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辨析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辨析象征主义与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两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们在诗歌创作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主题、手法和风格等方面对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进行辨析,并探讨它们在诗歌创作中的不同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强调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通过抽象、含蓄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感觉和思想。
象征主义诗歌的主题多涉及超脱现实世界的精神层面,如爱情、宗教、生死等。
诗人通常使用各种象征符号来代表这些主题,以诗歌形式表达出内心的追求和思考。
与象征主义相比,意象派更注重感官的刺激和形象的直观呈现。
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是以形象和意象为中心,通过感官的刺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人通过直接描写事物的外观和感觉,通过感官的描述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意象派诗歌的主题通常是生活中的日常场景和事件,如大自然、城市、人物、动物等。
在手法和风格上,象征主义和意象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象征主义强调意义的暗示和象征的运用,诗歌常以寓言的形式出现,语言和修辞手法较为复杂。
与之相比,意象派更注重形象的直观呈现,追求简洁、明确的语言风格。
意象派诗歌通常采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描写,以及独特的意象组织方式,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虽然象征主义和意象派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致力于挖掘诗歌的深层意义和情感表达。
无论是象征主义的隐喻和抽象表达,还是意象派的形象描写和感官刺激,都是为了通过诗歌来传达诗人的内心体验和思想感悟。
这两种流派都试图超越表面的现实,探索人类存在的更深层次,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
总之,象征主义与意象派是两个在20世纪初期兴起的重要诗歌流派。
虽然它们在主题、手法和风格上存在差异,但都在传达诗人内心感受和思想意义上具有共同的追求。
通过对象征主义与意象派的辨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创作中的不同艺术表达方式,拓展对诗歌之美的理解。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
1.瓦莱里 ①纯诗论 纯诗是完全由诗情构成的诗, 它排除了任何非诗情的成分, 诗情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审美 情感,它是内心世界和外部世 界在本质意义上的沟通。
1871-1945 , 法 国 象 征 主 义 诗 人 和 文
论 家
②诗的语言无实用目的 瓦莱里对“日常语言”和 “诗歌语言”作了四方面区 分,其中之一,诗的语言无 实用目的,诗人用诗的语言, 去创造没有实践意义但有审 美价值的艺术世界。
1809-1849
②达到神圣美的主要途径—象征 世间万物之间有一种内在的相 互感应的关系,通过这种神秘 的感应关系,可以揭示深藏着 的“永恒的美”——即“神圣 美”。
③诗歌发展最广阔的领域— 诗与音乐结合 音乐能创造和表现神圣美, 它排除了非诗意的成分,能 够表现出超验的审美意境, 形成纯粹的诗意。
①两派诗论都强调诗歌形象的重要性, 都反对浪漫主义诗歌主观情绪毫无 节制地空泛宣泄。 ②在“象”的层面上,意象派因其理 论品格的现实性,比象征主义更主 张直接呈现。 ③从理论视域看,两派从本质上讲都 是一种创作论。
谢谢观赏
1842-1898
②诗歌高尚地帮助了语言 诗歌语言具有意义的生成与 拓展能力,具有象征暗示功 能,能够传达日常语言难以 表达的意旨。
③“诗人是孤独者”,“文学 完全是个人的” 动荡的社会,冷酷的现实, 使一切官方权威的思想,都失 去人们的信任,使马拉美这样 一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 相信个人感受和心灵呼唤。
2.意象派诗论: 反对浪漫主义空洞浮泛 的抒情方式,崇尚古典 主义情趣。
人 花黑般群 瓣色显中 。枝现这 条,些 上湿面 的漉庞 许漉幽 多的灵
1.爱伦∙坡对“神圣美”的追求 ①诗歌的目的——创造神圣美 神圣美超脱于客观物质世界, 属于“彼岸的辉煌”,它超越 时空,具有永恒的价值。
西方文论笔记(五)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西方文论笔记(五)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
认为自然界万物互为象征,组成“象征的森林”,而人的诸感官之间亦相互应和沟通,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灵与自然界之间也是互为应合、交流的,诗就是这种象征、应和的产物。
故该诗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前期象征主义随着1898年马拉美的逝世而告终。
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保尔·瓦莱里(1871-1945),法国人,1912年出版《旧诗集存》,1912年发表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1922年出版诗集《幻美集》,其中《海滨墓园》标志着其诗歌创作的顶点。
主要理论著作有《尤帕利诺斯》、《灵魂与舞蹈》、《文学杂集》和三本续集。
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第一,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象征主义诗人视现实世界为可鄙的、不真实的,他们力图超越现实而进入超验的心灵世界和“内在生命的实体”,他们感到真切存在的只是“大自然和生命的某些面貌以及人类的某些作品”所赋予的激情,使人能从中汲取“珍贵的感觉、无限丰富的思想以及思想、情感、严谨的幻想的奇妙组合,还有与神秘相连的快感和活力”,并孕育出“应合”的象征主义诗作。
第二,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象征主义诗歌要选择趣味高雅的读者作为对话人,同时要通过形式的探索和实验,打破读者旧的审美习俗和惰性,培养和“创造”出有创造性的新读者。
第三,象征主义诗人虽有文笔、手法、见解、感觉和写作方式及美学理想等许多方面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在精神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强大的凝聚力,即他们反对只写人类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首先,音乐化是指诗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导论:当代西方文论概观一.当代西方文论1.当代西方文论的时间跨度为20世纪初至今,范畴主要为文学理论。
2.19世纪,西方文论在实证主义、意志主义等思潮影响下,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创作实践为基础,突破了古典主义文论的束缚,形成以浪漫主义(含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含自然主义)为主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20世纪,西方文论在现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冲击下,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实践的推动下,形成了不同于19世纪文论的、具有鲜明反传统倾向和20世纪新特点即当代性的文学理论。
两者的区别是时代性、世纪性的。
3.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精神分析批评,直觉主义与意识流,语义学与新批评派,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解释学与接受理论,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
二.当代西方哲学两大主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1.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根本特点是把人当做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其起点是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瓦莱里、庞德)和表现主义(克罗齐),另有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直觉主义(柏格森),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包括荒谬派)(萨特、海德格尔),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解释学与接受主义。
2.科学主义: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包括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与新批评派(瑞恰兹),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解构主义。
三.两次转移:1.二三十年代,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
2.三四十年代,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期)。
第三讲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再次,瓦莱里强调诗应追求超越个人的无限、普遍的 价值。
瓦莱里认为诗不能满足于追求个人的价值,哪怕是对 个人具有‚无限价值‛的东西。他心目中的文学的
‚铁的规律‛乃是追求人类的普遍价值。而诗歌要表
瓦莱里的文学理论、批评活动主要活跃在20—30年
代,主要著作有《灵魂与舞蹈》(1923)、《文学杂
集》(1924)等,他的诗歌评论文章死后被收入《瓦 莱里选集》第7卷《诗的艺术》中。
瓦莱里是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
象征主义诗歌在法国活跃了半个多世纪。
象征派内部在美学观点上并不一致,而且有人还否认
波德莱尔十四行诗《应和》
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 和”论,认为自然界万物互为 象征,组成“象征的森林”, 人的感官之间亦相互应和沟通,
人的心灵与自然界之间也是互
为应和、交流的,诗就是这种
象征、应和的产物。故该诗被
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象征主义”概念的提出是希腊诗人让· 莫雷亚斯。他
于1886年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正式用“象征主
度的一致性和凝聚力。 象征主义诗人虽有文笔、手法、见解、感觉和写作方 式及美学理想等许多方面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在精神 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强大的凝聚力,即他们反对 只写人性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
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特性,重建个体的精
神历史。
2.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对于象征主义诗歌的界定,瓦莱里同其前辈及同时代
再次,音乐化还包含诗的语言的音乐化,“要做到
朱立元版本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第一章导论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答: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
①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人本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文论、直觉主义文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
这些人本主义文艺理论重视主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与心灵活动,尤其是注重无意识心理活动嫉妒者阅读接受等层面,开辟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
②所谓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它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科学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符号学文论、叙事学文论以及解构主义等。
这些科学主义文艺理论较之人本主义文艺理论更清晰地呈现出一条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线索,尤其是反对人本主义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
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形式主义、结构主义都希冀能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研究文艺作品及文学现象,试图找到其内部规律,揭示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专注于作品本身的形式、语言、语义等内部研究,甚至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联,但对文本研究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答: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两次转移,第一次是从对作者的研究转移到对作品的文本分析上来,第二次是从对作品文本的分析转移到对读者接受的分析上来。
①从作家到作品: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文艺理论研究重点从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注重研究作家的创作天才、生平背景、心理活动对作品的影响等问题,转移到单纯聚焦作品文本文字语言的语义和结构等形式方面,为了避免作者与读者的介入产生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而刻意回避对作者与读者的研究,完全割裂了作者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完全割裂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对作品的阐释塑造与再创造作用。
1象征
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三) 意、思想是什么?
1 重视生命的意义。 2 追求无限的价值。瓦里雷,“仅仅对 一个人有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四) 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一种感情在找到它的表现形式之前, 是并不存在的,或者说,它是不可感知 的,也是没有生气的。”
豹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象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 区分
1象征主义的“象征”强调整部作品的象 征性,与作为修辞手法的象征不同。 2 有限到无限,有形到无形。
儿 堰 子 育 了
子 河 。 我 你
; 的 奶 而 长 大 了 的 而 养 育 她 的 家 , 的 奶 而 被 养 育 了
啊 , 我 的 保 姆 。
大 堰 河 , 了 你 : 你 的 被 雪 你 的 关 闭 瓦扉 , 你 的 被 典 你 的 门 前 大 堰 河 , 了 你 。
今 天 我 看 到 雪 使 我 想 起
第一章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文论
一 象征主义诗歌概况
得名于1886年9月,由诗人莫雷阿斯在巴 黎《费加罗报》上提出了象征主义的名 词,要求诗人摆脱自然主义文学着重描 写外界事物的倾向,努力探求内心的 “最高真实”。 前期象征主义:波德莱尔、魏尔仑、兰 波和马拉美。后期:瓦里雷、叶芝、里 尔克等。
(一) 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的 宪章”——《感应》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广义的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文艺学在中西方早期被称为“诗论”“诗学”,如中国的《诗品》《原诗》,西方的《诗学》《诗艺》等,中国主要是研究诗歌,西方则侧重戏剧,都有以偏概全的倾向。
直到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崛起,文艺学才形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
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诸如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的过程等问题),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具体地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内容。
虽也涉及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但一般是作为例证出现的。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研究个别的文学作品和现象。
文学史:文学史研究时间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系列。
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如果文学理论不植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反过来,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释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范畴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辨析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辨析
夏腊初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年(卷),期】2004(000)008
【摘要】西方象征主义和意象派都强调意象在诗歌表现中的作用,其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理论的缘起、哲学基础、美学渊源、诗学主张、理论品性及成就影响等方面对两派诗论进行较全面的比较辨析.
【总页数】3页(P84-86)
【作者】夏腊初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黄冈,4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1
【相关文献】
1.谈谈英美诗中的象征主义与意象派
2.象征主义文学意象派诗歌与中国诗歌意象论的比较
3.从浪漫主义到意象派的观念延伸看艾略特诗论变化
4.象征主义的本土化思考——评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
5.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歌之比较欣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方文论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文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英文名称:Western literary theory学时数:54学分数:3适用层次和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的性质:《西方文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选修课程,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西方文学史》和《文学概论》或者《美学概论》等基础课程后开设。
它是西方对文艺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发展史,不同于西方哲学史、美学史,也不同于文学批评史。
古希腊以来出现的文艺理论家,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朗吉努斯,近代的布瓦洛、狄德罗、莱辛、歌德、席勒、黑格尔等以及大批作家和诗人,构成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线索,他们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的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演变为历史线索,系统介绍和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主要文学理论观点,梳理其中的基本概念及不同形态,从而帮助学生总结西方文论的经验和规律,探询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深入的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把握西方文论的内在精神,为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建立必要的基础和参照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各章节学时分配绪论( 3学时)一西方文论的概念界定二西方文论的概述三学习西方文论的态度与方法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学理论( 1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西方文论的起源2、教学重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3、教学难点:对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的掌握4、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柏拉图的文艺思想主要知识点:生平与著作、文艺与世界的关系、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文艺思想的影响第二节亚里斯多德的文艺思想主要知识点:生平与著作、文艺的本质、悲剧的含义、悲剧的情节、悲剧性格、悲剧效果、文艺的心理和社会效果、文艺思想的影响第三节贺拉斯主要知识点:生平与著作、借鉴原则、理性原则、合式原则、古典主义原则、“寓教于乐”说、文艺思想的影响第五节朗吉努斯主要知识点:《论崇高》及作者、《论崇高》的方法论、崇高的本质、崇高风格的构成因素、对天才的论述第二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文学理论(3学时)1、教学要求:本部分只要求一般了解。
文艺理论与批评论著选目
第一部分:中国文艺论著选目一、先秦《周易》选录:系辞上、系辞下《尚书·舜典》选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礼记·乐记》《礼记·经解》《论语》选录:学而、为政、八佾、雍也、述而、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老子》选录:《墨子》:非乐上、非命上《孟子》选录:公孙丑上、离娄下、万章上、万章下《荀子》选录:乐论、礼论《庄子》选录: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胠箧、天道、秋水、达生、外物、寓言《韩非子》选录:八说、五蠹二、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选录:楚庄王、天地阴阳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王充:《论衡》选录:语增、儒增、艺增、超奇、佚文、书解、对作、自纪刘歆:《七略》扬雄:《法言》选录:吾子、问神班固:《汉书·艺文志》《乐记》《诗大序》郑玄:《诗谱序》《六艺论》王逸:《楚辞章句序》三、魏晋南北朝曹丕:《典论·论文》曹植:《与杨德祖书》王弼:《周易略例·明象》阮籍:《乐论》嵇康:《声无哀乐论》葛洪:《抱朴子》选录:钧世、尚博、广譬、应嘲、文行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干宝:《搜神记序》陆厥:《与沈约书》裴子野:《雕虫论》萧统:《文选序》萧纲:《昭明太子集序》《与湘东王书》萧绎:《金楼子·立言篇》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徐陵:《玉台新咏序》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选录:《原道》、《神思》、《物色》、《体性》、《情采》、《知音》、《序志》四、隋唐魏徵:《隋书·文学传序》、《隋书经籍志集部总论》李谔:《上隋文帝论文书》孔颖达:《毛诗正义序》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刘知几:《史通·叙事》、《史通·模拟》、《史通·言语》王昌龄:《诗格》《诗中密旨》杜甫:《戏为六绝句》殷璠:《河岳英灵集序》、《河岳英灵集诗评》(选录)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序》、《中兴间气集诗评》(选录)白居易:《与元九书》、《读张籍古乐府》韩愈:《答李翊书》、《送孟东野序》、《荆潭唱和诗序》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与友人论为文书》、《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李德裕:《文章论》皎然:《诗式》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孟启:《本事诗》欧阳炯:《花间集序》五、宋元柳开:《应责》杨億:《西昆酬唱集序》宋祁:《新唐书·文艺传序》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梅圣俞诗集序》《六一诗话》苏轼:《答谢民师书》、《书黄子思诗集后》、《文说》、《六一居士集叙》、《送参寥师》苏辙:《上枢密韩太守书》黄庭坚:《答洪驹父书》陈师道:《后山诗话》张戒:《岁寒堂诗话》李清照:《论词》朱熹:《晦庵诗说》、《诗集传序》姜夔:《白石道人诗集自叙》张炎:《词源》杨万里:《江西宗派诗序》刘辰翁:《辛稼轩词序》严羽:《沧浪诗话》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方回:《瀛奎律髓序》六、明代宋濂:《文原》瞿佑:《剪灯新话序》高棅:《唐诗品汇总序》方孝孺:《与舒君》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张尚德:《三国志通俗演义引》李梦阳:《驳何氏论文书》《再与何氏书》杨慎:《词品》谢榛:《四溟诗话》李开先:《市井艳词序》王世贞:《艺苑卮言》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唐顺之:《董中峰侍郎文集序》、《与洪方洲书》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李攀龙:《送王元美序》徐渭:《西厢序》、《选古今南北剧序》天都外臣:《水浒传序》胡应麟:《诗薮》李贽:《童心说》、《忠义水浒传序》、《读律肤说》、《诗画》、《杂说》《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回评》(选录)沈璟:《词隐先生论曲》汤显祖:《答吕姜山》、《序毛丘伯稿》、《牡丹亭记题词》臧懋循:《元曲选序》、《元曲选序二》袁宗道:《论文》(上、下)、《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袁宏道:《与张幼于》、《雪涛阁集序》、《与江进之》、《序小修诗》、《与丘长孺》、《叙陈正甫会心集》钟惺、谭元春:《诗归序》王骥德:《曲律自序》、《曲律》吕天成:《曲品》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序》冯梦龙:《序山歌》七、清代顾炎武:《日知录》选录:卷十九、卷二十一王夫之:《姜斋诗话》汪森:《词综序》王士祯:《唐贤三昧集序》、《渔洋诗话》戴名世《唐宋八大家文选序》沈德潜:《古诗源序》翁方纲:《坳堂诗集序》、《格调论》(上中下)、《神韵论》(上中下)李调元:《雨村词话序》章学诚:《文史通义》选录:诗教(上、下)、文德、文理、古文十弊张惠言:《词选序》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再与沈大宗伯书》、《答友人某论文书》、《随园诗话》选录姚鼐:《海愚诗钞序》、《复鲁挈非书》、《述菴文钞序》、《古文辞类纂序目》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选录、《水浒传序一、二、三》、《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选录)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焦循:《花部农谭序》李渔:《闲情偶寄》选录叶燮:《原诗》刘大櫆:《论文偶记》高鹗:《红楼梦序》八、近代魏源:《诗比兴笺序》、《国朝古文类钞序》阮元:《文言说》、《书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方东树:《昭味詹言》曾国藩:《劝学篇示直隶士子》、《经史百家简编序》何绍基:《使黔草自序》谭献:《复堂词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况周颐:《蕙风词话》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杂感》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译印政治小说序》严复:《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夏曾佑:《小说原理》王闿运:《湘绮楼论文》章炳麟:《文学总略》黄人:《小说林发刊词》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文章源始》林纾:《桐城派古文说》刘熙载:《艺概》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文学小言》、《论新学语之输入》九、现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革命文学论》鲁迅:《摩罗诗力说》、《文学的阶级性》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文艺上的宽容》成仿吾:《批评与批评家》、《批评与同情》、《作者与批评家》梁实秋:《文学批评辨》、《文学的纪律》、《文艺批评论·序论》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文学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李健吾:《自我与风格》、《咀华集序一》与《序二》、《答巴金先生的自白》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论典型的创造》、《论形象》、《中国文学中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周扬:《文学的真实性》、《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论赵树理的创作》、《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论民族形式问题》、《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朱光潜:《诗论·抗战版序》李长之:《鲁迅批判》、《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唐湜:《论意象》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朱自清:《诗言志辨》钱锺书:《谈艺录》北大编的《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5卷)选录第二部分:西方文艺理论论著选目一、二十世纪以前柏拉图:《伊安篇》、《理想国》卷二、三、十亚里士多德:《诗学》一至十章贺拉斯:《诗艺》朗吉驽斯:《论崇高》但丁:《论俗语》卷一第一、三章锡德尼:《为诗辩护》节选布瓦洛:《诗的艺术》第一、二、三四章布封:《论风格》莱辛:《拉奥孔》第一、二、三、四、十六、二十一章《汉堡剧评》第十九、二十四、二十九、七十、九十六篇康德:《判断力批判》第一章“美的分析”歌德:1、《莎士比亚纪念日的讲话》2、《自然的单纯模仿·作风·风格》3、《歌德谈话录》选录席勒:1、《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2、《艺术的美》黑格尔:《美学》全书序论斯达尔夫人:《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章、十一章雪莱:《为诗辩护》巴尔扎克:《论艺术家》雨果:《〈克伦威尔〉序》泰纳:《〈英国文学史〉序》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一、二车尔尼雪夫斯基:1、《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节选、2、《〈童年〉和〈少年〉列·尼·托尔斯泰伯爵战争小说集》杜勃罗留波夫:1、《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的渗透程度》2、《黑暗王国中的一丝光明》列·托尔斯泰:《艺术论》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第三章第一节克罗齐:《美学原理》第一章“直觉与表现”、第二章“直觉与艺术”普列汉诺夫:1、《艺术与社会生活》2、《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论西欧文学、论易卜生的论文卢那察尔斯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二、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一、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保尔·瓦莱里:1、《诗与抽象思维》(见《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上册)2、《象征主义的存在》(载《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威廉·巴特勒·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见《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上册)艾拉兹·庞德:《回顾》(见《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上册)二、心理学批评弗洛伊德:1、《创作家与白日梦》(见《弗洛伊德论美文选》)2、《〈俄狄蒲斯王〉与〈哈姆雷特〉》(同上)3、《论升华》(同上)4、《戏剧中的精神变态人物》(同上)G·G·荣格:1、《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2、《论分析心理学与诗之关系》(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见《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4、《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见《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弗雷德里克·约翰·霍夫曼:《心理学与文学》(见《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三联书店,1987年版)雅克·拉康:1、《精神分析学中的言语和语言的作用和领域》之“作为精神分析领域的结构与界限的象征和语言”(见《拉康文选》)2、《镜像期:精神分析实践中所揭示的“我”的功能构成》(同上)三、现象学批评罗曼·英伽登:《文学艺术作品》第三章第八节“文学作品是一种层次构造”(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乔治·普莱尔:1、《批评意识》下编“批评意识现象学”和“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见《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2、《阅读现象学》(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四、神话—原型批评诺思诺普·弗莱:1、《批评的解剖》第三篇“原型批评:神话理论”(见《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2、《批评之路》第一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五、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维·什克洛夫斯基:1、《词语的复活》2、《作为手法的艺术》(见《散文理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罗曼·雅各布森:1、《结束语:语言学和诗学》2、《隐喻和转喻的两极》(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鲍·米·艾亨鲍姆:《“形式方法”的理论》(见《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六、新批评T·E·休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威廉·燕卜逊:《朦胧的七种类型》(见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克林斯·布鲁克斯、奥斯丁·沃伦:1、《形式主义批评家》(见《“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2、《悖论语言》(见《“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3、《反讽-----一种结构原则》《“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威廉·维姆萨特、蒙罗·比尔兹利:1、《意图谬见》(见《“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2、《感受谬见》(同上)阿伦·退特:《诗的张力》(同上)I·A·瑞恰兹:1、《文学批评原理》之“两种语言用法”、“批评的语言”、“想象力”(见《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2、《科学与诗》T·S·艾略特:1、《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2、《批评的功能》(同上)雷奈·韦勒克:1、《文学理论》第二章“文学的本质”、第四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联书店,1984年版)2、《批评的概念》之“二十世纪文艺批评关于形式与结构的概念”、“文学批评作为术语和概念”(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二十世纪文学批评的主要趋势》(见《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七、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文论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一编第一章“语言符号的性质”(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1卷第3编第11章“神话的结构研究”(见陆晓禾等译《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普洛普:《民间故事的形态》(见袁可嘉:《现代诗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兹韦坦·托多洛夫:《叙事作为话语》(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J·卡勒:1、《文学中的结构主义》(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文学理论》第二章“文学是什么?它有关系吗?”附录:“理论学派与流派“(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罗兰·巴特:1、《结构主义活动》(见《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2、《叙事作品分析导论》(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作者的死亡》(见《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4、《什么是写作》(见《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年版)5、《S/Z》之“萨拉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雅克·德里达:1、《人文科学话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2、《延异》(见《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访谈:称作文学的奇怪建制》(见《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4、《“……危险的增补……”》(见《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米歇尔·福柯:1、《作者是什么》(见《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2、《词与物》第十章“人文科学”(见《词与物》,三联书店,2001年版)3、《知识考古学》第二章“话语的规律性”之“话语的单位”和“话语的形成”两节(见《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J·希利斯·米勒:1、《永远的修辞性阅读》(见《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2、《作为寄主的批评家》(见《重申解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3、《当前文学理论的功用》(见《重申解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保罗·德曼:1、《辩解---论〈忏悔录〉》(见《解构之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对理论的抵制》(见《解构之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3、《符号学与修辞》(见《解构之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八、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卢卡契:论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论文H·马尔库塞:《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特雷·伊格尔顿: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见《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意识形态》(见《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1、《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第五章“走向辩证批评”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与内部形式”(见《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2、《论全球化的影响》(见《2001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3、《文本中的意识形态》(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4、《元评论》(见《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5、《论阐释:文学是社会的象征性行为》(见《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本雅明:1、《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2、《作为生产者的作家》阿多诺:《美学理论》第一章“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一节、“文化产业批判”一节、第二章“现代艺术与工业生产”一节、第六章“幻象的危机”一节、第十一章“工业时代的艺术”一节、第十二章“艺术的拜物性”一节(见《美学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九、读者反应批评汉斯·罗伯特·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见蒋孔阳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沃尔夫冈·伊瑟尔:1、《阅读活动》第四章“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同上)2、《文本的召唤结构》D·M·福克玛 E·库恩—伊布什:《文学的接受:“接受美学”的理论与实践》(见王鲁湘等编《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十、女性主义文论伊莱恩·肖瓦尔特:1、《我们自己的批评》(见《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嫒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走向女权主义诗学》(见周宪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G·C·斯皮瓦克:《女性主义与批评理论》(见《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嫒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十一、新历史主义文论海登·怀特:1、《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见《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嫒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前言(见《2001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3、《“描述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与历史写作》(见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十二、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1、《现代主义与帝国主义》(见《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张京嫒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爱德华·赛义德: 1、《东方学》第一章“东方学的范围”之“想象的地理及其表述形式:东方化东方”(《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2、《文化帝国主义》导言(见《赛义德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3、《理论旅行》(见《赛义德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阿里夫·德里克:《中国历史与东方主义问题》(见《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海伦·蒂芬:《后殖民主义文学与反话语》(见《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十三、存在主义文论让-保尔·萨特:《为何写作》(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马丁·海德格尔:1、《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见《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1996年版,三联书店)2、《艺术作品的本源》(同上)3、《语言的本质》(同上)十四、解释学文论伽达默尔:1、《作为节日的艺术》(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论理解的循环》(见《伽达默尔集》,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3、《文本与解释》(见《伽达默尔集》,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4、《美学与解释学》(见《伽达默尔集》,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之“文本是什么”(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赫施:《解释的有效性》十五、其它赫伯特·里德:《文学批评的本质》(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弗吉尼亚·伍尔芙:《现代小说》(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爱·摩·福斯特:《论小说人物》(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狄尔泰:《哲学与诗人之人生观》(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布莱希特:1、《移情论批判》(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戏剧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同上)3、《论叙事剧》(同上)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第一章“导论:批评理论的总趋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巴赫金:1、《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第一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和评论著述对它的阐释”、第二章“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主人公和作者对主人公的立场”(《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导言---问题的提出》(同上)3、《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第三章“拉伯雷小说中的民间节日形式和形象”(同上)《长篇小说话语》米勒:《文学理论在今天的功能》(见拉尔夫·科恩编《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论述,如论希腊神话、悲剧、现实主义、典型等问题的言论,适当选一些。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只是分享
008填空题(1)前期象征主义主要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应和”论,该诗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2)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以“音乐化”为核心。
主要著作:《尤帕利诺斯》《灵魂与舞蹈》《文学杂集》(3)亚瑟·西蒙斯是法国象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传播者,其《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一书是英国第一部较全面介绍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论著。
(4)叶芝把象征分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两大类。
主要著作:《诗歌的象征主义》《论文与序言》《探索集》《评论选》(5)意象主义诗论于20世纪初叶提出,标志是庞德提出“意象主义宣言”的诗歌创作三原则。
主要著作:《严肃的艺术家》《罗曼司精神》《怎样阅读》《阅读ABC》等。
(6)意象主义诗论家休姆的主要著作:《沉思录》、《沉思续集》;他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先驱人物。
其1915年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一文宣告了浪漫主义时代的终结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来临,透露了新批评反对浪漫主义的信息,同时也为新批评派奠定下了理论基调。
009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1)“象征主义精神”:①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②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③象征主义高度重视个性,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2)瓦莱里的“音乐化”理论:①象征主义诗歌的本质就在于使诗歌这种语言艺术“音乐化”。
②音乐化是指诗歌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
③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还包括诗歌语言的音乐化。
(3)瓦莱里十分重视抽象思维和理性:①瓦莱里强调诗人应有抽象思维能力。
②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抽象思维作为诗人的哲学在创作活动中起作用,这是诗歌的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二是诗歌的构思过程需要抽象思维的介入和冷静的理性思考。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008填空题(1)前期象征主义主要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应和”论,该诗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2)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以“音乐化"为核心.主要著作:《尤帕利诺斯》《灵魂与舞蹈》《文学杂集》(3)亚瑟·西蒙斯是法国象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传播者,其《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一书是英国第一部较全面介绍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论著。
(4)叶芝把象征分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两大类。
主要著作:《诗歌的象征主义》《论文与序言》《探索集》《评论选》(5)意象主义诗论于20世纪初叶提出,标志是庞德提出“意象主义宣言”的诗歌创作三原则。
主要著作:《严肃的艺术家》《罗曼司精神》《怎样阅读》《阅读ABC》等。
(6)意象主义诗论家休姆的主要著作:《沉思录》、《沉思续集》;他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先驱人物。
其1915年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一文宣告了浪漫主义时代的终结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来临,透露了新批评反对浪漫主义的信息,同时也为新批评派奠定下了理论基调。
009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1)“象征主义精神”:①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②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③象征主义高度重视个性,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2)瓦莱里的“音乐化”理论:①象征主义诗歌的本质就在于使诗歌这种语言艺术“音乐化”。
②音乐化是指诗歌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
③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还包括诗歌语言的音乐化。
(3)瓦莱里十分重视抽象思维和理性:①瓦莱里强调诗人应有抽象思维能力。
②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抽象思维作为诗人的哲学在创作活动中起作用,这是诗歌的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 二是诗歌的构思过程需要抽象思维的介入和冷静的理性思考。
第一章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关于象征的内涵
2.叶芝对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风格提出了具体 要求。
1.2.2 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
叶芝象征主义理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把象征 分为感情的与理性的两类,并论述了两者的关系。 所谓“感情的象征”,即“只唤起感情的那些象 征”; 而“理性的象征”则“只唤起观念,或混杂着感情的观 念”。 在叶芝看来,只有两者结合,即包含着感情象征 的理性象征才能充分发挥象征的无穷魅力。
1.2 叶芝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象征论
1.2.1 象征的内和象征主义美学风格
叶芝的象征主义理论是与他的诗歌批评紧密结合
在一起的。他把布莱克的诗作看成一个“象征体系”, 并 提出诗歌的“隐喻符号”与象征的“玄想符号”的区别 在于 “后者被编织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 。
叶芝在1900年发表的《诗歌的象征主义》一文中 对象征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认为,象征主义体 现在包括绘画、雕塑、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样式中。
1.2.3 在理性与神迷结合中创造象征
叶芝的象征主义理论是主张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 合的 。 一方面,叶芝认识到诗歌象征的创造,往往有着 非理性的、神秘的一面。 另一方面,叶芝更强调理性在孕育灵感和象征时的 作用。
1.3 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1.3.1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
庞德意象主义在诗学、美学上值得重视的观点和 主张: 首先,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是“意象”。 其次,庞德还对意象的创造和接受作了心理分析。
1.1. 2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对于象征主义诗歌的界定,瓦莱里是独特的“音
乐 化”论。这里,关键在于他对音乐化的独特理解和阐释。 首先,音乐化是指诗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 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 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其次,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 在的联系。
朱立元版本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第一章导论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答: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
①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人本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文论、直觉主义文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
这些人本主义文艺理论重视主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作用,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与心灵活动,尤其是注重无意识心理活动嫉妒者阅读接受等层面,开辟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
②所谓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它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科学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符号学文论、叙事学文论以及解构主义等。
这些科学主义文艺理论较之人本主义文艺理论更清晰地呈现出一条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线索,尤其是反对人本主义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
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形式主义、结构主义都希冀能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研究文艺作品及文学现象,试图找到其内部规律,揭示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专注于作品本身的形式、语言、语义等内部研究,甚至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联,但对文本研究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答: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两次转移,第一次是从对作者的研究转移到对作品的文本分析上来,第二次是从对作品文本的分析转移到对读者接受的分析上来。
①从作家到作品: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文艺理论研究重点从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注重研究作家的创作天才、生平背景、心理活动对作品影响等问题,转移到单纯聚焦作品文本文字语言的语义和结构等形式方面,为了避免作者与读者介入产生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而刻意回避对作者与读者研究,完全割裂了作者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完全割裂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对作品的阐释塑造与再创造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叶芝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象征论
1.2.1 象征的内涵和象征主义美学风格
叶芝的象征主义理论是与他的诗歌批评紧密结合
在一起的。他把布莱克的诗作看成一个“象征体系”, 并 提出诗歌的“隐喻符号”与象征的“玄想符号”的区别 在于 “后者被编织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 。
叶芝在1900年发表的《诗歌的象征主义》一文中 对象征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认为,象征主义体 现在包括绘画、雕塑、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样式中。
1.3.2 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首先,他像庞德一样,追求诗歌意象,主张通过 形象(主要是视觉形象)来表达诗人的细微复杂的思想感 情。
其次,休姆也强调意象描绘的精确性。 此外,休姆也对强调类比、暗示、感应等的象征 主义观点有某种呼应,
小结
总起来看,20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发 展和深化了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论。它们强调意象和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和谐一致,并重视诗歌形式、音律 的美,对于探索、发掘诗的表现力,促进西方现代主义诗 歌的繁荣与成熟,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两派诗论在哲 学思想上与表现主义、直觉主义有一定联系,未能超越主 观唯心主义的框架,又都不同程度存在唯美主义和形式主 义倾向;它们的代表人物在诗歌创作实践方面也并未始终 贯彻其诗论,且象征主义、意象主义诗派的活跃时期较短。 这些都给两派诗论的发展完善和扩大影响带来了局限。
1.1. 2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对于象征主义诗歌的界定,瓦莱里是独特的“音
乐 化”论。这里,关键在于他对音乐化的独特理解和阐释。 首先,音乐化是指诗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 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 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其次,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 在的联系。
此外,音乐化还包含诗的语言的音乐化 。 概而言之,瓦莱里为象征主义规定的任务是“使
我 们感觉到单词与心灵之间的一种密切的结合”;其象征 主义诗论的核心,就是认为“诗的世界”实质上是:语 言 (词)——意(形)象——感觉(情)三者之间的和谐、合拍的 音乐化关系。
1.1.3 对抽象思维和理性的重视
首先,瓦莱里强调诗人应有抽象思维能力。 其次,瓦莱里指出了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 作用:一是抽象思维作为诗人的“哲学”在创作活动中 起 作用,这是诗的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二是诗的 构思过程。 再次,瓦莱里强调诗应追求超越个人的无限、普遍 的价值。
他还再次提出了隐喻与象征的区分: (1)象征具有 隐喻性,或隐喻是象征的基础;(2)象征高于隐喻,是 隐喻的提升,比隐喻更深刻、完美和动人。
Hale Waihona Puke .关于象征的内涵2.叶芝对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风格提出了具体 要求。
1.2.2 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
叶芝象征主义理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把象征 分为感情的与理性的两类,并论述了两者的关系。 所谓“感情的象征”,即“只唤起感情的那些象 征”; 而“理性的象征”则“只唤起观念,或混杂着感情的观 念”。 在叶芝看来,只有两者结合,即包含着感情象征 的理性象征才能充分发挥象征的无穷魅力。
1.2.3 在理性与神迷结合中创造象征
叶芝的象征主义理论是主张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 合的 。 一方面,叶芝认识到诗歌象征的创造,往往有着 非理性的、神秘的一面。 另一方面,叶芝更强调理性在孕育灵感和象征时的 作用。
1.3 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1.3.1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
庞德意象主义在诗学、美学上值得重视的观点和 主张: 首先,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是“意象”。 其次,庞德还对意象的创造和接受作了心理分析。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9世纪西方文学随着现实主义、自然主义 和浪漫主义思潮的逐渐衰落,象征主义思潮应 运而生。前期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 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 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前期象征主义诗论主要强调展示隐匿在自然世 界背后的超验的理念世界,要求诗人凭个人的敏感 和想象力,运用象征、隐喻、烘托、对比、联想等 手法,通过丰富和扑朔迷离的意象描写,来暗示、 透露隐藏于日常经验深处的心灵隐秘和理念。前期 象征主义随着1898年马拉美的逝世而告终。
瓦莱里从三方面论证了现实存在着的象征主义精神: 第一,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 在生命力。 第二,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 第三,象征主义诗人他们反对只写人性的共相与普遍性, 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 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这样,瓦莱里从群体的精神上肯定了象征主义诗潮的 现实存在。
20世纪初,后期象征主义诗潮再度崛起, 并从法国扩及欧美各国,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 的瓦莱里,英国的叶芝、西蒙斯等,他们也都 既是诗人又是批评家,既有创作实践又有理论 批评。与该派密切相关的,还有英美诗人庞德、 休姆等倡导的“意象派”诗歌与诗论。
1.1 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1.1.1 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