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合集下载

浅析宋辽金元时期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浅析宋辽金元时期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l 鱼 纹装饰 的涵 义 更加接 近 日常 生 活
鱼 藻纹 罐 ,纹饰 黑 白分 明 ,线条 清晰 ,图案 具有浮 雕 感 。剔 刻花 的 工艺 是在 施
用 白色化 妆 土后 ,在 化妆 土
随着社 会的发展 ,鱼纹 装饰 作为 “ 吉庆 ”的象 还 未 干透 时 ,用 竹针类 带 有
征开始 凸显 ,鱼 纹更 多 地被 钝 尖 的工 具 ,剔掉 主题 花 纹 以外 的 白化妆 土 ,刻划 出鱼
连年有 鱼 ”之意 ,形象生 动 。 纹采用 l绘 、印 、刻 、划等 多种 装饰 技法 ,生动 再 鱼 ” 、 “ 『

4 ・ 5
维普资讯
陶 瓷 曼 话
C r m i i s l t r e a C n u a O
划 花 装饰 创 造 了剔 刻技 法 , ( )为 宋黑 釉剔 花 图3
纹。” … 大量出现于宋辽时期的鱼纹装饰的瓷器 , 风格都别开生面、独具特色。元代的鱼纹装饰的主 所涉及 的瓷器种 类包括 青 瓷 、白瓷 、彩瓷等 ,其 中 要 特 点 是 采 用 釉 下青 花 ,青 花 的用 色 多 半 用进 口
具有代 表性 的器 物有 瓷枕和 盘子 ,这 类器 物上 的鱼 料 ,色 彩 比较 浓 艳 ,多 画鲑 鱼 、鲶 鱼 寓 “ 贵有 富
赋予 吉样 的寓 意 ,深 受 人 民 群众 的喜 爱 。 ( 1)为 宋 图 定窑 印花三 鱼 戏莲纹 盘 , }
案构 思巧妙 ,图 中的三 条 在莲池 中戏 耍 ,鱼 J l 4 il  ̄, 莲花 茂 盛 ,反映 出 “ 连
纹 ,施釉后烧成。磁州窑系
发展 到金 代 ,鱼纹 装 饰 中也 有 不再 剔 掉 白化妆 土 ,而 是
Ab t c :The p ro f S n sr t a e i d o o g,Li o,Jn a d Yu n i lma i o he d v l pme t o he f h a t r a i n a s a ci x tme f r t e e o n f t i -p te n s d c r to n t e a c e t Ch n s e a c .Du i g Wh c b t h u n iy a h u l y o s -p te n e o a i n o h n i n i e e c r mi s rn ih 0 h t e q a tt nd t e q ai f f h a t r t i d o a i n r a he n u pr e e t d sa d r c e r to e c d a n e d n e t n a d.Th s a tce a l e n t d e h e t r s o ih-p te n c i r i l nayz s a d s u is t e f a u e f fs a tr d o a i n o r mi s i h s p ro ,r m e e a s e t u h a h m p ia i n,t e s ila d t e f r c e r to n c a c n t i e i d f o s v r l a p c s s c s t e i l to e c h k l n h o m i cu i g t o n l d n he c mpo ii n, t e s a e t e c mb n to n O o sto h h p , h o i a i n a d S n. Ke wo ds c r mi y r : e a c; C r mi s; Fi h—p t e n; De o a i n e t r ea c s atr c r to f a u e

古陶瓷上的鱼纹

古陶瓷上的鱼纹

古陶瓷上的鱼纹作者:刘东来源:《收藏家》2019年第09期鱼是中国古人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主一,常会被古人赋予祥瑞的寓意,《史记·周本纪》中便记载有“鸟、鱼之瑞”的典故。

从考古材料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上就已出现鱼纹,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此后商周青铜器、汉代铜洗、唐宋以后的瓷器上鱼纹都是常见的装饰纹样,代表着多种吉祥寓意。

本文以安徽出土、传世陶瓷器上的鱼纹为例,试分析各时期鱼纹的特点。

一、汉唐朴素的双鱼纹陶灶是汉代一种常见的随葬明器,为仿墓主人生前日用实景,有些较精致的陶灶上不仅有釜、盆、勺等炊具模型,灶面还会塑有鱼、肉等待煮的食材图案。

1965年安徽省定远县靠山集汉墓出土的这件绿釉陶灶(图1),长45.3、宽23.1、高21厘米,安徽博物院藏。

此绿釉陶灶为东汉时期典型的陶明器,器型较大,灶面上方中部堆塑有两条鱼,象征着美味的食材,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双鱼纹”。

双鱼纹铜洗是汉代至魏晋时期一种较为多见的铜器,而瓷质的双鱼纹洗则较为少见。

1956年安徽省合肥市东郊三里街西晋墓出土有一件青釉双鱼纹洗,高13.7、口径26.5、底径16厘米,安徽博物院藏,这件瓷洗折沿、深腹、平底,洗外壁施青釉,并印有麻布纹,上腹部饰三道弦纹,洗内壁、内底不施釉,内底部刻双鱼纹,纹饰较浅,较为模糊。

此件青瓷双鱼纹洗造型和纹饰都与汉晋时期双鱼纹铜洗相似。

唐代长沙窑中也有一类在壶流下方模印双鱼纹图案的执壶。

1974年安徽省博物馆(今安徽博物院)在安徽省巢县征集入藏一件唐代长沙窑青釉模印双鱼纹执壶(图2),敞口,长颈,溜肩,肩部前置八棱形短流,后置双股式,瓜棱形鼓腹,平底实足,外壁满施青釉,釉面有细小的开片,执壶流口的下方模印双鱼纹,两条鱼并拢相连,合成一个双鱼结的纹样。

二、唐代有趣的三魚共首纹就笔者所见,安徽出土过两件唐代三鱼共首纹瓷器。

其一为1984年安徽省六安市椿树镇唐代乾符三年(876)卢公夫人墓出土的邢窑白瓷三鱼纹擂钵(图3),高3.2、口径13.2、足径5.5厘米,六安市文物局藏。

人面鱼纹彩陶名词解释

人面鱼纹彩陶名词解释

人面鱼纹彩陶名词解释
人面鱼纹彩陶是中国古代陶瓷中的一个纹饰图案。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部是人面,下部是鱼纹。

人面通常是立体雕刻而成,形象生动,一般具有笑容,有时也有动物面相。

鱼纹则是一种扁平的立体浮雕,通常分布在人面周围,形状各异,与人面形成对比。

这种纹饰往往出现在中国古代彩绘陶瓷器上,尤其以唐代的三彩陶器最为著名。

人面鱼纹彩陶常用于制作陶瓶、陶罐等容器,被广泛用于宗教、宫廷和平常的日常生活中。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制作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审美风格,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人面鱼纹盆名词解释

人面鱼纹盆名词解释

人面鱼纹盆一、介绍人面鱼纹盆是一种古代器物,具有独特的造型和纹样。

本文将从人面鱼纹盆的外形特点、历史渊源、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外形特点人面鱼纹盆是一种盛水器物,通常由陶瓷材料制成。

其外形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造型独特:人面鱼纹盆的主体部分呈现出鱼形,头部采用人面造型,独特而生动。

2. 纹饰精美:人面鱼纹盆的表面覆盖着精美的纹饰,通常是由刻线或彩绘方式完成。

3. 尺寸适中:人面鱼纹盆的尺寸大小适中,便于携带和使用。

三、历史渊源人面鱼纹盆作为一种传统的制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它起源于古代中国,并在后来的历史时期中得到了广泛流传和发展。

1. 原始形态最早的人面鱼纹盆是由原始社会时期的人们手工制作而成的,它们采用简单的土制工艺,形态较为朴素。

2. 商周时期在商周时期,人面鱼纹盆逐渐发展成一种更加精致的艺术品。

艺人们可以使用更高级的工艺技术来打磨和装饰这些陶器。

3. 隋唐以后在隋唐以后的时期,人面鱼纹盆逐渐成为宫廷和寺庙中的珍品。

这一时期的人面鱼纹盆制作工艺达到了顶峰,成为了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一。

四、文化意义人面鱼纹盆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

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

1. 祈福护身在古代,人们认为人面鱼纹盆具有辟邪驱邪、护身祈福的功效。

因此,人们常常将人面鱼纹盆作为饰品或馈赠之物,以达到祈福和保佑的目的。

2. 艺术审美人面鱼纹盆的造型和纹饰以及其所代表的陶瓷工艺,对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艺术家借鉴了人面鱼纹盆的元素,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陶艺作品。

3. 传统文化的传承人面鱼纹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继承和传承人面鱼纹盆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五、结语综上所述,人面鱼纹盆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造型和纹样的古代器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

通过对其外形特点、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的探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古代艺术品的价值和重要性。

人面鱼纹彩陶盆的介绍

人面鱼纹彩陶盆的介绍

人面鱼纹彩陶盆的介绍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陶瓷制品,它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下面将从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源于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珍品之一。

它起源于唐代,是唐代陶瓷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当时的陶工们以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这一独特的艺术品。

人面鱼纹彩陶盆的造型灵感来自于传说中的神兽“鱼龙”,它将人面和鱼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有灵性的人面,又有灵动的鱼身,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美好的感觉。

制作人面鱼纹彩陶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验丰富的陶工用心制作。

首先,陶工需要选择合适的陶土,经过精心的揉捏和调配,使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陶性。

然后,陶工将陶土放在陶轮上,利用手工和工具将其塑造成人面鱼纹的形状。

接下来,陶工需要将陶盆进行初次烧制,以固化陶土的形状。

然后,陶工会在陶盆的表面上涂抹上各种颜料,用以绘制人面鱼纹的图案。

最后,陶工再次进行烧制,让颜料固定在陶盆上,并使其具有光泽和韧性。

人面鱼纹彩陶盆不仅具有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工艺,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

首先,它展示了古代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体现了古代陶工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生命力的崇拜。

其次,人面鱼纹的图案寓意着祥瑞和吉祥,被视为带来好运和幸福的象征。

因此,人面鱼纹彩陶盆常被用作装饰品,摆放在家中或办公室中,以增添空间的美感和气氛。

除了具有艺术价值外,人面鱼纹彩陶盆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它可以用来盛放水或其他液体,也可以用来种植花草盆栽。

由于采用了高温烧制的工艺,人面鱼纹彩陶盆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陶瓷制品,它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品之一。

无论是从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还是艺术价值等方面来看,它都展示了古代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

作为一种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价值的陶瓷制品,人面鱼纹彩陶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

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

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人面鱼纹盆》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器物,它的制作工艺复杂、线条优美、图案瑰丽,堪称中国陶瓷艺术的典范。

这种器物以其线条的美感而著称,线条的优美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线条的美感对于陶瓷艺术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陶瓷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下面将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

线的形态美。

《人面鱼纹盆》的线条非常细腻、流畅,线的形态美是非常出色的。

在盆的边缘、器物的纹饰等地方,线条的曲直有致,没有一丝马虎,每一根线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处理,线的每一处弧度都显得十分合理,没有一丝生硬的痕迹。

这种线条的形态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愉悦,增加了观赏者的审美享受。

线的色彩美。

《人面鱼纹盆》在线的描绘上多采用青花、红彩等手法,这些色彩鲜艳而不失素雅,在线条之上形成了美丽的图案。

色彩丰富、搭配得当,使得盆的线条不再是单调的黑色或褐色,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种线条上的色彩美,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光彩夺目,使得观赏者在欣赏器物时感受到了色彩美的魅力。

线的层次美。

《人面鱼纹盆》的线条在造型上有着丰富的层次感,通过加粗、加细、加深、加浅等手法,形成了线条的明暗对比。

这种层次美在整个盆上形成了一种动态美,使得器物不再是平面的,而是充满了立体感。

这种层次美的运用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富有变化,增加了观赏者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线的运用美。

《人面鱼纹盆》线的运用非常得体,既考究了造型的美感,又注重了功能的实用性。

线的运用有时连续,有时跳跃,有时交错,有时平缓,这种多变的线条运用使得整个盆更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

线的运用,既体现了陶瓷制作工艺的高超和技巧,又使得整个作品更加有趣味和变化,增添了作品的价值和魅力。

线的美感是陶瓷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人面鱼纹盆》作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其线条的美感更是造诣高深。

线的形态美、线的色彩美、线的层次美和线的运用美,都体现了陶瓷艺术中线条的重要性和优美之处。

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

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

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人面鱼纹盆》是中国传统的陶瓷器具,以其独特的线条美感而著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线条美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人面鱼纹盆》正是线条美的典范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人面鱼纹盆》为例,从线条的起源、形式、结构和用途等方面,浅谈线的美感。

我们来介绍一下《人面鱼纹盆》的起源。

《人面鱼纹盆》是中国北方窑的一种特殊产品,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

它是一种制作精美,线条优美的陶瓷器具,因为其纹饰上有人面、鱼的纹样而得名。

《人面鱼纹盆》的线条美感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精髓,它融合了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我们来谈谈《人面鱼纹盆》线条美的形式特点。

《人面鱼纹盆》在线条的设计上非常讲究,它的线条流畅而不失稳重,曲线优美而不失张扬,给人一种精致、典雅的感觉。

除了线条的形式美,它的纹饰也颇具特色,以人面、鱼为主要元素,结合了中国传统的意境和神话故事,使整个器物充满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

这些线条和纹饰的精妙设计,使《人面鱼纹盆》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我们来探讨一下《人面鱼纹盆》线条美的结构特点。

《人面鱼纹盆》在结构上非常平衡和谐,线条的布局视觉效果非常好。

整个盆的造型感很强,线条的精巧设计使得器物看上去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线条的细节处理也非常到位,使得《人面鱼纹盆》在整体结构上更显得完美和稳定。

这些结构特点使得《人面鱼纹盆》成为了中国传统陶瓷器中的经典之作。

我们来谈谈《人面鱼纹盆》线条美的用途。

除了作为装饰艺术品外,《人面鱼纹盆》还具有实用价值,它可以用来盛放水果、鲜花等。

《人面鱼纹盆》线条美的设计不仅使它具备了观赏性,而且在使用中也能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

这样一种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陶瓷器具,不仅体现了艺术作品的价值,也展现了线条美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特魅力。

《人面鱼纹盆》以其独特的线条美感,成为了中国传统陶瓷器中的珍品之一。

通过对《人面鱼纹盆》线条美的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线条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所带来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

传世国宝:神秘奇特的人面鱼纹彩陶

传世国宝:神秘奇特的人面鱼纹彩陶

引导语:作为半坡遗址出土的诸多彩陶中,数人面鱼纹纹饰彩陶最常见了。

鱼纹刻画的十分生动,整体图案显得古拙,简洁又奇幻怪异。

现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不禁又次让人惊叹国人的智慧!一、杰出的彩陶技术:所谓“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陶器。

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

形成于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5000年)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

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

这件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

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为圆形,额头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

人物眼睛细长,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配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

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

此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

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

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二、人面鱼纹盆的历史:在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这是中国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逐渐形成的时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发现数量多、分布地域广,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母系氏族逐渐繁荣,出现了规模很大的聚落。

人面鱼纹

人面鱼纹

人面鱼纹人面鱼纹人面鱼纹,古代陶器纹饰。

纹样为接近图案化的人面形象,常与鱼形纹相结合,反映了原始时代人们祈求渔猎收获的愿望和绘画创作的丰富想像。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甘肃马家窑文化陶器上都有这种纹饰。

目录人面鱼纹盆人面鱼纹绘于盆的内壁,人面呈圆形,人面上绘三角形的鼻子,圆大的双眼,嘴上衔一条鱼,头上顶着锥状物,似帽子,又似发髻。

人物五官虽只用简单的墨线钩勒,但总的形态颇为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意趣与艺术魅力。

西安半坡遗址和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代表着仰韶文化的两种不同类型。

人面鱼纹是半坡型彩陶最具代表的纹样。

通过人面鱼纹可以发现距今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先民们已经有了对人和动物等较复杂形体的基本表达方式,已经能够准确把握人面椭圆形与五官位置、特征的表现,但又不以写实的方法表现,而是一个圆形的近于图案的纹样,头发挽成高髻或饰以羽毛、草穗之类的饰物。

前额上涂以不同色彩,髻左右各插着对称的羽毛或者其它东西做成的缨穗式鱼形饰物,口角涂色,嘴多呈张开状,眼睛或瞪大或闭拢,嘴上两边也对称装饰着谷物、草穗、毛羽制成的类似胡子或鱼形的饰物。

整个纹样抓住了头面纹饰、表情这两个最基本的关键。

不求形体逼肖而用圆形、三角形、曲线等几何形把握人面的形态特征,用线描和平涂的手法构成。

图形本身的对比形成较强的装饰意味。

整个纹样充分表述了人在自然生活中祈祷丰收和欢庆春的到来时的丰富表情特征,表现出先民们的社会生活和战胜自然的信心。

对这一寓意颇深的图形,学术界众说纷纭,有的从纹样中的鱼形饰物而认为是由鱼而形成的观念或图腾崇拜,但在出土的人面纹中也有不加装饰或以不同物的。

而穗状饰物及鱼形饰物似乎可以认为与欢庆春天到来有关。

对髻两侧的装饰,那些上翘的饰物,又使人联想起自古以来中国人冠上的带饰或帽翅,这是否是中华远古纹面习俗形成的牢固审美观念的迁延?人面鱼纹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一带发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图形图案,学者们对此图案的解释众说纷纭,现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图腾说。

明代鱼盘的鉴别

明代鱼盘的鉴别

明代鱼盘的鉴别1. 引言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

明代瓷器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鱼盘作为明代瓷器中的一种常见器型,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鱼盘的形制特征、装饰风格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对明代鱼盘进行鉴别和研究。

2. 鱼盘的形制特征鱼盘是一种盛放鱼类的陶瓷器皿,其形制特征在明代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一般而言,明代鱼盘的形制特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2.1 外形明代鱼盘的外形一般呈扁圆形或长方形,边缘略微翘起,有时还带有一对侧耳。

整体呈现出简洁、流畅的线条,给人以舒适、和谐的美感。

2.2 底部明代鱼盘的底部一般为平底或稍微凹陷,有时还会有一定的凸起,以增加稳定性。

底部通常有底款或款识,可以通过款识的内容和书写风格来判断鱼盘的年代和制作地区。

2.3 内部结构明代鱼盘的内部结构一般呈现出一个或多个鱼形的凹陷,用于盛放鱼类。

鱼形凹陷的形状和大小有所不同,但一般都能清晰地辨认出来。

鱼形凹陷的边缘通常会有细致的雕刻或绘画,用以增加鱼盘的装饰效果。

3. 鱼盘的装饰风格明代鱼盘的装饰风格多种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艺术审美的特点。

从装饰风格可以进一步鉴别和研究明代鱼盘。

3.1 青花鱼盘青花鱼盘是明代鱼盘中最常见的一种装饰风格。

它以青花为主要装饰手法,采用蓝色的颜料在白瓷胎上绘制各种图案,如花卉、山水、人物等。

青花鱼盘的青花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层次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2 彩绘鱼盘彩绘鱼盘是明代鱼盘中另一种常见的装饰风格。

它采用多种彩色颜料在白瓷胎上进行绘制,色彩鲜艳、明快。

彩绘鱼盘的图案多样化,常见的有花卉、鱼虾、山水等,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觉。

3.3 勾线鱼盘勾线鱼盘是明代鱼盘中一种较为简约的装饰风格。

它采用黑色颜料在白瓷胎上进行勾线绘制,线条简洁、流畅,给人以简约、大方的美感。

勾线鱼盘的装饰常以简单的几何图案为主,不过多地进行细节的渲染。

鱼纹演变资料

鱼纹演变资料

2 、双鱼的渐递变异(如图9 )
由双鱼上下并列连体向圆形转化,部分保持三角 形特点,有一种含蓄的构成美。其最大特点是突出形的 虚与实,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手法,它充分说明了造型 不能孤立存在,要相互具有联系,要虚中有实,实中带 虚的交替变异方法,使装饰感觉更富有层次,这也是一 种抽象造型的方法。双鱼并列的连续性变异后,在打散 重组,使其更具艺术表现力,并蕴含丰富的美学规则。
鱼纹装饰的“打散构成”演变:
• “打散构成”是现代构成教
学的比较新的提法,但在彩陶 鱼纹的演变过程中已有所体现 (如图7 )。这种打散鱼纹的 变化方法是先将鱼的自然形态 画出,以线的形式来表现,然 后将鱼组合成多条鱼的并置排 列,转移鱼的位置,使其错位 排列,在原形突出鱼的表面纹 理和与的基本造型中,将鱼移 出,又将鱼的眼睛移出并改成 以点的形式装饰于连续纹样的 空缺部分,然后舍弃边缘的线 条,异化成最后的抽象图形。
彩陶鱼纹饰的演变分析
• 自然形到几何形的转化
有很多线索可以说明这种几何图案花纹 是由鱼形图案演变而来的,彩陶鱼纹的头部 简单概括,渐渐趋向图案化(如图5 :单体 鱼的几何纹演化)运用线与三角形的组合概 括出自然纹样,形成几何化的符号。再如: 双体鱼的上下结合,处理的也是很生动,是 用不同倾斜度交叉直线组成鱼体形状,然后 再这些交叉处的有关三角形内填以黑彩,成 为如图所示的最后演变成的四个相对的黑色 三角形或多个几何形的组合。还有相对的双 鱼纹融合成的图案花纹,体部变化比较复杂 ,相反方向压叠融合的鱼纹(图6 )。这些 都早期鱼纹装饰的代表和典型构成形式。可 以充分说明彩陶抽象纹饰的演化过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鱼纹演变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赏析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赏析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赏析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工艺的杰出代表,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神秘的花纹引起广泛关注。

此盆采用泥土烧制,具有浓厚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展现出古代中国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

首先,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外观设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盆的形状为圆形,底部平坦,边缘圆润。

这种设计不仅实用,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最引人注目的是盆表面的彩绘,人面鱼纹是其主要纹饰。

人面呈圆形,头顶饰有鱼形装饰,嘴巴大张,牙齿外露,眼睛圆睁,鼻梁高挺,耳朵大而饱满。

这种形象设计既神秘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审美观。

其次,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工艺技术也堪称精湛。

盆表面的人面鱼纹采用彩绘技术,颜色丰富,线条流畅。

特别是人面和鱼形的融合,以及各种图案的搭配,都充分展示了古代工艺师的精细工艺和精湛技艺。

此外,盆的烧制技术也十分先进,泥土经过高温烧制,变得坚硬且耐用,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再次,人面鱼纹彩陶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代表了仰韶文化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

同时,它也是研究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技术的重要资料。

通过研究盆的设计和制作技术,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类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念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然而,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艺术性和文化性。

它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

首先,它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瑰宝,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高峰。

其次,它展示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向往。

人面鱼纹的形象寓意深远,被认为寓意着人类对丰收和富饶的祈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此外,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影响力远及今日。

它不仅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高度成就。

同时,它也为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在总结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的价值时,我们不仅应欣赏其精美的设计和工艺技术,更应重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

唐至五代时期出土瓷器鱼纹装饰研究

唐至五代时期出土瓷器鱼纹装饰研究

唐至五代时期出土瓷器鱼纹装饰研究
唐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出土的瓷器数量和品种非常丰富。

在唐代的瓷器中,鱼纹装饰非常普遍,主要出现在青瓷、白瓷以及三彩瓷等品类中。

鱼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吉祥、富贵、团圆的象征意义,因此成为一种常用的纹饰图案。

在唐代的瓷器上,鱼纹装饰多以线条简练的方式表现,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既表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又增加了瓷器的美感和装饰效果。

五代时期是中国瓷器制作技术的重要转折点,瓷器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代时期瓷器的装饰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代时期的瓷器装饰多以花卉、人物、动物等为题材,鲜明的色彩和细腻的纹饰成为其独特的特点。

在五代时期的瓷器中,鱼纹装饰仍然是一种常见的图案,然而与唐代不同的是,五代时期的鱼纹装饰更加生动活泼,呈现出一种更加自由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唐至五代时期出土的瓷器鱼纹装饰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这一时期瓷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和装饰风格的变化。

研究还可以揭示出当时社会风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信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和美术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代陶瓷的鱼纹装饰

唐代陶瓷的鱼纹装饰

浅析唐代陶瓷的鱼纹装饰摘要:陶瓷作为国粹中的精华是中国文化中底蕴最丰富的一种。

陶瓷一经发明就不仅仅展现了它的实用功效而是与文化、艺术相互融入在一起。

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背景孕育了中国独特而又丰富的陶瓷装饰和陶瓷艺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与中国源远流长的鱼纹装饰融合在一起。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顶峰,在这个阶段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陶瓷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代表意义。

关键词:唐代;陶瓷;鱼纹;装饰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54-01陶瓷鱼纹装饰在中国古代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文化观念的变化、人们审美意识的不同以及陶瓷工艺的发展,陶瓷鱼纹装饰的特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形式,鱼纹装饰的涵义、鱼纹装饰的形态、鱼纹装饰的表现技法、鱼纹装饰构图方式、鱼纹装饰的色彩等各方面均有变化。

鱼纹装饰作为我国传统的陶瓷装饰纹样之一,一直受到陶瓷学术界的重视。

一、唐代陶瓷与鱼纹装饰(一)唐代陶瓷的概况唐代陶瓷有了很大的发展,瓷器的器类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制作精细,远远超越前代。

《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

”这时的制瓷中心都有了窑名,这反映了制瓷的兴盛和不同的艺术特色。

并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一般以“南青北白”概称之。

总体来说,唐代是陶瓷蓬勃发展的时期。

(二)鱼纹装饰鱼纹装饰是刻、画在器物表面,对器物起装饰作用,表现方式为鱼的形态装饰图案,鱼纹是一种传统寓意纹样,具有生殖繁盛、多子多孙、年年有余的美好象征意义。

鱼纹装饰具有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的装饰纹样是一些由鱼的形象抽象概括成的几何纹样。

半坡的彩陶纹饰演变是从写实的鱼纹到抽象的三角形的过程。

秦汉时期官宦妇人乘坐的车称为鱼轩,以绢帛写信装在鱼腹中传递称为鱼书。

隋唐时朝廷发给文武百官的鱼符,唐宋两朝作为发兵凭证的鱼契,唐代颇为盛行的鱼形锁。

临潼姜寨人面鱼纹盆作品赏析500字

临潼姜寨人面鱼纹盆作品赏析500字

临潼姜寨人面鱼纹盆作品赏析一、作品背景临潼姜寨人面鱼纹盆是我国陕西省临潼区姜寨镇的传统陶瓷作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姜寨镇被誉为“我国古陶都”,盆器铺就了姜寨镇的灿烂历史。

人面鱼纹盆作为姜寨镇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精美绝伦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了一种珍贵的艺术品和收藏品。

二、作品特点1.造型独特:人面鱼纹盆的造型独特别致,盆身呈圆形,盆口边缘饰以精美的人面和鱼纹,线条流畅自然,给人一种大气稳重的感觉。

整个造型简洁大方,却又不失精致精美之感。

2.工艺精湛:人面鱼纹盆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首先需要选用上好的陶土材料,经过精心搅拌和筛选,制成坯体。

然后在坯体上进行精细雕刻和雕琢,处理出人面和鱼的形象,并加以彩绘和釉烧。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多次烧制,工艺繁琐复杂。

这其中需要的雕刻和彩绘技术都是极为高超的,只有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和对陶瓷工艺的深入研究,才能够制作出如此精美的人面鱼纹盆作品。

三、作品价值人面鱼纹盆作为姜寨镇的传统工艺品,不仅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更是体现了当地深厚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陶艺人的心血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珍贵遗产。

人面鱼纹盆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市场需求量大,备受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青睐。

临潼姜寨人面鱼纹盆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珍贵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我国陶瓷艺术的瑰宝。

在今天工业化生产的大环境下,这些传统手工艺品更显得尤为珍贵和难能可贵。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来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手工艺品,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作品传承与保护人面鱼纹盆作为我国陶瓷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传承和保护压力。

1.传承困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冲击,许多传统手工艺品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人面鱼纹盆的制作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和对陶瓷工艺的深入研究,而如今社会上愿意从事这项艰苦工作并愿意传承这一技艺的人逐渐减少,加之市场的需求和传统手工制作的成本、周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使得人面鱼纹盆等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面临诸多困难。

中国古代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中国古代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中国古代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不定和隋代的时间过于短暂,唐代就成为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陶瓷蓬勃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

唐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绘画和雕塑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对陶瓷鱼纹装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鱼纹装饰由陶器向瓷器上的逐步转移,鱼纹装饰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时期。

2鱼纹装饰的涵义日趋世俗化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鱼纹装饰开始较多地出现于陶瓷器上,其涵义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一种原因是当时普通阶层的人们更多地希望生活富裕宽绰,期望年年(连年)有余的思想观念;另一个原因是唐代皇帝姓“李”,“鲤”同“李”为谐音,故唐代多喜爱鲤鱼,皇室之中以鲤为佩,兵符也改用鲤符,将鲤鱼视为祥瑞。

由此,鱼纹装饰中的吉祥涵义逐渐显现,崇拜和信仰的象征性逐步淡化,世俗化的趋势得到增强。

3继续完善在陶器上的装饰唐代早期陶器上的鱼纹装饰以单色釉为主,之后逐步向多色釉发展,并且出现了三彩装饰。

三彩陶器的最大特色在于高度发挥了低温铅釉的性能,运用黄、红、蓝、褐等色釉,制作成复杂、华美的装饰。

图1为唐三彩鱼纹盘,盘内绘鱼纹和植物纹组成的适合纹样,并施以黄、绿色的釉。

1/ 44探求鱼纹在瓷器上的装饰技法和装饰形式4.1 鱼纹在瓷器上的装饰技法瓷器由瓷土上釉后,经过高温烧制而成,材质坚硬,表面光滑,和陶器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烧制技术日趋完美,烧制范围日趋扩大,色彩以单色釉为主,这一时期的鱼纹采用刻划的技法用于瓷器装饰,如西晋青瓷双鱼纹洗(图2)。

洗的内部中心刻有双鱼纹。

唐代鱼纹装饰出现了模印贴花的装饰技法,模印贴花是一种模仿金银器中的捶制镶嵌技术的方法,可以制造出浮雕的立体效果。

图3为唐代青釉贴印双鱼纹执壶,该壶的柄及双系下饰有经过模印后贴印上去的双鱼纹,双鱼纹呈对称的形状,并利用积釉的厚薄,显现双鱼的鳞翅,构图简洁,线条有力。

唐代中期以后,长沙窑最先发明了陶瓷釉下彩绘。

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

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

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人面鱼纹盆》是中国唐代时期的青瓷盆,流传至今,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瑰宝。

它的线条表现力极强,充满了美感。

下文将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

《人面鱼纹盆》线条的美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线条的流畅和韵律感。

整个盆身线条流畅自然,没有任何生硬与突兀之感。

从盆底到盆沿,线条呈现出一种流畅的曲线,犹如一条优美的江河轨迹。

这种流畅和韵律感使观者感受到一种安详和自然的美。

线条的变化和对比。

《人面鱼纹盆》在线条的处理上注重变化和对比。

线条既有弯曲的曲线,又有直线的直角,既有厚重的粗线,又有轻盈的细线。

这种线条的变化和对比,使整个盆身更加丰富多样,增添了趣味和层次感。

观者在欣赏这种线条的时候可以发现到其中的各种细节和变化,这种发现的乐趣也是线条美感的一部分。

线条的纹理和质感。

《人面鱼纹盆》的线条纹理非常细致,可以清晰地看到其水波纹和鱼鳞纹。

这种线条纹理的存在,使整个盆身具有了一种质感和立体感。

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和观察盆身的纹理,感受到线条的变化和质感带来的美。

线条的造型和意境。

《人面鱼纹盆》线条的造型非常富有韵律感和艺术感。

盆底的线条呈现出一个鱼的形状,盆半高度的部分有人面纹和鱼纹交替出现,非常具有装饰性和艺术性。

这些线条的造型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和描绘。

通过这些线条的造型,观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对艺术的追求。

《人面鱼纹盆》以其线条的美感成为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瑰宝。

线条的流畅和韵律感、线条的变化和对比、线条的纹理和质感以及线条的造型和意境,都使观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不同的美。

通过欣赏和体验这些线条的美感,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和欣赏也能够得到提升。

唐至五代时期出土瓷器鱼纹装饰研究

唐至五代时期出土瓷器鱼纹装饰研究

【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108Vol.176鱼纹作为一种常见的装饰内容,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瓷器在中国古代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在瓷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融入了对生活审美的需求,即装饰的应用。

随着唐以后瓷器生产规模的扩大,鱼纹作为一种装饰图案开始日益普及。

笔者以《中国出土瓷器全集》中收录的出土瓷器为样本,对唐至五代时期的瓷器鱼纹装饰进行分析。

1 鱼纹装饰的社会文化内涵鱼纹是中国瓷器上的传统装饰内容,深受人们喜爱,有虔诚的宗教信仰,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鱼纹作为一种装饰图案,被先民赋予了各种寓意,如“多子多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姻缘和美”“金玉满堂”“鲤鱼跳龙门”等美好寓意。

正是这些美好寓意使人们对其喜闻乐见,使鱼纹装饰题材有发展的源动力。

唐朝时期,瓷器逐步发展形成了南北名窑繁荣的局面。

唐代“李”为国姓,“李”与“鲤”谐音,鲤鱼成为国鱼,备受推崇。

此外,道教在唐朝为皇室的主要信仰,鱼是道教中的圣物。

装饰器物上的鱼纹也是唐朝尚鱼的一个充分体现,唐玄宗甚至下诏禁捕鲤鱼。

《酉阳杂俎》说:“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

”唐代还将鱼作为兵符等信物的形状。

2 唐代不同窑口出土的鱼纹瓷器特征2.1 越窑唐代越窑制瓷作坊集中于上虞、余姚、宁波等地。

唐代中期时,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和需求的增加,瓷厂迅速扩大,黄岩、临海等地也相继建立瓷窑,形成一定的瓷业系统,窑场林立,瓷器产量巨大。

这一时期,越窑瓷器有鱼纹装饰纹样,如青釉模印贴双鱼纹壶,整体釉色以青色为主,造型淳朴,采用模印贴花的鱼纹装饰,布局对称,瓷器风格有南北朝后期的遗风。

2.2 邢窑刑窑是唐代白瓷的代表窑口。

唐李肇《国史补》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可见其生产规模之大、影响之远。

这一时期的邢窑鱼纹瓷器型饱满且凝重大方,如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的白釉双鱼四系背壶,造型呈双鱼跃起状,鱼头为壶的口、颈、肩部,身为壶首,尾为壶之圈足。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赏析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赏析

. .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盆赏析
仰韶文化也被称之为"彩文化〞。

彩是指在器的、外壁上用含铁量较高的一种矿物质颜料绘制出各种花纹和图案。

彩的纹饰主要有两种:动物纹和不明意图的几何纹。

人面鱼纹盆是彩的代表作之一,画上的人面和鱼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只见人面戴着一尖顶饰物、圆圆的脸、三角形的鼻子,嘴上还衔着两条小鱼。

关于它的含意国外专家看法各异,有近三十种解释,其中较普遍的观点有三种:人面鱼纹是当时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巫师作法时戴的面具,绘在器上的人面鱼纹那么是代替巫师主持祭祀活动的专用图案;当时人口增长率很低,人们希望像鱼一样繁衍子。

不管怎么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和鱼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在人面鱼纹盆的底部还有两个小圆孔,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当时小孩的成活率不是很高,小孩夭折后,父母会把孩子的尸骨放到一个瓮中,再把这个盆扣到瓮的上面,并埋葬在房屋附近。

这两个小孔就是为了方便小孩的灵魂自由出入的,说明人们已经产生了灵魂不灭的观念。

-优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摘要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鱼纹装饰比较特殊的发展阶段,该阶段鱼纹由陶器装饰为主,逐步转向以瓷器装饰为主。

本文从鱼纹装饰的涵义、鱼纹装饰的技法、鱼纹装饰的形式(包括构图方式、鱼纹形态、组合形式)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分析和研究了这一时期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关键词陶瓷,鱼纹,装饰特征
1引言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不定和隋代的时间过于短暂,唐代就成为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陶瓷蓬勃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

唐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绘画和雕塑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对陶瓷鱼纹装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鱼纹装饰由陶器向瓷器上的逐步转移,鱼纹装饰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时期。

2鱼纹装饰的涵义日趋世俗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鱼纹装饰开始较多地
出现于陶瓷器上,其涵义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一种原因是当时普通阶层的人们更多地希望生活富裕宽绰,期望年年(连年)有余的思想观念;另一个原因是唐代皇帝姓“李”,“鲤”同“李”为谐音,故唐代多喜爱鲤鱼,皇室之中以鲤为佩,兵符也改用鲤符,将鲤鱼视为祥瑞。

由此,鱼纹装饰中的吉祥涵义逐渐显现,崇拜和信仰的象征性逐步淡化,世俗化的趋势得到增强。

3继续完善在陶器上的装饰
唐代早期陶器上的鱼纹装饰以单色釉为主,之后逐步向多色釉发展,并且出现了三彩装饰。

三彩陶器的最大特色在于高度发挥了低温铅釉的性能,运用黄、红、蓝、褐等色釉,制作成复杂、华美的装饰。

图1为唐三彩鱼纹盘,盘内绘鱼纹和植物纹组成的适合纹样,并施以黄、绿色的釉。

4探求鱼纹在瓷器上的装饰技法和装饰形式
4.1 鱼纹在瓷器上的装饰技法
瓷器由瓷土上釉后,经过高温烧制而成,材质坚硬,表面光滑,和陶器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魏晋南北朝时期,瓷
器的烧制技术日趋完美,烧制范围日趋扩大,色彩以单色釉为主,这一时期的鱼纹采用刻划的技法用于瓷器装饰,如西晋青瓷双鱼纹洗(图2)。

洗的内部中心刻有双鱼纹。

唐代鱼纹装饰出现了模印贴花的装饰技法,模印贴花是一种模仿金银器中的捶制镶嵌技术的方法,可以制造出浮雕的立体效果。

图3为唐代青釉贴印双鱼纹执壶,该壶的柄及双系下饰有经过模印后贴印上去的双鱼纹,双鱼纹呈对称的形状,并利用积釉的厚薄,显现双鱼的鳞翅,构图简洁,线条有力。

唐代中期以后,长沙窑最先发明了陶瓷釉下彩绘。

釉下彩绘是在坯体上绘纹饰,罩透明釉后入窑一次高温烧制的。

它是后来磁州窑及釉下彩绘的先导,是陶瓷装饰艺术的一项重大的发展。

图4即为唐代长沙窑带有莲叶和莲藕状的鱼纹,彩绘鱼纹呈褐彩,是以铜作为高温着色剂应用到瓷器装饰上的。

4.2 构图方式呈现一定的合理性
这一时期,人们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日用器皿特别是杯盘类的用具逐渐增多,“初盛唐时期,随着人们从席地而坐逐步发展成用桌椅配套座饮、会客,因此许多瓷器从较大器形逐步为端巧多样的造型所代替,施釉也由半釉向满釉发展。

”[1]这种生活方式上和陶瓷造型方面的变化,同样使鱼纹的构图方式相应地出现了变化。

对于壶、瓶类较高的造型,鱼纹多在器物的腹部构图,因这个部位的装饰面积
较大,易于纹样的表现,如图5中的鱼纹。

碗盘类器皿都绘于内壁或内心,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

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多是顺向追逐游动,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

图6为唐代瓷盘上的双鱼纹样,其中的构图即为满花的形式,瓷盘中描绘出两条并列游动于花草之间的双鱼,形态写实,其鱼眼传神,身体肥硕,尾部的描绘表现了鱼在游动过程中的特性。

鱼纹周边绘满了花草纹样,几乎不留一点空白,整个构图显得非常新颖。

可以看出,隋唐时期鱼纹的构图,有单独、散点、对称、满花等等,结构饱满,不但使画面井然有序,而且显得完美统一。

4.3 出现了新的鱼纹形态
这个时期鱼纹形态较为写实,比较生动。

还出现了两种新的鱼纹形态,一种是接近摩羯鱼的鱼纹,如图7为河南偃师杏园出土、唐大历三年鱼纹碗中的鱼纹,鱼纹的嘴部和背鳍都接近于摩羯鱼的形态,但鱼体的大小比例正常,体态丰满,鱼鳞也为排列有序的片状。

另一种则是新鱼种即金鱼的出现,金鱼纹意为金玉满堂,财富丰裕之意,图8为吴越后期越窑青瓷盘中的金鱼纹样,从出现的时间上看,应该为我国陶瓷器装饰中最早的金鱼纹。

盘中的金鱼纹样头部突出了两只大眼睛,鱼须夸张表现为两个小圆环,背部的鱼鳞呈短
小的曲线并且整齐地排列,鱼的尾部大幅度地摆动,一副悠然自得的游动状态。

4.4 鱼纹的组合更加巧妙
随着审美意识的发展,这个时期的鱼纹组合形式,在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多体鱼组合基础上,共用形体的组合方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更为巧妙的组合形式。

图9为唐代浙江慈溪荷花三鱼纹碗,三条鱼纹共用一个鱼头,鱼体组合为菱形形状,整个纹样形态美观,布局合理。

另外,鱼纹和鱼藻纹的组合在这一时期也初见端倪,图10为唐代瓷器上鱼纹与鱼藻纹的组合,尽管鱼藻纹还处在初步成形的阶段,和鱼纹的组合还不够自然,但是,毕竟为以后时期出现的鱼藻纹和鱼纹更好的组合形式作出了探索。

5结束语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相对隆盛的时期,生产力蓬勃上升,经济、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彩绘技法也达到了高度的水平。

随着鱼纹装饰由陶器装饰向瓷器装饰的顺利过渡,逐渐增加了一部分符合生活愿望的形象。

由此,鱼纹装饰开辟了更加写实倾向的装饰性。

参考文献
1 林士民. 青瓷与越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334
Decoration Features of Fish-pattern on Ceramics in the Period of
Wei,Jin,Sui and Tang
Wang Man
(Academy of ArtZhanjiang Normal CollegeZhanjiangGuangdong 524048)
Abstract: The period of Wei,Jin,Sui and Tang, is a special tim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sh-pattern decoration on the ancient Chinese ceramics. In this time,fish-pattern was painted mainly on porcelain.The features of fish-pattern decoration on ceramics in this period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implication, the skill and the form including the composition, the shape, the combination and so on.
Keywords: ceramics,fish-pattern,decoration feat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