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应用
![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9cbf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d.png)
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应用1. 热力环流的概念热力环流是指由热量差异引起的空气或流体的环流现象。
在自然界中,热力环流广泛存在于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
它起到了平衡地球上热量分布的作用,同时也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2. 热力环流的原理热力环流的形成和存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2.1 温度差异温度差异是热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当地区温度差异较大时,热量会由高温地区向低温地区传导,从而产生气流或水流的环流现象。
2.2 质量差异质量差异也是影响热力环流的重要因素。
当不同地区的物质质量不同,例如大气中的湿度、气压等差异时,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动。
2.3 地理条件和流体特性地理条件和流体特性对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动起到重要的影响。
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倾斜使得不同纬度之间的日照时间差异较大,进而影响了热力环流的形成;此外,流体的黏性、密度差异等也会对热力环流产生影响。
3. 热力环流的应用热力环流的存在和运动对地球上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些应用价值。
3.1 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热力环流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热力环流的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和预报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天气情况,为社会经济活动和灾害防御提供重要依据。
3.2 海洋循环和温度分布热力环流对海洋中的水流运动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赤道附近的暖流和极地附近的冷流就是由热力环流引起的;同时,海洋温度的分布也与热力环流有着密切的联系。
3.3 天然气和石油勘探热力环流的理论和方法在天然气和石油勘探中也有应用。
通过对地下的热力环流分布和特征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为勘探工作提供指导。
3.4 新能源利用热力环流的特性可用于新能源的利用。
例如,地热能利用就是通过地下的热力环流来获得热能,用于供暖、发电等目的。
4. 总结热力环流是由热量差异引起的空气或流体的环流现象。
它的形成和存在受到温度差异、质量差异、地理条件和流体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
![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26bb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4.png)
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热力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温度和压力的不均匀分布所引起的空气流动现象。
它是地球上的一种基本大气运动形式,对于形成气候和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应用。
2. 热力环流的原理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加热和冷却引起的。
当太阳辐射照射到地球上时,地表吸收了大部分的热量,导致该地区的温度升高。
而在相对较冷的地区,由于地表吸收的热量较少,温度较低。
这样,就形成了地球表面温度的不均匀分布。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暖气体会上升,冷气体会下沉。
具体而言,赤道附近的地区因为直接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温度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
而两极附近因为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
这就引起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类型根据全球分布,热力环流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大尺度环流和小尺度环流。
3.1 大尺度环流大尺度环流是指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系统,主要有三个环流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位于赤道以北和以南的约30°纬度,由于空气下沉导致高压,是干燥的地区。
•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是多雨的地区。
•极地高压带:位于地球两极附近,由于温度低导致空气下沉,形成高压,是寒冷干燥的地区。
3.2 小尺度环流小尺度环流是指局地范围内的环流现象,如风暴、季风等。
这些环流主要受地形、水体和地表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4. 热力环流的应用热力环流对气候和天气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多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4.1 气候预测通过研究热力环流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趋势。
例如,通过观察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干旱和降雨的可能性,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4.2 风能利用热力环流的流动产生了风力,这为风能的利用提供了机会。
通过风力发电,可以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4.3 气象学研究热力环流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规律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e8c63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f.png)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规律简介热力环流原理是指热量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的自然现象。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各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热力环流原理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规律。
核心概念热力环流原理中的几个核心概念需要先了解: - 热量:物体内部分子间传递的能量,也称为热能。
- 高温区:热量较为集中的区域,温度较高。
- 低温区:热量较为稀疏的区域,温度较低。
- 热力环流:热能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的过程。
应用规律热力环流原理在不同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分别介绍其在天气预测、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规律。
天气预测规律一:热地理分布影响热力环流原理对于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影响。
地球表面上的热力环流产生了气候带和风带,进而影响了天气系统的分布和变化。
例如,热带和赤道地区的热力环流使得这些地区常年气温较高,而极地地区则因为热力环流较弱而气温较低。
规律二:气压差驱动热力环流原理对于天气系统中的气压差驱动也有着重要影响。
当一个地区热量不断向周围区域流动时,热量的流动速度会影响该地区的气压分布。
气压差会引起气流的生成和运动,从而产生风和气候变化。
自然界规律三:海洋环流热力环流原理在海洋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海洋中由于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导致了热力环流的形成,这种环流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大洋表层热力环流的形成使得热量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传递,同时也影响了海洋中生物的分布和迁移。
规律四:热泉和喷泉在地下热水系统中,热力环流原理也起着重要作用。
地下热水中的热力环流可以使得热能从热源地区向周围传递,最终形成热泉和喷泉。
这些自然现象不仅在地质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人类提供了温泉疗养和能源开发的机会。
工业生产规律五:换热器热力环流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一个典型应用是换热器。
换热器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通过流体的对流传热和换热表面的增大,使得热量能够高效地从高温流体转移到低温流体,从而实现能源的利用和节约。
高中地理课件《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高中地理课件《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71131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4.png)
Part One
1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一、热力环流形成原理探究
高空
低气压 d
高气压 b
热力环流
高气压 c
地面
冷
低气压 a
热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的大气水平运动,叫风。
太
地
阳
面
辐
冷
射
热
不
均
空气 垂直 运动
青岛
原理解读现象
海风
陆地 探究:海陆风的形成 海洋
陆风
山顶
山谷
山顶
山谷
2、 山谷风
山顶
山谷
山顶
山谷
城市热岛
因人类工业生
产、生活和交
通运输排放出
大量的废热而
导致城市的气
温高于郊区的
现象,称为
周埔
气 温 低
“城市热岛”。
气
气
温
温
高
低
上海地区某日14时等温线分布图
3、角色体验 假如你是市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城
郊间的热力环流的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提升能力
请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并用箭头表示A、B间的 热力环流?比较图中四点的气压值大小。
高空
3
4
近地面
1
2
A
B
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日变化特点: 白天因受谷风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较大 夜晚因受山风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较汇报人日期
202X
敬请指导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师生实验-----感受热力环流
实验步骤:
高中地理知识点: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高中地理知识点: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d3acd4453610661fd9f4e9.png)
高中地理: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热力环流【背诵要点】1.热力环流的概念、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示意图、原理应用2.海陆风(湖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原因、示意图、影响3.等压面(等温面)的判读:判断气压(气温)值大小、冷热、气流运动方向(风向)、天气状况、下垫面状况4.气压的概念、影响因素;高压和低压的概念、形成原因【基础知识】一、热力环流原理(一)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三)形成过程(四)示意图【思考探究】是不是气温越高热力环流越旺盛?答案:不是。
热力环流的旺盛程度取决于地区间冷热差异。
地区间温差越大,空气垂直运动越旺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特别提醒】1、一个关键“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地点的冷热。
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两地温差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①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
3、三个关系:(1) 等压面的凹凸关系:(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受热: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变冷: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通常所说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而言的。
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注意: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于该规律。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五)常见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空气较湿润。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2.4 热力环流
![2.4 热力环流](https://img.taocdn.com/s3/m/2bf4ccfb524de518964b7d4d.png)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4、学会判读等压线、等压面
一、热力环流
1、气压:单位面积上空大气柱的质量
【规律】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2.热力环流的形成
500hPa
1000hPa
热
冷
地面的冷 热不均
气流垂直 方向运动
高
低
500hPa
低
根本原因
高
热
①
1000米 海拔 地面
②
地面
热 冷 热
热 冷 热
③
④
难点突破:等压面
1、定义: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它反映的是气压的空间分布状况。
海 拔
2、等压面的基本规律 (1)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等压面形状: 高压凸起、低压凹陷 (3)高压、低压的含义(同一 海拔高度作比较) (4)高空与低空气压性质相反
高
20 0 1
B
A 风
5 99
风
低
北 半 球 海 平 面 气 压 图
课堂演练 1. 图中A、B两地吹什么方向的风?
A地东北风,B地吹北风(偏北风)。 2. 比较图中A、B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B地风力大。B地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 N 北 半 高 1020 球 20 B 0 1 1015 海 平 1010 A 面 1005 风 气 风 1000 压 5 99 图 低
海拔(米)
小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大
【沉思熟虑】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应用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497e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a.png)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热力环流是指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大气环流。
它的形成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1. 1. 热力不平衡热力环流的形成首先源于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加热。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分布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导致地球各地的温度差异。
热力环流利用了这种温度差异,使得热量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进行平衡传递。
1.2. 库仑力热力环流的形成还与库仑力有关。
库仑力是由于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在温暖的地区,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空气密度较低,而在较冷的地区,气体分子热运动较弱,空气密度较高。
因此,温暖的空气会上升,形成低压区,而冷空气则下沉,形成高压区。
1.3. 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力是指地球自转导致的效应,它对大气运动产生了影响。
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气流在北半球会偏向右边,而在南半球会偏向左边。
这种偏转使得热力环流形成了典型的环状运动,从而形成了大气环流。
2. 应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在地球科学和气象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热力环流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2.1. 气候变化研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有助于解释气候变化。
通过分析大气环流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模式。
这对于预测气候变化以及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非常重要。
2.2. 气象预测热力环流的原理在气象预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大气环流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可以帮助气象学家预测天气现象,如台风、气旋、降水等。
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重要的影响。
2.3. 可再生能源开发热力环流的原理也可以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例如,利用大气环流和风力资源,可以建设风力发电场。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够有效地满足能源需求,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4. 建筑设计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还对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炎热的地区,设计建筑物时可以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建筑方式,以降低室内温度,提高舒适度。
3. 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应用非常广泛。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应用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128d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8.png)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应用1. 形成原理1.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驱动力之一。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等。
•太阳辐射在地球大气层中的吸收和散射,会导致空气的升温,进而形成热力环流。
1.2 地球自转和倾斜•地球的自转和倾斜也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之一。
•地球自转使得气候带在经度方向上产生差异,形成不同纬度区域的温度差异。
•地球的倾斜使得阳光在不同季节的时候照射的角度发生变化,影响地面温度的分布。
1.3 大气环流系统•大气环流系统分为水平环流和垂直环流两部分。
•水平环流包括赤道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
•垂直环流包括对流层和平流层,对流层中的温暖空气上升、寒冷空气下沉形成了垂直环流。
2. 应用2.1 气象预报•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可以帮助预测天气变化和气象灾害。
•热力环流的存在和发展对气象条件和天气系统有重要影响,如风向、降雨和气温等。
2.2 农业生产•热力环流对农业生产有直接影响,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
•不同气候带的分布和热量差异决定了适宜种植不同类型的农作物。
2.3 大气环境研究•通过研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和变化,可以深入了解大气环境的动力学特性。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气候变化、研究大气污染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2.4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热力环流的改变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有重要影响。
•温室气体的释放和大气循环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进而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
3. 总结热力环流是由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倾斜以及大气环流系统共同作用形成的。
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有助于我们预测天气变化、农业生产、研究大气环境以及了解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等问题。
热力环流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b8d8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a.png)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1. 热力环流的定义热力环流是指大气中的水平气流在地球表面上形成的环流系统。
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加热和冷却引起的。
2.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热力环流的形成主要由以下几个原理解释:2.1 地球辐射与吸收不均匀的原理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与吸收存在差异,导致温度不均匀。
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较为强烈,而极地地区的太阳辐射较为弱。
这种不均匀的辐射与吸收会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形成垂直环流。
2.2 积聚与波动的原理在辐射与吸收不均匀的基础上,地表的暖空气通过对流上升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再经过持续的上升、冷却,形成高空冷气团。
同样,地表的冷空气也会通过对流下降形成强烈的下沉气流。
这种上升和下降气流的运动,形成了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应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对于天气系统的生成、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热力环流应用:3.1 季风系统热力环流在季风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季风是指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引起的气流变化。
例如,亚洲季风是由于赤道地区的升温和南亚和东亚地区的冷却引起的。
热力环流通过调节季风气候模式,对于农业、水资源和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影响。
3.2 洋流系统热力环流也参与了海洋中的洋流系统。
洋流是指海水在全球范围内的波动运动。
热力环流通过影响洋流的形成和流动,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温度分布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气候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就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
3.3 气候变化热力环流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热力环流的监测和研究,可以预测天气变化、气候模式和自然灾害等情况。
这对于气候预测、资源规划和灾害管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3.4 天气系统热力环流是天气系统形成和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热力环流的不均匀加热和冷却会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移动。
这种运动会导致云的形成和降水的发生,最终形成各种天气现象,例如暴雨、台风和龙卷风等。
热力环流原理和应用
![热力环流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9e04f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0.png)
热力环流原理和应用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
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
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
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
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加热;暖气片、电热油汀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升高房间温度。
热力环流原理及三个应用
![热力环流原理及三个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203ba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5.png)
热力环流原理及三个应用热力环流原理是指由于地球的日辐射不均匀分布,导致大气运动形成的现象。
具体而言,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加热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空气的密度不均匀分布,从而形成气压差。
气压差会引起空气的流动,形成了大气环流。
热力环流主要包括赤道地区的热带环流、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环流和极地地区的极地环流。
赤道地区的热带环流是由于太阳辐射最直接照射赤道附近的地区,导致空气上升,形成高空地带性高气压,这些高空气压会造成空气的流动,形成热带风。
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环流是由于赤道附近的上升气流在高空中流向北方,并下降到中纬度地区,形成地面上的低气压,这些低气压会造成空气的流动,形成西风。
极地地区的极地环流则是由于冷空气向下,形成高压,造成地面上的低气压,引起空气的流动,形成极地风。
热力环流具有重要的气候学和气象学意义,且有许多实际应用。
下面将介绍三个典型的应用:1. 气象预报和天气预测:热力环流是天气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热力环流的运动规律可以帮助预测天气情况。
例如,在赤道地区的热带环流中,空气上升形成的高空高压会引发剧烈的对流,导致暴雨和雷暴的发生。
而在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环流中,气压的变化会引起风向和风力的变化,从而影响天气的冷热、干湿等特征。
通过对热力环流的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
2. 气候变化研究:热力环流对全球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赤道地区的热带环流直接关系到热带地区的气候和降水分布。
而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环流则是北半球与南半球气候区分明显的标志。
通过对热力环流的观测和研究,可以了解各种气象和气候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气候变化的机制和规律。
这对于了解气候变化,预测未来的气候趋势,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非常重要。
3. 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热力环流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传输和扩散,从而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9c11800975f46527d3e173.png)
8
101
气压梯0 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
(北半球)
热力环流和风
摩
(hpa) 100
近地面的风:斜穿等压线
擦
0
顺
力 不 影
1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2
风向
着 风 向
响
100
走
风
4
,
向 , 只
100
摩擦力
6
水平地转偏向力
高 压 在
影 响 风
100 8
右 后
速
101
气压0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地面摩擦力(→)
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北半球)
热力环流和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原动力
垂直于等压线, 高压指向低压
平行于等压线
斜穿等压线
摩擦力
北
一
西北
东北
般
风
向西
东
的
确
西南
东南
定
南
1.地区间的冷热不均,首先引起大气的
A.上升或下沉运动 B.上升运动
C流示意图,回答2-3题。
境气环大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目录
CONTENT
01 前堂回顾 02 热力环流的形成的原理 03 大气的水平运动 04 课堂小结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热力环流和风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匀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这 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和风
高压 低压
气 压 差
气 压 梯 度
水平 直 大气 气压 接 水平 梯度 原 运动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9939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3.png)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1. 前言热力环流是指大气中温度不断变化所引起的气体运动。
它在大气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本文将介绍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并探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热力环流的原理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大气中的温度差异引起的。
当某一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日射能量,会导致该地区温度升高。
由于空气的密度与温度相关,温度升高会使空气密度减小,从而形成低压区。
与此同时,附近的其他地区仍保持较低的温度,空气密度较大,形成高压区。
根据压强差异,空气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大气运动。
这种运动就是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应用热力环流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应用的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天气预报热力环流在天气预报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研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气象学家可以预测不同地区的气象变化趋势。
比如,当某地区遭遇低压系统的影响,就意味着可能会有降雨和气温下降。
天气预报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热力环流情况,提供预测信息,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防范措施。
3.2 大气污染控制热力环流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大气污染的传播途径。
当大气中存在污染物时,热力环流会将其从源地带到其他地区。
利用热力环流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3.3 能源利用热力环流的形成与太阳能的收集有着密切的关系。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转化为电能或热能供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
通过研究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4 航空航天工程热力环流对航空航天工程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热力环流的存在,飞行器在空中的运动路径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动规律对航空航天工程的设计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总结热力环流是大气中温度差异引起的气体运动,其形成原理与应用涵盖了天气预报、大气污染控制、能源利用以及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
热力环流研究及应用
![热力环流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c722b6b0717fd5360cdc55.png)
热力环流研究及应用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一十九班组员安排:杜宇昂(组长)、唐嘉、付小满、步佳乐、沙童、陈雪怡、闫玉炜、孙梁一.课题大气热力环流二.研究目的”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并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三.用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现象存在实验原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
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
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
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实验材料:鱼缸,塑料薄膜,一盆冰块,一盆热水,一束香,火柴等、实验操作:①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②用平整的胶合板或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在胶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④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实验现象:可以观察到烟由小孔进入玻璃缸后先是飘经冰块盆的上方,然后到达热水盆上方,再沿着玻璃缸壁上升,环绕玻璃缸一周。
四.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①、城市风:因为人口,排放量等原因,导致市中心的温度比郊区要高,温度高时空气上升上升后由郊区的冷空气填补这个填补的过程就行成了风还因为市区的高楼较多,而且多半都排得不规则所以风进入市区后,会因地势与高楼错综复杂的原因可能会形成旋风,风口等大风这种风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以上的种种空气流动过程的总和,就是城市风名字的原因是因为只在市区中产生,是种局部气候,所以叫城市风②、海陆风:由于陆地和海洋的比热不一样,陆地面的比热小于海面(水)的比热,所以——白天:陆地温度升温比海面快,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行程近地面低压,所以水平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路地面的降温比海面快,近地面气温低,上层空气下降形成地面高压,所以水平风从地面吹向海洋。
高中地理复习: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高中地理复习: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f1d3a4bed5b9f3f80f1c8a.png)
高中地理复习: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热力环流【背诵要点】1.热力环流的概念、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示意图、原理应用2.海陆风(湖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原因、示意图、影响3.等压面(等温面)的判读:判断气压(气温)值大小、冷热、气流运动方向(风向)、天气状况、下垫面状况4.气压的概念、影响因素;高压和低压的概念、形成原因【基础知识】一、热力环流原理(一)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三)形成过程(四)示意图【思考探究】是不是气温越高热力环流越旺盛?答案:不是。
热力环流的旺盛程度取决于地区间冷热差异。
地区间温差越大,空气垂直运动越旺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特别提醒】1、一个关键“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地点的冷热。
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两地温差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①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
3、三个关系:(1) 等压面的凹凸关系:(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受热: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变冷: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通常所说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而言的。
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注意: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于该规律。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五)常见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空气较湿润。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
![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6e103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4.png)
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1. 简介大气热力环流是地球大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和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气候学和应用领域的应用。
2. 原理2.1 热力环流的概念大气热力环流是指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加热而形成的大尺度环流系统。
它包括风系统、云系、降水系统等。
大气热力环流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天气。
2.2 热带环流系统热带环流系统是大气热力环流中最重要的环流系统之一。
它包括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西风带和极地前锋。
热带环流系统的形成是由于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多,导致热带地区温度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带,而副热带地区接收到太阳辐射较少,导致温度较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带。
2.3 中纬度环流系统中纬度环流系统是指在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形成的环流系统。
它包括西风带、副极地风系、高空急流等。
中纬度环流系统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自转效应和大陆与海洋的不同特性,导致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气流呈现出西风带的特征。
3. 应用3.1 气候学研究大气热力环流对全球气候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热带环流系统和中纬度环流系统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
通过观测和模拟大气热力环流的变化,可以预测全球气候的发展趋势,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3.2 天气预报大气热力环流对天气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热带环流系统和中纬度环流系统的运动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预测天气的变化。
通过观测和模拟大气热力环流的变化,可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3.3 灾害预防大气热力环流的变化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大气热力环流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气象灾害的发生概率和趋势,提前做好防灾准备工作。
通过观测和分析大气热力环流的变化,可以改进灾害预防措施,减少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图示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图示](https://img.taocdn.com/s3/m/39afeee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9.png)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图示1. 简介热力环流原理是指在空气流动中由于温差引起的自然对流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能源领域。
本文将通过图示的方式来介绍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2. 暖气系统热力环流原理在暖气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当暖气设备开始工作时,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暖气设备可以将热空气通过自然对流的方式传递到整个房间。
这在冬季保持室温的舒适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暖气片:暖气片是暖气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设备。
它通过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将热空气通过底部进气孔进入暖气片内部,然后经过热交换板散发热量,最后冷空气由顶部排出。
这种传热方式可以快速对空间进行整体加热。
•地暖系统:地暖系统也是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来进行加热的一种方式。
通过安装在地板下的加热管道,利用热空气的上升和冷空气的下降原理,将热量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房间。
这种加热方式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还可以避免传统暖气片带来的温度不均匀问题。
3.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的一种装置。
在太阳能热水器中,热力环流原理被广泛应用,使太阳能热水器能够高效地工作。
•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在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中,通过将太阳能吸收器与水箱内的水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热力环流系统。
当太阳能吸收器吸收到太阳能时,热水会自然上升到水箱中,而冷水则下降到太阳能吸收器,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加热。
这种方式可以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
•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高效的太阳能热水器。
在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中,每个真空管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热力环流系统。
当太阳能照射到真空管时,热水会在管内产生对流,上升到水箱中。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为热能。
4. 风洞实验热力环流原理在风洞实验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风洞实验是为了模拟物体在真实空气中的运动和飞行状态,以研究气流的流动规律。
•下入口上出口型风洞:下入口上出口型风洞是一种常见的风洞实验设备。
地理热力环流知识点讲解
![地理热力环流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ff41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6.png)
1、热力环流的形成:
2、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3、气压大小及等压线的判断
(1)在水平方向上:高压大于低压,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2)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3)等压面变化:高压处向上凸,低压处向下凸。
高空与近地面凸向相反。
4、热力环流实例
(1)海陆风
(2)山谷风
【补充】:谷底多夜雨
原因:谷底夜晚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产生降水。
(3)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
【补充】: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均高于周边地区
原因:城市的凝结核较多,且盛行上升气流,容易产生降水。
影响与应用:一般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2)各种风的受力作用分析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3)风向和风速的判读
①风向定律A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B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②风向判读A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B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C近地面风向偏转角度小于45°,高空风向偏转90°。
【结论】: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③风向的表示方法
④
风速的判读A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速越小。
B在不同地图中,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时,比例尺越大,风速越大;比例尺越小,风速越小。
常见热力环流及应用
![常见热力环流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9ef4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6.png)
常见热力环流及应用热力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存在的一系列环流系统,其驱动力主要源于太阳的辐射能,其中包括垂直和水平的环流。
常见的热力环流有太阳辐射引起的纬度环流和地转效应引起的赤道环流。
这些热力环流在气候和天气系统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纬度环流是指由于太阳辐射获得的能量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纬度区域之间的传递而形成的。
由于赤道地区太阳辐射更直接,所以热量补充更充足,空气上升并形成热带低压带,形成了热带风,受地转效应影响,热带风会偏转形成大尺度的风场。
在赤道两侧的拱形区域,空气下沉形成亚热带高压,并形成副热带带风。
最后,在两极区域,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风。
纬度环流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气象学中,纬度环流是解释气候现象和预测天气变化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例如,由于热带低压带风往赤道两侧的移动,会导致风暴和季风现象的发生。
其次,在农业领域,纬度环流对于农作物的分布和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决定了农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最后,在能源领域,纬度环流对于风能的分布和发电潜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副热带带风区域具有较强的风能资源,适合建设风能发电场。
赤道环流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效应引起的环流系统。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处于赤道高速运动的地球参考系中,导致空气在高纬度向赤道地区运动时,受到地球自转的转向力的影响,偏转形成了赤道地区的东风和西风。
赤道地区的东风和西风在垂直方向上也会形成相应的环流系统,即上边界为赤道高空西风、下边界为赤道低空东风的两个半环流系统,这也是赤道环流的主要特点。
赤道环流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天气预测和气候变化领域。
首先,在天气预测中,赤道环流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东风和西风的强度和稳定性决定着赤道附近的气旋和锋面活动。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赤道环流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赤道环流的强弱和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和环流变化有关。
对赤道环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气候系统的复杂性,以及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aedff3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b.png)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是指在地球表面上,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形成的大范围气压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水平风流动。
这种环流主要包括赤道低压带、副高带、副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
形成热力环流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光照不均: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倾斜,不同纬度的地表受到的阳光照射不均,赤道地区热量接收较多,而两极地区则较少。
这导致了赤道附近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的空气下沉,形成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2.积雪和冰川的作用:赤道附近的气流上升后,空气相对干燥,水蒸汽凝结成云并降落为降水,使该地区具有大量的降水,形成热带雨林。
而两极地区的寒冷气流下沉,形成干燥的环境,导致积雪和冰川形成。
3.惯性力和科里奥利力: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离心力,使得空气从赤道向两极倾斜,形成科里奥利力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环流的形成和维持。
1.风:风是大气中水平方向的运动,主要由温度和压强的高低差异引起。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冷空气密度大、压强高,会形成高压区,而暖空气密度小、压强低,会形成低压区。
风就是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的结果,这种移动形成了气流。
在地球上,风的方向受到科里奥利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在北半球,风会向低压区旋转,顺时针方向;在南半球,风会向低压区旋转,逆时针方向。
这种风的转向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科里奥利力。
2.气旋:气旋是大气中的一个低压区,通常是一个旋转的气流系统。
气旋的形成是由于水平风与不同区域形成的环流相互交织,并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形成较大的收缩。
气旋的形成通常伴随着云层的堆积和降水的发生。
气旋可以分为热带气旋和中纬度气旋两种类型。
热带气旋主要在热带地区形成,具有明显的旋转风暴眼和飓风等级,常见的有台风和飓风。
中纬度气旋则主要在温带地区形成,有着较大的范围和短暂的生命周期,对地区天气带来较大的影响。
总之,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是由地球自转、倾斜以及气候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的。
热力环流是地球上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和天气条件有着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七中学姜辉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解答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本课由问题→小实验和多媒体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
→给出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城市热岛效应”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②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学生亲自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现象。
(二)难点
冷热不均引起气压高低变化和等压面弯曲的特点。
三、教学思路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气压带和风带起到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
为此设计了以下活动:
1、地理小实验,让学生直观、真实感受热力环流、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以及气流运动特点。
为学生能顺力画出环流图埋下伏笔。
2、观看多媒体演示,解决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分布与气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理解等压面的概念。
3、案例和拓展探究。
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简要分析。
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实验演示法、引导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2、学法:合作实验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蜡烛、香、纸板、1000ml的量筒)等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课题-----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一)、师生实验------感受热力环流 实验步骤:
(1) 、将点着的香伸入量筒纸板点有蜡烛的一侧,观察香烟的运动方向 (2) 、将点着的香伸入量筒纸板没有蜡烛的一侧,观察香烟的运动方向 (两侧条件有何不同,思考:香烟飘动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结论------从实验中我们知道:香烟两侧冷热不均使香烟向点有蜡烛一方飘动,即气体向蜡烛方向流动。
我们把这种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过渡:为什么冷热不均会产生热力环流呢,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二)、探究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1、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热→气体受热上升→近地面低压,高空高压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 冷→气体收缩下沉→近地面高压,高空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高压向低压运动)→热力环流
2、假设地面受热均匀时(图)
空气没有上升和下降运动,此时的等压面是平行于地面的,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3、在地表冷热不均的情况下 小组合作:
(1)A 、B 、C 三处的空气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将作何运动? 把你们的结论画在图上并加以解释
地面 a1 b1 b2 a2 c1
c2
h2
热
冷
冷
A B
12
34
高空
近地面
(2)原先的等压面还能保持水平分布吗?
如果不能,尝试着画出此时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
学法指导----如何学好原理?
(三)、走近生活学以致用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上台做出热力环流图并解释)
1、去沿海旅游过的人多有这样的感觉: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
为什么?
(探究:海陆风的形成)
2、山谷风
2、角色体验假如你是市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城郊间的热力环流的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四)、拓展升华提升能力
请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并用箭头表示A、B间的热力环流?比较图中四点的气压值大小。
(五)、课后延伸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白天和夜晚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程度不同:白天会(加剧、减轻);夜晚则(加剧、减轻)。
请分析其原因。
,由于资金的原因,该城市的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暂时不能作大规模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减轻商业区和住宅区所受的大气污染?
八、板书设计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1.形成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2、原理示意图
3. 应用 (1) 海陆风 (2)城市风 (3)山谷风
阅读材料
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
①夏季高温的危害
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环境温度高于28 ℃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学习、工作效率下降;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
此外,高温还可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
高温时人们喝水增多,洗澡次数增多,浇灌花草树木的水增多等,增加水资源的消耗;高温时降温电器如空调的使用增多,社会活动、睡觉等的时间推迟等,消耗的能源增多……
高温增加病菌繁殖的条件,影响城市生物物种的生态平衡…… ②低压的危害
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压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低气压就是心血管疾病死亡增加的诱发因素。
低气压还会造成一系列失误行为,注意力不集中,人好像失去自我控制,不由自主打翻饭具,找不到目的物时易激动,或者无精打采,有时眼肿、头痛、皮肤肿胀、关节痛、恶心,甚至可引起轻度昏迷,不耐受噪音,动作不协调,工伤事故多。
由于城市热岛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强度不同,其低压强度也不同、气压变
水平方向的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根本 原因
热 力
环 流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化也不同,再加上热岛中心气温高,相对湿度低,噪音污染严重,使长期生活在热岛中心地区居民神经系统方面的损害也较为严重,神经系统患病率达30 % ,主要表现为神经官能症、失眠、烦躁不安、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忧郁压抑感等。
据有关资料,热岛中心居民患失眠率高于非热岛居民2.5倍……
③大气污染的危害
城市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城市热岛环流又加剧了市区的大气污染,使城市上空聚集着多种来自化石燃料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同时也含有一些有毒的悬浮物。
它们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这些有害气体的作用下,高温区的居民极易患上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
此外,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窦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人数也有所增多。
例如,严重地区较污染轻的地区肺癌死亡率高1.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