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PPT课件
认知心理PPT课件
![认知心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f1f91b1a37f111f0855b45.png)
二战期间人的因素研究(human factors research)——人机交互作用,人的技能和绩 效的提高。
计算机
2020/7/21
26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香浓(Shannon)的《信息论》的影响
维纳(Wiener)的《控制论》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后数字计算机随着程序语言(如: FORTRAN)的出现而显示出巨大潜力。
2020/7/21
18
知识的种类
语义知识和语义记忆(semantic knowledge or semantic memory): 有关单词和概念性质的一般知识。
情节知识或情节记忆(episodic knowledge or episodic memory): 每个人特有的,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并且与具 体的时间或地点相联系的知识。
2020/7/21
19
知识的加工类型
注意:
定义:心理活动的集中(concentration)和 聚焦(focusing)(Matlin,1983).
如:漫不经心容易出错。
注意看起来强调或增强已被聚焦的感觉输入。
注意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标志,注意分配对激发 其他认知过程是必须的。
但同时,经验证明:在没有选择性注意的条件 下也能激发和维持认知过程。如,开车。
认知心理学
2020/7/21
1
认知心理学专题讲座计划(预计)
认知心理学:定义、起源和隐喻 知觉 记忆 知识的组织 语言 思维 学习 生态学的认识论(affordance) 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与活动理论 日常认知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2020/7/21
2
认知心理学:定义、起源和隐喻
储存、恢复和使用
储存与恢复表现为人的记忆功能。
认知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ppt课件
![认知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8aa01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0.png)
二、几种重要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 2.逆向工作 3.计划
第四节 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型
一、《逻辑理论家》和《通用问题解决者》
二、计算机模拟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心理学家把借助于表象而实现的有思维活动称 为形象思维,以区别于逻辑思维。Shepard等 的心理旋转实验也令人信服地表明,人在完成 某种作业或解决某些问题,主要领带于视觉表 象过程。
《认知心理学》
第九章 问题解决
(课时 5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问题解决的过程、 策略及其计算机模型。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问题的心理学描述 1.归纳结构问题 2.转换问题 3.排列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特征 1.目的指向性 2.操作序列 3.认知操作
第二节 问题解决过程
一、问题空间与问题解决
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达到的全部这些 状态(起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 及算子)称为问题空间或状态空间。
1.问题行为图
2.树形图
二、问题解决的阶段 1.问题表征 2.选择算子 3.评价当前状态 三、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算法和启发法 算法是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
的也可称为经验规则。
《认知心理学记忆》课件
![《认知心理学记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7c26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0.png)
记忆训练方法和技巧
分块记忆法
学习如何将大量的信息分成小块来记忆,提高记 忆的处理效率。
空间记忆技巧
掌握空间记忆技巧,例如方法定位系统,以提高 记忆的空间布局和组织。
联想记忆法
了解如何利用联想和想象来帮助记忆,提升记忆 的效果和持久性。
复习和回顾策略
学会有效的复习和回顾策略,使记忆持续有效和 稳定。
记忆的容量和保持
1
记忆容量限制
我们将探索人类记忆的容量限制,了解记忆容量与遗忘之间的关系。
2
记忆的保持时间
我们将讨论记忆的保持时间,以及长期记忆对信息保存的重要性。
3
记忆保持的技巧与方法
我们将分享一些提高记忆保持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记忆。
பைடு நூலகம்
记忆的遗忘和失忆症
我们将探索关于记忆遗忘和失忆症的现象和原因,以及与认知功能和大脑疾 病相关的记忆问题。
记忆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展望
我们将介绍当前记忆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探索未来记忆研究发展的 可能方向和应用前景。
《认知心理学记忆》PPT 课件
通过这份PPT课件,我们将带您进入认知心理学记忆的世界,详细探讨记忆的 类型、过程、特征以及记忆训练和研究的热点话题。
认知心理学记忆:概述
认知心理学记忆的研究是关于人类记忆系统的认知过程和运作机制。了解记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于个人发展 和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记忆的类型和过程
1 视觉记忆
我们如何通过感觉信息形成视觉记忆,如何提高视觉记忆的准确性。
2 听觉记忆
我们是如何通过听觉信息来存储和回忆记忆内容的,影响听觉记忆的因素有哪些。
3 语义记忆
语义记忆是指我们对于意义和知识的存储和回忆,探索语义记忆的组织结构和影响因素。
《认知心理学简介》PPT课件
![《认知心理学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c5e4b128ea81c758f578a0.png)
课程学习背景调查
• 对心理学感兴趣吗? • 过去读过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吗? • 能列举几个心理学家吗?
中国科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5
什么是心理学
• 心理学的定义 •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 心理学的历史及近代流派 • 七种现代心理学观点
• 关键词:科学、个体、行为、心理过程
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 的反映。
中国科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1室4
科学性
• 科学性意味着使用科学的方法; • 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可以客观的、可以重
复验证的方法.
中国科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1室5
个体性
行为主义
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 华生、斯金纳 学习是控制和影响所有行为的关键。
精神分析学派 无意识控制着行为,儿童时期的经历是影响 弗洛伊德、荣格、阿
人格发展中的主国要科因素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德勒心理学实验2室4
结构主义(构造主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Titchener) • 心理学的内容应该是意识经验的分析,
中国科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2室2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知觉的长度”
中国科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2室3
1879年以来,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前 所未有的、热烈的学术讨论局面。在冯特的 结构心理学之后,相继出现了机能主义、格 式塔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等理论。 他们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 容及方法上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认知神经心理学初步
张效初
《认知心理学》PPT课件
![《认知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a6b8f83169a4517623a3c8.png)
a
7
发展脉络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 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 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 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冯特是现代 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 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
a
8
发展脉络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 容,方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 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 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 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 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 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
a
4
时代背景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 ,它认 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 一起的 ,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 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 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
认知心理学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
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
也是在同一个时代,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 学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计算 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关系极为密 切,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分析人的内部心 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
a
3
时代背景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 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 起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 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 语言等。
a
17
阿尔伯特.埃利斯简介
看到自己有这方面的善长,他便决定成为一个心 理学家。大学毕业8年后,他进入哥伦比亚师范学 院研究临床心理学,1943年获得硕士学位,1947 年获得博士学位。 当时埃利斯认为精神分析学派是最精深的, 于是在1947年到1953年从事经典精神分析及分析 导向的心理治疗。但在1950年代后逐渐怀疑其效 用,终于在1955年初,他把人本的、哲学的、行 为的治疗组合成理性情绪疗法。1956年时提出11 个基本的非理性信念的概念。于是埃利斯被公认 为理情疗法之父及认知行为疗法之父。
《认知心理学》课件
![《认知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65d0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c.png)
认知心理学为人工智能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指导,有助于理解 人类智能的本质和机制。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了认知 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为认知 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 手段。
人工智能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
1 2 3
模拟实验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行为, 为认知心理学实验提供更准确、可重复的实验结 果。
认知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的区别
认知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的内部心理过程,包括知觉、思维、记忆等,强调对认知 过程的探究和理解。
行为心理学则更关注行为本身,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行为的原因和规律,不涉及 内部心理过程。
虽然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也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心理学 的研究领域。
02
展望
认知心理学未来发展趋 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 深入,认知心理学将更加注重 跨学科的研究,以及如何将研 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认知心理学与人工智能的 结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认知心理学将更加注重研究 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模式, 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 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体的物体。
成人认知发展
元认知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知识和监控,成人通过元认 知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过程。
解决问题能力
成人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并采取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
批判性思维
成人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估 、分析和判断,不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或传闻。
04
产生原因
产生认知失调的原因包括信息不一致、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等。
影响
认知失调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压力和不适感,促使个体寻求减轻或 消除失调状态。
心理学课件《认知心理学》(完整)
![心理学课件《认知心理学》(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61ee011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d.png)
《认知心理学》课件第一部分:引言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思维、记忆、语言、感知、注意力、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它试图理解这些过程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实验法是认知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来观察和记录被试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反应,从而推断出认知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教育、医疗、工业、军事等。
在教育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医疗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第二部分: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对外部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它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几个方面。
1. 感知:感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接收外部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认知三个阶段。
感觉是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和解释的过程,认知是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和利用的过程。
3. 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存储和提取过程。
它包括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情景记忆三种类型。
短期记忆是指个体在短时间内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长期记忆是指个体在长时间内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情景记忆是指个体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记忆。
4. 思维:思维是指个体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推理和判断的过程。
它包括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决策制定等几个方面。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决策制定是指个体在多个选择中做出选择的过程。
5. 语言:语言是指个体通过符号系统(如文字、语音等)进行交流的过程。
它包括语言理解、语言产生和语言习得三个阶段。
认知神经心理学ppt课件
![认知神经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dc42c13186bceb19e8bb34.png)
神经电生理
ERP(时间分辨率高)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脑部损伤患者
各种痴呆 特定人群(分裂症、抑郁症)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fMRI、脑损伤、ERP、 MEG、PET等技术
认知损害脑机制
认知成分损害
社会行为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注意相关研究 情绪的认知加工 记忆的神经机制 决策的认知加工 社会认知 忽视症、精神分裂症、孤独症、抑郁症
从事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目标
系统的学习科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揭示脑-认知相关性
从事认知神经心理学具备的素质
创新性的思维(丰富知识) 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吃苦耐劳的精神
足够的耐心和韧性
从事认知神经心理学被试的收集
首先明确进行研究的被试选择标准 初步筛查可以进行研究的被试
认知神经心理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研究包括注意、知觉、学习、 记忆、语言、情绪、概念形成和思维在 内的错综复杂的现象,是将人类的心理 和计算机进行类比,以信息加工观点进 行研究。
认知心理学简史
1956年: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诞生 1958年,Broadbent提出信息处理范式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framework 认为绝大多数认知过程都是由一系列相继进行的 处理阶段组成的
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语言学,哲学,神经科学 和人类学的跨学科/交叉学科。共同目标:理解心 理mind 实验认知心理学
继承实验传统不涉及计算建模 通过开发各种计算模型来理解人类认知 通过研究脑损伤患者的认知障碍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脑功能成像)研究大脑功能
认知心理学课件(中科院心理所)_第一章绪论
![认知心理学课件(中科院心理所)_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ef3dba7e21af45b207a87f.png)
三、认知心理学的沿革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主要背景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内外部原因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主要背景1
心理学(Psychology)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心理基本单元与过程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认知过程的目的 行为主义(Behaviorism):可考验的假设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部分与整体 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认知如何发展 个体差异的研究:认知加工存在个体差异
John Watson (1878-1958)
5、伊凡•巴弗洛夫 (Ivan Pavlov, 1849-1936)
伊凡•巴弗洛夫(Ivan Pavlov, 1849-1936) 俄国心理学家,对狗进行了系统的经典条件反射研究,因消化道研究荣获诺贝尔奖
6、赫尔曼•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
4、约翰•华生 (John Watson, 1878-1958)
美国行为主义创立者,在说服美国和其他国家心理 学家集中力量研究条件反射原理上非常具有影响力 主要观点: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反对研究意识 主张用实验方法,反对内省 刺激-反应(S--R) 评价: 意义和贡献:强调客观行为表现,主张客 观研究方法 局限:人与动物等同起来,是有机的机器; 不研究心理的内部过程与结构,否定研究 意识的重要性。
个体心理现象
心理的动态-稳态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倾向性 自我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知:认识(认知)过程 情:情绪活动 意:意志活动 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认知心理学》精品教案全套课件- 绪论1
![《认知心理学》精品教案全套课件- 绪论1](https://img.taocdn.com/s3/m/91a8c3cc59eef8c75ebfb399.png)
认知心理学当前的研究问题和研究领域有哪些?
❖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根本问题 ☆ 先天与后天 ☆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 结构与过程 ☆ 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 ☆ 因果推论效度与生态效度 ☆ 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 ☆ 生物法与行为法
❖ 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思想
只有在解释性理论下才能完全理解认知心理研究中获 得的数据,但没有经验数据,理论就是空洞的; 认知具有普遍实应性,但并非适应所有情况; 认知过程相互影响,并与非认知过程相互影响; 要用各种不同的科学方法研究认知; 所有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研究可以应用于实践,所有实 践也可以应用于基础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学习内容
❖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 心理学如何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 认知心理学怎样从心理学中发展起来? ❖ 其他学科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贡献? ❖ 认知心理学家用什么方法研究人的认知? ❖ 认知心理学当前的研究问题和研究领域有哪些?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如何 觉知、学习、记忆和思考 问题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如何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心理学的产生源于: 哲学 生理学
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理性主义(Rationalist) 经验主义(Empiricist)
理性主义
Plato (约公元前428-348)
理性思考 理论研究
经验主义
Aristotle(约公元前384-322)
经验和观察 实证研究
没有任何实际观察的理性主义理论不可能成立,而 无数的观察数据缺乏一个理论框架也没有意义。
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 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其他学科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贡献?
生理心理学 语言学 人类学 通信系统技术 计算机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三、计算机模拟 1、逻辑假设 若某一个心理学理论成立,则将 其应用到计算机程序中去,可达到类 似于人的活动结果。
35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三、计算机模拟 2、作用
(1)证实理论的正确 (2)为人工智能提供帮助
36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三、计算机模拟 3、不足(局限性) (1)计算机程序可以帮助了解某个心理过
12
Donders(1868)的实验
R1(单位:毫秒)
反应时
13
反应时R2(单位:毫秒)
14
反应时R3(单位:毫 秒)
15
Donders(1868)的实验结
R1:看
果
简单反应时= R1
R2:看+区分红绿 R1
辨别反应时=R2-
R3:看+区分红绿+选择左右 选择反应时=R3-
R2
16
Posner等(1969,1970)的实 验
时间。
30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 反应时记录法的特殊问题:
速度-正确率权衡问题:
被试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回 答的正确性,或者为达较高的正 确率而减慢反应的速度。
31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口述记录法(出声思考) 1.逻辑假设
有些信息加工时间较长,内部操作 复杂,难于推理判断其各个阶段,而 “出声思考”不影响思维的正常进程, 可以知道其内部操作过程。
23
24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因素相加法 1、逻辑假设:
假设完成一项作业所需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 阶段分别需要时间的总和,那么如果发现可以影响 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单独或成对的应用 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反应时间的变化。
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 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 效应是分别独立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就各自作用于 某个加工阶段。
(1)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时间 (2)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21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因素相减法 3、不足 (1)未必能经常容易地将每个加工阶段区
分开来; (2)在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插入或减少
某些加工阶段而不影响其余的加工阶 段是值得怀疑的。
22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因素相加法 Sternberg(1966-1969)的短时记忆提 取实验
认知心理学
绪论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参考书目
《认知心理学》(重排本)王甦 汪安圣, 2010.1
《认知心理学》J.B.Best著,黄希庭等译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
32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口述记录法(出声思考) 2.作用
描述被试在注意什么、思考什么 (足够的训练、避免干扰、录音)
33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口述记录法(出声思考) 3.不足
出声思考 ≠ 思考 (1)说出来的话与做出来的行为不一 致 (2)不在意识层面的信息,无法出声 思考
5
奈塞尔(U.Neisser)
1967年,第一部《认知心理学》专著, 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6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一)概念
1.认知 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 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2.认知心理学 其实质是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 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 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7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1、内容
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 和语言等内部心理过程。
8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2、方法论:
9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3.方法
巧妙精致的实验 计算机的模拟
10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25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因素相加法 2、作用
推断出整个作业完成的心理过程(包 含的各阶段)。
26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因素相加法 3、不足 (1)只承认信息以系列方式加工而不是平
行加工; (2)能否应用可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
确定加工阶段值得怀疑。
27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程,但往往所不清为什么,且本身并 不是一种理论。
(2)并非每一项心理学研究都能够建立相 应的计算机模型。
37
四、认知神经科学方法
• 单细胞记录 • 四十多年前发展出来的一项记录单个
• 实验材料:
17
屏幕
不延 迟
延迟 0.5s
延迟1s
18
Posner等(1969,1970)实验 结果
19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因素相减法 1、逻辑假设
两种作业差别仅在于后者比前者 多某个心理过程,则这两种作业反应 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20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因素相减法 2、作用
《认知心理学》(上下册)M. W. 艾森克,M. T. 基恩 著(2000年第四版);高定国、肖 晓云译,荆其诚 审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2
3
内容提要:
•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与争论
4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19世纪以德国的冯特和美国的铁钦纳为代表: 强调心理表征的结构; 20世纪20年代以华生为代表的强调可观察到 的行为和反应; 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 1、行为主义的衰落 2、邻近学科的发展
一、反应时法 1、减法反应时 2、相加因素法 3、开窗实验
二、口语报告法 三、计算机模拟与人类认知 四、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
11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一、反应时记录法 (一)因素相减法 Donders(1868)的实验 Posner等(1969,1970)的实验 Clark和Chase(1972)的实验
(三)“开窗法” 1、逻辑假设
通过特定的技术将被试各信息加 工阶段所用时间直接进行测量。
字母转换实验 “KENC+4”
28
29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三)“开窗法” 2、不足
(1)在后一加工阶段可能出现对前一 加工阶段的复查;
(2)很难把反应组织的阶段区分出来。
3、作用 确定一个作业各加工阶段及其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