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控制复习资料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水污染及其防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水污染及其防治一、知识讲解1.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
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
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高位虾池在养殖、换水和排水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渗漏,会导致土壤盐分增大,附近地区会出现土壤盐碱化;海水下渗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地下水盐度升高,影响水质,从而影响到当地的地表植物的生长。
排向海洋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食物残渣和虾的粪便,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海中,会导致附近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影响海洋水质和海洋生物,从而间接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
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碱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解析危害主要从人体健康和农业两个角度分析。
太湖平原人口、城市集中,水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用受污染的泉水灌溉农田,会降低农产品质量。
原因主要从地下水的循环速度、人工干预的难度和区域联动等方面分析。
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受污染的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三、跟踪训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现在滥用抗生素成了一道世界性的难题。
2014年10月,科研人员在我国的主要河流——海河、长江入海口、黄浦江、珠江、辽河等河流的部分点位中都检测出了抗生素。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已整理)(DO
表面水力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用q表示,单位(量纲)是:m3/(m2•s)或m3/(m2•h),反映的是沉淀池的效率。
浅池理论:池长为L,池深为H,池中水平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的沉淀池中,在理想状态下,L/H=v/u0。
L与v值不变时,池深H越浅,可被沉淀去除的悬浮物颗粒u0也越小。
若用水平隔板,将H分为3等层,每层深H/3,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则只需L/3,就可将沉速为u0的颗粒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小到1/3。
如果池长L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速可增加到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沉淀掉,也即处理能力可提高3倍。
把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
这就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沉淀理论好氧生物处理:污水中有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但主要是好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分子氧及化合态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莫诺特方程:微生物增长速度和微生物本身的浓度、底物之间的关系;μ=μmax.ρS/(KS+ρS)----ρS:底物浓度、μ:微生物的比增长速率,单位生物量的增长速度、μmax:最大比增长速率、KS:饱和常数表观产率系数:微生物的净增长速率比总底物利用速率。
PS:在活性污泥法中为:指单位时间内,实际测定的污泥产量与基质降解量的比值。
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泥污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
(SVI)污泥负荷:基质的量(F)与微生物总量(M)的比,F/M污泥龄:在处理系统(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常用θc表示。
同步硝化反硝化:在没有明显独立设置缺氧区的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内总氮被大量去除的过程。
地下水利用复习题
【判断题】稳定井流运动中,通过距井轴不同距离的过水断面的流量处处不相等,都小于水井流量Q。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
【判断题】映射法中虚井和实井的位置相对边界是对称的,但工作时间不同、流量也不相等。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
【多选题】岩石水理性质有()。
A.含水性
D.含水层渗透系数
反馈
正确答案是:含水层渗透系数
题目26
【单选题】达西定律是渗流的基本定律,关系式为Q=KFh/L,其中L为()。
A.渗透系数
B.渗流路径长度
C.总水头损失
D.过水断面
反馈
正确答案是:渗流路径长度
题目27
【多选题】影响单井灌溉面积的因素有()。
A.单井的出水量
B.土壤类型
C.灌溉技术和方法
题目28
【单选题】当表面能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时,岩石空隙中的这部分水就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运动,则称其为()
A.重力水
B.结合水
C.毛细水
反馈
正确答案是:结合水
题目29
【多选题】地下水资源的特点有()。
A.转化性
B.调蓄性
C.可恢复性
D.更新速度快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可恢复性,调蓄性,转化性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6
【单选题】埋藏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统称为()
A.裂隙水
B.隔水层
C.含水层
D.泉水
反馈
正确答案是:裂隙水
题目17
水污染复习题
1、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A.悬浮物B胶体C溶解物D沉淀物2、TOD是指()A.总需氧量B生化需氧量C化学需氧量D总有机碳含量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B.BOD是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之和C.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D.BOD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D测定通常采用K2Cr2O7和KMnO7为氧化剂B.COD测定不仅氧化有机物,还氧化无机性还原物质C.COD测定包括了碳化和硝化所需的氧量D.COD测定可用于存在有毒物质的水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节池可以调节废水的流量、浓度、pH值和温度B对角线出水调节池有自动均和的作用C.堰顶溢流出水调节池既能调节水质又能调节水量D.外设水泵吸水井调节池既能调节水质又能调节水量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格栅用以阻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B.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C.格栅后的渠底应比格栅前的渠底低10-15 cmD.格栅倾斜50-60o,可增加格栅面积7、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8、颗粒在初沉池初期(),在初沉池后期()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9、颗粒在二沉池初期(),在二沉池后期(),在泥斗中()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10、颗粒在污泥浓缩池中()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11、关于水量调节,不正确的是()A. 用水理和一泵站来水量的差为总贮存量B.一泵站和二泵站间贮存的水量叫厂内贮存量C.二泵站外部贮存的水量即清水池贮存量D.无论贮存或者不足的水量都叫调节水量12、不属于平流式沉淀池进水装置的是()A.横向潜孔B.竖向潜孔C.穿孔墙D.三角堰13、根据斜板(管)沉淀池原理,若将池深H等分成三层,则()A.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沉速u0,池长L缩短1/3B.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沉速u0,池长L缩短2/3C.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沉速u0,池长L增长1/3D.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沉速u0,池长L增长2/3 14、关于氧垂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污点即亏氧量最大点B.曲线下降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C.曲线上升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D.曲线末端溶解氧恢复到初始状态15、不属于胶体稳定的原因的是()A.漫射B.布朗运动C.带电D.水化膜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无机物盐类混凝剂来说,吸附架桥起决定作用B.对无机物盐类混凝剂来说,双电层作用机理起决定作用C.对有机高聚物来说,吸附架桥起决定作用D.对有机高聚物来说,双电层作用起决定作用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给水处理中消毒这一步必不可少B.饮用水合格标准是大肠菌群数<3个/LC.HOCl氧化能力比OCl-强D.HOCl、OCl-中的含氯量称化合性氯18、关于自然降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降解时耗氧速率与此时有机物含量成正比B.大气复氧时复氧速率与此时溶解氧含量成正比C.耗氧速率常数、复氧速率常数都可用kt=k20×1.047T-20计算D.亏氧量变化速率是耗氧速率与复氧速率的代数和19、关于生物法脱氮流程,不正确的是()A.一级硝化及反硝化中硝化池同时进行碳的氧化B.一级、二级在反硝化之前都要投加有机碳源C.一级、二级中的曝气池主要起充氧作用D.一级、二级中的沉淀池都有回流污泥排出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异养菌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B.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自养菌以无机碳为碳源C.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异养菌的代谢过程存在内源呼吸D.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自养菌的代谢过程不存在内源呼吸21、关于反硝化菌不需要的条件是()A.以有机碳为C源B.有足够的碱度C.缺氧D.温度0~50℃22、下列对好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不正确的是()A.温度每增加10~15℃,微生物活动能力增加一倍B.当pH<6.5或pH>9时,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C.水中溶解氧应维持2mg/l以上D.微生物对氮、磷的需要量为BOD5:N:P=200:5:123、关于生物法除氮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先硝化再反硝化B.硝化菌是好氧自养菌,反硝化菌是厌氧异养菌C.硝化要有足够的碱度,反硝化碱度不能太高D.硝化要维持足够的DO,反硝化可以低氧也可以无氧24、某工业废水的BOD5/COD=50,初步判断它的可生化性为()A.较好B.可以C.较难D.不宜25、某曝气池的污泥沉降比为25%,MLSS浓度为2000mg/L,污泥体积指数为()A.25B.100C.125D.15026、关于污泥体积指数,正确的是()A.SVI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B.SVI低,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C.SVI 过高,污泥细小而紧密D.SVI 过低,污泥会发生膨胀27、关于污泥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当于曝气池中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B.相当于工作着的污泥总量同每日的回流污泥量的比值C.污泥龄并不是越长越好D.污泥龄不得短于微生物的世代期28、关于活性污泥处理有机物的过程,不正确的是()A.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物分吸附和氧化与合成两个阶段B.前一阶段有机物量变,后一阶段有机物质变C.前一阶段污泥丧失了活性D.后一阶段污泥丧失了活性29、利用活性污泥增长曲线可以指导处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下列指导不正确的是()A.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对数增长期B.一般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减速生长期C.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减速生长期D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内源代谢期30、下列关于各种活性污泥运行方式不正确的是()A.渐减曝气法克服了普通曝气池供氧与需氧之间的矛盾B.多点进水法比普通曝气池出水水质要高C.吸附再生法采用的污泥回流比比普通曝气池要大D.完全混合法克服了普通曝气池不耐冲击负荷的缺点31、不属于推流式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是()A.渐减曝气法B.多点进水法C. 吸附再生法D. 延时曝气法32、氧化沟的运行方式是()A.平流式B.推流式C.循环混合式D.完全混合式33、不属于机械曝气装置的是()A.竖管B.叶轮C.转刷D.转碟34、大中型污水厂多采用()式()曝气小型污水厂多采用()式()曝气A.完全混合B.推流式C.鼓风D.机械35、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是()A.生物滤池B.生物接触氧化池C.生物转盘D.生物流化床36、介于活性污泥法和天然水体自净法之间的是()A.好氧塘 B .兼性塘 C.厌氧塘 D曝气塘37.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是()A.厌氧菌B.好氧菌C.兼性菌D.中性菌38 石灰法除磷投加的石灰一般是()A.CaOB.Ca(OH)2C.CaCO3D.Ca(HCO3)239. 厌氧发酵的温度升高,消化时间()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判断40. 厌氧发酵的温度升高,产生的沼气量()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判断41. 对应处理对象选择处理方法悬浮物()细菌()色素()无机盐类()A.活性炭吸附B.漂白粉C.超滤D.过滤42. 二级处理主要采用()A.物理法B.化学法C.物理化学法D.生物法43. 生物法主要用于()A.一级处理B.二级处理C.深度处理D.特种处理44. 对应处理级别选择处理对象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深度或三级处理()特种处理()A.残留的悬浮物和胶体、BOD和COD,氨氮、硝酸盐。
地下水利用题库及复习资料大全.
地下水利用题库及复习资料大全一、填空题1、将岩土中的空隙作为地下水储存场所与运动通道来研究时,可将空隙分为三大类;包括松散岩土中_孔隙_、坚硬岩石中的_裂隙_及可溶性岩石中的_溶隙__。
2、岩石中空隙中的液态水根据水分子受力状况可分为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
3、自然界水分的转化是通过水循环实现的,而在水循环过程中降水、蒸发、径流是三个主要环节,称为水分循环的三要素。
4、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间的含水层中,具有静水压力的重力水。
如未充满水则称为无压层间水。
5、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互为补排关系,可以通过地下水等水位线来判明。
6、渗透系数K值的大小取决于组成含水层颗粒大小及胶结密实程度。
7、达西定律是揭示水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规律的实验规律,也称现行渗透定律。
9、由于岩土空隙的形状、尺度和连通性不一,地下水在不同空隙中或同一空隙的不同部位,其运动状态是各不相同的,地下水的运动状态可以区分为层流和稳流两种流态。
10、在有垂直入渗补给的河渠间潜水含水层中,通过任一断面的流量不相等。
11、有入渗补给的河渠间含水层中,只要存在分水岭,且两河水位不相等时,则分水岭总是偏向高水位一侧。
如果入渗补给强度W>0时则浸润曲线的形状为椭圆曲线,当W<0时则为双曲线,当W=0时则为抛物线。
二、判断题1、空隙度与颗粒大小无关。
(√)2、分选性愈差,大小愈悬殊,孔隙度愈小(√)3、表征岩土容水状况的水分指标,除容水度外,还有饱和度和饱和差。
(√)4、决定地下水流向的是位置的高低。
(×)5、某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很大,故可以说该含水层的出水能力很大。
(√)6、弹性贮水系数既适用于承压含水层,也适用于潜水含水层。
(√)7、达西定律是层流定律。
(×)8、弹性贮水系数既适用于承压含水层,也适用于潜水含水层。
(√)9、达西定律公式中不含有时间变量,所以达西公式只适用于稳定流。
(×)10、在均质各向异性含水层中,各点的渗透系数都相等。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5.试述好氧塘、兼性塘和厌氧塘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好氧塘是一类在有氧状态下净化污水的稳定塘。
其净化有机物的基本原理是塘内存在着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共生系统。
有阳光照射时,塘内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同时,由于风力的搅动,塘表面还存在自然复氧,二者使塘水呈好氧状态。
塘内的好氧型异养细菌利用水中氧,通过好氧代谢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并合成本身的细胞质,其代谢产物CO2则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碳源。
兼性塘是指在上层有氧、下层无氧的条件下净化污水的稳定塘。
其净化机理:兼性塘的好氧区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机理与好氧塘基本相同。
兼性区的塘水溶解氧较低,且时有时无。
这里的微生物是异样型兼性细菌,它们既能利用水中的溶解氧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也能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以NO3-、CO32-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代谢。
厌氧区没有溶解氧。
可沉物质和死亡的藻类、菌类在形成污泥层,污泥层中的有机质由厌氧微生物对其进行厌氧分解。
兼性塘运行管理极为简便,较长的污水停留时间使它能经受污水水量、水质的较大波动而不至于严重影响出水质量。
兼性塘常被用于处理小城镇的原污水以及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沉淀处理后出水或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
厌氧塘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净化污水的稳定塘。
其净化机理是:厌氧塘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是由两类厌氧菌通过产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阶段完成的,即先由兼性厌氧产酸菌将复杂的有机物水解、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再由专性厌氧菌将有机酸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当厌氧塘作为预处理工艺使用时,其优点是可以大大减少随后的兼性塘、好氧塘的容积,消除兼性塘夏季运行时经常出现的漂浮污泥层的问题,并使随后的处理塘中不致形成大量导致糖最终淤积的污泥层。
38.画出生物同步脱氮除磷的工艺流程,并说明各处理构筑物的功能作用?答:其工艺流程为:回流系统进水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二沉池出水回流系统称为A-A-O系统厌氧:反硝化氨化释放磷;第一缺氧:脱氮;第一好氧:去除BOD、硝化、吸收磷;第二缺氧:反硝化、脱氮;第二好氧:吸收磷,去除BOD。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复习题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复习题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表生环境中元素的迁移与分布1、彼列尔曼的风化壳元素水迁移序列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各等级的代表性元素主要有那些?彼列尔曼建议采用"水迁移系数"〔Kx〕来表示元素迁移的强度,并测得了风化壳中元素的水迁移序列.他将这些元素分为强烈淋出的<C1、Br、I、S>;易淋出的<Ca、Mg、Na、K、F 等>;活动的<Cu、Ni、Co、Mo,V、Si等>;惰性的与实际上不活动的<Fe、Al、Ti和Zr等>五个等级.2、化学键的性质对元素的迁移有何影响?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两种基本类型.一般来说离子键型矿物比共价键型矿物更容易溶解,所以也就更易迁移.电负性差别大的元素键合时,多形成离子键型化合物,易溶于水,迁移性好.溶于水时,电负性高的元素为阴离子,电负性低的为阳离子.如NaCl,其电负性Na为0.9,C1为3.0,钠为阳离子,氯为阴离子.电负性相近的元素键合时,多形成共价键型化合物,如CuS、FeS2、PbS等<S、Cu,Fe、Pb的电负性分别为2.5、1.9、1.8、1.8>,不易溶于水,迁移性差.3、元素的化合价、离子半径、离子势对元素的迁移有何影响?原子价亦称化合价.化合价愈高,溶解度就愈低.例如:NaCl,Na2S04等一价阳离子碱金属化合物极易溶解,而CaCO3,MgCO3等二价碱土金属化合物就相对较难溶解.阴离子也有类似的规律.如氯化物<C1->较硫酸盐<SO42->易溶解;硫酸盐较磷酸盐<P043->易溶解.同一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迁移能力也不同,低价元素化合物的迁移能力大于高价元素的化合物.如:Fe2+>Fe3+;V3+>V5+;Ti2+>Ti4+;Cr3+>Cr6+;Mn2+>Mn4+;S2+>S6+;U3+>U4+等.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是元素重要的地球化学特性,影响土壤对阳离子的吸附能力.土壤对同价阳离子的吸附能力随离子半径增大而增大.就化合物而言,相互化合的离子半径差别愈小,溶解度也愈低.如BaSO4、PbSO4、SrSO4的溶解度都较小〔离子半径:Ba,1.29Å〔1Å=10-10m〕;Pb,1.26Å;Sr,1.10Å;SO4,2.25Å〕.离子半径的差别愈大,溶解度亦愈高,如MgSO4〔Mg,0.65Å〕.离子势是离子的电价与离子半径的比值.它的高低影响天然水的酸碱度和形成络合离子的能力.对元素的迁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离子势高,对水分子的极化能力强,形成络阴离子迁移;离子势低,对水分子极化能力弱,形成简单的阳离子迁移,如K、Na、Cs、Ca、Sr、Ba等.离子势高的阳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的形式取决于溶液的pH值.当pH值较低,H+可以把O吸引过来,而使金属元素呈离子状态存在,并使溶液呈弱碱性.如果pH值较高,则阴离子可以把O吸引过来而形成络阴离子〔如BO33-、CO32-、NO3-、PO43-、AsO43-、SO42-、和SiO44-等〕,并使溶液呈弱酸性.4、酸性环境有利与哪些元素迁移?碱性环境有利与哪些元素迁移?在酸性、弱酸性水的环境中,有利于Ca、Sr、Ra、Cu、Zn、Cd、Cr3+、Mn2+、Fe2+、Co、Ni等元素的迁移.在碱性水中<pH>8>,Fe2+、Mn2+、Ni等元素很少迁移,而V、As、Cr6+、Se、Mo等元素却易于迁移.5、随pH值的变化土壤有哪几种酸碱类型?土壤的pH值通常在3—11之间.可分为强酸性土、酸性土、弱酸性土、中性土、弱碱性土、碱性土和强碱性土七个等级.6、举例说明氧化还原电位对元素迁移的影响.V、Cr、S等元素在以氧化作用占优势的干旱草原和荒漠环境中形成易溶性的铬酸盐、钒酸盐和硫酸盐而富集于土壤和水中.在以还原作用占优势的腐殖环境中,上述元素便形成难溶的化合物,不易迁移.但是,Fe2+、Mn2+则形成易溶的化合物,强烈迁移.7、胶体对元素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胶体对元素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吸附作用.胶体带有电荷,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因此,能够强烈地吸附各种离子和分子.胶体可分为有机胶体和无机胶体,由有机和无机混合组成的复合胶体.粘土矿物是表生带中无机胶体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其主要成分为富含铁铝的硅酸盐.在无机胶体中,除粘土矿物外还有含水的氧化物和含水的氢氧化物.如褐铁矿<Fe2O3·nH2O>,针铁矿<Fe2O3·H2O>,水铝氧石<Al<OH>3>,水铝石〔Al2O3〕· H2O>,三水铝石<Al2O3· 3H2O>,水锰矿[MnO2· Mn<OH>2]等.这些胶体主要分布于红壤和砖红壤地区.氢氧化铁、氢氧化锰可作为湿热气候环境的标志.8、离子交换吸附能力与其哪些性质有关?离子交换吸附的能力与离子的电价和离子半径有关.在一般情况下,离子交换吸附能力的大小与离子的电价和电负性成正比.在同价离子中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但是,低价阳离子如浓度较大,可以交换吸附高价的阳离子.9、腐殖质对元素的迁移与聚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有机胶体的交换吸附作用;②腐殖酸对元素的螯合作用和络合作用;③絮凝作用和胶溶作用.10、试述不同气候条件对元素迁移的影响.1、在寒带化学反应十分微弱,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很缓慢,多为强还原环境.2、在温暖潮湿气候带植被繁茂,原生矿物多高度分解,淋溶作用十分强烈,元素较强烈地迁移,土壤中元素较贫乏,腐殖质富集,水土呈酸性、弱酸性反应,为还原环境.3、湿热气候带化学反应迅速,淋溶作用更为强烈,在各种母岩上都可形成盐基缺乏的红壤.甚至,在石灰岩地层上可以发育缺乏Ca、Mg的红壤.水土呈酸性反应,以氧化作用为主,局部有沼泽和泥炭分布地带可为还原环境.4、在干旱草原、荒漠气候带,淋溶作用微弱,腐殖质贫乏,元素富集,水、土呈碱性、弱碱性反应.在干旱荒漠带富集氯化物,硫酸盐.许多微量元素都大量富集.以Ba、S、Mo、Pb、Zn、As、Se、B等最显著,为强氧化环境.植被本来就稀少,经彻底分解,很少有腐殖质堆积.只有在局部低洼湿润的环境中可以形成沼泽和泥炭.第三章土壤的环境特征1、简述土壤的物质与矿物质组成情况.土壤是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1〕土壤矿物分类〔1〕原生矿物:是在地壳中最早形成的,虽经风化作用仍遗留在土壤层中的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类、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等,它们不仅是构成土壤骨架的重要物质,而且通过风化和溶解等作用还会释放出各种元素.如正长石释放出钾;斜长石释放出钾、钙、镁;云母能释放出钾、钙、镁、铁;角闪石和辉石能释放出钙、镁、铁、锰等.〔2>次生矿物: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原生矿物转化而形成的新矿物.主要有简单盐类<碳酸盐、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二、三氧化物<R2O3·XH2O,如三水铝石A12O3·3H2O,针铁矿Fe2O3·H2O,褐铁石2Fe2O3·3H2O等>,次生铝硅酸盐<如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等等.2〕粘土矿物〔1〕高岭土组〔2>蒙脱土组〔3〕水化云母土组:主要是伊利石〔4〕氧化物组:包括各种铁、铝氧化物与硅的水化氧化物. 2、试述各类粘土矿物的特性.〔1〕高岭土组:包括高岭石、珍珠陶土、埃洛石等.其典型的分子式为:Al4Si4Ol0<OH>3,是水铝片与硅氧片相间重迭组成的1:1粘土矿物.〔2>蒙脱土组:包括蒙脱石、绿脱石、拜来石等,其典型的分子式为A14Si8O20<OH>4,这是由两片硅氧片中间夹一水铝片组成的〔如图3-3〕.由于层间没有<OH>原子组,只靠分子吸力连接,故层间距离变动范围在9.6—21.4Å之间,膨胀度达90—100%,这类矿物颗粒小<0.01—1.0μm>,比表面积大,为700—800m2/g,而且有巨大的内表面.加之这类矿物普遍有同晶替代现象,能产生大量的负电荷,故有较强的吸引阳离子的能力,阳离子交换量800—1000meq/kg土.此类矿物在东北、华北的土壤中广泛分布.〔3〕水化云母土组:主要是伊利石,其分子式为<OH>4Ky<3A14•Fe4•Mg6><Si8-y•Aly>O20.这类矿物与蒙脱土组不同之处是在相邻晶层之间有K+存在,因而膨胀性小,其颗粒直径,比表面积、带负电荷的数量等都介于高岭土组与蒙脱土组之间.如阳离子交换量为150—400meq/kg土.伊利石广泛存在我国各种土壤之中,华北干旱地区含量较高,南方土壤中含量稍低.〔4〕氧化物组:包括各种铁、铝氧化物与硅的水化氧化物.这是一类既带有负电荷又带有正电荷的矿物,所以它们既可吸附阳离子也可吸附阴离子,在中性环竟中对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吸附容量分别为200—500meq/kg〔土〕和50—300meq/kg〔土〕.此类矿物在南方土壤中含量较高,而在北方土壤中含量较低.3、土壤矿物质中的主要化学组成成份有哪些?土壤矿物质中化学组成以SiO2、Al2O3、Fe2O3、FeO、CaO、MgO等含量较多,前三者占总量的75%以上.4〔1〕细菌〔糖类分解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硫酸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固氮细菌,病原菌〕〔2〕真菌〔腐生真菌,寄生真菌,共生真菌,捕食作用真菌〕〔3〕放线菌〔4〕藻类〔5〕土壤病毒7、什么是土壤有机质?土壤中非腐殖质的化学组分有哪些?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层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2〕、土壤中非腐殖质的化学组成与性质〔1〕糖类化合物:一般占土壤中有机质总量的5—20%.其中双糖是形成土壤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又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能源.〔2〕含氮化合物:土壤中有95%以上的氮素是以有机态氮素存在的.分解速率的大小顺序为:新鲜植物残体>生物体>吸收在胶体上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细胞壁的成分>成熟的极其稳定的腐殖质,〔3〕有机磷和有机硫化合物:土壤有机质中含有少量比例不一致的有机磷.各种不同的土壤中有机磷的含量差别较大,如种水稻的土壤中有机磷一般占土壤中总磷量的20—50%,东北黑土中的有机磷可达总磷的2/3以上.8、试述胶体微粒的构造特征.911、土壤酸碱度对土壤的环境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土壤的酸碱性影响土壤层中进行的各项化学反应,包括吸附—解吸、氧化—还原、络合—解离以与溶解和沉淀等一系列的化学平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pH值的影响.2〕土壤的酸碱性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影响十分明显.例如,在酸性土壤中,由于Fe、Mn、Al的大量存在,使一些养料元素的沉淀和吸附反应特别明显;在碱性土壤里,则由于碳酸钙的大量存在,亦会使一些营养元素发生沉淀.3〕土壤的酸碱度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与活动,因而影响着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硫等元素的转化.4〕土壤酸碱度的人工调节.一般调节的方法是:酸性土壤通过加石灰来调节;碱性土壤则可施用石膏、硫璜或明矾来调节.12、土壤孔隙度的计算公式与孔隙的功能分类.100)1(⨯-=γδn % 式中:n—土壤孔隙度;δ—土壤的容重;γ—土壤的比重.1〕按土壤学分类:〔1〕非活性孔隙<无效孔>,〔2〕毛细孔隙,〔3〕通气孔隙2〕按流体力学分类〔1〕绝对孔隙度<总孔隙度>n,〔2〕有效孔隙度n e13图3—7 土壤构造的综合图式<1>土壤的自然剖面 <2>土壤的耕作土剖面14、土壤的净化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污染物质进入土壤之后,通过稀释和扩散可降低其浓度,减少其毒性;或者被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而沉淀;或为胶体牢固地吸附;通过生物和化学的降解作用,转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或经挥发从土壤中逸至大气或经淋溶迁移至地下水中.所有这些现象,都可理解为土壤的净化过程.但是,土壤的净化能力主要是指生物和化学的降解作用.第四章土壤与地下水背景值1、什么是环境背景值?环境背景值是指各种环境要素在未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未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况下,环境要素本身固有的化学组成和含量.2、研究环境背景值的目的是什么?环境背景值的调查研究是环境科学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目的是弄清土壤与地下水中物质的自然含量水平,为研究主要元素与污染物在土壤与地下水中的分布、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区域环境质量评价,预测环境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环境规划与污染综合防治提供资料. 3、土壤背景值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对背景值影响的原因是什么?土壤的环境背景值受到成土母质、气候,地形、植被等各种成土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影响最直接的是成土母质.在成土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的差异,造成各元素所受到的淋溶、迁移、沉淀与累积作用各不相同,因而引起各元素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和组合,造成了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区域分异规律.4、土壤环境背景值采样布点的原则包括哪些?1〕首先确定采样单元.采样单元的划分要根据研究的目的,范围大小、实际工作可能具有的条件等因素来综合确定.一般根据土类和成土母质类型<或土壤亚类>.在面积较小的地区,采样单元可以划分得更细一些.2〕在成土因素复杂地区,可按数理统计中的分层随机取样法布点;在成土因素比较简单的地区,可按网格法布点,网格的密度由最后成图要求的精度而定.3〕布点时考虑地貌地形、地质、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因素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影响,并要考虑工业布局、农业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4〕布点时要考虑人为活动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影响,应尽量避开污染源.5〕各采样单元的取样点数,应满足数理统计的要求.6〕采样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调查区内.5、土壤环境背景值采样方法主要有哪些?1〕分层随机取样法,2〕网格法,3〕按主要土壤类型布点,4〕采样点的室内布置6、土壤环境背景值点的检验方法?1>富集系数检验,2>标准差检验,3>表土、底土元素含量对比检验,4>元素相关性检验,5>"4d"法检验,6〕调查访问7、土壤背景值的计算与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分别适用于哪种条件?1>元素浓度频数呈正态分布时,用算术平均值表示平均背景水平2>元素浓度频数呈对数正态分布时,其背景值范围用几何平均值和几何标准差来表示3>对偏态分布的元素可采用偏态分布正态化的方法,再按正态分布求其背景值范围.4>对于区域土壤背景值的表示方法,应采取以面积百分数进行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8、土壤背景值应表达的内容有哪些?土壤背景值表达的内容包括:统计单元、样品数、平均值、标准差、含量范围、变异系数、含量频数分布形态等9、土壤背景值调查应完成的图件有哪些?包括序图和成果图两类.序图是包括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区域总貌的地图,它是进行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的基础图件,一般包括水系图、土壤图、污染源分布图、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气候图等,比例应视调查区面积大小而定,一般为1:50万或1:100万.成果图包括采样点位分布图与背景值图,背景值图可作成等值线图.10、地下水化学组分中宏量组分和微量元素主要有哪些?宏量组分:HCO3-、SO42-、Cl-、Ca2+、Mg2+、Na+微量元素:微量重金属有:Cr、Hg、Cd、Cu、Pb、Zn、Fe、Mn和Ag:微量非金属元素有:C、S、N、As、F、Se、P和B11、地下水舒卡列夫分类考虑了哪些因素?气体成分,矿化度,常见的七大阴阳离子,温度12、地下水背景值调查的常规检测项目有哪些?常规检测项目K、Na、Ca、Mg、SO42-、Cl-、HCO3-、CO32-、BOD5、COD、DO以与微量元素Cr、Hg、Cd、Cu、Pb、Zn、Fe、Mn、Ag、S、As、F、Se、P和B等13、地下水背景值常用哪些特征值来表示?背景值常用下列特征值来表示: 平均值<X>、标准差<S>、变异系数<CV>、置信率为95%的背景区间等第五章地下水污染的概念与特征1、什么是地下水污染?凡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称地下水污染2、名词解释:污染源: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染的物质来源称为污染源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染的物质称为污染物背景值:地下水各种组分的天然含量范围〔区间值〕对照值:某历史时期地下水中有关组分的含量范围,或者地表环境污染相对较轻地区地下水有关组分的含量范围3、试述地下水污染评价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区别.1>地下水污染评价目的旨在说明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与范围,并不说明地下水的适用性,受污染的地下水并不一定影响其使用.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目的旨在说明质量的好坏与其适用性.2>地下水污染评价的标准是背景值或对照值;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各种水质标准,如评价作为饮用水的,用饮用水水质标准,评价作为灌溉用水的,用灌溉水水质标准等.4、试述地下水污染源的分类.按对地下水污染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按产生污染物的部门或活动可划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源按污染源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点状污染源、带状污染源和面状污染源按污染作用可分为连续的和瞬时的<偶然的>两类,连续性污染包括有周期性变化的污染5、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几方面?①数量大、危害严重的是在生产产品或开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俗称"三废";②贮存装置或管道的渗漏,是一种连续性污染源,往往不易被人发现;③由于事故而产生的偶然性污染6、地下水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其中无机污染物包括哪几类?地下水污染物包括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其中无机污染物包括NO3-,N02-,NH3,Cl-,SO42-,F-,CN-,硬度、总溶解固体物与微量重金属汞、镉、铬、铅和类金属砷等.其中硬度,总溶解固体物,Cl-<氯化物>,SO42-<硫酸盐>,NO3-<硝酸盐>和NH3等为无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污染物7、试述国际上公认的六大毒性物质的来源、污染特征与对人类的危害.非金属的氰化物、类金属砷和重金属中的汞、镉、铬、铅等,即国际上公认的六大毒性物质8、试从毒性和对生物体的危害方面论述重金属污染物的特点.①在天然水中只要有微量浓度即可产生毒性效应②微生物不仅不能降解重金属,相反的某些重金属还可能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金属有机化合物,产生更大的毒性③生物体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地在较高级的生物体内成千百倍的富集起来.这样,重金属能够通过多种途径<食物、饮水、呼吸>进入人体,甚至遗传和母乳也是重金属侵入人体的途径.④重金属进入人体后能够与生理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累积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造成慢性累积性中毒,最终造成危害,这种累积性危害有时需要一二十年才显示出来9、简述地下水污染的特点.1〕隐蔽性,2>难以逆转性10、按照水力学特点地下水污染途径分哪几类?各类污染途径的特点是什么?1>间歇入渗型:其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淋滤,使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原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周期性〔灌溉旱田、降雨时〕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土层渗入含水层.2>连续入渗型:其特点是污染物随污水或污染溶液不断地经包气带渗入含水层.这种情况下,或者包气带完全饱水,呈连续入渗的形式;或者是包气带上部的表土层完全饱水呈连续渗流形式,而其下部<下包气带>常呈非饱水的淋雨状渗流形式渗入含水层.3〕越流型:其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层间弱透水层越流的形式转入其它含水层4〕径流型:其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形式进入含水层第六章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1、名词解释:物理吸附与物理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土壤介质特别是土壤中的胶体颗粒具有巨大的表面能,它能够借助于分子引力把地下水中的某些分子态的物质吸附在自己的表面上,称这种吸附为物理吸附.物理化学吸附:土壤胶体带有双电层,其扩散层的补偿离子可以和地下水中同电荷的离子进行等当量代换,这是一种物理化学现象,故称物理化学吸附正吸附与负吸附正吸附:凡是能降低表面能的物质,〔如有机酸,无机盐等〕被土壤胶粒表面所吸附,称为正吸附;负吸附:凡是能够增加表面能的物质,如无机酸与其盐类——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则受土壤胶粒的排斥,称为负吸附离子代换能力:指一种阳离子将另一种阳离子从胶体上取代出来的能力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单位重量土壤吸附保持阳离子的最大数量盐基包和度:土壤胶体上所吸附的阳离子都是盐基离子的土壤全等溶解:矿物与水接触产生溶解反应时,其反应产物都是溶解组分,为全等溶解非全等溶解:矿物与水接触产生溶解反应时,其反应产物除了溶解组分外,还有新生成的一种或多种矿物或非晶质固体组分,称非全等溶解盐效应:因加入强电解质而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效应同离子效应:因加入有共同离子的强电解质而使BaSO4溶解度降低的效应2、土壤阳离子吸附作用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是一种能迅速达到动态平衡的可逆反应②阳离子的代换关系是等当量代换3、离子代换能力取决于哪些因素?1〕电荷价,2〕离子半径与水化程度,3〕离子浓度4、以BaSO4的溶度积关系式[Ba2+][SO42-]=K sp为例,分析难溶电解质在不同固液平衡条件下,溶解、沉淀与其离子浓度特征.5、计算BaSO4在0.10 mol/L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K sp = 1.08×10-10.解:设BaSO4在0.10 mol/L 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为x mol/L;那么[Ba2+]=x mol/L,[SO42-] = <x+0.10>mol/L[Ba2+][SO42-] = K sp = 1.08×10-10所以x<x+0.10>=1.08×10-10因为Ksp数值很小,所以,比0.10小很多,即x+0.10≈0.10故x×0.10=1.08×10-10x = 1.1×10-9所以,BaSO4在0.10 mo1/L 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1×10-9mol/L6、名词解释:化学降解:一些污染物在没有微生物参加情况下的分解微生物降解:指复杂的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通过微生物活动使其变成为简单的产物<CO2和H2O等>无机物转化:指一种形式的无机物通过微生物的活动,使其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无机物生物积累:指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被有机体所吸收富集系数:表示生物积累程度的一个常数7、降低污染物迁移能力的沉淀作用中,主要无机组分有哪些?主要有机物有哪些?〔1〕主要无机组分:可形成钙的碳酸盐、硫酸盐与磷酸盐沉淀;亦可形成镁的碳酸盐,氟化物与氢氧化物沉淀.〔2〕有机物:与腐植酸形成的金属络合物通常是难溶的,如钙、镁的腐植酸盐8、具有阳离子交换能力的主要物质有哪几类?各类物质的主要组分有哪些?①主要的无机组分:Ca2+、Mg2+、Na+、K+和NH4+②次要与微量无机组分:Pb 、Ba 、Cu 、Al 、Sr 、Zn.③有机物:在有机物中,非极性的难溶有机物比极性有机物容易被吸附.此外,阳离子型的农药,亦易被吸附.④微生物:土壤介质中的吸附作用是去除细菌和病毒的一个重要因素,病毒的被吸附量随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加而增加.9、酸碱反应中pH 值的增加可以引起哪些组分的沉淀?〔1〕主要无机组分:pH 的增加可引起CaCO 3和MgCO 3的沉淀.〔2〕次要和微量无机组分:pH 的增加可引起某些微量金属形成碳酸盐沉淀,还可能形成NiCO 3、ZnCO 3、BaCO 3等沉淀.pH 值变化亦可能形成一些氢氧化物沉淀10、以数学式表达分配系数〔K d 〕,并用文字说明.Kd=S/C,Kd 值可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如果是线性吸附,则Kd 值为吸附等温线的斜率.对于特定的固相介质来说,某一污染物的Kd 值为一常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可用Kd 值衡量各种污染物的相对迁移能力,Kd 值越大,越易于吸附,越不易迁移;反之,Kd 值越小,越不易被吸附,越易于迁移.但应当说明的是,方程中的S,除被吸附的污染物外,常常还包括沉淀等其它作用截留在固相里的污染物.可见,Kd 值实际上是某一固相介质对某一种污染物亲合性的量度.11、什么是迟滞因子?假定某含水层的有效孔隙度n = 0.18,容量p= 1.9g/cm 3,测得氯仿的分配系数K d = 0.566, DDT 的分配系数K d =3650 ,求其迟滞因子.解:氯仿上述计算结果表明,氯仿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速度仅比地下水流的速度滞后6.97倍,而DDT 却滞后38530倍12、写出不同吸附过程中,各种吸附模式的表达式.〔一〕、可逆的非平衡过程表示式1〕线性吸附模式或称亨利<Henry>吸附模式2〕指数性吸附模式或称费洛因德利希<Freundlich>吸附模式 3〕渐近线性或称朗谬尔<Langmuir>吸附模式〔二〕、当污染物的液相浓度<C>为定值时的表示式1〕亨利<Henry>吸附模式2〕费洛因德利希<Freundlich>吸附模式3〕朗谬尔<Langmuir>吸附模式〔三〕、当吸附达到平衡时的吸附模式表示式 1〕亨利模式 S=K d ·C 2〕费洛因德利希模式 S=K 1·C m <m ≥1> 3〕朗谬尔模式S k C k t S 21-=∂∂[]t k C k m e k k C S k k S ).(21221111..+--+=CK C S K S m ⋅+⋅⋅=1。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名词•固体物质,mg/l p2–总固体——指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TS=DS+SS–溶解固形物(D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悬浮固体(SS)——滤渣脱水烘干后的固体–挥发性固体(VS)——将固体在600度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量–固定性固体(FS)——灼烧残渣•有机物–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常用BOD5表示, mg/l–化学需氧量(COD/COD cr/COD Mn)——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mg/l–总需氧量(TOD)——有机物(C→CO2、H→H2O、N→NO、S→SO2)全部被氧化时的需氧量。
•油类污染物–石油类、动植物脂类,mg/l1)油类污染物有石油类和动植物油脂两种。
(工业含油污水大多为大多为或其组分,含动植物油的污水主要产生于人的生活过程和食品工业)具体危害参书P4(影响水生生物生长,降低水体资源价值,降低水体自净能力等•酚类污染物,mg/l酚类化合物是有毒有害污染物水体受酚类化合物污染后影响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
•植物营养元素(污水中的N、P,mg/l)污水中的氮、磷为植物营养元素,从农作物生长角度看,植物营养元素是宝贵的养分,但过多的氮。
磷进入天然水体会致富营养化。
水体中氮、磷含量的高低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具体污染演化参书P5PH值——主要指示水样的酸碱性。
<7 酸,>7碱。
一般要求处理后污水的PH在6~9之间PH发生变化,可杀死或抑制水体生物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船舶。
细菌总数(P6)——水中细菌总数反映了水体受细菌污染的程度,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水净化效果的指标,一般细菌总数越多,表示病原菌存在的可能性越大。
细菌总数不能说明污染来源,必须结合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水道污染来源和安全程度。
•大肠菌群(P7)——大肠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样被粪便污染的程度,间接表明有肠道病菌存在的可能性。
地下水文学复习知识点
一、自然界水的循环:1.水文循环2.地质循环1、水文循环:地球浅部层圈中的水,即大气水、地表水及地壳浅部地下水相互间的交替转换。
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
水文循环的动力主要为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大循环(外循环):水分从海洋蒸发,以固态或液态的形式降落到陆面,最后又以地表和地下径流的形式再回到海洋。
小循环(内循环):水从海洋表面蒸发,又降落到海洋表面或者水从陆地上的湖泊、河流。
植被叶面和地下水蒸发,重新降落回到陆地,这种局部性的水循环)加强小循环是改变当地自然条件和增加地下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2、地质循环:地球浅部层圈水域深部层圈水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一般属于间接循环。
二、地下水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1、地面沉降;2、地面塌陷;3、海(咸)水入侵;4、土壤次生荒漠化三、根据泉水的出漏原因可将泉水分为:1、侵蚀泉;2、接触泉;3、溢流泉;4、断层泉;5、接触带泉。
三、水文循环的动力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四、岩土的水理性质:1、溶水性;2、给水性;3、持水性;4、透水性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包括:1、大气降水的补给;2、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3、凝结水的补给;4、含水层之间的补给;5、其他补给来源:侧向补给,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补给,融雪水、融冻水补给。
七、反应地下水环境状态的指标:1、化学需氧量;2、生化需氧量;3、总有机碳;4、氧化还原电位。
八、承压水特征:1、承压性;2、承压水的补给区和分布区不一致;3、承压水的动态比较稳定,其资源具有多年调节能力;4、承压水的化学成分一般比较复杂;5、承压含水层的厚度,一般不随补给量的增减而发生变化;6、承压水一般不易受污染。
九、岩土中的空隙:1、孔隙;2、裂隙;3、溶隙十、导水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之积;物理含义:在水力坡度等于1时,通过整个含水层厚度上单宽流量,量纲时L²T﹣¹,单位常用m²。
导水系数的概念仅适用于一维、二维的地下水流,对三维水流没有意义。
水环境保护复习提要题目加答案私人整理完整版
水环境保护复习提要答案加题目私人整理完整版第一章水环境水体:地球表面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
包括水、水中溶解物、悬浮物、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底泥。
水环境: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及水体生物所构成的共同体透明度:采用黑白色相间的圆盘(萨克斯盘直径30cm)垂直放入水中,从水面算起,直到刚分辨不出黑白颜色为止,这个深度称为透明度。
它表示水的透光能力。
并非光线到达的绝对深度。
水色:是指光线从水中经水分子和悬浮颗粒物质散射和反射而达到观察者眼中的光线,不包括水面反射光。
矿化度:描述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的指标。
在水化学中是指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
通常根据一定体积的水蒸干后在105~110℃下恒重所得的残渣重量,其单位可用mg/L或,g/kg表示。
1、水有哪些反常的物理性质,其原因?答:水的性质:(1)水的液体性:除水外,存在于地球表面唯一的无机液体是汞元素。
从三个氢化物外推,水应当在-80℃沸腾。
但由于形成氢键,水的沸点和熔点明显升高。
(2)水的某些热学性质:水的热学性质与其形成氢键有关。
大约有25%的能量用于破坏固体的范德华力,余下的用于破坏剩余的氢键,所以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和氢化热。
另外,水的热容量值在30℃时最小。
由于氢键的特性,其蒸发热为540cal/g,水具有明显的热稳定性,要改变水温或水相都需要极大的能量。
水对调节空气及陆地上的温度起着重大的作用。
(3)水的密度: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具有反常的性质。
冰在0℃的密度是0.9168g/cm3,但相同温度的水的密度是0.9999g/cm3 。
这种融化收缩现像是冰的晶格破坏造成的。
当将0℃的水加热时,它的密度增加,在3.49℃时其值最大,为1.000g/cm3,当温度继续增加,密度则下降。
在水环境研究中,这种现像是极其重要的。
(4)水的表面张力及黏度:在水和空气界面上,水的表面张力在15℃时为373.5×10-5N,黏度为0.114×10-1Pa。
地下水污染防治复习题 2
含盐量与总溶解固体的差别 硬度重点讲述总硬度、永久硬度、暂时硬度、负硬度 (总硬度=(Ca+Mg)meq/L*50mg/meq=?mg/L )这里有一个毫克当量数的概念,土壤吸附容量采用其表示的原因(解释)。
毫克当量数值上等于元素的克分子量除以价态,毫克当量的含义是单位当量所对应的毫克数,mg/meq例如:Ca 2+的分子量是40,则其毫克当量为40/2=20mg/meq ,Na +的分子量是23,则其毫克当量为23/1=23mg/meq ,SO42-的分子量是96,则其毫克当量为96/2=48mg/meq ,HCO3-的分子量是61,则其毫克当量为61/1=61mg/meq 。
毫克当量浓度meq/L 。
例题:一水样如下(mg/L ):Na ++K +=171, Ca 2+=119, Mg 2+=16, Cl-=15, SO 42-=42, HCO 3-=817。
请计算TDS 及各种硬度。
[提示]:(Na ++K +) 25, Ca 2+40, Mg 2+24.3, Cl - 35.5, SO 42- 96, HCO 3-61。
解:L meq K Na /84.625171)(==+++L meq Ca /95.5201192==+L meq Mg /32.115.12162==+L meq Cl /42.05.3515==-L meq SO /875.0484224==-L meq HCO /39.13618173==-TDS =(171+119+16)+(15+42+817/2)=771.5mg/L 总硬=(5.95+1.32)×50=363.5mg/L(以CaCO3计) 暂硬=13.39×50=669.5 mg/L(以CaCO3计) 由于暂硬>总硬,故无永久硬度,有负硬度 负硬度=669.5-363.5=306 mg/L(以CaCO3计)2. (p31)R = d b K nρ+1 (2.7)式中,R =滞后因子,无量纲。
环境保护专题复习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 1、特点:①数量大、②品种多、③变化大 2、危害:①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细微颗粒随风飘逸造成大气 环境污染;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释放有害气 体;垃圾填埋会逸出沼气;焚烧时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等。② 对水环境的影响:垃圾倾倒于河流,会使水体受到污染;缩减江 河湖泊的有效面积;使河湖的排洪和灌溉能力降低;有害物质的 渗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③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渗入 土壤,杀死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有害成分还会在植物 体内蓄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3、措施: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垃圾的排放;②垃圾 分类回收,集中处理;③垃圾再生资源化;④加大科学研究,提 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⑤禁止随意倾倒和垃圾转运处理;⑥加 强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答案⑴ 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⑵ 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 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 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I)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 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3、海洋石油污染 ①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海域封闭且风力较小,海水的流动性 差;沿海地区工业生产产生大量的废油排入海洋;沿海大陆架的 石油开采,运输,加工造成污染;海上航线上石油泄漏 ②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油膜覆盖海面,海水难以与外界发生 交换,石油氧化分解消耗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油膜挡住阳光 ,阻碍海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海水中生物直接吸食石油中毒而 死亡。 ③海洋石油污染的措施: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 分解;沉降: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吸收:利用麦秆,泥炭 等物质吸收,然后集中处理;围栏:小面积油污可用围栏圈住回 收;放任: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燃烧:油层厚 达2毫米时即可用燃烧法清除。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资料资料
选择题1、污水水质为:BOD5=350mg/L,COD=500mg/L,SS=100mg/L,pH=6-8,下面可以用于该种污水的处理工艺包括( ACD )A、SBR;B、UASB;C、MBBR;D、AB法2、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主要包括?( AC )A、UCT工艺;B、三段式工艺;C、 A2/O工艺;D、Phostrip工艺3、目前普遍承认的混凝主要机理包括( ACD )A、吸附架桥作用;B、Gt值理论;C、网捕作用;D、压缩双电层作用4、按照产生气泡的方法不同,气浮法可分为( ABC )A、电解气浮;B、分散空气气浮;C、溶解空气气浮;D、回流式溶气气浮5、综合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两者优点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包括( BC )A、SBR;B、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C、MBBR;D、UASB1、活性污泥法中,曝气池的池型可以分为( ABCD )几种A.完全混合式B.封闭环流式C.序批式D.推流式2、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主要包括?( ABD )A.UCT工艺B.A2/O工艺C.An/O工艺D.SBR工艺3、混凝的机理至今仍未完全清楚,目前普遍承认的主要机理包括( BCD )A.中间反应器理论B.吸附架桥作用C.网捕作用D.压缩双电层作用4、用于比较机械曝气设备性能的主要指标有( AC )等。
A.氧传递速率B.氧利用率C.充氧能力D.供氧量5、活性污泥工艺的共同特点包括( ABCD )A.利用含微生物的絮状污泥(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去除水溶解性及颗粒态有机物B.沉淀下来的污泥作为浓缩污泥由沉淀池重新回流生物反应池;C.利用静置沉淀法去除工艺流程中的MLSS,产生含悬浮固体物低的出水;D.利用剩余污泥控制污泥停留时间,使其达到所需值.1.下列选项中,反应河流自净规律的是( B )。
A.莫诺特方程B.溶氧曲线C.斯托克司公式D.物料平衡公式2. 厌氧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氮、磷营养物质的比例一般为 ( B )A. BOD5:N:P=100:5:1B. BOD5:N:P=200:5:1C. BOD5:N:P=200:10:1D. BOD5:N:P=100:10:13. TOC是指 ( C )A. 有机物全部被氧化时的需氧量B. 生化需氧量C. 有机物全部被氧化的含碳量D. 化学需氧量4. 沉沙池中的沉淀通常属于( A )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成层沉淀D. 压缩沉淀5. 下列不属于活性污泥法基本要素的是( D )A. 微生物B. 有机物C. 溶解氧D. pH6. 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 A )A. 辐流式B. 斜流式C. 推流式D. 曝气式7. 由高分子物质吸附架桥作用而使微粒相互粘结的过程称为( B )A. 混凝B. 絮凝C. 凝聚D. 助凝8. 混凝工艺的反应阶段要求避免( D )A. 形成大的絮凝体B. 水流速度慢C. 低搅拌强度D. 高搅拌强度9. 竖流式沉淀池的水流形态是( B )A.从上向下B.从下向上C.中心进水、周边出水D.周边进水、中心出水10. 胶体的 电位指( B )A. 胶粒与滑动面之间的电位差B. 胶核与扩散层之间的电位差C. 胶粒与扩散层之间的电位差D. 滑动面与扩散层之间的电位差1. 筛网的去除效果,可相当于 ( A )A. 格栅的作用B. 初沉池的作用C. 沉沙池的作用D. 气浮池的作用2. 下列具有良好脱氮效果的工艺是( C )A. 推流式曝气池B. 完全混合曝气池C. 氧化沟D. UASB3. 氢氧化物沉淀法去除金属污染物时最重要的条件是( C )A. 药剂投加量B. 金属离子浓度C. 溶液pH值D. 其他物质的干扰4. 中和处理含硝酸的废水时,应选用下列何种滤料( D )A. 白云石B. 大理石C. 石灰石D. 三种都可以5. 消毒是指杀灭水中的( B )A. 全部微生物B. 致病微生物C. 病毒D. 细菌6. 通过脱水可将活性污泥含水率降至( A )A. 65~85%B. 75~85%C. 85~95%D. 97~98%7.下面属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工艺的是( ABC )A.快速渗滤系统B.人工湿地C.地表漫流系统D.厌氧塘8.污水水质为:BOD5=300mg/L,COD=400mg/L,SS=150mg/L,pH=6-8,下面可以用于该种污水的二级处理工艺包括( ACD )A.氧化沟工艺B.UASBC.MBRD.AB法9.下面属于生物膜法水处理工艺的有( BCD )。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复习资料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复习资料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人均占有量低;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年内、年际变化;水资源与耕地、人口分布不匹配。
我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方案:1、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2、加强技术开发,改进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3、确定合理的用水价格4、淡化海水和回收废水、雨洪水利用5、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
水资源评价定义: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水资源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状况所做出的分析和评估。
水资源评价的意义:•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和管理的基础;•水资源评价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是保证水资源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评价的原则1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2水量水质并重3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水质:水和水中物质所共同表现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
水质评价:根据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采用水质标准和计算方法,评价水质利用价值和水处理要求。
水质指标标识水中物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物理性指标:感官性状:温度、色、臭和味、透明度其他:总固体、总浮固体、可沉淀固体、电导率化学性指标:一般指标:矿化度、ph、常规离子 (KNa/Ca/Mg/CI)有毒指标:重金属(铅、汞、铬、砷、镉》氧平衡: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物化学需氧量生物学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常见供水水质评价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工业用水(锅炉用水):成垢作用定义:水沸腾时,水中的一些离子和化合物相互作用形成沉淀,附着在锅炉壁上。
地下水环境 复习资料
1、承压水: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静水压力的重力水。
2、持水性:含水岩土在重力释水后,依靠固体颗粒表面的吸附力和毛细力,仍能在空隙中保持住一定水量的能力,称为持水性。
度量持水性的指标为持水度。
3、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环境:在生物科学中,是指生物的栖息地,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4、生态系统的概念: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5、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形成一个以食物为联系的、各种生物之间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即为食物链。
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单方向食物连结。
6、生态平衡:在某一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数量)与非生物环境因素之间,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在结构、物质和能量流通上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该状态是依靠系统内的自我调控作用达到的,又称自然生态平衡。
7、地下水污染:凡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质(物理性质、化学组分、生物性状)朝着不利于人类生活或生产的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染。
8、物理吸附:由于土壤颗粒具有表面能,可借助于分子引力将地下水中分子状态的物质吸附在自己表面上的作用。
9、容水度:岩土完全饱水时所容纳的最大水体积与岩土总体积之比,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10、土壤盐渍化(土壤盐碱化、土地盐碱化):指地下水中盐分不断向上运移到土壤表层聚集形成盐渍土的作用过程。
11、风化过程:指岩石在各种风化作用和地质淋滤作用下转变为风化壳的过程,可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类。
12、碱化土(碱土):以碳酸盐为主(含大量代换性钠)的盐渍土,具碱性反映,通常称为碱化土。
地下水利用期末复习题 (形考复习)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地下水利用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单选题1. ()是指埋藏和运动于松散沉积物孔隙中的重力水。
DA.潜水 B.毛细水 C.地下水 D. 孔隙地下水2. 埋藏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统称为()BA.泉水B.裂隙水 c含水层 D.隔水层3. 地下一定深度岩石中的空隙被重力水所充满,形成的一个自由水面。
地下水面之上称为()CA.饱水带 B.潜水带 C.包气带 D.含水带4.决定地下水流向的是()CA.压力的大小 B.位置的高低 C.水头的大小 D.含水层类型5.大气降水入渗转化为地下水时,其间土壤含水率有明显降低的是()BA.饱和区B.过渡区C.传导区D.湿润区6.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A.气候因素B.水文因素C.地质因素D.植被因素7、当表面能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时,岩石空隙中的这部分水就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运动,则称其为()。
BA.重力水B.结合水C.毛细水8. 有入渗补给的河渠间含水层中,只要存在分水岭,且两河水位不相等时,则分水岭总是偏向高水位一侧。
如果入渗补给强度W>0时则浸润曲线的形状为()。
AA.椭圆曲线B.双曲线C.抛物线D.圆9、赋存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上面的重力水,称为()。
A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10、淡水是指含盐量极少的水,通常用矿化度衡量,矿化度小于()为淡水。
AA.1g/LB.2g/L A.2.5g/L A.3g/L11、对于含水层埋深大于50m时,井灌区井型易用()井型。
BA.筒井B.管井C.大口井D.辐射井12.在底版水平,无入渗、无蒸发的河间潜水含水层中,当渗流为稳定流,两侧河水位相等时,浸润曲线的形状为()BA.双曲线B.水平直线C.抛物线D.椭圆形曲线13. 在有入渗补给,且存在分水岭的河间含水层中,已知左河水位标高为H1,右侧水位标高为H2,两河间距为L,当H1>H2时,分水岭:()BA.位于L/2处B.靠近左河C.靠近右河D.不存在14. 当河渠间含水层无入渗补给,但有蒸发排泄(设其蒸发强度为ε)时,则计算任一断面的单宽流量公式只要将式:中的W用( C )代替即可。
(NEW)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9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 活性污泥法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 生物膜法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 城市污水回用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 工业废水处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污水处理厂设计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1污水的类型与特征(见表9-1)表9-1 污水来源及特点2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1)污水的物理性质与污染指标(见表9-2)表9-2 污水的物理性质与污染指标(2)污水的化学性质与污染指标①有机物有机物的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溶解氧。
在工程中一般采用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或OC)、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等指标来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水污染考试复习资料
水污染控制工程资料一、名词解释1.排水体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可以采用一套管渠系统或是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这种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系统体制。
2. 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
3. 合流制排水系统: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在同一排水系统内汇集输送的系统。
4.完全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排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
雨水则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
5.不完全分流制:只设有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的雨水排水系统,各种污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雨水则通过地面漫流进入不成系统的明渠或小河,然后进入较大的水体。
6.半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
在雨水干管上设跳跃井,可截流初期雨水和街道地面冲洗废水进入污水管道。
7.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在早期建设的基础上,沿水体岸边增建一条截流干管,并在干管末端设置污水厂,同时,在截流干管与原干管相交处设置溢流井。
8.跳越井:用于半分流制排水系统,设在截流管道与雨水管道的交接处,小雨或初雨时全部雨水被截留,送至污水厂处理;大雨时增至一定量雨水时雨水直接排入水体。
9.跌水井: 设在排水管道的高程突然下落处的窨井。
在井中,上游水流从高处落向低处,然后流走,故称跌水井。
同普通窨井相比,跌水井需消除跌水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大小决定于水流的流量和跌落的高度。
10.溢流井:用以完成截流和溢流的作用。
11.最小设计坡度:同最小设计流速相应的坡度就是最小设计坡度。
12.设计降雨强度:在某一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量。
13.阵雨历时:一场暴雨经历的整个时段。
14.降雨历时:阵雨历时中任一连续时段。
15.雨水径流量:流入管道的雨水。
16.雨水和污水比流量:每公顷居住区面积的生活污水平均流量。
17.最大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管渠中的水深h和管径D之比,即h/D称为充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1、污染控制(pollution control):一般是指对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料及化学物质等,在其被释放到环境中之前,将其捕获或改变其形式,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2、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导致地下水水质变差,以至于不再适合使用。
3、引起地下水污染的物质称为地下水污染物。
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污染物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合成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无机阴阳离子、病原体、热量以及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物质中,大部分溶解于水,具有不同的溶解度,这类物质被称为溶质。
4、地下水污染类型:地下水的细菌污染(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指数)地下水的化学污染地下水的热污染地下水的放射性污染5、地下水污染源及污染途径:排放废物的污染源贮藏、处理与处置废物的污染源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源人类有计划的活动所导致的污染源污染水体进入含水层的通道人类活动产生或加剧的自然污染源6、地下水污染入渗类型: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侧向补给型第二章1、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的场所和运动通道。
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都对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孔隙(松散岩石)裂隙(坚硬岩石)溶隙(可溶岩石)2、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孔隙体积的多少用孔隙度(n)来表示,即单位体积岩石(V)(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Vn)所占的体积。
孔隙度的大小取决于颗粒排列方式(图2-2、图2-3),颗粒的分选程度,颗粒形状以及充填胶结程度。
对于粘性土,结构及次生孔隙是影响孔隙度的重要因素。
3、裂隙:由于地壳运动及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裂隙按其成因可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
裂隙率(Kf) 是指包括裂隙在内的单位体积岩石中裂隙的体积(Vt)4、溶隙: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隙。
溶穴(隙)的多少以岩溶率来表示。
溶穴的体积(Vk)与包括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称为岩溶率(Kk)。
5、气态水、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6、结合水:松散岩石的颗粒表面及坚硬岩石空隙壁面均带有电荷,而水分子又是偶极体,由于静电吸引,固相表面具有吸附水分子的能力。
根据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当水分子与固相表面的距离足够小时,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则会大于水分子自身的重力,这部分水我们就称其为结合水。
结合水区别于普通液态水的最大特征是具有抗剪强度,即必须施加一定的力才能使其发生变形,随着距离颗粒表面由近及远,结合水的抗剪强度减弱。
7、重力水是指在自身作用下能够自由运动的水。
它既不同于结合水附着在颗粒表面而不能自由运动,又不同于毛细水受表面张力的约束。
8、毛细水是指在松散岩石内复杂而细小的空隙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滞留着的地下水。
在地下水面以上的包气带中广泛存在着毛细水。
毛细水和重力水都是液态水。
毛细水有支持毛细水、悬挂毛细水和孔角毛细水(触点毛细水)。
9、水从地下水面沿着小孔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一个毛细带,此带中的毛细水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并随地下水面的升降而改变其位置,这类毛细水称为支持毛细水。
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或地下水位快速下降而形成的与地下水面不相连接的毛细水,称为悬挂毛细水。
其特点是毛细水成带状,但与地下水面无联系。
孔角毛细水存在于颗粒的接触处,多孤立存在而不形成毛细水带,与地下水面也无关。
孔角毛细水有补给成因的,有支持毛细水残留而成的,也有凝结成因的。
10、气态水:呈水汽状态贮存和运动于未饱和的岩石空隙中的水。
11、固态水:以固态冰的形式存在于岩石空隙中的水。
12、岩石水理性质主要有容水度、含水量、持水度、给水度与饱和差、透水性13、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上存在着连续的具有自由表面的地下水。
在该地下水面以上,称为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下,称为饱水带。
14、包气带按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可分为三种情况:(1)当地下水面埋藏很浅时,即使地下水面变动较大,毛管上升水总能达到地面,即地下水面和地面之间有毛管作用存在。
(2)当地下水面埋藏足够深时,即使地下水面变动很大,毛管上升高度总不能达到地表。
这样在地下水面和地面之间,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3)当地下水面的埋深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时,随着地下水面的变动,毛细上升水有时能到达地表,有时则不能到达地表。
包气带是饱水带与大气圈、地表水圈联系的必经通道。
饱水带通过包气带获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同时又通过包气带蒸发排泄到大气圈。
15、含水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即饱含水的透水层。
含水层不但可贮水而且水还可以在其中自由运动。
16、隔水层是指不能透过并给出水,或是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17、含水层形成的必要条件是:①岩层必须具有相当的空隙空间。
岩石的空隙越大,数量越多,连通性越好,储存和通过的重力水就越多,就越有利于形成含水层,如砂砾层等。
②必需具备储存地下水的地质结构。
一个含水层的形成必须要有透水层和不透水层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含水地质结构。
③必须具有充足的补给水源。
若缺乏补给水源,即使该岩层具有很好的空隙空间和储水结构,也不能形成良好的含水层。
18、含水带指空间延伸长度较大,而宽度有限的狭长条状地带。
含水带裂隙(溶穴)发育,富水性强,与周围弱透水或不透水围岩成逐渐过渡状态,并可切穿不同成因和不同深度的岩体。
19、含水段指某一含水层厚度很大,但由于岩性差异,不同层段裂隙或溶穴发育程度不一,致使不同层段之间透水性差异较大,但其间并无明显隔水层存在,或通过断裂各段之间仍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
20、含水岩组指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和一定的水化学特征的多个含水层的空间组合。
含水岩组中各岩层均属于同一地质时期同一成因类型的岩层。
21、按地下水起源不同,将地下水分为渗入水、凝结水、初生水和埋藏水;按矿化程度不同,可分为淡水、微咸水、咸水、盐水及卤水。
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不同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及承压水。
按含水介质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水。
22、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弱透水层)之上的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23、潜水的主要特征:(1)具有自由水面;(2)潜水面与地形相似,但缓于地形面;(3)动态变化大,资源调节性差;(4)在全部含水层范围内接受补给,排泄方式多样;(5)容易遭受污染。
24、承压水指充满于地表以下两个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重力水。
25、承压水的特点:(1)承压水承受静水压力的作用,不具自由水面;(2)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3)由于隔水顶板的隔离,承压水各要素动态变化不显著,受水文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小;(4)承压含水层的厚度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对于同一地点其厚度为定值;(5)承压水的水质不易遭受污染。
但是一旦受到污染,治理将会更加困难。
26、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时,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上就会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上层滞水。
27、地下水中主要包括4种阳离子(Na+, K+, Ca2+, Mg2+)、3种阴离子(HCO3-, SO42-, Cl-)和4种气体成分(O2, N2, CO2, H2S)。
28、在自然界中改变地下水中化学成分的作用主要有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混合作用等六种。
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为作用在改变地下水化学成分中的地位也愈来愈重要。
29、在水与岩土相互作用下,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到地下水中,这就是溶滤作用。
溶滤作用的结果是,岩土失去了一部分可溶物质,而地下水中补充了新的组分。
30、由于蒸发而失去水量,使得地下水矿化度增高,由此而改变地下水中的化学成分,这个过程称为浓缩作用。
31、水中CO2 的溶解度受环境的温度和压力控制。
在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的条件下,因CO2的溶解度降低而造成水中部分HCO3- 以游离的CO2形式从水中逸出。
这种作用称为脱碳酸作用。
脱碳酸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中HCO3- 和Ca2+ , Mg2+减少,出现CaCO3和MgCO3沉淀。
32、在还原环境中若存在有机物质时,脱硫酸细菌使水中的SO42- 还原为H2S,从而减少水中的SO42-含量,甚至使之消失,这种作用称为脱硫酸作用。
脱硫酸作用的结果是,水中的HCO3- 含量升高,PH值增大。
33、吸附在岩土颗粒表面的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其它阳离子替代转入地下水中,改变水中离子的成分或含量,这就是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不同的阳离子,其吸附于颗粒表面的能力不同。
自大而小排列为:H+ >Fe3+ > Al3+ > Ca2+ > Mg2+ > K+ > Na+34、成分不同的两种水汇合在一起,形成与原有两种水成分都不相同的地下水,这就是混合作用。
35、研究地下水水质的几个主要指标有:总矿化度、硬度、pH值、耗氧量36、硬度是一般将水中(Ca2+ + Mg2+)的含量称为水的硬度。
37、地下水化学成分比较常见的分类与图示方法有:舒卡列夫分类、斯拉夫杨诺夫、皮伯三线图解第三章1、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称为渗流(或渗透)。
发生渗流的区域称为渗流场。
2、V=kj 达西定律3、渗透系数K 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1)渗透系数K取决于孔隙的大小和孔隙的多少。
(2)渗透系数K还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4、流线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个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5、迹线是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6、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为补给。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分为天然补给源和人类活动产生的补给源。
7、大气降水补给8、地表水补给9、灌溉水和渠道水的补给、含水层(含水系统)之间的补给、凝结水补给、融雪水和融冻水的补给、专门的人工补给10、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降水量的大小、降水组合特征、包气带特征(含水率、厚度、渗透性)、地形、植被。
11、不论地表水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地表水的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有三种: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表现为季节性互补12、两个含水层通过其间的弱透水层发生水量交换的现象,称为越流。
13、含水层或含水系统失去水量的过程称为排泄。
具体的排泄方式有:泉、泄流、蒸发、排向含水层(与含水层补给相同)、人工排泄(人工开采)。
14、根据补给泉的含水层性质,分为下降泉和上升泉。
下降泉是由潜水或上层滞水补给的泉,而上升泉是由承压水补给的泉。
15、受侵蚀作用,潜水面出露地表而成的泉称为侵蚀(下降)泉16、当地形切割到潜水含水层的隔水底板时,地下水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接触处出露成泉,故称接触泉17、如果因隔水底板隆起,或相对隔水层的阻挡,使潜水面抬高出露地面而成的泉,称为溢流泉18、断层泉是承压含水层被断层所切,地下水沿着断层带上升涌出地表的泉,多呈线状出露于断层带19、蒸发是指潜水在土水势作用下运移至包气带进而变成水汽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