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罗汉拳—小罗汉拳(套路现用图解)

合集下载

少林秘传技击术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五)

少林秘传技击术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五)

少林秘传技击术罗汉拳秘传技击法(五)一、流星锤招法单练:1、反面锤砸脸单连法(1)左门预备。

(2)左拳反面锤向前上砸出,位高同脸(图1)。

(3)连动不停,左拳一收再出反面锤,前上砸击,位高同脸(图2)。

2、反面锤砸脸砸阴单连法(1)左门预备。

(2)左拳反面锤向前上砸出,位高同脸(图3)。

(3)连动不停,左拳一收再出反面锤,向前下砸击,位高同裆(图4)。

3、当头箭单连法(1)左门预备。

(2)左拳当头箭向前上冲出,高在头位(图5)。

(3)连动不停,左拳一收再出当头箭,前上冲击,位高同头(图6)。

4、当头箭反面锤单连法(1)左门预备。

(2)左拳当头箭向前上冲出,位高同头(图7)。

(3)连动不停,左拳一收再变为反面锤,前下砸击,位高同裆(图8)。

实战举例:1、反面锤砸脸单连法(1)左门对敌(图9)。

(2)我见机急进,先发左手反面锤,打敌脸门(图10)。

(3)跟踪追击,左手速变反面锤,连打敌脸门(图11)。

2、反面锤砸脸砸阴单连法(1)左门对敌(图12)。

(2)我见机急进,先发左手反面锤,打敌脸门(图13)。

(3)跟踪追击,左手速变反面锤,连打敌下阴(图14)。

3、当头箭单连法(1)左门对敌(图15)。

(2)我见机急进,先发左手当头箭,打敌脸门(图16)。

(3)跟踪追击,左手再发当头箭,连打敌脸门(图17)。

4、当头箭反面锤单连法(1)左门对敌(图18)。

(2)我见机急进,先发左手当头箭,打敌脸门(图19)。

(3)跟踪追击,左手速变反面锤,连打敌下阴(图20)。

要点解析:1、罗汉拳讲究“手似流星”,要求以快制慢,“招无不破,唯快不破”,快则无敌,这就是脆打法的原理。

在此举了几个常用的快拳战例,其它类似打法读者自行体悟。

2、单手连打叫做“单连法”。

单节发力,不需换手,节约了蓄劲的时间,更增加了快中之快,再加上攻击部位的瞬变,忽上忽下,难测难防,运用好了,常能起到快速突击的效果。

二、醉步锤招法单练:1、醉步当头箭(1)左门预备。

少林秘传小罗汉拳(下)

少林秘传小罗汉拳(下)

少林秘传小罗汉拳(下)作者:三武组来源:《少林与太极》2016年第05期二十四、罗汉睡觉1?郾收左脚落于身前,身体左转90度,侧身向前。

两手拧绕,在身前交叉,右掌在外,左掌在里,同时,两腿交叉成插步,右脚跟踮起(图72)。

2?郾身体全蹲坐地,右肘臂枕于左脚掌,拳面抵右额,左拳抵住右脚,形如睡觉(图73)。

二十五、推掌扳手1?郾起身,身体向左拧转,两腿成右虚步,右脚尖点地,同时,收左拳于腰间,右掌向前推出,高与肩平,掌尖向上。

目视右掌(图74)。

2?郾提右脚原地踢脚垫步,左拳变掌后由腰间穿出。

两掌在身前向内绕手拨掌后,向身体右侧击掌,下盘成右弓步(图75、76)。

3?郾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左脚随之跟上,两脚仍保持右弓步,同时,两掌向内绕手拨掌后,用掌背向前打出。

目视右掌(图77、78)。

二十六、旋风腿1?郾起身,右掌握拳,与左掌在身前击打,下盘成右横裆步(图79)。

2?郾身体向左拧,右腿提起,向左上方横摆踢出(图80)。

3?郾右脚向左落,同时,左腿屈膝向后提、摆(图81)。

4?郾右脚落地之际,身向前跳,两腿离地。

右拳收于腰间,右脚向左肩侧里合,左掌迎击右脚脚底(图82、83)。

5?郾两脚落地,右脚在前,左脚在后,成右弓步,同时,右拳置腰间,左拳置于左前方。

目视左拳(图84)。

二十七、罗汉拜佛1?郾提起右脚向左脚后绕跨一步,转身右拧,身体摆正,两腿成交叉步,同时,两手弧形收至胸前交叉,继变掌向左右分展开,两臂平肩,掌尖向外,虎口向上。

目视左侧方(图85)。

2?郾身体下蹲成歇步,同时,两掌举臂、托掌至头顶上方,再合掌由面前下落于胸前,如拜佛之势(图86)。

二十八、云手仆步1?郾起身,两腿交叉,右脚前掌着地,脚跟抬起,同时,两掌在身前缠绕舞花,左掌在上(由下至上),右掌在下(由上至下),成交叉掌,右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下(图87)。

2?郾右腿屈膝提起,向右前落步,随之左腿屈膝提起,上体左转90度。

两掌交叉势不变(图88、89)。

少林拳罗汉十八手

少林拳罗汉十八手

少林拳罗汉十八手罗汉十八手主要发挥手上功夫的抓、撩、搂、扳、摔、摆、插等,以两手之拔法进攻对方要害部位,其防法主要是退、转、闪、躲、缩等避开对方之攻招。

一路罗汉十八手★一路罗汉十八手,共十八个动作,从第一招的“父子恭手”到最后一个动作“老虎靠山”,都贯穿着攻防严密的一条红线,主要发挥手上功夫的抓、撩、搂、扳、摔、摆、插等,以两手之拔法进攻对方要害部位,其防法主要是退、转、闪、躲、缩等避开对方之攻招,同时又巧妙和合理的利用攻上防下,攻左防右,虚实兼用或攻防兼备、或一攻一防等,达到攻则不露蔽,防则寻机攻,遇强不挨打,遇弱必取胜,无战则健身,有战则胜敌的目的。

同时也很注意腿法、肘法、身法和步法的配合,尤其注重眼法,招招做到:“手到眼到,眼随势神,招前以眼决策,招后以眼定略······此乃一路罗汉十八手之功法妙诀矣。

”【歌诀】少林武艺传千秋,独奇罗汉十八手。

父子恭手双抱月,白虎洗脸水上流。

泥里拨葱抽筋骨,推倒隔墙追败狗。

花掌一落砍倒树,迎面臂掌血洒流,双手挥砸千斤锤,崩肘露势天王愁。

一手能砍金砖碎,仙人摘茄独一手。

倒步一砍柴两节,肘锋能破贼心丢。

转身再使肘势把,仿似活龙飞云头,花手一提紧三步,凯歌胜归仙回洞。

靠山亮出罗汉手,少林英雄传千秋。

【动作顺序】1. 父子恭手。

2. 怀中抱月(反掌)。

3. 白虎洗脸。

4. 泥里拔葱。

5. 上步推倒墙。

6. 上步掠手。

7. 扳掌。

8. 右崩肘。

9. 左崩肘。

10. 揭手砍掌。

11. 仙人摘茄。

12. 猛虎转身。

13. 破心肘。

14. 转身崩肘。

15. 转身金交剪。

16. 小猴抢瓜。

17. 仙人归洞。

18. 老虎靠山。

【动作图解】(1)预备势足立八字,两臂下垂,五指并拢;身胸挺直;目视前方(如下图)。

(2)父子恭手左脚上前半步,右脚跟上成并步;两手由两侧向前屈肘交插于胸前(插花手),右手在上,两掌心向外,掌指向上;目视两手(如下图)。

少林秘传罗汉八段锦

少林秘传罗汉八段锦

少林秘传罗汉八段锦罗汉八段锦出自少林罗汉门,属于罗汉门“舒筋活血功”范畴,注重“致柔、养生”,练法独特,自成一家。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练法】1 直身正站,两腿开立,脚距与肩同宽,双手垂于体侧,二目平视前方(图1)。

2 两掌收至腹前,掌心向上,十指相对置于小腹(图2)。

3 两手缓缓上提至胸口高度(图3)。

4 双掌翻转,掌心向下,肘臂平肩(图4)。

5 两掌沿体前慢慢下压至小腹前(图5)。

6 慢慢上提至脸前翻掌使掌心渐渐向上,两臂继续向上伸直,手掌托天,仰面,二目注视掌背(图6、7)。

7 两手转腕,使两掌心相对,十指微屈如抱球状,继下放,抱球于胸前,两手与肩同宽,虎口向上,二目平视前方(图8、9)。

8 两掌下移至小腹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图10)。

9 依图示顺序,反复练习本段几遍(次数自定)后,回复起始姿势,即为收势(图11)。

第二段左右挽弓似射雕【练法】1 承接上段的收势动作,左脚向左侧跨一大步,成开裆直立势,两手轻握拳,拳心向后,虎口向里,自然下垂臂,二目平视前方(图12)。

2 两手握成竖拳(拳心向里,虎口向上),上提至胸部,手臂抬平(图13)。

3 左手作手诀(拇、食二指成八字掌,其余三指蜷曲),右手仍保持竖拳,上体下沉,屈膝蹲成马步桩,头略左转,注视左侧方(图14)。

4 左手向左推出至臂伸直,眼看食指尖,同时,右手约拉至右腋前位,拳心向里,肘臂抬平(图15)。

5 左手握拳、转腕,成拳心向右(图16)。

6 左拳缓缓拉回至左胸前时,右拳略里拢,两拳面相对于胸前,两拳心约对两乳,头颈转正,目光内含(图17)。

7 以上为左势。

接着换练右势,右势与左势相同,唯方向相反(图18~21)。

依此左右手之顺序,反复练习几遍。

8 两膝伸立,开步不变,两拳伸指成掌,掌心向下,指尖相对,沿腹侧下按,至左右大腿外侧时,屈指轻握成拳,拳心向后,二目平视前方(图22、23)。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第三段调理脾胃练单举【练法】1 左脚里收,两脚与肩同宽,正身直立,两拳自然松指,垂于体侧,掌指向下,虎口向前,二目平视前方(图24)。

罗汉十八手-图文-完整版

罗汉十八手-图文-完整版

少林罗汉十八手是少林拳术中最著名的拳法之一。

据《少林寺拳谱》记载,远在隋时,少林寺武僧就根据十八罗汉铜像造型创了一路拳法,称为十八罗汉手,后来逐渐演化,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不同练法。

本拳为其中上品,攻防兼备,上下配合,技法多变,极具妙用。

一、预备势面向南方,站立在东西走向的场地的西南;两腿伸直并拢,脚尖朝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两手五指并拢贴于腿外侧,掌指朝下;身躯正直,眼向前平视(图1)。

〔要点〕头须端正,下颏内收,挺胸、直腰、沉肩,两肘自然微屈并向身前微微牵引;神情安静,内虑全消,气沉丹田,精神贯注,做好行拳走势的准备。

二、并步抱拳两手握拳,屈肘收抱于两腰侧,拳心朝上,拳轮贴身;脸向左转,眼向左侧前方注视(图2)。

〔要点〕1.抱拳与转脸,动作要一致,行动要快速。

2.身体微向前倾,使腿部着力,十趾紧抓地面,防止弯腰拱背;两肘夹紧,使肘尖朝后。

三、弓步掳手推掌(鹰掐嗉)身躯半面向左转,两腿屈膝稍向下蹲,右脚不动,左脚向正东前方跨出;左拳变掌,臂内旋,从左腰侧贴着身躯向右上方屈肘绕环抄起,伸向右肩前,随着身躯半面左转由右肩处直臂向前、向左弧形平摆绕行横搂,肘微屈,掌指朝上,拇指张开,掌心朝前;眼视左掌(图3)。

上动未停,左掌掳抓变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与此同时,身躯转向正东方,右脚跟外展,右腿挺膝蹬直,左腿在前屈膝半蹲,成左弓箭步;右拳随之变掌,从右腰侧向前直臂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眼向右掌前方注视(图4)。

2.推掌时,肩须向下沉劲,右腿蹬伸防止右脚向外侧移动,腰须向下塌劲,右掌掌指高与眉齐。

3. “鹰掐嗉”的锁喉动作在单人拳路练习里变作了前推掌,按照传统未作更正。

如果更正为叉掌也是可以的,只要使右掌拇指张开、掌心朝下,用虎口向前平伸叉出就行;四、虚步推掌(僧推门)身体重心移后,右腿随之屈膝半蹲,左脚收回半步屈膝以脚尖虚点地面,脚面绷平,成左虚步;与此同时,右掌臂外旋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掌指朝下,掌心朝前;左拳则变掌向前直臂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身躯随右掌收回之势稍向右转,眼向左掌前方注视(图5)。

少林秘传小罗汉拳(上)

少林秘传小罗汉拳(上)

少林秘传小罗汉拳(上)作者:三武组来源:《少林与太极》2016年第02期小罗汉拳是少林罗汉门拳法之一。

该拳风格独特,短小紧凑,灵活多变,实战性强,尤其以刚、劲、勇、猛、速等特点贯穿拳髓,不讲花架,并可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

打法上注重快进快退,加上冲、圈、挂、踢、弹、勾、劈等,攻防灵活,不但令对手攻无可攻,更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反攻,令对手措手不及。

一、合掌起势1小开步正身直立,双掌自然垂于体侧,呼吸自然。

目视前方(图1)。

2两掌自体侧向外翻开,缓缓至两臂平肩时掌心向上,掌尖向外。

目视前方(图2)。

3双掌举至头顶上方合掌,仰面目视双掌(图3)。

4接着,两掌合十经面前下落,置于胸前,两前臂与地面平行。

目视前方(图4)。

二、预备势1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两脚与肩同宽。

同时,两掌变拳,下收于两腰间。

目视前方(图5)。

2接着,两拳变掌沿腹侧缓缓上托至两乳下,掌尖相对,掌心向上。

同时,两脚跟缓缓提起,前脚掌撑地。

目视前方(图6、7)。

3两掌翻转,掌尖相对,掌心向下,按至小腹侧。

同时,两脚跟落地。

目视前方(图8)。

4两掌迅速握拳,收抱于腰间,全身为之一振,两肘后收。

目视前方(图9)。

三、罗汉插花两拳变掌,左掌向右,右掌向左,向小腹两侧快速抖劲穿掌,掌心向里,掌尖向下。

目视两掌(图10)。

四、鹞子翻身1身体右转90度,同时,右腿屈膝提起。

双掌交叉不变,随转身举于额头前上方,掌尖向上,掌心向前。

目视前上方(图11)。

2右脚落地,并向右后方退一大步,屈膝下蹲,左腿伸直成左仆步。

同时,双掌下落至胸前时向身体两侧分展开,两掌勾手,胸略前俯成展翅状。

目视左侧前方(图12)。

五、双峰贯耳1右脚蹬地伸立,左脚收提至右脚内侧之际,迅速向前跨出一步,成左弓步。

同时,两手握拳收抱于腰间,拳心向上。

目视前方(图13)。

2左弓步不变,两拳由腰间分开弧形向前合击而出,拳心相对,高与肩平。

目视双拳(图14)。

六、歇步插掌1左弓步不变,两拳变掌交叉,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两掌心皆向下。

南派·少林罗汉拳(上)

南派·少林罗汉拳(上)

南派·少林罗汉拳(上)南派少林罗汉拳⼴泛流传于福建、⼴东、浙江、江苏、江西、四川、台湾等省,以及北⽅的某些地区。

南派罗汉拳的特点是动作整齐,简明清晰,拳势激烈、迅猛,颈喉⽤⼒极其强烈。

练时路线纵横交错。

它在技击时的最⼤特点是出⼗字⼿,即阴阳⼿。

在⼿法上讲究顶、卷、挑、盖、插、滚、托、辗;⾝法和步法要求“⼀字马⼀⽚⾝”。

并常⽤勾锤、⼗字连环腿、头撞制⼈。

预备式①⾯朝南成⽴正姿势,两脚并拢。

(图1①)②脚步和⾝体姿势不变。

两掌变拳屈肘收抱于两腰侧,两拳⼼均朝上。

眼看前⽅。

(图1②)1.虚步推掌(抱印)①左脚向左侧出⼀步,重⼼左移,两腿屈膝。

同时,左拳变双指掌(剑指);右拳左摆以拳轮紧贴左掌⼼向左向前弧形摆再向右平摆⾄右腰侧。

眼看前⽅。

(图2①)②上动不停。

左腿屈膝半蹲;右脚收经左脚内侧弧形向前上半步,略屈膝以脚尖虚点地⾯成右虚步。

来⾃“武宗”公众号·同时,两⼿经胸前推出,⾼与胸齐;左掌⼼朝右,双指朝上;右拳轮紧贴左掌⼼,拳⼼朝上。

眼看左掌。

(图2②)【技击要领】此动也称“请拳”,是练拳的礼貌仪式。

此动能攻能防。

防可向前挡架对⽅拳掌攻势;攻可猛推对⽅胸、腹部,使其仰跌。

虚步与推掌须同时完成。

2.马步抖切掌(险拦掌)①右脚收回向右侧出⼀⼤步,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

同时,两⼿成掌,掌⼼朝上。

两前臂与地⾯平⾏⾃胸前猛⼒向两侧抖摆。

眼看前⽅。

(图3①)②上动不停,脚步不变。

同时,两臂内旋,两掌⾥靠,使⼩指⼀侧朝下、掌⼼朝后,向裆下猛⼒切掌。

两掌指相对。

眼看前⽅。

(图3②)【技击要领】此动借右脚侧步之惯性抖臂发劲。

防可挑开对⽅正⾯攻来的拳掌;攻可⽤双掌直插对⽅胸、肋处。

若对⽅起脚正⾯踢来,我⽴即⽤双掌下切。

侧步与双抖掌须同时完成;切掌⼒达⼩指⼀侧。

3.右⼸步双冲拳(双龙出⽔)①右脚向前上⼀步,脚尖⾥扣,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

·来⾃“武宗”公众号·同时,⾝体左转(朝正东);两掌变拳屈肘收于左腰前,两拳⼼均朝上。

【武术博览】正宗少林小罗汉拳详细图解

【武术博览】正宗少林小罗汉拳详细图解

【武术博览】正宗少林⼩罗汉拳详细图解我们崇尚“爱国、强⾝、正义、修⼰、互助、和平”之精神,强民族之精神须从强民族之体魄开始。

智者不匹夫,武者⽆懦夫,⼈⼈强则中国强!天下武术宗成,名侠剑客⼀流。

我武古今功夫,⼼怀家国兴亡!练法⼀、合掌起势1. ⼩开步正⾝直⽴,双掌垂于体侧,呼吸⾃然。

⽬视前⽅。

2. 两掌⾃体侧向外翻开,缓缓⾄两臂平肩时,掌⼼向上,掌尖向外。

⽬视前⽅。

(如下图)3. 双掌举⾄头顶上⽅合掌,仰⾯⽬视双掌。

(如下图)4. 接着,两掌合⼗经⾯前下落,置于胸前,两前臂与地⾯平⾏。

⽬视前⽅。

(如下图)⼆、预备势1. 左脚向左横开⼀步,两脚与肩同宽,同时,两掌变拳,收于两腰间。

⽬视前⽅。

(如下图)2. 接着,两拳变掌沿腹侧缓缓上托⾄两乳下,掌尖相对,掌⼼向上,同时,两脚跟缓缓提起,前脚掌撑地。

⽬视前⽅。

(如下图)3. 两掌翻转,掌尖相对,掌⼼向下,按⾄⼩腹侧,同时,两脚跟落地。

⽬视前⽅。

(如下图)4. 两掌迅速握拳,收抱腰间,全⾝为之⼀振,两肘后收。

⽬视前⽅。

(如下图)三、罗汉插花两拳变掌,左掌向右,右掌向左,向⼩腹两侧快速抖劲穿掌,掌⼼向⾥,掌尖向下。

⽬视两掌。

四、鹞⼦翻⾝1. ⾝体右转90 度,同时,右腿屈膝提起,重⼼落于左腿,双掌交叉不变,随转⾝举于额头前上⽅,掌尖向上,掌⼼向前。

⽬视前上⽅。

(如下图)2. 右脚落地,并向右后⽅退⼀⼤步,屈膝下蹲,左腿伸直成左仆步,同时,双掌下落,⾄胸前时向⾝体两侧分展开,两掌变勾⼿,胸略前俯成展翅状。

⽬视左侧前⽅。

(如下图)五、双峰贯⽿1. 右脚蹬⼒伸⽴,左脚收提⾄右脚内侧之际,迅速向前跨出⼀步,成左⼸步,同时,两⼿握拳收抱腰间,拳⼼向上。

⽬视前⽅。

(如下图)2. 左⼸步不变,两拳由腰间分开弧形向前合击⽽出,拳⼼相对,⾼与肩平。

⽬视双拳。

(如下图)六、歇步插掌1. 左⼸步不变,两拳变掌交叉,右掌在下,左掌在上,掌尖向上。

⽬视双掌。

(如下图)2. 接着,两掌缠绕,成左掌在下,掌⼼对⾯,右掌在上,掌⼼向前。

?详解:少林小罗汉拳完整套路

?详解:少林小罗汉拳完整套路

详解:少林小罗汉拳完整套路罗汉拳是少林寺的著名武术,习之纯熟,对于演练实战技能,颇有益处。

那么少林小罗汉拳完整套路是什么样的呢?下面为您介绍少林小罗汉拳完整套路,看看吧。

什么是少林小罗汉拳?少林小罗汉拳,亦名三节罗汉拳,又称老架罗汉拳。

其特点是步型多,技法广,能应付对方千变万化之招,风雨云幻之势,但活动量较大,仅适于青少年演练。

习之纯熟,对于演练实战技能,颇有益处。

少林小罗汉拳完整套路一、预备式两脚并步而立,两手自然下垂,头正身直,两眼平视前方。

两手分别从左右上提至胸前合十,深呼吸,静心、顺气。

左脚向走跨半步,十趾扣地,双脚与肩同宽。

两手顺势下落,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挺胸收腹、聚四梢,集丹田气,舌顶上颚。

二、双叉手左右手分别向左右斜下方抖力,十字插掌,左手在内,一呼一吸,瞬间发力。

三、鹞子翻身身体从右向后转向,双手上抬,提右脚,跳起鹞子翻身,右脚落向左脚处,同时左脚左跨成仆步。

上身前俯,两臂左右顺势向下向后摆拳,两臂内滚,拳心向上。

四、双手贯耳起身成左弓步,身向前倾如猛虎出洞,两拳分左右同时向正前方合击,两拳相对,拳心向下,发足合力,滚手而出,势力连绵。

五、歇步切掌身体向右后转,左脚向右落于右前方,成歇步。

同时两拳变掌交叉在胸前,右手在里,两手左向舞花,右手切掌至前下方,左手后拉,两臂开力,一呼一吸,一合一开力可顺达。

六、双抢手1.起身右转成马步,两手抱拳腰间,拳心向上,向右摆头,目视前方,气沉丹田。

2.右脚向前再踏半步成右弓步。

两拳变掌同时从腰间向前抢出,拳心向上,以气摧力、力达指梢,瞬间抖出点力。

七、马步双摘裆身体向左转,两脚内扣成马步,两掌变拳顺势下压裆前,拳心向后。

气力下沉,泰山压顶,两目平视。

八、罗汉观阵右脚撤至左后方,成左弓步。

左拳向上向前撩起,右拳收于腰间,目视前方。

上动不停,身体后移,右脚独立,左脚提膝、扣脚、护右膝。

左拳顺势下栽至左膝上,拳眼向里。

右拳向后向上,贯至头顶上方,成罗汉观阵势。

少林罗汉十八手

少林罗汉十八手

少林传统功夫老架捶谱系列之八罗汉十八手“罗汉十八手”是少林拳术中较早的初级套路之一,据少林寺拳谱记载:远在隋时,少林寺武僧专门为一些长期壁观坐禅的和尚编了一套活动量较小、动作简单的健身套路,初根据十八罗汉铜像各选一个动作,共十八个动作,称为十八罗汉手,逐渐演化成有节有理的武术套路,亦称罗汉十八手,其防法主要是退、转、闪、躲、缩等避开对方之攻招,同时又巧妙和合理地利用攻上防下、攻左防右、虚实兼用或攻防兼备,或一攻一防等,达到攻则不露蔽,防则寻机攻,遇强不挨打,遇弱必取胜,无战则健身,有战则胜敌的目的,同时也很注意腿法、肘法、身法、步法的配合,尤其做到眼法,招招做到;手到眼到,眼随招进,眼随势神,招前以眼决策,招后以眼定略……此乃罗汉十八手之功法妙诀也。

其歌诀为:少林武艺传千秋,独奇罗汉十八手,父子拱手双抱月,白虎洗脸水上流,泥里拔葱抽筋骨,推倒隔墙追败狗,共掌一落砍倒树,迎面臂掌血洒流,双手挥砸千斤锤,崩肘露势天王愁,一手能砍金砖碎,仙人摘茄独一手,倒步一砍柴两节,肘峰能破贼心丢,转身再使肘势把,仿似活龙飞云头,花手一提紧三步,凯歌胜归仙回洞,靠山亮出罗汉手,少林英雄传千秋。

罗汉十八手相传为少林寺的母拳,少林寺是禅中的主星,佛教发源于印度,佛教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禅宗是发源于中国河南嵩山少林寺,禅宗一大特点侍僧每天正常的修行用功伴道以盘腿静坐方式,……罗汉十八手(开始练习一发不可收拾)--少林小罗汉—少林大罗汉少林罗汉拳三路—少林罗汉拳三十六式罗汉短打—罗汉一百零八式罗汉三百六十式等等很多—以致演变成了现在的独到风格的套路,如现在小洪拳大洪拳罗汉拳通背拳昭阳拳少林短打等等这些呢都是从一开始的少林八段锦、易筋经、十八手当中演变出来的,非常重要动作简单明了,最能代表少林的传统拳。

少林拳指东打西,指上打下,声东击西练出来让对方迷糊晕迷,让它认不清楚你的动作运行路线,所有少林拳都应该有迷踪拳的特点。

分解动作:第一段:起势(起掌聚气)--预备式第三式:夫子拱手第四式:怀中抱月第五式:白虎洗脸第六式:泥里拔葱第七式:单峰贯耳第八式:泥里拔葱第九式:推倒墙第二段:第十式:上步泥里拔葱第十一式:上步扳手第十二式:千斤砸第十三式:右蓬肘第十四式:左蓬肘第十五式:仙人摘茄第十六式:泥里拔葱第十七式:前打后肘(前打)第十八式:前打后肘(后肘)第三段:第十九式:转身野马分鬃第二十式:火龙式第二十一式:龙行虎步第二十二式:前平后栽第二十三式:前打第二十四式:仙人归洞收势—意气还原→少林罗汉十八手。

少林罗汉十八手图解

少林罗汉十八手图解

一、一路罗汉十八手一路罗汉十八手,共十八个动作,从第一招的“父子恭手”到最后一个动作ﻫ“老虎靠山”都贯穿著攻防严密的一条红线,主要发挥手上功夫的抓、撩、扳、摔、拦、插等,以两手之技法进攻对方要害部位,其防法主要是退、转缩等避开对方之攻招,同时又巧妙和合理的利用攻上防下,攻左防右,虚实ﻫ或攻防兼备、或一攻一防等,达到攻则不露蔽,防则寻机攻,遇强不挨打,ﻫ取胜,无战则健身,有战则胜敌的目的。

同时也很注意腿法、肘法、身法和ﻫ配合,尤其主重眼法,招招招作到:“手到眼到,眼随招进,眼随势神,招招后以眼定略……此乃一路罗汉十八手之功法妙诀矣。

1.歌诀:少林武艺传千秋,独奇罗汉十八手,父子恭手双抱月,白虎洗脸水上流,ﻫ泥里拨葱抽筋骨,推倒隔墙追败狗,花掌一落砍倒树,迎面臂掌血洒流,ﻫ双手挥砸千斤锤,崩肘露势天王愁,一手能砍金砖碎,仙人摘茄独一手,ﻫ倒步一砍柴两节,肘锋能破贼心丢,转身再使肘势把,仿似活龙飞云头,ﻫ花手一提紧三步,凯歌胜归仙回洞,靠山亮出罗汉手,少林英雄传千秋.少林罗汉十八手少林罗汉十八手摘自《少林与太极》德建一、朝山拜佛(起势)并步站立,两臂下垂,目视前方(图1)。

双掌内滚提于胸前,指尖向下(图2).双掌由内外翻,双掌心相对(图3、4)。

二、斩手劈心掌(左势)右脚后退半步踏实成左虚步,双掌向两侧下方斩出(图5)。

左右掌交叉护于胸前,提左膝,上身右转,然后左脚尖向前点地,左臂略上架,右掌劈出(图6、7、8)。

本势为虚架,暗藏杀机,右掌虽为劈心掌,但形不外露,出掌距离很短,仅意念用力即可。

三、亮翅斩手劈心掌(右势)左右脚跳起,双掌同时向两侧劈打,掌心向前,双肘紧贴两肋(图9)。

左脚落地踏实,右膝提起,身左转,右脚点地,然后左掌劈出(图10、11)。

要领同上势。

四、拨拦连三掌右脚右跳右转身成左虚步,右掌前击,左掌前击再右掌前击(图12、13、14、15).五、斩手穿喉下劈掌左脚左跳左转身成右虚步,左手下斩,右手护于胸前(图16)。

少林武功:先天罗汉拳十八手(图解)

少林武功:先天罗汉拳十八手(图解)

少林武功:先天罗汉拳⼗⼋⼿(图解)罗汉⼗⼋⼿,相传是天竺僧⼈达摩,在少林寺演说禅宗,见众僧个个⾯黄肌瘦、精神不振,于是创罗汉拳⼗⼋⼿,授以僧众强⾝。

在当时所谓罗汉拳者,只此⼗⼋⼿,并⽆先天后天之名⽬。

⾄⾦元时,有⽩⽟峰者,得此⼗⼋⼿,乃融合变化,阐幽发微,增为⼀百⼗⼋⼿,以符⼀百⼀⼗⼋罗汉之数。

⾄此,始将达摩所传之⼗⼋⼿,称之为“先天罗汉拳元始⼗⼋⼿”,⽽⽩⽒⼀百⼗⼋⼿,则谓“后天罗汉拳”。

先天罗汉拳,其理论基础是达摩所传的禅法:“不⽴⽂字,教外别传,直指⼈⼼,见性成佛。

”在其练法中,始终体现着“⽆念为宗”的禅宗精神,侧重于呼吸吐纳,⽓⾏六脉,守⼼住缘,⽌⼼不乱,故也称“少林⼼法罗汉拳”。

有诗⽈:“达摩西来⼀字⽆,全凭⼼意⽤功夫,若要经上寻佛法,笔尖蘸⼲洞庭湖。

”先天罗汉拳元始⼗⼋⼿,每个单势都是炼⽓的桩功,即可使精⽓神⼒充⾜,⼜可使下盘稳固,既内⼜外,既神⼜形,既静⼜动,易筋洗髓,可获性命双修之效。

第⼀势混元⼀⽓势1.并步正⾝直⽴,全⾝放松,意念集中,头若虚悬、闭⼝、⾆抵上腭,两臂⾃然垂于体侧,双⽬平视(图1)。

2.左脚向左侧横开⼀步,两脚间距约与肩同宽(图2)。

3.两掌缓慢地⾃⼤腿外侧向上抬起与肩平,转掌成掌⼼相对,掌尖向上,向胸前合拢。

慢慢屈肘,合掌,掌⼼贴紧,掌尖⾼于⿐平,肘臂约与肩平,⽬视前⽅(图3)。

4.调息9次。

意念随呼吸,吸⽓时腹部丹⽥内陷,⽓沉丹⽥;呼⽓时⼩腹缓慢扩张,⽓从丹⽥上胸⾛⼿。

第⼆势仙掌推云势1.掌⼼分开前推,掌⼼向前,掌尖向上,伸臂向前缓缓推出。

推到肩、肘、腕相平时,掌⼼微突,两⽬凝视两掌(图4、附图)。

2.届肘,两掌缓缓向胸肋收,拇指侧贴两腋前,肘臂后收,挺胸收腹,⽬视前⽅(图5、附图)。

3.然后。

两掌⾃两肋缓缓向前推出。

反复9次(图6)。

4.呼吸与⼿掌活动配合,向前推掌时呼⽓,收回时吸⽓,意念集中掌⼼劳宫⽳。

第三势三盘落地势1.两臂向左右平伸,与肩相平,掌尖向外,掌⼼向下,⽬视前⽅(图7)。

少林小罗汉拳(二)

少林小罗汉拳(二)

拳法4图5-1图5-2六倒步切掌图6-1图6-2拳法图6-3图6-4图6-5图6-6拳法图7-1图7-2图7-3图7-4拳法图7-5图7-6图7-7图7-8拳法(待续)图8-1图8-2图8-3禅武少林拳法调息人的呼吸类型可以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联合呼吸。

古代声乐理论中,有“气动则声发”的描述。

很多人出现声带问题,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疾病,正是由于仅仅只会胸式呼吸,却不懂得如何腹式呼吸,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用肚子来参与呼吸,不会采用胸腹联合呼吸之法造成的。

胸式呼吸不利于肺部健康胸式呼吸单靠肋骨的侧向扩张来吸气,用肋间外肌上举肋骨以扩大胸廓。

吸气时双肩上抬,气息吸得浅,因此又称为肩式呼吸法等。

胸式呼吸时,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肺4/5的中下肺叶的肺泡却在“休息”。

长此以往,中下肺叶得不到锻炼,长期废用,容易使肺叶老化,弹性减退,呼吸功能变差,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满足不了各组织器官对氧的需求,继而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抵抗力下降,罹患呼吸道疾病。

尤其是秋冬季节,老年人更易因偶感风寒而酿成肺炎。

肺的退行性疾病大多侵犯老年人的中下肺叶,这与胸式呼吸长期造成的中下肺叶废用关系密切。

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大都采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运动及胸部微微扩张,大量肺底部的肺泡没有经过彻底的扩张与收缩,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这样氧气就不能充分地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时间长了,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很多慢性疾病因此而生。

腹式呼吸是健肺佳法与胸式呼吸相比,腹式呼吸则可以让横膈膜上下移动。

由于吸气时横膈膜会下降,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

为此,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可以保证深度呼吸,吐出较多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腹式深呼吸是健肺的好方法,不仅弥补了胸式呼吸的缺陷,且可使中下肺叶的肺泡在换气中得到强化,从而延缓老化,保持良好弹性,防止肺的纤维化。

做腹式深呼吸运动,有助于机体获得充足的氧气,也能满足大脑对氧的需求,使人精力充沛。

技击小罗汉拳技击术

技击小罗汉拳技击术

罗汉拳的技击之法,不在演练时的动作招势上,而在久练自化,熟极自神。

为了让读者有迹可循,现精选数招解析出来,以证少林罗汉拳实战之妙。

一、双峰贯耳1.敌我交手中,敌方进身右高鞭腿踢击我方头部。

我方沉身下蹲成左仆步,两手分展,避过敌腿的攻击(图1)。

2.我方趁敌方鞭腿踢出落空、背对我方之际,迅速起身,双拳向敌方头部贯击(图2)。

二、歇步切掌敌方进步用拳攻击我方头面。

我方退步、沉身下蹲成歇步,趁避过敌方的攻击之际,用右掌切击敌方右膝关节(图3)。

三、双抢手敌方用双手齐出攻击,或双手抓我方胸襟。

我方沉身避开,或两手挑开敌方双手,顺势双并掌戳击敌方咽喉(图4)。

四、罗汉观阵1.敌我交手时,我方连续翻拳追击敌方面部,迫使敌方连连后退(图5)。

2.我方攻出几拳后,敌方手忙脚乱,我乘机提左膝,飞踢出右脚,弹击敌方胸部(图6)。

五、二郎担山1.敌我交手之际,敌方虚晃一招,右鞭腿踢击我方肋部。

我方迅疾左侧身,蹲马步桩,双手屈臂相并,用两前臂阻截敌方右前胫(图7)。

2.我方阻截住敌方攻势,迅疾右弓步,两拳分展,右拳撞击敌文/三武组134562方胸口(图8)。

六、云顶三冲1.敌我交手之际,我方进身就用左冲拳击打敌方面部。

敌方仰身避过(图9)。

2.我方迅疾进步,再冲出右拳。

敌方退右步,抬起右臂格阻我方右拳(图10)。

3.动作不停,我方紧追跨进右步,左拳冲击敌方心口,将敌打跌而出(图11)。

七、紫燕双飞1.敌我交手之际,我方右垫步进身,左踹腿踢击敌方面部。

敌方退身下沉,避过我方的攻击(图12)。

2.我方在左脚下劈、踏落地面之际,左掌推击敌方胸部,将其击倒(图13)。

八、手挥琵琶1.敌我交手之际,敌方左垫步用右低铲腿攻击我方左小腿前胫。

我方收提左腿,避过敌方攻击(图14)。

2.我方趁敌方收腿之际,左脚向前落步于敌方右侧后,同时,双手向左挥掌甩打敌方面部和胸部(图15)。

九、霸王开弓1.敌方左脚猛然进步,左冲拳击打我方面部。

我方见势太猛,右闪身避其锋芒,右掌拍击敌右前臂外侧(图16)。

少林十八罗汉掌 (2)

少林十八罗汉掌 (2)

少林十八罗汉掌(动作图解)十八罗汉掌据秦铁英老将军(1889--1967 同盟会成员)所述,其掌法原图谱为宋末元初所绘制,与传统少林大金刚拳属同一时期,素为嵩山少林寺“镇山护寺”之宝而秘传于寺内,为武僧首领及高僧大德、方丈主持所专习。

以独特圆缓、自然的“柔法”拳技,契合、突出了远古少林拳尊尚实战为本;以传统攻防技法、功法为结构;崇尚内力,以刚柔有度、潜心慎行、清逸舒朗为主旨内容内容的少林“柔拳”。

十八罗汉掌的拳势风格:形仪古雅,质朴本真;结构简洁,中正和顺;飘然绝俗,通贯神韵;刚柔有致,端庄沉稳。

以临战为本,讲究“招招有势,势势有法,法法有用”,“攻法如锋穿壁,御法如云入水”。

行拳练法:一法两势,左右均衡,阴阳互换,直线斜行;圆中取直,意随虚实;顺力柔化,步换轻灵;攻防相依,吐纳循经;刚柔有变,垂正合应。

拳法主张“彼不动,吾不动,彼先动,吾已动”的心法运用;以“习之有形,用之无形,即无形之形,无状之状,无象之象”为本念;注重“练中自有千变化,用时全在一念间”,讲究“随时而动,因势随形”,“心悟手从,形随意出”等“拳禅一体”的战术攻略与心法理念。

拳术结构:结体清晰,工整简洁;踢打摔拿,攻防突变;意气力合,动势谨严;进退起落,前后一线。

十八罗汉掌的技法特点是: 圆活柔缓,左右击闪;顺势攻防,进退布眼;身步灵稳,阴阳突变;踢打摔拿,拧旋走转;沉托分闭,进势求险;战术心法,招式严谨;应觉发力,内外合坚;拳禅一如,万法如烟。

十八罗汉掌的战法内容包括:扑、劈、抽、挑、托、弹、戳、推、肘、撞、砍、切、击、截、撩、打、捋、裹等十八种不同技法,均巧妙地融汇于拳术的踢打摔拿之中,其中方法清晰、结构严密、使用简约、独具特色。

在实战运用中,十八罗汉掌以其独特“防守反击”型的战术原则,充分运用每一动势稍纵即逝的战机,实施掌、拳、肘、膝、腿为主攻,以近摔、锁拿为助攻控制的“直横撩劈、沉托分闭、吞吐开合、借势闪避、柔化顺进,迅猛突袭”的战术攻防特色。

少林罗汉拳一路拳谱

少林罗汉拳一路拳谱

少林罗汉拳一路
拳谱
第一段
1.起式
2.樽桩握心拳
3.滚切掌
4.拔云见日
5.跳步劈心拳
6.背后打
7.下插掌
8.上架打
9.习手砍颈
10.绞腿踢
11.单掌推山
12.连三掌
13.翻身劈
14.童子拜佛
第二段
15.缩身
16.盘肘
17.封鼻
18.小肚疼19.后捣肘
20.古树盘根
21.劈地捶
22.罗汉大睡觉
23.顺风扯旗
24.双劈腿
25.罗汉卧地睡
26.执弓
27.双握
28.仙人摘花
29.单手插杏
30.挎毛蓝
第三段
31.海底炮
32.坐山架
33.跳步坐山
34.虎抖毛
35.偷步插推掌
36.倒步三推掌
37.双开门
38.磨盘扫
39.迎面沙
40.双开门
41.摇身绝
42.连三捶
43.入地拳
44.迎面打
第四段
45.撩阴掌
46.飞脚蝎子尾
47.绕步压打
48.提鞋
49.腿勾踢
50.落步栽拳
51.青牛摆头
52.左右进肘
53.盖步反撩阴
54.卧枕
55.双崩捶
56.悍地拔葱
57.倒布袋
58.栽地捶
59.后蹬腿
60.二起坐山
61.收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罗汉拳—小罗汉拳(套路图解)演示:少林嫡传武术大师释德扬来源:少林罗汉拳(小罗汉拳)一书编著:释德扬少林寺总教练--释德扬武姿第一式合掌起式1.挺身站立,双手垂落。

(图1)2双手打开,由腰间向上划弧,臂平举,并缓缓向上托起。

(图2)2.双手托于头顶,并于头顶合掌,目仰视手掌,身立直。

(图3)4.缓缓地将并拢的双掌移下,置于前胸,目平视前方。

(图4)第二式预备式1.左脚向左迈出一步,两脚与肩同宽。

由起式中的并掌变拳,两拳握于腰间。

目平视前方。

(图1)2.再由拳变掌缓缓地向上托至胸口处,双手上托,同时双脚后跟踮起。

(图2、3)3.翻掌下压,脚跟落下。

(图4)4.两手再次反掌,掌心向上,托至腰间变拳,两拳贴于腰间(此处拳握要迅速,两拳握而全身动,精神为之一振)。

目平视身前。

(图5)第三式罗汉插花手两拳变掌,同时向身体异侧穿掌,双掌交叉,置于身前。

目视左前下方。

(图1)第四式紫燕双飞1接罗汉插花手收式。

2身向右转90度,同时提右脚。

双掌继续保持插花手,举于头顶上方。

目平视前方。

(图1)3右脚落地,并向右后跨出一步,左腿向前仆地,身体全蹲,身成左仆步。

同时双手由头顶上方落下,在身前打开后置于身体后侧。

目平视前方。

(图2)【少林拳法近战要诀防身有道】少林拳既可健身自卫,又能克敌制胜。

它以手、眼、脚为根,交手时,采取近身小架,以攻为守其动作简单,朴实有力;击法清楚,勇猛迅疾、一招一式,非打即防,不施花架、少林功夫要求遇敌时不可动气,要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口念阿弥陀佛,人不动手,我不动手.总以礼让为先。

第五式双风贯耳【少林拳法近战要诀;明“三前”】,即眼前、手前、脚前。

拳经云“蜂目侧视伏阻趋”,即指要以目视目。

从对方眼神中度其动向作相应措施。

再观其手、脚、身形,以察其动机。

见动则动,动中防变。

先作闪躲避让,察其虚实,看出破绽,乘其进攻。

无论对方如何凶狠,心要沉着,不可慌乱。

盖技击一道,心急者败,心沉者胜。

要不为生色气势所动,不为威迫恐吓所摇,视百刃而不惧,聆枪炮而不惊,神清胆壮,不挠不屈。

1接紫燕双飞收式。

2左脚提起向后收回再前跨,屈膝,右腿绷直,身体成左弓步。

两掌握拳收回,握于腰间。

(图1)3两拳由腰间向身前冲出,两臂伸直,两拳略高于肩。

目平视前方。

(图2)第六式倒步切掌1.接双风贯耳收式。

2.双手变掌在身前交叉,并缠绕(图1、2)3.迈右脚向身体左后方倒跨一步,双腿交叉,同时右转90度。

此时,背身向前。

(图3)4.身体全蹲,双脚成插步,右脚踮起。

左掌收于腰间,右掌向身前右下方切掌出去,目平视右前方。

(图4)第七式弓步双穿掌1接倒步切掌收式。

2起身,身体右转180度,右手在身前划弧(拨开身前进攻)。

当身体转至身后时,提右脚向前迈出一小步,落地后身体呈右弓步。

同时收回右掌,两掌置于腰间。

(图1、2)3右脚原地抬起,前跨半步。

两掌由腰间向身前穿出,掌心向上。

目视前方。

(图3)第八式马步双砸拳1接弓步双穿掌收式。

2起身,身体左转9瞳,双腿屈膝,身体成马步。

(图1)3.两臂屈肘握拳,由胸前落下,向地面砸击。

目视身前方。

(图2)第九式二起脚罗汉翻书1接马步双砸拳收式。

2起身,身体右转,双脚右拧,右腿屈膝,左腿绷直,身体成右弓步,两拳收于腰间。

(囤1)3提左脚。

(图2)4右脚前跨,全身腾跃,双脚离地,右腿伸直,两脚足面绷平。

左手握拳收于腰间,右手变掌拍击右脚脚面。

(图3)5双脚落地,右腿屈膝,左腿置于右腿膝盖上。

两手成掌抓握,右臂在前,左屈臂护身。

然后两手由掌变拳。

目平视前方。

(图4、5)第十式二郎担山1.接罗汉翻书收式。

2.左脚落地后,身体腾跃,双脚离地。

两手屈肘握拳,护于头前、颈前。

右脚置于左脚后方,腾跃时保持屈膝。

(图1)3.左脚先落地,右脚由左脚后方向身前跨一步。

(图2)4.右腿屈膝,左腿绷直,身体成右弓步。

两拳分别向身前、身后冲拳,臂伸直。

目视身体前方。

(图3)第二段第十一式双云顶右弓步三冲拳1.接二郎担山收式。

2.起身,提右脚向前跨出一步,身体纵跳,双脚同时离地。

左腿在前,右腿在后。

左拳握于腰间,右拳置于脑后。

(图1)3.左脚落地,膝微屈,右脚屈膝置于左膝盖后。

双手绕头划弧。

右手绕头完毕置于腰间,左手架于头顶上方。

(图2)4.双手轮流进行三次冲拳。

冲拳时,一手冲拳,右脚自左脚后侧向前穿出落地,双脚落地后,右腿屈膝,左腿伸直,成右弓步。

平举,另一手收于腰间。

保持右弓步姿势。

目平视前方。

(图3、4、5)第十二式勒马按拳1.接双云顶弓步三冲拳收式。

2.起左脚后跨一步,右脚随即跟上,向前垫出—小步后虚步点地。

右拳变掌,在身前抓握左拳握于腰间。

(图1)3.左脚自右脚后侧向前穿出落地,左拳冲出,与右手在身前合拢后,向左腿膝盖击打,拳抵左膝盖。

右掌再次变拳,拉回身体,置于右耳根处。

身体下蹲,保持虚步。

目平视前方。

(图2)第十三式双劈拳双风贯耳1.接勒马按拳收式。

2.起身,变虚步为弓步。

两手握拳置于身前,左拳在前,右拳在后。

(图1)3.先迈右脚向前跨步,再向前腾跳,双脚离地,双拳顺势向上。

(图2、3)4.落地后,并脚下蹲,双拳置于身前,并由身前向身后抡臂划弧一圈。

(图4、5、6)5双拳抡臂划拳的同时起身。

双手划拳停于身前,屈肘并拳,拳心面向自己。

头左转,目视身体左后方。

(图7)要点提示双掌交叉,一是利于身体发力,二是保持身体平衡。

当左脚提起猛然向身体后方踹脚时,此时,双手打开,这^个动作几乎是连在一起的。

不过慎记,交叉掌在踹脚之前不要打开,这样身体会失去平衡。

脚踹击的部位,默对万的胸。

为最佳,大高或大低都可能被对方伸手缚住6摔倒。

第十四式紫燕双飞弓步推掌2.身体左转90度,同时左脚左拧,右脚保持不动。

双拳由并拳变为交叉掌,置于身前。

提左脚猛然向身体左后方踹脚。

(图1)3.踹脚的同时,双手打开,伸直平举。

(国2)4.左脚落地后转身屈膝,右腿绷直,身体成左弓步。

两掌在身前交叉划弧,左掌由右臂内侧穿出推至身前,右掌收回置于腰间。

目平视前方。

(图3)第十五式手挥琵琶罗汉撞钟2提左腿,屈膝盘腿置于右腿后惻。

于腰间的右掌变拳,左掌盘肘划弧于身前。

(图1)3.左脚落地,向身体左侧跨出一大步身体成左弓步。

双手成掌,同时自前右下向左上划弧。

(图2)4身体向左转身90度,此时背身向前,左脚拧地,右脚提起。

落右脚,提,脚,左腿屈膝盘腿置于右腿后侧。

,体下蹲,右腿单脚立地,两手握拳l于腰间。

(图3)5.左拳变掌,由腰间击掌而出,架于;顶上方,掌心面向身前;右拳由腰l向右冲出,冲出后手臂平举。

目视右前方。

(图4)第十六式倒歇步砍掌1.接罗汉撞钟收式。

2.两手成掌收回身前成交叉掌,保持下身姿势。

(图1、l背面)3.左脚沿右腿后侧顺势落地,脚尖踮地,两腿交叉,身体下蹲,两腿呈倒歇步。

左掌握拳收回腰间,右掌向身前右下方劈掌出去。

目视右下方。

(图2、2背面)第十七势罗汉醉步插拳1.接倒歇步砍掌收式。

2.起身,身体顺势左转,两拳收于腰间。

(图1)3.迈左脚向身前右侧跨步,形有醉态,步法踉跄。

(图2)4依次再交叉迈出两步。

(国3、4)5下蹲,成左歇步。

两拳向身前下方冲出。

两拳交叉,右拳在上,左拳在下。

目视左前方。

(图5)第三段第十八式拉弓射箭1.接罗汉醉步插拳收式。

2.起身,身体右转180度,双脚右拧,两手由拳变掌,在身前打开,举掌。

(图1)3.提右脚向身体右惻迈出一步,右手抡臂由后向前划弧后落于身前,两手握拳,在身前交叉,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图2)4.收右拳于腰间,左拳冲出,冲出后臂平举。

右腿屈膝,左腿伸直。

目视身体前方。

(图3)第十九式罗汉观景1.接拉弓射箭收式。

2迈右脚向身后退一步,左脚跟上,退步至右脚后惻,脚尖点地。

双腿交叉。

收左拳于腰间,右手变掌,护于身前。

(图1)3.身体下蹲微屈,左拳变掌,与右掌在身前交叉,右掌在外,左掌在里。

(国2)4.身体下蹲,两腿成歇步,两掌分开,在身前犹如拨开一道门帘一般,分别向上、向下划掌。

目视身体左前方。

(图3)第二十式退步插掌1.接罗汉观景收式。

2.迈右脚向后退步,左掌在身前由外至内划弧后,右掌由左臂外侧穿出,向身前右下方插掌,左掌背抵右臂上侧。

右手侧掌,臂伸直。

(图1)3.提左腿置于右腿后侧,左手由右臂后侧穿出,重复划弧插掌动作。

(图2)4收落左腿于右腿后侧,两腿交叉,身体全蹲,成歇步。

下蹲的同时,左手穿出,继续如上在身外划弧,右掌收于腰间。

(图3)5.右手继续由左臂外侧穿掌,向身前下方劈掌。

目视身前下方。

(图4)第二十一式力劈华山罗汉睡觉1.接退步插掌收式。

2起身成右弓步,两手握拳并拢,护于身前,拳心朝向内。

(图1)3.踢左腿,同时两拳变掌,迅速地向身下划掌。

踢出的左腿伸直,足面绷紧。

(图2)4.收左腿落于身前,身体左转90度,背身向前。

两手拧绕,在身前交叉,右掌在外,左掌在内,两腿交叉成插步,右脚尖踮起。

(图3、3背面)5.身体全蹲坐地,形如睡觉。

臂肘枕左脚掌,拳抵右耳;左拳抵住右脚。

(图4、4背面)第二十二式马步双推掌双扳手1.接罗汉睡觉收式。

2.起身,身体向左拧转至两腿成右虚步,右脚脚尖点地,左拳收于腰间,右掌举于身前。

(图1)3提右脚原地踢脚垫步,左拳变掌后由腰间穿出,两掌在身前向内绕手拨掌后,向身体右侧击掌。

身体成弓步。

(图2、3)4迈右脚向前跨出一步,左脚跟上,两脚继续保持弓步,两掌向内绕手拨掌后,用掌背击打身前右上。

目视两掌。

(图4、5)第二十三式旋风脚罗汉拜佛1.接马步双推掌双扳手收式。

2起身,右手握拳,与左掌在身前击打。

(图1)3左脚立地向左拧,右腿提起,向身后摆腿。

(图2)4落右脚,提左脚向身后摆腿。

(图3)5.脚落地,身向前跳,两腿 6. 双脚落地,自然分开,转身右离地。

握右拳收于腰间,拧,身体摆正(正身向前)。

用左掌击打右脚脚底。

提右脚向左脚后跨出一步,双(图4、5)腿交叉。

(图6、7)7.两手成掌,举臂,托掌至头顶上方后移下,合掌当胸,身体全蹲坐地,成拜佛之势。

目视身体前方。

(图8、9)少林功法看似平常,但招招有深意.不仅攻防一体.而且招招制敌。

旋风脚用来击打对方的头部或下顿。

摆腿一定垂高,腿一定要伸直,若摆腿只能击打到对方的腰腹,那么摆腿就成一种花式,徒有其形。

同时在练习中,保持身体平衡也很关键。

第四段第二十四式左右仆步切掌1.接罗汉拜佛收式。

2.起身,两腿交叉,右脚脚尖点地。

左右掌在身前交叉,成交叉掌。

交叉掌,在身前缠绕五花,左掌在上(由下至上),右掌在下(由上至下)。

(图1)3.又提右脚,右脚落地后,提左腿向前仆步。

(图2、3)4.身全蹲,成左仆步。

收右掌回腰间,左掌向身前左下方切掌。

目视左前方。

(图4、5)5.起身,提左脚,两掌在身,前成交叉掌,缠绕五花,左掌在上,右掌在下。

(图6、7)6.落左脚,提右脚向前仆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