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
心 悸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不安的一种症状。
前人有惊悸与怔仲之分,认为悸是由外因所引起,怔仲则以内因为主,但二者常有密切联系,不过在症状上来看,惊悸病情较轻,怔仲较重而已。
【病因】1. 心血不足:忧思劳心,和失血过多,以致血不养心,发为心悸。
2.阴虚火旺:肾阴亏耗,水不济火,心阳独亢,神不安宁,而成本症。
3.阳虚水逆:阳气不振,心力衰弱,或水饮停留,上凌于心,因而成悸。
4.突受外惊: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突受外惊,心神不宁,逐成惊悸不安之症。
【辨证施治】1. 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夜寐不宁,头昏眼花,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脉多细弱,甚则汗出,治宜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①;症情较重的,方中可加龙齿、磁石之类。
倘脉见结代,治宜益气养血,辛润通脉,用炙甘草汤②加减。
2. 阴虚火旺:心悸少寐,或兼头目昏眩,舌质红绛,脉象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补心丹③。
3. 阳虚水逆:面白少气心悸,食减体倦,舌淡脉弱,属心阳衰弱,治宜温阳定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④;如见头眩心悸。
胸脘痞满,小便短少,苔白,脉濡,为水饮上逆,治宜通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⑤加味。
4.突受外惊:证见惊悸烦乱,坐卧不安,饮食无味,常梦中惊醒,脉象弦滑,治宜镇惊安神,用磁朱丸⑥;挟痰热上扰者合温胆汤⑦同用。
【附方】①归脾汤:(《济生方》):人参,白术,伏神,枣仁,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炙甘草,龙眼肉,生姜,大枣。
②炙甘草汤(《伤寒论》):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阿胶,生地黄,麦冬,麻仁,大枣。
③补心丹(《摄生密剖》):生地,人参,元参,丹参,茯苓,桔梗,远志,酸枣仁,天冬,麦冬,当归,五味子,蜜丸,朱砂为衣。
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桂枝,甘草,牡蛎,龙骨。
⑤苓桂术甘汤(《金匮》):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⑥磁朱丸(《千金》):磁石,朱砂⑦温胆汤(《千金》):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甘草。
中医内科学心悸
响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
虚:心悸气短、神疲乏力、 自汗者为气虚;心悸头晕, 面色无华者属血虚;心悸盗 汗,潮热口干者属阴虚;心 悸肢冷,畏寒气喘者属阳虚;
实:伴口苦便秘者为痰火;
心悸面浮,尿少肢肿者为水 饮;心悸心痛,唇暗舌紫者
为瘀血
2.详辩脉象变化 脉缓,促脉,结脉,代脉
3.辨证辨病相结合 明确其原发疾病
4.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24小时心电图, 24 小时动态血压 胸片,心肌酶谱
治疗原则
调补气血阴阳
根据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分别采 用益气、养血、滋阴之法
分治痰火饮瘀
痰者,化痰;火者:实者降火,虚 者清火;饮者,涤阴;瘀者活血化
瘀
佐以宁心安神
养心安神或重镇安神
分型论治
心脉,心气受阻)
治法:疏风清热,通络宁心
银翘散加减(加丹参、玉竹、太子参、 苦参养阴宁心)
加减:邪入气分,热毒盛,加石膏、知 母、黄连、板兰根
七 心血瘀阻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心主血脉, 心脉瘀阻,心失所养,心阳被遏)心痛 时作,痛如针刺(心络孪急)唇紫,舌 紫舌暗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淤
血阻滞)
口苦,便秘(津液被灼)苔黄腻,脉弦滑(痰热 之象)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
黄连:清心降火除烦;半夏:橘红,茯苓,燥湿 化痰,行气降逆;生姜、大枣,甘草和中
加减:火郁伤阴:舌红少津,加天麦冬、天花粉 若痰火壅结,俯气不通,加全栝楼、生大黄。
六 风热扰心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胸骨隐痛,身热 或微恶风寒,咽痛,四肢酸楚或咳痰, 苔薄脉浮(感受风热之邪,由表入里, 客及咽卫,正邪相争,内舍于心,阻塞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心悸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共分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7个症候进行辨证论治。
心悸患者要饮食有节、保持精神乐观、生活节律化才能使疾病早去,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忡。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名著中正式的提出了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病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心悸的形成,临床上常与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等因素有关。
《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由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症,为临床多见,既可为仅发于心的病变,也可以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的多脏腑病变。
心悸相当于西医所述的心律不齐,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按照心悸辨证论治。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
心悸的病性有虚实两方面,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虚证居多,亦有虚实夹杂。
治疗心悸时,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心悸由于痰饮、瘀血等邪实所致者,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
心悸 中医内科
论
恶闻声响,少寐多梦易惊
治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动数或细 弱
中医内科教研室
治法:镇惊安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
心
砂
胆
龙齿、琥珀、磁石 镇惊宁神
气
方解:朱砂、茯神、菖蒲、远志安神
虚
定惊
人参益气
中医内科教研室
加减方药:
心血不足:加熟地、阿胶
心
心悸气短,气虚明显:加黄芪 心阳不振:加附子、桂枝
胆
心气郁结: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
气
萼梅、佛手
虚 心气不敛:加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
中医内科教研室
加减方药:
气虚自汗:加麻黄根、浮小麦、 乌梅、瘪桃干
心
气虚夹瘀:加丹参、桃仁、红花
胆
气
气虚夹湿:加泽泻、白术、茯苓
虚
睡眠易醒:加龙骨、牡蛎
中医内科教研室Biblioteka 2 心脾两虚主症: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 心则甚
症状
预后
惊悸
怔忡
情绪因素(惊恐、恼怒等) 久病体虚,心脏受损
实证多(功能性病 变) 阵发性,可自行缓 解,不发如常人
较好,久不愈易成 怔忡
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 (多有器质性病变)
持续心悸,心中惕惕, 不能自控,活动后加 重
较差
中医内科教研室
治疗原则
虚证:补虚——补益气血,调理阴阳 配合养心安神
实证:泻实——化痰、涤饮、活血化瘀 配合重镇安神
水
饮
凌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心
中医内科教研室
方药加减:
纳呆食少:加谷芽、焦三仙、鸡内金
水
饮
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生姜
中医内科学常考知识点:心悸的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常考知识点:心悸的辨证论治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中医内科学考点:心悸的辨证论治”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心悸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心悸的辨证首先应辨虚实,虚证者要辨别脏腑气、血、阴、阳何者偏虚,实证者须分清痰、饮、瘀、火何邪为主。
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者属气虚;心悸头晕,面色不华者属血虚;心悸盗汗,潮热口干者属阴虚;心悸肢冷,畏寒气喘者属阳虚。
实证者须辨清痰、饮、瘀、火之类;心悸面浮,尿少肢肿者为水饮;心悸心痛,唇暗舌紫者为瘀血;心悸烦躁,口苦便秘者为痰火。
虚实夹杂者还要分清孰虚孰实。
其二还需辨脉象之变化。
心悸常伴有脉律失常,临证应仔细体会结、代、促、数、缓、迟等脉。
一息六至为数脉,一息四至为缓脉,一息三至为迟脉;脉象见数时一止,止无定数为促脉,脉象见缓时一止,止无定数为结脉;脉来更代,几至一止,止有定数为代脉。
阳盛则促,数脉、促脉多为热象,但若脉虽数、促却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等症,为虚寒之证。
阳盛则结,脉象迟、结、代者,一般多属虚寒,其中结脉表示气血凝滞,代脉常为元气虚衰,脏气衰微。
但若脉象呈迟、结、代而按之有力,伴有口干舌红者为阳损及阴所致阴阳两虚。
(二)治疗原则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
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
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其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
(三)证治分类1.心虚胆怯证证候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常用药: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心悸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心悸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定义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反复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惊悸,病情较重者—怔忡,可呈持续性。
历史沿革1.关于病名:《内经》有惊、惕、惊骇、惊惑、惊躁等名称,《金贵要略》和《伤寒论》中称“惊悸”、“心动悸”、“心中悸”、“心下悸”。
宋·严用和《济生方》首次提出“怔忡”之病名2.关于病因病机:《内经》认为病因为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也”。
《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诸病源候论》:外感、情志失调:“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为风邪所乘,或恐悸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
唐宋以后医家对心悸的认识,一般有以下几种:认为心悸为水停于心下所致:宋·陈无择:“五饮停蓄,闭于中脘,使人惊悸,属饮家。
”认为心悸是水停于心下及心气虚所致:成无己:“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
”情志所致:宋·杨士赢:“夫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张京岳《京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心血不足加痰郁:清·李用粹:“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成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肇端也。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也责之虚与痰:“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痰因火动。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强调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3.关于治疗《金贵要略》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为后世医家所沿用。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悸的中医辨证治疗⼼悸是指⾃觉⼼跳,惊悸不安,甚则不能⾃主的⼀种病证,病位在⼼,其发⽣主要是阴阳失调,⽓⾎失和,⼼神失养所致。
有虚实之分,其虚表现为⽓⾎阴阳亏损,其实表现为痰浊,⾎瘀,⽔饮,故治疗当辨别虚实,虚者当补益⽓⾎,调整阴阳,实者当化痰涤饮,同时配合重镇安神。
本病如如脏腑虚损程度较轻者,预后较好,如脏腑虚损程度较重者,则治疗较难,不易治愈。
⼼悸发作时常伴有⽓短、胸闷、甚⾄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病位主要在⼼,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
因⼼为君主,“神明出焉”。
如脾不⽣⾎,⼼⾎不⾜,⼼神则失养;脾失健运,痰湿内⽣,扰动⼼神,或肾阴不⾜,不能上制⼼⽕,肾阳亏虚,⼼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悸;肺⽓亏虚,不能助⼼以治节,⼼脉运⾏不畅则⼼悸不安;肝⽓郁滞,⽓滞⾎瘀,或⽓郁化⽕,均使⼼脉不畅,⼼神受扰,发⽣⼼悸。
常证:⾃觉⼼中悸动,惊惕不安,甚⾄不能⾃主,或⼀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数次发作,或数⽇⼀次发作。
兼见胸闷,⽓短,神疲乏⼒,头晕喘促,甚⾄不能平卧,以⾄出现晕厥。
脉象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兼见结、代、促、涩脉。
重证:如⼼阳不振,则出现⼼痛胸闷,⽓短,眩晕欲吐,脉或迟或数,或乍疏乍数;如⼼肾虚,⽔饮凌⼼,则出现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喘,脉疾数;如⽔饮凌⼼射肺,则出现突发⼼悸,喘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浮肿,脉细数;如⼼阳欲脱,则出现⾯⾊苍⽩,⼤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如阴阳离绝,则出现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苍⽩,⼝唇发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病类病性临床分虚实两类。
虚者为⽓⾎阴阳亏损,⼼神失养⽽致;实者多由痰⽕扰⼼、⽔饮凌⼼及瘀⾎阻脉,⽓⾎运⾏不畅⽽引起。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
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不⾜,阴阳亏损,其标是⽓滞、⾎瘀、痰浊、⽔饮,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心悸论治探讨
因是 由惊 扰 、 水饮 、 劳 和 汗 后 受 邪 等 因 素 引起 。《 虚 丹 溪 心法》 出“ 提 责之 虚 之痰 ” 的理 论 , 为 血虚 与痰 火是 认
心悸 怔忡 致病 的根 本 原 因 。另外 , 血 内阻也 可 导 致 瘀
心悸 的发 生 。
跳 加快 、 慢或搏 动 异常 。②其 次辨 心悸 的性 质 , 实 缓 是 证 还是 虚证 , 是心 阳虚还是 心 阴虚或 是气 血双 虚 , 否 是
光 明 中 医 20 09年 1月 第 2 4卷 第 1 期
CG M Jnay 09 V l 4 1 J MC aur 20 . o2 .
。13 。 1
心悸 论 治 探 讨
任 德 权 达 州 市 中 心 血 站 附 属 医 院 ( 川 65 0 ) 四 30 0
摘要: 心悸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可以见于多种疾病。本文对心悸的病因病机、 辨证和治疗作一探讨。特别是在治疗上要进行 必要的心理辅助疗法, 标本兼治, 疗程较长, 不可轻言放弃。
虚 于下 , 逆 于上 , 或 亦能撼 动 心神 , 而发 惊悸 。
2 辨证 论治
心 悸 的形成 , 与心 虚胆 怯 , 血不 足 , 阳衰弱 , 常 心 心 水 饮 内停 , 血 阻络 等 因素 有 关 。张 仲 景认 为 主要 原 瘀
2 1 辨证 要点 ① 首辨 患者是 否有 心 累 、 . 心慌 等 而不 能 自主的 自觉症 状 ; 患者 常有 心前 区不适 症状 , 自觉 心
者, 心虚 胆怯 之所 致 也 … …或 因事 有 所惊 , 闻 巨 响 , 或
下鼓 ” 。汉 代 张仲景 在 《 伤寒 杂 病 论 》 中首 立 心 悸 之 病
名 , 对 它 的发 病原 因做 了扼 要 的叙述 , 为主要 原 因 并 认 是 由惊 扰 、 水饮 、 劳 和 汗后 受 邪 等 因素 引起 , 为 系 虚 较
心悸
临床表现:《素问· 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
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病因病机: 《景岳全书 · 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
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
临床治疗:《金匮要略》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
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5
【病因病机】
总的病理机制:
心脏搏动 (心跳) 失 常
饮食不当 药物 过 量 蕴热化火生痰 痰火扰心
毒性较剧
耗伤心气,损伤心阴
中药——附子、乌头、雄黄、蟾酥、麻黄等 西药——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11
【病因病机】
体虚劳倦
禀赋不足,素质虚弱 久病伤正,耗损气阴 劳倦太过伤脾 心虚胆怯 突遇惊恐 气血阴阳亏乏 心神失养 心 失 所 养 , 心 神 不 宁 发 为 心 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34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炙),龙骨二两,牡蛎 二两
35
【治疗】
水饮凌心证
主要症状: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
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
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苓桂朮甘汤加减 加减:心悸气喘,难以平卧,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甚
以温胃止呕。
3.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 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美尼尔综合征等,属脾肾阳虚,水湿
内盛者。
40
【治疗】
瘀阻心脉证
主要症状: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
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丹参饮, 血府逐瘀汤均可)。 方中元胡对早搏病人效果好,
心悸的中医治疗方法
心悸的中医治疗方法心悸是一种自觉症状,既是症状同时也是疾病。
患者常在过度劳累、兴奋激动、惊恐不安、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出现自我感觉心跳加快并且不能自主、惶惶不安,同时伴有左胸部心脏位置不适感、胸闷气短、心慌失眠等症状。
症状轻的患者可于休息或平静后自行缓解,但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鉴于此,即使是症状轻的患者,若长时间出现心悸且不加以干预治疗,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在无形中与日俱下,因此不能对此病掉以轻心,以免延误病情。
目前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中医在治疗心悸方面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少,并且中医在标本兼治的原则下,采取辨证论治,治疗方法众多。
例如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穴位贴敷中药、针灸及综合方法治疗心悸。
1.中药饮片汤剂治疗心悸中医运用传统中药饮片治疗疾病,就是运用中草药的气和味调解人体出现的气血阴阳的偏颇。
那么心悸在中医辩证理论下的分型都有哪些呢?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气滞血瘀类型、气虚血瘀类型、脾胃虚弱类型。
然后根据上述不同的证型,选用与其相对应的方剂进行对证治疗。
下面我们详细谈一下关于各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其选用的方剂,以期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少许帮助。
首先是气滞血瘀类型的心悸,临床表现为由气的运行不畅,气滞后继而导致气推动血液运行环节出现问题。
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伴随症状则为胸胁部位疼痛或胀满感、面色及唇色晦暗、舌苔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结、代、弦等。
选用血府逐瘀汤,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的功效,方中的君药桃仁、红花活血行血,祛瘀止痛;臣药是川芎、赤芍、牛膝活血祛瘀;佐药当归、桔梗、柴胡、枳壳理气,气行则血行。
十药甘草,合而用之,诸症可愈。
其次是气虚血瘀类型的心悸,临床表现为由气虚导致气的推动能力弱,气虚则血运行无力,时间长之后则导致淤血产生。
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伴随症状则为气短乏力、动则益甚、舌质暗淡、脉细、弱涩。
选用升解通瘀汤。
方中黄芪补气;桔梗、升麻、柴胡理气;知母、党参、山茱萸、三棱、益母草活血。
中医内科学-心悸
③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 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憾心神而心悸。
病因
3.感受外邪 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 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不畅, 心悸;
②或风、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 气心阴,引起心悸;
心虚胆怯证 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静安神
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 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天冬、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 ; 五味子—收敛心气 肉桂—(少许)鼓舞气血生长
• 加减:兼心阳不振—肉桂易桂枝,加附子;兼心血不足—阿
胶、首乌、龙眼肉;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柴胡、 郁金、合欢皮、绿萼梅;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术、苓; 气虚夹瘀—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自汗—麻黄根、浮小 麦、山萸肉、乌梅
二 心血不足证
主证:心悸气短,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 兼证:腹胀便溏,头晕目眩,失眠健忘; 舌脉:舌淡,脉细弱; 病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心血不足证 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熟地、龙眼肉—补养心血; 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 ; 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 加减: 痰热互结,大便秘结—大黄 火郁伤阴—天麦冬、玉竹、天花粉、生地黄 兼脾虚—党参、白术、谷麦芽、砂仁
预防与调护
1.调情志 2.节饮食 3.慎起居 4.长期治疗
结语
临床特征:自觉心搏异常,不能自主;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或邪扰心神; 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脾、肺、肾; 病性:有虚有实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
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
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者,为怔忡。
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范围】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感受外邪风寒湿邪,侵袭体表,痹阻经脉,内舍于心,发为心悸。
2.情志所伤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气火扰心则心悸;若气滞不解,久则血瘀,心脉瘀阻,亦可心悸;忧思伤脾,阴血亏耗,心失所养则心悸;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酿生痰湿,痰浊阻络亦可致心悸;突受惊恐,心神慌乱,不能自主亦可发为心悸。
3.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聚成痰,日久痰浊阻滞心脉,或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均可心悸。
4.劳欲过度房劳过度,损耗肾精,精血亏虚,心失所养;或烦劳不止,劳伤心脾,心气受损,均可发生心悸。
5.它病失养咳喘日久,心肺气虚,或肺虚及肾,心肾虚衰可引发心悸;水肿日久,或中阳不运,水饮内停,继而水饮凌心而心悸;温热病邪,稽留不除,扰乱心神,可致心悸;急性大出血或长期慢性失血均可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引起心悸。
二、病机1.发病因外感、惊恐、失血等引发者,一般发病较急,其它则发病较缓,遇诱因常反复发作。
2.病位主要病位在心,但涉及肝、脾、肺、肾诸脏。
3.病性以虚为主,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为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火热毒邪等扰乱心神。
4.病势早期主要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实邪阻滞心络,扰乱心神;日久心病可及脾、肺、肾等其它脏腑,病机复杂,病情加重。
心悸的中医治疗
类证鉴别
惊悸与怔忡的异同
两者病因不同,病有轻重。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怔忡》:“怔忡……与惊 悸若相类而实不同”。
《红炉点雪·惊悸怔忡健忘》:“惊者,心卒动而 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 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也。”
怔忡
每由内因引起,并无外惊,自觉心中惕惕, 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 情较为深重。
《伤寒明理论·悸》:“其停饮者,由水停心 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自不安,则 为悸也。”
瘀血阻络
一是由于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一是 由于痹证发展而来。
《素问·痹论篇》:“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 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医宗必读·悸》:“鼓者,跳动如击鼓也”。
可见,风寒湿邪搏于血脉,内犯于心,以 致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亦能引起心 悸怔忡。
“怔忡”病名的提出
《济生方》不仅对惊悸有所载述,还提出了 怔忡的病名。
《济生方·怔忡论治》:“夫怔忡者,此心 血不足也”。指出怔忡发病的原因,在于 “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另 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五饮停 蓄,湮塞中脘”,亦能令人怔忡。
疾病认识的丰富
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提出“责之虚 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与痰火是怔忡 致病的根本原因。如:
惊悸
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来刺激,或因惊恐, 或因恼怒,均可发病,发则心悸,时作时止, 病来虽速,但全身情况较好,病势浅而短暂。
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
惊悸日久可以发展为怔忡。
《医学入门·惊悸怔忡健忘》:“怔忡因惊悸久而 成。”
怔忡患者,又易受外惊所扰,而使动悸加 重。
《石室秘录·内伤门·怔忡》:“怔忡之证,扰扰不 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已”。
心悸中医临床实施方案
心悸中医临床实施方案心悸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心跳加快、节律不齐或者心悸不适。
心悸可以是单独的症状,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和治疗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心悸的中医临床实施方案。
一、中医对心悸的认识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或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的一种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心主血脉,心气和血液的运行状况对心脏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心悸的发生往往与气血不足、情志内伤、痰湿阻滞等因素有关。
二、中医临床实施方案1. 辨证施治心悸的治疗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根据中医辨证的原则,心悸可分为气滞型、心血虚型、痰湿型、肝郁型等不同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悸,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2. 药物治疗对于气滞型心悸,可选用柴胡、香附、丹参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心血虚型心悸,可选用当归、黄芪、熟地黄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痰湿型心悸,可选用半夏、陈皮、茯苓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肝郁型心悸,可选用柴胡、香附、枳壳等药物进行治疗。
3.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对心悸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建议患者多食用具有益气养血、理气化痰的食物,如山药、红枣、鸡肉、鲫鱼等;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
4. 情志调摄中医认为情志内伤是心悸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在治疗心悸时,需要调节患者的情志。
建议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学会放松身心,可以通过散步、太极拳、针灸等方法进行情志调摄。
5. 中医治疗法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方法进行心悸的调理。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改善心脏功能;推拿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缓心悸症状;气功可以通过调节呼吸,平稳心跳。
总之,中医对心悸的治疗是综合的,既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又要结合药物治疗、饮食调理、情志调摄和中医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该注意调整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预防心悸的发生。
心慌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一、概述心慌,中医学称为“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慌乱不安,似有物跳动,伴有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等症状。
心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
中医治疗心慌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辨证分型1. 心气虚型症状:心慌,气短乏力,自汗,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2. 心血虚型症状:心慌,心悸,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舌淡苔薄,脉细弱。
3. 心阳虚型症状:心慌,心悸,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舌淡苔薄,脉沉细。
4. 心火亢盛型症状:心慌,心悸,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5. 痰湿阻络型症状:心慌,胸闷,痰多,恶心呕吐,头重如裹,肢体沉重,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6. 肝郁气滞型症状:心慌,胸闷,善太息,胁肋胀痛,情绪抑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三、中医辨证治疗方案1. 心气虚型治法: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方药:归脾汤加减。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生姜、大枣。
2. 心血虚型治法:养血安神,补心益脾。
方药:四物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甘草、小麦、大枣。
3. 心阳虚型治法:温阳益气,养心定悸。
方药:参附汤加减。
组成:人参、附子、炙甘草、生姜、大枣。
4. 心火亢盛型治法:清心泻火,安神定志。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组成:黄连、黄芩、半夏、竹茹、枳实、甘草、大枣。
5. 痰湿阻络型治法:化痰湿,理气通络。
方药:二陈汤加减。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
6. 肝郁气滞型治法:疏肝解郁,养心安神。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柴胡、白芍、枳壳、香附、甘草、川芎、当归。
四、中医外治法1. 足浴:选用温阳益气、养心安神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甘草等,煎水泡足,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2. 耳穴压豆:选取心、神门、交感等穴位,用王不留行子贴压,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2012-05-14 10:37[导读]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因病机】1.病因(1)体虚劳倦: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耗损心之气阴,或劳倦太过伤脾,生化之源不足,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发为心悸。
(2)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
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而心悸;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心悸。
此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撼心神亦可发为惊悸。
(3)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
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起心悸。
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或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4)药食不当:嗜食醇酒厚味、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则为悸。
或因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引起心悸。
如中药附子、乌头、雄黄、蟾酥、麻黄等,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或补液过快、过多等。
2.病机心悸的病因虽有上述诸端,然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其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如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搏动紊乱;或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气失畅;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热毒犯肺,肺失宣肃,内舍于心,血运失常;或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均可引发心悸。
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四.心悸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心悸的形成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等有关。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或久病失养,房劳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嗜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痰火扰心而发心悸;或平素心虚胆怯,如突遇惊恐,或悲伤过级,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或心气素虚,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痹病日久,内舍于心,痹阻血脉,心血运行不畅,而发心悸;或用药过量或毒性较大,损及于心,如乌头、附子,如西药洋地黄、阿托品、奎尼丁等,均能引发心悸.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有关。
心悸有虚实之分,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或心阳虚伪其本,痰火瘀阻为其标.如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病久,气血阴阳严重亏虚,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病情继续发展,可见阴阳俱损、心阳暴脱等危重证候,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猝死。
【辩证施护】(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心悸多虚实相兼,虚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实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在正虚方面,即一脏虚损者重。
在邪实方面,一般而言,单见一种夹杂者重。
2.辨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数脉主寒;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阳盛则结。
脉数滑有力为痰火,涩脉多提示有瘀血,迟而无力为虚寒,脉象迟、结、代无力者,一般多属虚寒,结脉多提示气血凝滞,代脉常见元气虚衰、脏气衰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等有关。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或久病失养,房劳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嗜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痰火扰心而发心悸;或平素心虚胆怯,如突遇惊恐,或悲伤过级,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或心气素虚,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痹病日久,内舍于心,痹阻血脉,心血运行不畅,而发心悸;或用药过量或毒性较大,损及于心,如乌头、附子,如西药洋地黄、阿托品、奎尼丁等,均能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
有关。
心悸有虚实之分,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或心阳虚伪其本,痰火瘀阻为其标。
如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病久,气血阴阳严重亏虚,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病情继续发展,可见阴阳俱损、心阳暴脱等危重证候,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猝死。
【辩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心悸多虚实相兼,虚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实
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在正虚方面,即一脏虚损者重。
在
邪实方面,一般而言,单见一种夹杂者重。
2.辨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数脉主寒;脉有力为实,无力为
虚。
阳盛则结。
脉数滑有力为痰火,涩脉多提示有瘀血,迟而
无力为虚寒,脉象迟、结、代无力者,一般多属虚寒,结脉多
提示气血凝滞,代脉常见元气虚衰、脏气衰微。
若脉虽数、促
而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
为虚寒之象。
其中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
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3.辨心悸的轻重从引起心悸的原因、发作的频率、病程的
长短及伴随症状区分心悸的轻重。
如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
伴有痰热内忧,胆气不舒者较轻;心悸频发,病程已久,脏气
虚损,痰瘀阻滞心脉者较重。
即惊悸较轻,怔忡较重,发作急
骤,伴有亡阳者多危重。
(二)辨证分型
1.心虚胆怯
证候表现:心悸每因惊恐而发,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惊,苔薄白,脉虚弦。
护治法则: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治疗代表方: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
证候表现:心悸,头晕乏力,面色晄白,舌质淡,脉细弱。
护治法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治疗代表方:归脾汤)
3.心阳不振
症候表现:心悸不安,动则更甚,头晕,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结代。
护治法则: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治疗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4.阴虚火旺
症候表现:心悸不宁,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心烦,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护治法则:养心安神,滋阴清火。
(治疗代表方: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5.水饮凌心
症候表现:心悸怔忡不已,腕腹痞满,形寒肢冷,咳吐痰涎,眩晕伴面浮肢肿,渴不欲饮,小便短少,舌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
护治法则: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治疗代表方:苓桂术甘汤)
6.心血瘀阻
证候表现:心悸不安,胸闷或胸痛时作,或唇甲紫黯,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护治法则: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治疗代表方:桃仁红花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