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评估报告 -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合集下载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是一种通过局部高温或低温刺激来消融体内肿瘤组织的治疗方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进行肿瘤消融治疗时,临床医生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质量控制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指标:1. 术前评估在进行肿瘤消融治疗之前,临床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周围器官的解剖结构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因素。

只有通过准确的术前评估,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治疗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2. 设备选择肿瘤消融治疗需要借助一系列专业设备进行。

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满足治疗的需要。

设备的选择对治疗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 治疗操作规范在进行肿瘤消融治疗时,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

包括对治疗区域的局部麻醉、设备的操作、消融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等方面。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影响治疗的结果。

4. 疗效评估治疗结束后,临床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观察等方法,评估治疗的效果。

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5. 并发症处理肿瘤消融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消灭肿瘤组织,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

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临床医生需要具备处理并发症的能力,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以上就是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指标。

只有严格遵循这些指标,才能保证肿瘤消融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充分重视这些指标,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1. 治疗方案制定在进行肿瘤消融治疗时,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这包括确定治疗的方式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消融设备以及制定治疗的时间节点和计划。

射频消融术实验报告

射频消融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射频消融术对肿瘤细胞杀伤效果的实验研究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日-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XX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射频消融治疗室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射频消融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评估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实验材料:1. 肿瘤细胞系: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乳腺癌细胞系MCF-7、肺腺癌细胞系A549。

2. 射频消融治疗仪:型号XX-2000,频率300~750kHz。

3. 实验仪器:显微镜、细胞培养箱、细胞计数仪、酶标仪等。

4. 实验试剂: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Annexin V-FITC/PI双染试剂盒、CCK-8试剂盒等。

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HepG2、MCF-7、A549细胞系接种于6孔板,在37℃、5%CO2的条件下培养,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时进行实验。

2. 分组: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射频消融组、放疗组、化疗组。

3. 射频消融处理:将射频消融治疗仪的电极插入细胞培养皿中,调整参数进行射频消融处理,每组细胞处理时间相同。

4. 放疗处理:将细胞置于放疗设备下,进行相同时间的放疗处理。

5. 化疗处理:将细胞加入相应浓度的化疗药物,进行相同时间的化疗处理。

6. 细胞存活率检测: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在处理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存活率。

7. 细胞凋亡检测: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在处理后24小时的凋亡率。

8. 细胞形态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处理后24小时的形态变化。

实验结果:1. 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射频消融组、放疗组、化疗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射频消融组细胞存活率最低。

2. 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射频消融组、放疗组、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射频消融组细胞凋亡率最高。

3. 细胞形态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射频消融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出现细胞肿胀、变形、断裂等现象。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20之吉白夕凡创作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7年版)一、肿瘤消融治疗指征正确率界说:实施肿瘤消融治疗的患者, 符合治疗指征的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的比例.(见注1)计算公式:肿瘤消融治疗指征正确率= ×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规范性.二、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界说:依照肿瘤消融计划, 实际完成消融治疗的病灶总数占同期计划完成消融治疗的病灶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肿瘤消融治疗完成率= ×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水平.三、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率界说: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的例次数占同期有症状的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的比例.(见注2)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四、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界说: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的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的比例.(见注3)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的控制情况.五、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界说: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发生的严重并发症, 包括招致患者护理级别提升或住院时间延长、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或者临床处置、致残或者死亡等.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是指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的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的平安性.六、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死亡率界说: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死亡(包括因不成逆疾病而自动出院的患者)患者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患者死亡原因包括患者自己病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的平安性.七、患者随访率(6月、1年、2年、3年、5年)界说:肿瘤消融治疗后一按时间(6月、1年、2年、3年、5年)内完成随访的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患者随访率= ×100%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及管理水平.八、患者术后生存率(6月、1年、3年、5年)界说:肿瘤消融治疗后某一时间(6月、1年、3年、5年)随访(失访者按未存活患者统计)尚存活的患者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患者术后生存率= ×100%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九、平均住院日界说:实施肿瘤消融治疗的患者出院时占用总床日数与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患者出院人数之比.计算公式:平均住院日=意义:反映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水平, 是分析本钱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注:1.肿瘤消融治疗指征:(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0%.(2)无器官功能障碍(按相应器官功能进行评价), 如肝功能Child A、B级.(3)体能状态评分(ECOG方法)分级≤2级.(4)麻醉评估:病情分级≤Ⅲ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标准).满足上述四项并符合相应肿瘤消融治疗适应证, 为肿瘤消融治疗指征选择正确.2.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是指肿瘤引起的临床症状经消融治疗后24小时内获得明显缓解,如疼痛降低2个级别以上.3.肿瘤局部病灶有效控制是指肿瘤消融治疗后1个月内, 增强影像学检查证实肿瘤完全消融.。

肿瘤疗效综合评估报告

肿瘤疗效综合评估报告

肿瘤疗效综合评估报告根据您要求进行肿瘤疗效综合评估报告的撰写。

以下是对患者肿瘤疗效的综合评估结果:1.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 年龄:(患者年龄)- 性别:(患者性别)- 诊断时间:(患者诊断时间)- 治疗周期:(患者已接受治疗的周期数)2. 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类型:(肿瘤类型及分级)- 肿瘤分期:(肿瘤分期结果)- 病理报告摘要:(肿瘤组织的病理特征和病变程度)3. 治疗方法:在规定的治疗周期内,患者接受了以下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手术的类型、日期和手术方式等信息)- 放疗:(辐照部位、剂量和次数等信息)- 化疗:(化疗药物名称、方案和周期等信息)-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药物名称和疗程等信息)- 其他治疗措施:(如免疫治疗、中医辅助治疗等)4. 治疗效果评估:- 影像学检查结果:通过MRI、CT等检查手段,比较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数量和部位等变化。

- 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分析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如CEA、CA19-9等。

-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消化功能、体重等方面的症状改善情况。

5. 疗效评估结果及建议:根据对患者的肿瘤疗效综合评估的结果,结合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效果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疗效为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则建议继续现有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 如果疗效为疾病稳定(SD)或进展(PD),则需考虑调整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更换化疗方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其他可行方案。

6. 定期随访计划:建议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的随访以及影像学和标志物检查,以便及时评估疗效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为肿瘤疗效综合评估报告的内容,希望能对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备案书 -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备案书 -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备案书 -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技术名称: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技术简介: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是一种通过高能量热或低温破坏肿瘤细胞的方法。

该技术通常通过引导针或探测器将能量直接传递到肿瘤内,从而破坏或灼烧恶性肿瘤。

技术类别: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备案书技术原理:1. 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破坏肿瘤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将导电针插入肿瘤内部,通过射频发生器提供的电流产生热量,使肿瘤组织发生坏死。

2. 微波消融:微波消融是通过微波能量破坏肿瘤组织。

与射频消融类似,微波消融也需要插入微波导管。

微波发生器提供的电能被转化为微波能量,破坏肿瘤细胞。

3. 冷冻消融:冷冻消融通过应用低温冷冻肿瘤组织来杀死癌细胞。

医生将特殊探头插入肿瘤内部,并通过导管传递冷却剂,使肿瘤组织迅速冷冻。

技术优势和独特性: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和独特性:1. 无需手术切除:与传统手术切除相比,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可以在保留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同时摧毁肿瘤细胞,避免了手术切除对患者的创伤和恢复期。

2. 低创伤:由于消融治疗技术只需要插入针或探测器,所以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减少了手术风险和术后住院时间。

3. 定向治疗: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可以精确定位肿瘤位置,并通过导引针或探测器将能量直接传递到肿瘤内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周围正常组织。

4. 耐受性好:肿瘤消融治疗技术通常是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可以在治疗期间保持清醒和舒适,减少了麻醉的风险和不适感。

技术应用领域: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主要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 实体肿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2. 表浅肿瘤:如皮肤肿瘤、甲状腺肿瘤、软组织肿瘤等。

3. 骨肿瘤:如骨转移瘤、骨肉瘤等。

4. 淋巴瘤:如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

使用注意事项:1. 治疗前需要准确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情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严格掌握治疗的指征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副作用。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断。 3 讨 论
பைடு நூலகம்
22 实验室检查 :10 . 例患者中4 例术前A P 0 9 F 升高 。术后4 例下 4
降 ,其 中转 阴3 例 ,另 有 6 升 高 ,经 影像 学 检查 ,出现肝 内转 8 例
移灶。
23 不 良反应 及术后 并发 症 :本 组 1 0 患者RF _ 0例 A均成功 , 无 出血 、针道 转移 、损伤周 围重要脏器 等现象发 生 ,无手 术 死 亡 。1 O O 例患者 中术后 的并发 症 主要为 :感染 和发热6 例 7 次 ( 7 ),腹痛 腹胀3 例次 ( 2 ),肝 细胞 损害 3 例 次 6% 2 3% 5 (5 3 %),黄疸加重1例次 ( 1 1 1%),消化道出血5 例次 ( % ) 5 等。这些并发症大多在术后 1 周 内恢复。术后所有患者均 出现 —3 不同程度转氨酶升高 ,1 个月内均降至术前水平。
温 度 :7 9 o O~ OC;热疗 1 mi。 2 n
佳 ,手术困难的小肝癌。肿瘤紧贴第一肝门、第二肝 门或第三肝
门 ;③ 患者不愿手术 的小肝癌 ;④手术切除后早期复发的小肝 癌 ;⑤条件合适 的转移性肝癌。结合本组 10 0 例患者 ,整个操作 安全性很高 ,无一例因R A死亡。而对于瘤体>5c F m的患者效果 较差 ,这主要可能是受射频仪器可凝 固坏死的范围影响 ,一般凝 固坏死的范围超过瘤缘0 —1 m为宜 ,而现在大多设备的凝固范 . 5 c
( F )是一 种新 的肝癌 微创 治 疗方 法 ,具 有 患者 痛 苦少 、术 后 RA
恢 复快 的 特点 [ 3 。现将 从 2 0年 3 一2 1年 l月入 院接 受治 疗 08 月 00 O 的 10 0 例肝 癌 患者 经R A治疗 情况 报告 如 下 。 F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般 资 料 :从2 0 年3 2 1年 l月 ,经 B 引 导下 对 10 . 1 08 月 00 O 超 0 例原 发性 肝 癌患 者行 射频 消 融技 术 ,其 中男 7 例 ,女2 例 ;病 变 6 4 大小 :<3c 2 例 ,3 5c 4 例 ,>5c 2 例 ,最 大 的长 径 m 4 m 8 m 8 为75c . m;患者 年龄 :<6 岁 5例 , ≥6 岁 的4 例 ;病 灶个 数 : 0 4 O 6 单个 5 例 ,多 个病 灶 4 例 ;肝 功 ̄ C i 分级 :A 6例 ,B 6 8 2 hl d 级 8 级2 例 ,C 6 ;A P 于正 常 者 4 例 ;行 单 次R A者 7 例 ,2 1 级 例 F高 9 F 9 次 5 例 ,3 以上 者6 ,共计 17 次 ,单次 最 多治疗 4 点 。所 有 患 次 例 2例 个 者均 有 肿 瘤标 记 物检 查 ,2 以上影 像 学 检查 或 病 理 活检 明确诊 种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评价(附38例报告)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评价(附38例报告)
葛 勇胜 , 马金 良, 卫 东 , 戈 良 , 建 生 , 荚 许 李 胡 宇
【 要】 目的 摘
评价射频 消融治疗肝癌 的近期疗效 。方法
3 8例肝癌患者共 4 9处病灶接受射频 消融 治疗 , 术后 1月行
3 8位患者 中 2 7位病灶完全 消融 ;8例 术前 1
超声造影及肝脏增强 C 、 T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 测等 以评价射频 消融的疗效。结果 A P升高 的原发性肝 癌患者 l F 6例 A P下降 。结论 F
T HOR . E M F E T OB E V I I R C NC R w I H AD O・R QU NC B A I HE S T T R E F C S R AT ON OFL VE A : T R I F E E Y A L T ON( E OR E R P T
so swee f l d ma e t y t h n e, o b o d f w wa o n . 7 p t n swi infc n l n r a e lo P b fr e t n in r l a g d wi c s c c a g n l o o sf u d 1 ai t t sg i a t i c e s d b o d AF eo e t ame t u h i l e h i y r
paint t o a f49 l so r r ae t a i fe ue c b ain. e h r pe i fe t r o te s wih a tt lo e ins we e te td wih r do—r q n y a lto Th te a utc ef c swe e c mpa e t o ta te — r d w h c n r s n i ha e ta o n g a hy a d c nr s nh nc d c mp e o o r ph ne mo t fe nc d ul s o r p n o ta te a e o utd tm ga y o n h atr RFA . s t 2 te t f38 a e t e r Re uls 7 pain s o c s s wih l—

肝癌肺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肝癌肺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肝癌肺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陈理明;李晓洁;蔡应木;王少彬;陈俊辉【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06(022)021【摘要】目的:研究集束电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对肝癌、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肝癌及21例肺癌患者RFA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RFA术前比较,肝癌、肺癌患者术后1 d CD3+、CD4+、CD8+和CD4+/CD8+无明显变化;术后1周CD3+、CD4+、CD8+和CD4+/CD8+均升高,除CD8+外,其他3项指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RFA术前相比,肝癌、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术后1 d无明显变化,术后1周明显增强.【总页数】2页(P2467-2468)【作者】陈理明;李晓洁;蔡应木;王少彬;陈俊辉【作者单位】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肿瘤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J], 王志利;张跃伟2.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J], 王志利;张跃伟;徐丹凤3.射频消融治疗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宋士军;刘帅4.《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国际学术会议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学习班》通知 [J],5.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术期免疫功能变化及随访观察 [J], 潘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规范和诊疗指南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规范和诊疗指南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规范和诊疗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规范和诊疗指南引言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肝肿瘤消融手术报告

肝肿瘤消融手术报告

肝肿瘤消融手术报告1. 引言肝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肝肿瘤消融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报告旨在介绍肝肿瘤消融手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手术前准备在进行肝肿瘤消融手术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 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 进行肝部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MRI,以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数量; - 定位肿瘤并制定手术方案; - 对患者进行术前禁食和禁药指导。

3. 手术步骤肝肿瘤消融手术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局麻在手术开始前,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痛和舒适。

步骤2:穿刺导向使用CT或超声引导下,在患者的腹部皮肤上进行穿刺,将穿刺针引入肿瘤所在的位置。

穿刺导向的准确性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步骤3:电极插入通过穿刺针引导,将消融电极插入到肿瘤组织中。

电极的插入需要精确的控制,以确保消融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步骤4:射频消融通过电极释放射频能量,产生高温效应,并将肿瘤组织进行热疗。

射频消融可以破坏肿瘤细胞的生存环境,达到治疗的效果。

步骤5:观察和调整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肿瘤组织的消融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这可以确保消融的完整性和效果。

步骤6:结束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射频消融治疗后,医生会停止射频能量的释放,并将电极逐渐拔出。

结束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

4. 注意事项和风险在进行肝肿瘤消融手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和风险: - 术前准备充分,确保患者的安全性; - 肝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数量对手术的选择和操作有重要影响; - 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 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和肝功能损伤等; - 患者需要在术后进行适当的恢复和康复护理。

5. 结论肝肿瘤消融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射频能量的释放,可以破坏肿瘤组织并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术前准备、手术步骤的准确性以及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肝恶性肿瘤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要点

肝恶性肿瘤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要点
射学杂志 2016 年 7 月第 50 卷第 7 期 Chin J Radiol,July 2016, Vol. 50, No. 7
· 527 ·
haemorrhage and bile leakage didn't occur. At 30 days after ablation, the curativ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Complete response (CR) was achieved in 1 patient , partial response (PR) was achieved in 12 patients, stable disease (SD) was in 2 patients , and progressive disease(PD) was 1 patients . The tumor relief rate (complete response+partial response) was 81.3%. Conclusions IRE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hepatic malignant tumor could have many advantages, including high safety, mild adverse reactions, and short⁃term efficacy. However, its long⁃term effect still need further observation.
DOI: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6.07.010 作者单位:510665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医疗二科(牛立志、蔡懿、孔小锋、徐克成),手术 室(梁冰、周亮、方刚、李书英),放射科(李忠海、李蓉蓉);复大肿瘤研究所(刘桂凤、曾健滢) 通信作者:徐克成,Email:13672490751@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评估报告我院自2018年9月开始开展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开展期间严格落实《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至今开展例数超过20人次,全部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所有病例未发生明显并发症。

说明我院具备开展该项目的能力。

按照文件要求,现对我院开展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作节段性自我评估。

1.在医院层面:(1)我院开展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2)我院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肿瘤治疗相关的诊疗科目(详见医疗执业许可证)。

(3)我院选用的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经是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肿瘤热疗技术相关器材。

该热疗系统为数字化控制技术,能在测温传感器实时测温下进行精确的控温,具有较高程度的控温精度、较高精度的灌注流量控制和具备较高程度的过滤系统、稳定的温度监测点、应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整机能够智能一体化控制,有稳定可靠的降温程序,临床治疗安全有效,而且性能稳定。

(4)为保证患者安全及防范医疗风险,我院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均在手术室进行,麻醉机实时监控患者温度和生命体征,具有完备的设备和抢救条件及应急预案和抢救措施。

(5)开展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的医生均经过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及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培训,对本项目技术内容、适应症、禁忌症熟悉。

手术室及麻醉科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均经过肿瘤热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 满足开展肿瘤热疗技术临床应用所需的相关条件。

肿瘤热疗技术负责人具备副主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在人员方面:(1)开展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的医生均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项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

(2)该项目负责人及主要骨干均为我院从事腹部肿瘤外科治疗和临床研究工作多年的资深执业医生,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对腹腔恶性肿瘤引起的腹膜转移癌的预防和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对本项目技术内容熟悉。

MRI引导经皮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MRI引导经皮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MRI引导经皮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研究进展李泽勇;于佳琳;李涛;朱娅奇;杨汉丰;杜勇【摘要】MRI高软组织分辨率及对温度敏感的特点使其尤为适用于引导经皮冷冻消融(PCA).随着MR实时监测技术及介入设备MR兼容技术的发展,MRI引导PCA(MRI-PCA)在肿瘤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且疗效显著.本文对MRI-PCA的发展和优势、冷冻消融机制及MRI-PCA在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9(016)008【总页数】4页(P499-502)【关键词】肿瘤;导管消融术;磁共振成像;介入治疗【作者】李泽勇;于佳琳;李涛;朱娅奇;杨汉丰;杜勇【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R815;R445.2经皮冷冻消融(percutaneous cryoablation, PCA)是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方式之一,与手术切除、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方式相比,具有微创、无痛等优点,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轻[1]。

目前对PCA的引导方式有超声、CT、MRI。

相比超声和CT,MRI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无电离辐射、实时显像等优点。

随着介入性MR设备的发展,MRI引导PCA(MRI guided PCA, MRI-PCA)不仅可用于介入治疗小肿瘤,还可作为减瘤手段,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

本文对MRI-PCA的发展和优势、冷冻消融的机制及MRI-PCA在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 介入性MR设备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放式MR设备用于引导介入治疗,但由于场强低、图像质量差,其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远期疗效评价

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远期疗效评价

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远期疗效评价陈子德;陈晓明【期刊名称】《循证医学》【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射频消融已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的治疗,通过文献复习,对肝癌射频消融的远期疗效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2 cm的极早期小肝细胞癌,射频消融可以与外科切除术一样作为首选治疗方式,且可以单独应用;非极早期小肝细胞癌,外科切除显示了更高的5年生存率;一些合并明显肝硬化、肝功能较差而不能耐受外科切除术的患者,射频消融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大肝癌的治疗,射频消融不宜单独应用,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或经皮无水酒精注射可显著提高远期疗效。

影响射频消融疗效的因素有很多,充分了解和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提高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7页(P119-125)【作者】陈子德;陈晓明【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 515041;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 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47例高危部位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J], 赵新华;鲁号锋;庞春华;罗媚;游雪梅2.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J], 张洪海;张永宏;郑加生;孙玉;生守鹏;李聪;孙斌;张英华;扈彩霞;崔雄伟;李星明3.口服支链氨基酸对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癌复发率和白蛋白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J], 薛文鑫;彭浩;刘水;高淑红;李静4.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J], 蒋居毅;刘天奇5.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05表达量及临床意义 [J], 彭孝春;陆霜;柳扬;顾福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评价

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评价

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评价吴畏;崔宏力;黄晓强;徐宏征;吴永哲【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6(013)010【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69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患者最大肿瘤直径大小将其分为小肝癌组(肿瘤直径≤5 cm,43例)和大肝癌组(肿瘤直径5~8 cm,26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肝功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复发率、新发率及生存率情况。

结果:经微波消融治疗1周后,小肝癌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低于大肝癌组,两组比较有差异(t=-2.06,P<0.05);小肝癌组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高于大肝癌组,两组比较有差异(t=4.13,t=5.54;P<0.05);小肝癌组患者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随访6~24个月,小肝癌组复发和新发率明显低于大肝癌组,小肝癌组生存率高于大肝癌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10.42,x2=18.01;P<0.01)。

结论: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效果较大肝癌效果好,对于大肝癌的微波消融治疗应寻求多种治疗方式联合,从而提高疗效。

【总页数】4页(P72-74,75)【作者】吴畏;崔宏力;黄晓强;徐宏征;吴永哲【作者单位】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22;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22;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22;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22;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肝癌患者使用微波消融治疗仪(微波刀)切除肝癌术中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探讨[J], 刘永莲;刘艳萍;黄丽君;幸乐;田玲;唐美霞2.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评价 [J], 张彤;欧阳飞;石伟元;曾灵峰;廖敏兰;李红波3.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效果评价 [J], 李晔4.微波消融与动脉介入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比较 [J], 苏永强5.B超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J], 干霞;许涛;杜敏;黄小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其预后危险因素

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其预后危险因素

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其预后危险因素沈俊斌;余颖誉【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24(45)2【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其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7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

统计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结局,分析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果:15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经微波消融术治疗后疗效良好者共127例(84.67%),疗效较差者共23例(15.33%);预后良好者共122例(81.33%),预后较差者共28例(18.67%)。

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总甲状腺激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合并肝功能损伤及肾功能损伤均属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与不良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

结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较好,对患者预后结局有较好改善价值;血清学指标及肝肾功能损伤均会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结局,临床及早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肝肾功能进行检测评估,可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总页数】5页(P288-292)【作者】沈俊斌;余颖誉【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相关文献】1.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分析2.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研究3.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疗效及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比较4.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评估报告
我院自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以来,严格落实《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疗效良好,无严重合并症发生。

说明我院具备开展该项目的能力。

按照文件要求,现对我院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作节段性自我评估。

1.医院层面:
(1)我院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2)我院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的诊疗科目(详见医疗执业许可证)。

(3)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治疗床位共有64张,符合相关管理规范治疗床位不少于30张的要求。

(4)我院重症监护室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目前具有4张病床,有计划再增加4张病床,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有空气层流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等设备,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重症监护室的医师和护士均具有丰富的重症监护经验,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能够满足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应用专业需要,符合肿瘤消融治疗危重患者救治要求。

(5)为保证患者安全及防范医疗风险,我院有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治疗室,符合消毒和无菌操作条件。

(6)我院具有核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及超声等设备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具备开展血管介入治疗的相关条件。

(7)目前我院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具备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机构在职有4人。

2.从业人员方面:
(1)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医师均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注册在我院,执业范围与应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

(2)有5年以上肿瘤诊疗临床工作经验10人,其中取得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6人。

(3)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具备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有4人,另有1人正在培训中,尚未取得合格证。

(4)我们计划在今后分期分批派送人员参加培训学习。

并严格落实技术规范要求,只有等取得培训合格证才允许独立开展本项目。

3.技术管理方面:
(1)制定并严格遵守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建立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标准流程,在实施肿瘤消融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治疗风险、治疗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建立健全肿瘤消融治疗后监控及随访制度,建立病人微信群,确
保患者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4)建立病例信息数据库,在完成每例次肿瘤消融治疗后,按要求保留并及时填报病例数据信息。

(5)院科两级均按照规定定期接受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患者管理、患者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

(6)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肿瘤消融治疗相关器材,并严格按照规定的产品应用范围使用,所有耗材均一次性使用并按照规定销毁。

(7)建立肿瘤消融治疗相关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

在应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患者住院病历的手术记录部分留存肿瘤消融治疗相关器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

4.培训管理方面:
(1)目前我院开展该项目的只有4人,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临床工作均10年以上,并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考核合格。

(2)我院于2001年9月与同济医科大学合作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由同济医科大学派专家与本院医生和护士共同开展此项技术。

2013年1月我院开始独立开展此技术项目,近5年独立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共242例,未发生过严重不良事件。

(3)今后将按照要求分期分批派送医生参加必要的培训,只有接受至少6个月的系统培训,并在指导医师指导下,参与25例以上肿瘤消融治疗
技术操作,并独立完成25例以上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操作和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的评估、手术方式的评估、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手术过程、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处理和随访等,并考核合格者方能独立开展本项目。

5.结论:
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对促进我院治疗水平的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院在开展此项技术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流程严谨,准入严格,管理到位,已完成的病例也取得满意的疗效,并发症为零,具备全面开展此项技术的软硬条件,自我评估合格。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2018年10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