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初等函数(Ⅰ)知识点总结
初等基本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等基本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026d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4.png)
初等基本函数知识点总结函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在数学的各个分支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初等基本函数是指在初等数学范围内常见的基本函数,包括常数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
本文将对这些初等基本函数的概念、性质等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常数函数常数函数的定义是f(x) = c (c为常数)。
这里的c就是常数函数的函数值,它是一个常数,和x的取值无关。
在坐标系中,常数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它的斜率为0。
常数函数的性质有:1. 常数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2. 常数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集R,值域为{c}。
3. 常数函数的导数为0,即f'(x) = 0。
4. 常数函数是一个一一对应的函数。
5. 常数函数是奇函数,偶函数,周期函数,增函数,减函数等的特殊情况。
二、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是f(x) = kx + b (k和b为常数,k≠0)。
在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通过点P(k,b)的直线,它的斜率为k,截距为b。
一次函数的性质有:1.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斜率k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截距b决定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
2. 一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集R,值域是一切实数集R。
3. 一次函数的导数为k,即f'(x) = k。
4. 当k>0时,一次函数是增函数;当k<0时,一次函数是减函数;当k=0时,一次函数是常数函数。
5. 一次函数是一个奇函数,因为f(-x) = -kx + b = -f(x)。
三、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是f(x) = ax^2 + bx + c (a、b和c为常数,a≠0)。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个开口向上或者向下的抛物线,它的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二次函数的性质有:1.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个抛物线,它关于y轴对称,对称轴方程为x = -b/2a。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总结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1bb6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d.png)
1
0
x
y loga x
y log2 x
y log3 x y log1 x x
3
y log1 x
2
性 质
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指数
一 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对数 函数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性
质 在 y轴的右边看图象,图象 二 越高底数越大.即底大图高
在 x=1的右边看图象,图象 越高底数越小.即底小图高
幂函数
函数y=xα叫做幂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 α是常 数.
对于幂函数,我们只
讨论 1, 2, 3, 1 , 1
2
时的情形
y y x3
y x2
1 -1
O1
-1
yx
1
y x2
y1 x
x
幂函数的性质
函数 性质
定义域 值域
奇偶性
单调性
公共点
y=x y=x2
R
R
R [0,+∞) 奇偶
增
[0,+∞)增
n am
同时: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0的负分数指数幂
没有意义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a a a r s
r s(a 0,r, s Q)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r
a a r -s (a 0,r, s Q) 同底数幂相除, 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as
(a ) a r s
rs (a 0,r, s Q)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o
x
①x∈ (0,+∞) ; ② y∈ R;
③过定点(1, 0)
性 ④当x> 1时,y> 0, 质 0< x< 1时, y< 0
专题0 基本初等函数(Ⅰ)(知识梳理)
![专题0 基本初等函数(Ⅰ)(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7511a5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c.png)
专题02基本初等函数(知识梳理)第一节 指数与指数函数1.有理数指数幂 (1)幂的有关概念 ①正分数指数幂: am n=na m (a >0,m ,n ∈N *,且n >1).②负分数指数幂: a -m n=1am n=1n a m(a >0,m ,n ∈N *,且n >1).③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2)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 ①a r a s =a r +s (a >0,r ,s ∈Q); ②(a r )s =a rs (a >0,r ,s ∈Q); ③(ab )r =a r b r (a >0,b >0,r ∈Q). 2.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R1.在进行指数幂的运算时,一般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并且结果不能同时含有根号和分数指数幂,也不能既有分母又含有负指数.2.指数函数y =a x (a >0,a ≠1)的图象和性质跟a 的取值有关,要特别注意区分a >1或0<a <1.[谨记通法]指数幂运算的一般原则(1)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无括号的先做指数运算. (2)先乘除后加减,负指数幂化成正指数幂的倒数.(3)底数是负数,先确定符号,底数是小数,先化成分数,底数是带分数的,先化成假分数. (4)若是根式,应化为分数指数幂,尽可能用幂的形式表示,运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来解答. 考点二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应用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1.(2018·嘉兴能力测试)若函数f (x )=a 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a >1,b >1B .a >1,0<b <1C .0<a <1,b >1D .0<a <1,0<b <1解析:选D 由f (x )=a x -b 的图象可以观察出,函数f (x )=a x -b 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所以0<a <1,又函数f (x )=a x -b 的图象是在y =a x 的基础上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所以0<b <1.2.已知a >0,且a ≠1,若函数y =|a x -2|与y =3a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①当0<a <1时,作出函数y =|a x -2|的图象,如图a.若直线y =3a 与函数y =|a x -2|(0<a <1)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由图象可知0<3a <2,所以0<a <23.②当a >1时,作出函数y =|a x -2|的图象,如图b ,若直线y =3a 与函数y =|a x -2|(a >1)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由图象可知0<3a <2,此时无解.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0,23. 答案:⎝⎛⎭⎫0,23[由题悟法]指数函数图象的画法及应用(1)画指数函数y =a x (a >0,a ≠1)的图象,应抓住三个关键点:(1,a ),(0,1),⎝⎛⎭⎫-1,1a . (2)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往往利用相应指数函数的图象,通过平移、对称变换得到其图象.(3)一些指数方程、不等式问题的求解,往往利用相应的指数型函数图象数形结合求解.[即时应用]1.函数f (x )=1-e |x |的图象大致是( )解析:选A 将函数解析式与图象对比分析,因为函数f (x )=1-e |x |是偶函数,且值域是(-∞,0],只有A 满足上述两个性质.2若函数y =|3x -1|在(-∞,k ]上单调递减,求k 的取值范围.解:函数y =|3x -1|的图象是由函数y =3x 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后,再把位于x 轴下方的图象沿x 轴翻折到x 轴上方得到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知,其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k 的取值范围是(-∞,0]. 考点三 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题点多变型考点——多角探明[锁定考向]高考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难度偏小,属中低档题. 常见的命题角度有: (1)比较指数式的大小;(2)简单指数方程或不等式的应用; (3)探究指数型函数的性质.[通法在握]应用指数函数性质的常见3大题型及求解策略题型 求解策略比较幂值的大小(1)能化成同底数的先化成同底数幂再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2)不能化成同底数的,一般引入“1”等中间量比较大小解简单指数不等式先利用幂的运算性质化为同底数幂,再利用单调性转化为一般不等式求解探究指数型函数的性质与研究一般函数的定义域、单调性(区间)、奇偶性、最值(值域)等性质的方法一致[提醒]在研究指数型函数的单调性时,当底数与“1”的大小关系不明确时,要分类讨论.第二节对数与对数函数1.对数概念如果a 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 a 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log a N 叫做对数式性质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a x=N⇔x=log a N log a1=0,log a a=1,a log a N=N运算法则log a(M·N)=log a M+log a Na>0,且a≠1,M>0,N>0 log aMN=log a M-log a Nlog a M n=n log a M(n∈R)换底公式换底公式:log a b=log c blog c a(a>0,且a≠1,c>0,且c≠1,b>0)2.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y=log a x a>10<a<1图象性质定义域为(0,+∞)值域为R过定点(1,0),即x=1时,y=0当x>1时,y>0;当0<x<1时,y<0当x>1时,y<0;当0<x<1时,y>0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3.反函数指数函数y=a x(a>0且a≠1)与对数函数y=log a x(a>0且a≠1)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1.在运算性质log a Mα=αlog a M中,要特别注意条件,在无M>0的条件下应为log a Mα=αlog a|M|(α∈N*,且α为偶数).2.解决与对数函数有关的问题时需注意两点:(1)务必先研究函数的定义域;(2)注意对数底数的取值范围.[谨记通法]对数运算的一般思路(1)将真数化为底数的指数幂的形式进行化简;(2)将同底对数的和、差、倍合并;(3)利用换底公式将不同底的对数式转化成同底的对数式,要注意换底公式的正用、逆用及变形应用.如“题组练透”第1题易错.考点二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应用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2018·杭州模拟)设f(x)=|ln(x+1)|,已知f(a)=f(b)(a<b),则()A.a+b>0B.a+b>1C.2a+b>0 D.2a+b>1解析:选A 作出函数f (x )=|ln(x +1)|的图象如图所示,由f (a )=f (b ),得-ln(a +1)=ln(b +1),即ab +a +b =0.所以0=ab +a +b <a +b 24+a +b ,即(a +b )(a +b +4)>0,显然-1<a <0,b >0,∴a +b +4>0.∴a +b >0.故选A.[由题悟法]应用对数型函数的图象可求解的问题(1)对一些可通过平移、对称变换作出其图象的对数型函数,在求解其单调性(单调区间)、值域(最值)、零点时,常利用数形结合思想.(2)一些对数型方程、不等式问题常转化为相应的函数图象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法求解.[即时应用]1.函数f (x )=ln|x -1|的图象大致是( )解析:选B 当x >1时,f (x )=ln(x -1),又f (x )的图象关于x =1对称,故选B.2.(2018·温州适应性训练)若x 1满足2x +2x =5,x 2满足2x +2log 2(x -1)=5,则x 1+x 2=( ) A.52 B .3 C.72D .4解析:选C 2x =5-2x,2log 2(x -1)=5-2x ,即2x -1=52-x ,log 2(x -1)=52-x ,作出y =2x -1,y =52-x ,y =log 2(x -1)的图象(如图). 由图知y =2x-1与y =log 2(x -1)的图象关于y =x -1对称,它们与y =52-x 的交点A ,B 的中点为y =52-x 与y =x -1的交点C ,x C =x 1+x 22=74,∴x 1+x 2=72,故选C.[通法在握]1.解决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单调性问题的步骤2.比较对数值大小的方法(1)若底数为同一常数,则可由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直接进行判断;若底数为同一字母,则需对底数进行分类讨论.(2)若底数不同,真数相同,则可以先用换底公式化为同底后,再进行比较.(3)若底数与真数都不同,则常借助1,0等中间量进行比较.第三节幂函数1.五种常见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特征性质y=x y=x2y=x3y=x12y=x-1图象定义域R R R{x|x≥0}{x|x≠0}值域R{y|y≥0}R{y|y≥0}{y|y≠0}奇偶性奇偶奇非奇非偶奇单调性增(-∞,0)减,(0,+∞)增增增(-∞,0)和(0,+∞)减公共点(1,1)1.对于函数y=ax2+bx+c,要认为它是二次函数,就必须满足a≠0,当题目条件中未说明a≠0时,就要讨论a=0和a≠0两种情况.2.幂函数的图象一定会出现在第一象限内,一定不会出现在第四象限,至于是否出现在第二、三象限内,要看函数的奇偶性;幂函数的图象最多只能同时出现在两个象限内;如果幂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相交,则交点一定是原点.[小题纠偏]1.已知函数f (x )=ax 2+x +5的图象在x 轴上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20,+∞ 2.给出下列命题: ①函数y =2x 是幂函数;②如果幂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相交,则交点一定是原点; ③当n <0时,幂函数y =x n 是定义域上的减函数; ④二次函数y =ax 2+bx +c ,x ∈[m ,n ]的最值一定是4ac -b 24a.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②考点一 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幂函数y =f (x )的图象过点(4,2),则幂函数y =f (x )的图象是( )解析:选C 令f (x )=x α,则4α=2, ∴α=12,∴f (x )=x 12.2.已知幂函数f (x )=(m 2-3m +3)x m +1为偶函数,则m =( ) A .1 B .2 C .1或2D .3解析:选A ∵幂函数f (x )=(m 2-3m +3)x m +1为偶函数,∴m 2-3m +3=1,即m 2-3m +2=0,解得m =1或m =2.当m =1时,幂函数f (x )=x 2为偶函数,满足条件.当m =2时,幂函数f (x )=x 3为奇函数,不满足条件.故选A.3.若(a +1)12<(3-2a )1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易知函数y =x 12的定义域为[0,+∞),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所以⎩⎪⎨⎪⎧a +1≥0,3-2a ≥0,a +1<3-2a ,解得-1≤a <23.答案:⎣⎡⎭⎫-1,23 [谨记通法]幂函数的指数与图象特征的关系(1)幂函数的形式是y =x α(α∈R),其中只有一个参数α,因此只需一个条件即可确定其解析式. (2)若幂函数y =x α(α∈R)是偶函数,则α必为偶数.当α是分数时,一般将其先化为根式,再判断.(3)若幂函数y =x α在(0,+∞)上单调递增,则α>0,若在(0,+∞)上单调递减,则α<0. 考点二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已知二次函数f (x )满足f (2)=-1,f (-1)=-1,且f (x )的最大值是8,试确定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法一:(利用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设f (x )=ax 2+bx +c (a ≠0). 由题意得⎩⎪⎨⎪⎧4a +2b +c =-1,a -b +c =-1,4ac -b 24a =8,解得⎩⎪⎨⎪⎧a =-4,b =4,c =7.故所求二次函数为f (x )=-4x 2+4x +7. 法二:(利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设f (x )=a (x -m )2+n .∵f (2)=f (-1),∴抛物线对称轴为x =2+-12=12. ∴m =12,又根据题意函数有最大值8,∴n =8,∴y =f (x )=a ⎝⎛⎭⎫x -122+8. ∵f (2)=-1,∴a ⎝⎛⎭⎫2-122+8=-1,解得a =-4, ∴f (x )=-4⎝⎛⎭⎫x -122+8=-4x 2+4x +7. 法三:(利用两根式)由已知f (x )+1=0的两根为x 1=2,x 2=-1,故可设f(x)+1=a(x-2)(x+1),即f(x)=ax2-ax-2a-1.又函数有最大值y max=8,即4a-2a-1-a24a=8.解得a=-4或a=0(舍去),故所求函数解析式为f(x)=-4x2+4x+7.[由题悟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通法在握]1.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3种类型及解题思路(1)类型:①对称轴、区间都是给定的;②对称轴动、区间固定;③对称轴定、区间变动.(2)思路:抓“三点一轴”,三点是指区间两个端点和中点,一轴指的是对称轴.2.由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的2大思路及1个关键(1)思路:一是分离参数;二是不分离参数.(2)关键:两种思路都是将问题归结为求函数的最值,至于用哪种方法,关键是看参数是否可分离.这两个思路的依据是:a≥f(x)⇔a≥f(x)max,a≤f(x)⇔a≤f(x)min.。
基本初等函数复习课知识总结[1]
![基本初等函数复习课知识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092fb10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f.png)
⑤在R上是增函数.
⑤在R上是减函数.
底数互为
倒数的两个 指数函数
y = ax, y = (1)x a
的函数图像 关于y轴对称。
2、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的图象和性质:
a>1
y
图
象
o
x
0<a<1
y
o
x
①x∈ (0,+∞) ; ② y∈ R;
③过定点(1, 0)
性 ④当x> 1时,y> 0, 质 0< x< 1时, y< 0
A.y3>y1>y2 B.y2>y1>y3 C.y1>y2>y3 D.y1>y3>y2
(2)log323与 log565;
【解析】∵y1=40.9=21.8,y2=80.44=21.32, y3=12-1.5=21.5 ,1.8>1.5>1.32.
∴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y1>y3>y2.故选D.
知识结构及知识梳理
指数与指数函数
N次方根及其性质 根式及其性质 指数 分数指数幂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定义
指数函数
图像及性质
基本初等函数
定义 对数 运算性质
对数与对数函数
换底公式
对数函数 定义 图像和性质
定义 幂函数
图像和性质
根式的性质
(1)当n为奇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次
方根是一个负数,这时,a的n次方根用符号n a 表示.
(2) 已知 log2 3 = a,log3 7 = b,试用a,b表示 log14 56.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指数函数y=ax(a>0且a≠1)的图象和性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一节 函数及其表示)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一节 函数及其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290bcf4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e.png)
第二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一节函数及其表示一、基础知识1.函数与映射的概念2.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y=f(x),x∈A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求函数定义域的策略(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常从解析式本身有意义,或从实际出发.(2)如果函数y=f(x)是用表格给出,则表格中x的集合即为定义域.(3)如果函数y=f(x)是用图象给出,则图象在x轴上的投影所覆盖的x的集合即为定义域.(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3)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相等,这是判断两函数相等的依据.两函数值域与对应关系相同时,两函数不一定相同.(4)函数的表示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3.分段函数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对于定义域内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关于分段函数的3个注意(1)分段函数虽然由几个部分构成,但它表示同一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3)各段函数的定义域不可以相交.考点一 函数的定义域[典例] (1)(2019·长春质检)函数y =ln1-x x +1+1x的定义域是( ) A .[-1,0)∪(0,1) B .[-1,0)∪(0,1] C .(-1,0)∪(0,1]D .(-1,0)∪(0,1)(2)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 ) A .(-1,1) B.⎝⎛⎭⎫-1,-12 C .(-1,0)D.⎝⎛⎭⎫12,1[解析] (1)由题意得⎩⎪⎨⎪⎧1-x >0,x +1>0,x ≠0,解得-1<x <0或0<x <1.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为(-1,0)∪(0,1).(2)令u =2x +1,由f (x )的定义域为(-1,0),可知-1<u <0,即-1<2x +1<0, 得-1<x <-12.[答案] (1)D (2)B [解题技法]1.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一般准则(1)分式中的分母不为0; (2)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 (3)y =x 0要求x ≠0;(4)对数式中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 (5)正切函数y =tan x ,x ≠k π+π2(k ∈Z);(6)实际问题中除考虑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应考虑实际问题本身的要求. 2.抽象函数的定义域问题(1)若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 ≤g (x )≤b 求出;(2)若已知函数f (g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f (x )的定义域为g (x )在x ∈[a ,b ]上的值域. [题组训练] 1.函数f (x )=1lnx +1+4-x 2的定义域为( ) A .[-2,0)∪(0,2] B .(-1,0)∪(0,2] C .[-2,2]D .(-1,2]解析:选B 由⎩⎪⎨⎪⎧x +1>0,ln x +1≠0,4-x 2≥0,得-1<x ≤2,且x ≠0.2.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1,2 019],则函数g (x )=f x +1x -1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y =f (x )的定义域是[1,2 019],所以若g (x )有意义,应满足⎩⎪⎨⎪⎧1≤x +1≤2 019,x -1≠0,所以0≤x ≤2 018,且x ≠1.因此g (x )的定义域是{x |0≤x ≤2 018,且x ≠1}. 答案:{x |0≤x ≤2 018,且x ≠1}考点二 求函数的解析式[典例] (1)已知二次函数f (2x +1)=4x 2-6x +5,求f (x ); (2)已知函数f (x )满足f (-x )+2f (x )=2x ,求f (x ). [解] (1)法一:待定系数法因为f (x )是二次函数,所以设f (x )=ax 2+bx +c (a ≠0),则f (2x +1)=a (2x +1)2+b (2x +1)+c =4ax 2+(4a +2b )x +a +b +c .因为f (2x +1)=4x 2-6x +5, 所以⎩⎪⎨⎪⎧4a =4,4a +2b =-6,a +b +c =5,解得⎩⎪⎨⎪⎧a =1,b =-5,c =9,所以f (x )=x 2-5x +9(x ∈R). 法二:换元法令2x +1=t (t ∈R),则x =t -12,所以f (t )=4⎝⎛⎭⎫t -122-6·t -12+5=t 2-5t +9(t ∈R),所以f (x )=x 2-5x +9(x ∈R). 法三:配凑法因为f (2x +1)=4x 2-6x +5=(2x +1)2-10x +4=(2x +1)2-5(2x +1)+9, 所以f (x )=x 2-5x +9(x ∈R).(2)解方程组法由f (-x )+2f (x )=2x , ① 得f (x )+2f (-x )=2-x ,② ①×2-②,得3f (x )=2x +1-2-x . 即f (x )=2x +1-2-x3.故f (x )的解析式是f (x )=2x +1-2-x3(x ∈R).[解题技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4种方法及适用条件 (1)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再利用恒等式的性质,或将已知条件代入,建立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相应的待定系数.(2)换元法对于形如y =f (g (x ))的函数解析式,令t =g (x ),从中求出x =φ(t ),然后代入表达式求出f (t ),再将t 换成x ,得到f (x )的解析式,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3)配凑法由已知条件f (g (x ))=F (x ),可将F (x )改写成关于g (x )的表达式,然后以x 替代g (x ),便得f (x )的解析式.(4)解方程组法已知关于f (x )与f ⎝⎛⎭⎫1x 或f (-x )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 (x ).[提醒] 由于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定义域不同,则为不相同的函数,因此求函数的解析式时,如果定义域不是R ,一定要注明函数的定义域.[题组训练]1.[口诀第2句]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且f (0)=0,f (x +1)=f (x )+x +1,则f (x )=________________.解析:设f (x )=ax 2+bx +c (a ≠0), 由f (0)=0,知c =0,f (x )=ax 2+bx . 又由f (x +1)=f (x )+x +1,得a (x +1)2+b (x +1)=ax 2+bx +x +1, 即ax 2+(2a +b )x +a +b =ax 2+(b +1)x +1,所以⎩⎪⎨⎪⎧2a +b =b +1,a +b =1,解得a =b =12.所以f (x )=12x 2+12x (x ∈R).答案:12x 2+12x (x ∈R)2.[口诀第3句]已知f ⎝⎛⎭⎫2x +1=lg x ,则f (x )=________________.解析:令2x +1=t ,得x =2t -1,则f (t )=lg 2t -1,又x >0,所以t >1,故f (x )的解析式是f (x )=lg2x -1(x >1). 答案:lg2x -1(x >1) 3.[口诀第4句]已知f (x )满足2f (x )+f ⎝⎛⎭⎫1x =3x ,则f (x )=________. 解析:∵2f (x )+f ⎝⎛⎭⎫1x =3x ,①把①中的x 换成1x ,得2f ⎝⎛⎭⎫1x +f (x )=3x.② 联立①②可得⎩⎨⎧2f x +f ⎝⎛⎭⎫1x =3x ,2f ⎝⎛⎭⎫1x +f x =3x,解此方程组可得f (x )=2x -1x(x ≠0).答案:2x -1x (x ≠0)考点三 分段函数考法(一) 求函数值[典例] (2019·石家庄模拟)已知f (x )=⎩⎪⎨⎪⎧log 3x ,x >0,a x +b ,x ≤0(0<a <1),且f (-2)=5,f (-1)=3,则f (f (-3))=( )A .-2B .2C .3D .-3[解析] 由题意得,f (-2)=a -2+b =5,①f (-1)=a -1+b =3,②联立①②,结合0<a <1,得a =12,b =1,所以f (x )=⎩⎪⎨⎪⎧log 3x ,x >0,⎝⎛⎭⎫12x +1,x ≤0,则f (-3)=⎝⎛⎭⎫12-3+1=9,f (f (-3))=f (9)=log 39=2. [答案] B[解题技法] 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的策略(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区间,然后代入该区间对应的解析式求值;(2)当出现f (f (a ))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3)当自变量的值所在区间不确定时,要分类讨论,分类标准应参照分段函数不同段的端点.考法(二) 求参数或自变量的值(或范围)[典例] (2018·全国卷Ⅰ)设函数f (x )=⎩⎪⎨⎪⎧2-x ,x ≤0,1,x >0,则满足f (x +1)<f (2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0,+∞)C .(-1,0)D .(-∞,0)[解析] 法一:分类讨论法①当⎩⎪⎨⎪⎧x +1≤0,2x ≤0,即x ≤-1时,f (x +1)<f (2x ),即为2-(x +1)<2-2x,即-(x +1)<-2x ,解得x <1.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1].②当⎩⎪⎨⎪⎧x +1≤0,2x >0时,不等式组无解.③当⎩⎪⎨⎪⎧x +1>0,2x ≤0,即-1<x ≤0时,f (x +1)<f (2x ),即为1<2-2x,解得x <0.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1,0).④当⎩⎪⎨⎪⎧x +1>0,2x >0,即x >0时,f (x +1)=1,f (2x )=1,不合题意.综上,不等式f (x +1)<f (2x )的解集为(-∞,0). 法二:数形结合法∵f (x )=⎩⎪⎨⎪⎧2-x ,x ≤0,1,x >0,∴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结合图象知,要使f (x +1)<f (2x ), 则需⎩⎪⎨⎪⎧x +1<0,2x <0,2x <x +1或⎩⎪⎨⎪⎧x +1≥0,2x <0, ∴x <0,故选D. [答案] D[解题技法]已知函数值(或范围)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的方法(1)根据每一段的解析式分别求解,但要注意检验所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是否符合相应段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最后将各段的结果合起来(求并集)即可;(2)如果分段函数的图象易得,也可以画出函数图象后结合图象求解.[题组训练]1.设f (x )=⎩⎨⎧x ,0<x <1,2x -1,x ≥1,若f (a )=f (a +1),则f ⎝⎛⎭⎫1a =( ) A .2 B .4 C .6D .8解析:选C 当0<a <1时,a +1>1,f (a )=a ,f (a +1)=2(a +1-1)=2a , ∵f (a )=f (a +1),∴a =2a , 解得a =14或a =0(舍去).∴f ⎝⎛⎭⎫1a =f (4)=2×(4-1)=6.当a ≥1时,a +1≥2,f (a )=2(a -1),f (a +1)=2(a +1-1)=2a , ∵f (a )=f (a +1),∴2(a -1)=2a ,无解. 综上,f ⎝⎛⎭⎫1a =6.2.已知函数f (x )=⎩⎪⎨⎪⎧2x ,x ≤1,f x -1,x >1,则f (f (3))=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f (3)=f (2)=f (1)=21=2, ∴f (f (3))=f (2)=2. 答案:23.(2017·全国卷Ⅰ)设函数f (x )=⎩⎪⎨⎪⎧x +1,x ≤0,2x ,x >0,则满足f (x )+f ⎝⎛⎭⎫x -12>1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可对不等式分x ≤0,0<x ≤12,x >12讨论.①当x ≤0时,原不等式为x +1+x +12>1,解得x >-14,故-14<x ≤0.②当0<x ≤12时,原不等式为2x +x +12>1,显然成立.③当x >12时,原不等式为2x +2x -12>1,显然成立.综上可知,所求x 的取值范围是⎝⎛⎭⎫-14,+∞. 答案:⎝⎛⎭⎫-14,+∞ 4.设函数f (x )=⎩⎪⎨⎪⎧⎝⎛⎭⎫12x -7,x <0,x ,x ≥0,若f (a )<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解析:若a <0,则f (a )<1⇔⎝⎛⎭⎫12a-7<1⇔⎝⎛⎭⎫12a <8,解得a >-3,故-3<a <0; 若a ≥0,则f (a )<1⇔a <1,解得a <1,故0≤a <1. 综上可得-3<a <1. 答案:(-3,1)[课时跟踪检测]1.下列所给图象是函数图象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解析:选B ①中当x >0时,每一个x 的值对应两个不同的y 值,因此不是函数图象;②中当x =x 0时,y 的值有两个,因此不是函数图象;③④中每一个x 的值对应唯一的y 值,因此是函数图象.故选B.2.函数f (x )=2x -1+1x -2的定义域为( ) A .[0,2)B .(2,+∞)C .[0,2)∪(2,+∞)D .(-∞,2)∪(2,+∞)解析:选C 由题意得⎩⎪⎨⎪⎧2x -1≥0,x -2≠0,解得x ≥0,且x ≠2.3.已知f ⎝⎛⎭⎫12x -1=2x -5,且f (a )=6,则a 等于( ) A.74 B .-74C.43D .-43解析:选A 令t =12x -1,则x =2t +2,f (t )=2(2t +2)-5=4t -1,则4a -1=6,解得a =74.4.(2019·贵阳检测)下列函数中,同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相同的是( ) A .y =x -1 B .y =ln x C .y =13x -1D .y =x +1x -1解析:选D 对于A ,定义域为[1,+∞),值域为[0,+∞),不满足题意;对于B ,定义域为(0,+∞),值域为R ,不满足题意;对于C ,定义域为(-∞,0)∪(0,+∞),值域为(-∞,-1)∪(0,+∞),不满足题意;对于D ,y =x +1x -1=1+2x -1,定义域为(-∞,1)∪(1,+∞),值域也是(-∞,1)∪(1,+∞).5.(2018·福建期末)已知函数f (x )=⎩⎪⎨⎪⎧log 2x +a ,x >0,4x -2-1,x ≤0.若f (a )=3,则f (a -2)=( )A .-1516B .3C .-6364或3D .-1516或3解析:选A 当a >0时,若f (a )=3,则log 2a +a =3,解得a =2(满足a >0);当a ≤0时,若f (a )=3,则4a -2-1=3,解得a =3,不满足a ≤0,所以舍去.于是,可得a =2.故f (a -2)=f (0)=4-2-1=-1516.6.已知函数y =f (2x -1)的定义域是[0,1],则函数f 2x +1log 2x +1的定义域是( )A .[1,2]B .(-1,1] C.⎣⎡⎦⎤-12,0 D .(-1,0)解析:选D 由f (2x -1)的定义域是[0,1], 得0≤x ≤1,故-1≤2x -1≤1, ∴f (x )的定义域是[-1,1], ∴要使函数f 2x +1log 2x +1有意义,需满足⎩⎪⎨⎪⎧-1≤2x +1≤1,x +1>0,x +1≠1,解得-1<x <0.7.下列函数中,不满足f (2 018x )=2 018f (x )的是( ) A .f (x )=|x | B .f (x )=x -|x | C .f (x )=x +2D .f (x )=-2x解析:选C 若f (x )=|x |,则f (2 018x )=|2 018x |=2 018|x |=2 018f (x );若f (x )=x -|x |,则f (2 018x )=2 018x -|2 018x |=2 018(x -|x |)=2 018f (x );若f (x )=x +2,则f (2 018x )=2 018x +2,而2 018f (x )=2 018x +2 018×2,故f (x )=x +2不满足f (2 018x )=2 018f (x );若f (x )=-2x ,则f (2 018x )=-2×2 018x =2 018×(-2x )=2 018f (x ).故选C.8.已知具有性质:f ⎝⎛⎭⎫1x =-f (x )的函数,我们称为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下列函数: ①f (x )=x -1x ;②f (x )=x +1x ;③f (x )=⎩⎪⎨⎪⎧x ,0<x <1,0,x =1,-1x ,x >1.其中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D .①解析:选B 对于①,f (x )=x -1x ,f ⎝⎛⎭⎫1x =1x-x =-f (x ),满足题意;对于②,f ⎝⎛⎭⎫1x =1x +x=f (x ),不满足题意;对于③,f ⎝⎛⎭⎫1x =⎩⎪⎨⎪⎧ 1x ,0<1x <1,0,1x =1,-x ,1x >1,即f ⎝⎛⎭⎫1x =⎩⎪⎨⎪⎧ 1x ,x >1,0,x =1,-x ,0<x <1,故f ⎝⎛⎭⎫1x =-f (x ),满足题意.综上可知,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是①③. 9.(2019·青岛模拟)函数y =ln ⎝⎛⎭⎫1+1x +1-x 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解析:由⎩⎪⎨⎪⎧ 1+1x >0,1-x 2≥0⇒⎩⎪⎨⎪⎧x <-1或x >0,-1≤x ≤1⇒0<x ≤1. 所以该函数的定义域为(0,1].答案:(0,1]10.(2019·益阳、湘潭调研)若函数f (x )=⎩⎨⎧ lg 1-x ,x <0,-2x ,x ≥0,则f (f (-9))=________. 解析:∵函数f (x )=⎩⎨⎧ lg 1-x ,x <0,-2x ,x ≥0,∴f (-9)=lg 10=1,∴f (f (-9))=f (1)=-2. 答案:-211.(2018·张掖一诊)已知函数f (x )=⎩⎪⎨⎪⎧2x ,x >0,x +1,x ≤0,若f (a )+f (1)=0,则实数a 的值等于________.解析:∵f (1)=2,且f (1)+f (a )=0,∴f (a )=-2<0,故a ≤0. 依题知a +1=-2,解得a =-3.答案:-312.已知f (x )=⎩⎪⎨⎪⎧ 12x +1,x ≤0,-x -12,x >0,使f (x )≥-1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 x ≤0,12x +1≥-1或⎩⎪⎨⎪⎧ x >0,-x -12≥-1,解得-4≤x ≤0或0<x ≤2,故所求x 的取值范围是[-4,2].答案:[-4,2]13.设函数f (x )=⎩⎪⎨⎪⎧ax +b ,x <0,2x ,x ≥0,且f (-2)=3,f (-1)=f (1).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f (x )的图象.解:(1)由f (-2)=3,f (-1)=f (1),得⎩⎪⎨⎪⎧ -2a +b =3,-a +b =2, 解得⎩⎪⎨⎪⎧ a =-1,b =1,所以f (x )=⎩⎪⎨⎪⎧-x +1,x <0,2x ,x ≥0. (2)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dbf2d3b8f67c1cfad6b869.png)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一、指数函数(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0。
注意:(1)na =(2)当 n a = ,当 n ,0||,0a a a a a ≥⎧==⎨-<⎩2.分数指数幂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0,,,1)m na a m n N n *=>∈>且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_1(0,,,1)m nm naa m n N n a*=>∈>且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0,,)rsr s a a aa r s R +=>∈(2)()(0,,)r s rs a a a r s R =>∈ (3)(b)(0,0,)r rra ab a b r R =>>∈注意:在化简过程中,偶数不能轻易约分;如122[(1]11≠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xy a =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即 a>0且a ≠1 20<a<1a>1定义域R , 值域(0,+∞)注意: 指数增长模型:y=N(1+p)指数型函数: y=ka 3 考点:(1)a b =N, 当b>0时,a,N 在1的同侧;当b<0时,a,N 在1的 异侧。
(2)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由底数决定的,底数不明确的时候要进行讨论。
掌握利用单调性比较幂的大小,同底找对应的指数函数,底数不同指数也不同插进1(=a 0)进行传递或者利用(1)的知识。
(3)求指数型函数的定义域可将底数去掉只看指数的式子,值域求法用单调性。
(4)分辨不同底的指数函数图象利用a 1=a ,用x=1去截图象得到对应的底数。
(5)指数型函数:y=N(1+p)x 简写:y=ka x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x a N =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 N = ( a — 底数, N — 真数,log a N — 对数式)说明:1. 注意底数的限制,a>0且a ≠1;2. 真数N>0 3.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2、两个重要对数:(1)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 10log lg N N 记为 ;(2)自然对数:以无理数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 , log ln e N N 记为. 3、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log x a x N a N =⇔=对数式 指数式对数底数← a → 幂底数对数← x → 指数真数← N → 幂 结论:(1)负数和零没有对数(2)log a a=1, log a 1=0 特别地, lg10=1, lg1=0 , lne=1, ln1=0(3) 对数恒等式:log Na a N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 a > 0,a ≠ 1,M > 0, N > 0 有:1、 log M N log log a a a M N ∙=+() 两个正数的积的对数等于这两个正数的对数和 2 、N M NMa a alog log log -= 两个正数的商的对数等于这两个正数的对数差3 、log log n na a M n M =∈(R ) 一个正数的n 次方的对数等于这个正数的对数n 倍说明:1) 简易语言表达:”积的对数=对数的和”……2) 有时可逆向运用公式3) 真数的取值必须是(0,+∞)4) 特别注意: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注意:换底公式()log lg log 0,1,0,1,0log lg c a c b bb a ac c b a a==>≠>≠>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①a b b a log 1log =②log log log log a b c a b c d d ∙∙=③log log m n a a nb b m=(二)对数函数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log a y x = (a>0,且a ≠1)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注意:(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
必修1基本初等函数(Ⅰ)知识要点
![必修1基本初等函数(Ⅰ)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dfdd7bc1c708a1294a4460.png)
必修1基本初等函数(Ⅰ)知识要点〖2.1〗指数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①如果,,,1nx a a R x R n =∈∈>,且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当n 是奇数时,a 的nn 是偶数时,正数a 的正的n表示,负的n次方根用符号0的n 次方根是0;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当n 为奇数时,a 为任意实数;当n 为偶数时,0a ≥.③根式的性质:n a =;当n 为奇数时,a =;当n 为偶数时,(0)|| (0)a a a a a ≥⎧==⎨-<⎩. (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0,,,m na a m n N +=>∈且1)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1()0,,,m m nn aa m n N a -+==>∈且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0,,)rsr sa a aa r s R +⋅=>∈ ②()(0,,)r s rs a a a r s R =>∈③()(0,0,)r r rab a b a b r R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2〗对数函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对数的定义①若(0,1)xa N a a =>≠且,则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 N =,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真数.②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log (0,1,0)xa x N a N a a N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log 10a =,log 1a a =,log b a a b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常用对数:lg N ,即10log N ;自然对数:ln N ,即log e N (其中 2.71828e =…). (4)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1,0,0a a M N >≠>>,那么①加法: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 ②减法:log log log a a aM M N N-= ③数乘:log log ()na a n M M n R =∈ ④log a N a N =⑤log log (0,)b n a a nM M b n R b=≠∈ ⑥换底公式:log log (0,1)log b a b NN b b a=>≠且【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6)反函数的概念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A ,值域为C ,从式子()y f x =中解出x ,得式子()x y ϕ=.如果对于y 在C 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x y ϕ=,x 在A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x y ϕ=表示x 是y 的函数,函数()x y ϕ=叫做函数()y f x =的反函数,记作1()x f y -=,习惯上改写成1()y f x -=.(7)反函数的求法①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②从原函数式()y f x =中反解出1()x f y -=;③将1()x f y -=改写成1()y f x -=,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8)反函数的性质①原函数()y f x =与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②函数()y f x =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1()y f x -=的值域、定义域.③若(,)P a b 在原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则'(,)P b a 在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上.④一般地,函数()y f x =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2.3〗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y x α=叫做幂函数,其中x 为自变量,α是常数.(3)幂函数的性质①图象分布:幂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二、三象限,第四象限无图象.幂函数是偶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二象限(图象关于y 轴对称);是奇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非奇非偶函数时,图象只分布在第一象限. ②过定点: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1,1).③单调性: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0,)+∞上为增函数.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在(0,)+∞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限接近x 轴与y 轴. ④奇偶性:当α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α为偶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当q pα=(其中,p q 互质,p 和q Z ∈),若p 为奇数q 为奇数时,则qpy x =是奇函数,若p 为奇数q 为偶数时,则q py x =是偶函数,若p 为偶数q 为奇数时,则q py x =是非奇非偶函数.⑤图象特征:幂函数,(0,)y x x α=∈+∞,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上方,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上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补充知识〗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①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②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③两根式:12()()()(0)f x a x x x x a =--≠(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①已知三个点坐标时,宜用一般式.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 ③若已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横线坐标已知时,选用两根式求()f x 更方便.(3)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①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2bx a=-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 ②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2b a -∞-上递减,在[,)2ba-+∞上递增,当2b x a =-时,2min 4()4ac b f x a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2ba -∞-上递增,在[,)2b a -+∞上递减,当2bx a=-时,2max 4()4ac b f x a -=. ③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11221212(,0),(,0),||||||M x M x M M x x a =-=. (4)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二次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初中代数中虽有所涉及,但尚不够系统和完整,且解决的方法偏重于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定理(韦达定理)的运用,下面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系统地来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设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实根为12,x x ,且12x x ≤.令2()f x ax bx c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此类问题:①开口方向:a ②对称轴位置:2bx a=-③判别式:∆ ④端点函数值符号. ①k <x 1≤x 2 ⇔②x 1≤x 2<k ⇔③x 1<k <x 2 ⇔ af (k )<0④k 1<x 1≤x 2<k 2 ⇔⑤有且仅有一个根x 1(或x 2)满足k 1<x 1(或x 2)<k 2 ⇔f (k 1)f (k 2)<0,并同时考虑f (k 1)=0或f (k 2)=0这两种情况是否也符合⑥k 1<x 1<k 2≤p 1<x 2<p 2 ⇔ 此结论可直接由⑤推出.(5)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在闭区间[,]p q 上的最值 设()f x 在区间[,]p q 上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令01()2x p q =+.(Ⅰ)当0a >时(开口向上) 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 m f a =- ③若2b q a->,则()m f q =①若02b x a -≤,则()M f q = ②0x ->,则()M f p =(Ⅱ)当0a <时(开口向下) 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 M f a =- ③若2b q a->,则()M f q =①若02b x a -≤,则()mf q = ②02b x a->,则()m f p =.xxxxx x(q)0x xf xfxfxxx。
《基本初等函数》要点归纳
![《基本初等函数》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64f0716b90d6c85ec3ac683.png)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基本初等函数(1)》要点归纳《基本初等函数(Ⅰ)》要点归纳山东尹承利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是三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这三类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并运用它们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将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一、指数与对数1.依据"正整数指数幂→整数指数幂→分数指数幂→无理数指数幂→实数指数幂"这条主线,我们学习了幂的概念,应依次理解它们的含义并掌握其运算,同时要注意体会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思想.2.分数指数幂与整数指数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有理数指数幂,都能用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运算;不同之处是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整数指数幂表示相同因式的连乘积,而分数指数幂表示的是根式.这里要特别注意根式的一个重要性质: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而根式的运算常常转化成幂的运算,即利用分数指数幂进行根式运算时,其顺序是先把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再根据幂的性质进行计算.3.对数的概念是由指数引出的,但规定了",且",在解决对数问题,尤其是指、对数互化的综合问题时,一定要牢记这一前提.4.对数运算中要注意逆用对数运算法则,若对数运算中出现不同的底时,要会利用换底公式统一"底"再进行运算.5.关于对数函数值的正、负情况有如下关系:;.熟记这些关系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1.规定指数函数中的底",且"的目的是使函数定义域为,且使函数具有单调性.2.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图象特点是这部分知识的重点.要熟知在和两个区间取值时函数的单调性及图象特点,还要明确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中,若让底数取不同的允许值,则它们的图象可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规律.如果从轴的正半轴上方开始观察,可得到如下结论:①函数(,且)的图象绕点逆时针旋转时,其底数逐渐增大;②函数(,且)的图象绕点逆时针旋转时,其底数逐渐减小.利用上述结论可以解决异底数,且同指数(真数)的两个指(对)数式的值的大小比较问题.3.利用幂函数知识解题时,要注意运用数形结合思想.4.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是幂、指数、对数函数性质应用的常见题型.在具体比较时,可以首先将它们与0比,分出正数、负数;再将正数与1比,分出大于1还是小于1;然后在各类中间两两比较.具体步骤是:①指数相同、底数不同时,考虑幂函数的单调性;②底数相同、指数不同时,考虑指数函数的单调性;③底、指数都不同时,要借助于中间值,或考虑作差(商)的比较法;④对数函数型数值间的大小关系,底相同时考虑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底不同时可考虑中间值,或用换底公式化为同底,或考虑比较法;⑤含有参数的比较大小问题,还需对参数进行讨论.5.指数函数(,且)与对数函数(,且)是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其函数性质直接受底数的影响,所以分类讨论思想体现的非常突出,同时两类函数值的变化情况,充分反映了函数的代数特征与几何特征.6.对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要认真分析它们各自的图象与性质的差异,做到数与形的紧密结合.看见函数式,要立刻联想到它的图象;反之,见到图象,也能确定函数式的底数的范围.。
高一数学《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b2edde941ea76e58fa0474.png)
高一数学《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一、指数函数(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其中>1,且∈*.u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当是奇数时,,当是偶数时,2.分数指数幂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u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2);(3).(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a>1定义域R定义域R值域y>0值域y>0在R上单调递增在R上单调递减非奇非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函数图象都过定点(0,1)函数图象都过定点(0,1)注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1)在[a,b]上,值域是或;(2)若,则;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3)对于指数函数,总有;二、对数函数(一)对数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数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底数,—真数,—对数式)说明:1注意底数的限制,且;2;3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两个重要对数:1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2自然对数:以无理数为底的对数的对数.u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幂值真数=N=b底数指数对数(二)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且,,,那么:1·+;2-;3.注意:换底公式(,且;,且;).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1);(2).(二)对数函数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且叫做对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注意:1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
如:,都不是对数函数,而只能称其为对数型函数.2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且.2、对数函数的性质:a>1定义域x>0定义域x>0值域为R值域为R在R上递增在R上递减函数图象都过定点(1,0)函数图象都过定点(1,0)(三)幂函数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为常数.2、幂函数性质归纳.(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2)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3)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轴右方无限地逼近轴正半轴,当趋于时,图象在轴上方无限地逼近轴正半轴.例题:1.已知a>0,a0,函数y=ax与y=loga的图象只能是2.计算:①;②=;=;③=3.函数y=log的递减区间为4.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则a=5.已知,(1)求的定义域(2)求使的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非常详细)
![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非常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ba9143195901020207409c88.png)
第一部分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整理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复习初中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a m *a n =a m+n(a m )n=a mn(a*b)n =a n b n2、根式的概念:一般地,若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当n 是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
此时,a 的n 次方根用符号 表示。
当n 为偶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此时正数a 的正的n 次方根用符号 表示,负的n 的次方根用符号 表示。
正的n 次方根与负的n 次方根可以合并成 (a>0)。
注意: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0()0(||a a a a a a nn 式子n a 叫做根式,这里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
3、 分数指数幂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1,,,0(*>∈>=n N n m a a an m nm ,)1,,,0(11*>∈>==-n N n m a a aanmnm nm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4、 有理数指数米的运算性质(1)r a ·s r ra a+=),,0(R s r a ∈>; (2)rss r a a =)( ),,0(R s r a ∈>;(3)s r r a a ab =)(),,0(R s r a ∈>.5、无理数指数幂一般的,无理数指数幂a a(a>0,a 是无理数)是一个确定的实数。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同样使用于无理数指数幂。
(二)、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其特点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为什么?(1)在[a ,b]上,值域是)]b (f ),a (f [或)]a (f ),b (f [;(2)若0x ≠,则1)x (f ≠;)x (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x ∈; (3)对于指数函数)1a 0a (a )x (f x ≠>=且,总有a )1(f =; (4)当a>1时,若X 1<X 2 ,则有f(X 1)<f(X 2)。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012f073783e0912a2162a57.png)
4.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 ,那么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
②减法:
③数乘:
④
⑤
⑥换底公式:
知识点四: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2
1.对数函数定义 一般地,函数 2.对数函数性质: 函数名称 定义 函数 对数函数 且 叫做对数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 .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过定点 奇偶性 单调性 在 上是增函数 图象过定点 ,即当 非奇非偶 在 上是减函数 时, .
4
4.函数值域: ①y
3 2x
②y
x3 5 x
5、函数图像变换知识 ①平移变换: 形如:y=f(x+a):把函数 y=f(x)的图象沿x轴方向向左或向右平移|a|个单位,就得到 y=f(x+a)的图象。 形如:y=f(x)+a:把函数 y=f(x)的图象沿y轴方向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就得到 y=f(x)+a 的图象 ②.对称变换 y=f(x)→ y=f(-x),关于y轴对称 y=f(x)→ y=-f(x) ,关于x轴对称 ③.翻折变换 y=f(x)→y=f|x|, (左折变换) 把y轴右边的图象保留,然后将y轴右边部分关于y轴对称 y=f(x)→y=|f(x)|(上折变换) 把x轴上方的图象保留,x轴下方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在第一象限内,底数越大,图像(逆时针方向)越靠近 y 轴。 6 函数的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通过列出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的表来表达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列表法 ②图像法:如果图形 F 是函数 y f ( x) 的图像,则图像上的任意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关系式,反之满足函数关系的点 都在图像上.这种由图形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③如果在函数 y f ( x) ( x A) 中, f ( x) 是用代数式来表达的,这种方法叫做解析法 7.分段函数 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 x 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 8 函数单调性及证明方法: ①增函数:一般地 , 设函数 f(x) 的定义域为 D, 如果对于定义域 D 内的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1,x2 , 当 x1<x2 时 , 都有 f(x1)< f(x2), 那么就说 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此区间就叫做函数 f(x) 的单调增区间。 ②减函数: 一般地 , 设函数 f(x) 的定义域为 D, 如果对于定义域 D 内的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1,x2 , 当 x1<x2 时 , 都有 f(x1)> f(x2), 那么就说 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此区间叫做函数 f(x) 的单调减区间。 ③证明方法 第一步:设 x1、x2 是给定区间内的两个任意的值,且 x1<x2; 第二步:作差 f(x2)-f(x1),并对“差式”变形,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因式分解”或“配方法”; 第三步:判断差式 f(x2)-f(x1)的正负号,从而证得其增减性 9.函数的奇偶性 ⑴奇函数 ①设函数 y=f(x)的定义域为 D,如果对 D 内的任意一个 x,都有-x∈D,且 f(-x)=-f(x),则这个函数叫做奇函数。 ②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0,0)中心对称。
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
![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7e22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a.png)
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
1. 线性函数:y = kx + b(k和b为常数),其中k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
2. 幂函数:y = x^n(n为常数),其中n可以是正整数、零、负整数。
3. 指数函数:y = a^x(a为正实数且a≠1)。
4. 对数函数:y = loga(x)(a为正实数且a≠1),其中x为正实数。
5.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等):y = sinx,y = cosx,y = tanx,y = cotx等。
6. 反三角函数(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反正切函数、反余切函数等):y = arcsinx,y = arccosx,y = arctanx,y = arccotx等。
7. 绝对值函数:y = |x|。
8. 双曲函数(双曲正弦函数、双曲余弦函数、双曲正切函数等):y = sinh(x),y = cosh(x),y = tanh(x)等。
9. 分段函数:根据不同条件定义函数的不同表达式,例如:y = f(x) =
{ x+1, (x≤0)
{ x^2, (0<x≤1)
{ 2x-1, (x>1)
10. 复合函数:将一个函数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输入进行运算,例如:f(g(x))。
以上是数学必修一中较为基本的初等函数知识点,只覆盖了一部分内容。
学习初等函数的重点是掌握其基本性质、图像和应用。
知识点整理-[高中数学]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I)
![知识点整理-[高中数学]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I)](https://img.taocdn.com/s3/m/c6d1d775524de518964b7da7.png)
如果 a=1,y=1x=1,是一个常量,对它就没有研究的必要。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 a>0 且 a≠1。
1
③如 y=2·3x,y= 2 x ,y= 3 x2 ,y=3x+1 等函数都不是指数函数,要注意区分。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y=ax
0<a<1
a>1
图 象
定义域为 R,值域为(0,+∞)
质对于无理指数幂也适用,这样,指数概念就扩充到了整个实数范围。
(3)利用分数指数进行根式与幂的计算
在进行幂和根式的化简时,一般是先将根式化成幂的形式,并化小数指数幂为分数指
数幂,并尽可能的统一成分数指数幂形式,再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计算,
以利于运算、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对于根式计算结果,并不强求统一的表示形式,一般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来表示,如
a0=1,即 x=0 时,y=1,图像都过点(0,1)
性 a1=a,即 x=1 时,y 等于底数 a,图像都经过点(1,a)
质 在定义域上是单调减函数
在定义域上是单调增函数
x<0 时,ax>1;
x<0 时,0<ax<1;
x>0 时,0<ax<1
x>0 时,ax>1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4
学习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当底数 a 大小不定时,必须分“a>1”和“0<a<1”两种情况讨论。 ②当 0<a<1 时,x→+∞,y→0;当 a>1 时,x→-∞,y→0。当 a>1 时 a 的值越大, 图象越靠近 y 轴,递增速度越快;当 0<a<1 时,a 的值越小,图象越靠近 y 轴,递减的 速度越快。(其中“x→+∞”意义是:“x 接近于正无穷大”)。 ③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指数函数图象的位置与底数大小的关系:在 y 轴右侧,图象从 上到下相应的底数由大变小;在 y 轴左侧,图象从下到上相应的底数由大变小。 规律:当 a>1,b>1 时,指数函数 y=ax,y=bx 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在直线 x=0 的右边,当 a>b 时,y=ax 的图象在 y=bx 的图象上方,在直线 x=0 的左边正好相反。 当 0<a<1,0<b<1 时,指数函数 y=ax,y=bx 的图象的关系与 a>1,b>1 正好相反。 (3)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指数函数 y=ax(a>0 且 a≠1)的定义域是(-∞,+∞),值域是(0,+∞)。 求由指数函数构成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时,可能涉及解指数不等式(即未知数在指数 上的不等式)。解指数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是把不等式两边化为同底的幂的形式,利用指数 函数的单调性脱去幂的形式,从而转化为熟悉的不等式。同时还应注意负数不能开偶次方, 分母不能为零,限制 x 的取值。 求由指数函数构成的复合函数的值域,一般用换元法即可,但应注意在中间变量的值 域以及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的双重作用下,函数值域的变化情况。 (4)指数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 ①平移规律 若已知 y=ax 的图象,则把 y=ax 的图象向左平移 b(b>0)个单位,则得到 y=ax+b 的图 象,向右平移 b(b>0)个单位,则得到 y=ax-b 的图象,向上平移 b(b>0)个单位,则得 到 y=ax+b 的图象,向下平移 b(b>0)个单位,则得到 y=ax-b 的图象。 一般的,把函数 y=f(x)图象向右平移 m 个单位得到函数 y=f(x-m)的图象(m∈R,m< 0,就是向左平移|m|个单位);把函数 y=f(x)的图象向上平移 n 个单位,得函数 g(x)=f(x)+n 的图象(n∈R,n<0,就是向下平移|n|个单位)。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大一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94462db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b.png)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大一初等函数是数学中最基础的一类函数,也是我们在大一学习数学中首要接触的内容。
初等函数包括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等。
它们在数学、物理、工程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以大一课程中的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为重点,进行全面的介绍和细致的解析。
一、常数函数常数函数是最简单的初等函数形式,其表达式为f(x) = c,其中c为常数。
常数函数的图像始终平行于x轴,例如当函数为f(x) = 3时,其图像为一条平行于x轴且与x轴距离为3的直线。
常数函数的特点是在定义域上的每一个点的函数值都相等。
二、幂函数幂函数是形如f(x) = x^n的函数,其中n为常数。
幂函数的图像形状与n的正负、奇偶有关。
当n为正数时,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也随之增大,图像呈现出右上方向延伸的趋势;当n为负数时,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变小,图像呈现出右下方向延伸的趋势;当n为偶数时,图像关于y轴对称;当n为奇数时,图像则不对称。
三、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是形如f(x) = a^x的函数,其中a为底数,且a不等于0且不等于1。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底数a的大小有关。
当0<a<1时,函数值随着x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图像接近于x轴;当a>1时,函数值随着x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图像上升较快。
指数函数的特点是它们增长或减小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四、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指满足f(x) = logₐ(x)的函数,其中a为底数。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它们具有互为反函数的关系。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底数a的大小和函数定义域相关。
当0<a<1时,函数图像下降;当a>1时,函数图像上升。
对数函数的特点是其定义域为正实数集合,值域为实数集合。
五、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这些函数是以弧度为单位的角度度量的三角函数。
它们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基本初等函数(I)复习课》 PPT
![《基本初等函数(I)复习课》 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bbcd2071fe910ef02df873.png)
指数与指数函数
指
指数
数
函数
根 式
有 理 数
无 理 数
运定 算义 性
图 象 与
指指 质
性
数数
质
幂幂
对数与对数函数 幂函数
对
对数 定 图
数
函数 义 象
与
定运定 图
性
义算义 象
质
性
与
质
性
质
一、知识梳理:核心速填
1、根式的性质
a n
(1) n a
当n为偶数时,a 0;
3 分数指数幂
m
a n n am
1
2, 3
+
2当a 1时,定义域为0,+ 当0 a 1时,定义域为-,0
3、设a log3 , b log2 0.2, c 2,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b c a
三、深化梳理
基 本 初 等 函 数(Ⅰ)
知识梳理
基本题型
思想方法
图指 像、 和对 性数 质函
数 、 幂 函 数 的 定 义
a
的取值范围是
2 2
,
1
小结:1、构造两个函数,研究函数图象, 利用数形结合求解;
2、数形结合是解决方程、不等式的重要工具;
3、考查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四、核心考点 突破练
例2:复习参考题B组第3题 (课后练习)
对于函数f
x
a
2 2x 1
a
R :
1 探索函数f x的单调性;
指大定 图 性 综
数小义 像
与比域 及
对较与 应
数
值用
质 及 应 用
合 问 题
基本初等函数(一)
![基本初等函数(一)](https://img.taocdn.com/s3/m/9ccd7185453610661fd9f49e.png)
指数函数 第一课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一、学习目标: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 2. 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会对根式、分数指数幂进行互化; 4.能够应用联系观点看问题二,知识要点: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若*),1(N n n a x n ∈>=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na 叫做根式,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①当n 为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为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为负数记作: na x =②当n 为偶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有两个(互为相反数)记作: na x ±=③负数没有偶次方根,④ 0的任何次方根为02,根式的性质:① 当n 为任意正整数时,(n a )n =a.② 当n 为奇数时,n n a =a ;当n 为偶数时,n n a =|a|=⎩⎨⎧<-≥)0()0(a a a a3,分数指数幂:(1)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0,,,1m na a m n N n *=>∈>; (2)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10,,,1m nm naa m n N n a-*==>∈>.(3),零的正分数指数幂为零,零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4,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例题分析:例1.求值: 238, 12100-, 314-⎛⎫ ⎪⎝⎭, 341681-⎛⎫ ⎪⎝⎭. 例2. 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a o >:2a 3a .例3.计算下列各式的值(式中字母都是正数).(1)211511336622263a b a b a b ⎛⎫⎛⎫⎛⎫-÷- ⎪⎪ ⎪⎝⎭⎝⎭⎝⎭; (2)83184m n -⎛⎫ ⎪⎝⎭;课堂小练习:求值:第二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一.教学目标:①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②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根据图象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③ 体会具体到一般数学讨论方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1.指数函数的定义: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定义域是R探究1:为什么要规定a>0,且a ≠1呢①若a=0,则当x>0时,x a =0;当x ≤0时,x a 无意义.②若a<0,则对于x 的某些数值,可使x a 无意义. 如x )2(-,这时对于x=41,x=21,…等等,在实数范围内函数值不存在.③若a=1,则对于任何x ∈R ,x a =1,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a>0且a 1何x ∈R ,x a 都有意义,且x a >0. 因此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 ,值域是(0,+∞).探究2:函数x y 32⋅=是指数函数吗指数函数的解析式y=x a 中,x a 的系数是1.有些函数貌似指数函数,实际上却不是,如y=x a +k (a>0且a ≠1,k ∈Z);有些函数看起来不像指数函数,实际上却是,如y=x a - (a>0,且a ≠1),因为它可以化为y=xa ⎪⎭⎫⎝⎛1,其中a 1>0,且a 1≠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例题分析:1,考察指数函数概念:若函数y=(a2-3a+3)a x是指数函数,则有()A,a=1或a=2 B,a=1 C,a=2 D,a>0,且a≠1 2,指数函数的图像过定点的问题;函数y=a x-3+3(a>0,且a≠1)的图像过定点___________3,底数a对指数函数图像的影响:如图是指数函数○1y=a x,○2y=b x,○3,y=c x,○4,y=d则a,b,c,d的与1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定义域,值域问题: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1)y=(2)5,比较指数式的大小:(1)3.37.1和1.28.0;(2)7.03.3和8.04.36,解指数不等式:o(1),已知3x 》,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2),已知<25,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课堂小练习: 1,函数1218x y -=的定义域是______;值域是______.2,求函数)5,0[,)31(42∈=-x y x x 的值域。
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f3667a4dd3383c4bb4cd25a.png)
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知识点整理〖2.1〗指数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 ①如果,,,1nxa a R x R n =∈∈>,且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当n 是奇数时,a 的n表示;当n 是偶数时,正数a 的正的nn次方根用符号表示;0的n 次方根是0;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当n 为奇数时,a 为任意实数;当n 为偶数时,0a ≥.③根式的性质:n a =;当na =;当n 为偶数时,(0)|| (0) a a a a a ≥⎧==⎨-<⎩.(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0,,,mnaa m n N +=>∈且1)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1()0,,,m m nn aa m n N a -+==>∈且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 (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0,,)rs r s aa a a r s R +⋅=>∈ ②()(0,,)r s rs a a a r s R =>∈ ③()(0,0,)r r r ab a b a b r R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4)指数函数〖2.2〗对数函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对数的定义①若(0,1)xaN a a =>≠且,则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 N =,其中a 叫做底数,N叫做真数.②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log (0,1,0)x a x N a N a a N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 log 10a =,log 1aa =,logb a a b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常用对数:lg N ,即10log N ;自然对数:ln N ,即log e N (其中 2.71828e =…).(4)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1,0,0aa M N >≠>>,那么①加法:log log log ()aa a M N MN += ②减法:log log log a a aMM N N-=③数乘:log log ()naa n M M n R =∈ ④log a NaN =⑤log log (0,)b na a n M Mb n R b=≠∈ ⑥换底公式:log log (0,1)log b a b N N b b a =>≠且【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5)对数函数(6)反函数的概念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A ,值域为C ,从式子()y f x =中解出x ,得式子()x y ϕ=.如果对于y 在C 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x y ϕ=,x 在A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x y ϕ=表示x 是y 的函数,函数()xy ϕ=叫做函数()y f x =的反函数,记作1()x f y -=,习惯上改写成1()y f x -=.(7)反函数的求法①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②从原函数式()y f x =中反解出1()x f y -=;③将1()xf y -=改写成1()y f x -=,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8)反函数的性质①原函数()y f x =与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②函数()y f x =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1()y f x -=的值域、定义域.③若(,)P a b 在原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则'(,)P b a 在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上.④一般地,函数()y f x =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2.3〗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y x α=叫做幂函数,其中x 为自变量,α是常数.(2)幂函数的图象(3)幂函数的性质①图象分布:幂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二、三象限,第四象限无图象.幂函数是偶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二象限(图象关于y 轴对称);是奇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非奇非偶函数时,图象只分布在第一象限.②过定点: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1,1). ③单调性: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0,)+∞上为增函数.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在(0,)+∞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限接近x 轴与y 轴.④奇偶性:当α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α为偶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当qpα=(其中,p q 互质,p 和q Z ∈),若p 为奇数q 为奇数时,则qpy x=是奇函数,若p 为奇数q 为偶数时,则q py x =是偶函数,若p 为偶数q 为奇数时,则q py x=是非奇非偶函数.⑤图象特征:幂函数,(0,)y x x α=∈+∞,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上方,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上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补充知识〗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②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③两根式:12()()()(0)f x a x x x x a =--≠(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①已知三个点坐标时,宜用一般式.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 ③若已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横线坐标已知时,选用两根式求()f x 更方便.(3)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①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2bx a=-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 --②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2b a -∞-上递减,在[,)2b a -+∞上递增,当2bx a=-时,2min 4()4ac b f x a-=;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2b a -∞-上递增,在[,)2ba-+∞上递减,当2bx a=-时,2max 4()4ac b f x a -=.③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11221212(,0),(,0),||||M x M x M M x x =-. (4)一元二次方程20(0)axbx c a ++=≠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二次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初中代数中虽有所涉及,但尚不够系统和完整,且解决的方法偏重于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定理(韦达定理)的运用,下面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系统地来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 设一元二次方程20(0)axbx c a ++=≠的两实根为12,x x ,且12x x ≤.令2()f x ax bx c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此类问题:①开口方向:a ②对称轴位置:2bx a=- ③判别式:∆ ④端点函数值符号. ①k <x 1≤x 2 ⇔②x 1≤x 2<k ⇔③x1<k <x 2 ⇔ af (k )<0④k 1<x 1≤x 2<k 2 ⇔⑤有且仅有一个根x 1(或x 2)满足k 1<x 1(或x 2)<k 2 ⇔f (k 1)f (k 2)<0,并同时考虑f (k 1)=0或f (k 2)=0这两种情况是否也符合⑥k 1<x 1<k 2≤p 1<x 2<p 2 ⇔ 此结论可直接由⑤推出. (5)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在闭区间[,]p q 上的最值设()f x 在区间[,]p q 上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令01()2x p q =+. (Ⅰ)当0a >时(开口向上)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 m f a =- ③若2b q a->,则()m f q =①若02b x a -≤,则()M f q = ②02x a->,则()M f p =xxxxx x(q)0x(Ⅱ)当0a <时(开口向下) 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 M f a =- ③若2b q a->,则()M f q =①若02b x a -≤,则()m f q = ②02b x a->,则()mf p =.xfxfx xx。
基本初等函数I知识点总结
![基本初等函数I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bbbd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e.png)
基本初等函数I知识点总结首先是常数函数,它是一个恒定的函数,其函数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
常数函数的解析式为f(x)=c,其中c为常数。
常数函数的导数始终为0。
其次是线性函数,它是指斜率为常数的函数。
线性函数的解析式为f(x) = kx + b,其中 k 和 b 为常数,k 表示斜率,b 表示截距。
线性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直线。
线性函数的导数始终等于斜率 k。
第三类基本初等函数是幂函数,它是由 x 的一些非零实数次幂构成的函数。
幂函数的解析式为 f(x) = x^n,其中 n 是实数。
当 n 为正数时,幂函数的图像呈现出递增或递减的曲线;当 n 为负数时,幂函数的图像则呈现出递增或递减的曲线,并且斜切线为 x 轴。
幂函数的导数为f'(x) = nx^(n-1)。
然后是指数函数,它是以指数为底的幂函数。
指数函数的解析式为f(x) = a^x,其中 a 是常数且 a>0,a ≠ 1、指数函数的图像在 x 轴上有一个渐近线。
指数函数的导数为 f'(x) = ln(a) * a^x。
接下来是对数函数,它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
对数函数的解析式为f(x) = log_a(x),其中 a 是常数且 a>0,a ≠ 1、对数函数的图像以y轴为渐近线。
对数函数的导数为 f'(x) = 1 / (x * ln(a))。
最后是三角函数,它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正弦函数的解析式为 f(x) = sin(x);余弦函数的解析式为 f(x) = cos(x);正切函数的解析式为 f(x) = tan(x)。
三角函数的图像具有周期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和-1,正切函数在一些点上没有定义。
三角函数的导数为 f'(x) = cos(x);f'(x) = -sin(x);f'(x) =sec^2(x)。
在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其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一、指数和指数函数 ①指数1、定义:na 叫做a 的n 次幂,a 叫做幂的底数,n 叫做幂的指数。
规定:1a a = 2、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mnm na a a +⋅= ()nm m n aa = (),0m m n n a a m n a a-=>≠ ()mm m ab a b =⋅规定:()010a a =≠,;()10nn aa a-=≠ 3、平方根:如果2x a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当0a >时,有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记作:a ±(a 为算术平方根) 当0a =时,00=当0a <时,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立方根:如果3x a =,则x 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在实数范围内a 只有一个立方根,记作3a 举例382=,382-=-,311273-=- n 次方根:如果n x a =(,1,a R n n N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注意:(1)偶次方根: 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互为相反数,记作:,,n n a a -(0,a a >为偶数)负数的偶次方根在实数范围内不存在(2)奇次方根:正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负数,都表示为n a (3)算术根: 正数的正n 次方根叫做的a 的n 次算术根 4、根式:当n a 有意义时,n a 叫做根式,n 叫做根指数 5、根式性质:(1)()()1,nna a n n N +=>∈;(2),,nna n a a n ⎧⎪=⎨⎪⎩为奇数为偶数 6、分数指数幂性质:(1)()10nna a a =>;(2)()()()11,0mm mnmmnnn n a a a aa a ⎛⎫====> ⎪⎝⎭;(3)11mnm nmnaaa-==1、定义:一般地,函数x y a =,()0,1a a >≠叫做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的特征:(1)自变量在指数位置上;(2)系数为1,底数0,1a a >≠,如2x y a = 不是指数函数3、函数图像性质:指数函数x y a =,()0,1a a >≠的图像性质定义域 R图像1a >01a <<值域 ()0,+∞奇偶性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过定点 ()0,1单调性1a >01a <<在R 上是增函数在R 上是减函数 函数值与1比较0x >时,1y >01x <<时,01y <<0x >时,01y << 01x <<时,1y >图像与底数a 的关系在y 轴右侧,底数a 越大,图像弯向y 轴4、底数性质探究:作直线1x =,与四个函数图像均有一个交点,并且交点的纵坐标依次为,,,c d a b 观察图像即可得到大小关系为 1c d a b >>>>1 0 xy10 xy1110987654321-8-6-4-2246810y=b xy=c x y=d xy=a x例一、三个数()20.31,0.3,2的大小顺序是 【()20.30.312<<】解:()20.30.09=,又知道2x y =为增函数,当0x =时,1y =。
故当0.30x =>时,1y >,即()20.30.312<<。
例二、不等式21133x x +-⎛⎫> ⎪⎝⎭的解集是 【12x x ⎧⎫>-⎨⎬⎩⎭】解:()22121333x x x ++---⎛⎫== ⎪⎝⎭,原式可化简为1233x x --->由于3x y =是增函数,故函数值大的自变量也大,即12x x ->-- 解得12x >-例三、函数122x y -=-的定义域为 【{}2x x ≥】解:根据定义要求,偶次方根下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得到11122022x x ---≥⇒≥,由于2x y =是增函数,故11x -≥,即2x ≥例四、求值:(1)--+-11-203217(0.027)(-)(2)(2-1)79(2)32111334423234x y x y xy --⎛⎫⎛⎫- ⎪⎪⎝⎭⎝⎭解:(1)--+-11-203217(0.027)(-)(2)(2-1)79()150.349131054914533-=-+-=-+-=-(2)()321112133344112134433322332322727272244x y x y x y y y xy xy --++-+--⎛⎫⎛⎫- ⎪⎪⨯-⎛⎫⎛⎫⎝⎭⎝⎭==-=- ⎪ ⎪⎝⎭⎝⎭例五、已知3x x --=1122,则1x x -+= ;2x x -+2 = 【11;119】解: 由于3x x --=1122,两边平方得到11112911x x x x --+-=⇒+= 再将1111x x-+=,两边平方得到22222121119x x x x --++=⇒+=二、对数和对数函数 ①对数1、定义:指数函数()0,1x y a a a =>≠中,对于R 内的每一个值x ,在正实数集R +内都有唯一的y 值和它对应,反之,对于正实数集R +内每一个确定的值y ,在R 内都有唯一确定的值x 和它对应,幂指数x ,又叫以a 为底y 的对数。
2、对数与指数的互化:一般地,对于指数式ba N =,把“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N 即:ba N =⇔log a Nb =,()0,1a a >≠a 为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log a Nb =“a 的b 次方等于N ”对数式是指数式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指数 对数b N a = log a N b =底数幂 真数 3、对数恒等式:log a NaN =,()0,1a a >≠,0N >4、对数的性质:(1)0和负数没有对数:0N >(2)1的对数为0: ()log 101a a == (3)底的对数等于1:()1log 1a a a a ==5、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10log a ,简记为lg a 以e 为底的对数log a ,简记为ln a6、对数运算法则:(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推广:()1212log log log log a k a a a k N N N N N N ⋅⋅⋅=++⋅⋅⋅(2)log log log aa a M M N N =-;(3)log log a a M M αα=(推广:log log a a M M βααβ=) 7、换底公式:log log log a b a NN b=②对数函数1、对数函数定义:一般地,函数log a y x =,()0,1a a >≠叫做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的特征:(1)自变量在真数位置上;(2)底数0,1a a >≠,真数大于03、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对数函数log a y x =,()0,1a a >≠的图像性质定义域 ()0,+∞图像1a >01a <<值域 R奇偶性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过定点 ()1,0单调性1a >01a <<在R 上是增函数在R 上是减函数 函数值与1比较1x >时,0y >01x <<时,0y <1x >时,0y < 01x <<时,0y >1 0 xy1 0 xya 的关系底数性质研究:③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关系反函数定义:当一个函数是一一映射时,把这个函数的因变量作为一个新函数的自变量,把这个函数的自变量作为新函数的因变量,称这两个函数互为反函数()y f x =的反函数通常用()1y f x -=表示性质:(1)原函数的定义域是反函数的值域,原函数的值域是反函数的定义域 (2)若点(),a b 在原函数()y f x =,则点(),b a 在反函数()1y f x -=上(3)图像关于直线y x=对称★经典例题:例一、22lg 2lg 4lg5lg 5++ 的值等于 【1】解:2222222lg 2lg4lg5lg 5lg 2lg2lg5lg 5lg 22lg2lg5lg 5++=++=++ ()()22lg 2lg 5lg 251=+=⨯=例二、(1)求值[]432log log log 8=() 【0】(2)若[]235log log log 0x =(),求x 值 【125】 解:(1)[]()432434log log log 8log log 3log 10===()(2)[]()235355log log log 0log log 1log 3125x x x x =⇒=⇒=⇒=()例三、29log 3log 4 的值为 【1】解:2292lg3lg 4lg3lg 2lg32lg 2log 3log 41lg 2lg9lg 2lg3lg 22lg3=⨯=⨯=⨯=例四、求值5log 3515521log 352log 2log log 14550+--+ 【5】 解:5log 3515521log 352log 2log log 14550+--+ ()()21515525log 35log 2log 50log 1433550log 1332514-=+--+⨯⎛⎫=-+=+= ⎪⎝⎭例五、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7log x f x x +(2)()=3-;(2)()()21log 1f x x =-+ 解:(1)满足270;30;271x x x +>->+≠,解得7332x x x ⎧⎫-<<≠-⎨⎬⎩⎭且 (2)满足210;1log 0x x +>-≥,即221;log 1log 22x x x >-≤=⇒≤解得{}12x x -<≤例六、已知c a b 212121log log log <<,则( ) 【A 】(A) 222bac>>; (B) 222abc>>; (C) 222cba>> (D) 222cab>> 解:由于12log y x =是减函数,又有c a b 212121log log log <<故b a c >>,而2x y =是R 上的增函数,则222bac>>。
例七、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1)()()0.60.6log 2log 1x x <- (2)()()22log 12log 1x x -?+解:(1)由于0.6log y x =在定义域内是减函数,故函数值小的,自变量反而大即211x x x >-⇒>-(2)()()22log 12log 1x x -?+可化简为()()22log 1log 12x x -++即()()22log 112log 4x x 轾-+?臌,由于2log y x =是增函数所以()()211450x x x -+侈- ,即{}5,5x x x ≥≤-例八、判断函数1lg1xf x x -+()=的奇偶性 解:函数的定义域为()()10110111xx x x x-≥⇒-+≤⇒-≤≤+关于原点对称 ()1111lg lg lg 111x x x f x f x x x x -+--⎛⎫⎛⎫==-=- ⎪ ⎪-++⎝⎭⎝⎭(-)=,即该函数为奇函数例九、判断372log ,log 6,log 0.8a b c π===的大小关系 解:132732log ;log ;log y x y x y x ===均为定义域上的增函数由于3π>,故3log 1π>;而167<<,则70log 61<< 但00.81<<,则2log 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