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两大城市群产业结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部两大城市群产业结构比较

近年,随着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独特地位日益凸显,而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因两者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在中部崛起中起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增长极。在研究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将两个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对加快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现状

(一)中原城市群

近年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经济总体实力在中部地区处于前列。

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发展来看,产业结构均呈“二三一”特征(见图1)。

(二)武汉城市圈

从表2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

位,二、三产业产值均占全省比重的六成以上。

从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发展来看,武汉市一产比重最低,仅为3.2%,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为50.4%,产业结构继续保持“三二一”发展格局,其他城市均为“二三一”结构,但三产比重几乎都在30%以上(见图2)。

与武汉城市圈相比,中原城市群第二产业比重高出其13个百分点,显示出工业化程度较高,但第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较武汉城市圈的产业格局有较大差别,表明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另外,作为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郑州,经济总量偏小,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2009年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仅为17%,远低于武汉的35.6%。

二、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二、三产业比较分析

(一)第二产业

1.中原城市群

从部门结构上看,重工业比重高于轻工业。第二产业主要是以有色、装备制造、煤炭、钢铁行业为主,可以看出重工业仍以原材料工业、初级加工业为主,高加工度及高附加值产业较少。

从经营方式来看,劳动密集特征较为显著,绝大多数行业呈现劳动密集的特征。中原城市群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744.63万人,占全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资产占用劳动力为219人/47,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9人/亿元),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二产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劳动密集特征。技术密集型产业及高技术产业较少。

从产业规模来看,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整体来看,即使在煤炭、有色、钢铁等相当一部分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中,企业规模仍然偏小,产业组织结构仍然处于小而散的状态,大企业、大集团数量较少,企业核心竞争力整体偏弱。

2武汉城市圈

从部门结构上看,近年,城市圈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为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重工业中,制造业占有绝对优势,二汽、武钢等国家大型重工企业为武汉城市圈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原盐、钢材、汽车和光纤光缆等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国前列,医药、纺织、化工、汽车、冶金和光电子等行业在全国范围占有重要地位。

从经营方式上看,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分布逐步调整为“三二一”格局。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推动武汉城市圈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2009年,湖北省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

20.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8.1%,其中武汉城市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36.8亿元,占圈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922.74亿元)的比重达到32.1%,占城市圈GDP的比重达到11.7%。

从产业规模上看,企业组织结构得到改善,尤其在钢铁、汽车、电子、造船等方面,涌现出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如武钢、神龙公司、武汉石化、武烟、新冶钢、三江航天、大冶有色等一批知名企业。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但高技术企业竞争力有待提高。武汉城市圈高新技术企业在竞争中迅速壮大,形成了一大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以生物产业为例,武汉城市圈拥有健民、马应龙、广济、春天、天茂、潜江制药等6家上市企业,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1家,过5亿元的企业7家,过亿元的企业38家;拥有“健民”、“马应龙”、“龙牡”等驰名商标。

(二)第三产业

1中原城市群

2009年,中原城市群第三产业产值高于武汉城市圈119.43亿元,群内城市中第三产业产值较高的为分别为郑州市(1418.92亿元)、洛阳市(660.63亿元),占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为57.8%,群内其他7市中,除漯河市、济源市,服务业增加值均在200亿元以上,发展相对均衡。但从第三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低度化倾向很明显,第三产业中传统行业仍居主导地位,为现代工业服务的金融、保险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亟待优化和升级。

2武汉城市圈

2009年,武汉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城市圈比重高达67%,而圈域其他8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总和为1146.34亿元,仅相当于武汉市的49.2%,中心城市经济呈服务化趋势,圈内城市服务业发展差距大。其中,服务业增加值过200亿元的有黄石、孝感、黄冈3市,过100亿元的有咸宁和鄂州,仙桃、潜江、天门等4市服务业增加值均不足100亿元。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在传统服务业保持稳步发展的同时,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现代服务业总体上有取代传统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的态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等与现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年平均增速均高于同期服务业整体年均增速。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均是“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在第二产业方面,中原城市群的工业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整体优势。但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依然没有完全脱离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经济增长路线,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为特征的发展方式。第三产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处于较低层面上,远远不能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周边城市群(圈)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总之,产业结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中原城市群快速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利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