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一二课时设计及作业要求
《13 乌鸦喝水》作业设计方案-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

《乌鸦喝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乌鸦喝水》的故事内容,了解乌鸦的特点和智慧。
2.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作业内容:1. 阅读作业:学生需在家中自行阅读《乌鸦喝水》的故事,并做好阅读笔记,记录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自己的感想。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讨论,包括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寓意等,并准备一份小组讨论报告。
3. 制作作业: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一个与乌鸦喝水相关的手抄报或海报,展示乌鸦智慧的多种表现形式。
4. 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课时的课程内容,准备与乌鸦喝水相关的讨论话题。
三、作业要求:1. 阅读作业:请学生认真阅读故事,不要跳读或漏读,确保理解故事内容。
2. 小组讨论:请学生积极讨论,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
讨论报告要言之有物,表达清晰。
3. 制作作业:请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注意设计美观、色彩协调。
手抄报或海报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4. 预习作业:请学生提前了解下一课时的内容,为下一课时做好准备。
5. 作业提交: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所有作业,以便我们及时批改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阅读笔记评价: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感想进行点评。
2. 小组讨论评价:根据小组讨论报告,了解学生之间的合作情况和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对学生的观点和表述进行点评。
3. 手抄报或海报评价:根据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建议。
4. 预习情况评价: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下一课时的准备情况,对学生的预习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批改作业后,我们将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结果,包括优点、不足和建议。
学生可根据反馈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
2. 对于在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我们将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关于小学语文一二课时设计及作业要求.docx

关于小学语文一、二课时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要求与建议一、课时目标划定:1、第一课时目标:走近文本.( 1 )读通要求读得通畅,没有阻碍。
( 2 )读顺要求了解行文顺序,知晓文章结构。
( 3 )读懂要求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知道写了什么。
2、第二课时目标:走进文本.( 1 )体验要求品读、赏读,体验文字感情。
( 2 )感悟要求研读、议读,领悟文本内涵。
( 3 )积累要求在于文本多形式交流中丰富积累操作中,老师们要注重取舍教材,落实“ 人文性”。
扎根文本,落实“ 工具性”。
二、依据课时目标进行教学流程设计:按照“ 读通、读顺、读懂” 三个要求,结合课本,编制教学目标。
具体如下:读通字词长句子重点段落包括生字、生词,易“ 语文天地” 中出现要求背诵的段落,体错字词,读音差距较的例句,有特殊意义现中心思想的段落大的字词,难理解的及作用的句子,体悟等。
字词。
感情的句子等。
读顺包括读顺文章的段落,行文的顺序注意:行文顺序并非简单的提问“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并非一味灌输事情发展顺序、地点变换、空间转换顺序或者季节变化顺序。
而是类似于引导学生分大段说大意。
读懂知道文章写什么,怎样写的,初略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感情。
三、一课时作业设计和一些统一要求:1、读通(1 )会认生字注音(2 )会写生字批注(3 )多音字练习(4 )形近字辨析(5 )抄写生字2、读顺可在学文中进行批注勾画,统一要求。
[ 如:自然段用 1 、2 、3 标注;句子用①、②、③;段落用 ? 一( 1- 3 ) ? 二( 4-8 ) ; 词语圈点 ] 3、读懂课文批注与勾画[ 用圈、点、横线、波浪线勾出文中相关句子;旁批关于内容的主要信息(如:树的变化“木头,细条条,粗壮的枝干”等)。
]另附《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供老师们学习借鉴2、春雨的色彩教学目1、“ 、”等 11 个生字,会写“你、”等 6 个生字,“亻”、“ ”、“艹”,会用“ 、滴、” 。
《10大还是小》作业设计方案-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的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大还是小》这一课内容的基础上,巩固对所学词汇的掌握,同时激发其探究生活中的“大”与“小”现象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课文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部分段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词汇练习:选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如“大小”、“比较”、“事物”等,设计填空、造句等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词汇知识。
3. 观察与记录: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大”与“小”事物,如家里的大小物件、校园里的景物等,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4. 创作性写作: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眼中的“大”与“小”世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三、作业要求1. 朗读与背诵:学生需用普通话朗读并背诵课文段落,语速适中,语音准确。
2. 词汇练习:完成词汇练习时,应注重语境的理解与运用,力求造句通顺、合乎逻辑。
3. 观察与记录:观察时要细致入微,记录内容要具体、清晰。
观察结果和感受应真实、有深度。
4. 创作性写作:短文内容要围绕“大”与“小”的主题展开,结构清晰,表达流畅,富有创意。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重点评价朗读与背诵的准确性、流畅性以及词汇运用的恰当性。
2. 对于观察与记录部分,教师将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的详细程度以及表达的真实性。
3. 创作性写作部分将着重评价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和文章结构。
五、作业反馈1. 对于学生的作业成果,教师将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对于朗读与背诵中出现的语音、语调问题,教师将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改进。
3. 对于词汇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将进行纠正并讲解正确用法。
4. 对于观察与记录及创作性写作部分,教师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作品,分享观察心得和创作体验。
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方案,我们期望学生在巩固《大还是小》课程学习内容的同时,培养其综合语言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4四季》作业设计方案-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

《四季》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通过《四季》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四季的基本特征和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文字描述四季的景色和感受。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四季》课文展开,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自行阅读《四季》课文,了解四季的基本特征和季节变化的过程。
2. 观察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场景(如家庭附近的公园、学校等),观察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3. 创作作业:根据观察到的四季景色变化,学生可以创作一篇描述四季景色的短文,并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式。
4. 拓展作业: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四季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针对上述作业内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作业要求:1. 预习作业:学生需认真阅读《四季》课文,并做好笔记,记录下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
2. 观察作业: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场景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观察要细致,记录要具体。
3. 创作作业:学生需根据观察到的四季景色,创作一篇短文,短文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尽量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式。
4. 拓展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四季的理解和感受,作品要有创意,能够体现出对四季的热爱。
5.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字迹要工整,格式要规范。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是否认真完成了预习作业,对课文内容有基本的了解。
2. 观察作业的记录是否详细,是否能够体现出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
3. 短文创作是否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是否能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式。
4. 拓展作业是否有创意,能否体现出学生对四季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14小蜗牛》作业设计方案-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

《小蜗牛》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和书面练习,对《小蜗牛》的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探索兴趣。
二、作业内容1. 朗读练习:学生需在家中反复朗读《小蜗牛》课文,并尝试模仿课文中的语气、语调进行情感表达,让家长共同参与,进行评价指导。
2. 画蜗牛:使用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的想象,绘制一只或几只小蜗牛的图画。
要求画面生动、色彩丰富,并在画作旁边标注自己的创意说明。
3. 观察日记: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在户外寻找蜗牛并观察其形态、动作等特征,记录在观察日记中。
日记应包括观察时间、地点、天气等背景信息以及观察到的具体细节。
4. 文本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和选择题形式的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口头表达:家长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复述小蜗牛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并鼓励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悟。
三、作业要求1. 朗读练习:学生需声音洪亮、流畅地朗读,家长在旁进行指导,确保读音准确,感情表达到位。
2. 画蜗牛:绘画应符合儿童的审美特点,色彩搭配合理,创意独特。
画作应保持整洁,不乱涂乱画。
3. 观察日记:观察要细致入微,记录要真实准确。
日记应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 文本理解:练习题需独立完成,答案应准确无误。
如有不懂之处,可向家长或老师请教。
5. 口头表达:语言表达要清晰流畅,能准确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四、作业评价1. 朗读练习:家长根据孩子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2. 画蜗牛:教师根据学生的画作进行评分,表扬创意独特、绘画技巧好的学生。
3. 观察日记:教师检查学生的日记内容,对记录真实、描述细致的学生给予表扬。
4. 文本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题答案进行评价,对准确率高的学生进行表扬。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作业设计方案-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

《雪地里的小画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预习课文,理解“竹叶、梅花、小马、小鸭、小狗”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够正确书写。
2. 通过观察雪地中的动物足迹,能够辨认出四种动物并尝试描述它们的足迹。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种动物爪(蹄)或尾印的特点。
二、作业内容:1. 完成课后配套习题,重点关注关于动物爪(蹄)或尾印描述的题目。
2. 观察雪地中的动物足迹,记录下你观察到的动物及其足迹的特点,尝试用文字描述出来。
可以参考课文中的描述方式。
3. 准备四张动物图片(如猫、狗、鸡、鸭),图片下方标注动物的名称,并准备一张雪地图片。
尝试根据课文描述,将动物的图片分别放在雪地中相应的位置。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提交:请将完成的习题、观察记录、动物图片及雪地位置标注拍照上传至班级微信群。
2. 作业质量:要求字迹工整,描述准确,图片与文字对应准确。
3. 时间要求:本作业需在课堂结束前完成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将根据提交情况,对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对完成质量高的同学提出表扬,对未完成或未达到质量要求的同学提出批评并要求其重新提交。
2. 老师将根据同学们的观察记录和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下一节课的讲解做好准备。
五、作业反馈:1. 老师将在课后向同学们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对本次作业的满意度以及建议和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2. 对于在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同学,老师将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确保所有同学都能顺利完成作业并提高学习效果。
3. 同学们也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通过本次作业,同学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对动物爪(蹄)或尾印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复习巩固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内容,加深对冬季和动物冬眠的理解。
关于小学语文一二课时设计及作业要求

关于小学语文一、二课时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要求与建议一、课时目标划定:1、第一课时目标:走近.文本(1)读通要求读得通畅,没有阻碍。
(2)读顺要求了解行文顺序,知晓文章结构。
(3)读懂要求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知道写了什么。
2、第二课时目标:走进.文本(1)体验要求品读、赏读,体验文字感情。
(2)感悟要求研读、议读,领悟文本内涵。
(3)积累要求在于文本多形式交流中丰富积累操作中,老师们要注重取舍教材,落实“人文性”。
扎根文本,落实“工具性”。
二、依据课时目标进行教学流程设计:按照“读通、读顺、读懂”三个要求,结合课本,编制教学目标。
具体如下:读通读顺包括读顺文章的段落,行文的顺序注意:行文顺序并非简单的提问“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并非一味灌输事情发展顺序、地点变换、空间转换顺序或者季节变化顺序。
而是类似于引导学生分大段说大意。
读懂知道文章写什么,怎样写的,初略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感情。
三、一课时作业设计和一些统一要求:1、读通(1)会认生字注音(2)会写生字批注(3)多音字练习(4)形近字辨析(5)抄写生字2、读顺可在学文中进行批注勾画,统一要求。
[ 如:自然段用1、2、3标注;句子用①、②、③;段落用¶一(1-3)¶二(4-8);词语圈点]3、读懂课文批注与勾画[ 用圈、点、横线、波浪线勾出文中相关句子;旁批关于内容的主要信息(如:树的变化“木头,细条条,粗壮的枝干”等)。
]另附《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供老师们学习借鉴2、春雨的色彩教学目标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生字,认识“亻”、“纟”、“艹”,会用“题、滴、欢”组词。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认识新笔画,新偏旁。
教学难点明白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
(春雨因为滋润万物而带来世界万物的生长的五彩缤纷。
)《春雨的味道》写绘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读通:1、通过课文学习,学生会认生字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生字。
小学语文规范作业要求

语文作业要求及批阅细则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作业管理,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制定本细则。
一、作业类别课堂作业、作文、日记、读书笔记二、作业内容及数量1.课堂作业内容(作业本或作业单):每课一次作业本:年级统一题型,包括基础字词训练、句子训练、课文理解等内容,作业量控制在1-2页(根据年级不同制定细化标准)。
作业单:全年级统一命制,课题下一行居右写清“命题人”,题量为8K纸一页,题型符合命题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情境性和实践性。
2.作文内容:根据语文园地要求写8篇大作,根据课后小练笔写4篇小作。
数量:8大4小/学期。
3.日记内容: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自命题,可记录日常生活或进行专项练笔。
数量:18篇/学期。
4.读书笔记内容:根据每天所读书籍做摘抄。
数量:每次至少摘录一句话,要求背会。
三、作业的书写及格式要求1.作业本(1)三年级统一用大横格本,下边垫竖格纸。
(2)格式:首行左上角写日期,另起一行居中写标题,写清题号和题目要求,每道大题之间空一行。
要求行款整齐。
2.作文(1)作文本规格:方格带眉批。
(2)作文本首页:设计目录页。
(3)作文格式:首行左上角标注“习作X(大、小作)”X为作文的序号数量,另起一行居中写题目。
高年级可要求先写提纲或思维导图,再写正文。
(字数根据学段要求定)。
3.日记(1)日记本规格:大方格笔记本(横翻)。
(2)格式要求:首页设计“目录”页,每次日记首行标注“日记X”,X为日记的序号数量,另起一行居中写题目。
4.读书笔记每周安排一次亲子阅读。
读书记录格式:日期、书名、阅读时长、积累内容。
5次/周,其中包含1次亲子共读记录。
亲子共读记录书写格式:亲子阅读记录(居中)、共读书名、共读方式、读书感受、家长评价。
(可参考右图格式)。
四、批改要求1.作业本或作业单(1)每道小题或每个括号打一个对钩,对钩大小适中,对钩不能连。
《1秋天》作业设计方案-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

《秋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秋天》一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课文中生字、新词和重点句型;2. 了解秋天季节的景象特征,理解文章中的感情色彩和意象表达;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围绕《秋天》课文的课程内容,设置以下作业内容:1. 字词积累:学生需自行摘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尝试运用这些词语造句。
要求学生注意词语的书写规范和运用准确性。
2. 朗读练习:学生需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能够流利、准确地读出课文内容。
朗读过程中需注意语调和停顿。
3. 观察与绘画:学生需观察身边的秋天景象,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眼中的秋天。
绘画内容应包括秋天的自然景色、农作物丰收等元素。
4. 写作练习:学生需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短文应包含对秋天景色的描述、对秋天的感受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1. 字词积累:词语摘抄需注明词义,造句需符合词语用法,书写规范。
2. 朗读练习:朗读时需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家长或同学可共同参与评价。
3. 观察与绘画:绘画需根据真实观察,色彩运用得当,构图合理,能表现出秋天的特点。
4. 写作练习:短文需紧扣课文主题,内容完整,表达清晰,情感真挚。
四、作业评价为确保学生对作业的认真完成并获得及时反馈,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字词积累:教师检查学生的词语摘抄和造句情况,给予评分和点评。
2. 朗读练习:家长或同学共同参与评价,记录朗读情况,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3. 观察与绘画:教师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其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并给予建设性意见。
4. 写作练习:教师批改学生的短文,关注内容、结构和情感表达,给出评语和分数。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评价和反馈:1. 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2. 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
《13乌鸦喝水》作业设计方案-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

《乌鸦喝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乌鸦喝水》的课文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课文基本内容,理解乌鸦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毅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激发其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朗读与背诵:学生需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能够流利、准确地背诵全文。
通过朗读和背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词汇积累: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如“口渴”、“石子”、“慢慢”等,并运用这些词语造句,增强词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3. 故事复述:学生需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乌鸦喝水的故事。
通过复述故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创作绘画:以乌鸦喝水的故事为背景,创作一幅简单的绘画作品。
通过绘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5. 家庭作业:家长陪同孩子一起阅读相关动物故事或科普读物,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培养其对动物世界的兴趣。
三、作业要求针对了本次作业,我特提出以下要求:3. 作业质量要求a. 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并能够流畅地背诵课文,做到准确无误。
b. 词汇积累:要求学生对生字新词做到熟练记忆,并在造句时正确使用,以增强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
c. 故事复述:学生需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连贯、清晰的语言复述故事,同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d. 创作绘画:学生需根据乌鸦喝水的主题进行创作,绘画内容要贴近故事情节,色彩搭配合理,能够体现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e. 家庭作业:家长需认真陪伴孩子完成相关动物故事或科普读物的阅读,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和思考,引导孩子拓展知识面。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根据学生完成的质量、准确性、创造性及家长的反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优秀的作业,老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和展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作业设计语文小学

作业设计语文小学一、作业设计目标(一)知识目标1.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如生字、词语、成语等。
2. 提高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3. 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提高写作水平。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
2.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作业内容(一)基础知识巩固1. 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每个字写5遍,要求书写工整、规范。
2.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词语,用词语造句。
3. 背诵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二)阅读理解1. 阅读指定篇目,完成阅读理解题。
2. 摘抄文中优美句子,并进行仿写。
3.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三)写作训练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小作文,要求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2. 与同学互相批改作文,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
3. 挑选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分享写作经验。
三、作业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指导。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
3. 每月进行一次作业展示,评选出优秀作业,给予奖励。
四、作业布置与反馈1. 教师在课后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和完成时间。
2.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3.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 学生针对教师的反馈,进行作业修改和完善。
五、作业设计注意事项1. 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 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作业量要适中,避免过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4. 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作业设计具体实施步骤(一)日常作业1. 每节课后,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作业。
《1秋天》作业设计方案-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

《秋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秋天》一文的理解与感知,提高他们的语言鉴赏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增强他们对秋天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作业内容1. 文本朗读: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秋天》,并尝试背诵至少一个喜欢的段落。
此项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绘画创作:以“我心中的秋天”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画中应包含课文中描述的秋天元素,如金黄的稻谷、飘落的枫叶等,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展现自己心中的秋天。
3. 文字表达:写一篇短文《秋天的感受》,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景色,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与喜爱之情。
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
4. 诗歌创作: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可参考课文中的诗歌元素,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三、作业要求1. 文本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语速、语调的把握,尽量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部分需确保准确无误。
2. 绘画创作:画作需主题明确,元素丰富,色彩搭配得当,能体现出秋天的特点。
3. 文字表达:短文需真实描述自己的观察与感受,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4. 诗歌创作:诗歌需押韵,结构清晰,表达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作业评价1. 文本朗读:教师可通过学生的朗读情况,评价其语速、语调的把握及情感表达是否到位。
2. 绘画创作:教师可根据画作的元素、色彩搭配及创意程度进行评价。
3. 文字表达:教师可从学生短文的描述是否真实、语句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晰等方面进行评价。
4. 诗歌创作:教师可从诗歌的押韵、结构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对于学生的朗读与绘画作品,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点评与展示,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2. 对于学生的文字与诗歌作品,教师可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课堂朗读或张贴在班级墙报上,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同时,教师需针对每份作业给出详细的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4 四季》作业设计方案-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

《四季》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四季的特点和重要性,掌握四季的基本概念。
2. 观察生活中的四季变化,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四季的特点。
二、作业内容1. 阅读作业:学生阅读课文《四季》,并回答课后问题。
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四季的特点是什么?每个季节都有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原因是什么?2. 观察作业: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四季变化,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迁徙规律、天气的变化等。
观察作业需要学生选择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持续观察一段时间。
3. 思考作业:思考四季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四季的影响。
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三、作业要求1. 完成作业的时间:本课程的下一节课前,学生需要提交作业。
2. 提交方式:作业可以以电子版的形式提交,包括观察记录、回答的问题和思考的结论等。
也可以以纸质版的形式提交,但需要注明提交方式。
3. 作业质量:要求学生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四季的特点,同时要保证提交的作业清晰明了,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观察的细致程度、分析的深度、语言的生动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方面。
2. 评价方式:将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意见反馈。
教师将根据整体情况,给出每个学生的最终成绩。
五、作业反馈1. 反馈时间:在下节课开始时,教师将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并给出反馈。
2. 反馈内容:教师将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详细的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根据整体情况,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3. 互动交流:学生将有机会向教师提问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四季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学生之间也将互相交流和分享观察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与设计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与设计一、作业目标1. 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作业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技巧和文学鉴赏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课后练习:依据教材内容,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练习,包括字词、句子、段落等方面的练习。
2. 阅读理解:选取适合小学生的文学作品或文章,设计阅读理解题,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写作训练: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如看图写话、日记、作文等,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4. 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成语接龙、故事会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作业设计原则1. 针对性: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2. 层次性: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3. 多样性:作业形式要丰富多样,避免单一、枯燥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适量性:作业量要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要注意减轻学生的负担。
四、作业批改与反馈1. 批改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提供反馈。
2. 作业评价:对学生作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3. 反馈与指导: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语文水平。
五、作业检查与评价1. 定期检查:教师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了解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2.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学生互评等,全面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
3. 成长记录:建立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记录,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发展,为教学提供参考。
《3江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

《江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后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江南》这一课文的学习,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作业,使学生能够: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进行简单的文本分析。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将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展开,具体包括:1. 基础练习:学生需完成本课生字新词的书写练习,并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签字确认完成情况。
2. 理解深化:学生需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课文中描绘了哪些江南的景象?这些景象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你家乡的风景与江南有何异同?请简述。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绘制一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或制作一个关于江南水乡的小报,用以展示他们对江南美景的理解和想象。
三、作业要求针对上述作业内容,特提出以下要求:1. 基础练习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朗读时需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 理解深化部分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回答应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 拓展延伸部分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应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色彩协调。
4.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家长需监督并签字确认完成情况。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基础练习的评价标准为字迹是否工整、书写是否规范,朗读是否流畅准确。
2. 理解深化的评价标准为回答问题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及对文本理解的深度。
3. 拓展延伸的评价标准为作品的创意性、主题的明确性及色彩搭配的协调性。
4. 综合四、作业评价根据以上作业设计内容及要求,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具体如下: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同时,在班级内进行优秀作业的展示,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于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并鼓励他们在下一次作业中取得进步。
小学语文作业应该怎样设计和布置

小学语文作业应该怎样设计和布置一、作业设计原则1. 针对性: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教学目标,确保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紧密衔接。
2. 层次性:作业设计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趣味性:作业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实践性: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作业类型及布置建议1. 阅读作业:布置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文章阅读,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
布置建议:每周至少布置一次,可根据文章篇幅及难度,适当调整阅读时间。
2. 写作作业: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如看图作文、话题作文等。
布置建议:每两周至少布置一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3. 语文实践活动:布置与语文知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诗词朗诵、成语接龙、语文知识竞赛等。
布置建议:每月至少布置一次,活动形式可多样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语文素养。
4. 课后复习:布置课后复习作业,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
布置建议:每节课后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后及时完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作业评价与反馈1. 作业评价: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建议:采用等级评价与书面评语相结合的方式,注重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反馈机制:教师应将作业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反馈建议:可通过课堂讲解、个别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提高作业质量。
四、作业管理与指导1. 作业量控制:教师应合理安排作业量,确保作业总量符合小学生课业负担要求。
管理建议:遵循适量、适度的原则,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课外活动。
2. 作业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
指导建议: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作业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目标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培养其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作业设计应围绕以下目标展开:1. 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基本技能;2.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兴趣;3. 激发学生思考,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作业设计原则1. 针对性: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层设计;2. 实践性: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3. 趣味性:作业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适度性:控制作业量,确保作业难度适宜,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负担。
三、作业设计内容1. 课前预习作业: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课文背景,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2. 课后巩固作业:针对课堂所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如填空、选择、简答等;3. 阅读作业:推荐适合小学生的优秀读物,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培养阅读4. 写作作业: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写作任务,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5. 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表演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作业评价与反馈1. 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3. 定期对作业进行总结与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作业设计策略1.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作业形式,如手抄报、思维导图等;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多媒体等,丰富作业内容;3. 开展跨学科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 注重作业设计的动态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适时调整作业内容与难度。
六、作业设计实施步骤1. 制定作业设计计划:结合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制定系统的作业设计计划,明确作业类型、频率和目标;2. 设计作业模板:针对不同类型的作业,设计统一的模板,方便学生理解和完成;3. 精选作业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需求,精选作业内容,确保作业4. 明确作业要求:对作业的完成时间、质量、提交方式等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5. 实施作业辅导:针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方案一、作业设计理念(一)遵循课标要求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二)体现课程目标作业设计应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知识点,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作业设计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二、作业内容设计(一)基础知识巩固1. 拼音、汉字、词语、成语等基础知识的巩固;2. 课内重点课文、诗词的背诵、默写和理解;3. 语法、修辞手法、文学常识等知识点的学习。
(二)阅读理解与写作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2.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3.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注重作文的思想性、真实性和创造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1. 开展语文主题活动,如诗词朗诵、故事会、演讲比赛等;2. 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资源,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3.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作业实施与评价(一)作业布置与指导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作业量,保证作业质量;2. 明确作业要求,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和技巧;3. 建立作业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二)作业批改与评价1. 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注重作业的激励性和指导性;2. 评价学生的作业,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3.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自信心。
(三)作业反馈与改进1. 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2. 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3. 关注学生的作业心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一)分层作业设计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锻炼;2.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助性作业,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3.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拓展性作业,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小学语文备课作业要求

小学语文备课格式及要求全册备课的格式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本学段的教学要求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三、本班学生语文知识能力水平现状分析四、本册教材内容分析:1、编排意图 2、各单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五、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六、教学时间安排备课的格式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备课要求: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围绕单元内容整合教学设计,体现课型要多样,每单元不少于7课时。
手写详案:1、所有年级均按照语文主题学习策略备课,备课本右侧一栏进行随记,可以是教学环节的个性化设计,可以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还可以是教学环节的欣赏。
一定要体现备课得实用性,做到备课服务教学。
2、要有针对性反思,每学期不少于20次,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
语文作业要求必查作业如下:一、低年级作业要求:教师必批,批改形式为:等级+鼓励性符号或等级+评语一年级:拼音本(上学期)、四线田格、田字格、小语文本(下学期)说明:1、拼音、四线田格每课一次,作业量适中,每一行的书写要合理安排,建议作业中间空一竖行,使作业更美观;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四线田格要体现组词,不用在田字格里画括。
2、田字格:作为一年级练字本使用。
指导学生练习写规范、美观的字,每课一次。
用“☆”号在规范、工整字的右上角标记,每次选取不少于十分之一写评语。
3、小语文本(下学期),每课一次,可以从《配套练习册》或单元测试卷中选择。
一年级的所有作业量:两次作业一张纸。
二年级:田字格、写话、小语文说明:(1)田字格要求和一年级四线田格相同。
(2)写话每三周两次,至期末复习止(不少于14次),全批全改,评语不低于两行;注意过程性评价,圈画好词句,修改错字语病,提倡写旁批;提倡学生写自己的作品,尽量不抄写任何文章。
(3)小语文:每课一次,训练题要科学,题量适中,学生书写工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语文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要求与建议
一、课时目标划定:
1、第一课时目标:走近.文本
(1)读通
要求读得通畅,没有阻碍。
(2)读顺
要求了解行文顺序,知晓文章结构。
(3)读懂
要求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知道写了什么。
2、第二课时目标:走进.文本
(1)体验
要求品读、赏读,体验文字感情。
(2)感悟
要求研读、议读,领悟文本内涵。
(3)积累
要求在于文本多形式交流中丰富积累
操作中,老师们要注重取舍教材,落实“人文性”。
扎根文本,落实“工具性”。
二、依据课时目标进行教学流程设计:
按照“读通、读顺、读懂”三个要求,结合课本,编制教学目标。
具体如下:
读通
字词长句子重点段落
包括生字、生词,易错字词,读音差距较“语文天地”中出现
的例句,有特殊意义
要求背诵的段落,体
现中心思想的段落
大的字词,难理解的字词。
及作用的句子,体悟
感情的句子等。
等。
读顺
包括读顺文章的段落,行文的顺序
注意:行文顺序并非简单的提问“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并非一味灌输事情发展顺序、地点变换、空间转换顺序或者季节变化顺序。
而是类似于引导学生分大段说大意。
读懂
知道文章写什么,怎样写的,初略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感情。
三、一课时作业设计和一些统一要求:
1、读通
(1)会认生字注音
(2)会写生字批注
(3)多音字练习
(4)形近字辨析
(5)抄写生字
2、读顺
可在学文中进行批注勾画,统一要求。
[ 如:自然段用1、2、3标注;句子用①、②、③;段落用?一(1-3)?二(4-8);词语圈点]
3、读懂
课文批注与勾画
[ 用圈、点、横线、波浪线勾出文中相关句子;旁批关于内容的主要信息(如:树的变化“木头,细条条,粗壮的枝干”等)。
]
另附《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供老师们学习借鉴
2、春雨的色彩
教学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生字,认识“亻”、“纟”、“艹”,会用“题、滴、欢”组词。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认识新笔画,新偏旁。
教学难点
明白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
(春雨因为滋润万物而带来世界万物的生长的五彩缤纷。
)《春雨的味道》写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读通:
1、通过课文学习,学生会认生字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词语和短语:毛线、争论、有趣、问题、到底、颜色、淋雨、洒水、
水滴、油菜花、欢乐;你们、红色、绿色、草地;
3、读通重点句子:
A、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B.几个小动物说的话(春雨的颜色);
C.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二、读懂
1、指导学生用波浪线勾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用横线勾出小燕子、麻雀、小黄莺评价春雨颜色的话,用圆圈圈出课文最后一段中的“欢”字。
()
三、读顺
1、知道课文有6个自然段,正确标记自然段序号。
2、知道文章的结构是:第一段对春雨进行描写,第二段是小鸟们争论的问
题,3-5自然段写“大家”心中春雨的色彩。
第六段是描写春雨下得很欢快。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整体感知
1、读课题。
师:我们学习2课,齐读课题《春雨的色彩》。
师:什么的色彩?读课题
春雨的什么?再读(建立基本的句子结构,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
)
2、师范读课文
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小动物眼中的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
3、交流
小动物眼中的春雨到底什么什么颜色的呢?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
)
双横线勾出小动物的名字,横线勾出小动物眼中春雨的颜色。
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板书
二、学习生词,为进一步落实读通、读懂课文做铺垫
1、(出示生字词)小声自由读生词。
(生词出现,生字带音节)
毛线争论有趣问题到底颜色淋雨洒水
水滴欢乐你们红色绿色草地油菜花
师: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再学课文件简单了。
这是本课的生字生词,小声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小老师教读生词。
哪位小老师愿意来教教这些词语?(生字字音直呼两遍,孩子齐读两遍)
3、去掉音节读生词。
(可以齐读,可以分组读,可以开火车读。
)
4、去掉音节读生字。
(1)会认的字。
(注意字正腔圆)
线论趣题底颜
淋洒滴油欢
A.认读会认的字。
B.在课后生字表中给会认的字注音。
(2)读会写的字,扩词。
完成课后笔记。
本课有6个字要求我们会写,先读一读。
A.读字音。
B.给生字注音
C.扩词,并完成笔记。
口头组词:(包括字序在前的,在后的,三字的,四字的。
)
比如:红:红色、鲜红、红彤彤、红红火火
完成笔记。
5、识记会写的字:你们红绿花草
(1)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你、们:左右结构,“亻”;笔顺:(部首的来由,位置、举例)
红、绿:左右结构,“纟”;笔顺
花、草:上下结构“艹”;笔顺
(2)“四体并用识记法”
(3)课堂检测:我念,你写。
(绿的第十画是……(撇))
6、指导书写会写的字。
(1)观察字形。
草:第六笔压着横中线,第九笔压着竖中线。
(观察——跟老师板练——书上描红——独立写一个)
(2)写带头字。
(课堂作业本上写一个,带音节)
(先完成的孩子读生词,读了生词可以将生词带入课文,小声读课文。
)三、生词回文读通、读顺、读懂课文。
(一)读顺课文
1、标自然段序号
现在,生词要回到课文中去了,孩子们,拿起铅笔,先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订正
课文有几个段落?(有六个)老师检查是否都标注好了。
(二)读通、读懂课文第一段
1.齐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春雨是什么样子?并用“——”勾出。
春雨像什么?再读。
勾出“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3.说说春雨是什么声音?并用波浪线勾出。
勾出“沙沙沙”
4、连起来读第一段。
(三)读通、读懂第二段课文
1、田野里发生了什么事?读第二段。
2、一群小鸟在争论什么?读出它们的问题。
3、用波浪线勾出它们争论的问题。
4、男生读。
5、女生读。
(四)读通、读懂第三段课文
1、小燕子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齐读第三自然段(抽生回答)小燕子为什么认为春雨是绿色的呢?(抽生回答)。
用横线勾出来(师板书)
2、齐读第三段。
(五)读通、读懂第四段课文
1、麻雀同意小燕子的观点吗?齐读第四自然段。
那麻雀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用横线勾出来。
(师板书)
麻雀为什么认为春雨是红色的?(抽生回答)。
(师板书)
2、齐读第四段。
(六)读通、读懂第五段课文
1、小黄莺同意麻雀的观点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那小黄莺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用横线勾出来。
(抽生回答)(师板书)
2、齐读第五段。
(七)读通、读懂第六段课文
1、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有什么变化?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圈出“欢”
师引读“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怎么样?”
预设:下得更欢了。
师:是的,春雨下得更欢了。
圈出“欢”再读最后一段。
(八)小结
文中的小动物们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绿、红、黄)
小燕子、麻雀、小黄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纷纷用自己看到的景象说明了春雨的颜色,这些景象都符合实际情况。
看来,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理。
四、完成课堂练习
1、完成生字抄写
(1)课后没写完的。
(2)完成习拼本。
2、口头练习(谁看到什么说什么?)
板书设计:
小鸟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
小燕子-----绿色
2.春雨的色彩麻雀-----红色
小黄莺-----黄色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