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九章 植物病害流行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九章 植物病害流行](https://img.taocdn.com/s3/m/cbe064010029bd64783e2cd0.png)
2020/7/22
第一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
❖2、什么是植物病害流行学? ❖研究植病发生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综合性学 科称为植物病害流行学(epidemiology)
❖3、研究植病流行规律的目的 ❖研究植病流行的时空动态,为植病预测提供依据 ❖研究植病流行的影响因素,为植病控制提供依据
水平的平均发病严重度。病情指数=I*S 。
=
调查总数×最高级代表值
×100
第三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
❖2)作物品种分布及生长状态监测; ❖3)环境变化监测,其中是小环境湿度等监测; 4、监测方法 ❖1)大面积普查法 ❖2)重点调查法 ❖3)调查研究法
2020/7/22
第四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监测
❖1、什么是植物病害流行的监测? 对农田病害生态系统的现场实况进行全面、持续的、定量和 定性的观测记载。 ❖2、监测的目的意义: 目的在于掌握农田病害生态系统和影响该系统的主要因素变 化情况,从而在生产上为进行病害预测和防治决策提供可靠 依据,在科研上为研究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测方法提供 依据。
2020/7/22
第二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 ❖植病流行的类型
❖积年流行病害(单循环病害) ❖单年流行病害(多循环病害)
2020/7/22
2020/7/22
2020/7/22
2020/7/22
第三第节一 三节植物植病物害病流害行流的行影的响概因念素
❖影响植病流行的因素 ❖1)寄主: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植病流行基本因素 ❖2)病原:致病力强的病原亲和群体大量存在。 ❖3)环境:适宜的环境条件(温、湿、水量)是诱因 ❖4)栽培措施:通过改变以上因素而起作用。 ❖什么是植病流行的主导因素?——影响植病流行的其它因 素基本具备,且相对稳定,仅因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的剧变而 导致病害流行(如气象)。该因素即植病流行的主导因素。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精简版范文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精简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cbf6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a.png)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指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预测模型,对一段时间内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和预报的工作。
1. 病虫害的预测方法
统计法:通过对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出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以此预测的发生趋势。
模型法:建立数学模型,将病虫害发生与环境因素进行关联分析,通过模型预测的发生情况。
传染病模型:根据传染病理论,将植物、真菌等病原体的传播规律纳入模型,预测病虫害在不同区域的传播趋势。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信息,结合病虫害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空间分布图绘制,预测病虫害的发展趋势。
2. 病虫害的预报方法
模型预报:根据预测模型得出的结果,预报一段时间内各地区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预警系统:搭建病虫害预警系统,通过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防虫害。
调查预报:通过对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实地调查和病虫害种群数量的监测,预测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
3. 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意义
提前预警:通过预测预报,可以提前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防治准备,减少病害危害和经济损失。
合理施策:根据预测结果,合理选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和药剂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更加
友好。
积累经验:通过不断的预测预报,可以积累经验,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今后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依据。
以上是关于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的内容介绍,通过科学的预
测预报工作,可以更好地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民的利益。
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a2a0bb1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6.png)
2、系统模拟模型:
构建计算机程序,建立模拟模型, 用于预测。
将建立模拟模型的第一步是把从文献、实验室和田 间收集的有关信息进行逻辑汇总、形成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通过实验加以改进,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即 为数学模型,再用计算机语言译为计算机程序,经 过检验和有效性、灵敏度测定后即可付诸使用。
能较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环境条 件影响, 病原物多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较高,较稳定。 因此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 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能够逐年积 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
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 粒线虫病、水稻恶苗病、稻曲病、大麦 条纹病、玉米丝黑穗病、麦类全蚀病、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以及多种果树病毒 病害等都是属于此类流行病害。
2、中期预测的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季度,多根据当时的发 病数量或者菌量数据,作物生育期的变化以及实测的或预测 的天气要素作出预测,准确性比长期预测高,预测结果主要 用于作出防治决策和作好防治准备。
3、短期预报的时限在一周之内,有的只有几天,主要根据天气 要素和菌源情况作出,预测结果用以确定防治适期。侵染预 测就是一种短期预测。
多峰型曲线:有些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多个发病高峰, 流行曲线为多峰型。例如:
稻瘟病在南方因稻株生育期和感病性的变化可能出现苗瘟、 叶瘟和穗颈瘟等三次高峰。
在小麦条锈病菌越冬地区,冬小麦苗期发病有冬前和春末两 次高峰。
华北平原玉米大斑病常在盛夏前后也有两次高峰,因盛夏高 温抑制了病菌侵染。
六、病害流行的变化
2、病害发生期预测:是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时期。 例如:果树与蔬菜病害多根据小气候因子预测病原菌集中侵染 的时期,即临界期(critical period),以确定喷药防治的适宜时机, 这种预测亦称为侵染预测。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12c02a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d.png)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方法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方法1.天气因素预测天气因素是影响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降雨量有助于病虫害的繁殖与传播。
因此,通过监测和分析天气因素,可以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象站数据收集与分析、卫星遥感技术以及气象模型模拟等。
2.病虫害历史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过去几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可以总结出其发生的规律和趋势,对未来的预测提供参考。
通过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可以更好地对病虫害的预测进行模型建立和数据分析。
3.生物学特性研究病虫害的传播与繁殖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通过对病原体或虫害昆虫的生命周期、繁殖特点以及环境适宜性等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其发生情况。
这可以通过实验室研究、田间观察等方式进行。
二、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应用1.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通过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农民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例如,在知道某种病虫害易发生的年份,农民可以提前购买相应的农药,并进行预防性喷洒,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优化农药使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还可以帮助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过量使用。
通过预测可知,某种病虫害今年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农民可以相应减少农药购买量,从而节约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3.农业保险及金融支持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于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可以帮助农业保险公司合理制定保险费率和赔付标准,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
同时,预测预报也能帮助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进行风险评估,保障金融支持的稳健发展。
三、结论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通过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农民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9e1563d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e.png)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1-病虫害的预测与预警1-1 病虫害的概念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病虫害是指由真菌、细菌、以及昆虫、螨类等有害生物引起的植物疾病和害虫问题。
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其预测与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1-2 病虫害的预测与预警方法1-2-1 气象预测法气象预测法主要利用气象因素与病虫害的关系,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典型的例如通过气温、湿度、降水等因素的观测,判断某病虫害是否有可能发生并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和程度。
1-2-2 生物学预测法生物学预测法主要研究病虫害生物学特性与发展规律,通过生物学观测和分析,预测病虫害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典型的例如通过观测病原菌的繁殖状况、害虫的孵化和生长发育等,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1-2-3 统计学预测法统计学预测法主要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样本数据与病虫害发生的联系,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典型的例如通过统计历年同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预测。
2-病虫害的预报方法2-1 阈值预报法阈值预报法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一系列指标值,当这些指标值达到或超过预定的阈值时,即发出预报信号。
该方法用于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为农民提供预防和防治的指导。
2-2 模型预报法模型预报法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预测病虫害的流行趋势和发生规律。
根据病虫害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模型,通过输入相关数据,得出预测结果。
该方法可以对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进行精确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3 远程遥感预报法远程遥感预报法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大范围、实时的农田信息,结合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进行预测和预报。
通过对农田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快速获取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和趋势,为农民提供及时的预警和指导。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18c003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b.png)
预测预报的重要性
减少经济损失
保护生态环境
及时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可以采取有效 的防治措施,减少农作物损失,保障农业 生产的经济效益。
通过预测预报,可以合理使用农药,减少 农药使用量和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 品质量安全。
提高防治效果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准确的预测预报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 依据,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治成本。
实践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预报,如田间调查、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 等,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践效果
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提高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 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地区水稻稻瘟病的预测预报。通过对该地区历年稻瘟病发生情况和环境因子的分析,预测了当年稻瘟病的发生趋势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经过实践验证,该预测结果准确可靠,有效控制了稻瘟病的危害。
,推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2
数据获取与处理难度大
植物病虫害的监测数据获取和处理难度较大,需 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数据共享,提高数据质量和可 用性。
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不足
目前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和应用相对滞后, 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3
跨部门合作与协调不足
03
预测预报方法
经验判断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植物的症状,如 叶片变色、枯萎、长斑等 ,初步判断可能发生的病 虫害。
经验积累
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总结 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条 件下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种 类和时间。
专家咨询
向农业专家咨询,了解病 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 法。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8357fa4828ea81c759f57875.png)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一、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指研究病害数量随时间而增长的发展过程。
3 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是指病害的传播发展的过程,研究病害由点到面的发展变化。
反映了病害在空间的发展规律。
4 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单循环病害、单利病害。
5当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多循环病害、复利病害。
6中间型病害:有许多病害介于上述两类病害之间,或兼有上述两类病害的特点,故称之为中间型号病害,如油菜菌核病、土传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小麦纹枯、玉米纹枯病等。
7定向选择:抗病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后,相应的毒性小种便会大量繁殖增多,形成优势小种,最终导致品种抗病性丧失。
8稳定化选择:感病品种面积扩大时,强毒性小种适应性差,竞争不过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而使频率降低,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频率升高,不能形成优势小种。
9 S形曲线:S形曲线指病害发生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初始病情很低,其后病情随着时间不断上升直至饱和点而病情不再增长的病害曲线,如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
10指数增长期:由开始发病到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达到0.05(5%)为止,此期经历的时间较长,病情增长的绝对数量不大,但增长速率很高。
11 逻辑斯蒂增长期:由发病数量0.05开始到达0.95(95%)或转向水平渐近线,从而停止增长的日期为止。
在这一阶段,植物发病部位已相当多,病原菌接种体只有着落在未发病的剩余部位才能有效地侵染,因而病情增长受到自我抑制。
随着发病部位逐渐增多,这种自我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病情增长渐趋停止。
逻辑斯蒂增长期经历的时间不长,病害增长的幅度最大,但增长速率下降。
12 基因对基因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82f60fc42cc58bd63186bda5.png)
病害锥体( pyramid) 病害锥体(disease pyramid)
由于流行离不开速度,速度又包含时间, 所以在病害流行中应增加时间要素,这就 形成了如下的病害锥体图。 易感病的 寄主、具有强致病力的病原物、有利于发 病的环境条件同时并存并持续一定时间是 侵染性病害发生、流行的必要因素。以上 四因素都是病害发生流行的原因。
(二)病害季节流行曲线
1、季节流行曲线的绘制 针对任何 一种病害,在作物的单一生长季内,定期 连续调查病害发生数量(或病情),获得 若干组病情(普遍率或严重度)和时间的 数据资料,将它们标在以病情为纵坐标, 时间为横坐标的直角坐标上,即绘出病害 流行曲线。该曲线是病害在单一生长季节 内病害流行动态的形象表示。
二、植物病害流行的原因
(一)植物病害流行系统 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植物病害 是病原物和寄主植物通过寄生作用构成的 系统。 植病流行系统: 植病流行系统: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两个种 群通过寄生作用构成的开放的和动态的生 态系统。该系统可分为病原物、寄主和病 害3个子系统。
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 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
当n=0时,P0=e-m,即未受侵染的概率, 那么1-e-m则为位点受侵染的概率,与实 际发病位点所占的百分率y相等。 故y=1- e-m或换为m=-ln(1-y) 应用时根据实查的发 病率y,可推算已发生的侵染次数m。 例: 1000个位点中,有500个发病,则y=0.5, 可算出m=0.693,即500个发病位点上实际 受到了693次侵染,故有693-500=193 次侵染为重叠侵染。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预报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2ac6a08802d276a200292efa.png)
壳浅紫色。 株型半紧凑 , 27 株高 9 厘米。 高抗矮花 叶病 , 抗大斑病、 小斑病和丝黑穗病 , 中抗纹枯病。 田问抗 陛皎女 。1 子 . 2适宜地区: 根据“ 锦玉青贮 2 ” 8
不 同地点的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 ,该品种适应范 围较广, 适宜在北京平原地区、 天津 、 河北北部 、 山 西中部 、 辽宁东部、 中南部、 吉林 黑龙江省第一积 温带 、内 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 种种植。 2栽培要点。. 21整地施肥。 要加深耕层 , 改善 土壤结构 , 耕作层要求达到 6 寸以上 , 在生产 中应 逐年加深耕层。要施足底肥 、 配合施肥, 保证三叶 临界期对养分质的要求 , 保证玉米吐丝 、 灌浆期最 大效率期的肥料需求量。2 . 2种子处理 : 精选的种 子要大小均匀 , 去掉虫蛀 、 霉变、 破裂和子粒小的 种子。 播前应做好发芽试验; 要进行晒种和防虫拌 药 ,— 是播前 晒种 2 3 ,可提 高 发芽率 1%左 -天 3 右 。二是防治地下害虫。三是种子包衣或拌种 , 在
责 任编辑 : 明月 胡
植 物病害 的流行 与预测预 报
郭红岩 ’ 杨春秀 。
( 、 兰 区方 台镇 农 业 综 合服 务 中心 , 1呼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00 0 2 康金 镇农 业 综 合 服 务 中心 , 龙 江 哈 尔滨 1 00 ) 55 0 、 黑 5 50
摘 要: 植物病 害在一个时期 , 一个地 区内发生是普遍 而又严重的, 谈谈植物病害流行原 因及预 防。 关 键 词 : 物 病 害 ; 行 ; 防 植 流 预 1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1 . 1初浸染源 与感病寄主的距离。 越冬或越夏后存活的初浸 染源是病害发生的启动因子。病原从越冬 ( 地 夏) 点传播时, 其接种密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急剧降 低, 因而初浸染源离寄主作物的远近, 影响接种体 的浓度。 2感病寄主的数量分布。 1 在—个地区大 面积种植感病基因型相类似的品种或连片种植感 病品种 , 都有助于接种体的繁殖、 传播 , 而促进病 害的流行。 在这种条件下, 病原接种体的有效利用 率最高, 繁殖倍数最大、 病害循环最快。 3寄主的 l 易感性。 寄主除由基因控制的感病外 , 环境条件也 能在—定程度上影响其感病。当环境条件十分有 利于发病时 , 感病品种更为感病, 中度感病 的品种 也可能成为高度感病的品种, 病原繁殖快, 浸染效 率高。1 . 4转主寄主或它种植物寄主的存在。 对于 浸染链中必须通过转主寄主的病害,有病的转主 寄主往往是病害的初浸染源。对于没有或不必须 通过转主寄主的病害 , 在没有某种寄主作物的季 节 ,病原可在其它寄主作物或野生 寄主上越冬 ( 或繁殖, 夏) 成为“ 桥梁” 寄主 , 以便在流行季节给 该作物提供大量的浸染源。 如菌核病常发区, 向日 葵种植面积的比例与大豆菌核病的流行程度呈高 度正相关,许多病毒病的流行与其杂草寄主的存 病。 这一类型的病害最易爆发成流行病 , 其浸染 速 在密切相关。1 . 5有浸染力强的病原生理小种( 株 度最快。 . 2 2积年流行病。 —个生长季节内不能引 系) 对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具有较强的侵袭力的病 起流行, 。 而需逐年积累病原, 数年达到流行程度的 原生理小种或株系达到一定的比例或数量 ,是病 病害称为积年流行病。 这类病害没有再浸染 , 称为 害流行的重要条件。1 . 6病原具有很高的繁殖能 单循环型病害。其潜育期多数较长,或为土传病 力。能引起流行病的病原真菌都能在短时间内形 害, 传播效率很低。 成大量孢子 , 使病原在浸染率很低 , 有利发病的环 3流行的预测预报。 病害流行的预测预报, 可 境条件持续时间短的情况下 ,仍然可以引起大量 以预测流行程度 ,以确定何时何地需要采取何种 成功的浸染。1 . 7接种体能被 陕速传播。能引起流 防治措施 , 是否需要种植产量较低、 品质较差的抗 行病的病原除繁殖率高外 ,还能适应快速传播。 病品种, 以取代产量高、 品质好 的感病品种 , 或轮 1 . 于发病 的环 境条 件。 8适 即使 以上 各种 条件均适 作年限是否可以缩短 ,也可预测抗病品种抗性保 于病害流行,而环境条件不十分有利也不能引起 持的年限或病原群体毒力的变化。预测预报的根 流行。 如露水对于孢子萌发侵人 , 相对于湿度对于 据一是根据初始菌量预测 , 对于单循环型病害, 初 孢子形成 , 温度对于病害潜育期 长 , 短 以及降雨埘 始菌量是病害流行极为重要的因素;二是根据气 候条件预测 , �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十一章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十一章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1fcec8c6580216fc710afd49.png)
也 称 为 损 失 估 计 (disease loss assessment),主要根据病害流行程度预 测减产量,有时还将品种、栽培条件、 气象条件等因素用作预测因子。
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 和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
2.按照预测的时限可分为 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图12—l为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图,以叶 片为单位,将其严重度分为8级,用百分率表 示。国际水稻研究所(IRRl)则大多采用0,l,3, 5,7,9六级记载标准;
3、 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 两者的综合指标。若以叶片为单位,当严重 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为:
病情指数=
2、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 是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 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 例如稻瘟病、稻白叶枯病、麦类锈病、 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气流 和流水传播的病害。这类病害绝大多数 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 害的潜育期短。
三、病害流行的条件
预报(测)量:代表一定时限后病害流行 状况的指标,例如病害发生期、发病数 量和流行程度的级别等称为预报(测)量。
预报(测)因子:而据以估计预报量的流 行因素称为预报(测)因子。
当前病害预测的主要目的是用作防治决 策参考和确定药剂防治的时机、次数和 范围。
一、预测的种类 1.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的不同可分为: 流行程序预测 发生期预测 损失预测等.
(1)流行程度预测:
预测结果可用具体的发病数量(发病率、 严重度、病害指数等)作定量的表达,也 可用流行级别作定性的表达,流行级别 多分为大流行、中度流行(中度偏低、中 等、中度偏重)、轻度流行和不流行,具 体分级标准根据发病数量或损失率确定, 因病害而异。
第三篇-植物病虫害预测及防治
![第三篇-植物病虫害预测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49fccc5ad51f01dc381f113.png)
第三篇植物病虫害发生预测及防治策略一、填空题1、常年预测预报工作的开展是根据有害生物过去和现在的()、()、()、()等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分析和先进的测报方法,来正确估测有害生物未来发生趋势,并向各级政府、植物保护站和生产专业户提供情报信息和咨询服务的一门应用技术。
答案:变动规律调查取样作物物候气象预报2、植物病原菌尤其是害虫对()、()、()等都有特殊的反应。
因此,可用这些特性对害虫进行发生时间与数量的监测。
答案:光电磁波射线3、病虫害预测按照预测的时限可分为()、()、()和()。
答案:超长期预测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4、害虫的发生程度或为害程度一般分为轻、()、()、()、()和特大发生6级。
答案:中偏轻中中偏重大发生5、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在研究掌握害虫的()、()之后,便可结合当地气温运用下列公式计算发育所需天数。
答案: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6、病虫害的空间分布型分下列几类:()、()、()。
答案:均匀分布随机分布聚集分布7、害虫适生范围内的平均相对湿度(或降雨量)与平均温度的比值,称为()。
答案:温湿系数8、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常应用()和()等概念。
答案:经济损害水平经济阈值9、预测类型按空间分布,可分成()、(或病源)预测、()或病源预测。
答案:本地虫源异地虫源10、田间病情的表示方法一般用()、()和()表示大田病害的发病程度。
答案: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11、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经济危害包括()、()、()、()多种。
答案:直接的间接的即时的后继的12、()和()蕴含了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精华,是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答案: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经济阀值13、按原料来源分,农药可分为()农药和()农药。
答案:无机有机14、利用农药防治有害生物主要是通过()、()和()保护植物并使有害生物接触农药而中毒。
答案:茎叶处理种子处理土壤处理15、生物防治是利用()及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一种防治技术。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流行 ppt课件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流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e2e986a216147916112874.png)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流行 PPT 课件
9
流行主导因素的时空条件性很强,“主 导”是相对的概念,同一种病害,处在不同 的时间和地点,其流行主导因素可能全然不 同。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种植制度的变更、 品种的更换、病原物致病性的变化以及抗药 性的产生往往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就一个生长季节而言,环境条件是否满 足往往是促成当年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次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次数很少,在病害流行 上作用不大。
在发生的头几年里,菌量小,发病率不高,往
往不能引起重视。但由于病原物接种体往往是休眠
体,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如人们对病害不加以控
制的话,病害能够逐年稳定地增长,几年后可以酿
成大的灾害。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流行 PPT 课件
16
小麦腥黑穗病为例,这种病害的病情年 平均增长4~10倍,如第一年的病株率为0.1%, 则大约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病株率可发展 到50%左右。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流行 PPT 课件
13
三、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变化
(一)单年流行病害
单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 条件适宜,就能完成菌量积累并造成流行危害的病 害。
单 年 流 行 病 害 由 此 又 称 多 循 环 病 害 ( polycyclic disease)和复利病害(compound interest disease)。
潜育期一般只有几天至十几天,一年中可有多 次再侵染,多为气传和雨水传病害,传播距离较远, 一般危害植物地上部。但是,由于其接种体对环境 往往比较敏感,接种体越冬率一般较低,病害在年 度之间波动较大。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流行 PPT 课件
14
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例。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195710be680203d8ce2f24e2.png)
单循环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 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 环境条件影响,一旦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数 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 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
多循环病害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 害数量增幅大,具有明显的由少到多,内点到面的 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 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
在最适天气条件下潜育期仅3—4天,在一个生长季 内再侵染10代以上,病斑面积约增长10亿倍。
—个田间调查实例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初侵染产 生的中心病株很少,在所调查的4669㎡(7亩)地块内 只发现了1株中心病株,10天后在中心病株的四周约 1000㎡面积内出现了1万余个病斑,病害数量增长极 为迅速。
2.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
农业规模经营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往往在特定 的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甚至单一品种,从 而特别有利于病害的传播和病原物增殖,常导致 病害大流行。
3.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
许多病原物群体内部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 具有强致病性的小种或菌株、毒株占据优势就有 利于病害大流行。
3、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差异很大
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差异很大,可区分为近程、中程 和远程传播 流行学中常用一次传播距离和一代传播距离的概念。 一次传播距离:病原菌孢子从释放到侵入植物体这段 时间内所引起的病害传播,以日为时间单位,表述为 一日之内实现的病害传播距离。 一代传播距离:病害一个潜伏期内多次传播所实现的 传播距离。
2、病害传播是病原物有效传播的结果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总复习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55d1ab2d0d233d4b04e6901.png)
一、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学(plant disease epidemiology):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又称植物流行病学。
2.发病率(Incidence,也就是普遍率):发病植株或植物的器官占调查植株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或发病的植物单元数占调查单元总数的百分比。
如:发病率=(染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3. 植物病害流行(plant disease epidemic):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病害发生的数量和发病程度随时间的进展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4. 流行病(epidemic):病情在短期内大量增长和蔓延的一类传染性强的病害。
5. 稳态流行(endemic):亦称常发病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且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
6. 突(爆)发流行(explosive epidemic):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的病害,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高又曼(Gäumann,1951)称之为前进性流行(progressive epidemic)。
7. 大区流行(pandemic):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8. 系统分析方法: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
9. 模型(Model):是指将系统有相似的物理属性的信息集合起来用某种方式表达描述的实体。
10. 模拟:是依据研究目的而定的系统要素及其活动的重演。
或真实事物的再现(抽象化)。
11. 系统论(System theory):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
12. 系统(System):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13. 生态系统(ecosystem):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命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2023版)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21dff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d.png)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⒈概述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指通过对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性和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及应用相关技术手段和模型,预测和预报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从而提供科学依据和措施,以减少病虫害的损失,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⒉研究方法⑴病虫害规律调查在病虫害预测预报之前,需要开展病虫害的规律调查。
通过对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区域、发生程度、影响因素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获取病虫害的基础数据,并建立适用于预测预报的模型。
⑵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基于病虫害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病虫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预测预报模型。
常用的模型包括回归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⒊预测预报技术⑴基于气象数据的预测预报气象因素对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监测和分析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雨量等,结合病虫害的历史数据,可以建立气象模型,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⑵基于生物学模型的预测预报某些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具有一定的生物学规律。
通过对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物种的生命周期、季节变化等因素,建立生物学模型,可以提前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趋势。
⒋预测预报应用⑴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针对不同的农作物病虫害,基于病虫害规律调查和预测预报技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以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⑵林木病虫害预测预报林木病虫害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林木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因素,并运用预测预报技术,可以提前预测林木病虫害的发生趋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保护林木资源。
⒌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为相关病虫害的数据表格、统计分析结果、预测预报模型等,供读者参考和使用。
⒍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旨在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行为,保障农产品的合法合规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植病流行学
![植病流行学](https://img.taocdn.com/s3/m/fe6f5f3667ec102de2bd8933.png)
植病流行学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流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病原物大量传播,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随时间的增长,病害数量不断增加,发病空间不断扩展,造成严重随时的过程和现象,称为病害流行。
2.稳态流行:指病害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也称常发病。
3.突发流行:指病害在某地区以前没有,一旦出现就迅速蔓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4.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病害流行学又称植物流行病学,是研究植物群体中病害在环境影响下发生发展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综合科学。
5.协同进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密切生态关系但不交换基因的生物的联合进化,在其中,两种生物互相施加选择压力,使一方的进化部分地依靠另一方的进化。
它是一种基因调节的过程。
6.毒性频率:是表现型的统计量,指针对一定品种具有毒性的病原物标样占总标样的百分率。
7.定向选择:垂直抗病性的品种,如果其隐存的水平抗性很脆弱或较弱,逐步大面积推广后,当遇上侵袭力较强的相应毒性菌系,则后者便能得天独厚地发展成为优势小种,这就是毒性或毒性小种的定向选择。
8.稳定化选择:和定向选择方向相反,垂直抗病品种面积减少,感病品种面积增加的条件下,毒性小种的侵袭力不如无毒性小种强,在感病品种上竞争不过无毒性小种,不利于毒性突变,使之后代中出现毒性小种频率越来越低的选择,叫稳定化选择,又叫自发平衡。
9.微梯佛利亚效应:在进行垂直抗性育种的过程中,水平抗性丧失的现象。
10.遗传漂变:有限的群体由于继代繁殖中随机“取样”的结果,群体中某些类型往往会被丢失,而其他被选类型在下代中频率相对增高,从而使群体结构发生意想不到的随机波动或振荡,这就是遗传漂变。
11.基因流动:在寄主病原物群体遗传学中,基因流动和包子远程传播是紧密相关的。
当甲地区推广了抗病品种,病原菌群体中也产生了毒性小种后,通过孢子的远程传播,新的毒性基因也就传入了原来没有这个基因的乙地区,这就是基因型或亚群体的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7
积年流行病害(单循环病害)
特点: 只有初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多为种传或土传。 一般是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
能较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环境条 件影响, 病原物多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较高,较稳定。 因此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 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能够逐年积 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
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为病害始发期,斜线 反映了流行速率,曲线最高点表明流行程度。
医学ppt
14
不同类型的季节流行曲线(多循环病害)
S型曲线:最常见。对于一个生长季中只有一个发病高峰的 病害,若最后发病达到或接近饱和(100%),寄主群体亦不 再生长,如小麦锈病(春夏季流行)、马铃薯晚疫病等,其流 行曲线呈典型的S型曲线。
使病害数量增加。 不同年份的波动大,相邻年份无相关性。
单年流行病害流行的程度决定于侵染的速度, 而侵染的速度决定于气 象条件。所以,气象条件是此类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医学ppt
6
例如:稻瘟病、稻白叶枯病、麦类锈病、 马铃薯晚疫病等。
防治策略:降低病害的增长率是关键。
例如: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农 业防治措施
医学ppt
9
四、流行病害在田间的扩展和分布
病害流行在田间有一定的扩展和分布规律,与病害的初侵染 源有关:
中心式格局:初侵染源是种薯、土壤和病残体的, 发病初期 在田间会出现明显的发病中心, 以后向外扩展, 随风向变化, 下风向严重。如马铃薯晚疫病。
弥散式格局:初侵染源是来自外地,发病初期,随机分布, 或均匀分布,以后逐渐传播,普遍发病。或者菌源在本地但
主导因子: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主导 因子。
病害流行因时、因地而异, 地区之间和年份之间 有差异和变化,当其他因子相对稳定, 而某个因 子剧烈变化引起病害流行的变化,这个因子为主 导因子(教材329页)。
地区流行程度和差异:病害常发区、易发区和偶发区。
年际波动:大流行、中度流行、轻度流行和不流行。
医学ppt
8
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 粒线虫病、水稻恶苗病、稻曲病、大麦 条纹病、玉米丝黑穗病、麦类全蚀病、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以及多种果树病毒 病害等都是属于此类流行病害。
防治策略:铲除初始菌源是关键。
除了利用抗病品种外,田园卫生、土壤 消毒、种子消毒,拔除病株等抑制菌量 的积累。
中程传播:几百米 流;
~几千米;动力是湍流或上升气
远程传播:数十千米~数百千米以外;动力上升气流、旋 风及高空气流、锋面雨或重力作用。
“一次传播距离”、“一代传播距离”
医学ppt
11
五、病害的季节流行和季节流行曲线
1、病害的计量方法: 发病率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株数X100% 严重度=分级法(如下页图示)用各级代表值或发
初始菌量大且再侵染也不重要时,也无明显发病中心而呈弥 散式流行。
初侵染源是昆虫的,最初分布决定于昆虫的活动习性。距离 初侵染源越近,发病越严重。以后扩展、蔓延,普遍发病。
医学ppt
10
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按照病害传播距离(按一次传播距离)可区分为:
近程传播:一日之内传播距离在百米以下;传播动力是植 物冠层附近的地面气流或水平风力。
S 型曲线可划分为: 指数增长期 指数增长期是菌 量积累和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 逻辑斯蒂增长期(盛发期) 衰退期
医学ppt
15
马鞍型流行曲线:在S型曲线的基础上,当发病后期因寄主 成株抗病性增强,或气象条件不利于病害继续发展,但寄主 仍继续生长,以至新生枝叶发病轻,流行曲线呈马鞍型。
例如甜菜褐斑病、大白菜白斑病等。
多峰型曲线:有些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多个发病高峰, 流行曲线为多峰型。例如:
稻瘟病在南方因稻株生育期和感病性的变化可能出现苗瘟、 叶瘟和穗颈瘟等三次高峰。
在小麦条锈病菌越冬地区,冬小麦苗期发病有冬前和春末两 次高峰。
华北平原玉米大斑病常在盛夏前后也有两次高峰,因盛夏高 温抑制了病菌侵染。
医学pp、病害流行的变化
1、病害流行的地区特点 一种病害,不同地区流行的程度、过程和
频率不同, 形成了病害流行的地区特点。 如小麦锈病的流行, 根据地理区划, 气象
病面积百分率表示。
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 / (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 100%
医学ppt
12
医学ppt
13
2、病害的季节流行:
在一个生长季节里, 病害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是随 着时间而增长或衰退的, 也就是存在病害的流行的 时间动态。
3、季节流行曲线:
在一个季节中若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发病数量 为纵坐标,绘制成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 该曲线被称为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
医学ppt
2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
一、引起病害流行的因素 1、病原方面的因素
病原的数量 病原的致病力 2、寄主方面的因素 感病寄主 大面积单一种植
3、环境方面的因素 气象条件(温度、水分、日 照) 土壤条件(性质、肥力、微 生物等) 栽培条件(水肥、耕作制度 等)
医学ppt
3
二、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分析
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医学ppt
1
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 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 二、植物病害流行和预测:是依据流行学原理和方法估计 病害发生时期和数量,指导病害防治或病害管理。
三、植物病害流行学(botanical epidemiology):在群体 水平上研究植物病害发生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综 合性学科。也是植物病理学的分支学科。
医学ppt
4
三、病害的流行学类型
植物病害的流行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退的 过程,根据流行学特点可划分为2个类型:
单年流行病害(多循环病害) 积年流行病害(单循环病害)
医学ppt
5
单年流行病害(多循环病害)
特点: 一个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以气传和水传为主。 一般局部侵染,病害潜育期短,寄主感病期长。 越冬率低而不稳定,初始菌量少但病原增殖率高;在有利的环境下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