学科的独立设科并不完全相同的是,以汉语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学科定名颇费周章。
在各级学堂的课程设置上,母语教育的课程名称可谓五花八门,除了自下而上统统设置“读经”(其中包含母语教育因素)一科以外,蒙学堂设“字课”、“习字”,寻常小学堂设“作文”、“习字”,高等小学堂设“读古文词”、“作文”、“习字”,中学堂设“词章”。
从文学史视域观照古诗词特点——统编教材古诗词选录特点及教学建议
表 4 统编教材选诗的体裁统计表
古体
近体
体裁
四言 五言 杂言 五绝 七绝 五律 七律
数量 1 7 1 23 67 3
2
合计 104
据表 4 可知,在 104 首诗中,古体诗 9 首,占选诗总 数的 9%;近体 95 首,占选诗总数的 91%;近体诗中绝句 共 90 首,占选诗总数的 87%;绝句中七绝 67 首,占选诗 总数的 64%。统编教材在选诗体裁上呈现出的总体特 点是:以诸体兼备为基础,了解古体,重在近体,近体诗 中以绝句为重,绝句中七绝数量最多,律诗较少,且未 出现六律和排律作品。
综合表2、表3,统编教材对古诗作品的选择宏观上 科学,微观上精准。与此相对应的是,选录的词主要集 中在宋朝,宋词的数量占选词总数的 63%,作此选择的 道理与上述选唐诗的逻辑相通。
3. 体裁上侧重选近体诗中的绝句,尤其是七绝 教材古诗词仅选 8 首词,样本数太少,在此不多作 分析。选诗的体裁统计见下表。
●小说在这个时候才还原那个小伙子的身份, 这样的结尾起到了什么作用?
经 历 这 样 的 闭 环 思 维 训 练 ,再 让 学 生 创 编 故 事,他们不仅能关注到对人物的描写,还能关注到 情节的一波三折,不少学生还能通过环境描写来自 主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本单元接下来的几篇小说 的 教 学 中 ,教 师 运 用 这 样 的 闭 环 训 练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单元结束后进行习作 练习“笔尖流出的故事”,学生都能交出高质量的作 文来。
下转第 74 页
B 同学是这样来画线的(见图 2),他的理由是: 人们开始涌向木桥的时候,情况比较危急,老汉从 队伍中揪出小伙子的情形更危急,最后时刻老汉竟 然又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其 实也是小说的第二次矛盾冲突。
语文新课标下的教学论文:读写共栖,读写结合的深度迭代
语文新课标下的教学论文:读写共栖,读写结合的深度迭代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对于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颁布,提出了“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加强课程内容整合”“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等课程理念。
在这些课程理念的观照下,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亟须更新和发展。
笔者认为,“读写共栖”是读写结合的深度迭代,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一、读写结合与读写共栖1. 读写结合的发展与主要问题读写关系的研究历来是语文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我国古代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对读写关系的朴素认识。
20世纪20年代,国内便开始了对“读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1924年,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先生在其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中提出“缀法与读法的联络教学法”,这被认为是“读写结合”概念的开端。
之后,许多语文教育家都对“读写结合”有过论述。
石民镛在《小学课外作文指导法》中写道:“我以为看书同作文应当打成一片。
看书有了感想和意见,就作文;作文要取材料,就看书。
如此看书,看书有了目的;如此作文,作文不至枯燥。
”叶圣陶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分析了阅读对写作的意义:“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
”“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地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
”张志公在论及写作教学原则时,提出:“主要的原则应该是密切地结合阅读教学,因为只有把语言的运用(写作)建筑在语言的吸收(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读写结合的教学实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徐开质“‘三步十二式’读写结合”教学法,王运遂“读、写、改整体”教学法,许祖云“多读多写,读写结合”实验,阳仁杰、曾齐圣“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实验等。
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汉字有生以来的传奇
汉字能够跨越数千年的历史空间而不衰,广泛传播于不同语系的诸多民族,并不是它具有什么神力,也不是靠着坚船利炮的压服而强加于人,而是靠着它有生以来的艰苦拼搏精神和使用不尽的睿智。
经过数十年来汉藏系诸语言的比较研究,一方面是汉语和藏缅语之间的同源词越来越多地被确认;另一方面的事实又说明了藏缅语和秦汉之后的汉语之间还明显存在许多重大的差别。例如,藏缅语有些还没有声调,大多有多样的复合辅音、有形态变化,还有不少多音词。对于这两个方面的悖论,很多学者提出了新的设想:在甲骨文出现和定型的一千年间,汉语可能发生过一场类型的转变。《诗经》里有近四分之一的双音词(叠音词和联绵词),上古汉语人称代词还有“格”的差异(吾、女为主格,我、你为宾格),从汉字的谐声可以看到明显存在的复合辅音(dl-、kl-、pl-、hm-等),可能只有“平、入”两个声调(王力、黄侃的观点,若得到确证,也可以理解为韵尾的区别)。所有的这些,都很像是前上古时期旧有的语言类型的残存。自从汉字定型并成为汉语的书面符号之后,集形音义为一体的汉字成了单音词,成了上古汉语词汇占优势的主体,放弃了使用形态标志来区别语法意义的手段,复合辅音也消减了,为了增加音节容量以扩大单音词的别义能力,形成了“四声”的声调格局。上古汉语之所以成为“单音节的孤立语”,显然是汉字的“形音义融为一体”和“单字成词”的结果,这不就是汉字定型的近千年间所带来的类型变化吗?这样的理解,不但能够解释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许多演变过程,也可以解开汉语和藏缅语之间的异同相悖之谜。这个假设若能得到确证,便说明了汉字一旦和汉语“联姻”,便主持了“家政”就像莽莽昆仑“横空出世”,便“搅得周天寒彻”,引起了汉语的一场类型变化,其结果也就是周有光所说的“汉字适合汉语”。
语文教育的原理和法则
喧闹的声音回荡在楼道里,教室中的同学都在默不作声地写着作业, 偶尔有一两个同学回过头和后面的人窃窃私语。“嗒,嗒”,清脆的脚 步声从楼道中传来。每个人的神经似乎都紧张起来,紧盯着面前的作业, 一笔一划工整地写着。随着脚步声越来越大,紧张的气氛也越来越浓, 直到老师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里,紧张的气氛终于达到了顶峰,教室中只 有“沙沙”的笔划过纸页的声音,似乎呼吸也要屏住了。
焦循《雕菰集·毛诗郑氏笺》
读者反应理论 读者在文本面前不是被动的,可以超越文本 从“作者意”走向“读者意” 高考阅读理解试题: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 阅读的现实意义 批判性阅读
2019/11/26
批判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1.判定版本的质量
2.区分事实和观点
3.鉴定作者的资格
4.指出作者的偏见
5.了解信息传播途径及可信程度
6.辨别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
2019/11/26
7.发现文本的语言问题和逻辑漏洞
解读举例
《背 影》:感性与理性
悖体阅读
《琵琶行》:艺术与生活
适体阅读
《红楼梦》:原型理论
阅读教学的任务:把学生从非专业读者培养成专业读者
2019/11/26
推荐阅读《读解学引论》
6.写作的篇数不求多,但是要写一篇成一篇,注重修改完善,数量目 标服从质量目标。
7.写作要表达独立见解,切忌千篇一律;写作要体现思辨力和逻辑性, 切忌写流水账。
2019/11/26
8.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写作过程体现语言运用能力,要在语言表达上狠下 功夫。
9.写作不是肤浅地歌功颂德,而要表达真情实感。不要简单地用是否“思 想健康”来评价学生作文。要警惕“被立意”式的假写作。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与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两论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与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两论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大致形成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它是叶老结合自己从事语文教育方面的实践,总结当时广大语文教师教学中的成败得失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外语文教育思想,特别是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思想,内容丰富,精萃深刻。
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定义与释义:“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其二是关于语文的学科性质:“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的一项,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的一种。
”同,其实是一回事,功课不叫‘语言’而叫‘语文’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
‘语文’这个名称并不是把过去的‘国语’和‘国文’合并起来,也不是‘语’指语言,‘文’指文学(虽然教材里有不少文学作品)。
”“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愿意。
第二种解释与愿意为近,惟‘文’字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愿意合矣。
”从以上话中,可以发现叶老对“语文”的释义存在以下问题:1、对“语文”的确切含义未作正面解释,比较模糊。
2、将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是一种错误。
3、“语文”一词,容易使人望文生义。
如解释为:(1)语言和文字,(2)语言和文学,(3)语言和文章,(4)语言和文化。
不同的解释,影响了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
“语文就是语言和言语。
语文课既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如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言语(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者两种外部言语,以及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言语)”。
这种释义为我们准确地解释了“语文”的内涵。
根据小学生学语文的特点,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这门功课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言语,旨在提高学生用某种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不是以学习语言为主,不是过多的讲解有关语言的理论规则,让学生记住一些名词术语。
《大学语文》教材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大学语文》教材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一、高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特点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相应的教材建设也逐步深入,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在政策的推动下,在相关的专家、学者及授课教师的探索下,教材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经逐步摆脱本科院校附属品的角色,形成了自身特色。
但教材十分强调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实用性,偏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高职语文教材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造成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某些方面的缺失。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课起点较低,生源地呈现多样性,水平参差不齐。
但大部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从小接受了艺术训练和艺术熏陶,思维比较灵活敏捷,形象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较强;从学科的角度来说,作为高等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内容涉及面广,与文史哲等学科都有交叉,因此,教材要体现出整个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是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齐瑞星、华静等主编的高职高专文化教育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
本教材创新性地将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使“大学语文+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相结合。
教材的方向和要旨,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帮助学生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
在选文和选文的编排上基于这个要旨,又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教材确立的标准是:美的、实用的、趣味性的、与专业相关的。
从教材的选材上看,基本达到了教材编写确立的标准,但在编写要达到的要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二、高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的不足(一)选材内容的高重复率本教材与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相比,重复的选文有:白居易的《长恨歌》、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从重复篇目的国别来看,只有一篇选文是国外的,即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其他都是中国作品;从重复篇目的文体上来看,诗词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唐宋诗词的重复率较高;另外,重复的篇目中有2篇是高中语文必修选文,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其它几篇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选文。
古代汉语的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4.052014.06一.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自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程有了较为确定的教学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此作为古汉语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从此,古代汉语课程明确了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等教学任务。
这一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古代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文献学等知识,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
而凡此种种,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因此,在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中,应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该门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现行的古代汉语教材,不论是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郭锡良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2]等),还是采用文选和通论“两结合”的编排原则(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3]),这些教材的文选及通论中涉及的大量古代文化知识,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
本文以郭锡良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教材为例(以下简称郭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探讨。
郭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史学作品,还选取了《诗经》、《离骚》、唐诗宋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论语》、《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比如,反映儒家的“道德”观念的,在郭本的文选中随处可见;反映宗法制度观念的“嫡长子继承制”在《郑伯克段于鄢》(《左转》)等多篇文章中都有所涉及;关于“晋国三军六卿”在《鞌之战》(《左转》)等多篇文章中都有所涉及;同姓不婚、齐国起源、楚国起源相关古代文化知识点,在《齐桓公伐楚》(《左转》)等多篇文章中也均有涉及。
中外文学教育的历史观照
进, 文物遂繁。故神话不 特为宗教
之萌芽 , 美术 所 由起 , 且 实为文章 之 渊源。” 时至今 日, 我们 还可 以
说: “ 小子何莫 学乎诗 ?《 诗》 , 可以
兴, 可 以观 , 可 以群 , 可 以怨 , 迩 之 事父 , 远之事君 , 多识于 鸟兽草 木
这样 问 : 有什 么教材 , 比神话 传说 更能激发 学生 的想 象力 和奋 斗精
教学 的 目的 ,是 教学生 能够正确 地理 解 和运 用祖 国 的语 言文 字 , 使他们具有 现代语 文 的阅读能力 和写作 能力 ,具有 初步 阅读文言
文 的 能 力 。” 没 有 提 到 文 学 教 育 的 目标 。 “ 工具论 ” 对 当 时 和 后 来 的 影 响 非 常 深 远 。受 大 纲 指 导 思 想
神呢?即使从语 言文 字方 面说 , 其 教育影 响也 不在其 他种种文体 之
之名 。”他把 诗 的教 育作用 归为
兴、 观、 群、 怨、 事父 、 事君、 多识七
试 一定 以诗赋为 重要 内容 。可见
比背 诵 经 义 更 能 表 现 个 人 才 华 的
个方 面 , 涉及到思 想政治 、 情 绪美
文学 创作 在士人 心 中的地 位 。虽
学教 育
下。 孑 L 子说 : “ 不学《 诗》 , 无以言。 ”
他提 到的“ 诗” 就 是 我 国最 早 的 诗
使学生 “ 养成 阅读 书报 的习惯 和 欣 赏文艺 的兴趣 ” ; 其高 中国文 的
目标 ( 三) 是“ 继 续 培 养 学 生 欣 赏
教 育 , 留下 了一 笔 宝 贵 的 文 学 教 育 财富。
传说 ,是历代 语文 教育选用 的典
古代诗论观照下的古典诗歌教学策略——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
学语文2023年第2期读写频道古代诗论观照下的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 [2021]GHB1329)的研究成果。
□韩亚林——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摘要:古典诗歌教学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直备受关注。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不妨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以古代诗论为理论源泉和方法指南,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为例,古代诗论观照下的古典诗歌教学策略为:知人论世,走近诗人;吟诵涵泳,感受诗韵;联想想象,品味诗境;设身处地,体验诗情;咀嚼玩味,欣赏诗艺。
关键词:古代诗论;古典诗歌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古典诗歌滋润着中国人的心灵,养育着中国人的精神,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歌占了很大的比例,古典诗歌教学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直备受关注。
对于古典诗歌教学,教育专家和语文老师提出了许多理论观点,也尝试了各种教学方法,可以说众说纷纭,方法各异。
其实,对于古典诗歌教学,教师不妨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以古代诗论为理论源泉和方法指南,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鉴赏古典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代诗人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与此同时,历代学者和诗人对诗歌创作进行了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诗论体系。
古代诗论,有的来自诗话专论,有的散见于书信序跋之中,好在有专家进行了研究整理,比如郭绍虞等编著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其中就包括很多诗论。
以古代诗论为指南,教师开展古典诗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那些浅显易懂的诗论知识介绍给学生,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和鉴赏诗歌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增强文化自信。
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排问题浅析
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排问题浅析王明利【摘要】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材选文存在顾此失彼、逻辑不当等问题,削弱了大学语文课对大学生基本语言能力和人文情怀的培养.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范式惯性束缚、基础性研究不足、中文专业本位意识束缚、过分追求形式创新等几个方面.【期刊名称】《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8)002【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排架构;逻辑;原因探析【作者】王明利【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93选文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授课的基本依托,长期以来,一直在教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选文的不同编排类型体现了教材编者不同的施教理念和引导倾向,客观地分析这些编排类型,有助于把握当前我国大语教材的整体状况,也便于清晰的梳理不同的教材存在着的类型问题。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编排类型分析30年来我国大语教材选文部分的编排架构有以下五类:(一)“文学史”型该体例以“徐中玉华东师大本”初版为代表,使用时间长,影响大。
教材选文一般由中国古代文学若干加中国现当代文学若干加外国文学作品若干组成。
在古代文学部分,往往以文学史发展为线索按朝代先后在每一时段里选若干代表作品,如先秦阶段多取散文名篇、《诗经》里的诗,其他各阶段不外乎诗、文,(宋代加进词,元代加进杂剧或散曲,明清加进小说)若干。
(二)“文学史—题材单元”型该型教材以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主编《大学语文》为代表。
内容全为选文,沿袭“文学史型”,分27个单元,每单元突出某一二种题材,如唐代文学就设了初盛唐诗、李白、杜甫、唐代散文、中晚唐诗(上)、中晚唐诗(下)诸单元,每单元选同类体裁作品若干。
(三)“按文体分单元”型以吴雄、邵良棋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代表,教材选文共75篇,分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和小说五个单元,每一文体单元中以时间先后来排列选文。
审辩式思维观照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
审辩式思维观照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初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传统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文言文教学往往过于注重记忆和机械式学习,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将其引入初中文言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审辩式思维:指在特定情境下,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主动分析、质疑、推理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初中文言文教学:指针对初中生进行的古代文言文教学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其文学素养和传统文化意识。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引入有趣的文言文故事、历史人物和事件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如词汇、语法等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阅读文言文。
正确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和复习,鼓励他们利用工具书和互联网资源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
多读经典文言文作品是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多种类型的文言文作品,如古代散文、诗歌、小说等。
通过广泛的阅读实践,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言文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经典文言文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
认为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学习成绩。
针对这一反驳,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并不是要学生完全摆脱传统的记忆和机械式学习,而是要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会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古代教育理念在当今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白春 菊
( 武县实验中学 , 南 修武 修 河 任 何 时 代 的 教 育 , 育 都 是第 一 位பைடு நூலகம்的 。 管古 代 教 育 所 强 德 尽 调 的道 德 是 为 维 护 封 建 主 义 的 政 治 统 治 , 是 它 所 提 倡 的 “ 但 发 扬 明德 , 新 民 心 , 到道 德 完 善 的境 地 ” 在 今 天 看 来 , 疑 革 达 . 无 还 是 有 借 鉴 价 值 的 尊 重 “ 德 ” 思 想 , 断 加 强 和 推 进 诗 化 教 学 。 构 明 的 不 是 建 新 时 代 道 德 价值 观 的首 要 途 径 在 语 文教 学 中 . 使 学 生 构 建 这 种 新 型 的道 德 价 值 观 . 要 不 是 依 靠 空 泛 的说 教 , 而是 要 使 其 在充 满 人 文精 神 和 审美 情 趣 的诗 化 教 学 中不 断 提 升 自 己的 道 德境 界 。 在 当前 形 势 下 , 于 受 应 试 教 育 及 各 种 急 功 近 利 等 因 素 由 的影 响 , 中 语 文 教 学 实 际 上 是 远 离 了 诗 . 离 了 诗 化 教 学 初 远 的 。从 语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角 度 讲 . 文 教 学 无 疑 是 诗 一 般 的审 语 美 创 造 的心 灵 感 应 和 情 绪 体 验 的 过 程 。 因 为 鲜 明 的 思 想 、 生 动 的语 言 、 富 的 创 造 , 语 文 学 科 也 是 学 生 精 神 生 活 和 智 丰 是 力 发 展 的 全 部 内 容 , 以语 文 教 学 中 的 文 本 解 读 。 了 让 学 所 除 生 正 确 理 解 和 运 用 语 言 文 字 外 ,还 应 侧 重 于 作 品 的 人 性 美 、 人 情 美 、 境 美 的观 照 。初 中语 文 教学 中着 力 强 调诗 化教 学 , 意 是 落 实 新 课 程 标 准 的 重 要 途 径 。 着 力 于 培 养 学 生 健 全 的 人 格 , 冶 他 们 美 好 的 心 灵 , 造 他 们 高 尚 的情 操 , 陶 塑 以此 充 实 他 们 的 精 神 底 蕴 , 是 当前 初 中 乃 至 整 个 语 文 教 学 中应 当 肩 负 这 的历史重托。 二 、 刻 理解 古 代 语 文教 育方 法论 。 断 “ 深 不 内省 ” 优 化 初 和 中 语 文教 学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的语 文 教 学 .要 深 刻 领 会 古 代 语 文 教 育 方 法 的精 神 实 质 , 时 做 到 自省 自纠 , 把 这 些 作 为 教 师 职 业 活 及 并 动 的 自觉 需 要 。 1 思 教 学 行 为 . 华 教 学境 界 . 反 升 在 中 国古 代 的 语 文 教 学 中 。L 主 张“ 材 施 教 ” 就 是 要 孑子 因 , 研究 学 习 主体 的 个 别 差 异 , 较 高 的层 次 上 看 , 实 际 上 是 一 从 这 种关 注学 生 发 展 。 以人 为 本 的 教 育 理 念 。理解 和 借 鉴 这 一 理 念 , 具 体 的语 文 教 学 中实 施 因材 施 教 , 必 须 从 学 生 的 实 际 在 就 出发。 重新 理 解 古 代 的 教 育方 法 , 积 极提 倡 以 问题 解 决 为 核 应 心 的语 文 课 堂 教 学 , 即要 求 教 师 为 学 生 创 设 多 样 的实 际 情 境 , 激励 学 生 独 立 探 索 , 使 其 提 出一 定 数 量 和 质 量 的问 题 , 发 促 启 培养 学 生 多 向思 维 的 意 识及 习惯 ,并 使 其认 识 到解 决 问 题 的 途径 不 是 单 一 的 , 案 也 不 是惟 一 的 , 答 而是 多样 的 。 因此 , 调 强 语 文 教 师 学 习 传 统 教 育 方法 . 不 满 足 已有 教 学 经 验 , 是要 又 就 求 教 师 及 时 “ 省 ” 不 断 创 新 , 语 文 教 学 做 到 情 趣 化 、 采 内 . 使 文 化 , 而真 正 实 现 语 文 课 堂 教学 的优 化 。 从
古人关于教材的论述
古人关于教材的论述“蒙学、蒙书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对此研究很不够,并且往往有所偏。
或者认为它一切都好,或者认为它一无是处。
”[ 1 ] 张志公先生批评的这一现象,至今未引起语文教育理论者、教材编写者的足够重视。
鉴于此,笔者拟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科学方法论来审视古代语文教材,旨在寻求古代语文教材对建构新语文教材的借鉴意义。
一、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观照下的古代语文教材以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来观照古代语文教材,可以看出它们有如下一些可资借鉴之处。
(一) 重视教材的育人功能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育人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与此观点相适应,传统语文教材极为重视教材的育人功能。
朱熹在《小学》中引用杨忆的话论述道:“童稚之学,不止记诵。
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人之言为主。
日记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如黄香扇枕、陆绩怀桔、叔敖阴德、子路负米之类,只如俗说,便晓知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
”在这一育人为先之教材观的引导下,古代语文教材十分重视选文的道德性、教育性。
元虞韶编的《日记故事》所选内容既有映雪、负薪等劝学故事,也有“二十四孝”等封建伦理故事;明陶赞廷编的《蒙养图说》则专讲封建伦常故事;清丁有美编的《童蒙观鉴》则分“志学”、“孝友”、“高洁”、“智识”、“才力”、“颖敏”六类并精选富有教育意义的名人逸事。
这些教材诚如唐彪在《父师善诱法》中所言:“俱载前人嘉言懿行,以其雅俗共赏,易于通晓,讲解透彻,不独渐知文义,且足启其效法之心。
”自然,因时代所限,这些教材在重视育人功能的同时也大力宣扬封建糟粕。
但就其编排意图而言,仍值得我们借鉴:语文教材要有生产指导功能,更要有角色培养、传递社会规范之功能。
把语文教材等同于政治、伦理教材是不恰当的,但否认或轻视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也是错误的。
这是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必然要接受情感熏陶、观念洗礼、品格历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09论经纬理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教育在各方面、各层次都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改革,作为连接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桥梁的语文课程改革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学生学习的主科之一,从国家到地方、从老师到学生应该说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社会各界对语文学科的责骂声也是最大的。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应该多说、多写、多看、多想才能更好地掌握它、运用它,而现在的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些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红楼梦》、《西游记》这些古典名著,却往往被老师和家长当作是“读闲书”、“不务正业”而加以制止,这样就算是再有兴趣、再有文学天赋的学生也会被这种“高压政策”磨得兴趣全无。
那么,就剩下语文课本上那薄薄的几篇课文了,这几篇课文还往往被老师嚼成了渣,再“喂”给学生,还有什么营养可言?至于中、高考则更是问题多多、弊端种种:从西方引进的、广泛流行的客观题或者变相的客观题(主观题客观化)充斥于语文试卷,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多义性、独特性在苍白的语文试卷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作文,这一最能反映语文能力高低的考察方式却只占整个试卷分值的五分之二,老师们在讲评作文时似乎更热衷于对写作“技巧”和写作“规律”的研究,殊不知,这种枯燥无味的“技巧”和“规律”恰恰是摧毁兴趣的最有效武器,而广泛的阅读和浓厚的兴趣才是学好语文的真正法宝。
正因为当下的语文教育存在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所以一些语文教育专家、学者和教师们纷纷出谋献策,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诸如“快乐语文教学法”、“语文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绿色教育”等等,这些改革措施反映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心声,但是却收效甚微,有的只有理论上的可行性,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有的在现行体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一方面是大声疾呼要解决问题,一方面又是成效甚微,那么,在这种矛盾面前,我们该怎么办呢?在当今的教育改革更多地热衷于瞄向西方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更为冷静、更为理性的思考呢?民族文化一脉相承,我们应该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反思,汲取和继承一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来观照现在的语文教学以拓宽语文教育改革的渠道,使其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一、古代语文教育的综合性中国的汉语文教育源远流长,它起源很早,从现在可考证的殷商甲骨文的习刻(学习刻契)算起,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从古代的儒学大师到现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经过几千年的延续,中华民族用独特的语言和文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
虽然说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已经延绵几千年,但“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1905年,清朝政府迫于压力,废除了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开始借鉴西方经验开办新学堂,在新式学堂中实行分科教育,语文便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语文”(当时主要称“国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独立的学科地位。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综合发展的,是真正的“大语文”。
古代的语文教育包括了几乎所有用文字表述的东西,除了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个方面的小综合以外,还有文、史、哲的大综合。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认为:古代语文教育“其主体内容是文学和伦理学、道德学,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的汇总,它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全部,而不是它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先秦的教育主要是“六艺”教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由此可以看出,按着我们今天分科教育标准划分的属于音乐、思想政治、数学等学科的教育内容也被包含在古代的语 ◎陈 霄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特点及现代观照odern chinese2010.09odern chinese论经纬理来了。
孟子也认为教学是有多种方式的,“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除上述教学方法外,古代语文教学的方式还有上大课、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以及学生自学等。
尽管科举考试发展到后来,语文教育越来越成为“独尊儒术”的“小语文”,但常规的语文教育仍沿袭“大语文”的思路而自然延伸,未有多少改变。
总之,古代的语文教育是名副其实的“大语文”,几乎包含了一切知识,训练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让后人“叹为观止”。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现代观照虽然古代的“大语文”教育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和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了,但是,古代“大语文”教育中有益的经验仍然可以作为现在的语文教学的借鉴。
1.语文观的借鉴现在的语文教育似乎过于偏小,成了排除了大量知识内容之后的“小语文”教育即强调语言、文字、文学的教育。
我们知道,母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如果仅仅强调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教育,那么,民族文化中的与之紧密相连的其他部分是不是都要被排除在外呢?例如现在的语文课本经常会选先秦的诸子散文,但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是把它当作散文范文来讲,把工夫下在疏通字词、概括大意以及分析写作手法上,殊不知,先秦诸子散文除了是后世散文学习的典范外,它还是先秦哲学的集大成者。
像《庄子》除了有丰富的寓言、奇崛的想象,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外,还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道”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个体虽然渺小,但是短暂的生命却可以融入浩瀚的宇宙万物之中,庄子站在相对主义的立场上提出了诸如万物齐同、无待逍遥等哲学命题,这些同样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还有像《战国策》、《史记》等著作不仅取得了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同时还是研究古代历史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等等。
这些思想和内容也可以而且应该贯穿到现代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去,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优秀人才做出贡献,在这一点上,古代语文教育就比现代语文教育做得好,古代的教育几乎把所有用语言文字记载的东西都拿来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所以,古代的教育培养出了很多集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于一身的大师,像司马迁、王安石等等,现在的语文教育恐怕很难培养出这样的“全才”大师。
总之,语文教育的边际不能无限地扩大,但也不能过于拘泥。
文教育中。
而且这种教育是一直与古代社会的伦理教育、德育教育等结合在一起的。
孔子教育思想中包含“杀身成仁”之见,孟子教育思想中包含“舍生取义”之说,《诗经》可以“兴、观、群、怨”(《论语》),就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样的识字课本都不仅仅是简单的识字启蒙读本,书中都包含了自然、历史、文学、修身、处世、起居、读书、劳动、祭祀、礼节等十分丰富的内容。
明人吕坤在《社学要略》中介绍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习见闻、便日用、有义理”的综合作用。
除了知识结构上的综合性外,古代语文教育的培养途径、教育功能和教学方法同样是多样性的,可以说是一身而兼数任。
第一,古代语文教育听、说、读、写并重。
强调诵读是古代教育的一大特色,有关研究显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致要背诵18至40万字的作品。
诵读的同时就要求模仿,模仿即写,蒙学阶段读和写联系得非常紧密,儿童都是在教师的阅读指导之下进行识字、写字的学习。
教师先把新课朗读、讲解一遍,学生仔细聆听(这其中必然也包含听说训练在内),然后学生朗读、背诵,这样整个识字、写字的过程都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的,阅读越多,识字也越多,反之亦然。
另外,蒙学教材和语文读本除了有识字、写字的教育作用外,还有指导写作的作用,如《太公家教》多采择古代典籍和民间流传的俗语、谚语,语言形式并不统一,除了四言韵语外,还有五言、六言等语句形式,但是句式却对应工整,如“鹰鹞虽速,不能快于风雨;日月虽明,不照覆盆之下”;“斜径败于良田,谗言败于善人。
君子以含弘为大,海水以博约为深”。
从中可以看出骈俪之文的写作特色,儿童在诵读、模仿的时候肯定会对其以后的写作产生影响。
至于文选读本则更是历代读书人模拟写作的范本,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多读才会创作。
第二,教育的功能也是多样性的。
古代语文教育不仅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而且它还一直与德性教育密不可分,德育是维护封建统治政权的重要保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德性教育有越来越被强化的趋势,而语文知识教育甚至处于弱化的地位,成为德性教育的载体。
第三,教学方法也是丰富多样的。
例如,孔子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
如《论语・先进》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加深了了解,并且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论语》记载的几乎都是孔子和学生之间的对话,由此可见,孔子很重视用谈话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
孔子还十分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主张“寓教于乐”,这就在进行语文教育的同时进行音乐教育。
古代教育提倡诗歌的“唱读”,同样是把语文阅读和音乐教育结合起2010.09论经纬理2.阅读与写作的借鉴如前所述,古代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听、说、读、写并重,“上学”与“读书”基本上是等同的概念。
现代语文教育,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批判“死记硬背”,认为这种做法超越了儿童的理解力,违背了理解记忆的原则,所以一再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减轻学生的负担,于是语文课堂就变成了老师的讲解“满堂灌”,学生的负担是减轻了,但是老师的负担却加重了,而且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字词理解、段意概括搞的支离破碎,学生的理解力和语文素养却并没有提高。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其实,一味指责古代的“死记硬背”是不对的,我们反而要学习古人重视阅读的做法。
古代的诵读并不是要求学生能够马上理解,而是利用学生(特别是儿童)机械记忆力好、理解记忆力差的特点先让学生有大量的知识语言储备,等到他们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之后再来理解当时记忆的内容就容易多了。
如果在青少年阶段没有阅读并背诵足够的经典文学作品,等到他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之后却发现没有可供理解的对象、没有储备的知识,那么,他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学习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用教育心理学的专门术语来说就是缺少“学习的准备”。
与古人相比,我们现在的学生背诵的作品就太少了。
另外,古代语文教育的写作也是和阅读紧密相连的,这是我们今天的教材还未能达到的高度。
像蒙学教材《三字经》虽然主要是用来识字的教材,但是却字斟句酌、逻辑严密,篇幅不长却浓缩了历史、地理、人伦、道德等知识在内,而且论点、论据充足,在琅琅上口的朗读中学生还能学到写作的技巧。
例如,开头几句:“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