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偏位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桩基偏位处理

桩基偏位处理

桩基偏位处理桩基偏位处理是在建设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指的是桩基的位置与设计要求的偏差。

桩基偏位可能会导致结构的不稳定或者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桩基偏位问题十分重要。

为了解决桩基偏位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如全站仪或GPS定位仪,对桩基的位置进行精确测量。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确定桩基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之间的差距,并判断偏位的情况。

一旦确定了桩基的偏位情况,我们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根据桩基偏位的大小和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1. 调整桩基位置:如果偏位较小且不会对整体结构造成严重影响,可以通过调整桩基的位置来解决偏位问题。

这可以通过重新定位桩基或者改变桩基支撑的方式来实现。

调整桩基位置需要精确的施工操作和技术支持,以确保调整后的桩基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 加固桩基:对于偏位较大或者会对整体结构安全造成潜在风险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加固桩基来解决偏位问题。

加固桩基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增加桩基长度、加固桩体、增加桩周围的土体支护等。

加固桩基需要充分考虑土壤条件和结构要求,以确保加固后的桩基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3. 修正结构设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桩基的偏位无法通过调整或加固来解决,我们可能需要修正结构设计。

这可能涉及到修改桩基数量、重新设计桩基的布置方式等。

修正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全面的工程评估和计算,以确保修正后的结构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确保整体工程的安全可靠。

除了以上的处理方法,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桩基偏位处理的注意事项:1. 桩基偏位处理需要遵循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在进行桩基偏位处理之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调查,了解土层情况、地质条件以及建筑结构要求等。

3. 桩基偏位处理需要由专业的工程师或者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操作,确保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灌注桩钢筋偏位处理做法

灌注桩钢筋偏位处理做法

灌注桩钢筋偏位处理做法说实话灌注桩钢筋偏位这个事儿,我一开始做得很糟。

那时候刚接触,根本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才好。

有一次,我看到偏位比较小的时候,我就想试试直接扳回来。

我觉得这个就像把歪了的小树枝扶正一样简单。

但我错了,这个钢筋它在混凝土里面,虽然偏位小,可哪有那么容易扳动。

我这一扳,差点把旁边的混凝土都给弄松动了,这可算是一个大教训。

后来,我又遇到偏位的情况,偏位量稍微大一点了。

我就想,能不能在旁边加钢筋来辅助纠正呢。

我就找了几根合适的钢筋,准备把它和偏位的钢筋连接起来,把它拉回到正确位置。

可是在连接的时候,怎么把它们很好地固定在一起就成了难题。

我试过用铁丝捆绑,但是很不结实,动一动就歪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把我愁坏了。

再后来啊,我学聪明了一点。

如果偏位不是特别大,我首先把偏位钢筋周围的混凝土小心地凿开一部分。

这个凿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就像你在挖宝藏一样,一铲子下去,不能太用劲,不然周围的都得完。

然后呢,我用工具慢慢地把钢筋向正确的位置调整。

调整一点看一下,不要一次调太多,就像挪一个大的家具一样,得一点点来。

调到位之后呢,我就用新的混凝土把凿开的地方补上、填实。

要是偏位很大的话,这种小打小闹肯定不行了。

这时候我就不敢自己瞎弄了。

得请更专业的人来看看,大家一起商量是重新做一部分,还是有其他更靠谱的办法。

像我之前有个项目,钢筋偏得特别离谱,我们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在保证安全和符合规范的前提下,重新调整整个灌注桩的布局设计。

这一步可不容易,要各种计算、评估风险,比如说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有没有影响之类的。

这可不是我一个人能搞定的,还得和结构工程师那些专业人员一起商量一起做。

总之做灌注桩钢筋偏位处理,得小心谨慎,不同的偏位情况处理方法不一样,不能鲁莽行事。

桩孔偏位整改方案

桩孔偏位整改方案

关于挖孔桩偏位的整改方案
1、轴线抽查:
2006年7月20日对挖孔桩轴线进行了抽查,抽查部位A轴1~12轴线总长-8mm,中间桩误差有±10mm,E轴1~12轴线总长+70mm,主要误差在8~12轴,立即进行了调整纠偏;1轴1/0A~E轴总长+10mm,12轴1/0A~E轴总长+8mm,中间桩误差±10mm。

2、桩孔偏位
对桩孔进行了部分抽查,抽查中一般偏位10~30mm,但11~1/12轴三根数字轴线孔位偏差较大150mm~300mm(E轴交12轴桩偏位300mm)。

3、处理方案
3.1.对桩偏位大于50mm以上的必须进行整改,整改方法按附图。

附图
3.2.施工过程中必须拉通线定各桩位,各桩位定好后再认真校核各桩孔。

偏位小于50mm的要纠偏,偏位大于50mm以上的要整改。

4、安全措施
有的桩深已达3.0m,一是下部2.0m采用搭架铺板封闭,二是挖上面土填2m。

以保证施工安全,不得高空作业。

整改操作时仍按原施工方案,从上至下分段操作。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边防检查站项目部
2006年7月21日。

桩偏位处理

桩偏位处理

砖偏位后承台、砖胎模处理本工程工程桩直径d=900,对于2桩承台、3桩承台及多桩承台边桩,允许偏差为120mm;为保证本工程桩基工程质量,对本工程内工程桩桩位有偏移时,承台及砖胎模做如下处理:1.当桩中心位置有所偏移,但都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时,承台不需做任何调整,继续按照原图施工。

2.对于桩承台,当桩集体偏位大于120mm时,扩大承台尺寸,将桩偏向方向这一侧承台边沿扩大至与桩偏离方向对称,即在砌砖胎模时保持桩偏离方向承台边沿,扩大偏向方向承台边沿,使桩继续处于承台中线位置,保持四个方向对称。

简图如下:图纸桩中心线现场实际桩中心线桩偏向方向桩偏离方向桩偏位移方向图纸承台边至现场实际桩中心线尺寸为L扩大承台尺寸,长度为LL1为桩偏心距离,当L1偏心大于120mm时,扩大承台尺寸,使桩到承台两边沿尺寸对称、相等。

中建三局二公司兴业银行大厦项目部2010年11月10日管桩偏位的两种处理方法来源:考试大【考试大:中国最优秀的考试信息平台】2009年1月22日1 工程概况某住宅小区×幢住宅楼基础,设计采用C60、φ400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93根,桩长24m,桩全截面进入持力层(粘土层)大于3m,采用10+10+4m 焊接接桩,单桩设计承载力标准值550 kN。

打桩完成后,桩顶位于自然地面以下2.5m左右。

该楼土方开挖范围内的土质分层(自上而下)情况为:①杂填土;②粉质粘土,大多为软塑,不能利用;④-1淤泥质粉质粘土属于高压缩性土,其力学性质很差。

该基础所在地原为池塘,其底板位于杂填土与粉质粘土层内,挖土深度约2.8m。

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纵向间距为1.1~1.6m。

先采用机械挖土至桩顶标高以上0.6~0.8m处,然后再采用人工挖掘的方法。

机械挖土时采用一台单斗反铲挖土机,从东向西退挖,一次挖到挖掘深度,土方临时堆放在基坑南侧,高约1.5m,施工十分顺利。

但在人工修挖基槽时,发现西南区域基坑内深黑色的淤泥将地表的粉质粘土拱起,且次日部分桩有偏位现象出现。

桩基偏位的整改措施

桩基偏位的整改措施

桩基偏位的整改措施桩基偏位是指桩基的位置与设计要求或施工图要求有一定偏差。

桩基偏位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整改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桩基偏位的整改措施。

首先,对于桩基偏位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进行测量和分析,确定桩基偏位的具体情况。

这需要借助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等,对桩基的位置进行精确测量,获得偏位的具体数值和方向。

同时,还需要对桩基的承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安全性。

一旦确定了桩基的偏位情况和安全性评估,下一步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首先,针对桩基偏位问题,可以选择进行桩基的重新定位。

通过将偏位的桩基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可以恢复桩基的设计要求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和工具,如大型起重机、推土机等,来实施桩基的移位工作。

除了桩基的重新定位外,还可以考虑采取加固措施来解决桩基偏位的问题。

例如,可以在偏位较大的地方设置加固桩,通过加固桩与原桩基之间的连接,来提高桩基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对桩基进行增加或修改,以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加固措施的有效性。

此外,对于桩基偏位问题的整改,还需要进行建筑物的结构分析和设计优化。

通过分析建筑物的结构系统,确定桩基偏位对整体结构的影响,进而优化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抗倾覆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这需要借助结构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桩基偏位问题的结构分析和设计优化。

总之,桩基偏位是一项严重的问题,必须进行整改。

通过测量和分析、桩基的重新定位、加固措施的采取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分析和设计优化,可以解决桩基偏位问题,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但在整改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质量安全。

建筑桩基偏位处理方案

建筑桩基偏位处理方案

建筑桩基偏位处理方案建筑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偏位现象,这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桩基偏位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土壤条件、施工方法、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等。

如果不及时处理,桩基偏位可能会对结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建筑桩基偏位处理十分重要。

建筑桩基偏位的处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偏位检测:建筑桩基偏位处理的第一步是进行偏位检测。

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对桩基进行测量和检测,确定桩基的实际偏位情况。

这个步骤非常关键,只有准确了解桩基的偏位情况,才能制定出合适的处理方案。

2.分析原因:在偏位检测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分析偏位的原因。

桩基偏位可能由土壤条件不良、施工方法不当、桩身设计不合理等多种因素造成。

只有找到偏位的根本原因,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处理方案。

3.制定处理方案:根据偏位原因进行分析,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出合适的处理方案。

处理方案可能包括桩基加固、重新打桩、平顶处理等。

不同的偏位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方案。

4.施工实施:制定好处理方案后,需要进行施工实施。

根据方案要求,对偏位的桩基进行加固或重新调整。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方案提供的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5.监测评估:在处理完桩基偏位后,还需要进行监测评估。

通过对加固后的桩基进行监测,以确保处理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和结构安全要求。

监测评估主要包括对桩基的沉降、倾斜、变形等指标进行监测和比较,评估加固效果。

总结起来,建筑桩基偏位处理方案主要包括偏位检测、原因分析、制定处理方案、施工实施和监测评估等步骤。

通过科学的处理方案和规范的施工操作,可以保证桩基偏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也为后续的施工和使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因此,在桩基偏位处理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各方的合作,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并及时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保证处理效果的有效性。

桩位偏差处理

桩位偏差处理

桩位偏差处理我们需要确定桩位偏差的原因。

桩位偏差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施工误差或设计错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在处理桩位偏差之前,我们需要对其原因进行仔细分析,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确定桩位偏差的原因后,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 调整桩位:如果桩位偏差不大且不会对建筑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可以考虑对桩位进行适当调整。

调整桩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以采用移动桩体或重新布置桩位的方式。

2. 修正设计:如果桩位偏差较大或无法通过调整桩位来解决,可能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正。

修正设计时需要考虑桩位偏差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补偿措施:在处理桩位偏差时,我们还可以考虑采取一些补偿措施。

例如,在桩位偏差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其他结构的支撑或加固措施,以弥补桩位偏差可能带来的影响。

4. 质量控制:桩位偏差的出现可能与施工质量有关,因此在处理桩位偏差时,我们还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5. 后续监测:在处理桩位偏差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后续的监测工作。

通过定期监测桩位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处理桩位偏差时,我们还需要注重沟通和协调。

桩位偏差往往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建立起施工方、监理方和设计方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合作和协作,才能有效地处理桩位偏差的问题。

桩位偏差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

通过仔细分析桩位偏差的原因,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加强质量控制和后续监测工作,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桩位偏差带来的问题,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解决问题,也是处理桩位偏差的重要环节。

桩位偏差处理

桩位偏差处理

桩位偏差处理
在建设过程中,桩位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当桩位偏差较小时,可以通过简单的调整来解决问题。

但是,当桩位偏差较大时,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来处理。

本文将介绍桩位偏差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处理方法:
1.调整桩位:当桩位偏差较小时,可以通过移动桩位来调整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偏差较小的情况,但是需要注意不要移动太远,以免影响其他部分的施工。

2.重打桩位:当桩位偏差较大时,需要重新打桩。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设计桩位,以确保新的桩位位置正确。

3.局部加固:当桩位偏差较大而且无法重新打桩时,可以在偏差较大的位置加固。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加固后的结构安全可靠。

注意事项:
1.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如果发现桩位偏差,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以避免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

2.在处理桩位偏差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

比如,如果周围地形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测和分析,以确保处理后的桩位位置正确。

3.在进行桩位偏差处理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
故。

总之,桩位偏差处理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作,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可靠。

桩基偏位处理方案 (2)

桩基偏位处理方案 (2)

桩基偏位处理方案桩基偏位处理方案一、存在问题K4565+340甲玛大桥33#墩桩基偏位,其中33#-0桩基沿路线方向偏移-10cm,向右偏移4cm;33#—2桩基沿路线方向偏移-15cm,向右偏移10cm,详见桩基偏位示意图。

二、分析问题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桩基偏位应不大于5cm,现针对甲玛大桥33#-0、33#-2桩基偏位问题,经分析、研究,其主要原因是桩基中心不在同一轴线上,导致受力发生变化。

三、解决方案对于甲玛大桥33#墩桩基偏位问题,经受力验算,现提出一套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1)用挖掘机在桩头范围内,挖出一个基底4×4m宽的基坑,深度按照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放出坡度,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从帽梁底部向下破除3m桩头,桩头破除到指定标高后,清理基底。

在破除后的桩头上,接一个桩帽,桩帽尺寸2。

6m(长)×2.6m(宽)×2m(高).桩帽的中心线与设计桩基中心线保持一致,然后在桩帽上接一个直径1。

3m,长1m的短柱,短柱中心与桩帽中心和桩基设计中心在同一轴线上(详见图一)。

(3)桩帽应埋入天然地面以下50cm,且因本桥墩位于G318桥梁下河道冲击范围内,须改移河道以避免冲刷对桩长的影响。

(4)在桩帽施工前,对桩帽角点坐标进行复核,确保无误.(5)桩帽钢筋采用92根28、25根20、26根16钢筋布置而成(附桩帽钢筋布置图)。

(6)短柱钢筋采用25、22、φ16钢筋布置而成,短柱钢筋伸入桩帽1。

2m,伸入帽梁1m(附短柱钢筋布置图)。

图一:四、预防及控制措施(1)在钻孔过程中,要经常复核桩位,保证在钻孔过程中桩位准确,出现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并复核保护桩。

(2)钢筋笼安装完毕后,及时通知测量队复核,校正钢筋笼,然后定位加固.加固时,可以采用Φ20钢筋在三个方向把调整后的钢筋笼点焊在护筒上。

(3)在灌注混凝土时,严禁导管或料斗碰撞钢筋笼,发生碰撞后,利用保护桩及时复核。

CFG桩偏位处理

CFG桩偏位处理

CFG桩偏位,未达到设计标高处理方案工程名称:公租房(1#楼)一.于设计标高相差大于50cm的CFG桩,在桩周边扩大20cm,往下挖深1m, 桩头清理干净,凿毛,后用比原设计砼标号高一等级的砼进行浇筑补桩。

二.于设计标高相差小于50cm的CFG桩,在桩周边扩大20cm,往下挖深50cm,桩头清洗干净,凿毛,后用比原设计砼标号高一等级的砼进行浇筑补桩。

三.于设计相差偏位大于20cm的CFG桩,在桩周边扩大40cm,往下挖1m, 桩头清洗干净,凿毛,后用比原设计砼标号高一等级的砼进行浇筑补桩。

公租房项目部年10月20号若想一路顺风,请你开心度时光,永葆云淡风轻。

如果遇事解不开心结,过分地追求完美,一味地与自己较真,只会伤心劳神。

万事随缘莫计较,唯求淡泊与安宁。

淡然得与失,珍惜人间情。

与其和自己过不去,不如顺其自然,潇潇洒洒过一生。

若想一路顺风,请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看得开才会快乐,放得下才会轻松。

胸怀要大度,凡事能接纳,对人能包容。

遇有不顺心的人和事,切不可小肚鸡肠,怀恨在胸。

你这里恼怒填胸,可惹你生气的人早已满面春风,试想,你何必再纠结、郁闷、怨言声声!若想一路顺风,请你用微笑掩埋苦痛。

客观事实证明,人生有失就有得,得和失总是相辅相成。

不要感叹自己不幸运,不要抱怨老天不公平,得到的我们感到欣慰,失去的我们一身轻松。

痛苦惋惜无济于事,坦然洒脱一路顺风!若想一路顺风,请你修炼豁达心,大度才能包容。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懂得谦让和谅解,胸襟宽阔人尊敬。

磕磕绊绊全甩弃,和睦相处快乐生。

要善待他人,即使路径狭窄,也要留一步与人行。

拿得起,放得下,才是人生的真性情。

若想一路顺风,请你把自己的心态好好调整。

细节决定成败,心态决定人生,拥有怎样的心态,就会有怎样的生活和心情。

桩基偏位处理方案

桩基偏位处理方案

桩基偏位处理方案333一桩基偏位处理方案一、存在冋题K4565+340甲玛大桥33#墩桩基偏位,其中33#-0桩基沿路线方向偏移 -10cm ,向右偏移4cm ; 33#-2桩基沿路线方向偏移 -15cm ,向右偏移10cm ,详见桩基偏位示意图。

K4565+340甲玛大桥33号轴桩位偏移示意图10 on 〉二、 分析问题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桩基偏位应不大于 5cm ,现针对甲玛大桥 33#-0、33#-2桩基偏位问 题,经分析、研究,其主要原因是桩基中心不在同一轴线上,导致受力发生变化。

三、 解决方案对于甲玛大桥33#墩桩基偏位问题,经受力验算,现提岀一套处理措施,具体如下:(1) 用挖掘机在桩头范围内, 挖岀一个基底4X 4m 宽的基坑,深度按照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放出坡度,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 从帽梁底部向下破除 3m 桩头,桩头破除到指定标咼后,清理基底。

在破除后的桩头 上,接一个桩帽,桩帽尺寸 2.6m (长)X 2.6m (宽)X 2m (高)。

桩帽的中心线与设计桩基中心线保持一致,然后在桩帽上接一个直径1.3m ,长1m 的短柱,短柱中心与桩帽中心和桩基设计 中心在同一轴线上(详见图一)。

(3)桩帽应埋入天然地面以下 50cm ,且因本桥墩位于 G318桥梁下河道冲击范围内,须改13065移河道以避免冲刷对桩长的影响(4) 在桩帽施工前,对桩帽角点坐标进行复核,确保无误。

(5) 桩帽钢筋米用92根丄28、25根20、26根丄16钢筋布置而成(附桩帽钢筋布置图)。

(6) 短柱钢筋米用 丄1m (附短柱钢筋布置图)。

图一:Y ii四、预防及控制措施(1) 在钻孔过程中,要经常复核桩位,保证在钻孔过程中桩位准确,岀现偏差时及时采取 措施调整,并复核保护桩。

(2) 钢筋笼安装完毕后,及时通知测量队复核,校正钢筋笼,然后定位加固。

加固时,可 以采用①20钢筋在三个方向把调整后的钢筋笼点焊在护筒上。

桩基偏位处理

桩基偏位处理

桩基偏位处理桩基偏位处理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桩基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出现偏移,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的过程。

桩基偏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桩基偏位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1. 施工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施工人员在浇灌混凝土或安装钢筋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确的操作,导致桩基出现偏移。

2. 地质条件不均匀:如果地质条件不均匀,地下水位变化大或者存在土体沉降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桩基偏移。

3. 桩基施工时的震动: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了震动桩工艺,可能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力,从而导致桩基偏移。

4. 外力作用:例如地震、风力、水流等外力的作用也可能导致桩基偏移。

针对桩基偏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 调整桩基位置:如果桩基偏移较小,可以通过调整桩基的位置来解决问题。

这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将桩基重新定位到正确的位置。

2. 补强桩基:如果桩基偏移较大,可能需要进行桩基的补强。

这可以通过在原有的桩基周围加固钢筋或灌注增强材料来实现。

补强后的桩基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3. 钻孔桩加固:对于桩基偏移严重的情况,可以采用钻孔桩加固的方法。

这需要在原有的桩基周围进行钻孔,并灌注混凝土形成新的加固桩。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修复桩基的偏移问题。

4. 重新打桩:对于无法修复的严重桩基偏移问题,可能需要重新打桩。

这需要将原有的桩基拆除,重新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打桩。

重新打桩可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桩基偏位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桩基偏位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在选择处理方法时,需要考虑桩基的偏移程度、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用要求等因素。

2. 保证施工质量: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方法,都需要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处理效果符合预期。

桩基偏位专项处理方案

桩基偏位专项处理方案

一、背景桩基偏位是指桩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轴线与设计轴线不符的现象。

桩基偏位可能导致桩基承载能力下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结构安全,针对桩基偏位问题,特制定本专项处理方案。

二、处理原则1. 优先考虑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处理方法。

2. 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处理成本和施工难度。

3. 处理方案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三、处理方法1. 变更轴线位置(1)优点:处理方法简单,不增加任何投资。

(2)缺点:对整体结构设计需作出相应调整,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3)适用性:本方法不仅适用于同向偏位,也同样适用于异向偏位。

但偏位不宜过大,同时,应对上部结构的安全性进行验算。

2. 桩位纠偏(1)优点:基本维持原设计。

(2)缺点:工程量较大,施工复杂,且使摩擦桩承载力相对减低。

(3)适用性:宜用于端承桩(嵌岩桩)。

3. 增设牛腿(1)优点:受力关系明确,返工成本较小,返工工期较短。

(2)适用性:适用于桩基偏位不大且竖向荷载较小的情况。

4. 群桩处理(1)优点:容易保证质量,处理结果比较可靠。

(2)缺点:返工成本大,返工工期长。

(3)适用性:适用于轴线偏位较大的情况。

5. 桩顶植筋(1)优点:容易保证桩基的承载力,返工成本不大,返工工期不长。

(2)适用性:适用于桩基偏位不大且竖向荷载较小的情况。

6. 原位重钻(1)优点:没有后顾之忧。

(2)缺点:所需花费的成本较大,且工期也很长。

四、实施步骤1. 对偏位桩基进行现场检测,确定偏位程度和偏位原因。

2. 根据偏位情况和处理原则,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3.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质量要求和安全措施。

4.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质量。

5. 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做好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

6. 施工完成后,对处理效果进行检验,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五、注意事项1. 在处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桩基偏位处理方法

桩基偏位处理方法

桩基偏位处理方法5.1 变更轴线位置优点:处理方法简单;不增加任何投资。

缺点:从桥的下部看,左右幅不在同一条线上,影响美观;桥梁的跨径发生了改变,尤其是第6跨的实际跨径大于设汁跨径,上部箱梁的安全系数相应地打折扣。

适用性:本方法不仅适用于同向偏位,也同样适用于异向偏位。

但偏位不宜过大,同时,应对上部箱梁的安全性进行验算。

如果出现多根桩横.向(法向)偏位,也可采用此法,则盖粱上的钢筋及砼位置就要相应地发生改变。

如果出现的偏位既有纵向偏位,又有横向偏位,笔者认为不再适用此法。

5.2 桩位纠偏将偏位的桩基周围挖开,将混凝土向下凿除,检查下部的桩身及钢筋笼的轴线位置,一般要查到护筒埋置处。

如果下部的桩身及钢筋笼的轴线偏位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那么上部的钢筋较直,上部按接桩处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如果是支承桩(嵌岩桩)一般对受力影响不大;如果是摩擦桩,因桩身外的土已经不是原装土,因此这一截接桩周围的土对桩基产生的是负摩擦,对桩基的承载力影响较大,必须进行验算。

优点:基本维持原设计。

缺点:返工工作量大,尤其是对于摩擦桩承载力相对减低。

要慎用。

适用性:如前所述,宜用于支承桩(嵌岩桩)。

5.3 桩顶植筋由于桩基轴线偏位,引起桩柱不同心,导致偏心受压,增加附加弯矩和剪力,这是任何一个设汁者都不曾考虑的。

因此,可在桩顶植筋,以抵抗上述附加应力。

具体方法是:在桩基外壁正确桩位处用风镐打眼,深度以钢筋的锚固长度为准,外露长度达伸人柱底50 am以上,与桩基同材同径的钢筋植人,钢筋的周围应加固化剂,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抗拉拔试验。

优点:容易保证桩基的承载力;返工成本不大;返工工期不长。

适用性:适用性较大。

5.4 增设牛腿由于桩柱不同心,上部荷载传下后,容易造成破坏。

可在桩顶增设一个牛腿,将力通过牛腿传到桩基。

优点:受力关系明确;返工成本不大;返工工期不长。

适用性:适用性较大。

5、5 群桩处理可以在偏位桩的两侧重新钻孔成桩,俗称“扁担桩”按群桩处理。

桩基偏位处理方案

桩基偏位处理方案

桩基偏位处理方案桩基偏位处理方案一、存在问题K4565+340甲玛大桥33#墩桩基偏位,其中33#-0桩基沿路线方向偏移-10cm,向右偏移4cm;33#-2桩基沿路线方向偏移-15cm,向右偏移10cm,详见桩基偏位示意图。

二、分析问题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桩基偏位应不大于5cm,现针对甲玛大桥33#-0、33#-2桩基偏位问题,经分析、研究,其主要原因是桩基中心不在同一轴线上,导致受力发生变化。

三、解决方案对于甲玛大桥33#墩桩基偏位问题,经受力验算,现提出一套处理措施,具体如下:(1)用挖掘机在桩头范围内,挖出一个基底4×4m宽的基坑,深度按照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放出坡度,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从帽梁底部向下破除3m桩头,桩头破除到指定标高后,清理基底。

在破除后的桩头上,接一个桩帽,桩帽尺寸2.6m(长)×2.6m(宽)×2m(高)。

桩帽的中心线与设计桩基中心线保持一致,然后在桩帽上接一个直径1.3m,长1m的短柱,短柱中心与桩帽中心和桩基设计中心在同一轴线上(详见图一)。

(3)桩帽应埋入天然地面以下50cm,且因本桥墩位于G318桥梁下河道冲击范围内,须改移河道以避免冲刷对桩长的影响。

(4)在桩帽施工前,对桩帽角点坐标进行复核,确保无误。

(5)桩帽钢筋采用92根28、25根20、26根16钢筋布置而成(附桩帽钢筋布置图)。

(6)短柱钢筋采用25、22、φ16钢筋布置而成,短柱钢筋伸入桩帽1.2m,伸入帽梁1m(附短柱钢筋布置图)。

图一:四、预防及控制措施(1)在钻孔过程中,要经常复核桩位,保证在钻孔过程中桩位准确,出现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并复核保护桩。

(2)钢筋笼安装完毕后,及时通知测量队复核,校正钢筋笼,然后定位加固。

加固时,可以采用Φ20钢筋在三个方向把调整后的钢筋笼点焊在护筒上。

(3)在灌注混凝土时,严禁导管或料斗碰撞钢筋笼,发生碰撞后,利用保护桩及时复核。

预应力管桩偏位处理方案

预应力管桩偏位处理方案

预应力管桩偏位处理方案
预应力管桩偏位处理方案一般采用多种加固措施来纠正偏位,确保预
应力管桩的正确、可靠的施工。

一般而言,处理方案可根据偏位的性质和
程度,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

1.当偏位较小时,一般采取精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来矫正偏位,
如采取起重机移动作业,或在施工时将管桩口部固定等方式;
2.当偏位较大时,一般采取加固措施,如围墙加固、静力加固、机械
加固等来加固管桩;
3.另外,对于偏位不易纠正的情况,可采取替换管桩的方式加以处理,以确保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及施工性能。

最终,在加固施工之前,需根据管桩偏位的具体情况,结合技术和经
济因素,确定最佳加固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可靠。

桩基础偏位处理方案

桩基础偏位处理方案

关于左幅14-2桩基础偏位处理方案
各位领导:
由于我部现场管理不力,致使左幅14-2桩基础在旋挖成桩时,将
横向轴线导向桩误以为中心桩,偏位104cm。

该桩于2014年4月19
日成桩。

当时清理干净桩顶淤泥后发现偏位。

目前该桩类同正常桩一
样进行桩声测,属正常桩。

现针对现状,(设计为单桩Φ160cm+立柱Φ150cm)考虑桩基偏位属
横向外偏104cm,建设在同一横向轴线内侧,补钻等同的桩基1根,
沿地平下(150cm左右)布设450×240×150承台。

通过承台按原中
心桩位嫁接等同Φ150cm立柱。

上述纠偏方案,请求批复为盼。

附.1.桩位实测偏位示意图。

.2.补桩承台布设示意图。

玉元高速公路高仓立交改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年5月6日。

工程桩偏位处理方案

工程桩偏位处理方案

工程桩偏位处理方案1. 工程桩偏位的原因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工程桩偏位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工程桩偏位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对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地下层结构不均匀或者存在松散和软弱地层,都有可能导致桩基的偏位问题。

2)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或者不当,也会导致工程桩的偏位。

比如桩基灌注混凝土浇筑时,未采取正确的抖捣措施,就容易出现偏位现象。

3)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改变,比如降雨、洪水等自然灾害,也会导致工程桩的偏位问题。

2. 工程桩偏位的处理方案在确定了工程桩偏位的原因后,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下面是针对工程桩偏位问题的处理方案:1)调整桩基位置如果工程桩偏位问题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或者外部环境的改变导致的,我们可以采取调整桩基位置的方式来解决。

比如利用推土机等工程机械,对桩基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

2)补强桩基如果工程桩偏位是由于地质条件造成的,我们可以考虑采取补强桩基的方式来解决。

比如通过注浆、灌浆等加固措施,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从而减少偏位问题的发生。

3)更换桩基如果工程桩偏位问题较为严重,无法通过调整或者补强来解决,我们可能需要考虑更换桩基。

这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以确保新的桩基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4)防止偏位的措施为了避免工程桩偏位问题的发生,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防止偏位的措施。

比如在施工前充分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合理选择桩基的位置和类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桩基的稳固性;在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偏位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工程桩偏位问题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难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来解决。

通过对工程桩偏位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工程桩施工和监测的管理,从源头上避免工程桩偏位问题的发生。

桩偏位处理方案

桩偏位处理方案

桩偏位处理方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桩偏位处理方案
本工程工程桩直径为d=800、900、1000, 承台形式有双桩承台、群桩承台,允许偏差为D/6; 为保证本工程桩基工程质量,通过现场测量,发现有钢筋笼偏位和桩蕊偏位,最大桩心偏位为200mm ,对本工程工程桩桩位有偏移时处理方案:
1. 对于双桩承台群桩胎,当桩中偏位大于100mm 且小于200mm 时,接桩时,将钢筋笼往偏位方向调整至允许规范内后再进行浇灌。

2. 对无法调整至规范范围内的桩,需加大承台尺寸,将桩偏向方向这一侧承台边沿扩大至与桩偏离方向对称,使桩继续处于承台中线位置,保持四个方向对称。

简图如下:
L1为桩偏心距离,当L1偏心无法调整时,扩大承台尺寸,使桩到承台两边沿尺寸
、承台下加腋处理。

在工程桩偏移后承台下的空位挖开,将工程桩主筋剥出四根,用4根直径
12的三级钢分别与承台钢筋双面搭接焊接,焊接长度为5d (如图下所示),加腋部位混凝土标号同承台混凝土标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桩偏位的两种处理方法
2007-05-10 14:06 【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1、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幢住宅楼基础,设计采用C60、φ400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93根,桩长24m,桩全截面进入持力层(粘土层)大于3m,采用10+10+4m焊接接桩,单桩设计承载力标准值550 kN.打桩完成后,桩顶位于自然地面以下左右。

该楼土方开挖范围内的土质分层(自上而下)情况为:杂填土;粉质粘土,大多为软塑,不能利用;淤泥质粉质粘土属于高压缩性土,其力学性质很差。

该基础所在地原为池塘,其底板位于杂填土与粉质粘土层内,挖土深度约.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纵向间距为—.先采用机械挖土至桩顶标高以上—处,然后再采用人工挖掘的方法。

机械挖土时采用一台单斗反铲挖土机,从东向西退挖,一次挖到挖掘深度,土方临时堆放在基坑南侧,高约,施工十分顺利。

但在人工修挖基槽时,发现西南区域基坑内深黑色的淤泥将地表的粉质粘土拱起,且次日部分桩有偏位现象出现。

经对桩位的复核,发现偏移量在11—50cm的桩有88根,在51—80cm的桩有14根,>100cm的桩有8根,偏移量的分布有明显的规律,即从南向北递减,从东到西递增。

2、管桩偏位原因及其解决思路
(1)原因分析:该区域原为池塘边缘,南北侧的土质差异较大,北侧的粉质粘土层较好(γ=m3,c=13kPa,φ=°),而南侧的淤泥质粘土层较差(γ=m3,c=,φ=°)。

南侧的堆土压力造成淤泥质粘土向西南区域滑动产生巨大的推挤作用,引起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偏位。

(2)解决思路:为确定被挤偏的桩的损伤程度和完整性,首先对之进行低应变动力检测,发现偏移量小于50cm的桩均未断裂,大部分桩身完整,无明显缺陷,有个别局部开裂,而受损部位均在距桩顶5~10m处;偏移量大于50cm的桩,有明显缺陷,局部开裂较严重。

若采用原桩型进行补桩,则施工工期较长,费用很高,还会引起违约索赔。

因此,同时考虑了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①推顶法(即桩顶施加水平推力)使桩复位。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中公式计算得出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后,再由式Rh=α3EIχoa/Vx得出允许水平推力值(其中χoa为桩顶容许位移,软土取40mm;Vx为桩顶水平位移系数,当α×h(桩长)≥4时取;EI为桩身抗弯刚度),即Rh=.采用小于Rh的水平推力对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桩身是安全的。

施工时先清除桩前侧的土,最大幅度减少所需的水平推力,再采用小于Rh水平推力使偏位的桩复位,就能保证桩的安全。

按上述处理思路施工,工期较短,处理费用约每根3000元。

②锚杆静压桩补桩。

借助于锚杆桩来弥补桩偏位所丧失的部分承载力,并可根据工程桩的实际偏位情况,灵活进行处理。

在浇筑承台时预留好锚杆桩桩孔,其余按原设计进行施工,不会影响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

但平均每根桩处理费用在7000元左右。

根据以上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决定分别情况采用两种方法予以综合处理:即推顶法用于处理偏位小于50cm的管桩,锚杆桩补桩法用于处理偏位大于50cm的管桩。

3、推顶法处理的具体实施
偏移量大于50cm的桩有明显缺陷,不宜采用推顶法,故应用锚杆静压桩补桩法,由于其施工技术比较成熟,在此不再叙述。

下面主要介绍推顶法,其施工设备采用XU-100型地质钻机2台,注浆泵2台,100kN千斤顶4台,高压油泵1台,反力钢架若干米。

施工步骤如下:
(1)钻孔排土。

根据偏位的程度在桩前侧用地质钻机钻1—2个400mm、深24m的孔,插入注浆管,注水造浆,同时排浆清除桩身前侧土体,以有利于用较小的水平推力回复桩位。

(2)安装反力架,就位千斤顶,推桩移位。

用高压注浆管贴紧桩身冲孔,深至持力层,借千斤顶初步推桩移位,要严格控制推挤桩顶移位的速率,以2—5cm/h为宜,完成总偏移量的一半时停30—60min,保持用高压注浆管扩孔,第二次将桩顶推至复位。

(3)桩的固定。

在桩侧的孔穴内,灌入5—25mm碎石,人工插捣致密,注入速凝水泥浆,使桩侧和桩底虚土中的孔隙部分被浆液所充填,散粒被胶结,并较大幅度的增加桩侧和桩底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强度和变形模量,提高桩底土的抗偏荷载能力。

(4)对所有经纠偏处理的桩进行再次低应变检测,以便确定还有缺陷的管桩的损伤位置,然后用高压水冲洗管桩孔至损伤处以下1—2m,排出泥浆,投5—25mm碎石并注入速凝水泥浆,使管内形成牢固的混凝土柱。

这样,不但可加固桩身,保证损伤程度不再加剧,而且能确保开口管桩以全断面承受荷载。

(5)增加沉降观测点,加强对沉降量和沉降差监测。

4、处理效果
(1)据第二次动测的结果分析,在纠偏过程中未造成新的断桩,且桩身的完整性于纠偏后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选择偏位20cm的、>20cm而<50cm的和50cm的三根桩作堆载试验,加载≥Rk 并采用慢速荷载维持法,结果这三根试桩在单桩承载力标准值荷载下的沉降均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均符合设计要求。

(3)该楼竣工一个月后观测,最大沉降量,最小沉降量.
5、结语
本工程实践表明:管桩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偏位,但桩身没有被破坏的,都可以根据各自的偏位程度,考虑采用推顶法和锚杆补桩法。

两种方法均具有施工设备简单,加固机理直观可靠,施工工期短,施工质量容易控制,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