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儿女》阅读练习及答案
儿女阅读答案朱自清
![儿女阅读答案朱自清](https://img.taocdn.com/s3/m/cafde5836bec0975f465e2d3.png)
篇一:儿女阅读答案朱自清朱自清《儿女》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朱自清加入日期:15-01-26 儿女 (节选) 朱自清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
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
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
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
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
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
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
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
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
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
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
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竞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
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
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
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
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
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
朱自清《儿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朱自清《儿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b78aa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a.png)
朱自清《儿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阅读《儿女》(节选)(朱自清),回答13—18题。
(25分)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
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
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
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
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
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
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
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
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
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
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
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竞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
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
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
儿女朱自清赏析
![儿女朱自清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3d05e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9.png)
儿女朱自清赏析
《儿女》看似娓娓道来的家常话,却极为真切、生动,具有感染力.作者写儿女,都是从一些琐事、小事入手,琐事小事反而具有了典型性.试问天下的父亲,哪个没有经历过文章中儿女的那些情景?那些事情分明就发生在自家孩子的身上.这些琐事经过作者的精心剪裁,再现了一幕幕很强的戏剧性场面,充满着童真童趣,集中表现了孩子们特有的好动、顽皮等特点.
平常的语言中蕴涵着真挚的感情.写送阿九和转儿的一段中,尽管追叙的是一些平常事,但那种伤感、愧疚的心情却流淌在字里行间,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子女深沉的依恋和爱.“转儿望望我,没说什么”,“暑假时一定来接我啊!”描尽了那个特定环境里儿童的心境.“小小的心儿,知道是怎样忍受那寂寞来着.”这不经意的叙述,却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写吃饭的情景、游戏的情景,信手拈来,没有丝毫藻饰,却真切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平常家庭的生活情景:吵闹和可爱并存.对阿九和阿莱的“暴行”虽是简单的叙述,可是谁读了不会心有同感,随之又因此与作者一样感到深深的自责呢?
作者就是这样不刻意地雕刻生活细节,只摘取生活本身的影像,体现出强烈的感情浓度、生活纯度和表现力度.读之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儿女》阅读答案
![《儿女》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2034a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c.png)
《儿女》阅读答案1家有儿女年味渐渐重了,村里家家都忙着购办年货,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欢笑,喜庆的气氛蔓延在每一个角落,只是谁也没有觉察到,一个如梦似幻、蓄谋已久的阴谋正在悄悄降临...入夜了。
月亮仿佛被千万把长矛寒剑洞穿,被痛苦的钉在树梢。
狰狞的面庞透露着惨白的奄奄一息的苍茫...月下,万家灯火通明,一个个大红灯笼在风中肆无忌惮的张牙舞爪,尖细的獠牙散发着殷红的光芒,将无尽的夜色染得更加嗜血阴森...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提着大包小包,那是为孩子们准备的礼物。
我是一家小公司的小老板,一年到头也不在家待几天,每天为了公司的零星生机到处奔波费尽心机,还要看人脸色小心心事。
只有在每一年年尾回到家,见到我的两个宝贝,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笑一下。
心里想着宝贝天真烂漫的笑容,不自觉的轻松起来。
只是,一瞬间,一种无法言语的不祥预感,猛然的冲击在我的周围,它来的是那么突然,是那么压抑,是那么沉重。
记得五年前它就是这样夺去了我最爱的妻子。
我无法想象这次它从我身边将要带走什么,只是它让我在一瞬间想到了我的宝贝。
没有什麽比这更可怕了...千万不要发生,我在心里发了疯的祈祷,耳边风呼啸的吹过,奔跑的脚步加足了动力。
终于我停了下来,站在家门外,我觉得空气都快窒息了,大门紧闭,望向屋内黑漆漆一片。
寂静!我听不见孩子们的一点声音。
颤抖的双手轻轻的推开门,慢慢的向噩梦一般的房间走去,地上残留的星星点点的血迹触目惊心,我感觉心脏在一瞬间停止了跳动。
一步一步地,迈着沉重的步伐。
“嗒...嗒...”触地声在空气中回旋。
泪,一滴一滴的滑下。
伸出手,一点一点的靠近,就在我将要接触到门环时。
“咣...”门被从里面激烈的打开了,灯光也在刹那间打开,恍惚见我看见了大女儿一脸的灿烂。
而后我便听到了天籁。
“爸...爸..”一个是女儿的声音,一个是儿子的声音。
接着我便被女儿拉了进来,“爸,你看!”女儿指着满桌的饭菜,一脸骄傲的说:“这可是我特意为你做的,忙了我一上午。
儿女朱自清阅读答案
![儿女朱自清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3916ba81c758f5f71f6739.png)
儿女朱自清阅读答案导读:儿女朱自清阅读材料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
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
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
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
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
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
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
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
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
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
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
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竞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
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
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
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
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
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
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竞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
散文精选之朱自清《儿女》
![散文精选之朱自清《儿女》](https://img.taocdn.com/s3/m/2628f838a76e58fafab003f3.png)
朱自清《儿女》【朱自清《儿女》】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十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在胡适之先生的《藏晖室札记》里,见过一条,说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是不结婚的;文中并引培根的话,有妻子者,其命定矣。
当时确吃了一惊,仿佛梦醒一般,但是家里已是不由分说给娶了媳妇,又有甚么可说?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来了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命定是不用说了;从孩子们那一面说,他们该怎样长大,也正是可以忧虑的事。
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
自然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我也有些知道;既做着父亲,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
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
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象抚摸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
有一回读了有岛武郎《与幼小者》的译文,对了那种伟大的、沉挚的态度,我流下泪来了。
去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
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象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对待我们来着!人性许真是二元的,我是这样地矛盾;我的心象钟摆似的来去。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的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
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
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
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
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
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
儿女阅读答案
![儿女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1216f408a1284ac85043fc.png)
儿女阅读答案儿女(节选)朱自清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
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
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
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
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
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
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
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
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
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
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
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竞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
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
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
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
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
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
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竞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
朱自清儿女句子赏析
![朱自清儿女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653b0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3.png)
朱自清儿女句子赏析朱自清儿女句子赏析1.这年头人们行乐的机会越过越多,不在乎等到逢年过节;所以年情节景一回回地淡下去,像从前那样热狂地期待着,热狂地受用着的事情,怕只在老年人的回忆,小孩子的想象中存在着罢了。
2.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3.这边沿岸一带,相间地栽着桃树和柳树,春来当有一番热闹的梦。
4.东风里,掠过我脸边,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
5.一张小小的圆脸,如正开的桃李花;脸上并没有笑,却隐隐地含着春日的光辉,像花房里充了蜜一般。
6.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
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8.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
我起初还知道他的踪迹;这半年是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到底是怎样地过着这狂风似的日子呢?我所沉吟的正在此。
我说过大海,他正是大海上的一个小浪;我说过森林,他正是森林里的一只小鸟。
恕我,恕我,我向那里去找你?9.一个在欧洲没住过夏天的中国人,在初夏的时候,上北国的荷兰去,他简直觉得是新秋的样子。
淡淡的天色,寂寂的田野,火车走着,像没人理会一般。
无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动也不动的,像向天揸开的铁手。
10.因为人生有限,我们若能夜夜有这样清楚的梦,则过了一日,足抵两日,过了五十岁,足抵一百岁;如此便宜的事,真是落得的。
至于梦中的“苦乐”,则照我素人的见解,毕竟是“梦中的”苦乐,不必斤斤计较的。
1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盒进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朱自清的儿女分段赏析
![朱自清的儿女分段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3ba3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1.png)
朱自清的儿女分段赏析朱自清的《儿女》是一篇家庭散文,通过对儿女的生活点滴的描述,表达了对家庭、对子女的深情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
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儿女的深情厚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段赏析。
第一段,儿女初长成。
文章开篇,朱自清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述了儿女长大成人的情景。
他用“儿女初长成,意气素霓生”的诗句来形容儿女长大后的英姿飒爽,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的欣慰和骄傲之情。
在这一段中,作者通过对儿女的成长变化进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儿女的深情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二段,儿女的成长点滴。
在接下来的几段中,朱自清通过对儿女的一些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对儿女的深情厚爱。
他用“儿女的手,小小的、嫩嫩的,十指尖尖,指甲红红的”来形容儿女的手,表达了对儿女的柔情和怜爱。
同时,他还描述了儿女在学习、玩耍、生病等方面的点滴,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儿女的关怀和呵护,以及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第三段,时光流逝。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朱自清开始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他用“儿女的生长,是一种缓慢的、有节奏的、有规律的、像潮水般的生长”来形容儿女的成长,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感慨。
同时,他还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对家庭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珍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第四段,家庭的温馨。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朱自清通过对家庭温馨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家庭的眷恋和对儿女的深情厚爱。
他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不亦乐乎”来形容家庭的温馨和幸福,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珍惜和对儿女的深情眷恋。
同时,他还通过对家庭成员的点滴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对家庭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在整篇文章中,朱自清通过对儿女的生活点滴的描写,展现了对家庭的深情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表达了对儿女的深情厚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许。
朱自清散文《儿女》
![朱自清散文《儿女》](https://img.taocdn.com/s3/m/7c31661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7.png)
朱⾃清散⽂《⼉⼥》朱⾃清散⽂《⼉⼥》 我现在已是五个⼉⼥的⽗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的“蜗⽜背了壳”的⽐喻,便觉得不⾃在。
新近⼀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呢!”更有些悚然了。
⼗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在胡适之先⽣的《藏晖室札记》⾥,见过⼀条,说世界上有许多伟⼤的⼈物是不结婚的;⽂中并引培根的话,“有妻⼦者,其命定矣。
”当时确吃了⼀惊,仿佛梦醒⼀般,但是家⾥已是不由分说给娶了妇,⼜有甚么可说?现在是⼀个妇,跟着来了五个孩⼦;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副担⼦,真不知怎样⾛才好, “命定”是不⽤说了;从孩⼦们那⼀⾯说,他们该怎样长⼤,也正是可以忧虑的事。
我是个彻头彻尾⾃私的⼈,做丈夫已是勉强,做⽗亲更是不成。
⾃然“⼦孙崇拜”,“⼉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我也有些知道;既做着⽗亲,闭了眼抹杀孩⼦们的权利,知道是不⾏的。
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亲⼀样。
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了,才渐渐觉得⾃⼰的残酷;想着孩⼦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象抚摸着旧创痕⼀样,我的⼼酸溜溜的。
有⼀回读了有岛武郎《与幼⼩者》的译⽂,对了那种伟⼤的、沉挚的态度,我流下泪来了。
去⽗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
”我为这句话哭了⼀场;我为什么不象⽗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亲怎样对待我们来着!⼈性许真是⼆元的,我是这样地⽭盾;我的⼼象钟摆似的来去。
你读过鲁迅先⽣的《幸福的家庭》么?我的便是那⼀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般。
先是孩⼦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查看,⼀⾯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
急促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
他们⼀递⼀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佣⼈;便⽴刻抢着回来搬凳⼦。
于是这个说,“我坐这⼉!”那个说,“⼤哥不让我!”⼤哥却说,“⼩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
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着叱责了,叱责了还不⾏,不由⾃主地,我的沉重的⼿掌便到他们⾝上了。
儿女-朱自清阅读练习及答
![儿女-朱自清阅读练习及答](https://img.taocdn.com/s3/m/c5d1b39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d.png)
儿女-朱自清阅读练习及答儿女-朱自清阅读原文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
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
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
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
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
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
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
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
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
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
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
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竞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
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
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
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
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
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
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竞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
儿女
![儿女](https://img.taocdn.com/s3/m/1141947ef46527d3240ce0bc.png)
作品简介
《儿女》是朱自清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 之一,原载于1928年10月10日《小说月报》第 19卷第10号,写于清华园。描述个人家庭生活、 抒发自我感情的文章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占有相当 数量。这类散文生动的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对美好事物的歌颂,对家庭的无限热爱, 进而表现出作者为人生、爱生活的思想内涵
请大家带着问题仔细阅读
• 在背影中朱自清以儿子身份写父亲,在儿 女中一父亲身份看儿女。身份不同,真情 却同样。通读全文,找出能体现朱自清爱 子之情的细节1~2处,并作分析。 • 文中画线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对 他们只有愧疚!可是近来我也渐渐觉着自己 的责任 。 • 背影以背影为线索,难忘背影-描写背影-思 念背影,虚构严谨。试着按上述思路,分 析儿女一文写作思路。
1、善于抒情,把父子间的至情表现得细腻、真挚、 深刻。 2、所谓“白描”
3、语言简练
课外小指导
朱自清先生散文集朱自清有著作27部,共长 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 研究等。
朱自清的艺术成就:创作的作品“漂亮和缜密”,对于创 建白话散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曾被誉为白话美文 的模范”。 朱自清的散文问候、朴实、自然、贮满一种真情美。他的 每篇散文均是表露自己感情和心灵的艺术品。 朱自清的散文思构精巧,结构严谨、和谐。善于把散文的 思想和艺术有机地统一在一个焦点上,精巧而不露雕琢之痕。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平实,清秀而富有表现力。大量地吸收 口语体的语言,使朱自清的散文表现一种明白、通俗、平易的 朴实本色。
• 幼子朱思俞,南开大学计算机系教授。1952年进入南京华东航 空学院飞机系学习,后进入西北工学院读研究生。1959年留校 任教。文革结束后,调入南开大学,系该校计算机系的第一代 教师。 • 长女朱采芷(《儿女》中的阿菜),早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教育 系,与石油工程师王永良结婚后,进入上海松江县一所高中任 老师。1948年,夫妻二人去台湾。后随夫去了美国。 • 二女朱逖先,天资聪颖,高中毕业后就做了一名教师。22岁时 暴病突然去世。 • 三女朱效武,小学毕业后,因家中经济困难辍学在家。1948年 结婚后随丈夫迁居上海,从事街道工作,一直到退休。 • 四女朱蓉隽,早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 调清华大学工作。母亲去世后,随丈夫去了美国。
朱自清儿女句子赏析
![朱自清儿女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09578b9b6648d7c0c746cd.png)
朱自清儿女句子赏析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朱自清儿女句子赏析》的内容,具体内容:朱自清的《儿女》中有哪些句子值得我们赏析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朱自清儿女,以供大家阅读。
1.这年头人们行乐的机会越过越多,不在乎等到逢年过节;所以年情节景一回回地淡下去,像...朱自清的《儿女》中有哪些句子值得我们赏析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朱自清儿女,以供大家阅读。
1.这年头人们行乐的机会越过越多,不在乎等到逢年过节;所以年情节景一回回地淡下去,像从前那样热狂地期待着,热狂地受用着的事情,怕只在老年人的回忆,小孩子的想象中存在着罢了。
2.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3.这边沿岸一带,相间地栽着桃树和柳树,春来当有一番热闹的梦。
4.东风里,掠过我脸边,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
5.一张小小的圆脸,如正开的桃李花;脸上并没有笑,却隐隐地含着春日的光辉,像花房里充了蜜一般。
6.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
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8.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
我起初还知道他的踪迹;这半年是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到底是怎样地过着这狂风似的日子呢?我所沉吟的正在此。
我说过大海,他正是大海上的一个小浪;我说过森林,他正是森林里的一只小鸟。
恕我,恕我,我向那里去找你?9.一个在欧洲没住过夏天的中国人,在初夏的时候,上北国的荷兰去,他简直觉得是新秋的样子。
淡淡的天色,寂寂的田野,火车走着,像没人理会一般。
无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动也不动的,像向天揸开的铁手。
10.因为人生有限,我们若能夜夜有这样清楚的梦,则过了一日,足抵两日,过了五十岁,足抵一百岁;如此便宜的事,真是落得的。
儿女——朱自清散文
![儿女——朱自清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4ee1d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1.png)
儿女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十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在胡适之先生的《藏晖室札记》里,见过一条,说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是不结婚的;文中并引培根的话,“有妻子者,其命定矣。
”当时确吃了一惊,仿佛梦醒一般;但是家里已是不由分说给娶了媳妇,又有甚么可说?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来了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
“命定”是不用说了;从孩子们那一面说,他们该怎样长大,也正是可以忧虑的事。
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
自然,“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我也有些知道;既做着父亲,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
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
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像抚摩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
有一回,读了有岛武郎《与幼小者》的译文,对了那种伟大的,沉挚的态度,我竟流下泪来了。
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
”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人性许真是二元的,我是这样地矛盾;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的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
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
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
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
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
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
朱自清儿女读后感
![朱自清儿女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cce2a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d.png)
朱自清儿女读后感《朱自清儿女》是朱自清创作的一篇家庭散文,通过描写他的儿女和对他儿女的关爱,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对子女、对教育的思考和感慨。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触动。
文章以儿子朱自清小时候的一次意外,儿子损伤了眼睛,导致了朱自清对儿子不仅仅是悲痛和抱怨,更多地是怜悯和内疚。
他一直坚信,儿子的损伤是他和太太的错。
他认为自己误以为两个年幼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没有重视儿子在产生意外的时候正在玩耍。
这次意外给朱自清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他后悔和悔过,并且要给予亲子关系更多的关怀和宽容。
在此后的日子里,尽管朱自清再也没有责备过儿子,他始终牢记这次教训,无论是在教育上还是为儿子的未来铺路上,他都竭尽全力。
作为一位教育家,朱自清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不是只关注儿子的学习成绩,更加重视对儿子的品德素质的培养。
他一直以身作则,努力为儿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他始终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儿子的作业,他告诫儿子只有珍视时间,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才能有所作为。
他指导儿子创建了诺言基督教堂,引导他做人要有信仰,有责任感。
朱自清对女儿也是充满了爱和关怀。
他描述了女儿的温柔和敏感,对女儿特别的关爱和呵护,无论是安排家庭作业还是考试,他都是细心指导。
他以他自己的青春经验,给了女儿很多指导和帮助。
他希望女儿能够用她的才华去运用,他相信,只要有灵魂的滋养,学业可以知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文章中的朱自清并不是一个严苛的家长,他以宽松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成绩,他相信只要孩子肯努力,能得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他知道受到成才与道德的限制着的人,也会因为成绩的要求而丧失人格的完整,所以他拒绝了“对象”和“霸主”这些控制社会划分人的名词,他不希望孩子在清华水木中苟且而著名。
朱自清的爱对他的子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女儿朱静一生都保持着儿子给她的小瓶子,这是她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之一。
朱自清的儿子带着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敬意,他说:“我丝毫不感受到时间对待我的蹂躏,感觉离那时(指和父亲一起童年时光)已经不过数天而已。
(现代文阅读题)儿女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题)儿女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a1ec142f60ddccdb38a02d.png)
儿女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题儿女(节选)朱自清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
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
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
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
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
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
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
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
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
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
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
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竞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
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
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
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
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
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
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竞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
朱自清散文《儿女》
![朱自清散文《儿女》](https://img.taocdn.com/s3/m/125aa7f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0.png)
朱自清散文《儿女》朱自清散文《儿女》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
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自清散文《儿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十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在胡适之先生的《藏晖室札记》里,见过一条,说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是不结婚的;文中并引培根的话,“有妻子者,其命定矣。
”当时确吃了一惊,仿佛梦醒一般,但是家里已是不由分说给娶了媳妇,又有甚么可说?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来了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命定”是不用说了;从孩子们那一面说,他们该怎样长大,也正是可以忧虑的事。
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
自然“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我也有些知道;既做着父亲,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
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
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象抚摸着旧创痕一样,我的心酸溜溜的。
有一回读了有岛武郎《与幼小者》的译文,对了那种伟大的、沉挚的态度,我流下泪来了。
去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
”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象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对待我们来着!人性许真是二元的,我是这样地矛盾;我的心象钟摆似的来去。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的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
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
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
朱自清 儿女
![朱自清 儿女](https://img.taocdn.com/s3/m/06db8604763231126edb1124.png)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 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 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 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 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江苏、 浙江的中学任教。
朱自清的散文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 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 《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 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 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四女朱蓉隽,早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调 清华大学工作。母亲去世后,随丈夫去了美国。
在背影中朱自清以儿子身份写父亲,在 儿女中一父亲身份看儿女。身份不同, 真情却同样。
赏析品味
童年在大家庭中的闹热场景,一幕幕迭 现在眼前。生动,活灵活现的展示家庭 的美好。文章没有浓墨重彩,也没有刻 意雕饰。作者只是以庄肃的态度,稳静 地述说自己在对待儿女问题上的心灵的 历程:
年轻时,没有任何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 数年间,竟成了五个孩子的父亲。可是 自己居然不会做父亲,仍然按照古老的 传统,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儿女。岁近中 年,回首往事,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 日后应该好好做父亲,让他们知道 怎 样做人;帮助他们去发展自己;培养他 们的胸襟与眼光。
作者在倾诉心曲时,并不是平直的,而 是经过精心的构思。文章的开头,乍看起 来,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但它却是 全文的基础,一切矛盾都因之而萌发。 而每个层面上又跌荡多姿,复沓、加深、 以至掘进到另一层面,充满着哲理的思 辨。
总结
朱自清的散文问候、朴实、自然、贮满一种真 情美。他的每篇散文均是表露自己感情和心灵 的艺术品。 朱自清的散文思构精巧,结构严谨、和谐。 善于把散文的思想和艺术有机地统一在一个焦 点上,精巧而不露雕琢之痕。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平实,清秀而富有表现 力。大量地吸收口语体的语言,使朱自清的散 文表现一种明白、通俗、平易的朴实本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儿女》阅读练习及答案
儿女 (节选)
朱自清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
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
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
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
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
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
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
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
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
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
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
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竞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
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
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
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
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
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
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竞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
我常和妻说,“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是不但“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在进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
我的朋友大概都是爱孩子的。
少谷有一回写信责备我,说儿女的吵闹,也是很有趣的,何至可厌到如我所说;他说他真不解。
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圣陶也常常为孩子操心:小学毕业了,到什么中学好呢?——这样的话,他和我说过两三回了。
我对他们只有惭愧!可是近来我也渐渐觉着自己的责任。
我想,第一该将孩子们团聚起来,其次便该给他们些力量。
我亲眼见过一个爱儿女的人,因为不曾好好地教育他们,便将他们荒废了。
他并不是溺爱,只是没有耐心去料理他们,他们便不能成材了。
我想我若照现在这样下去,孩子们也便危险了。
我得计划着,让他们渐渐知道怎样去做人才行。
但是要不要他们像我自己呢?这一层,我在白马湖教初中学生时,也曾从师生的立场上问过丐尊,他毫不踌躇地说,“自然罗。
”近来与平伯谈起教子,他却答得妙,“总不希望比自己坏啰。
”是的,只要不“比自己坏”就行,“像”不“像”倒是不在乎的。
职业,人生观等,还是由他们自己去定的好;自己顶可贵,只要指导,帮助他们去发展自己,便是极贤明的办法。
1.结合语境,说说“要剥层皮呢”在文中的含义。
(2分)
2.选文主要选择了和两个生活描述儿女的童年生活。
“我”常常是采用
对待孩子们。
(3分)
3.朱自清亲情散文贮满一种温厚、朴实、自然的真情美。
在《背影》中朱自清是以,
表达的是。
在《儿女》中是以,表达的是。
在《背影》中朱自清深感自责的是,在《儿女》自责的是。
(9分)
4.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一样,都体现了朱自清散文构思精巧、严谨和谐的结构美。
《背影》以“背影”为线索:“难忘背影——描写背影——思念背影”,结构严谨。
试着按上述思路,分析本文的结构。
(3分)
5.选文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情趣,请从文中选择一句作简要的赏析。
(4分)
6.阅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本文及《背影》,说说你对朱自清的印象。
(4分)
(1)朱自清的四儿子朱思俞说,他对父亲的记忆既清晰又陌生,清晰是因为他第一次见到父亲已经13岁;陌生是因为他与父亲在一起只有三年。
(2)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答案:
1.(2分,意思对即可)用来形容多子女带来的生活的重负(或者子女的拖累对父辈的压力)。
2.(3分)吃饭游戏粗暴的态度(打骂)
3.(9分)儿子身份写父亲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以父亲身份写儿女对儿女的关爱当时不能理解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粗暴的对待孩子
4.(3分。
意思对即可)儿女情况——检查自责——目标期望。
5.(4分。
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形象的表现孩子们的活泼好动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的挚爱之情。
②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用较为整齐的句式,真实的描述了孩子们吃饭时的天真顽皮,富有生活情趣。
6.(4分。
言之成理即可)综合课文、选文、材料和课外阅读,力争全面明确。
示例:他情感丰富细腻,很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