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四种症状
骨质疏松症状、发病机理
![骨质疏松症状、发病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b9a3598748d7c1c709a145ac.png)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为:疼痛,身高缩短、驼背、脆性骨折及呼吸受限等。
1、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症状。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转换高,骨吸收增加。
在骨吸收过程中,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等均会引起全身性骨痛,以腰背痛最为多见。
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即在受外力压迫或非外力性压迫脊椎压缩性骨折,扁平椎、楔椎和鱼椎样变形而引起的腰背痛。
因为疼痛,患者常常卧床,运动减少,常常导致随后出现的周身乏力感,并加速骨量丢失。
2、在无声无息中身高缩短,或者驼背是继腰背痛后出现的重要临床体征之一,有时身高缩短5-20厘米不等。
因此骨质疏松症常被称为“静悄悄的疾病”。
斯诺贝尔骨胶原蛋白。
骨质疏松危害大1、斯诺贝尔骨胶原蛋白提醒广大骨质疏松患者,骨骼脆而弱、骨强度又降低,骨折阈值明显下降,因此,受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容易发生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重的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
好发部位为胸腰段椎体、桡骨远端、肱骨近端、股骨近端、踝关节等。
各种骨折的发生,分别与年龄、女性绝经时间长短及骨质疏松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有些脆性骨折, X线检查可见,有些脆性骨折产生的是微骨折,X线检查难以发现,核磁共振检查往往可见骨挫伤表现。
2、严重骨质疏松症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常常导致脊柱后凸、胸廓畸形,胸腔容量明显下降,有时可引起多个脏器的功能变化,其中呼吸系统的表现尤为突出。
脆性骨折引起的疼痛,常常导致胸廓运动能力下降,也造成呼吸功能下降。
虽然临床病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及紫绀等症状较为少见,但通过肺功能测定可发现呼吸功能受限程度。
单纯补钙并不能解决骨质疏松问题强壮的骨骼需要骨胶原和钙盐相辅相成骨胶原蛋白是一种纤维状蛋白,是胶原蛋白的一种,是人体关节软骨、头软骨、骨小梁的主要成分,是骨骼中有机物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骨胶原可以促进钙磷等钙盐成分在骨骼上的沉积,起到修复骨组织、改善骨质疏松症,所以骨胶原就像骨骼上的钢筋,是维持骨骼韧性和提供骨骼营养的重要物质,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骨骼中物质流失量的80%为骨胶原,仅20%为钙盐,骨骼失去骨胶原的支持,骨结构会变得脆弱,进而引发骨质疏松、骨折等一系列骨骼疾病,所以,骨骼健康不仅仅是补钙老年人骨骼的健康保障——斯诺贝尔骨胶原蛋白II美国著名的营养健康公司美国斯诺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骨胶原蛋白II,除了富含骨胶原蛋白和保留高浓度钙和维生素c的优势配方之外,而且特别添加了对骨骼有益的天然物质——骨碎补,在补充骨胶原蛋白和钙的同时可以帮助促进骨胶原的形成,使骨骼强健而坚硬,柔韧而抗压,不仅能够预防和缓解各种骨病,而且能够为骨骼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治标更治本。
简述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简述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84550c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d.png)
简述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骼结构疏松,导致骨骼易碎和容易出现骨折。
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尤其是女性。
下面将对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进行简述。
1. 骨折
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使得骨折成为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之一。
骨质疏松所造成的骨折通常发生在脊椎、髋部、手腕和肋骨等地方。
这些骨折通常是轻微的碎裂性骨折,但也可能是更严重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2. 身高减少
骨质疏松会导致脊椎骨骼变形和脊椎椎间盘变薄,从而导致身高减少。
这种身高减少通常是渐进的,但一旦身高减少超过2厘米以上,就应该考虑是否患有骨质疏松。
3. 脊柱弯曲
骨质疏松还可能导致脊柱弯曲,这是因为椎体骨质减少和脊柱骨骼变形所造成的。
这种脊柱弯曲通常发生在胸部和腰部,导致患者的身体变形,并且可能引起背部疼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4. 疼痛
骨质疏松可能导致骨骼疼痛,这是因为骨骼结构变得松散和骨折的缘故。
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脊柱、髋部和手腕等地方,而且可能会
伴随着肌肉和关节疼痛。
5. 活动能力下降
骨质疏松还会导致患者的活动能力下降,这是因为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使得患者不敢进行剧烈的运动。
这种活动能力下降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包括骨折、身高减少、脊柱弯曲、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
如果您有以上的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骨质疏松。
及早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避免骨折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观察要点
![骨质疏松观察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f2a113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3.png)
骨质疏松观察要点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质的减少、骨骼变脆和易骨折。
骨质疏松的观察要点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并进一步了解其疾病的发展情况。
以下是骨质疏松观察的要点:1. 年龄和性别: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患上。
因此,观察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具有患病的风险。
2. 骨折史:骨质疏松患者骨骼变脆,容易发生骨折。
观察患者是否有过骨折史,特别是无明显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如脊椎骨折、手腕骨折等,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之一。
3. 身高变化:骨质疏松会引起身高的减少,尤其是脊椎骨质疏松。
观察患者的身高变化情况,特别是是否出现了明显的身高减少或驼背。
4. 体重变化:骨质疏松患者常常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
观察患者的体重是否有明显下降,可以初步判断其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
5. 疼痛症状:骨质疏松患者可能会出现骨痛、关节痛等疼痛症状。
观察患者是否有相关的疼痛症状,以及疼痛的部位和程度。
6. 活动能力: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骼变脆,活动能力可能受到影响。
观察患者的步态、行走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等,可以初步判断其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7. 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的主要手段之一。
观察患者是否接受了骨密度检测,并了解其骨密度检测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其是否患有骨质疏松。
8.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观察患者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结构、运动情况、饮酒和吸烟等习惯,可以初步了解其是否存在引发骨质疏松的不良生活习惯。
9.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影响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
观察患者的家族史,特别是是否有骨质疏松相关的家族史,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存在遗传性骨质疏松的可能性。
10. 其他相关检查:除了骨密度检测外,观察患者是否还接受了其他相关检查,如血钙、血磷、血清激素等检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骨质疏松的情况。
骨质疏松观察的要点包括年龄和性别、骨折史、身高变化、体重变化、疼痛症状、活动能力、骨密度检测、生活方式、遗传因素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ec2c08e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b.png)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
骨质疏松症在中医中多属于肾虚类疾病,辨证分型如下:
1. 肾虚型: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身体乏力、乏力无力、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耳鸣耳聋、性功能减退等。
2. 脾肾两虚型:除肾虚型症状外,还伴有消瘦、面色苍白、食欲减退、大便溏泻、不思饮食、出虚汗等。
3. 阳虚型:主要症状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容易感冒、面色白晰、舌质淡白、脉细弱等。
4. 痰湿互结型:主要症状为身体沉重、关节酸痛、容易疲劳、胸闷咳嗽、痰多黏稠、口干舌燥等。
5. 气阴两虚型:主要症状为气短懒言、干咳少痰、口干口渴、心烦失眠、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
中医方面骨质疏松常见的证型
![中医方面骨质疏松常见的证型](https://img.taocdn.com/s3/m/3868a0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c.png)
中医方面骨质疏松常见的证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骨质疏松的中医定义
二、骨质疏松的中医常见证型
1.肾阳虚证
2.肝肾阴虚证
3.脾肾阳虚证
4.脾胃虚弱证
5.肾阴亏虚证
6.阴虚火旺证
正文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是一种因骨骼失去养分而造成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骨质疏松常见证型有以下几种:
1.肾阳虚证:患者表现为畏寒怕冷、腰背疼痛,遇冷疼痛加重,舌质淡、舌体肥大,脉沉细。
肾阳虚证的主要原因是肾阳不足,导致骨骼失去温煦,从而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
2.肝肾阴虚证:患者形体偏瘦,容易抽筋,眼睛干涩,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质偏红、苔少。
肝肾阴虚证是由于肝肾阴虚,精髓亏损,不能滋养骨骼,导致骨质疏松。
3.脾肾阳虚证:患者畏寒怕冷、腰背疼痛,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大便稀溏或食欲不振。
脾肾阳虚证的原因是脾肾阳气不足,骨骼失去温煦和滋养。
4.脾胃虚弱证: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乏力等症状。
脾胃虚弱证导致骨骼失去营养,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5.肾阴亏虚证:患者腰背部疼痛、足跟痛、驼背、骨折等症状,舌质红、少苔,脉细或略数。
肾阴亏虚证的原因是肾阴不足,不能滋养骨骼。
6.阴虚火旺证:患者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足跟痛、驼背、骨折等症状,同时伴有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失眠等症状,舌质红或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阴虚火旺证的原因是阴液亏损,虚火旺动,骨骼失去滋养。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病因多样,治疗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证型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骨质疏松症常见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常见的临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f6a5c0a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7.png)
骨质疏松症常见的临床表现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患上了骨质疏松,在骨质疏松的早期因为表现不明显,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所以没有及时的治疗,可一旦有明显症状出现,病情往往已十分严重。
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骨质疏松症常见的临床症状吧。
骨质疏松症常见的临床症状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包括局限性疼痛、畸形和骨折。
疼痛多发生在胸段和下腰段,通常和疏松的程度相关,在上下台阶、姿势改变以及震动时可使疼痛加重。
随着骨质疏松的发展,可产生压缩性骨折,椎体从缩性骨折产生后,立即出现该部位的急性锐痛,一般没有明显的外伤史,如果不采取特殊治疗措施在3-4周后可逐渐缓解。
部分骨质疏松较轻患者常无症状,一般在拍X线片时才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
还有一种是背部慢性深部广泛性锐痛,同时还可有全身乏力等,疼痛常因脊住侧弯、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后突引起。
骨折部位以椎体、股骨颈和尺桡骨远端多见。
椎体压缩骨折可导致身高短缩,使胸椎后突症状更加明显,使肋弓和髂嵴之间的距离短缩。
优于胸廓畸形和疼痛,患者的呼吸幅度会有所下降,阻碍肺部的气体交换,而使肺部易感染。
同时由于胸郭畸形还可影响心脏功能。
四肢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有时可出现酸痛,长骨骨折时会导致局部疼痛。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措施1、防止缺钙:防止缺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骨质疏松的日常护理中需要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
如彻夜打游戏、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
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积极锻炼:多进行户外运动。
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钙的吸收。
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3、保持良好心情:骨质疏松的日常护理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
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https://img.taocdn.com/s3/m/529d645d910ef12d2af9e7c6.png)
12健康人生 专题一、骨质疏松症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导致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行性变化,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骨折风险升高的骨骼代谢性疾病。
通俗的来说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骨头内骨组织量减少的疾病。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以腰背痛最为多见,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后疼痛常常加重。
其他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身高改变、驼背、骨折、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腰背痛和感冒、胃肠炎一样常见,因此早期的骨质疏松症常常被人忽略。
而当发生驼背、膝关节挛缩、骨折、胸闷气喘等症状时,往往疾病已经进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并且在普通人的印象中,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才会得的毛病,因此它往往被年轻人自动忽略。
那么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是什么?图1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中骨量较正常减少。
图2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现状二、骨质疏松症的病因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老年人缺钙,只要补充足够的钙,就不会发生骨质疏松。
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骨质疏松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类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有不同的原因,而缺钙只是其中的一种。
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以下两种: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组织退行性改变,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 缺乏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易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文/宋柏杉 孙启才骨质疏松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以腰背痛最为多见,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后疼痛常常加重。
其他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身高改变、驼背、骨折、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13健康人生 专题图3 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继发性骨质疏松常常是因为由其他疾病引起。
能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疾病有很多,最常见的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
甲状旁腺素可以调节人体内的钙、磷代谢,当他分泌过多时可以导致钙从骨组织内流失。
骨质疏松诊断4个标准
![骨质疏松诊断4个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20a7a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b.png)
骨质疏松诊断4个标准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少和骨质变薄,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的诊断对于及早采取治疗和预防骨折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骨质疏松的四个诊断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第一个诊断标准是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是评估骨质疏松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来测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骨密度T值在-1.0以下为骨质疏松,T值在-2.5以下为骨质疏松症。
因此,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二个诊断标准是临床症状和体征。
骨质疏松患者常常出现背痛、身高减小、驼背、易骨折等症状。
此外,医生在体格检查时也可以通过触诊、压痛等方法来发现骨骼的异常情况,从而辅助诊断骨质疏松。
第三个诊断标准是骨折史。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密度减少,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腰椎、髋部和桡骨等部位的骨折。
因此,有无骨折史也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四个诊断标准是实验室检查。
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骨质疏松的可能。
此外,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尿钙的检测也有助于骨质疏松的诊断。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骨密度测定、临床症状和体征、骨折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评估。
只有准确诊断了骨质疏松,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降低骨折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及早发现和治疗这一疾病。
骨痿(骨质疏松症)
![骨痿(骨质疏松症)](https://img.taocdn.com/s3/m/190572f70066f5335b8121b0.png)
骨痿(骨质疏松症)骨萎相当于现代医学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一、疾病名称1、中医:骨萎2、西医:骨质疏松症二、临床症状临床常见腰背疼痛、时有骨痛,或关节酸痛,重者出现身高缩短或驼背,骨折等现象。
三、临证施护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1)、脾气亏虚型1).临床证候:起病缓慢,腰背疼痛,骨折等,四肢酸痛无力,浮肿不适,纳少,便溏,患者多喜暖畏寒舌淡苔白,脉细缓等。
2)、施护:①.病室宜温暖向阳,湿度适宜。
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摔倒,高龄老年外出要有人照顾,着装、行动方便。
严重患者需要卧床休息。
②.艾灸:天枢、中脘、下脘等穴。
③.院内制剂金黄散外敷+TDP照射腰背部。
(2)、肝肾亏虚型1)、临床证候:起病缓慢,腰背疼痛,精血不足,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舌质淡,苔白,脉沉。
2)、施护:①.病室宜通风良好。
②.针灸疗法效果显著,常用穴位有:太阳、风池、百会、阳陵泉、足三里、委中、肩髃、曲池、合谷等。
亦可用维生素B12进行穴位注射。
③.给予中药熏洗。
(科室经验方)(腰部应用熏蒸床;下肢应用腿浴治疗仪)。
2、绝经后骨质疏松症(1)、肝肾亏虚1)、临床证候:冲任不调型:时有骨痛或腰酸背痛下肢无力,急躁欲怒,眩晕,心悸,颜面潮红,月经不调,为女子绝经期,肾虚,阴液亏少,阴虚火旺,冲任不调。
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2)、施护:①.加强绝经后老年女性的骨密度观察测定,以预防为主。
②.疼痛剧烈时候给予耳针、针灸止痛。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③.加强饮食调理,补给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尤其注意钙的摄入,多食植物蛋白质,如豆类制品;辛辣炙煿之品可以助热,当慎用。
④.指导绝经期妇女正确使用激素替代疗法。
(2)、脾气亏虚型1)、临床证候:起病缓慢,腰背疼痛,四肢酸痛无力,浮肿不适,腹胀或痛,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缓等。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及诊断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及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461f20f524ccbff12184e1.png)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及诊断方法作者:沈家维来源:《祝您健康》1995年第10期患了骨质疏松症,好像不断受到小偷的偷窃,长时期地丢失钙。
一旦出现症状,已丧失骨质30%左右。
早期诊断在于细心地自我检查。
主要异常表现是逐渐变矮,驼背,腰背疼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周身疼痛,以及夜间小腿抽筋。
50岁以后的骨折,也常与骨质疏松症有关。
(1)变矮、驼背。
这往往是较早期症状之一。
一般人的身高,大抵与两手之间的间距相等。
若由于骨质萎缩,椎间盘水分减少,脊柱长度就会变短。
驼背往往是在骨质疏松症的偏后期出现,这多半是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
(2)疼痛。
可以表现为肩颈痛,腰背痛,也可以表现为周身游走性痛。
这往往是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广泛劳损的表现。
早期经过适当的休息后缓解,到后期往往要经过治疗才能缓解。
如果外伤出现固定痛,要想到骨折。
(3)小腿夜间抽筋。
一般人体钙的吸收在白天完成。
在夜间,由于身体钙代谢的负平衡,往往会出现短时间低血钙过程,引起小腿抽筋肌痛。
这是提示骨质疏松症进展较快的一个症状,也是绝经期后女性中较易见到的一个症状。
(4)骨折。
这种骨折的出现,外力不一定大。
有些老人乘坐汽车,上下颠簸,即会发生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对于早期诊断仍然缺乏有力的方法。
仍然需要全面综合的进行思考。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方法有:(1)X片检查。
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性,骨小梁间隙增宽。
不过,从X线片上若能看出骨质改变,那说明骨质已丢失了30%以上,已经到了骨质疏松症的中期。
(2)双倍光子骨矿认定仪。
对于松质骨改变有较好的诊断意义,但早期诊断仍欠敏感。
(3)CT脊柱断层摄片。
对较早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价格贵,不能广泛开展应用。
(4)骨活检。
取一定量的骨进行骨矿测定。
需要进行一次小手术,病人一般不乐意接受。
论骨质疏松症与脾胃的关系
![论骨质疏松症与脾胃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0b722c80b4e767f5bcfcedd.png)
论骨质疏松症与脾胃的关系骨质疏松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患者发病期间往往会伴随出现关节疼痛、关节畸形、胸闷等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骨质疏松与脾胃功能等存在直接关系,即脾、肾功能受损是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
本文主要探讨脾胃功能受损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提出遵循“健脾益胃”的原则治疗该疾病,旨在为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脾胃;骨质疏松;健脾益胃骨质疏松是常见的临床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中老年患者是该疾病的高发性人群。
临床研究表明,骨折疏松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若未实施有效的治疗,则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几率。
祖国医学认为,骨折疏松属于“骨痹”、“骨萎”等的范畴,并提出“肾主骨”的理论[1]。
可见,该疾病于肾脏功能受损存在直接一定的关系。
本综述主要探讨了脾胃功能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骨质疏松概述基于骨质疏松症状的基础上,中医学认为,该疾病属于“骨蚀”、“骨痹”等范畴。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阴阳失调是导致患者出现疾病开始。
《千金要方》提出,随着人们的身体机能受损的严重化,脾胃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症状,从而影响蛋白质等的症状吸收,一定程度上讲,会造成骨骼受损症状。
由此可见,脾胃受损是诱发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
2脾胃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岳美中等学者认为,脾、胃、肾三者与人们机能存在直接关系,即脾胃中精气充足,则人们则“神清气爽”,而精气衰竭会造成其周围肾脏组织也出现受损症状,进而使得其出现衰老症状[2] 。
临床研究表明,骨折疏松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
舌质呈白色、关节酸痛、夜不能寐、脉搏细弱等,这些症状都提示患者存在肾气亏损的现象。
《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提出了,脾胃受损,则阳气缺损、营养失调,会造成疾病滋生,进而累积周围器官[3]。
岳美中提出,元气充足则滋养脾胃,进而促使人们不断成长,当阳气不足,则提示肾气不足,进而外邪入侵。
基于“肾主骨”的基础上,当人们出现肾气虚亏症状时,往往会造成骨骼的正常生长。
中医方面骨质疏松常见的证型
![中医方面骨质疏松常见的证型](https://img.taocdn.com/s3/m/e26382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6.png)
中医方面骨质疏松常见的证型摘要:1.骨质疏松的中医定义和病因2.中医对骨质疏松的常见分型3.各种证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正文:一、骨质疏松的中医定义和病因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骼组织逐渐变薄、骨密度降低,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病症。
中医将骨质疏松称为“骨痿”、“骨软”等,认为是由于肾虚、脾虚、肝郁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二、中医对骨质疏松的常见分型中医根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以下几种证型:1.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腰背疼痛,遇冷加重,舌质淡、舌体肥大,脉沉细。
2.肝肾阴虚证: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容易抽筋、眼干涩、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3.脾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腰背疼痛、大便稀溏、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
4.脾胃虚弱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5.肝郁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肢体或脊柱有固定的压痛点、局部疼痛、肿胀、关节活动不利,舌质紫暗、有瘀斑,脉象沉涩。
6.阴阳两虚证:主要表现为骨痛肢冷、腰背疼痛、畏寒喜暖、四肢倦怠乏力,舌质淡、体胖或有齿痕,脉沉无力。
三、各种证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1.肾阳虚证:治疗方法主要是温补肾阳,常用药物有肉桂、附子、杜仲、巴戟天等。
2.肝肾阴虚证:治疗方法主要是滋养肝肾,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黄精等。
3.脾肾阳虚证:治疗方法主要是健脾温肾,常用药物有炙甘草、干姜、人参、白术等。
4.脾胃虚弱证:治疗方法主要是健脾和胃,常用药物有党参、炙甘草、白术、茯苓等。
5.肝郁气滞血瘀型:治疗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常用药物有川芎、桃仁、红花、柴胡等。
6.阴阳两虚证:治疗方法主要是调和阴阳,常用药物有龟板、鳖甲、黄精、枸杞子等。
总之,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注重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骨质疏松的五大症状
![骨质疏松的五大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5a92432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3.png)
前倾,背曲加剧,进而形成驼背,导致身长缩短。 这种症状会
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加剧,同时骨质疏松越严重,驼背的
曲度便会越大,导致膝关节痊挛抽搐。
六、 骨质疏松的治疗
骨质疏松要害较大,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骨质疏松会引
发多方面的并发症,并且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因此,骨质疏
松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一旦发现自己存在骨质疏松的症
患者仰卧的情况下,疼痛感会有所减轻。 但是长时间保持坐
姿,或者保持站立姿势,则会增加疼痛感。 通常情况下,在日
间的疼痛感会有所缓解。 但是在夜间、清晨醒来时疼痛感会
加重。 另外,患者在咳嗽、弯腰、大便用力时以及进行肌肉运
动时疼痛感会加重。 骨质疏松患者在骨量丢失 12% 以上时
便会出现疼痛感,疼痛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困扰,影响患者
轻者无明显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加剧,患者会逐渐出
下降。 除此之外,这种现象还很容易引发肺气肿,其发病率
现相关症状,主要有乏力、骨折、疼痛、呼吸功能下降以及身
高达 40% 左右。 针对老年患者而言,发生肺气肿的概率相对
长缩短等。 下面就骨质疏松的相关症状作简答的介绍。
较低,但是人的肺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老年
状表现,需要及时就医,通过正规的检查来确定治疗措施,切
忌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危害。 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可以
采用药物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调节生活方式的
方法进行治疗。 通常情况下,这对骨质疏松的治疗需要补充
钙剂,及时补充钙,缓解骨丢失,维护骨骼健康。 应尽量采用
膳食补钙的方法,如果通过饮食不能摄入充足的钙质,则应
负荷最大,在身体重量的压迫下,很容易发生变形,导致脊椎
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质疏松的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0d8e90153968011ca30091e2.png)
骨质疏松的症状
一、骨质疏松的症状二、骨质疏松吃什么三、骨质疏松的饮食禁忌
骨质疏松的症状1、骨质疏松的症状体力下降,手足抽搐。
老年妇女雌激素下降,骨质疏松,都会使血钙水平过低,肌肉应激性增加常发生腿抽筋;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很容易缺钙,因此就常发生腿部抽筋。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身体短缩,出现驼背。
日久天长,积少成多,一些椎骨慢慢塌陷,引起身材变矮,弓腰曲背。
可继发腰背疼痛,影响行走、呼吸等多种功能活动。
2、骨质疏松的病情程度之疼痛逐渐明显
腰背部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特有症状,几乎所有骨质疏松症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
骨质疏松症初期,主要表现为腰背部肌肉的无力、酸胀感,然后逐渐加重,由酸胀感转变为慢性疼痛。
患者行走时感到不方便,移动身体感到困难,但又不能确定疼痛的具体部位。
3、骨质疏松的病情程度之背部逐渐弯曲
老年人的背部弯曲俗称“驼背”,与骨质疏松症有直接的关系。
驼背既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又是骨质疏松症的结果。
驼背出现的早晚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与年龄、性别、职业及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一般的讲,女性出现驼背现象早于男性,这与女性更年期以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系。
在70岁以前,年龄越大,驼背越严重;到70岁以后,驼背会停止进展。
营养状况良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和无机盐者,驼背的程度可以减轻。
骨质疏松吃什么1、骨碎补炖猪。
骨质疏松的有什么症状表现
![骨质疏松的有什么症状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4fa1b808a6c30c2259019ec0.png)
骨质疏松的有什么症状表现
骨质疏松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科疾病,它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
骨质疏松受到了外界的作用就会发生骨折,造成系统性的骨病。
但是很多人由于对骨质疏松症状的不了解,导致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因此了解骨质疏松症状有必要。
1.疼痛:此病的患者容易出现腰疼背疼的问题,疼痛一般是从脊柱向背部的两侧扩散,患者一般躺着和坐着时疼痛不明显,如果站的太久或者坐的时间长时疼痛比较严重,白天一般疼痛较轻,晚上和早晨起床时疼痛的厉害。
2.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3.身长缩短:此病的患者另一个比较容易出现的症状是身高缩短,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的脊椎容易变形缩短,因此很多患者的身高平均降低3-6厘米。
因此一些老年朋友的身高矮了一大截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是患上了骨质疏松的问题。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guke/gzssong/10303.html。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指南-等级评审-中医疼痛科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指南-等级评审-中医疼痛科](https://img.taocdn.com/s3/m/d8b1dd2cc8d376eeafaa3150.png)
第三节骨质疏松症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中医药治疗此病,依据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骨痺”、“虚劳”、“骨痿”等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症状与“骨痿”较为相似,将骨质疏松症定性为“骨痿”比较准确。
1、定义包含以下含义:①骨量减少:②骨的显微结构退化:③骨的强度下降: 易骨折处: 腰椎压缩性骨、股骨颈骨折、手腕部骨折2、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无声无息”①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②女性比男性多:绝经后女性激素分泌锐减,加速骨质的流失;③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亦相继上升。
3、骨质疏松是怎么形成的①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②钙的摄入量减少③维生素D不足④身体运动量的减少⑤其它:个体的差异、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疾病,甚至种族、生活地域等因素4、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低体重和低体重指数、家族史、运动量的减少、性激素水平降低、钙的摄入量减少、吸烟、过度饮酒、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5、骨质疏松症有什么症状腰酸背痛、容易骨折、身长缩短、驼背6、如何判断是否有骨质疏松?骨折史、自我判断:危险因素、放射学X光片、骨密度测定。
7、中医如何看待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其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二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中医学中以虚痹证,骨痹证视之。
继发性骨疏松症主要有糖尿甲亢、肾脏疾病等多种疾病引起,散见于医典中消渴、瘿病、水肿、虚劳、痿证等内容中讨论。
骨质疏松症病因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饮食失节,久居寒湿地,起居失节等因素。
病理病机方面,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肝主筋”,由上述原因造成肝肾亏虚,骨髓空虚,筋骨失养,外邪相乘,日久不愈,致骨质疏松症,从而出现腰腿疼,身高变矮,驼背,骨折等症状。
中医认为,“肾主骨”、“腰为肾之府”,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痿”的范畴。
骨质疏松 文章
![骨质疏松 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1cb4df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e.png)
骨质疏松文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也称为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组织数量减少和细胞内质量下降导致骨骼韧性和强度减弱,从而易于发生骨折的慢性骨代谢疾病。
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少,骨结构疏松,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病情。
本文将介绍骨质疏松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希望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一、病因骨质疏松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饮食不良、运动不足、药物副作用等多种因素。
遗传因素是影响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家族史中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更容易患病。
内分泌失调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女性更容易患病,尤其是更年期妇女和老年妇女更容易患病。
饮食不良、缺乏维生素D、钙、磷等元素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运动不足、长期卧床和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等因素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
二、症状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可能会出现疲劳、腰部和腹部的疼痛、骨关节疼痛等不适感觉。
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身高降低、背部弯曲、骨折频发等。
骨质疏松会增加骨折的风险,尤其是髋部、腰部、掌骨等易受损骨的部位更容易发生骨折。
三、预防骨质疏松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以下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些方法:1. 科学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有利于骨骼健康的营养元素,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类等。
2. 合理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提高肌肉的力量,减少骨骼的负荷,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跳舞等。
3. 避免烟酒:烟草、酒精和咖啡因等物质会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应该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
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的迹象,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四、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1. 非药物治疗:包括适度的运动、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质补充等。
骨质疏松患者如何合理用药呢
![骨质疏松患者如何合理用药呢](https://img.taocdn.com/s3/m/ef4b478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e.png)
骨质疏松患者如何合理用药呢现在,骨质疏松不再是罕见疾病了,经过科学医学不断地发展,已经出现许多治疗骨质疏松药物,但是由于患者大多都是老年人,所以指导他们如何用药变得十分重要了。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呢?骨质疏松是不同病因诱发骨骼的骨质的无法正常代谢所诱发的疾病。
主要是年龄越大,骨头内部组织逐渐松垮,骨头不断被腐蚀破坏,骨头不再坚硬,致使患者容易发生骨头全身代谢性骨病。
骨骼松动症已形成我国中老年患病率最大之一,十分困扰着中老年的健康。
也从侧面说明了和年纪有关,在二零一三年,我国五十五岁以上的中老人发生骨骼松动的发病率已达到了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平均每三十名中老年人,就有接近十个骨质疏松症病人。
而男性发病概率则略低于女人的百分之二十五,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之一,十分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
也侧面证明了的发病与年龄息息相关,2013年,我国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的几率为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平均每30个中老年人,就有将近1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
其中男性患病几率略低于女性为25%,而女性患病率为50%。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容易诱发的结果。
2015年,中国由于骨质疏松引发骨折的人数达到212万,引发脊椎骨折的患者121万,大腿骨部位骨折31万。
并且数据呈现逐年上涨的走势。
骨质疏松症及其导致的骨折发病率仍然是居高不下。
二、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是什么呢?(1)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症雌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骨头正常代谢。
女人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不能防御破骨细胞,致使破骨细胞活力十足,如果骨细胞被吞噬,那么骨量流失速度会更快,骨骼组织不再密集,最终演变成骨质疏松。
这也是为什么女性骨质疏松的概率远远高于男性。
(2)老年性骨质疏松老年人分泌性激素的能力下降,激发了破骨细胞之时,还压制了成骨细胞的生产,令骨量大大减少。
在逐渐变老进程中,老年人吸收营养能力不足、各个器官逐渐退化等现象,致使缺少维生素D和钙等。
(3)特发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骼松动的问题目前还不能解决,专家们猜测和孩子骨骼代谢功能不正常,比如孩子骨骼的生长功能很好或者青少年的人忽然增多,骨量增多、骨骼的成长和消化吸收的正比关系遭到了破坏,再或者与孩子钙代谢功能不正常有关。
骨质疏松什么征兆?骨质疏松的5大症状
![骨质疏松什么征兆?骨质疏松的5大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939d5c10580216fc700afd42.png)
骨质疏松什么征兆?骨质疏松的5大症状
一般来说,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都会容易出现骨质出风的症状,其主要表现为体力下降,手足抽搐,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也有人甚至会出现身体缩短以及驼背的现象。
★1.体力下降,手足抽搐
老年妇女雌激素下降,骨质疏松,都会使血钙水平过低,肌肉应激性增加常发生腿抽筋;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很容易缺钙,因此就常发生腿部抽筋。
★2.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 3.身体短缩,出现驼背
日久天长,积少成多,一些椎骨慢慢塌陷,引起身材变矮,弓腰曲背。
可继发腰背疼痛,影响行走、呼吸等多种功能活动。
★ 4.腰酸背痛
感到腰酸背痛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酸痛,同时可感到全身无力。
酸痛部位广泛,且部位可有变化,但与坐、卧、站立或翻身等体位无关,症状时轻时重。
★ 5.脆性骨折
骨折可发生于咳嗽、打喷嚏、大笑、弯腰抱起小孩、屈身捡
拾东西或回头转身时。
由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脆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为髋部、椎骨、腕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有4种发病征兆,你知道吗
【导读】电视中经常报道骨质疏松就用盖中盖高钙片,那么是否是因为我们人体缺钙才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的呢?
什么叫骨质疏松症呢?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
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
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1、活动能力减退,身体关节僵硬,
发现关节活动发僵,身体灵敏度及平衡能力的下降,伸展身体时出现不适,感到容易疲劳,双下肢发沉、动作缓慢时,就要注意避免摔跤了。
2、身高减少,出现驼背。
我相信只要稍微注意生活的人都知道,身高减少,出现驼背这种现象出现最多的就是在老年人的身上了。
由于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曲加剧,所以会出现身高降低,形成驼背现象。
现在的长期对着电脑的上班族就得更加注意了,坐姿的不正确,饮食得不当都是有可能会导致这种现象在你的身上出现的。
3、摔倒。
由于骨骼的僵硬及身体的灵活性降低,导致老年人更易出现摔倒这种事故。
这主要就是因为骨质疏松这种症状的影响。
特别是由于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经发生了骨折,但未感到明显疼痛,不及时就诊,容易耽误治疗。
因此,老人只要跌倒就要及时就诊。
4、周身骨骼疼痛。
这种症状在现在的上班一族应该也是常见的,以腰背痛为主,并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时疼痛减轻,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就得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了。
小编提示:生活中的一些小小征兆都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反映,关注生活点滴,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于骨质疏松的征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骨质疏松的发病,往往与体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因此,大家在平时最好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的征兆,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