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合集下载

古今中外改革类复习

古今中外改革类复习

古今中外改革类------专题一、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1、中国古代史(1)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时间: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奖励军功(受到贵族反对);承认土地私有(得到新兴地主阶级拥护);推行县制(影响最深远);统一度量衡。

(2)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494年。

内容: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的措施: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意义: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2、世界古代史(1)查理.马特改革:法兰克有一个宫相叫查理.马特,8世纪,他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把土地有条件的分给贵族。

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2)大化改新:是646年发生在日本的一场改革,学习中国隋唐制度,使日本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3、典型题例分析:(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排练历史剧《商鞅变法》,请帮他们找出剧本中的错误()A、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B、秦国人纷纷放弃耕田织布,经营小商品买卖C、一名士兵由于战功显赫,被封官赐爵,赏给土地房宅D、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制(2)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变了当时社会性质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促进了民族的融合D、顺应了历史的潮流(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贵族中的第一等级是()A、公爵B、侯爵C、伯爵D、子爵(4)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什么制度进行的()A、中国秦汉制度B、中国隋唐制度C、西欧封建制度D、美洲封建制度(5)下列改革中改变社会性质的是()①商鞅变法②孝文帝改革③查理.马特改革④大化改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近代历史上的改革1、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1898年,性质是资产阶级改革,结果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世界近代史上的改革(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①时间: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②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③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④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 国奠定了基础。 3.北魏孝文帝改革,通过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加速了北方各族的 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公元前6世纪,执政官梭伦改革,公民大会成为城邦的最高权 力机关。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 政治的最高峰。 5.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 到封建社会。 6.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 封,奠定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 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 义。他们是谁?为什么?有何突出成就?
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渡过经济危机, 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要点整合
二、近现代中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 主义发展道路。 2.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 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3.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 动,在当时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 化的第一步。 4.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资 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它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 本主义制度,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要点整合
5.东欧国家的改革:1956年开始到20世纪六七十年 代,匈牙利改革,成效突出,曾有“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的称誉;80年代陷入新的困难。1968年,捷克斯洛伐 克的改革,被苏联镇压。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都 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1989年,东欧剧变,各国执政党改变,社会制度也随 之发生了变化。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平演 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专题4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4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4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2021·岳阳]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革新史。

阅读以下资料:资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

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

〞——«史记·商君列传»资料二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明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此19世纪再异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作的抵触较少,痛苦较小。

过去,日本以〝日本肉体,中国知识〞为口号,顺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明的某些东西。

如今,日本又以〝西方品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三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

维新派那么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他们力图推进统治者停止片面的制度革新。

——新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1)资料一表达了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这项措施发生了什么作用?奖励耕战,消费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恩赐土地;军队的战役力不时增强。

(2)资料二表达了日本学习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3)依据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湖南籍维新派代表人物。

维新派力图推进怎样的〝制度革新〞?这场〝制度革新〞的结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谭嗣同;树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要有先进思想的指点,坚持党的指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动身。

(4)往年是我国革新开放40周年,4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

请结合以上资料,为我国进一步深化革新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束缚和开展社会消费力,不时提高国度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束缚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

2.日本历史的开展走过一段不寻常的路途,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

结合所学知识,探求以下效果:【小国追梦】资料一日本历史的革新(1)图二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严重举措?请从历史影响的角度比拟一下两次革新有何共同点?废藩置县,增强中央集权;改动了社会性质,促进了日本历史的开展。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制度创新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制度创新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制度创新一、中外历史上的重大1.中国古代的开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并颁布一系列政策,使中国进入集权时代。

这些政策包括实行郡县制、推行统一货币、统一制度和文字,铸造统一的兵器等。

这一系列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英国的工业革命: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进行了一次极其重大的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使英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由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工业。

它引发了工业、交通、农业、科学和技术等领域的大规模变革,促进了英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对全球产生了深远影响。

3.俄国的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爆发了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俄国的政治格局,使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导致了后来苏联的建立,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4.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了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旧制,建立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并确立了民主制度。

法国大革命标志着现代民主政治的诞生,对世界范围内的封建制度和专制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冲击和影响。

5.美国的独立革命:1775年至1783年,美国进行了一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

“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宣言成为美国独立革命的信条。

美国独立革命最终导致了美国的独立和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现代民主制度在美洲的确立。

二、中外历史上的制度创新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公元605年,隋文帝杨坚创立了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选拔官员机制从世袭制度转向了考试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经历了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制度,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稳定。

2.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美国的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制度,即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分属于不同的机构,相互制衡。

这一制度创新解决了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问题,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和公民的自由。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On February 12, 2022, investing in oneself is the best way.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中外古代重要的改革:1、管仲改革:⑴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⑵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⑶影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2、商鞅变法:⑴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⑵时间:公元前356年;⑶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⑷结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⑸地位:战国时期最着名的变法、最彻底的变法、效果最好的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⑴背景: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⑵改革根本目的: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⑶改革内容:在朝廷中必须说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⑷意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4、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5、日本大化改新:⑴背景: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改革;⑵时间:7世纪中期;天皇:孝德天皇;学习对象:中国唐朝;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⑶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⑷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二、中国近代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6、洋务运动:⑴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内外交困;洋务派产生;⑵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⑶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⑷内容: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口号:“自强”;代表企业: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后期:创办民用工业;口号:“求富”;代表企业: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70—80年代:创办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⑸评价: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性: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三、中外近现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7、戊戌变法:⑴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⑵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⑶内容:1898年6月至9月;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⑷结果: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了;⑸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8、俄国1861年改革:⑴背景: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⑵时间: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⑶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⑷影响:1861年改革,是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9、日本明治维新:⑴背景: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⑵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时间:1868年天皇:明治天皇学习对象:欧美⑶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⑷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10、美国罗斯福新政:⑴背景: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⑵时间:1933年;前提: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⑶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目的:摆脱经济危机;⑷中心措施:对工业进行调整,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⑸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11、苏俄新经济政策:⑴目的: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时间:1921年;实行者:列宁;⑵内容: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⑶作用: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2、苏联改革:⑴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正孩子经济体制;⑵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改革,但没有取得成果;后转到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苏联最后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⑶苏联解体:1991年;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全局;13、匈牙利改革:核心:打破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苏联镇压下去的改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⑴共同原因: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改革没有突破原有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渗透;⑵影响:两极格局解体;长期被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矛盾爆发,引发冲突和局部战争;⑶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实际出发;⑷东欧剧变的表现:社会制度的变化实质;国家名称变化;国家版图变化;执政党变化;15、中国的改革开放: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⑵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⑶后来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规律总结:1、改革的基本要素:⑴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⑵根本目的: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⑶领导力量和方式: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⑷过程:具有曲折性、艰难性;2、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⑴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⑵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3、改革的启示:⑴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⑵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中考历史专题—古今中外的改革

中考历史专题—古今中外的改革

16.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 C) D、江泽民
17.(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邓
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要实现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社会主义现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
设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
Courseware template
(D )
21.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 D )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22.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C、1861年改革 D、俄罗斯帝国建立
洋务运动
Courseware template
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成果: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洋、北
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评价: 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客观上刺
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 近代化的进程。
(C)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B、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并进行第一次高考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3.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看出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C )
安徽省凤阳县 小岗生产队
1976年
人口 19户110多人
粮食产量 35000斤

高考必备: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

高考必备: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

成功原因: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 实力较强大;②改革措施全面、行之有效; ③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积极影响:①改变了封建落后状态,走上了发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 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 ③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 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 消极影响: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推行 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二、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
1、洋务运动
背景:①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 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本质上是维护封 建统治的不同道路)。 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 防,培养人才。 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破产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极 力阻挠;洋务派力量分散、有限;没有根本 改变封建制度。 教训:地主阶级改革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制定经济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 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 发展。
3.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 转变
⑴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 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 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 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 成工业化。 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化的高速度。 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 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 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
2.战国时期的变法 (1)商鞅变法 背景:①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②新兴地 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 主阶级统治。 主要内容: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②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按功受爵;④“燔诗书而明法 令”;⑤统一度量衡;⑥废分封,行县制;⑦废除井田制。 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影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秦国的旧制 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 集权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 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成功原因:①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②最高统治者 支持,③措施得当。

历史专题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历史专题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改革就是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使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时 改革 背景/ 期 名称 开始
内容
影响
中 国 古 代 史
前356
年,为
了富国
商鞅 变法
强兵, 秦孝公 任用商
鞅在秦
国进行
变法。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加 强了中央集权) (2)奖励生产;(国富,提高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的特 权;(兵强) (4)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 建制度) (5)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 权,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是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的 改 革
时 改 背景/开始 期革
名 称
内容
影响
性质
世 新 国内战争 规定农民在向国家交 新经济政 社会主义
界 经 结束,为 了粮食税以后,余粮 策把社会 性质的改
现 济 了恢复被 归自己支配,他们的 主义同市 革;是社
代 政 战争破坏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场和资本 会主义制
1、进一步梳理、归纳、认识了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历 史史实。
2、学会对诸多改革历史事件的分类归纳:
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如商鞅变法;
按性质分
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如戊戌变法;
无产阶级领导的改革如改革开放;
按结果分:同一时期,同一制度的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按程度分: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
另一种是对上层建筑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
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国富强起来,但是
中 国 近 代 史
洋 务 运 动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讲解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讲解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

1、内容: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互相监督。

2、意义:通过变法,秦国的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国家发生根本性变化。

秦军的战斗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

二、戊戌变法:从6月11日到9月21日,新政共推行了103天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3.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4.戊戌变法失败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三、明治维新1. 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2.内容①政治:宣布“废藩置县”。

②经济: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③文化教育: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④生活: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

⑤军事: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3.影响: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强大起来。

4.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也被保留下来了。

四、新经济政策1、内容:①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②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2、影响:(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2)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它使苏俄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五、罗斯福新政1、原因:为摆脱经济危机。

2、实质:为了巩固和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制度创新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制度创新

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制度创新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自古至今,中外历史上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知识梳理】一、历史上的改革1. 商鞅变法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继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

494年迁都洛阳。

他还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禁穿胡服,学说汉话,鼓励鲜卑人与汉族人通婚,改用汉姓。

作用: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社会发展,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3.日本大化改新645年,孝德天皇继位,并效仿中国的纪年法,设“大化”年号。

改革派以唐朝制度为蓝本,颁布了《改新诏书》,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作用: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法令。

5. 洋务运动6.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新建立的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新”在学习欧美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

7. 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8.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9.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10. 中国的改革开放11 . 苏联的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经历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领导时期。

1991年底叶利钦控制全局,苏联解体。

二、制度创新3. 美国民主共和政体4.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新”在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5.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为了摆脱危机,宣布实行“新政”。

6.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成功的共同因素(1)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2)立足国情,改革措施行之有效;(3)改革家的远见卓识和政治魄力;(4)善于吸取、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等。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013年中考专题复习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备课组专题综述:何为“改革”,一般意义而言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革。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中外改革,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所在。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

本专题旨在通过回顾中外重大改革,探究改革成功的经验与作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古今中国重大改革】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忽必烈改制4、洋务运动5、戊戌变法6、土地改革7、改革开放【世界重大改革】1、日本大化改新2、俄国农奴制改革3、日本明治维新4、美国罗斯福新政5、新经济政策6、斯大林模式7、戈尔巴乔夫改革古今中外改革的历史事件很多,让我们试着给它们分类,如按性质相同,哪些历史改革是一类?1、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洋务运动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农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3、无产阶级领导的改革列宁新经济政策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专题摘要:一、中国古代史的改革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背景: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加快的私田的开垦;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变法运动。

时间: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内容及作用: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瓦解奴隶制经济,发展封建经济;②奖励耕织——提高生产积极性;③奖励军功——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提高军队战斗力;④推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影响深远;⑤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实行法治;⑥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流通。

意义: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 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1 9 8 8 年, 又增设海南经济 特区; 1 9 9 0 年开发 、 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妻踅 墨 翌 :
格局 :形 成 了经济特 区——沿个点线面结合 的全方位 、 多层次 、 宽领域 的对外开 放新格局 。
趋势。 ( 2 ) 时间: 5 世纪末 。
( 3 ) 内容 : 迁都洛阳; 改穿汉服 ; 学习汉语 ; 采用汉姓 ; 提倡与汉人 通婚 ; 实行汉制。 ( 4 ) 作用 : 促进 了民族融合 , 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3 . 戊戌 变法 。
( 1 ) 背景 : 民族危机 日趋深重 , 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 。
2 . 日本 的大化 改新 。
( 1 ) 时间 : 7 世 纪 中期 。
( 2 ) 内容 : 废除贵族世袭制 , 建立 中央集权体制 ; 国家定期把土地
分 给农 民耕 种 , 向他 们收 取赋 税 。 ( 3 ) 性质 : 地 主 阶级性 质 的改 革 。 ( 4 ) 意义: 大化 改 新是 日本从 奴隶 杜会 向封 建社 会过 渡 的标 志 。 3 . 查理 ・ 马 特改 革 。 ( 1 ) 时间: 8 世 纪前 期 。
( 3 ) 时间: 1 8 6 1 年。
( 4 ) 内容 : 俄 国农 奴获得人身 自由, 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
农 民; 农 民在获得解放的同时 , 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 但必须 出钱赎买 。
( 5 ) 性质 : 资产 阶级性质 的改革 。
哼学娃立 ̄/ / 2 0 1 3 . 1 2
二、 世 界历 史 上 的重大 改 革
1 . 伯利克里改革。 ( 1 ) 时间 : 公元前5 世纪后半期 ( 2 ) 性质 : 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 3 ) 措施 : 扩大公 民的权利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 为鼓励公 民积极 参政 , 向担任 公 职和参 与 政治 活 动 的公 民发放 津贴 。 ( 4 ) 局 限性 : 仅适用于成年男性公 民, 众多 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 享 受这 种 民主 。 ( 5 ) 作用 :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

2013中考历史专题十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改革

2013中考历史专题十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改革

2013中考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革命、改革从革命的性质分有资产阶级革命及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法国:美国:;中国: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法国:俄国:中国: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社会性质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奴隶社会性质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改革: 俄国;日本 ; 中国 ;美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年,邓小平。

以为中心,坚持,坚持。

改革:首先从开始,实行责任制;在城市,重点是改革。

对外开放: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6、中国的改革与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不同结果,警示我们: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巨大成功。

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

当前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才能使我国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六)资产阶级的法律文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主要以哪两种形式来完成?(1):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2):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颁布一系列法律文件:英国:《权利法案》意义美国:《独立宣言》意义《1787年宪法》意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意义法国:《人权宣言》意义《法典》意义共同作用:中考练兵1.17-18世纪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新兴资产阶级不仅采取暴力革命方式清除障碍,同时运用法律武器辅助革命斗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指出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和取得主要成果。

(2)英、法、美各自运用什么法律武器来辅助资产阶级革命斗争?(3)这些法律武器体现了资产阶级怎样的追求?2.马涛在复习世界近代史“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这一单元时,得到了以下历史信息:①欧洲人得到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②发现新大陆③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根据他的信息请你回答:①“欧洲人得到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指的是什么事件?其作用是什么?②“发现新大陆”指的是什么事件?其作用是什么?③请同学们说出本单元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事例。

古今中外的改革

古今中外的改革

专题: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基础知识】一、古代重要的改革1、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为相进行改革。

影响:使齐国国力强盛,奠定了齐桓公首先称霸的条件。

2、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

内容:土地私有,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影响:使秦的国力骤增,奠定了基础。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内容:大力推行汉化政策。

影响: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4、日本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影响:。

5、西欧的改革。

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使西欧最终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近代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19世纪60——90年代的三、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19世纪末戊戌变法。

作用:。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内容:“”,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努力发展教育。

作用: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国家。

4、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1、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

内容: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大力发展。

它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最主要探索。

影响: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1954年至1964年期间,改革。

影响: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最终失败。

1985年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国家的改革:初期取得一定成效,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后来又引起国内经济形式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最终导致。

4、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点梳理】【总结启示】(1)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革(制定方针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中国部分】一、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概况:1、承认土地私有;2、奖励生产;3、推行县制;4、奖励军功意义:1、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2、秦国强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公元4世纪后期人物:孝文帝拓跋宏概况:1、迁都洛阳;2、推行汉化政策;3、改穿汉服;4、学说汉话;5、采用汉姓;6、与汉族通婚。

意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三、王安石变法时间:北宋宋神宗时期(1069年至1085)人物:王安石概况: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结果: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四、张居正改革时间:明神宗万历年间(1581年)人物:张居正概况:1、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创制“考成法”。

2、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实行:“一条鞭法”结果:张居正的全面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边境安宁,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

但在张居正死后,一些改革措施遭到了破坏,比如考成法,可是另一些改革措施比如“一条鞭法”,或多或少地被保持了下来,甚至延续到了清朝(清代“摊丁入亩”改革是“一条鞭法”改革的延续)。

五、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到90年代人物: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䜣,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

概况: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和民事工业2、创办新式学校(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近代海军。

意义:1、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2、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3、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知识链接]一、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1、商鞅变法(1)背景:生产工具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相继掀起变法运动。

(2)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5)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2)时间:5世纪末。

(3)内容: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实行汉制。

(4)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3、戊戌变法(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深重,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

(2)时间:1898年。

(3)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等。

(4)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土地改革(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广大新解放区还没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政策: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4)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1)对内改革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概况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中国部分】一、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概况:1、承认土地私有;2、奖励生产;3、推行县制;4、奖励军功意义:1、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2、秦国强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公元4世纪后期人物:孝文帝拓跋宏概况:1、迁都洛阳;2、推行汉化政策;3、改穿汉服;4、学说汉话;5、采用汉姓;6、与汉族通婚。

意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三、王安石变法时间:北宋宋神宗时期(1069年至1085)人物:王安石概况: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结果: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四、张居正改革时间:明神宗万历年间(1581年)人物:张居正概况:1、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创制“考成法”.2、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实行:“一条鞭法”结果:张居正的全面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边境安宁,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

但在张居正死后,一些改革措施遭到了破坏,比如考成法,可是另一些改革措施比如“一条鞭法”,或多或少地被保持了下来,甚至延续到了清朝(清代“摊丁入亩”改革是“一条鞭法"改革的延续).五、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到90年代人物: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䜣,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

概况: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和民事工业2、创办新式学校(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近代海军。

意义:1、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2、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3、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九年级上册历史专题复习(一):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九年级上册历史专题复习(一):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专题复习(一):中外历史上的改革1、概述:①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②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改革的性质:封建性质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2、奴隶社会性质的:①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②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公民大会)3、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人物:秦孝公任用商鞅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建立县制影响:①经济发展②战斗力增强③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的改革:(时间):1978年以后。

(人物):邓小平。

(背景):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内容):①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1985年城市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在小型企业采用改组和联合前苏联的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时间):1953年(背景):斯大林逝世(内容):政治和经济方面。

(影响):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②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1985年 (背景):苏联面临经济停滞局面。

内容:先重点改革经济体制又转到政治方面实行多党制。

(影响):生活水平下降,国家权力分散,分裂趋势加强。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二):中外历史上的文化成就⒈文字①象形文字发明人:古埃及人②楔形文字发明人:苏美尔人③甲骨文-- (中国商朝)金文 ---- (商周)大篆 ----- (西周晚期)竹帛书 ---- (战国)小篆隶书 ----(秦朝)⒉历史学:⒋文学:①诗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被称为“先驱”其作品有《神曲》中国唐代诗人:李白著有《朝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被称为“诗仙”;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著有《秦中吟》《新乐府》②宋词:苏轼北宋《念奴娇赤壁怀古》创“豪放派”介于南北宋之间的李清照南宋的辛弃疾把“豪放派”风格发扬光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或变革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一. 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1.商鞅变法----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1)时间:公元前356年;(2)人物:秦国秦孝公支持的“商鞅变法”;(3)性质:封建制改革;(4)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最能体现改革性质,对社会变革起关键作用);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农业);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最能打击旧贵族的利益);③建立县制,(为郡县制打下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5)影响(略)2.北魏孝文帝改革(1)时间:4世纪;(2)性质:封建制改革;(3)目的:巩固鲜卑族贵族的统治。

(4)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典故:胡人汉服、胡服骑射;(5)影响: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二. 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1、洋务派:(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外有西方列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

(2)代表人物(见知识点)(3)根本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4)结果: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5)影响(见知识点)2.戊戌变法(1)背景(引发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北京;(2)领导者:康有为和梁启超(3)性质: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结果:变法触动了掌握实权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变法历时103天失败,故称“百日维新”。

(谭嗣同甘为变法牺牲);(5)失败原因:维新派没有实权,三、中国现代史上的改革1、土地改革①、土地改革的开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改革内容)。

②、土地改革的意义见知识点或课本2、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所有制转变,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改革开放①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城市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

③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作用: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形成的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知识拓展】★中国的农村改革历程:(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建国后: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1958年人民公社化、大跃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次严重失误)——1978年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例题1】材料: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唱到“站起来”“富起来”“开创未来”《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

”1、“春天的故事”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指的是什么?与党的哪一次会议相联系?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

2、这个老人是谁?邓小平3、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4、1992年这位老人写下“诗篇”指什么历史事件?1992年南巡讲话6、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贡献有哪些?举例说明。

新民主主义革命:刘邓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指挥淮海战役。

社会主义建设: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路线;一国两制的构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五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世界历史上重大改革一. 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腊雅典(1)时间:前5世纪后半期;(2)人物:伯利克里;(3)性质:奴隶制改革;(4)内容:①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不是所有公民可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②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5)影响: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但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专政。

二. 日本历史上由弱到强的两次改革1. 大化改新(1)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2)人物:改革派(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孝德天皇”执政;(3)性质:封建制改革;(4)学习对象:中国隋唐制度;(5)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 明治维新(1)时间: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5)影响: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保留封建残余,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理。

【知识拓展】★日本发展上的三次飞跃: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二战后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列举日本古代拜认的第一位老师、近代拜认的第二位老师的国家、学习的内容。

①古代的老师中国;近代的老师西方列强。

②古代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近代学习西方列强资本主义制度。

三.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1)时间:1861年;(2)人物:亚历山大二世;(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重大转折点。

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四. 前苏联的历次改革1. 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1)“新”的表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意义: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3.戈尔巴乔夫改革经过: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没有取得成果;后以“政治改革”为重点,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 【知识拓展】★列举世界历史上俄国国名的演变:沙皇俄国(1917年3月以前)、俄国(1917年3-11月)、苏维埃俄国(1917年11月-1922年)、苏联(1922年底-1991年底)、俄罗斯(1991年底至今)五.匈牙利的改革:为摆脱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20世纪50——70年代,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和调整。

经过改革,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但到80年代,匈牙利又面临了新的经济困难。

六.美国——罗斯福新政(1)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2)“新”的表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说明: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知识拓展】★美国、德国、日本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不同改革的比较1.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答:区别:①社会背景不同。

日本方面-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较大分化;中国方面-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②领导力量不同。

日本方面-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

中国方面-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虽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但根本无法实施。

③国际环境不同。

日本方面-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还未形成,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方面-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掀起了瓜分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所不容。

④结果不同,日本方面-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方面-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维新变法失败,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同点:①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③都促进了思想的解放④都准备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

2. 简要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历史的转折点,都有利于资本的发展;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2)不同点:日本改革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3. 中国和前苏联的改革的不同后果及其启示:(1)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苏联改革失败给我们的启示:(1)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2)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3)改革要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4)改革要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正确对策。

★列举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同点。

都是在确保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不断调整政策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4)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