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年间的形势
崇祯年间的金国入寇
崇祯年间的金国入寇大明崇祯二年(1629年),少年“英主”崇祯皇帝还没有从用雷霆手段消灭魏忠贤集团的辉煌中清醒过来(当然,终其一生也没清醒过),一场空前的浩劫便降临到颇有“中兴”气象的老大帝国身上——一直以来几乎吞并了大明辽东所有领土的后金帝国,第一次冲进了山海关以内地区,并直接兵临“神京”城下,这无论是懒惰的万历皇帝还是贪玩木工活的天启皇帝都没有经历过的惨变,却让自比唐宗宋祖的崇祯皇帝赶上了。
一场掠夺和反掠夺的战斗随即在北京周围展开,这是继大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之后,第三次北京保卫战,一方是崇祯皇帝以及孙承宗、袁崇焕等明朝君臣,另一方,则是比崇祯早一年掌握自己国家最高权利的皇太极和他那“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劲旅。
崇祯皇帝在继位前一年,大明帝国东北部的后金帝国在有惊无险中完成了权力的交接。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八子皇太极以“天聪”为年号的登上大汗宝座。
这位军事才能稍逊乃父,但政治才能却高出乃父甚多的后金新一代领袖与乃父一样,有着勃勃野心。
从继位伊始便确定了战略方针——不断的骚扰明朝边境,尽量掠夺人口和资源,加强自己的实力,“以待天命”。
从努尔哈赤开始,后金帝国便由东到西向大明国都步步逼近,直到面对“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可是,一个广州蛮子的出现使得努尔哈赤一直向前的脚步被迫停止了。
袁崇焕,这个“大明王朝亡命徒”率领一万余部队取得了对抗后金十三万大军的“宁远大捷”。
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因此役愤郁成疾,不久病故。
从此宁远、锦州、山海关一带,成了后金难以逾越的屏障。
可不进入大明腹地,就难以抢到足够的人口和物资。
皇太极把目光落在了大明北方,重镇遵化以北的地区——科尔沁草原。
那里,还是蒙古帝国末代大汗林丹汗的势力范围。
林丹汗英勇善战,对于逐渐崛起的后金帝国有着充分警惕,他努力聚集了蒙古帝国内的各部落,为抵抗后金作了准备,但也明白内部矛盾重重,各部落心怀叵测的蒙古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成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联明抗金,他向明帝国发出了结盟的邀请。
历史趣谈天灾让崇祯亡了明朝?看看明孝宗如何治天灾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天灾让崇祯亡了明朝?看看明孝宗如何治天灾的
导语:说起大明王朝悲情的灭亡,一个外力因素总是被不断提起:天灾。
崇祯年间,大明朝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堪称历代罕见。
有科学上的说法,这是
说起大明王朝悲情的灭亡,一个外力因素总是被不断提起:天灾。
崇祯年间,大明朝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堪称历代罕见。
有科学上的说法,这是恐怖的小冰河期,不幸被崇祯遇上了。
但是比崇祯早一百多年,同样在十七八岁年纪,便登上帝王宝座的明孝宗朱佑樘,其实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后人总结崇祯年间的灾情,都在叹息崇祯皇帝运气差。
那么,不妨瞧瞧下面这一组数据:成化二十三年,陕西地震,河南水灾;弘治元年,山东旱灾,江苏水灾;弘治二年,河南水灾,华北旱灾;弘治三年,浙江水灾;弘治四年,陕西旱灾,江西水灾;弘治五年,苏松河水灾,淮河决口京杭大运河断流,广西瘟疫……
水灾,旱灾,瘟疫,崇祯年间遇到的恶心事,弘治年间也全碰上了。
崇祯的东北,有后金皇太极闹腾,弘治的正北,有统一了蒙古草原的达延可汗巴图蒙克虎视眈眈。
崇祯刚上台,碰上了大老虎魏忠贤以及一干阉党,弘治没碰上这样的大魔头,但内阁是纸糊的三阁老,六部是泥塑的六尚书,行政效率近乎瘫痪,一件事交代下去,各级官员都扯皮。
比如弘治要杀妖僧继晓,结果各级官员上下隐瞒,硬让这江湖骗子又混了快一年。
“嘉兴盗”事件更雷人,一个叫陈辅的百户拉队伍当土匪,到处打家劫舍,地方官先是能瞒就瞒,瞒到人家打上门了,知府吓的翻墙跑,就没个挺身而出的。
软钉子的破坏力,绝不亚于大魔头。
确切说来,崇祯的困难,弘治也碰到了。
而且有个事情,还更困难:生活常识分享。
史学家对崇祯的评价
史学家对崇祯的评价崇祯年间,是明朝最后的几十年,也是明朝灭亡前的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自登基以来,面临着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重重困难,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崇祯并不是没有努力,但他的努力却并未得到成功。
因此,历史上对崇祯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史学家对崇祯的评价吧。
一、崇祯时期的经济崇祯时期,明朝经济的衰落已经十分明显,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国库空虚,而崇祯本人又不懂经济,所以他对于经济问题的解决并不得力。
史学家认为,崇祯时期的经济问题,是由于明朝长期的封闭政策以及官僚主义所导致的,崇祯时期仅仅是这些问题的表现。
二、崇祯时期的政治崇祯时期,明朝政治的腐败已经到了极点,官僚主义、贪污腐败、权力斗争等问题层出不穷,而崇祯本人又缺乏决断力和管理能力,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史学家认为,崇祯时期的政治问题,是由于明朝政治制度的缺陷所导致的,崇祯时期仅仅是这些问题的表现。
三、崇祯时期的军事崇祯时期,明朝军队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而清朝的崛起也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崇祯本人虽然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他却缺乏决断力和管理能力,无法有效地组织和指挥军队。
史学家认为,崇祯时期的军事问题,是由于明朝军事制度的缺陷以及崇祯本人的不足所导致的,崇祯时期仅仅是这些问题的表现。
四、崇祯的个人品质崇祯本人也受到了历史的评价,有人认为崇祯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有人则认为他是一个狭隘自私的君主。
史学家认为,崇祯的个人品质是很复杂的,他有着一些优点,如勤政爱民、有学问等,但他也有着一些缺点,如狭隘自私、决断力不足等。
综上所述,崇祯时期的历史评价是很复杂的,他的才能和不足都有所体现,但总的来说,崇祯时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如何,崇祯时期的历史,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思,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吸取崇祯时期的教训,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的国家。
1639年明朝大事记:细数这一年整个大明朝的动荡
[键入文字]1639 年明朝大事记:细数这一年整个大明朝的动荡历史纪事: 清军入济南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清军由京畿南下攻入山东。
时枢辅杨嗣昌以为德州是清军南下的必经之地,传檄令山东巡抚颜继祖率兵扼守。
于是济南空虚,止有乡兵五百、莱州援兵七百,势弱而不能守。
清军从畿辅而西,抵山西界,复折而南,绕开德州,下临清,渡会通河,直插济南城下。
明军拒城守御死战。
初二,城溃巷战死难者甚众。
德王朱由枢、奉国将军朱恩赏等都城破被俘。
清兵退归崇祯十二年(1639)二月,清亲王多尔衮率军饱掠后,从山东北返至天津卫,渡运河东归。
三月初九,清军从青山口出关,退回辽东。
是役,清军入关达半年,深入二千里,攻占一府、三州、五十五县,二关;杀明总督二、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口四十六万余、黄金四千余两、白银九十七万余两。
中原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财产损失无可计量。
崇祯帝询问练兵措饷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二十六日,崇祯召淮扬道参议郑二阳于平台,询问练兵措饷之事。
二阳答:臣初到扬州,各营设有官兵,向来相沿虚冒。
臣刻意简练,有一额即求足一兵,随时操练。
所以防寇二年,不请一兵一饷。
崇祯帝说:此一方事。
谓天下如何?二阳答:大抵额设之兵,原有额饷、但求实练堪用,则兵不虚冒。
即核兵即足饷。
若兵不实练,虽措饷亦无益。
崇祯帝问练兵?二阳答:臣所见只以参将、游击以下官操练。
崇祯帝问如何操练?二阳答:如参将、游击选千人,总选十百,责按兵法。
崇祯帝又问措饷。
二阳答:措饷,诸臣条陈已十分详尽,关键是得其人。
如鼓铸得人,利归公害,否则在私室。
崇祯帝问:近来各地灾伤乏饷,如何处置?二阳答:裁不急之官,亦可省费。
如扬州有催饷主事,不如由巡按催办。
崇祯帝说:催饷主事非为定例。
二1。
清兵入关及大顺政权的抗清斗争
清兵入关及大顺政权的抗清斗争清兵入关崇祯二年(1629)以后,清兵多次进入京畿、山西,围宣府,入永宁,攻大同,破代州,甚至屯兵于皇陵所在的天寿山①。
其时清兵入关的目的,主要是劫掠,而不是占地,每于饱掠后即退。
这些军事行动对明朝君臣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更甚于军事方面的压力。
崇祯十六年(1643),清帝皇太极死,其弟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拥立皇太极第三子福临,此举引起清政权内部的斗争,在一段时间里,不向关内用兵,稍微减轻了明朝廷的压力。
对在西安建立的李自成大顺政权,清政权曾试图与之结成反明的联盟,但未得到响应。
大顺军进入北京,大顺政权取代明政权,成为清军通向中原的最重要的障碍。
原明朝边将吴三桂的降清,对清廷来说,是绝好的时机。
吴三桂在其父吴骧调入京师提督御营后,继任镇守宁远的都指挥使,封平阳伯,镇守山海关至滦县、昌黎一线。
崇祯十七年三月下旬,吴三桂突然发兵,夺取已为大顺军控制的山海关。
消息传到北京,李自成认为,山海关掌握谁手关系重大,便亲率主力四十万进行征讨。
吴三桂自知不敌,派使者与多尔衮联系,寄希望和清军联合作战。
多尔衮答应出兵,但他不承认所谓“合兵”,同时要求吴三桂投降。
吴三桂接受了投降的条件,入清营见多尔衮,髡发称臣。
清兵出动十余万,由多尔衮统率,吴三桂则充当了清兵入关的先锋。
山海关一片石之战首先在大顺军和吴三桂军之间展开。
多尔衮先按兵不动,一来窥测大顺军的虚实,并在作战中削弱其力量,二来检验吴三桂的投降是否真心。
直到恶战了两天,双方消耗都很大,吴三桂军已明显支持不住,多尔衮才“使铁骑数万,以白标为号,绕出吴兵之右”①,给予大顺军突然的冲击,战场的形势立即发生变化。
在清兵和吴三桂军的合击下,大顺军由优势转化为劣势,损失惨重,“虽刘宗敏勇冠三军,亦中流矢,负重伤而回”②。
李自成不得不率败兵退回北京。
吴三桂因功受赏,清政权封他为平西王。
李自成认识到山海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在思想上过于轻敌,对吴三桂公然降清,和清兵同吴三桂联合的形势没有充分的估计,未做周密安排便仓促出兵,导致山海关战役的失利。
后人对崇祯皇帝的历史评价
后人对崇祯皇帝的历史评价导读:崇祯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悲剧色彩,他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崇祯的是非功过充满争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之一,“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
一崇祯即位,正直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内有黄土高原上百万农民造反大军,外有满洲铁骑,虎视眈眈,山河冷落,烽烟四起。
他决事果断,雷厉风行,如处理阉党一案,也有心细多疑,优柔寡断之一面,如关于是先攘外抑或先安内,一直拿不定,遂误国家 ;既有刻薄寡恩翻脸无情之一面,也有多情柔肠之一面,对周后互敬互爱;他自制极严,不耽犬马,不好女色,生活简朴;他也经常征求左右的意见,但刚愎自用,不能做到虚怀纳谏;他知人善任,如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具一代文武全才,任用他们时,言听计从,优遇有加,一旦翻脸,严酷无情,果于杀戮,导致用人不专,出现崇祯朝五十相局面;他悯恤黎民疾苦,常下诏罪己,但搜刮民膏,加派无度,趣百姓于水火;他励精图治,经常平台招对,咨问政之得失,与臣下论讨兴亡之道,为政察察,事必躬亲,欲为中兴之主主,但求治心切,责臣太骤,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断绝常谓所任非人,终成孤家寡人,至于煤山殉国,从死者唯一太监耳。
二据有的史学家分析,崇祯是我国最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
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崇祯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
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
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却难寻可用之人。
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崇祯时期的政治危机与文化变革
崇祯时期的政治危机与文化变革崇祯年间,清朝国力开始衰落,国内政治危机愈演愈烈。
这种危机不仅是政治上的,也反映在了文化的变化上。
本文将分别探讨崇祯时期的政治危机和文化变革,以期了解这一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一、崇祯时期的政治危机在崇祯年间,清朝的政治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危机:由于战争频繁、内忧外患以及官员的贪污浪费等原因,清朝的财政状况急剧恶化,经济危机不断加剧。
2. 军事危机:崇祯年间,清朝面临的重大外患主要有三个:远征东北的瓦剌、进攻南明的吴三桂和辽东地区猛攻的俄罗斯。
这三个敌人使清朝的军事压力大增。
3. 社会危机:由于连年战乱,百姓的生活状况遭受了极大的影响。
加之官员的贪腐和凌厉的剥削,社会矛盾愈演愈烈。
二、崇祯时期的文化变革崇祯年间的文化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字变革:在崇祯年间,清朝开始进行“讹本、籀辞”文字的改革,以期提高汉文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利于象数算术和文字计量的发展。
同时也有许多人开始使用白话文进行写作。
2. 儒家思想的批判和超越:在崇祯年间,有一些思想家开始批判儒家的思想,认为儒家思想已经过时,需要有新的思想来引领社会。
这种思想又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3. 教育变革:在崇祯年间,尚书省设立了“天文仪象局”,为官员修习天文历算、象数算术、兵法战术等提供了专门的场所。
此外,举行了两次京察,以考察考场上的作弊情况和监考官的廉洁。
三、政治危机与文化变革的互动崇祯年间的政治危机和文化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政治危机促进了文化变革。
由于政治危机的加剧,人们开始反思儒家思想及其对社会和国家的封建化影响,而这种反思往往催生了新思想的诞生和文化变革的开端。
另一方面,文化变革又影响着政治危机的解决。
这种影响表现在人们开始自觉地关注教育问题,重视实用技能和科学技术,以此来推动经济和军事的发展,从而缓解政治危机。
四、结语综合来看,崇祯年间的政治危机和文化变革不仅是一个时期的特点,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
攘外必先安内之我观
“攘外必先安内”之我观一、普遍看法记得在中学阶段的历史课上,在学习到近代史的时候,就感觉特别不爽,天朝上国的康乾盛世一去不复返,任由欺凌,丧权求和却屡屡上演,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不仅会理解自己的失落,还会理解给我们带来失落的晚清王朝。
每个朝代都有盛极而衰的时候,你不可能期待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能做出什么扶大厦于将倾的惊人之举。
李鸿章,慈禧的行为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之举罢了。
时间推进到北伐时期,蒋介石开始崭露头角,记得课本上描述最多的就是蒋如何排挤打击共产党,如何篡夺国民党党政军领导大权,什么“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
至于北伐的过程说得比较简略,而且还列为非考试范围。
之后的反革命政变,课本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的血淋淋的图片。
之后的九一八事变,蒋的不抵抗,反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西安事变蒋被迫抗日,抗战期间发动皖南事变,豫湘桂战役的溃败,从而得出蒋采取的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这就是我们课本上对蒋介石的描述。
国人认为,晚清屈辱求和我们已经够容忍的了,那时是旧式军队,战斗力差,最重要的是官员烂了,人心散了,你让他战胜列强实非人力所能为。
而蒋的军官都是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新式将领,而且拥有战斗力强大的德械师,中央系的30个师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装备,其中还有几个师是接近全部实现了德式装备,并接受德国顾问的系统训练。
以经过这样的整军而面貌一新的中央军,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
而就是这样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在面对日本侵占东北、占领华北时,却连所谓的抵抗都没有,(你可以说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不断,蒋需要保留实力,然而在1930年9月中原大战以后,冯玉祥的部队被收编,成了光杆司令;李宗仁的桂系大部被歼,奄奄一息;阎锡山也是损失惨重,其他各省的小军阀对蒋已无太大威胁,因此保存实力,威慑其他派系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反而从1930年11月开始对红军展开重重围剿。
李自成简介
李自成简介李自成起义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李自成 (1606~1645)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家世业农,父守忠因里役破产。
自成以家贫,为人牧羊,略识文字,及长为银川驿卒。
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
崇祯三年(1630),自成以裁驿卒失业,又以借贷被辱,遂投活动于西川的不沾泥张存孟部。
后因张存孟败降,自为一军。
起义的发展和胜利不久,自成投闯王高迎祥,为八队闯将,转战陕、晋、畿南、豫楚等地。
七年,高迎祥农民军被围困于汉中附近峡谷中,自成重贿明总督陈奇瑜,伪称解甲归农,得脱围困。
既出栈道,连破麟游、永寿等七县,势力愈强。
九年七月,迎祥在陕西盩厔(今周至)战败,被俘牺牲,自成承袭闯王名号,转战于陕南及四川东北部地区。
十一年,起义军败于梓潼,被迫出川北上。
自剑州(今四川剑阁)入甘肃,又走避宁羌(今陕西宁强)。
六月至汉中。
是时农民军首领大多败降,唯李自成农民军仍战斗。
是年冬,明三边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设伏于潼关原,起义军损失过重,潜伏陕南山区。
十二年,避走巴东。
十三年二月,自成军又在奉节鱼腹山失利,为避实就虚,乃走大宁(今四川巫溪)、竹山,返陕南,再次潜伏商雒山(今陕西商县东南)中。
同年,河南省发生严重灾荒,农民纷起暴动。
十一月中旬,起义军经陕南商州突出武关,转战河南,农民争附,连下豫西南各州县。
不久,文士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先后投奔起义军。
十四年初下洛阳,杀明福王朱常洵,开仓济贫,声势迅速扩大。
此后,三次围攻开封,连获项城、襄城、朱仙镇、郏县、汝宁五次战役的胜利,执杀明兵部尚书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及陕督杨文岳等,大败陕督孙传庭。
明军主力被消灭,起义军控制河南全省,部众近百万,其他农民军首领如罗汝才、袁时中等多归附自成,李自成起义军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主力。
自占领洛阳始,李自成渐将过去的流动作战改为每得一城,分兵据守的军事战略,十六年正月克承天(今湖北钟祥),打出“剿兵安民”旗号,散发“三年不征”传单。
明朝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动乱
明朝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动乱明朝经历了数百年的辉煌,但在晚期却遭遇了经济危机与社会动乱。
本文将探讨这一时期明朝面临的经济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
一、经济危机的根源明朝晚期的经济问题源自多个方面。
首先,明初统一后,国家重视农业发展,但经过几百年的繁荣,土地逐渐私有化,大量富豪世家垄断了大片土地资源,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农民生活困苦。
其次,明朝实行钦天监,政府对冶铁等重要行业实行垄断,阻碍了商业的繁荣发展。
同时,明朝严重依赖银两作为货币,但长期对外贸易逆差导致大量银两流失,国家财政困难。
二、贸易与海禁政策明朝实行了一系列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比如实施海禁,限制了民间与海外的贸易往来。
这种政策给中国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首先,由于贸易受限,大量商品被滞销,商业活动减少,导致商品价格下跌,商人困境重重。
其次,海禁政策削弱了海外贸易阻碍了外来资金的流入,使得中国财政更加困难。
三、税收问题与人口减少明朝封建贵族享有免税特权,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同时,明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活动征收高额税收。
这种重税压力促使商家纷纷破产,商业衰退,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此外,由于长时间的战争与自然灾害,人口大幅减少,劳动力不足也加剧了经济危机。
四、社会动荡的原因明朝的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社会动荡。
首先,农民因为生活困苦,纷纷起义。
著名的农民起义如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起义和张献忠领导的大西政权都反映了农民对统治者不满的情绪。
其次,由于商业的衰退,职业商人被迫转行为土匪,形成了一些流寇势力。
这些动乱进一步削弱了明朝政权的统治力。
五、对策与启示针对明朝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动荡,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重视农业发展与农民的生活状况,减少贫富差距。
其次,积极推动商业发展,减轻商人税收负担,吸引更多资金投资。
第三,放开对外贸易限制,增加外汇储备。
最后,建立稳定的税收制度,减少封建贵族特权,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总之,明朝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动荡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明末清初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思潮变化
明末清初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思潮变化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动荡,包括农民起义、义和团、太平天国等重要事件。
在这个时期,政治形势和思潮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于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形势的变化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政治形势非常动荡,主要是由于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崛起所引起的。
明朝在朱元璋和永乐年间曾经达到顶峰,但是到了晚期,官员腐败、民众不满、边疆战乱等问题造成了明朝的衰落。
清朝则是在满族人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崛起,他一路北进,最终占领了明朝的首都北京。
这导致了明朝政权的完全崩溃,清朝政权开始在中国建立自己的中央政府。
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形势非常复杂,有许多政权和势力在争夺权力。
明朝内部的权力争夺非常激烈,官员们把精力放在了相互攻击上,而忽略了解决国家问题。
清朝则在中国北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是在南方还没有完全控制住。
此外,还有许多地方政权和民间势力在争夺权力,形成了大量的矛盾和冲突。
所有这些都使得中国在政治上非常不稳定。
思潮的变化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思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明朝晚期,由于官员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人们开始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评。
这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思想家和文化人的出现,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研究和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观点。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家学派和思想家王夫之的思想。
儒家学派强调人们应当认真地学习古代经典,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王夫之则主张批判封建思想,提出了论天志和实践论等观点,对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个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在中国均有一定的影响力。
其中,佛教的传播最为广泛,由于明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许多人开始抛弃封建正统,并愿望通过修行来寻求精神安慰。
总结明末清初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思潮变化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非常动荡,建立了新的政权,但是国家仍然未能完全稳定。
历史趣谈:崇祯简介 大明末代皇帝为何死都不离开北京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崇祯简介大明末代皇帝为何死都不离开北京城
导语:崇祯简介:崇祯皇帝在有明一代,算得上是一个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皇帝,崇祯的一生勤勤恳恳,最终没能挽救大明王朝,在内忧外患中成了亡国之
崇祯简介:崇祯皇帝在有明一代,算得上是一个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皇帝,崇祯的一生勤勤恳恳,最终没能挽救大明王朝,在内忧外患中成了亡国之君。
崇祯时运不济,他接手的是一个内外交困的烂摊子,衰亡的征兆在他出生之前早已初见端倪。
他力图挽狂澜于既倒,他勤于理政,事必躬亲,常朝不停辍,召对时时举行,十七年来未稍懈怠,然而“所用非人,卒至寇乱,身殉社稷”,崇祯最大的也是致命的缺点就是没有识人的眼光、没有用人的气量,没有纳谏的气度,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用人不专,疑神疑鬼,更调频繁,惩处随意,搞得臣下畏首畏尾,离心离德,及至魂归煤山,陪他而去的只有贴身太监一人,愿为他的社稷殉葬的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崇祯即位之初,以雷厉风行之手段收拾了魏忠贤。
民间欢呼不已,《五人墓碑记》称颂他为“圣人”,天下对他中兴明朝抱有极大的期望,然而因为他的多疑和刚愎,亲手的处死了大明的长城民族英雄袁崇焕,亲手的毁掉了大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
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
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
十八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 (也称万寿山,今北京市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
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良。
又
生活常识分享。
崇祯为文言文翻译
崇祯帝即位之初,朝廷内乱,外患频仍。
先是,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纵横中原,攻城掠地,无恶不作。
崇祯帝面对内忧外患,励精图治,欲重振大明江山。
一日,崇祯帝召集群臣,问道:“朕欲振兴大明,然而内乱外患,何以解忧?”大学士钱谦益对曰:“陛下,当此危急存亡之际,宜先安内而后攘外。
内乱不除,外患难平。
”崇祯帝闻言,深以为然。
于是,下令整饬朝纲,严惩贪官污吏,选拔贤能,振兴教育。
同时,加强边防,抵御外敌入侵。
崇祯帝此举,使得大明江山暂时稳定。
然而,崇祯帝在位期间,天灾人祸不断。
崇祯三年,黄河决堤,河南、山东等地受灾严重,民不聊生。
崇祯帝闻讯,心急如焚,亲自前往灾区慰问灾民,并下令赈灾。
崇祯十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被迫迁都南京。
途中,崇祯帝哀叹道:“朕何罪至此?”然事已至此,崇祯帝无力回天。
南京之战,崇祯帝英勇抵抗,最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俘。
崇祯帝被俘后,李自成劝降,崇祯帝怒斥道:“朕乃大明皇帝,岂能向你这逆贼投降?”李自成无奈,遂将崇祯帝杀害。
崇祯帝一生,励精图治,然而时运不济,大明江山终究难逃覆灭的命运。
崇祯帝之死,成为明朝灭亡的标志性事件。
后人感慨万千,叹曰:“崇祯皇帝,千古一帝,不幸生于末世,徒留遗憾。
”翻译如下:崇祯皇帝,名朱由检,字德涵,明神宗朱翊钧之孙,光宗朱常洛之子。
崇祯帝在位期间,正值明朝末年,内乱外患,国家陷入极度困境。
以下为崇祯帝相关事迹之文言文翻译,以飨读者。
崇祯帝即位之初,朝廷内乱,外患频仍。
先是,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纵横中原,攻城掠地,无恶不作。
崇祯帝面对内忧外患,励精图治,欲重振大明江山。
一日,崇祯帝召集群臣,问道:“朕欲振兴大明,然而内乱外患,何以解忧?”大学士钱谦益对曰:“陛下,当此危急存亡之际,宜先安内而后攘外。
内乱不除,外患难平。
”崇祯帝闻言,深以为然。
于是,下令整饬朝纲,严惩贪官污吏,选拔贤能,振兴教育。
同时,加强边防,抵御外敌入侵。
崇祯帝此举,使得大明江山暂时稳定。
崇祯皇帝历史评价
南明大臣则把思宗抬举到千古圣主的地步,如礼部郎余煜在议改思宗庙号时说:“先帝(崇祯)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临难慷慨,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
清朝乾隆皇帝亲自修订的《明史·流贼传》中说:
“庄烈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庄烈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当夫群盗满山,四方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抚两端,茫无成算。内外大臣救过不给,人怀规利自全之心。言语戆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为阃帅者,事权中制,功过莫偿。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加以天灾流行,饥馑洊臻,政繁赋重,外讧内叛。譬一人之身,元气羸然,疽毒并发,厥症固已甚危,而医则良否错进,剂则寒热互投,病入膏肓,而无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历代评价
《明史》评价朱由检说:
“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迨至大命有归,妖氛尽扫,而帝得加谥建陵,典礼优厚。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56]
崇祯皇帝是昏君么 崇祯皇帝死时多少岁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崇祯皇帝死时多少岁崇祯皇帝是昏君吗崇祯皇帝是大明的亡国之君,一般来说大多数的亡国之君都是非常昏庸的皇帝,正是因为其昏庸所以才导致了王国的灭亡,崇祯皇帝是昏君吗?所有的史学家都认为崇祯皇帝不能称之为昏君,因为崇祯皇帝在位期间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只是明朝的积弊实在是太深了,崇祯皇帝无法力挽狂澜才导致灭亡。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崇祯皇帝不是昏君。
崇祯皇帝继位之初就开始了大力的整顿朝局,首先剪除了魏忠贤阉党,其果断和雷厉风行令人拍手称快。
并且崇祯皇帝在位期间特别的勤政,真的可以说的上是“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崇祯皇帝殷殷求治。
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
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
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
同时整饬边政,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
并且在个人生活上崇祯皇帝崇尚节俭,也不好女色,几乎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从崇祯皇帝的所有行为来看,实在是不能说崇祯皇帝是一个昏君。
既然崇祯皇帝不是昏君,而且勤政爱民,那么明朝为什么会在崇祯的手里灭亡了呢?明朝之所以有崇祯这么一位有作为的皇帝还难免灭亡的命运,完全是因为明朝的积弊实在是太深了,史学家一般认为明朝走向衰亡,并不是一朝的昏庸所致,明朝的万历皇帝怠政三十年已经注定了明朝逐步的走向灭亡的命运。
崇祯皇帝虽然是有所作为,但是崇祯皇帝的能力却无法做到力挽狂澜,明朝的灭亡是崇祯的能力所限,也是明朝的腐烂已经达到了根部所致。
总而言之,崇祯皇帝不是一个昏君,只是一个时运不济的皇帝,接手了那么一个烂摊子,自己的能力又有限,无法做到力挽狂澜而已。
崇祯皇帝亡国的原因崇祯皇帝是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凡是亡国之君一般都是昏君,但是史学家对崇祯皇帝的评价却是相当的高的,一般认为崇祯皇帝是一位想要有所作为,并且积极的付诸行动的君主,在崇祯皇帝的一生中做了很多挽救政局的举措,但是却没有做到力挽狂澜,最终亡国。
如何全面评价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是明朝末代皇帝,他的统治时期是明朝走向衰落的关键时期,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复杂的。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崇祯皇帝有着不同的评价。
我们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来全面评价崇祯皇帝。
政治方面,崇祯皇帝的统治期间是明朝的政治危机期。
他继位时,面临着多方势力的夹击,政治局势非常不稳定。
他又缺乏足够的政治经验和领导能力,无法有效地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政治决策往往是迟疑不决、犹豫不决的表现,使得政治局势更加混乱。
从政治方面来看,崇祯皇帝的评价是比较负面的。
经济方面,崇祯皇帝的统治期间是明朝经济发展的低谷期。
他的统治时期,明朝的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国家财政状况非常困难。
他还采取了一系列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加强对商人的控制、限制商品流通等,使得经济发展更加萎缩。
从经济方面来看,崇祯皇帝的评价也是比较负面的。
文化方面,崇祯皇帝的统治期间是明朝文化繁荣的时期。
他非常注重文化教育,积极推动科举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文化教育的普及率。
他还重视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对明朝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从文化方面来看,崇祯皇帝的评价是比较积极的。
崇祯皇帝的统治期间是明朝走向衰落的关键时期,他的政治决策和经济政策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他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应该全面评价崇祯皇帝,既要看到他的不足之处,也要看到他的优点,客观公正地评价他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崇祯皇帝是明朝末代皇帝,他的统治期间是明朝走向衰落的关键时期。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来看,崇祯皇帝的评价是比较复杂的。
虽然他的政治决策和经济政策存在问题,但他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应该全面评价崇祯皇帝,既要看到他的不足之处,也要看到他的优点,客观公正地评价他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历史故事-崇祯皇帝最后的日子
历史故事-崇祯皇帝最后的⽇⼦ 崇祯皇帝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政权的最后⼀位皇帝,那么崇祯皇帝最后的⽇⼦是怎么过的呢?下⾯我们就来看看历史故事-崇祯皇帝最后的⽇⼦吧! 崇祯皇帝最后的⽇⼦ 崇祯⼗三年江南遭⼤⽔,⼗四年有旱蝗并灾,⼗五年持续发⽣旱灾和流⾏⼤疫。
地⽅社会处在⼗分脆弱的状态,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
为剿流寇,明思宗先⽤杨鹤主抚,后⽤洪承畴,再⽤曹⽂诏,再⽤陈奇瑜,复⽤洪承畴,再⽤卢象升,再⽤杨嗣昌,再⽤熊⽂灿,⼜⽤杨嗣昌,⼗三年中频繁更换围剿闯军的将领。
这其中除熊⽂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的才⼲。
然皆功亏⼀篑。
李⾃成数次⼤难不死,后往河南聚众发展。
此时北⽅皇太极⼜不断骚扰⼊侵,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
加上明思宗求治⼼切,⽣性多疑,刚愎⾃⽤,因此在朝政中屡铸⼤错: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重⽤宦官,《春明梦余录》记述:“崇祯⼆年⼗⼀⽉,以司礼监太监沈良住提督九门及皇城门,以司礼监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后⾦反间计,杀袁崇焕。
随着局势的⽇益严峻,明思宗的滥杀也⽇趋严重,总督中被诛者7⼈,巡抚被戮者11⼈。
明思宗亦知不能两⾯作战,私底下同意议和。
但明朝⼠⼤夫鉴于南宋的教训,皆以为与满⼈和谈为耻。
因此明思宗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他暗中同意杨嗣昌的议和主张,但⼀旁的卢象升⽴即告诉皇帝说:“陛下命⾂督师,⾂只知战⽃⽽已!”,明思宗只能辩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
明朝末年就在和战两难之间,⾛⼊灭亡之途。
崇祯⼗五年(1642年),松⼭、锦州失守,洪承畴降清,崇祯⼜想和满清议和⽽和兵部尚书陈新甲暗中商议计划,后来陈新甲因泄漏议和之事被崇祯处死,与清兵最后议和的机会也破灭了。
崇祯⼗七年(1644年)明朝⾯临没顶之灾,明思宗召见阁⾂时悲叹道:“吾⾮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
明末清初的内忧外患与政治动乱
明末清初的内忧外患与政治动乱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而动荡的时期。
内忧外患交织,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期,中国不仅面临各种社会矛盾和风云变幻,还承受了外来势力的侵略和割地。
一、内忧明朝晚期,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
农民起义频发,如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农民革命运动,不仅对明朝造成了巨大威胁,还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顺革命虽然失败,但却显现了明末社会内忧的严重性。
资产阶级的崛起也是内忧的体现。
明末清初,商业经济蓬勃发展,许多商人因贿赂 officials 取得权力,并通过贪污腐败获得不义之财。
这不仅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还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二、外患与内忧相伴随的是外患的增加。
清朝的崛起和入侵给明末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清朝始于满洲人的建立,他们逐渐扩大了在中国北方的势力范围,并最终推翻了明朝,在清朝建立了他们自己的政权。
这标志着中国的统一和稳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西方列强的侵略也是清末政府的外患之一。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港口和扩大贸易,这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无数中国人对外国侵略的愤怒和不满加剧了社会动荡。
三、政治动荡明末清初的政治也是动荡不安的。
明朝末年,宦官集团和魏忠贤的专权引起了朝廷内部的分裂。
这导致了内阁制度和中央集权的瓦解,使朝政陷入混乱。
在清朝建立后,具备相对强大军事实力的忠于明朝和其他抵抗清朝的势力继续存在,对清朝政权构成威胁。
同样,清朝的统治也面临着西方侵略、东北及西南少数民族抵抗等多方面的挑战。
总结起来,明末清初的内忧外患与政治动荡相互交织,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尽管这个时期存在着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矛盾,但同时也为后来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解决好内忧外患和政治动荡的问题,就难以实现国家的强盛和繁荣。
因此,我们应该从历史的教训中汲取智慧,努力推动国家的发展,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崇祯年间的形势?(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少数民族的崛起)
①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与崇祯的父亲和祖父相比,崇祯面对是更加恶劣的形势。
崇祯年间,内忧外患。
内部朝廷大臣党争加剧,财政匮竭,军事无力,又有西北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加之崇祯年间正处小冰期的鼎盛期,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每年都有数次,至于小性灾害每月都有发生;外部有少数民族政权后金虎视眈眈,并积极进攻,明只有被动防守。
反观明朝在崇祯以前时,即使是明末万历皇帝时,明朝对少数民族政权后金仍然具有军事优势,朝臣的党争也并不激烈,财政相对宽裕,农民奇异只是小股力量,并且朝廷都能控制。
在气候方面,就算是在崇祯父亲光宗时,小冰期也还没进入鼎盛期,自然灾害也就不会像崇祯年间那么频繁。
②崇祯年间少数民族的崛起:
崇祯即位时,少数民族政权由皇太极当政。
皇太极在继承父皇的基业后,看到了国家的弊政,于是进行改革。
在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八旗、外事等多方面的进行有力的改革,使得后金综合国力大增,在军事上,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
当时在辽东,明政府只剩下锦州、宁远、松山三个据地,其他已成为后金的领土。
与此同时皇太极于1636年在沈阳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改元崇德缓和统治区域内民族矛盾,为他入主中原的阻力做打算。
2、内阁制的利弊?
一、履行部分宰相责任:自从君主兼理相职后,工作之繁重已令君主望而生畏,疏于朝政。
但自废相后,指挥各部院又非君主不可。
内阁乃利用票拟、制诏等权,假君命指挥各部院,事实履行部分宰相责任,使政府运作不致于瘫痪。
同时,又不用重立相制,违背明太祖立下的<皇明祖训>。
再者,宣宗后的“条旨”制度出现,内阁发挥了“参断机务”的作用,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在明中叶更发挥辅政的作用。
由于此制造成君主不必与阁臣即位,英宗即位,中外奏章皆委内阁签办,决事权全掌内阁手上,有助皇帝理政。
二、强化君主专制:明太祖废相本意,由君主兼理相职,六部分理日常政务,大事决于由尚书主持的廷议。
自内阁制度形成后,首辅胁君命指挥六部,六部权力遭严重侵蚀。
然内阁只能依附君主,扩大阁权,无异扩大君权。
加上,内阁能否重用及其人选删减,全取决于皇帝一人,而内阁之权亦由君主委任得来,例如神宗初年,张居正掌内阁大权,但张死后,内阁权力便立即下滑,可见此制度间接加强了君主专制,君权无法节制。
三、相具合议精神:英宗以后形成的首辅制度,由首辅作最后决定。
阁臣甚至颇有以宰相自任者,如严嵩、张居正、叶向高等。
就票拟进行商讨时,各殿大学士皆可参与意见,颇能减低独相时期宰相的独裁机会。
若此制运作良好,具有唐三省制的合议精神。
三、维持君主权力:明有不立宰相之祖训,大学士无宰相之名,而行宰相之实。
如此在不少朝臣眼中,无「名」而行「实」,等于「无权」而「越职」,即皇帝默许,亦难甘服。
于是,内阁只有仗君威以箝制群臣。
造成内阁只能依附天子,
不能自行其是。
故明代虽常见怠荒之君,但未尝大权旁落。
四、阁臣受一定程度的专重:自宣德阁体渐尊以来,大学士有忤旨不可施以廷杖的惯例。
据杜乃济<明代内阁制度>统计,一百七十名大学士中,卒于官及致仕共一百零九人,约占六成半。
获罪的只有二十八人,约占一成半。
可见其地位相当稳定,一般都颇能直言。
五、大学士质素不俗:明自宣德阁体渐尊以来,有非进士精英不入翰林院,非翰林出身不得入阁的成例。
明代科举内容虽为史家诟病,其考选之公平则为人称道。
其优者入翰林修习,无一定期限,优者才受重用。
明大学士多由此出身,故不乏智能之士。
六、选任制度较公开:明代有廷推之制,大学士出缺,例由三品以上京官公推二或三人,请皇帝于名单中简拔,皇帝不纳可命再推。
皇帝不由廷推任命的大学士称「特简」,但受朝臣鄙视,鲜能久安于位。
由于受公议约束,大学士质素有一定水平。
明代内阁的缺点
一、助长了明室的君主专制:内阁制度随君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力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根本就无节制的作用,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遂成为皇帝加强专制独裁的工具,使明代的君主专制比历代为甚,助长了君主专制。
二、形成了明代宦官的专权:明代内阁因为欠缺法定的地位和权力,只是政务的补助机关,透过票拟、条旨来辅政,但大学士的票拟最后决定于皇帝的朱批,而明制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章奏文书,宣宗时,大臣章奏除由皇帝亲批数本外,皆由秉笔太监照内阁大学士之票拟批红。
宣宗以后,人主怠荒,深居内宫,朱批便由秉笔太监处理,从此宦官透过司礼监的职务得以正式与外廷往来,宰辅之权便为内臣所侵夺,司礼监有「太上内阁」之称,造成了明代宦官的专横。
三、首辅有相权而名不正的流弊:内阁仅属秘书机关,无宰相之名,亦无宰相之位,更无宰相之责,但皇帝信任时,又确有宰相之权力。
明代内阁成立之后,事实的演变,产生首辅,权力堪比中国古代宰相。
但此不过内阁中相沿的惯例,并非律定,故不为外廷所承认。
《明史纪事本末》谓﹕「严嵩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权;有丞相之权,而无丞相之责。
」正道出内阁制度的流弊。
内阁有宰相之权而无宰相之责,出错时便诿过他人;无宰相之名位而有宰相之权,则朝臣不能信服。
张居正任首辅,仍须与中官冯保结合才能执掌大政,方能施展抱负,便是明显的例子。
明代宦官之祸严重,内阁制度之名不正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四、演成朋党的倾轧:内阁行使相权实在名不正言不顺,容易造成内阁与外廷官僚的磨擦。
明之内阁,上受君主的箝制,内受宦官的操纵,阁臣想握权,一方面须交结内监,另方面则又要倾轧同列的大学士,遂演成朋党之祸。
如严嵩任首辅,威权极崇,但却为阁僚徐阶所倾倒;张居正任首辅,也因内结司礼监冯保方能遂意,结成朋党,方可行使权力,但在革弊振衰时,仍不免受言官攻击,被指责为揽权专断的权臣,甚至「祸发身后」,被夺爵抄家。
明代朋党倾轧激烈,实与内阁制度名实不符的矛盾有密切关系。
五、导致政风因循:明代阁臣绝大多数由进士而入翰林,再而入内阁,多缺乏实际的政治经验,一旦入阁,多保守因循。
而且,内阁的权力,由皇帝授予,宦官又居中窃柄,阁臣为保官秩,于是只能对君主唯唯诺诺,对宦官俯首听命
而不敢有违,遂使政风因循腐化。
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积极有为,仍非议四起,故后人多不敢有为,多随俗因循,政治更不堪闻问,对明室政治有极坏之影响。
总之,内阁制乃明祖废相后衍生的辅政机关,但名实不符,乃演生许多弊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
」指出了废相后的内阁无从发挥宰相之权责,致使政治败坏,可见其影响之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