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两大城市群产业结构比较
武汉城市圈与珠三角城市圈产业结构对比分析研究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 万人)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武汉城市圈 l8 6 1 珠三角城市圈
5 l 5 4 ∞ 1 1 0 6 l
2 7 m lo 2 3
3 l 舶 镐 鼬
48 QD 3 8 ∞
资料来源: 湖北省统计年鉴21; 00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21 00 ( 对 外依存度对比 三) 20 年 , 09 武汉 城市 圈出口额约为 7 亿美元 , 5 出口依赖度约为 6 .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里为半径的城市群 , 包括黄石 、 鄂州 、 冈、 黄 孝感 、 咸宁 、 仙桃 、 门、 天 潜江等八市。土地 面积 约 5 万平方公里 , - 8 占全 国总面积 的 0 % , . 6 常住人 口29 万人 , 99 占全 国总人 口的 2 % ,09年圈 内 ) . 20 2 P约为 8O 亿元 , 均 ④ P为 268元 。武 汉城 市 圈承 东启 西 , O0 人 69 连接 南 北 , 湖北省人 口、 是 产业最为密集 的地 区, 也是我 国 中部最具 发展 潜力和活力 的地区 , 是我 国中部崛起战略最重要 的支撑点 。 珠三角城市圈包括广州、 深圳 、 珠海 、 山、 门、 莞、 山、 佛 江 东 中 肇庆 、 惠州 9 个城市 ; 土地面积约 5 5万平方公里 , 占全国总面积 的 07 , 5 % 常住 人 口 48 76万人 , 占全 国总 人 口的 3 % ,09年 圈 内 . 20 5 ④ P约为 317 24 亿元 , 人均 ④ P为 647 70 元。珠 三角城市 圈是我 国 目前 区域联动发展势 头最为迅猛 、 经济发展速度最 快的先行地 区 之一 , 具有沟通 大陆和海外市 场的 良好 区位 条件 。特别 是经过改 革 开放三十年来 的飞速发展 , 已成为我 国经济发展 的重要增 长 现
中国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密集区
1.都市区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北京都市区、长三角都市区、上海都市区、杭州都市区、金华-义乌都市区、宁波都市区、温州都市区等。
2.大都市带概念:大都市带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有若干个彼此分离的大都市区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等方面逐渐紧密连成一体所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形态,是一种新的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和城市区域发展的现象。
世界大都市带目前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以及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等。
其中又以第一、第二个大都市带最为典型: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该大都市带简称波士华希(),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都市连绵带,沿着大西洋,北起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南到弗吉尼亚州,共涉及美国10个州。
北端城市为波士顿,南端是华盛顿,中间以纽约为中心,依次排列着普罗维登斯、哈特福德、纽黑文、费城、巴尔的摩等一系列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延伸,宽,面积约为13.万9平方公里。
据美国《幸福》杂志197年7的统计,美国50家最大商业银行中的28,50家最大人寿保险公司的42,%50家0最大的工业公司的33,%50家最大零售公司的42,%50家最大运输公司的28都%将总部设在这个大都市带内。
另外,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这个大都市带不仅是美国政治中心,也是世界政治活动的中心地。
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以东京、名古屋、大阪为核心,包括横滨、京都和神户等特大城市,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江地区所形成的日本最大的大都市带。
这个大都市带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面积的20,%居住人口达600余0万,集中了日本50以%上的人口,远远超过美国东北海岸的大都市带,人口密度也比后者高出3-倍4。
国外五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
国外五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城市群这一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成为了地理、社会、区域经济等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
有别于单一城市,城市群更有利于区域总体资源的整合配置,从而提高效率,降低发展成本;同时,其对外界的整体影响力度更大,范围更远。
近年来,城市群更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单一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基本单元。
目前,世界公认的发展最早最好的城市群有五个,它们分别是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及英国中南部城市群。
作为区域发展的中心,这些典型的城市群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群在人文社会、空间地理和政治经济方面的共性;同时,由于历史地理等影响发展的因素不同,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自己独有的个性特征。
本文试图从经济领域的产业结构方向分析这些城市群的特点,以期能概括出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典型特征。
一、国外五大城市群概况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且公认实力最强的城市群。
它以纽约为中心,包含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等主要城市。
含10万以上人口城市40个,大小城镇共200个,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从芝加哥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和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纵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边界。
它的兴起得利于五大湖地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和便利的水运,重工业发达。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是一个多核城市群,一般可细分为以东京为中心的东京城市群,以大阪为中心的京(都)(大)阪神(户)城市群和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京城市群。
著名城市主要有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神户、横滨等。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构成了一个现实意义上的超级城市带,区内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约有40座,主要核心城市和地区有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德国的鲁尔区及巴黎。
英国中南部城市群主要指从伦敦经伯明翰、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城市连绵带。
其代表城市主要有伦敦、伯明翰、利物浦和曼彻斯特。
二、五大城市群的主要产业结构特点五大城市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各有千秋,使得各个城市群有其独特的产业结构特点,但在总体上它们又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国家级十大城市群产业聚集度分析研究
国家级十大城市群产业聚集度分析研究摘要:通过研究国家级产业聚集度,以期为城市群的合理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基于2009—2016年国家级十大城市群的板面数据,运用单位面积产值计算得出各城市群产业聚集度,并对各城市群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发现:各个城市群聚集度普遍呈增长趋势,山东半岛城市群聚集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余城市群聚集度指数均有所增加,聚集程度也有不同程度改变。
关键词:产业;聚集度;城市群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0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升,城市群的建设也随之提高,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群发展,对各个城市群地区并作出重要指示,先后提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城市群的良好发展对解决城市问题、提升城市发展和形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建设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城市群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主要包括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伦敦—利物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国内外不少学者基于多个维度对世界各国城市群发展进行研究,戈特曼于1976年根据人口密度和规模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列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1];Tabuchi T在基于交通成本和福利等的视角下研究了城市群分散问题[2],孙久文通过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探究后提出,京津冀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从空间上相比,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创新建设等方面差距较大,应进一步提高城市群质量[3];吴俊、何荟军研究了创新协同、产业协调与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问题,指出了长三角产业协调存在的三个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4]。
而对于聚集度的研究,张妍探讨了产业集聚度视角下兰州新区产业集群效率后发现,有效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发展是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根植性以及关联产业支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黄林以我国南部海洋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产业聚集度探讨,发现广东在海洋产业发展水平上远超广西和海南,但在海洋产业集群集聚度上并未体现出最大优势[6]。
中国城市化差异
中部地带城市化
• 中部———加快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完善城市 结构体系。 • 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城市化水平,正处于高速发展 阶段中期,部分省份大、中城市相当密集,已初步形 成城镇体系的框架 • 但部分省份城镇体系不完整,缺乏经济中心城市或 者承上启下的经济次中心城市,且城市空 间分布 过于分散。
The end,thank you!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经 发展 济 基础 因 素 产业 结构
发展基础薄弱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 较大,乡镇企业不 发达,生产力水平 较低,经济发展相 对迟缓 交通线路较少, 运输条件较差
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 础较好,近代工业首先 出现在沿海
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 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 农村工业化程度较高, 生产力水平较高
西部地带城市化
• 西部———以发展大城市为核心,推进西部大开 发。 • 从总体上来说,西部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处于高速发 展阶段的初期,城镇体系发育程度较低,经济欠发达, 人口素质不高,部分省区自然条件严峻,生态脆弱。 • 很多城市为资源开发性城市,城市规划滞后,基础设 施建设缓慢。
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差异
• 中部——应以国际国内城市职能分工为视角,加快 区域内外城市密集区整合,从大区域角度构筑以中 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城市结构体系。要进一步发 挥大城市的增长极作用,武汉、长沙、合肥等作为 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必须在进一步完善其产业结 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全球及中部 经济圈的视角,对其城市功能及产业发展方向进行 定位,积极承担区域性国际城市职能。在积极发展 大城市的同时,中部地区还应把小城镇纳入城市群 的整体发展中,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 西部——现阶段,应重点发展大、中城市。集中开发、集 中投资,依托中心城市,选择若干基础好的中等城市,重点对 其进行建设,增加其辐射力。目前,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前景 的城市群就是以长江中上游的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地 区和以陇海线上的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这两个地区城 市 群均位于与东部地区交通便利的区位上,并已具备相当 的经济基础。加快以它们为核心的城市群的发展,在西部 大开发中必然可起主导和先导的作用。同时,要注重内陆 边境口岸,亚欧大陆桥沿线的城市建设。西部省区应更加 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投资比例,吸引东部传 统产业向西部转移,为此,国家也应加大对西部城市化发展 的扶植力度,进一步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三大城市群
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比较由于我国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生产发达以及科技水平相对较高,逐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总量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区,而且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最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大经济区,犹如三个动力强大的引擎,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正发挥着引领全国发展的作用。
一、三大城市群发展现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都市圈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和江苏的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城镇分布密度极高的地区,在10万平方公里内有大中小城市54个,建制镇1000多个,且城市等级序列十分完善,呈宝塔型特征。
2005年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生产总值达到33963亿元;实现贸易总额5024亿美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263亿美元,占全国的4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72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07元,比全国高出4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109元,是全国的2.2倍。
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等城市。
珠三角城市群毗邻国际大都市香港,改革开放以来接受了香港的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投入,不仅促进了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结构的重大变化。
目前,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广州为枢纽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交通运输及通信网络,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并正在兴建广珠铁路、广州地铁及轻轨网络、岭澳核电站等一大批重要基础项目,初步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
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了三大具有特色的产业带。
一是珠江三角洲东岸的东莞、深圳、惠州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的“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走廊,”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信制造业基地;二是珠江三角洲西岸的珠海、中山、顺德、江门的以家庭耐用与非耐用消费品、五金制品为主的产业带;三是珠江三角洲中部的广州、佛山、肇庆是传统的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产业带。
中部区域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济 圈间应 当加强合 作 , 势互 补 , 体推进 。本文 优 整
将 在 此研究 基础 上 , 一步 深 入 比较 中部 六 大 城 进
市群 相关指 标上 的发 展 差 异 , 而 更具 体 地 揭示 从
各 自的优劣 势 , 突出各 自的发 展重 点 , 更好 地实 现 “ 势互补 、 优 整体推 进 ” 的战略 崛起 。
究, 包括产业作用机制 、 贸易、 教育、 综合竞争力 等 , 对城市 群 间 的研 究则 明显 不足 。现 有 的有 而
关城 市群 的研 究 中 , 主要 是 比较 中部 城市 群 与东 部发 达 城 市 群 间 的发 展 差 异 , 如刘 承 良、 春 等 刘
确反映出哪些地区竞争力相 当, 哪些地 区竞争力
越来越源于城市囤特别是大都市圈。城市圈之问
的分 工 、 作 和 竞 争 , 定 新 的 世 界 经 济 格 合 决 局 ” _ 因此 , 应 市 场机 制 , 力培 育 城 市 群 的 。2 顺 努 快速 形成 , 区域 的整 体发 展尤 为重要 。 对
自中央实施 “ 中部崛 起 ” 战略 以来 , 加上 面 临
选取 若 干指标 , 分析某 一时点 上 的发展 状况 , 根 并
市群 ( 徽 ) 环 鄱 阳 湖城 市 群 、 原城 市 圈 ( 安 、 太 山 西) 。各 城市 群 问 纷 纷 角 力 , 欲 打 造 成 支 撑 中 意 国经济 发展 的又 一重要 战 略引擎 。 围绕 “ 中部 崛 起”, 学术 界 也进行 了较 广泛 的 研究 。这 些研 究 多是 围绕省域 范 围进行 的比较 研
东部 产业转 移 的 契机 , 中部 六 省均 提 出了各 自的 城市 群发展 规 划 , 分别 为 : 汉城 市 圈 ( 武 湖北 ) 中 、
中部各省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硬环境比较
鸭盟垫堡盗查塑丝堕堡壅盘中部各省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硬环境比较江文红燕佳静赵琳琳(江西省信息中心,江西南昌330046)摘要:文章就东部沿海制造业“退沿进中”背景下,从区位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商务成本分析、优势产业及产业集群等方面入手,对中部各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投资硬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指出面对良好发展机遇,我省必须发挥优势、认清差距,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达到在中部崛起的目的。
关键词:产业转移:投资环境:承接面对原材料涨价、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国际消费市场疲软、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飞涨等诸多压力,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因为商务成本偏高等原因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哪里投资环境好、综合成本低、投资回报快,哪里就有可能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本文就我国制造业“退沿进中”背景下,江西与中部其他各省投资硬环境进行比较,以便取长补短,将我省打造成承接热地。
1投资环境比较分析1.1区位环境比较江西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闽浙,南连广东,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i角洲的共同直接腹地,“天”字高速网架,使江西与中国目前经济最活跃的三个“三角”紧紧相连。
六条出省高速公路全部打通,并以南昌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构筑了—个6小时之内可以通达8个省会城市的经济圈。
安徽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
皖江城市带沿江通海、居中靠东,与长三角对接,是中部地区最靠近沿海的地区之一。
湖北地处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部腹心区位,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内畅外联、辐射全国”的交通区位优势,省内省际水陆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建立了以武汉为中心,包括周边8城市的武汉城市圈,2007年12月该城市圈被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湖南地处中部,北枕长江,南临粤港,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区位及交通优势,将长江三角洲、泛珠三角合作区域和中西部地区连为一体,是“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
“两型社会”视角下中部地区三大城市圈(群)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两型社会”视角下中部地区三大城市圈(群)产业结构比较研究【摘要】随着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独特地位日益凸显,而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因三者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在中部崛起中起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增长极。
在研究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将三个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对加快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部地区;城市圈;产业结构;比较研究一、引言城市群是区域空间组织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日益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形象的代表。
中部作为东部发达地区到西部大开发地区的过渡地带,是东引西联的桥梁,中部的崛起是国家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由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下,同时出于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家先后成立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个“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
目前各城市群之间已形成了“争王夺位”的竞争局面。
由于各自选取的年份和参照对比的数据存在差异,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有所不同,也就无法通过对比发现各个城市群的优劣势。
因此,通过选取统一的年份和统一的参照对比数据样本,对中部各个城市群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进行整体性比较分析,可以找出各自的优劣势,并就此各自制定相关政策来调整和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优化配置,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努力提升城市群的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中部三大城市群的界定城市群作为特定区域内城市的集合体,其形成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按照苗长虹关于城市群的界定标准,目前在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三大城市群,分别为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
其中,武汉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和潜江等9个城市;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包括郑州、洛阳、开封、许昌、新乡、漯河、焦作、平顶山、济源等在内的9个省辖市;长株潭城市群以长沙为中心,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呈“品”字型分布的城市。
"两型社会"视角下中部地区三大城市圈(群)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 两型社会” 视角下中部地区三大城市圈 ( 群) 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栾明 月 朱雪 洁
( 武汉 工程 大 学法 商 学院 ,湖 北 武汉 4 3 0 2 0 0 )
【 摘 要 】随着中央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地 区在全 国经济社会发展 大局 中的独特地位 日益 凸显,而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 圈因三者独特 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在 中部崛起中起着 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成为中部地 区最具活力与潜 力的增长极。在研究 中原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 群和武汉城市 圈产业结构的基础上 ,将三个城市群 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研究 ,对加快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 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中部地区;城市圈;产业结构 ;比较研 究
一
、Leabharlann 引 言 城 市 群 是 区域 空 间 组 织 的重 要 载 体 ,随 着经 济 全 球 化 的加 速 和 城 市 化 的 高速 发 展 ,城 市群 在 区域 经 济 发 展 中越 来 越 居 于主 导 地位 , 日益成 为 区域 核心 竞争 力和 形 象 的代表 。 中 部 作 为 东 部 发 达 地 区 到 西 部 大 开 发 地 区 的 过 渡 地 带 , 是 东 引 西 联 的 桥 梁 , 中 部 的 崛 起 是 国 家 经 济 全 面 发 展 的 重 要 支 撑 。 由 于 区 域工 业 化和 城 市化进 程 的不 断推 进 ,在 区域 中心城 市 的带 动和辐 射 下 , 同时 出于发 展战 略 的需 要 ,国家 先后 成立 了 “ 武 汉 城 市 圈 ” 和 “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两 个 “ 两 型社会 ”改革 试验 区 。 目前各城 市群 之 间 己形成 了 “ 争 王 夺 位 ” 的 竞 争 局 面 。 由 于 各 自选 取 的 年 份 和 参 照 对 比的数 据存 在 差异 ,分 析得 出 的结 论就有 所 不 同,也 就无 法通 过 对 比 发 现 各 个 城 市 群 的 优 劣 势 。 因 此 , 通 过 选 取 统 一 的 年 份 和 统 一 的 参 照 对 比 数 据 样 本 , 对 中 部 各 个 城 市 群 的 经 济 和 产 业 结 构 进 行 整 体 性 比 较 分 析 , 可 以找 出 各 自 的 优 劣 势 ,并 就 此 各 自制 定 相 关 政 策 来 调 整 和 实 现 资 源 在 各 产 业 间 的 优 化 配 置 , 优 化 区 域 产 业 结 构 , 努 力 提升城 市群 的产业素 质和 市场竞争 力 。 二 、中部三大城市 群的界定 城 市 群 作 为 特 定 区 域 内 城 市 的 集 合 体 , 其 形 成 必 须 满 足 一 定 的 条 件 按 照 苗 长 虹 关 于 城 市 群 的 界 定 标 准 , 目前 在 中 部 地 区 己 经 形 成 了三大 城 市群 ,分 别为 武汉 城市 群 、中 原城 市群和 长 株潭 城 市群 。 其 中 , 武 汉 城 市 群 以 武 汉 为 中 心 , 包 括 武 汉 、 鄂 州 、黄 石 、 黄 冈 、 孝 感 、 咸 宁 、 天 门 、仙 桃 和 潜 江 等 9 个 城 市 ; 中原 城 市 群 以郑 州 为 中 心 , 洛 阳 为 副 中 心 , 包 括 郑 州 、 洛 阳 、 开 封 、 许 昌 、新 乡 、 漯 河 、 焦作 、平顶 山、济源等 在 内的9 个 省 辖 市 ;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以长 沙 为 中 心 ,包 括 长 沙 、株 洲 、湘 潭 三 个 呈 “ 品 ”字 型 分 布 的城 市 。 中 部 三 大 城 市 群 虽 然 在 中 部 地 区 占有 重 要 的 地 位 , 但 是 其 经 济 发 展 质 量 受 区 域 总 体 发 展 状 况 的 影 响 , 在 全 国 所 处 的地 位 不 高 。 按 照 城 市 群 等 级 的 划 分 标 准 ,武 汉 城 市 群 和 中 原 城 市 群 的主 要 指 标 接 近 于 中 型 城 市 群 的 要 求 , 而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则 属 于 典 型 的 小 型 城 市 群 , 中 部 地 区 目前 还 没 有 形 成 像 长 三 角和 京 津 唐 那 样 的大 型 城 市 群 。 三 、实 证分 析 根 据数 据 的可 得 性 , 本文 对 中部 地 区 三大 城 市 群 进 行研 究 。 本 文 选 取2 0 0 4 — 2 0 0 9 年 全 国 以及 中部地 区三 大 城 市群 的G D P 和 三 次 产 业 总产 值 数 据 , 以2 0 0 4 年为 基 期 , 2 0 0 9 年 为末 期 , 以全 国数 据 为 参照 样本 ,进行 偏离 一份 额 分析 。 ( 一 )中部城 市群 区域经 济 的总 体 比较 分析 从 份 额 偏 离和 总 增 长 方 面 看 ,}  ̄2 0 0 4 — 2 0 0 9  ̄ , 武 汉 城 市 圈 实 际经 济 增 量 ( G ) 比按 全 国增 长 率 计算 得 出 的增 量 ( N ) 少i 8 5 . 3 l 亿 元 ,增 长 速 度 也 低 于全 国水 平4 . 8 7 个 百分 点 ,这 主 要 是 因其 竞 争 力份 量 负推 动 效应 造 成 的 , 同时 ,2 0 0 3 - 2 0 07 年 湖 北 的 经 济 增 长 率 在 中 部 地 区 也 是 处 于 倒 数 位 置 。 而 其 余 两 个 城 市 群 的 区 域 经 济 增 量 和 增 率 均 高 于 全 国 水 平 ,其 中 中 原 城 市 群 以 高 出 全 国水 平 l 2 8 7 . 6 2 亿 元 居 增量 首 位 ,长 株 潭 城 市群 则 以高 出 全 国水 平 4 9 . 8 2 个 百 分 点 居 增 率 第 一 位 。 在 结 构 偏 离 方 面 , 中 原 城 市 群 以7 O . 6 3 亿 元 的偏 离 量 独 占鳌头 ,武 汉 城 市 圈和 长 株 潭城 市群 紧 跟 其 后 ,说 明这 三 个城 市群 的产 业 结 构 效益 较 好 ,在 全 国 范 围 内具 有 比较 优 势 。从 竞 争 力偏 离 看 ,除 武 汉城 市 圈 外 , 其余 区域 的偏 离量 都 为 正 值 ,表 明这 些 区域具 有 较强 的竞 争优 势 。 ( 二 )中部城 市 群三 次产 业 结构 的 比较 分析 从 份 额 偏 离 和 总 增 长方 面 看 ,三 个城 市群 的第 一产 业 的实 际 增 量均 低 于 按 全 国规 模 增长 率 计 算 得 出 的增 量 ,说 明三 个 城 市 群 第 一产 业 发 展 缓 慢 , 低 于全 国水 平 ; 第二 产 业 除 武 汉城 市 圈外 , 其 他城 市群 实 际 增 量 均 高于 按 全 国规模 增 长 率 计 算 得 出 的增 量 , 其 中 中原 城市 群 增量 最 大 , 比全 国规 模增 量 水平 高 1 1 9 3 . 4 9 亿元; 第 三 产 业 , 所 有 城 市 群 实 际 增 量 均 高 于 全 国 规 模 增 量 水 平 。 从 结 构偏 离 看 ,三 个 城 市群 出现 “ 一 高 两 低 ” 局 面 , 即 第 二 产 业 偏 离 量 高 , 第 一 和 第 三 产 业 偏 离 量 出 现 负 值 , 说 明 各 个 城 市 群 的 经 济 增 长 主 要 靠 第 二 产 业 拉 动 , 第 一 和 第 三 产 业 制 约 了 其 经 济 总 量 增 长 。从 竞 争 力 偏 离 看 ,武 汉 城 市 圈在 第 二 产 业 方面 竞 争 力 偏 低 ,
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现状分析
1.长江中游地区产业布局现状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其合理与否对该国或该地区经济优势的发挥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具有重大的影响。
1.1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长江中游地区主要包括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这四个省份,占地面积约为70.4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48亿人,在2014年实现总产值为130151.04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0.45%。
第一产业产值占全国第一产业产值的21.06%;第二产业的产值占全国第二产业产值的27.42%;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国第三产业产值的14.17%。
无论是从生产总值的角度还是分产业产值的角度,长江中游地区都在全国的经济和产值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这四个省份处于内陆和沿海地区的中间部分,成为内陆与沿海城市重要的纽带和桥梁。
借助于长江上游经济带和长江下游经济带的优势和资源,长江中游地区的四个省份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表1.12015年长江中游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单位: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TOTAL 安徽2392.39 11077.67 7379 20848.75湖北3176.89 12852.40 11340.93 27379.22湖南5031.60 42224.24 18952.60 66208.44江西1683.72 8247.93 5782.98 15714.63全国58332.00 271392.00 306739.00 636463.00 附注:数据来源于2015年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统计年鉴其中,湖北在这中部四省中三次产业比率最为和谐,第一产业的占比最小,第三产业的占比和第二产业越来越接近,省内主流产业逐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
下图给出了中部四省省会城市2015年三次产业比。
2015年,合肥、长沙、武汉、南昌分别实现产业增加值为:5180.56亿元、7824.81亿元、10069.48亿元、和3667.96亿元。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真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真题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中南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空间关联度较小,大多数城市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有研究发现,高铁建设对城市群的空间联系和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各城市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关联程度越高,越能够获得更大的高铁建设正效能。
高铁在促进辽中南城市群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之间发展的差异。
下图示意高铁促进辽中南城市群发展增长的对比状况(2018年),图中圆圈越大,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关联程度越高。
(1)简要说明高铁对促进各城市空间联系的作用。
(2)指出高铁开通后辽中南城市群发展增长的变化。
(3)简要分析高铁开通后沈阳发展增长仍然领先的主要原因。
答案:(1)作用:高铁速度快,能缩短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提升城市之间空间联系的效率;高铁开通能改变城市的区位,促进城市职能和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强化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
(2)变化:发展增长不同步;增长显著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行政中心和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增长不显著城市主要分布在沈阳周边和城市群边缘;边缘城市的发展增长较小,中心城市的发展增长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发展的差距加大。
(3)原因:沈阳是省会,城市等级高,规模大,经济发展基础好,与其它城市联系紧密,辐射范围广;高铁开通有利于增强沈阳的辐射能力,吸引大量资金、人才和产业向沈阳集聚,促进沈阳发展。
解析:本大题以高铁促进辽中南城市群发展增长的对比状况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高铁交通线的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提到辽中南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空间关联度较小,高铁建设会使城市群的空间关联程度升高。
结合高铁速度快的优点,能缩短城市间的通行时间。
高铁修建前,大多数城市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说明产业的分工与协作较弱,高铁修建后,能促进城市职能和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强化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
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发展战略的比较与思考
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发展战略的比较与思考摘要:与“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不同,“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没有将未来两地区在全国的地位进行明确,也没有阐释出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
因此,有必要剖析中部与西部地区在全国未来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揭示出其由于基础条件的差异引起的不同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地区发展战略,并通过比较两大战略引出全国地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中部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地区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大战略,不仅是为了振兴西部,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使东、中、西三大区域连成一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中部地区是我国的腹心地带和国脉所系。
就生产力与资源分布而论,中部地区兼有东西部之长,而且环境、资源、市场、区位和经济技术基础等各方面的条件配合较好。
相对西部来说,中部更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础和条件。
东部的人流、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向西推进的过程中,会有相当部分要流经中部,甚至在西进的过程中扎根于中部。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客观上也需要在我国东、西部之间有一个过渡带和传接带,这就使中部处于“承东启西”、“一肩挑两头”的战略位置。
一、中西部发展战略重点的比较(一)中部崛起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中部六省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8.9%,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依托中部的两湖平原(湖北的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黄淮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抵御气象灾害能力差,中部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已成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薄弱区域。
气象灾害严重威胁中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围绕推进新农村建设,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构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并将其纳入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之中,加大农村地区气象灾害监测能力的投入,加快重点农业区和自然灾害多发区乡村自动气象(雨量)站以及土壤墒情监测站的建设;加强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结合,对原有农业气象观测站任务进行适度调整,适当增加特色农业作物的观测。
中部三大城市群发展的比较研究
Wu a d Mi de P an U a g o rt sb g e d t e i a t f erd v lp n n so e wh l d e a e s o h n h n a d l i r n Ag l mea ei ig ra mp c i e eo me t r d n t oe mi d a fC i ai n l b n h ot h t e h l r s lr e .I h u u ,te r eo mid eal fC i aC er ai d b mp e ni gte srt g f igu b g lme tst r e a g r nt ef t r h s f d l t a o h n a b e l z yi l me t h t e y o u n r a a go r e Od v e i s n e n a s n a i
维普资讯
第l 7卷 第 5期
Vo .1 No. 1 7 5
重庆 工 商大学 学报 ( 西部 论坛 )
JC ogigT cnl ui s U i. Wet ou hnqn eho B s es n ( s Frm) ae te b s a n et r eu b g lme ae , u a d Mi de P an U b go r t k e s c n lc ,w i es aeo r h e t mo gt e r a a go rt s W h n a d li r a Ag lme ae t e t e o d pa e h l t c f h h n n l n a h eh l
群带动战略 实现 中部地区的崛起, 部三大城市群应结合 自身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中 关键词 : 中部崛起 ; 市群 ; 城 区域对 比 ; 差异化 发展 中图分类 号 :2 l F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6 3 ( 0 7 0 — 0 8 0 10 . 4 9 2 0 )5 0 1 — 6
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现状研究(1)论文
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现状研究(1)论文【论文摘要】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对于河南经济发展以及中部崛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现状,得出了中原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和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三次产业结构趋同性的结论。
【论文关键词】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
全区由9个省辖市组成,土地面积为5.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5.3%,2006年末总人口为4029.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1.1%。
2006年中原城市群实现生产总值 7086.25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
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各城市之间距离较近,距离中心城市郑州大都在100公里以内;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钼矿等储量居全省前列,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区位优势显著。
因此,研究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现状,提升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经济发展以及中部崛起中的带动作用,对实现我国全局发展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一、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现状资料来源:2006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并经过计算整理从表1可以看出,在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分布上,2006年中原城市群的第一产业的产值为749.99亿元,占中原城市群国内生产总值的10.6%;第二产业的产值为4091.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7.7%;第三产业的产值为2244.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7%。
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0.6∶57.7∶31.7。
从就业结构上来看,中原城市群的总就业人口为2244.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为1133.8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50.5%,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为557.8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24.9%.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553.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24.6%。
中国产业集聚分析
但是,不同地区的产业集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方面,城市群和沿海 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但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人才引进和留存面临困境; 另一方面,内陆地区的产业集聚虽然发展迅速,但面临着产业链不完善、基础 设施落后等问题,需要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与。
三、产业集聚影响因素:政策、 市场与技术
1、政策因素:政府在产业集聚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 政策和专项规划,可以吸引投资、人才和技术,加快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提高产业集聚的 质量和效益。
一、全局性分析:中国产业集聚 现状及特点
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产业集聚主要表现在环渤海、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都 市圈等地区。这些区域的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优势产业突出,如环渤海地区的 重工业和制造业,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金融和服务业,大湾区的科技创新 和高端制造业,成渝都市圈的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等。
3、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未来,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 协调发展将成为主流。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各地区将更好地发挥比 较优势,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和协作共赢,推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集聚向更高 水平发展。
总之,中国产业集聚在全局性和区域性两个角度均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趋 势。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充分考虑政策、市场、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产 业集聚向更高水平发展,助力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中国肉牛产业集聚现状
中国的肉牛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以东北、内蒙古、西部地区为 主的肉牛养殖和育种基地。据统计,2022年中国肉牛存栏量已达到9600万头, 比2015年增长了近10%。其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东北等地区 的规模化养殖场和育种基地承载了大部分的养殖和育种任务。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_董国良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董国良(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内容提要]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东部地区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占GDP的65%以上,东部地区面临产业结构升级,承接国际高技术产业转移的任务和挑战,也有产业雷同的问题,中部地区近几年发展速度落后于东部和西部,西部地区近几年快速发展,各项综合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重大调整问题,西部地区赶上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形成自身比较优势产业的重大发展机 遇。
[关键词] 经济圈;产业结构;产业转移[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990(2006)02-0027-04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情况分析东部地区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三大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目前国民经济的主体,约占GDP的65%以上,包括的省区有:北京、河北、辽宁、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他们都有各自的主导、特色产业。
但通过对他们的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及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后发现,从主导产业来看,三大经济圈具有同构现象,均把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等制造业作为各自主导产业,但在各自区域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如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江浙两省,其主导产业雷同,优势产业都有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
分析得出,由于区域内产业雷同,导致产业内部争夺原材料和各种资源性产品,市场份额争夺加剧,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因为就每个省区的主导产业而言,他们的规模足以满足整个国内市场,同时,造成对电力等各类能源在该区域的极度紧张,在区域行政壁垒的作用下,各地之间争资源、项目、资金,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问题将难以避免,影响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不过总体而言,这三大经济圈依然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发展前景非常好。
辽宁中部城市群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关键词 : 宁中部城市群 辽
中图分 类号 :0 1 F6. 5
山东半岛城市群
比较
发展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6 2 9 4 ( 0 9 0 — 0 8 0 17 — 5 4 2 0 )2 0 6 — 5
加快 辽 宁 中部 城市 群建 设 , 对加强 区域协作 , 提 升 区域竞 争 力 , 整合 区域 资 源 , 优化 产 业布 局 , 动 带
发展提供 重要支撑 。 区域性产权 交易市 场取得重 大进
顺、 辽阳 、 山、 口等市将饮用 上东部 山区水源 , 鞍 营
并 一 举解 决 辽宁 中部 城市 群 百年 内用 水 问题 。沈 阳
与抚顺签订了《 扩大开发利用抚顺煤层气协议 书》 , 通过开发抚顺矿区煤层气资源 , 缓解沈城燃气 紧张
辽 宁乃 至东北 老工 业基 地振 兴具 有重 大意 义 。在建
元, 比上年增 长 3.%, 27 占全省 的 4 .%。 21 全社会 固定 资产投 资 4 9 . 13 3亿元 , 比上年增 长 3 . 占全 省 的 29 %,
5 .%。社 会消费 品零售 总额 2 7 . 亿元 , 年增 6 4 2 97 比上
内容提 要 : 当前 我 国正在 实施振兴 东北老_ 3 基地 的战略 , v, -k . 这一 战略顺 利 实施的 关键
点在 于重 工业集聚 的辽 宁 中部 城 市群 。 宁 中部 城 市群与 山 东半 岛城 市群 十分相似 , 资 辽 可 借 鉴 的经验很 多, 是辽 宁 实现赶 超 式发展 的一 个重要 目标和 参 照。本 文对 两地发展 状 况 也 进 行 了深入 的对 比 , 剖析 了赶超 的有 利条件 和不利 条件 , 并提 出实现赶 超 的对 策建议 。
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摘要:在当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建设为重点,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将中部地区建设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和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又好又快地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
关键词:中部地区;工业基础;战略定位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将对中部地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中部地区的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将持续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较快增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进一步显现。
世界经济贸易总体继续向好,新一轮跨国并购方兴未艾,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这将有利于中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从国内来看,中部地区最大的发展机遇莫过于国家开始正式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国家会相应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予以适当扶持,这必将给中部地区的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一、中部地区现有的工业基础与竞争力分析由于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中部地区曾经是我国几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区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部地区已形成了一批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优势产业和产业基地。
目前,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基地有武汉、太原的钢铁基地,山西的铝基地,江西、湖南、安徽的铜基地,山西、豫西的煤化工基地,湖北的磷化工基地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轻工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工业结构也有所调整,但重工业的比重仍然很高,以能源和原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特征明显。
中部地区的主导产业仍主要集中于能源、原材料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部两大城市群产业结构比较
近年,随着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独特地位日益凸显,而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因两者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在中部崛起中起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增长极。
在研究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将两个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对加快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现状
(一)中原城市群
近年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经济总体实力在中部地区处于前列。
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发展来看,产业结构均呈“二三一”特征(见图1)。
(二)武汉城市圈
从表2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
位,二、三产业产值均占全省比重的六成以上。
从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发展来看,武汉市一产比重最低,仅为3.2%,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为50.4%,产业结构继续保持“三二一”发展格局,其他城市均为“二三一”结构,但三产比重几乎都在30%以上(见图2)。
与武汉城市圈相比,中原城市群第二产业比重高出其13个百分点,显示出工业化程度较高,但第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较武汉城市圈的产业格局有较大差别,表明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
另外,作为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郑州,经济总量偏小,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2009年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仅为17%,远低于武汉的35.6%。
二、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二、三产业比较分析
(一)第二产业
1.中原城市群
从部门结构上看,重工业比重高于轻工业。
第二产业主要是以有色、装备制造、煤炭、钢铁行业为主,可以看出重工业仍以原材料工业、初级加工业为主,高加工度及高附加值产业较少。
从经营方式来看,劳动密集特征较为显著,绝大多数行业呈现劳动密集的特征。
中原城市群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744.63万人,占全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资产占用劳动力为219人/47,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9人/亿元),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二产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劳动密集特征。
技术密集型产业及高技术产业较少。
从产业规模来看,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
整体来看,即使在煤炭、有色、钢铁等相当一部分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中,企业规模仍然偏小,产业组织结构仍然处于小而散的状态,大企业、大集团数量较少,企业核心竞争力整体偏弱。
2武汉城市圈
从部门结构上看,近年,城市圈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为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重工业中,制造业占有绝对优势,二汽、武钢等国家大型重工企业为武汉城市圈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原盐、钢材、汽车和光纤光缆等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国前列,医药、纺织、化工、汽车、冶金和光电子等行业在全国范围占有重要地位。
从经营方式上看,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分布逐步调整为“三二一”格局。
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推动武汉城市圈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2009年,湖北省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
20.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8.1%,其中武汉城市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36.8亿元,占圈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922.74亿元)的比重达到32.1%,占城市圈GDP的比重达到11.7%。
从产业规模上看,企业组织结构得到改善,尤其在钢铁、汽车、电子、造船等方面,涌现出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如武钢、神龙公司、武汉石化、武烟、新冶钢、三江航天、大冶有色等一批知名企业。
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但高技术企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武汉城市圈高新技术企业在竞争中迅速壮大,形成了一大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以生物产业为例,武汉城市圈拥有健民、马应龙、广济、春天、天茂、潜江制药等6家上市企业,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1家,过5亿元的企业7家,过亿元的企业38家;拥有“健民”、“马应龙”、“龙牡”等驰名商标。
(二)第三产业
1中原城市群
2009年,中原城市群第三产业产值高于武汉城市圈119.43亿元,群内城市中第三产业产值较高的为分别为郑州市(1418.92亿元)、洛阳市(660.63亿元),占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为57.8%,群内其他7市中,除漯河市、济源市,服务业增加值均在200亿元以上,发展相对均衡。
但从第三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低度化倾向很明显,第三产业中传统行业仍居主导地位,为现代工业服务的金融、保险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亟待优化和升级。
2武汉城市圈
2009年,武汉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城市圈比重高达67%,而圈域其他8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总和为1146.34亿元,仅相当于武汉市的49.2%,中心城市经济呈服务化趋势,圈内城市服务业发展差距大。
其中,服务业增加值过200亿元的有黄石、孝感、黄冈3市,过100亿元的有咸宁和鄂州,仙桃、潜江、天门等4市服务业增加值均不足100亿元。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在传统服务业保持稳步发展的同时,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现代服务业总体上有取代传统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的态势。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等与现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年平均增速均高于同期服务业整体年均增速。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均是“二三一”的产业格局。
在第二产业方面,中原城市群的工业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整体优势。
但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依然没有完全脱离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经济增长路线,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为特征的发展方式。
第三产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处于较低层面上,远远不能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周边城市群(圈)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总之,产业结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中原城市群快速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利于
城市群乃至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首先,加快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强化郑州市的中心地位,提升洛阳市的副中心地位。
区域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区域间城市的竞争,尤其是中心城市问的竞争。
为此,应继续加快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强化郑州市的中心地位,以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扩大郑州城市规模,增强、完善城市功能,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同时,提升洛阳市的副中心地位,发挥联贯东西的区域优势,与郑州共同打造郑洛一体化,逐步形成九大城市相互协调、相互关联、功能明晰、组合有序的城市产业带体系。
其次,继续推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中原城市群各成员城市及整体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充分发挥河南省现有产业优势的前提下,继续推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依托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在着重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注重三次产业的同步发展,共同促进,协调推动,实现经济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再次,以产业创新为依托,提升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
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产业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一要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现代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新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
二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发生重大革新,促使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方向发展。
三要加快服务业发展,把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和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培育成为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河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用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水平,用先进制造业为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深入开展同周边城市群的产业交流与合作。
城市群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加强同周边城市群的产业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同武汉城市圈、皖江经济带、太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城市集聚区的产业交流合作,形成外向型产业布局,积极完善面向东部的城市群发展格局,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断优化本地区产业,提高自我积累和自我成长的能力,以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