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专题十 辽夏金元的统治 检测试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十  辽夏金元的统治 检测试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十辽夏金元的统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11世纪中期政治形势的是()A.B.C.D.2.10世纪中叶到14世纪后期,中国进入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并立以及元朝大范围统一的时期,辽、西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A.推动中国政治中心北移B.弱化边疆与中原的联系C.激化各民族之间的矛盾D.消灭了各民族间的差距3.金人编成的《大金德运图说》收录了德运承袭图,该图认同从神话传说时代至宋辽金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谱系,并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分裂时期的中国正统分成两个分支,在两个分支旁边标注着南燕,后燕、北燕、后秦,夏等少数民族政权。

该书的编写()A.蕴含民族歧视的思想B.意在彰显金朝的正统地位C.带有反对汉化的立场D.体现了政治大一统的追求4.13世纪后期,在马可·波罗等欧洲人到元朝的时候,从元朝出发的旅行家也到了西方,其中基督教徒列班·扫马出使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被誉为第一位到西方的中国旅行家。

这反映了蒙古西征()A.推动了基督教的广泛传播B.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C.为东西方交流创造了条件D.导致中欧交往的开始5.10-13世纪中国境内先后出现的政权,按其建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北宋①南宋①契丹国(辽)①西夏①金①元A.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6.“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

”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A.建立元朝B.统一蒙古C.攻灭夏金D.康乾盛世7.《元史》记载:“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使元朝“天下为一”的统治者是()A.耶律阿保机B.忽必烈C.完颜阿骨打D.成吉思汗8.下列关于辽宋夏金元的统治史实表述正确的是()A.辽的建立者契丹族与女真同族B.西夏的制度与北宋的制度保持一致C.金世宗在位时金朝进入鼎盛时期D.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天元,建立元朝9.下面材料反映了元朝腹里及部分行省的驿站设置情况。

2019年高考历史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试卷及答案 1(文科)

2019年高考历史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试卷及答案 1(文科)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1(文科)一、单项选择题1.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A. 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 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 确立了“家天下”制度2.西汉时期形成的“中朝”()A.与外朝同属一个机构B.与皇帝容易产生矛盾C.掌握司法与行政大权D.行使国家的决策职能3.2014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倡导“正能量”成为当下搜索热词。

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经确立官员监察制度。

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A. 中正B. 刺史C. 御史大夫D. 通判4.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

入葬的坟墓称“陵”。

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

此称谓A. 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B. 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C. 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D. 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5.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宋会要辑稿》载:“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太宗实录》载:“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能分割宰相之权,应当有一定的实权。

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6.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

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

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C.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7.“奴隶是根据万民法的制度,一人违反自然的权利沦为他人财产的一部分……一切奴隶地位没有任何差别”,“对于一切被释放的自由人(原奴隶),不问被释放者的年龄、释放者的权益或释放的方式,一律给予罗马公民资格”。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

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

材料说明楚国( )A.逐渐走向中央集权B.率先废除了分封制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解析:A 根据材料信息,楚国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把重要地区掌握在国君手里,且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收回,这说明楚国逐渐废除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掌控,逐渐走向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楚国率先废除了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县曾作为封地分封给功臣贵族,说明并没有推行郡县制,秦朝时才真正确立郡县制,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楚国的国力,D项与题意无关,故错误。

2.(2017·安徽蚌埠二模)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官,岁取不过三十人。

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通过后即可入仕,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B.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C.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D.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解析:B 材料没有反映出宋代科举制标准的变化,不能体现出更加客观公正,故A项错误;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增加,权贵依靠特权入仕的人数减少,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宋代皇帝主持的“殿试”削弱六部职权,故C项错误;隋朝科举制创立,皇帝已经开始掌握选官主动权,故D项错误。

3.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

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B.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C.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解析:C 材料重点强调政事堂的职能,不能体现三省体制日益完备,故A项错误;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可知政事堂与尚书省职能不同,故B项错误;题干“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体现出唐朝政事堂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政事堂的职能,不能表明行政效率提高,故D项错误。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9)李仕才一、选择题1、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在此,他旨在强调科举制(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C.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答案】A2、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跟秦岭一线。

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淮河以南却占了95.2%。

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 ) A.丝绸之路的衰落 B.政治中心的转移C.程朱理学的兴起 D.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D【解析】题干中反映的现象,应属于政治现象,而政治现象出现的原因应是经济现象,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出现了北方人口南迁,带动南方经济发展,宋朝时期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南方文化的发展。

故选D项。

3、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

这种情况表明( )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B.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C.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在汉武帝时期,与题中的“西汉中后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是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故B项错误;“忠”“孝”“仁”“贤”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说明了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故C项正确;题中并没有反映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故D项错误。

4、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 )◇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变处为十六尺。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含答案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常德一模,25)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答案 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统一和政治统一是同步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各地工艺和文字大同小异,说明文化有统一趋势,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也有统一趋势,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而不是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一性,未体现多样性,故D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答案 C解析“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信息,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实行人治,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可,以其与多数国民无交涉。

”这表明陈独秀主张( )A.政党政治B.国民政治C.立宪政治D.社会主义答案 B解析陈独秀认为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可以称为政党政治,但材料并未表明陈独秀支持政党政治,故A项错误;陈独秀认为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可以称为政党政治,不可称为立宪政治,并未表明陈独秀支持立宪政治,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

6、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急迫的看法。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2)李仕才一、选择题1、以下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答案】C【解析】从表格中粮仓设蚤情况来看」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已经不匹配』当时政治中心在关中,而经济中心已经幵皓南移,故c正确;大运河主要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显然不符合材斜主旨,故A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宋代,故B错误,中国古代政治中心此时一直在北方,没有南移』故D错误。

2、《尚书》中记载周公曾经告诫康叔说,“元恶大憝(du 1,奸恶),矧(shen,况且)惟不孝不友”要“刑兹无赦”。

西周时期告诉权中规定“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A.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B.道德观念与家族政治结合C.社会秩序实现长期稳定D.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答案】B【解析】根据“元恶大憝(du 1,奸恶),矧(shen,况且)惟不孝不友” “刑兹无赦”和“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可知西周时期强调孝和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伦理,故答案选B。

孑L子首先提出以仁、礼为核心,包括孝悌、忠恕、智、信、勇、义等内容的道德范畴体系,初步建立起儒家的伦理学说,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社会秩序实现长期稳定,排除C;题干没有提及分封制,排除Do3、(2017 •山东淄博高三摸底)下列选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中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 【答案】C【解析】梭伦颁布解负令是为了解除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公民,王安石实行青苗法是为了限制商人、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符合结论“针对着农民面临的债务纠纷”的逻辑关系,故A项正确,与问题不符;亚里士多德倡导的中道与孔子推崇的中庸,都强调过犹不及的道德 尺度,理性行事,与结论“理性是人们生活实践的准绳”有正确的逻辑关系,故 B 项正确,与问题不符;两宋时期虽然商品经济繁荣, 但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与结论“资本主义萌 芽成为时代主流”没有相应的逻辑关系,故C 项错误,与问题相符;明清时不拘成法、风格奇特的画家群体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反传统反封建的表现,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等人开创艺术新时代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禁锢, 与结论“打破传统桎梏,创造多彩成就”有正确逻辑关系,故D 项正确,与问题不符。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0)李仕才一、选择题1、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

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

古代封驳制度A.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B•降低了行政效率C. 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D. 限制了皇权滥用【答案】C【解析】根据"■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駁正臣下有误的奏童而不呈递"^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宙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可知,古代封驳制度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童」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亩查,有尹厅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提高决策的正确•性,f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盲,制瞬』古代封驳制度提高决策的正确也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封驳制度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臥2、观察下图,图中的双虚线表示“农牧过渡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农牧分界线一直未变化B. 游牧文明在向南发展C. 农牧袖合整体趋势北移D. 政治形势决定分界线【答案】C【解析】材料图片反映了唐代的过渡带断续点多且接近中原。

宋代和明清双线清晰,北部的牧场虚线在宋元一明清时整体北移,且北京一带成为完整的农业区,说明游牧文明的南部与中原农耕文明逐渐融合,故C项正确;图片反映了农牧分界线有变化,故A错误;图片反映了游牧文明在向北移,故B错误;“政治形势决定分界线”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

故选Co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图片信息变化,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游牧文明的南部与中原农耕文明逐渐融合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如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据表推断A. 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B. 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C. 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D. 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反映的洋货商品广告量占总商品广告比例来看』重庆竄商务日报》在多数年份要高于上海《申报爲即民族工业商品广告蚩的比例少于上海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重庆地区的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

2019-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 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 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12 页,满分240 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 I 卷(必做)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此后,再涂写其余答案标号。

2.第 I 卷共 2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0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9.清李慈铭在《越缦堂日志》中记录了一副春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这副春联应出自A.鸦片战争时期的封建官吏B.维新变法时期的财产阶级维新派C.洋务运动时期的封建固执派D.辛亥革命时期的财产阶级革命派10.有人对新文化运动作出以下议论:“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敬帝国主义文化”。

你以为这人对该历史事件的议论是A.非理性的B.完整错误的C.片面的D.中肯的11.以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应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A.国内生产总值增添率的变化状况B.人口增添率的变化状况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目的变化状况D.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变化状况12.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以为,欧洲近代初期的文艺中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发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度。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保证了代议制的逐渐成立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宽泛接受D.促进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13.19 世纪中后期,“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光阴,结果欠债累累;一个年薪 100 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行贿 5000 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达,有了钱就在自卑驱遣下拼死讲排面” 。

这最能表现出A.工业革命引起了道德危机 B.工业革命致使英国政治更为杂乱C.工业革命引起阶级关系的改动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4.右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讲堂笔录,此中遗漏的知识点应当是A.挣脱苏联的经济制裁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15.某学者把苏联(俄 )二三十年月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此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斯大林模式确定16.历史老师把地区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色归纳成右边的表格。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8)含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8)含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8)含答案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8)含答案一、选择题1、《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答案 B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丞相诸大臣……天下之事……皆决于上”即可选出B 项。

A项不是材料所要反映的主旨,题目中未涉及秦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等史实,故排除A、C、D三项。

2、(2019·濮阳三模,2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

这说明诸子学派()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B.具有相似的政治诉求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答案 A解析诸子百家虽政见各异,但都在论证“治道”,即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明诸子学派都关心国家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故A项正确。

3、(2019·衡阳三模,27)明初规定“凡内外官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答案 B解析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关系正式破裂,故A项错误;国民党停止农会活动,镇压农民运动,反映出对农民运动的惧怕,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并没有忽视领导农民运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对农民运动的政策,此时“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尚未提出,故D项错误。

6、(2019·株洲模拟)1979年全国人大对原“选举法”进行了修订,取消了举手表决,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但这一比例在2019年修改为1∶1。

[精品]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精品]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爵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

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这一变化A. 导致了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B. 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C. 促使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D. 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答案】D2、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工部移文地方官,要教民植棉法,额外“益种棉花,率蠲其税”。

第二年,明太祖谕令户部,山东、河南农民在洪武二十六年后新种桑枣果树,一律不起科。

并规定,不种桑者,交绢一匹;不种麻者,交麻布一匹;不种棉者,交棉布一匹。

明太祖的这些规定A. 说明当时的农业税繁重B. 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C. 推动了剩余劳动力转移D. 阻碍了传统农业的进步【答案】B【解析】明太祖以赋税优惠政策引导农民种植棉花、桑枣果树,并不能说明当时的农业税繁重,故A项错误;农民种植棉花、桑枣果树等经济作物,导致经济作物的商品交换增加,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农民种植棉花、桑枣果树与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种植经济作物也不是阻碍传统农业的进步的因素,故D项错误。

故选B。

3、(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C【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汉字与书画艺术.王羲之4、1927年9月中共中央的一项决议中指出工农暴动要在“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进行,而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又明确指出“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1】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1】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1】含答案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1】含答案一、选择题1、《诗经·大雅·板》记载:“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这充分说明()A.宗法制维系社会统治的功效B.中央集权得到充分体现C.分封制下诸侯权力空前强大D.大宗和小宗是完全相对答案 A解析材料中的“维翰”“维城”等指的是宗法制在维护社会统治方面的作用,故A项正确。

2、(2019·汕头质检)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 C解析据题干提示,孟子的主张可以通过A项和B项得以体现;D项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故应排除;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故C项正确。

3、(2019·日照三模,27)纸币在中国出现较早,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明清时期()A.商品市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D.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答案 A解析由材料得知孙中山主张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体现的是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B项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材料只是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故C项错误;四大家族形成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是孙中山时期,故D项错误。

6、(2019·淮南一模,31)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

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

”这说明()A.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B.经济体制之争备受关注C.思想解放加速了改革开放D.简政放权取得初步成效答案 C解析据材料中“1992年”,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故C 项正确。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卷精品全集(含答案)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卷精品全集(含答案)

单元检测(一)先秦时期(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

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甘为未来的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实无封建之事。

”这说明商代()A.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B.具备了初步的家法秩序C.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D.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解析:选B根据材料“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甘为未来的储贰”可知是实行继承制,不是禅让制,故A项错误,B项正确;西周时期确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废除分封制的信息,故D项错误。

2.(2018·吉林百校联考)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经历了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的过程。

这说明分封制初期()A.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C.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D.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解析:选B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与材料中诸侯平定部族反抗无关,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诸侯受封后,需要平定当地部族反抗,重新建国,可知分封制初期具有开拓领土,确定疆界的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与当地部族对抗,不是诸侯之间的争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维护周天子权威的内容,故D项错误。

3.《左传》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

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

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

”此材料中的规定()A.催生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B.形成对“王权至上”的认同C.强化了嫡长子的政治地位D.逐渐削弱了周王的统治权威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同姓、同宗的关系,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中央集权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鲁国与周王室的血缘关系,不是突出王权的体现,故B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诸侯有同姓、同宗、同族之分,符合西周时嫡长子继承制中大宗小宗的划分,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诸侯血缘亲疏,没有体现其削弱周王统治的作用,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结复习训练题: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结复习训练题: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40 分分:85分)一、 ( 本大共 12 小 , 每小 4 分 , 共 48 分 )1.春秋期开始有“ 、郡”名称 , 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

楚国国好多 , 曾把分封功臣族 , 此后改重要地域都掌握在国君手里, 其余地域的族、元勋封地也逐由永世改两代此后就收国家。

资料明楚国()A. 逐走向中央集B. 领先除了分封制C.最早行了郡制D. 具了称雄的力分析 :A 依据资料信息 , 楚国曾把分封元勋族, 后把重要地域掌握在国君手里, 且族元勋封地也逐回收 , 明楚国逐除分封制, 加地方的掌控, 逐走向中央集,故 A 正确 ; 资料没法体楚国领先除了分封制, 故 B; 资猜中曾作封地分封元勋族 , 明并无推行郡制, 秦代才真实确定郡制 , 故 C; 资料信息没有体楚国的国力 ,D 与意没关 , 故。

2.(2017 ·安徽蚌埠二模) 唐朝科考礼部取后, 需吏部考合格后才能当官,取不三十人。

宋朝增添了由皇帝主持的“殿”, 通后即可入仕, 每次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

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科制度更为客公正B. 族政治影响日趋减弱C.削弱六部化皇D.皇帝开始掌握官分析 :B 资料没有反应出宋朝科制准的化, 不可以体出更为客公正 , 故 A; 宋代科取士的人数增添, 依赖特入仕的人数减少, 族政治影响日趋减弱 , 故 B 正确 ;资料没有反应出宋朝皇帝主持的“殿”削弱六部, 故 C; 隋朝科制立 , 皇帝已开始掌握官主, 故 D 。

3.穆在唐朝的三省制指出 : “全部政府法律 , 用皇帝名布者 , 预先由政事堂开会决。

送皇画一敕字, 而后由政事堂盖章中、下之章下。

没有政事堂盖章,即算不得 , 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由此可, 唐朝的政事堂 ()A. 使三省体系走向完B. 是尚省的取代机构C.重要的决议作用D.有益于提升行政效率分析 :C 资料要点政事堂的能, 不可以体三省体系日趋完, 故 A; 尚省是行机构 , 从“由政事堂盖章中、下之章下” , 可知政事堂与尚省能不一样, 故 B ; 干“全部政府法律 , 用皇帝名布者, 预先由政事堂开会决⋯⋯没有政事堂盖章 , 即算不得 , 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 体出唐朝政事堂在决议程中的重要地位,故 C 正确 ; 资猜中体的是政事堂的能, 不可以表示行政效率提升, 故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

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

材料说明楚国( )A.逐渐走向中央集权B.率先废除了分封制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解析:A 根据材料信息,楚国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把重要地区掌握在国君手里,且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收回,这说明楚国逐渐废除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掌控,逐渐走向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楚国率先废除了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县曾作为封地分封给功臣贵族,说明并没有推行郡县制,秦朝时才真正确立郡县制,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楚国的国力,D项与题意无关,故错误。

2.(2017·安徽蚌埠二模)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官,岁取不过三十人。

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通过后即可入仕,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 B.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C.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D.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解析:B 材料没有反映出宋代科举制标准的变化,不能体现出更加客观公正,故A项错误;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增加,权贵依靠特权入仕的人数减少,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宋代皇帝主持的“殿试”削弱六部职权,故C项错误;隋朝科举制创立,皇帝已经开始掌握选官主动权,故D项错误。

3.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

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B.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C.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解析:C 材料重点强调政事堂的职能,不能体现三省体制日益完备,故A项错误;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可知政事堂与尚书省职能不同,故B项错误;题干“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体现出唐朝政事堂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政事堂的职能,不能表明行政效率提高,故D 项错误。

【新知生成】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

唐初始设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

宰相们平时在政事堂讨论军国大事,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关。

唐玄宗时改名为“中书门下”,堂后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理众事,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

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

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是最高行政机构。

4.在清朝145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72人,汉人有64人,另有3个汉军旗人,6个蒙古人。

在军机大臣之下是32个章京——16个汉人和16个满人,他们轮流值班,一半值昼班,另一半值夜班,负责日常管理和文牍事务。

材料说明( )A.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B.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解析:B 清朝的满族人具有政治特权,汉人与满人权力不会实现平衡,A项错误;从军机大臣及章京中较多的汉人人数可知汉人可以进入中央政府核心,B项正确;军机处的建立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但材料体现的是军机大臣的构成,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5.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解析:C 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体现在雇佣关系方面,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其余或换钱易粟”,表明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故C项正确;本题易错选D项,农民“或纳税完官”,未涉及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D项错误。

【新知生成】封闭性是自然经济的最基本特征,但是自然经济不等于其本身完全是封闭的,封闭的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开放性的史实存在,比如家庭手工业剩余产品投入市场,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等史实。

6.(2017·福建福州一模)两宋时,凤翔府(今属陕西)、洪州府(今属江西)、温州府(今属浙江)均为产纸重地。

当地纸户常以纸换钱交纳赋税或直接纳纸代赋,温州府纸户还得以用纸代役。

这表明两宋时(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货币税取代实物税C.抑商政策略有松弛D.工商业进一步发展解析:D 材料反映了两宋造纸业的发达,既包括北方(陕西),也包括南方(江西、浙江),不能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故A项错误;“直接纳纸代赋”说明实物税仍存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工商业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造纸业的发达,甚至出现了“以纸换钱交纳赋税或直接纳纸代赋”“用纸代役”,体现了工商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7.(2018·安徽合肥摸底)下面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B.租佃关系开始确立C.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解析:A 根据题图可知,当地工场工人占到约三分之一的比例,表明工场手工业在当地的社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中能体现租佃关系,但租佃关系开始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人在当地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但是无法判断他们的社会地位,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D项错误。

8.福建的抗倭名将谭纶(1520-1577年)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

这表明谭纶的主张是( )A.清除倭寇残余势力B.开放海禁政策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D.采取富民政策解析: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福建人靠海洋获利生存,禁海导致民贫变为盗贼。

基于他的这种认识,可知他的主张是开海禁,从根源上清除闽人为盗,故答案为B项。

9.(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

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

”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这反映出( )A.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B.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C.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D.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解析:B 材料信息的意思是:孔子在编写《春秋》时,虽不直接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论,但却从儒家道德伦理出发,以是否合乎礼法为标准,对历史事件含蓄地进行道德评判,以达到劝戒的目的,故孟子、朱熹的话都是在强调孔子在《春秋》中的“暗含褒贬”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排除。

10.(2017·山西大同月考)“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C.百家争鸣的出现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解析:B 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三纲五常”等观点。

题干中“以孝治国”“夫为妻纲”反映出儒家思想为统治者所推崇成为主流思想,故B项正确。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井田制瓦解,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两者与题干信息没有关系,故A、C两项错误;地方势力的发展会冲击中央集权,D项与题意无关,故错误。

11.(2017·山西重点中学联考)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罢黜百家的结果B.科举制度的繁荣C.宋明理学的影响D.民间书院的兴盛解析:C 汉代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地位不高;宋代理学家朱熹将《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孟子》、《大学》、《中庸》集为“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经典,孔子取得了独尊的地位,C项正确。

A项是汉代的因素;B项与此并无直接关系;孔子地位的变化是官方行为,D项错误。

12.(2018·湖南衡阳期末)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极其重视祭祖,族人参加祭祀时,要诵读族谱,击鼓讲唱:“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 ”这表明郑氏家规( )A.强调尊卑等级关系B.弱化族人社会责任C.巩固宗法血缘制度D.立足伦理注重规范解析:D 材料“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毋纵奢以干天刑”强调的是遵循儒家的纲常伦理、安分守己、遵规守纪,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出“尊卑等级关系”,排除A项;郑氏家规注重族人的社会责任,B项错误;材料强调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及社会责任,并未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且C项表述与事实不符。

【新知生成】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

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

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

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说:“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期律令严明,人遵划一之法。

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

”——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初探》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

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

富人阶层普遍喜欢囤积白银,一方面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和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仍然不够活跃。

而“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