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表演技巧
相声开篇技巧
![相声开篇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1489bf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d.png)
相声开篇技巧相声开篇技巧1. 善用开场白•使用幽默的开场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通过开场白展示相声演员的个人特色,建立亲和力。
•针对当前热点、社会事件等内容进行调侃,与观众建立共鸣。
2. 创造情境•通过言语和表情创造一个具体的情境,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
•使用夸张和幽默的描写,增加笑点和趣味性。
•辅以形象的动作表演,加强情境的表达。
3. 增加悬念•在相声开篇时引入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或情节,引起观众的好奇心。
•刻意制造悬念,让观众希望看到后续的发展和答案。
•在开篇的结尾处给出答案,满足观众的期待,同时加强笑点。
4. 运用对比手法•利用对比来制造笑点,增加相声的幽默感。
•对比可以是时间、空间、性格、大小、年龄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矛盾和冲突,激发观众的笑点。
5. 展示角色鲜明•在相声开篇时,通过言语和表情展示相声角色的特点和个性。
•通过与其他角色的互动,突出主要角色的特色和魅力。
•给观众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后续的相声内容。
6. 体现时代特色•在相声开篇时,可以通过情境和对话来体现当下社会、文化和时代的特点。
•利用时事、流行语等元素,让观众觉得与相声内容紧密相关。
•增加观众的共鸣和笑点,使相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7. 注意语言的节奏•相声开篇时需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把握,保持稳定的节奏感。
•合理运用停顿和重音,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幽默感。
•通过语言的节奏来控制观众的笑点,让笑声更加连绵不断。
8. 气场的营造•相声开篇时,要通过自信而放松的姿态,展示出自己的演艺实力。
•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紧张感,给观众留下一个舒适和轻松的印象。
•通过展现自己的气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愿意听下去。
以上是相声开篇的一些常用技巧,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巧,相声演员可以在开场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营造出一个幽默、有趣的氛围,为后续的相声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
9. 讲故事•在相声开篇时,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来吸引观众的兴趣。
8 传统相声的表演
![8 传统相声的表演](https://img.taocdn.com/s3/m/9c685c48a8956bec0975e399.png)
瓢把儿
• 是“垫话”和“正活”之间的过渡成分。
• 瓢,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多用对半剖开的葫芦或木头制 成,所以传统意义上的瓢应是半葫芦状的。把儿,名词, 指手拿握的位置。瓢把儿,指瓢的捏握端。
《劝架》的“瓢把儿”
• 这叫“热炕诗”一首。您说这值当的打架吗? 一个要在炕头上睡, 那 老婆没让, 就因为这么点事吵起来啦。我想这老婆也不对, 你就让他在 炕头上睡不完了吗, 他不是外人。在生活中, 这个吵嘴打架那是很容易 发生, 也并不奇怪, 但是通过两方的对话, 这里边存在着可笑的因素, 也就是我们相声的素材。相声是个喜剧形式, 是搞语言艺术的。为什 么大家都爱听相声呢? 因为相声是逗乐的。那么, 相声中笑料由什么 地方来的呢? 笑料来自生活当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在一天二十四 小时内随时都能发生可笑的因素, 经过相声演员加工编写, 就成为一段 相声节目。
•
“瓢把儿”贵在少而精, 如能作到一笔带过, 当然再好也不过了, 然而, 有些相 声“垫话”与“正活”不是内容上一脉相承, 而是拧着,“瓢把儿”能否作到 “少而精”, 就得看演员的功力了。 如“垫话”《顺情说好话》的结尾是这样的: 乙 我有六个儿子。 甲 好哇! 一个儿子一天给你两块钱, 一天就十二块钱, 好哇! 乙 好什么呀, 死了五个啦! 甲 好哇! 乙 还好哪? 六个儿子剩一个了, 还好哪? 甲 你不懂呀! 常言说得好:“好儿不用多, 一个顶十个。” 乙 咳! 这一个儿子也没落住。 甲 怎么没落住啊? 乙 前些日子我们家里着火啦, 烧在里头啦! 甲 好哇! 这您过得可旺盛啦! 乙 还好哪! 我们都家败人亡啦! 甲 好啊, 那您就干净啦! 乙 像话吗?
卖:认真负责的创作态度
• 卖,在相声表演中,前辈人是针对演员艺术创作的态度 提出来的。那时,他们常说,观众花钱是来买演员的艺术, 演员应该“卖力气”表演,对得起观众。一些有名望的相 声表演艺术家,非常瞧不起表演时 有的演员表演“游懈”,不是假“戏”真做,而是随随便 便象闹玩似的。还有的是“人来疯”,看观众的多少表演。 如果观众来的多,段子又对观众的口味,就想露一手,恨 不得把所有的包袱全使上,分外卖力,一旦发现是半堂座, 就没有那么大精神表演了,留偷手,草率从事,搪塞观众。
单口相声 方法
![单口相声 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5dee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c.png)
单口相声是一种传统的曲艺形式,通常由一个演员独自表演,通过讲述幽默的故事、笑话或对社会现象的讽刺来吸引观众。
以下是一些单口相声表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 选题与构思:选择有趣、贴近生活的话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社会现象,或者是对名人、事物的模仿。
构思时要考虑如何将这些话题编织成引人发笑的故事。
2. 故事叙述:单口相声的故事叙述要有吸引力,要能够让听众产生好奇心,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同时,故事要紧凑、逻辑清晰,避免拖沓和重复。
3. 包袱与笑料:包袱是单口相声中最重要的笑料,是指在故事中设置的悬念、反转或者是对某个事物的双关、讽刺。
包袱的设置要自然,不能生硬,要在听众意想不到的时候给出,才能达到最好的笑效。
4. 语言运用:单口相声的表演者需要擅长运用语言,包括语音、语调、语速的控制,以及各种方言、口音的模仿。
此外,恰当的拟声词和夸张的形容也是增加笑点的重要手段。
5. 表情与肢体动作:虽然单口相声主要依靠语言来表演,但表情和肢体动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通过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可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表演者的幽默。
6. 互动与反馈:单口相声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观察听众的反应,适时与听众互动,比如提问、邀请听众上台等,这样可以增强
与听众的联系,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7. 结尾:一个好的结尾能够使整个单口相声画龙点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可以是对故事的总结,也可以是一个突然的反转或者是一个寓意深刻的笑话。
练习单口相声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反思,通过不断的演出和观众的反馈,表演者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
相声的十二项基本功
![相声的十二项基本功](https://img.taocdn.com/s3/m/e79c7c7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d.png)
相声的十二项基本功稿子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相声的十二项基本功。
这第一项啊,就是说。
说啥?那可多了去了,绕口令、贯口,得说得又溜又清楚。
你想啊,要是说都不利索,那观众不得着急嘛!第二项是学。
学各种声音,学方言,学人物特点。
就像个模仿大师一样,一开口就能把人逗乐。
唱也是很重要的一项。
可不是随便唱唱歌,得会唱太平歌词,那韵味得足。
还有逗,这可讲究技巧啦。
怎么把包袱抖响,怎么抓住观众的心,都得琢磨。
捧也不容易,得配合好逗哏的,接话要恰到好处,不能抢风头,也不能掉链子。
然后是迟、急、顿、挫。
说话的节奏得掌握好,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这样才有味道。
再说说卖、高、满。
表演的时候得放得开,有热情,把场子给热起来。
还有口、手、眼、身、步。
这身体语言和眼神也得跟上,动作得协调,让人看着舒服。
相声这十二项基本功,一项都不能马虎。
要想把相声说好,那可得下大功夫,天天练,天天琢磨。
不过啊,当看到观众被逗得哈哈大笑,这一切就都值啦!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来唠唠相声的十二项基本功。
你知道吗?这头一项就是说,得嘴皮子利索,像那机关枪似的,一溜儿话出来,又清晰又好听。
学也不简单,学啥像啥,学鸟叫能引来真鸟,学方言能让当地人都以为是老乡。
唱可别小瞧,太平歌词那是有板有眼,调儿得正,词儿得准。
逗就更有趣啦,怎么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这可是门大学问。
捧也很关键,要能托住逗哏的,就像那绿叶衬红花。
迟急顿挫把握好,节奏一准儿错不了。
卖力气表演,把浑身的劲儿都使出来。
高,得有那个气势,能镇住场子。
满,满满的热情,感染每一个观众。
还有口手眼身步,配合得那叫一个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戏。
这十二项基本功,就像十二把钥匙,能打开相声的欢乐大门。
要想成为相声高手,就得把这十二把钥匙都握在手里,勤加练习,不断琢磨。
等练成了,站在台上,那就是光芒四射,让大家都乐开怀!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
相声中的十大规矩
![相声中的十大规矩](https://img.taocdn.com/s3/m/06bf217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f.png)
相声中的十大规矩相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幽默、夸张、夸张、夸张的表现手法,讲述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引人发笑。
在相声中,有着十大规矩,这些规矩不仅是相声表演的基本准则,也是相声艺术的精髓所在。
第一条规矩是“开场白要有头脑,笑话要有分寸”。
相声的开场白是相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有头脑,要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相声中的笑话也要有分寸,不能过于低俗或过于冷淡,要符合观众的口味。
第二条规矩是“说话要有技巧,动作要有节奏”。
相声表演不仅要有精湛的口才,还要有优美的动作,这些动作要与话语相呼应,形成一种优美的节奏感。
第三条规矩是“语言要有文化,情感要有温度”。
相声表演中的语言要有文化内涵,要能够传递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情感也要有温度,要能够打动观众的心灵。
第四条规矩是“表演要有特色,形象要有个性”。
相声表演要有自己的特色,要能够与其他相声表演区分开来。
同时,表演者的形象也要有个性,要能够让观众记住自己。
第五条规矩是“节目要有亮点,段子要有高潮”。
相声表演中的节目要有亮点,要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同时,段子也要有高潮,要能够让观众捧腹大笑。
第六条规矩是“语言要有幽默,表情要有趣味”。
相声表演中的语言要有幽默感,要能够让观众感到开心。
同时,表演者的表情也要有趣味,要能够让观众感到愉悦。
第七条规矩是“节奏要有变化,情绪要有起伏”。
相声表演中的节奏要有变化,要能够让观众感到新鲜。
同时,情绪也要有起伏,要能够让观众感到激动。
第八条规矩是“语言要有节制,动作要有规律”。
相声表演中的语言要有节制,不能过于冗长。
同时,动作也要有规律,要能够让观众感到舒适。
第九条规矩是“表演要有互动,观众要有参与”。
相声表演中的表演者要与观众进行互动,要能够让观众参与其中。
同时,观众也要有参与感,要能够与表演者产生共鸣。
第十条规矩是“表演要有收尾,笑声要有回荡”。
相声表演中的收尾要有力度,要能够让观众感到满意。
同时,笑声也要有回荡,要能够让观众久久不能忘怀。
单口相声格式
![单口相声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b2d300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b.png)
单口相声格式引言概述:单口相声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以幽默、夸张和机智的语言表达为特点。
它通过一人扮演多个角色,运用声音、表情、动作等手段,以幽默的方式讲述故事或描绘场景,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思考。
本文将介绍单口相声的格式及其特点。
正文内容:1. 单口相声的开场(Introduction)1.1 情景引入: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场景或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2 自我介绍:相声演员会以幽默的方式介绍自己的身份、经历或特点,以增加观众的熟悉感。
1.3 打招呼:演员会与观众互动,通过问候或调侃来烘托气氛。
2. 单口相声的角色切换(Character Switching)2.1 声音变化:演员通过改变声音的音调、音量、语速等,切换不同角色的形象。
2.2 表情动作:演员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模拟不同角色的神态和动作特点。
2.3 语言特点:演员会运用不同的方言、口音或特殊语言表达,塑造角色的个性和特色。
3. 单口相声的故事情节(Storyline)3.1 情节发展:演员通过讲述故事的起承转合,引导观众进入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3.2 情节转折:演员会设置一些意外或反转的情节,增加观众的惊喜和笑点。
3.3 情节高潮:演员在故事的高潮部分,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演绎,达到笑果最大化。
4. 单口相声的段落划分(Segmentation)4.1 段落过渡:演员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之间设置过渡语句,使整个相声表演更加流畅。
4.2 段落设计:演员会将相声表演划分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独立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4.3 段落互补:演员通过设置不同的段落,使相声表演更加丰富多样,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5. 单口相声的结尾(Conclusion)5.1 总结回顾:演员会以幽默的方式回顾整个相声表演的情节和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5.2 感谢观众:演员会表达对观众的感谢,并以幽默的方式与观众互动,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5.3 结束语:演员以幽默的方式结束相声表演,给观众留下欢快的印象。
相声的表演技巧
![相声的表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d32aa6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5.png)
相声的表演技巧相声表演技巧(一)粉碎"四人帮"后,相声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无论专业队伍,还是业余队伍,都不断的扩大。
有很多同志写信问我,怎样才能做一名相声演员,我在这里,简略地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做相声演员的条件要想做一名相声演员,首先要具备会说普通话的条件,嘴、舌无甚生理毛病,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口齿伶俐吧~否则,不宜做相声演员。
其次是嗓子要好,便于学唱,如果嗓子不好,只能说不能唱,也是演员本身的一个不足。
再次是模仿能力要强,要善于模仿各种人物形体动作、各种人物语言、各种方言、各种声音。
半天学不会一个动作,半天学不会一两句方言,是不适合做相声演员的。
还有一点,就是接受能力要强,反映得快。
初学相声的同志,恐怕最起码要具备以上四个条件。
2、做相声演员要有广泛的知识相声艺术题材广阔,内容丰富。
从大地上的一根草,到苍穹无垠的太空世界,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到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家长里短,社会风气,自然科学,真是无所不包。
我们需要多少知识,才能把它们反映出来呢,请看: 《天文学》需要你懂些天文知识。
《地理图》需要你懂些世界地理。
《八扇屏》需要你懂些历史知识。
《君臣斗》需要你懂些官场知识。
《大相面》需要你懂些"相法"知识。
《解学士》需要你懂些对联知识。
《戏剧杂谈》需要你懂些戏曲知识。
……一段相声一个内容,一个相声演员需要很多知识,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老一代相声演员,大都是口传心授,有的没文化,不会写字,那是社会造成的。
而今天,相声不单单是起到娱乐欣赏作用,更主要的是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讴歌新长征路上的新人新事,鞭挞一切不正之风,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广泛的知识。
怎样才能具有广泛的知识哪,不说全懂吧,就是懂些,就需要学多少东西吧~一句话,靠学。
博学才能多懂。
要有广泛的爱好,要有广泛的兴趣。
第一重要的是文学知识。
因为相声是讽刺文学,本身就需要有较丰富的语文知识,文字要精炼,语言要幽默。
传统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之“学”
![传统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之“学”](https://img.taocdn.com/s3/m/cfadc5efb8f67c1cfad6b84b.png)
• 所谓学各种声音包括那些哪?我们常遇到 的有汽车、火车、轮船、摩托的声音,猪、 狗、牛、羊、鸡、鸭、猫以及各种鸟的鸣 叫,刮风、下雨、打雷、电铃、电话、马 达、劈柴、走路、打人、枪声、大炮、拉 锯、倒水、哭声、笑声以及各种乐器的声 音等等。
四、摹拟人物
• 除了要掌握人物的语言特点外,还要摹拟人物的表情、神 态、动作,这样人物的形象就栩栩如生了。在摹拟人物时, 主要是分清男女老少,象大姑娘,小伙子,老头,老太太, 成人,小孩。再细些要分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等。 再细些要能表演各种人物,如幼儿,少年,青年,壮年, 中年,老年以及五十岁的、六十岁的、七十岁以上的老头、 老太太的语言动作特点,我们都要在表演上分得出来。 • 摹拟各种动作,还包括人物的特点,象走路、手势,其它 象骑马、骑车、坐船、坐轿,古典戏曲动作、各种舞蹈动 作等等。如段子需要,还要学各种动物的动作,各种物体 的姿态,样式。要点到而已,叫人一看就很像。这一点, 也是相声演员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马季《找堂会》——深武饶安方言
相声的倒口来自评书
• 评书最初的“变口”仅有三种:山东口音、 山西口音、江南口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始有了扩展,增加了河北深县及京东口音。 相声则多用山东、天津、广东、江苏、河 北唐山、河南、东北等地方言。
倒口段子
• 拉洋片、学四省、双学济南话、天津话、 找堂会、怯洗澡、怯算卦、猪吃豆腐、老 北京话、怯拉车、怯卖菜、交租子 等。 • 由“怯”的本义的引申义(蔑视贬低外行人) 命名的“怯相声”占大多数,有二十多段。 采用和不采用“倒口”手法的大约各占一 半。经常上演的曲目有《怯算命》、《怯 讲究》、《怯治病》、《怯教书》、《怯 当行》等。
• 《学四象》学大姑娘、老太太、小伙子的 神情 。 • 《学聋哑》学聋哑人的手语表达方式。
学相声基本功教材
![学相声基本功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b11f35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2.png)
学相声基本功教材学相声基本功教材相声是一种讲究语言幽默和表演技巧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相声艺术已经成为了现代艺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种表演形式。
如果你想要学习相声,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功。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学习相声基本功所需掌握的知识点:1. 立场姿势相声演员在舞台上的第一步,就是要站好姿势。
取得一个稳定的站立姿势,是展示身体力量和稳定性的关键。
如何取得一个合适的站立姿势?首先要掌握“三点定位法”,指的是两脚之间,两膝中心,两肩线,三点处于同一条直线。
站姿要稳健,脚距前后宽度适中,两脚并拢,踵部拧紧地面,一个人的脚尖和前膝盖对齐。
2. 声音控制相声的表演形式是通过语言来传达幽默和情感,因此声音的控制至关重要。
首先是要学会声带发声,即气流从肺部通过声带,嗓音产生的基本方式。
同时,善于控制声音的高低和力度也是相声表演的关键,让观众在听到不同的声音时,能够轻松地调整情感的反应。
3. 动作表演相声的表演形式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呈现,也需要在表情和动作方面进行配合。
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往往能够更好地全面展示角色的情感状态,有助于更好地让观众理解和享受到笑点。
需要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表演技巧,如转身、前行步伐、手势、化妆等。
4. 小品编排相声的表演形式往往是以小品的形式呈现,因此小品编排的技巧也很重要。
一部成功的小品编排包括舞台设计、角色设计、行为设计、语言设计等内容。
需要学会分类细化,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小品编排方案。
总体来说,要学习相声,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不仅仅是技能,也包括了态度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相声不仅是一种形式的表演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学习基本功并不是单纯的机械操作,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实践和探索。
但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热情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在相声的舞台上夺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
![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d48d44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6.png)
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简单的数字分析,过去一个相声节目,老艺人为了糊口可能会反复的在“地”上演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一、要知词意相声演员在学说一段相声之前,要知道这段相声作品的意义。
要知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
主题思想就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说明的问题。
人物思想是指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作者在作品里塑造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是有思想、有性格的。
演员不仅要知道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还要知道每句台词的意义。
这是说好一段相声的首要问题。
二、要吐字真作为一个相声演员,要有伶俐的口齿。
相声是笑的艺术,也是语言艺术。
什么段子也离不了说唱哏、学哏,也离不了说,因此它要求演员吐字要真,字字要送到观众耳朵里去,观众听得清楚,才能发笑。
观众听不清楚,就笑不了啦。
不能叫观众一边听,一边问别人:“他说的是什么?”那位回答:“我也没听真。
”这样就影响效果了。
吐字不真,如“钝刀割肉”。
有人主张“咬字要狠”。
我觉得咬字不能狠,咬字过狠,也使人听着不舒服。
相声演员为什么练习《绕口令》?就是为锻炼唇、齿、牙、舌、喉,要把平、上、去、入四声字说准确。
三、要发音准相声演员发音要准确。
发音主要指的是唇、齿、牙、舌、喉五音要准。
相声演员是用丹田发音,虽不象戏曲演员那样要求好嗓子,但也得能说能唱,丹田气足,声音要美,说出来好听,唱出来够味儿。
过去有好嗓子的不多,因为唱是竖音,说是横音,再加上那时生活所迫,一天要说七、八段,这样就把嗓子说横了,也就是累坏了。
在三、四十年代只有几位有好嗓子的,学戏曲、学唱大鼓、杂曲,学唱歌曲,唱哏并不多。
现在很多段子是又说又唱,它就更要求演员有好嗓子。
学说相声不但要锻炼吐字,还要练习发音。
声音要美,要注意轻重音儿、高矮音儿,尽量要把语气说对,把话说得悦耳动听,避免怪声、怪调儿、尖音儿、炸音儿,别使观众听着不舒服。
说唱出来,要使观众爱听。
四、要气口匀相声表演艺术,没有鼓板伴奏,看起来好象没有节奏。
相声表演知识点归纳总结
![相声表演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20a2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0.png)
相声表演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声表演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功底、表演技巧、情感表达和身体动作。
首先,语言功底是相声表演的基础,演员需要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和流利的口才,能够在表演中运用各种方言和俚语,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地域性。
其次,表演技巧是相声表演的核心,演员需要通过声音、语速、语调、停顿、切换角色等方式,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境,使观众产生共鸣。
再次,情感表达是相声表演的灵魂,演员需要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表演,来打动观众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表演的力量。
最后,身体动作是相声表演的辅助手段,演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动作等方式,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相声表演的台词主要包括段子和笑话两种形式。
段子是相声表演中常见的形式,通常由两个演员进行对答式的表演,其中一人演出一段,另一人进行回应,以此类推。
段子的内容通常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烦恼、困惑、荒诞和荒谬,以幽默的方式来讽刺和嘲讽现实生活,使观众产生共鸣。
笑话是相声表演中常见的形式,通常由单个演员进行表演,通过讲述一些轻松活泼的笑话,来引起观众的笑声和欢乐。
笑话的内容通常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趣事和趣味,以幽默的方式来取悦观众,使他们感到快乐和愉悦。
相声表演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性、幽默性、传统性和现代性。
首先,地域性是相声表演的重要特点,不同地区的相声表演风格各异,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其次,幽默性是相声表演的本质特点,相声表演以幽默的段子和搞笑的笑话为主要形式,以引起观众的笑声和共鸣,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
再次,传统性是相声表演的文化特点,相声表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社会生活,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魅力。
最后,现代性是相声表演的时代特点,相声表演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吸收了现代文化元素和时尚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时代气息。
校园相声剧本
![校园相声剧本](https://img.taocdn.com/s3/m/24d896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8.png)
校园相声剧本标题:校园相声剧本引言概述:相声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其幽默风趣的表演形式深受人们爱慕。
在校园中,相声也成为一种受欢迎的表演形式,校园相声剧本更是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兴趣。
本文将从校园相声剧本的创作、表演技巧、角色塑造、情节设置和趣味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创作1.1 确定主题:校园相声剧本的主题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和笑声。
1.2 编写段子:段子是相声剧本的灵魂,要具有幽默、风趣和生动的特点。
1.3 确定结构:相声剧本通常分为开场白、对口相声、串场等部份,要合理安排结构,保持节奏感。
二、表演技巧2.1 技巧训练:学生在表演校园相声时,需要进行口才训练、表情训练等,提高表演技巧。
2.2 节奏掌握:相声表演的节奏感很重要,要掌握好节奏,让笑点更加突出。
2.3 合作配合:校园相声通常是多人合作表演,要进行默契训练,保持配合默契。
三、角色塑造3.1 人物性格:校园相声剧本中的角色要具有鲜明的个性,让观众容易辨识和爱慕。
3.2 角色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要有冲突和互动,增加戏剧张力和趣味性。
3.3 角色形象:角色形象要生动鲜明,服装、化妆等要符合人物特点,增加表演效果。
四、情节设置4.1 开场设计:开场白要引起观众的兴趣,让观众主动进入剧情。
4.2 情节发展:情节要有起伏,通过对话和情节设置引起笑点,让观众捧腹大笑。
4.3 高潮收尾:剧本的高潮部份要设计精彩,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结尾要圆满。
五、趣味性5.1 反转设计:在剧情中加入反转设计,让观众始料不及,增加趣味性。
5.2 双关语:适当运用双关语和谐音,增加笑点和幽默感。
5.3 互动环节:在表演中加入互动环节,与观众互动,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总结:校园相声剧本的创作需要注意主题、段子、结构等方面,表演技巧要训练口才、掌握节奏、合作配合,角色塑造要注重人物性格、关系和形象,情节设置要有起伏和高潮收尾,趣味性要通过反转设计、双关语和互动环节增加笑点和趣味性。
相声传统艺术概念及特点
![相声传统艺术概念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597e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c.png)
相声传统艺术概念及特点
1.语言幽默:相声通过巧妙运用语言、语音、语调等元素,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情节和
人物,使观众产生欢乐和愉悦的感觉。
2.表演技巧:相声演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表演技巧,包括声音、姿态、表情等多个方面,以
形象地展现角色和情节,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
3.内容广泛:相声的题材广泛,可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现象、人物性格、历
史事件等等,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4.结构严谨:相声的表演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铺垫、高潮、收尾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
明确的作用和目的,使整个表演紧凑有序。
5.互动性强:相声表演中,演员之间的互动和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互动都非常强,演员需要
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应对,与观众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
相声的技巧和规律
![相声的技巧和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d1e524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c.png)
相声是一种中国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
以下是一些相声表演的技巧和规律:
1. 说:说绕口令,贯口,念定场诗,数来宝等。
2. 学:学各省方言,各种地方戏曲,曲艺,流行歌曲,大小买卖的吆喝,学口技等。
3. 逗:能说单口,可以逗哏、捧哏、腻缝儿,会双簧(前脸,后身)等。
4. 唱:会唱太平歌词,开场小唱。
相声表演需要注意以下规律:
1. 铺平垫稳:叙述故事情节要交代清楚,为后面的“包袱”做好铺垫。
2. 三翻四抖:在铺垫部分设置好“包袱”,经过再三铺垫后再把“包袱”抖出来。
3. 迟疾顿挫:叙述故事和抖“包袱”时要掌握好节奏,有快有慢,有张有弛。
4. 顶针续麻:上一个“包袱”的结尾作为下一个“包袱”的开头,环环相扣。
相声表演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幽默感和应变能力,同时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相声知识总结
![相声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bb11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d.png)
相声知识总结1. 什么是相声?相声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既有音乐的元素,又有戏剧的元素,以幽默的对话和夸张的表演为特点,被广大观众所喜爱。
相声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评书和弹词,经过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声通常由两个演员进行对话,主要通过言语和肢体动作来传达情感和表达观点。
2. 相声的发展历史相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评书和弹词。
在清朝晚期,相声开始演变为茶馆小戏,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
到了民国时期,相声开始走向舞台,逐渐形成专业化的演出形式。
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声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3. 相声表演的基本技巧相声表演包含了许多基本技巧,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技巧:3.1 对分对分是相声表演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它指的是两个演员之间的问答对话,通过迅速的对答和默契的配合使观众产生欣赏的效果。
3.2 报数报数是相声表演中的一种技巧,演员通过快速和准确地报数来展示技艺和配合能力。
这种技巧要求演员在节奏和语言上保持一致,给观众带来回味和欢笑。
3.3 夸张表演夸张表演是相声中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语言来表达情感和引起观众的笑声。
演员在夸张表演时需要保持节奏和控制好力度,以产生滑稽和幽默的效果。
4. 相声的流派相声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艺术家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相声流派:4.1 北方相声北方相声是相声的主要流派之一,以北京和天津为代表。
北方相声注重言简意赅、精华遣词,通过对话和逗趣引发观众的笑声。
4.2 南方相声南方相声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以苏州、上海为代表。
南方相声注重细节刻画和情感表达,演员通常在相声中融入更多的戏曲元素。
4.3 评书相声评书相声是相声和评书结合的一种表演形式,讲述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给观众带来故事性和文化性的双重享受。
5. 相声的意义和影响相声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5.1 传承文化相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历史和民俗的记忆,通过演员的口述和表演,将这些传统的故事和文化传承给后代观众。
相声的表演技巧之谈
![相声的表演技巧之谈](https://img.taocdn.com/s3/m/dbc249d433d4b14e85246855.png)
相声的表演技巧之谈相声的表演,是演员进行再创作,进而获得完美演出效果的重要手段。
过去,前辈相声演员很看重它,并在长期演出活动中总结了四个字;“帅、快、卖、怪”,即台上帅、“现哏”快、卖力气、怪相逗乐。
他们以此为要则,付之实践,力求增强相声的艺术感染力。
前辈人在四字要则里所阐述的这些主张,是相声艺术在当时发展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如“怪”)今天照搬使用显得不妥。
尽管如此,其中仍有不少主张具有借鉴和使用价值。
这里,就此谈些体会,难免挂一漏万。
帅:美的精神风貌帅是相声演员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风貌在演员表演中体现出来的是潇洒大方,轻松有序,不温不火,自然适度,从而给观众以幽默风趣,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和美感。
有人认为,演员长相俊秀,装束华丽,上台就帅。
这是一种误解,至少不够全面。
因为相声和其它姊妹艺术一样,有个再创造的过程,演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技巧和修养之外,还需要向生活学习,从中吸取营养,再经过仔细揣摸,反复锤炼,才有可能获得这种魅力和美感,才有可能做到帅。
单凭仪表就很难奏效了。
就说长相吧,有的演员年轻、俊秀,假如他表演时给观众的不是“蚂蚱脸”就是“满脸跑眉毛”,要么动作怪僻,举止僵硬,无潇洒,轻松之感,反而显得造作有余,使人生厌。
那么,长相再好管什么用?这就不能称其为帅。
帅是相声表演艺术的美学标准。
演员单凭装束华丽,当然也不能称帅。
近来,发现有些演员不顾节目内容的需要,在装束上一味赶时髦,学洋派,表演时不仅有穿西服系领带的,还有留着长发、大鬓角的,而且头梳得油光净亮。
这股风气很不好,应该煞住。
假如用这种装束表演反映有关“售货员”、“领导干部”内容的段子,不但“使身”受限制,而且显得不伦不类。
现在的售货员和领导干部有这种打扮的吗?!表演得再好,人家也不信服,兴许说你在出洋相呢!自以为这样装束很帅,其实不仅不帅,还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所以,相声演员表演时的装束如何,不可小看了,它直接影响着表演的艺术效果。
相声台词口吐莲花
![相声台词口吐莲花](https://img.taocdn.com/s3/m/bab086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5.png)
相声台词口吐莲花相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幽默风趣的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言语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传达思想。
其中,口吐莲花是一种特殊的技巧,指的是相声演员运用巧妙的口才和创造力,在短时间内讲述出很多案例或故事。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相声台词口吐莲花的魅力。
相声艺术中的口吐莲花,要求相声演员在短时间内将不同的案例或故事串联起来,使得整个相声更加生动有趣。
这种表演技巧需要演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口才能力。
相声台词的精妙之处在于,通过相声演员的巧妙串联,将各种看似没有相关性的人物、事情和场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声的世界。
在相声艺术中,口吐莲花是一项高难度的技巧,需要演员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娴熟的表演技巧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相声演员在口吐莲花时,并不是简单地将一大堆案例或故事罗列出来,而是通过逻辑和幽默感的结合,将这些案例或故事相互联系起来,呈现出一个生动有趣的连贯故事。
相声台词口吐莲花的基础是相声演员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的观察和理解,才能构建出一个真实的、贴近人心的相声世界。
相声演员通过巧妙地运用比喻、夸张和幽默的表达方式,将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和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给观众,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相声艺术的魅力。
相声台词口吐莲花的魅力在于它的丰富性和创造力。
相声演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将各种看似不相干的元素组合在一起,相声演员能够产生出出乎意料的效果,给观众带来独特的体验。
这种创造力不仅需要相声演员对传统相声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他们关注时事热点,紧跟时代潮流,用妙语和幽默的表达方式让观众产生共鸣。
相声台词口吐莲花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不仅在于它的艺术性,更在于它的温暖和情感的传递。
相声演员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和情感真挚的表演,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他们通过相声台词,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在欢笑和思考中体验到生活的智慧和美好。
说话相声的方法
![说话相声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4a904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3.png)
说话相声的方法一、相声的基本概念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它主要通过说、学、逗、唱的方式来逗乐观众。
就像我们平时跟朋友聊天打趣似的,不过是更加有技巧性的。
比如说,两个人在台上,一个捧哏,一个逗哏,捧哏的就像是给逗哏的搭架子,让逗哏的能够更好地发挥,说出那些好笑的段子。
二、相声的语言特点1. 幽默风趣这是相声最明显的特点啦。
要学会用一些意想不到的词或者说法。
比如说“我这一天啊,就跟那没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撞”,用这种比较形象的说法来形容自己的忙碌或者迷糊状态,就很有趣。
2. 口语化千万不能文绉绉的。
像我们平常说话那样就对了。
要是说“吾今日甚是忙碌”,这就不是相声的调调了,得说“我今天可忙坏了”。
3. 贴近生活说的东西得是大家都能懂,都经历过的。
像讲去菜市场买菜,跟卖菜大妈讨价还价的事儿,观众一听就有共鸣。
三、相声的表演技巧1. 表情和动作表情要丰富,动作要自然。
比如说讲到一个很惊讶的事情,眼睛得瞪大,嘴巴得张开,再配合一个向后仰的动作。
不能就干巴巴地站在那说。
2. 节奏把握说话的快慢要有节奏。
讲一些铺垫的时候可以慢一点,到了抖包袱的时候就得快一点,这样才能让包袱响起来。
就像讲一个笑话,前面慢慢说情况,最后突然说出笑点。
3. 与搭档的配合如果是两个人说相声,那配合可太重要了。
逗哏的得知道捧哏的什么时候该接话,捧哏的也得明白逗哏的意图,及时给回应。
比如逗哏的说“我昨天看见一个特别奇怪的东西”,捧哏的就得接着问“啥东西啊”,这样才能把故事继续下去。
四、相声的段子创作1. 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素材。
像邻里之间的趣事,上班或者上学遇到的尴尬事儿,都可以写进段子里。
比如说上班老是迟到被老板批评,就可以把这个过程编成一个有趣的相声段子。
2. 联想和夸张把一些事情进行联想和夸张。
比如把一个人长得黑,可以夸张成“他黑得晚上都看不见人,只有牙是白的,一笑就跟飘着两排白珍珠似的”。
3. 反转在段子里设置反转。
前面说一个事情是这样的,最后突然来个大反转。
相声术语 叠活
![相声术语 叠活](https://img.taocdn.com/s3/m/5de585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1.png)
相声术语叠活
叠活,是相声中常见的一种表演技巧。
它指的是相声演员通过快速、灵活地切换语境和角色,将多个段落或故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叠活的艺术在于巧妙地运用语言和情感,将不同的情节和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思考。
叠活的魅力在于它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相声演员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情节,灵活运用各种技巧,让观众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比如,一个叠活可以通过幽默的对话和夸张的表情,让观众感受到快乐和轻松;另一个叠活可以通过悲伤的背景和真挚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思考和共鸣。
在叠活中,相声演员需要准确地把握每一个语境和情节的转换点,使得整个叠活流畅自然。
他们可以通过切换语速、音调和语气,让观众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叠活的成功在于演员的敏锐观察力和准确表达能力,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洞察。
叠活的魅力也在于它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思考。
相声演员可以通过叠活的方式,讽刺和批判社会中的不公和荒谬,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同时,叠活也可以通过温情和感动,传递人性和情感的力量,给观众带来心灵的触动和感动。
叠活是相声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演技巧。
它以灵活的语言和情感表达,将不同的情节和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思
考。
通过叠活,相声演员可以展示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叠活是相声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我们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和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声表演技巧第一章怎样做一名相声演员粉碎“四人帮”后,相声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无论专业队伍,还是业余队伍,都不断的扩大。
有很多同志写信问我,怎样才能做一名相声演员,我在这里,简略地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做相声演员的条件要想做一名相声演员,首先要具备会说普通话的条件,嘴、舌无甚生理毛病,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口齿伶俐吧!否则,不宜做相声演员。
其次是嗓子要好,便于学唱,如果嗓子不好,只能说不能唱,也是演员本身的一个不足。
再次是模仿能力要强,要善于模仿各种人物形体动作、各种人物语言、各种方言、各种声音。
半天学不会一个动作,半天学不会一两句方言,是不适合做相声演员的。
还有一点,就是接受能力要强,反映得快。
初学相声的同志,恐怕最起码要具备以上四个条件。
2、做相声演员要有广泛的知识相声艺术题材广阔,内容丰富。
从大地上的一根草,到苍穹无垠的太空世界,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到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家长里短,社会风气,自然科学,真是无所不包。
我们需要多少知识,才能把它们反映出来呢?请看:《天文学》需要你懂些天文知识。
《地理图》需要你懂些世界地理。
《八扇屏》需要你懂些历史知识。
《君臣斗》需要你懂些官场知识。
《大相面》需要你懂些“相法”知识。
《解学士》需要你懂些对联知识。
《戏剧杂谈》需要你懂些戏曲知识。
……一段相声一个内容,一个相声演员需要很多知识,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老一代相声演员,大都是口传心授,有的没文化,不会写字,那是社会造成的。
而今天,相声不单单是起到娱乐欣赏作用,更主要的是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讴歌新长征路上的新人新事,鞭挞一切不正之风,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广泛的知识。
怎样才能具有广泛的知识哪?不说全懂吧,就是懂些,就需要学多少东西吧!一句话,靠学。
博学才能多懂。
要有广泛的爱好,要有广泛的兴趣。
第一重要的是文学知识。
因为相声是讽刺文学,本身就需要有较丰富的语文知识,文字要精炼,语言要幽默。
各种包袱就是文学中极特殊的句子,极特殊的结构。
因此相声演员需要有较厚的文学底子,对古今中外的名著,甭说研究,起码要读过。
像《东周列国》、《红楼梦》、《三国演义》,都要读几遍。
外国的名著,果戈理的,莎士比亚的,高尔基的,都要有所浏览。
在文学中,尤为重要的是历史知识。
因为在相声中经常出现一些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历史名词,历史事件。
如果有这方面的常识,说起来就不陌生,自然、生动,比喻能得当,道理能说足。
如说《珍珠翡翠白玉汤》,就要懂得点明代传说,常遇春、胡大海怎么闹法场,脱脱太师定计等故事,然后说道朱元璋走散。
《交租子》就要有些清朝各种官衔的常识,才能懂得什么顶子、翎子、补子,多少品官大多少棒锣。
只有懂,才能说得清楚,说得有感情。
懂和不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其它象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山川、河流、汽车、轮船、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都要懂点起码的知识。
只有这样,当你遇到包括上面各种知识的段子,才不至于一窍不通。
世界上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先生是爱好广泛、知识渊博的。
他骑马、滑冰、游泳、射箭、拳击、击剑、绘画、舞蹈……真是会得太多了。
更使人钦佩的是,他有很多“绝技”,象《舞台生涯》的“下叉”,《摩登时代》的“溜冰”等。
由于他的知识广泛,给他技术全面奠定的基础,所以能创造那么多使人喜爱的角色。
做一名相声演员更需要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爱好,对哪行哪业都要懂点基本常识。
这样,你无论说到哪一方面,一张嘴就不外行,观众听着亲切。
3、做相声演员要善于观察生活相声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好坏,除了决定于技术水平高低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演员生活底子薄厚。
因此相声演员要善于观察生活。
相声的题材大都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相声是和人民生活紧紧相连的。
我们看看传统相声,都是反映旧社会的黑暗,人们的痛苦,社会的风气……差不多哪个故事都有生活原型。
打倒“四人帮”以后的相声,都是我们亲身经受的有典型意义的各种实事,群众爱听。
这就更有力地说明,相声是离不开生活的,这样它才不愧称为匕首和尖刀,才能发挥它的及时、灵活、尖锐、深刻的战斗作用。
既然相声和生活这样息息相关,作为相声演员,要不去观察生活怎么行哪?所以,我们必须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当中汲取营养。
像打鱼那样,猎取我们需要的东西。
生活当中有千千万万件事情,不是哪件对我们都有用的。
我们的网要往有鱼的地方撒。
这个鱼,就是我们需要的。
简单地说,我们就是要观察生活当中那些有意思的事情。
如典型人物,典型动作,典型事件,流传的故事,生活当中的小笑话等。
我们到了百货商店,就要观察服务态度好的服务员怎样对待顾客,态度不好的怎样对待顾客?结婚的夫妇买东西什么神态,未婚夫妻买东西什么神态?诚心买东西的什么样?逛商店的什么样?小孩买东西怎么掏钱?老太太买东西怎么掏钱?或者临时还会发生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一旦需要表演那些人物,脑子里有,马上就可以拿出来。
走在马路上,多留神各种人物的走路姿态。
老头怎么走?小伙子怎么走?工人怎么走,知识分子怎么走,都有他的特点。
在会场听报告,爱听得什么样,不爱听的什么样?科长报告什么动作,处长什么动作,局长什么动作……坐电车什么样,坐火车什么样,坐轮船什么样等等,到处是素材,到处是"模特儿"。
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我们在剧场看到相声演员学这个,学那个,学的真像,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其实那一个不是从生活中观察来的呢?第二章说学逗唱任何一段相声,都有一个故事,或者叙述一个事件,阐明一种观点。
故事或事件中又涉及到各种人物和问题,这些人物和问题都需要演员去表现。
这就需要演员有一人表演多种角色的本领。
要"说"故事情节,"学"人物特点,"演"角色的神态。
时而“男”,时而“女”,时而“老”,时而“小”,一个人演千军万马、一个人连音乐带舞蹈。
所以需要演员有个方面的知识,各种表演技巧。
相声这门艺术的技巧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常说的“说、学、逗、唱”。
下面分别叙述。
说:主要指的是嘴皮子功夫。
做为一个相声演员,一定要有比较好的“说功”。
要嘴皮子利索,字眼儿清楚,不塌音,不倒字,要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掌握好尖、团字,咬字真切,要有喷口,要真正做到字斟句酌。
同时,相声演员的语言要口语化,不要使舞台腔,但又不同于平常两人对话、谈天。
相声,有相声的语言,有相声的调子,要脆快,洪亮,甜润,使人听着亲切。
说,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
不论是一头沉,倒口,贯口,都要用语言来表达。
因此,相声演员一定要练好说这一功。
比如,相声演员都会说绕口令,学相声练基本功,绕口令是重要的一项。
为什么要练绕口令呢?就因为在我们的相声段子里,说不定碰上什么绕嘴的字眼儿,你若嘴里没功夫,舌头拌蒜,那就说不了,还容易出笑话。
比如这几句话,你若嘴不利索就说不上来:今天的芸豆扣肉里边净是油!一个牛郎,一个牛娘,牛郎想牛娘,牛娘也想牛郎。
一个班干部管另一个班干部,真是班干部管班干部。
第一个例子是尖团字,你若尖团字不分就说不好这句话。
因此,相声演员必须尖团字分清楚。
“油”不能说成“柔”,“肉”不能说成“右”,“诗”不能说成“丝”,“四”不能说成“是”。
要分清三和山、四和是、油和肉、义和日、夜和热、说和梭、事和寺、斥和刺、税和碎、谁和随等等。
第二个例子是舌前音,如果你舌头不灵活,就说不了这句话。
第三个例子是嘴皮子功夫,嘴皮子不好使就说不上来。
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绕嘴的话,有的你就是练几天也说不太好。
如:慈池寺里有四十四棵大柿子树,青柿子肉厚又涩。
学:包括学各地方言,各种声音,各样动作。
当然也包括学唱,因为后面我们还要单讲唱,这里暂且不讲。
先说学各地方言。
我们的国家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有各地的发言。
当一个段子里出现了某一个人物时,最好用当地的发言,这样才显得逼真。
当然,也不是各地方言都要学,因为有些地方语言太难懂,即便学会了,明白的人也太少,所以在相声里很少用这类语言,大部分只用有代表性的语言。
有代表性的语言有多少种呢?我的看法有以下几种: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四川、上海、唐山、河南、沈阳、广东等。
其中山东话还分济南、青州和蓬莱、黄县等地的不同口音。
在传统相声中运用各地方言的很多,如《山西家信》运用山西方言;《山东二簧》运用山东方言;《牌论》运用天津方言。
近期的作品中,《列车新风》用了大连方言;《特殊生活》用了沈阳方言;《舞台风雷》用了河南方言;《春回大地》用了唐山方言。
用方言的相声,便于塑造人物,在表演上也容易分篇,观众听得清楚,使人物活灵活现。
再说学各种声音。
一个段子中,除了各种人物外,还会遇到各种动物,各种物体,在故事情节中还要有各种音响。
相声中又没有道具,布景,效果,而这些问题又是表达主题和讲述故事内容不可缺少的。
怎么办?只有靠演员的学,即学习掌握口技,用它来帮助丰富情节。
这一项也是相声演员不可缺少的技巧。
所谓学各种声音包括那些哪?我们常遇到的有汽车、火车、轮船、摩托的声音,猪、狗、牛、羊、鸡、鸭、猫以及各种鸟的鸣叫,刮风、下雨、打雷、电铃、电话、马达、劈柴、走路、打人、枪声、大炮、拉锯、倒水、哭声、笑声以及各种乐器的声音等等。
还有就是摹拟人物。
除了要掌握人物的语言特点外,还要摹拟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这样人物的形象就栩栩如生了。
在摹拟人物时,主要是分清男女老少,象大姑娘,小伙子,老头,老太太,成人,小孩。
再细些要分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等。
再细些要能表演各种人物,如幼儿,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以及五十岁的、六十岁的、七十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的语言动作特点,我们都要在表演上分得出来。
摹拟各种动作,还包括人物的特点,象走路、手势,其它象骑马、骑车、坐船、坐轿,古典戏曲动作、各种舞蹈动作等等。
如段子需要,还要学各种动物的动作,各种物体的姿态,样式。
要点到而已,叫人一看就很像。
这一点,也是相声演员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如传统相声《黄鹤楼》、《汾河湾》,就要求演员掌握青衣、花脸、老生的表演,水袖、台步都要会。
《学四象》就要学会大姑娘、老太太、小伙子的神情,否则是表演不了这类段子的。
逗:是指演员组织和运用"包袱"的技巧。
"包袱"是相声取得艺术效果和表达思想内容的手段,因而演员"逗功"的巧拙决定着一场相声演出的成败。
"包袱"是由语言、事件、情节的不协调而产生的,而构成"包袱"的手法又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要求演员熟悉各种类型"包袱"的特点,掌握不同"包袱"的构成规律,从而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有的相声演员靠挤眉弄眼,油腔滑调,一惊一乍,大哭大闹,或者用一些庸俗的表演和动作博取笑声,以为这就是"逗"得好,其实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