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15年版)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学案[2015版]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学案[2015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fcbe3d90c69ec3d5bb757c.png)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目录第一课好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拉钩钩玩具兵进行曲口哨与小狗第二课快乐的一天其多列跳绳快乐的一天第三课祖国您好国旗国旗真美丽聆听《颂祖国》表演唱《同唱一首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四课可爱的动物动物说话快乐的小熊猫咏鹅第五课爱劳动洗手绢大家来劳动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第六课小精灵小青蛙找家小蜻蜓小青蛙野蜂飞舞第七课小小音乐家法国号会跳舞的洋娃娃星光圆舞曲快乐的小笛子第八课过新年龙咚锵新年好小拜年平安夜第一课你的名字叫什么教材分析:《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规整,多为一音一字,词曲结合紧密,以亲切的询问名字的方式,自报姓名,互相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
这首歌作为起始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自然的条件,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歌曲在课本上采用儿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配上活泼的插图,使学生看起来亲切,缩短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学情分析:这是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毕业,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教师要抓住他们好奇、好模仿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教学。
第一堂课必须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规范课堂纪律。
一、教学目标:1、通过“你的名字叫什么”的音乐游戏,鼓励学生落落大方、积极地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对音乐课和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2、能有节奏地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并为儿歌配上自编的简单动作,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
3、用听唱法学会用亲切的声音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用听唱法学会用亲切的声音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三、教学难点:通过“你的名字叫什么”的音乐游戏,鼓励学生能落落大方、积极地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对音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完整教案: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

完整教案: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认识不同的乐器及其声音特点- 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发展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材- 音乐乐器模型或图片- 音乐播放设备- 音乐节奏器或打击乐器- 纸和铅笔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们打招呼,引起他们的注意。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音乐吗?音乐可以用什么表达?”听取学生回答。
探究(15分钟)1. 准备一些乐器模型或图片展示给学生,逐一介绍不同的乐器,并播放相应的乐器声音。
2. 让学生们观察和聆听,引导他们描述不同乐器的外形特点和声音特点。
3. 引导学生们发现乐器声音的高低、强弱和持续时间等要素。
实践(20分钟)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音乐节奏器或打击乐器。
2. 播放一段简单的节奏音乐,让学生们按照节奏敲打乐器。
3. 逐渐加快节奏,挑战学生们跟随节奏进行打击。
4. 引导学生们合作进行打击乐器表演,形成简单的节奏乐曲。
创作(15分钟)1. 引导学生们合作创作一个简单的音乐旋律。
2. 给学生们提供一些音符和空白的音符图案,让他们选择和排列音符来创作旋律。
3. 学生们可以使用纸和铅笔记录自己的创作。
表演与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们依次表演他们的音乐旋律创作。
2. 其他学生可以聆听并给予鼓励和反馈。
教学延伸- 学生们可以进一步学习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并尝试亲自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 引导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法,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收集学生们的音乐创作作品和音乐表演记录,评估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
参考资源- 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材- 音乐乐器模型或图片- 音乐播放设备- 音乐节奏器或打击乐器- 纸和铅笔。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情况分析一、课程介绍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2. 课程内容:本册音乐课程内容包括唱歌、听音乐、学习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和音乐活动等。
3. 课程安排:每课时20分钟,每周2课时。
二、学生情况分析1. 学生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2. 学生音乐基础: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
3. 学生学习目标:通过本册音乐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唱歌、听音乐、学习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和音乐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第二章:唱歌教学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2. 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感受音乐的美妙。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本节课学习一首简单易懂的歌曲,如《小星星》。
2. 歌曲分析: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内容。
1. 热身活动: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如《小燕子》。
2. 歌曲学习:老师示范唱歌曲,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练习唱歌曲。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音准和节奏准确。
2. 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第三章:听音乐教学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真听音乐,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能够通过听音乐,理解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二、教学内容1. 聆听音乐:本节课聆听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如《欢乐颂》。
2. 音乐分析:讲解音乐的节奏、旋律、情感等内容。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拍手,感受音乐的节奏。
2. 音乐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3. 音乐表达:学生通过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认真听音乐,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能够通过听音乐,理解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音高:认识音阶、音级,学会简单的音高标记。
2. 音长:理解音符、休止符的概念,学会简单的节奏表示方法。
3. 音色: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学会用音色来区分乐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模仿、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乐器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音乐元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听一首简单的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
2. 讲解:讲解音高、音长、音色的概念,并用教具进行展示。
3. 实践:让学生模仿教师演奏的音符、节奏,进行音高、音长的练习。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元素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听一首歌曲,尝试分辨音高、音长、音色。
2. 练习用简单的音符、节奏创作一首小歌曲。
第二章:学习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2. 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奏符号: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学会它们的表示方法。
2. 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节奏的演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听、说、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拍手、敲击等动作,帮助学生感受节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听一首有节奏的歌曲,感受节奏的魅力。
2. 讲解:讲解各种节奏符号的概念,并用教具进行展示。
3. 实践:让学生模仿教师演奏的节奏,进行各种节奏的练习。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听一首歌曲,尝试分辨各种节奏符号。
2. 练习用各种节奏符号创作一首小歌曲。
第三章:学习音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符符号,如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等。
2. 培养学生对音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完整教案: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

完整教案: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学目标:- 了解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提供一份完整的教案,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教学内容:-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研究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认识不同乐器和乐器的声音特点- 听取和唱歌简单的儿歌和歌曲- 进行基本的合唱和合奏活动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欢快。
2. 研究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节奏、旋律、音高等。
3. 研究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练,可以使用敲击乐器或身体打拍子的方式进行。
4. 认识不同乐器和乐器的声音特点:教师通过展示不同乐器的图片和演示乐器的声音,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名称和声音特点。
5. 听取和唱歌简单的儿歌和歌曲:教师播放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歌曲,引导学生一起听取和跟唱。
6. 进行基本的合唱和合奏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和合奏活动,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或使用简单的乐器进行演奏。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通过学生的表演和演奏,评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察学生对不同乐器的辨识能力教学资源:- 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材- 音乐乐器图片- 儿歌和歌曲录音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或课后音乐活动,拓宽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 组织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和成果。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使其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学生在合唱和合奏活动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协作完成任务?- 学生对于不同乐器的辨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教学中是否需要增加更多的互动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音乐课程总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第一课《好朋友》一、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2、聆听《口哨与小狗》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4、表演《拉勾勾》二、教学总目标: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习兴趣,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整齐地演唱,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
四、教学难点:三拍子韵律的感受。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2、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老师与同学。
3、聆听《玩具兵进行曲》教学上限:1、能够很快地记住自己的座位。
2、在游戏与学习活动中,大胆、大方地与老师、同学交往。
3、能够随音乐做即兴表演。
教学下限:1、知道自己的座位。
2、学会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够认识几位新朋友。
3、能够专注地聆听音乐。
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安排好座位表2、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演唱与伴奏3、《玩具兵进行曲》欣赏磁带教学过程:一、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1、轻轻地走进音乐教室,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走走看看,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
2、音乐声停,还原成两列队伍。
(在教室内)3、教师给小朋友安排座位,(地板上)每个小朋友要知道自己是几组的,在哪一个位置。
4、认位训练:?解散,走走看看,听到“小燕子”的音乐轻轻飞回自己的座位。
?还原成两排队伍,随《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很有精神地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脚步轻巧,表情可爱。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表格式):5爱劳动大家来劳动

-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图谱、动作示范等,帮助学生记忆歌曲旋律和歌词。
-设计简单易懂的节奏练习,如拍手、敲击乐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掌握节奏。
-采用小组合作练习,教师指导并鼓励学生相互协调、相互帮助,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核心知识点。
另外,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意识到有些学生对劳动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够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劳动的理解,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加入更多关于劳动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劳动的魅力。
-歌曲记忆:一年级学生记忆能力尚在发展,歌曲中歌词和旋律的记忆可能是难点,特别是对旋律的准确记忆。
-节奏同步:对于小学生来说,将动作与节奏同步进行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突破。
-团队协作:在分组合作进行合唱和舞蹈时,如何协调个人与集体的动作,保持整体表演的和谐统一,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举例: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容易混淆歌曲中的相似旋律部分,如“啦~啦~啦~”与其他旋律段的区分;在舞蹈动作中,学生可能会忘记某些动作与特定节奏的对应关系,导致动作与节奏不同步。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劳动的基本概念。劳动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歌曲《大家来劳动》的歌词,它展示了劳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劳动如何带给我们快乐。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旋律记忆和节奏同步,我会通过举例和反复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表格式):5爱劳动大家来劳动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准备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节奏感和音乐记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参与音乐活动的团队精神。
二、学生准备1. 学生需具备基本的音乐听觉和节奏感。
2. 学生需能够配合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三、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2. 音响设备:CD播放器、音响、音乐道具等。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图片等。
四、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等。
2. 学习简单的音乐符号和乐谱知识。
3. 学习基本的音乐演奏技巧:唱歌、跳舞、打击乐器等。
第二章:音乐感知与表现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和音高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感知:通过听音乐、唱歌曲等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 音乐表现:通过唱歌、跳舞、打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
三、教学活动1. 听音乐、唱歌曲:让学生听音乐并跟随歌曲唱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 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和音高的感知能力。
3. 打击乐器演奏:让学生运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听音乐、唱歌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2. 学生音乐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第三章:音乐记忆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掌握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记忆:通过听音乐、唱歌曲等活动,让学生记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音乐节奏:通过打击乐器、舞蹈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和掌握音乐节奏。
一年级音乐人音版教案上册

一年级音乐人音版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倾听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音乐符号和记谱方法3. 简单的旋律和节奏练习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教授音乐符号和记谱方法。
2. 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音乐,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进行简单的旋律和节奏练习。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教授:讲解音乐符号和记谱方法,学生跟随教师模仿。
3. 练习:学生进行简单的旋律和节奏练习,教师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练习成果。
2. 学生能正确识别基本音乐符号,并能够简单演奏或演唱旋律和节奏。
第二章:音阶与和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阶的构成和特点,掌握基本的和弦知识。
2. 培养学生演奏和弦、音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和声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阶的构成和特点2. 和弦的定义和基本类型3. 简单的音阶和和弦练习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阶的构成和特点,教授和弦的定义和基本类型。
2. 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音阶和和弦,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进行简单的音阶和和弦练习。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音阶的构成和特点,引起学生对音阶和和弦的兴趣。
2. 教授:讲解和弦的定义和基本类型,学生跟随教师模仿。
3. 练习:学生进行简单的音阶和和弦练习,教师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练习成果。
2. 学生能正确识别和演奏基本的音阶和和弦。
3. 学生能够感知和欣赏和声的效果。
第三章:节奏与拍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和拍子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基本的节奏符号。
2. 培养学生感知和演奏节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节奏感的培养和欣赏能力。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
2. 音阶、节奏、拍子。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概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演奏。
3. 实践法:学生演唱、演奏和练习。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
2. 讲解音阶、节奏、拍子的概念。
3. 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4. 学生演唱、演奏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音乐的基本元素。
2. 学生能理解音阶、节奏、拍子的概念。
3. 学生能参与演唱、演奏和练习,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学习歌曲1. 让学生学会一首简单的歌曲,培养音乐节奏感。
2. 培养学生合唱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的学习:歌词、旋律、节奏。
2. 合唱的技巧:音准、节奏、和谐。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指挥。
3. 实践法:学生演唱、练习合唱。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让学生熟悉歌曲。
2. 示范演唱和指挥,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学生演唱、练习合唱,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2. 学生能在合唱中保持音准、节奏和和谐。
3. 学生表现出对音乐的热情和合作精神。
第三章:认识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如拍子、节拍等。
2. 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1. 节奏的基本概念:拍子、节拍、节奏型。
2. 节奏的感知和表达:拍手、敲击、唱名。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拍手、敲击、唱名。
3. 实践法:学生实践拍手、敲击、唱名。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拍子、节拍、节奏型的概念。
一年级音乐人音版教案上册

一年级音乐人音版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倾听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如:音高、音长、节奏等。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基本音乐术语3. 音乐欣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基本音乐术语。
2. 示范法:教师演奏乐器,展示音乐的表现力。
3. 视听法: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基本音乐术语,如音高、音长、节奏等。
3. 示范:教师演奏乐器,展示音乐的表现力。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体会音乐的魅力。
5. 欣赏: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基本音乐术语。
3. 学生能通过欣赏,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第二章:认识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的定义和特点,培养他们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节奏进行创作和演奏的能力。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符号,如:强弱、拍子等。
二、教学内容1. 节奏的定义和特点2. 基本节奏符号3. 节奏创作和演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节奏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基本节奏符号。
2. 示范法:教师演奏乐器,展示节奏的表现力。
3.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体会节奏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节奏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节奏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基本节奏符号,如强弱、拍子等。
3. 示范:教师演奏乐器,展示节奏的表现力。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体会节奏的魅力。
5. 创作:学生自己创作节奏,进行演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节奏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基本节奏符号。
3. 学生能通过创作和演奏,展示对节奏的掌握。
第三章:认识音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高的定义和特点,培养他们对音高的感知能力。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准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课程的介绍:音乐课程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
2. 学生音乐的听、唱、动、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和目标。
2. 示范法:教师进行音乐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情况。
第二章:音阶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阶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阶的学习:认识音阶、音阶的构成、音阶的练习。
2. 节奏的练习:认识节奏、节奏的练习、节奏的游戏。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阶的构成和节奏的类型。
2. 实践法:学生进行音阶和节奏的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音阶和节奏掌握情况。
2. 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
第三章:简单音乐符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符号的介绍: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等。
2. 音乐符号的练习:识谱、写谱、演奏。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符号的意义和用法。
2. 实践法:学生进行音乐符号的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音乐符号掌握情况。
2. 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
第四章:歌曲学习与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歌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的学习:歌词的记忆、旋律的掌握、演唱技巧的培养。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音高、音长、节奏、音色等。
2. 音乐的基本技能:唱谱、打拍子、演奏简单乐器等。
3. 音乐欣赏和表现:欣赏经典音乐作品,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歌曲、游戏、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学生能熟练地唱谱、打拍子、演奏简单乐器。
3. 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和表现,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音高和音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音高和音长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高的概念:音的高低,音阶的组成。
2. 音长的概念:音符的种类和时值。
3. 音高和音长的练习:唱谱、打拍子、听音练习等。
三、教学方法1. 通过听音、唱谱、打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知音高和音长的变化。
2. 运用图谱、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3. 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3. 学生能通过听音练习,辨别不同的音高和音长。
第三章:节奏和拍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和拍子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节奏和拍子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奏的概念:节奏的种类和特点。
2. 拍子的概念:拍子的种类和强弱规律。
3. 节奏和拍子的练习:唱谱、打拍子、节奏游戏等。
三、教学方法1. 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节奏和拍子的变化。
2. 运用图谱、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节奏和拍子的概念。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简介与学生准备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音乐教学,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音乐技能和音乐认知。
二、学生准备1. 学生需了解并能够适应课堂纪律和教学要求。
2. 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听、唱、动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分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2. 定期进行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
3. 综合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技能和认知水平。
第二章:音阶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基本的音阶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阶:学习Do、Re、Mi、Fa、Sol、La、Si的基本音阶。
2. 节奏:学习简单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
三、教学活动1. 音阶学习:通过唱名游戏、音阶接龙等活动,让学生熟悉音阶。
2. 节奏学习:通过拍手、敲击等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四、作业与评价1. 回家作业:练习音阶和节奏,家长签字确认。
2. 课堂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三章:歌曲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演唱简单的歌曲。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合唱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学习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歌曲。
2. 合唱练习: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训练。
三、教学活动1. 歌曲学唱:跟唱、分组唱、接龙唱等多种方式学习歌曲。
2. 合唱练习:通过二声部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四、作业与评价1. 回家作业:演唱歌曲,家长签字确认。
2. 课堂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和合唱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四章: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课好朋友学情分析:第一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音乐课。
从整体的水平看,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
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班级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
一年级学生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
从整体水平来看,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
班里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一、小朋友排队进教室,师安排座位。
二、导入1、从今天开始,小朋友就是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了,相信你们一定感到很自豪。
那么在这一学年当中,你们的音乐课就由我来上。
你们知道音乐课都学些什么吗?对这位小朋友说的非常好。
我们将学唱歌、跳舞、做游戏。
我想每上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上音乐的。
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板书“廖”,这是老师的姓,以后小朋友就叫我“廖老师”。
2、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三、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进行表演。
1、师:小朋友你们一定想知道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吧?我们先来学唱一首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你的名字叫什么》。
学会了这首歌之后,你就可以用歌声去认识其他的小朋友了。
你们想学吗?2、听录音,让学生学会聆听。
3、师范唱,给学生完整的歌曲感受。
学生在听时可轻轻拍着手合上歌曲的节拍,心里默唱。
4、跟着师琴声轻轻唱。
5、师唱学生回答;学生和学生边唱边问答。
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1、通过音乐会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表演一个自己很拿手的节目: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一定学了唱歌和跳舞,下面老师就让小朋友来比式比式,看看那位小朋友表演的节目好。
一年级音乐人音版教案上册

一年级音乐人音版教案上册一、第一章:认识音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阶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演唱简单的音阶。
2. 教学内容:a. 介绍音阶的定义和组成b. 学习并演唱简单的音阶3. 教学方法:a. 讲解法:讲解音阶的定义和组成b. 示范法:教师演唱音阶,学生跟随演唱c.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唱音阶4. 教学评价:a. 观察学生的演唱情况,判断其对音阶的掌握程度b. 抽查学生对音阶知识的了解程度二、第二章:学习音符和节奏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符和节奏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识谱和演唱简单的歌曲。
2. 教学内容:a. 介绍音符和节奏的定义和分类b. 学习并演唱简单的歌曲3. 教学方法:a. 讲解法:讲解音符和节奏的定义和分类b.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c.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4. 教学评价:a. 观察学生的演唱情况,判断其对音符和节奏的掌握程度b. 抽查学生对歌曲知识的了解程度三、第三章:认识简单的乐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各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2. 教学内容:a. 介绍各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b. 学习并演奏简单的乐器曲目3. 教学方法:a. 讲解法:讲解各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b. 示范法:教师演奏乐器,学生跟随演奏c.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奏乐器4. 教学评价:a. 观察学生的演奏情况,判断其对乐器的掌握程度b. 抽查学生对乐器知识的了解程度四、第四章:音乐欣赏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教学内容:a. 介绍各种类型的音乐特点和风格b. 欣赏并分析经典音乐作品3. 教学方法:a. 讲解法:讲解各种类型音乐的特点和风格b. 示范法:教师播放音乐作品,学生跟随欣赏c.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作品的欣赏心得4. 教学评价:a. 观察学生的欣赏情况,判断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b. 抽查学生对音乐欣赏方法的掌握程度五、第五章:音乐游戏1.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培养音乐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师学科教案(15—16学年度第1学期)
任教学科:音乐
任教年级:一年级
任教老师:陈代霜
巴南区东温泉镇五布学校
课题:好朋友第 1 课时总课时:1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课题:好朋友第 2 课时总课时:2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课题:《快乐的一天》第 1 课时总课时:3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课题:《可爱的动物》第 1 课时总课时:7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课题:《小小音乐家》第 1 课时总课时:12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及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指导思想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我担任一年级的音乐课。
大多数小朋友接受过学前教育,其中一部分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会唱好多歌曲。
多半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美。
学习习惯、心理特点: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
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
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重点放在舞蹈、律动上。
不但能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三、教材分析目前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4)加强实践与创造。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
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
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教学单元内的教学内容是可以灵活组合的,这样就可以用相对长的时间来完成一个教学内容的学习;在教材内容上,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遇到的内容;在学习方法上,是把音乐的学习渗透在音乐活动之中,设计了丰富的音乐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目录第一课好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拉钩钩玩具兵进行曲口哨与小狗第二课快乐的一天其多列跳绳快乐的一天第三课祖国您好国旗国旗真美丽聆听《颂祖国》表演唱《同唱一首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四课可爱的动物动物说话快乐的小熊猫咏鹅第五课爱劳动洗手绢大家来劳动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第六课小精灵小青蛙找家小蜻蜓小青蛙野蜂飞舞第七课小小音乐家法国号会跳舞的洋娃娃星光圆舞曲快乐的小笛子第八课过新年龙咚锵新年好小拜年平安夜第一课 好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教材分析:《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规整,多为一音一字,词曲结合紧密,以亲切的询问名字的方式,自报姓名,互相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
这首歌作为起始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自然的条件,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歌曲在课本上采用儿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配上活泼的插图,使学生看起来亲切,缩短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学情分析:这是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毕业,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教师要抓住他们好奇、好模仿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教学。
第一堂课必须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规范课堂纪律。
一、教学目标:1、通过“你的名字叫什么”的音乐游戏,鼓励学生落落大方、积极地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对音乐课和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2、能有节奏地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并为儿歌配上自编的简单动作,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
3、用听唱法学会用亲切的声音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用听唱法学会用亲切的声音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三、教学难点:通过“你的名字叫什么”的音乐游戏,鼓励学生能落落大方、积极地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对音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四、教学准备:1、教师:录音机、新歌磁带、钢琴、铃鼓、小奖品(自制小鸟)、将座位排成圆。
2、学生:带上美丽的心情。
五、教学过程:(图解:这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小奖品,背面还有赠言哦!)(一)你的名字叫什么1、师:小朋友们,你知道音乐课是干什么的吗?生1:音乐课就是让我们学唱歌的。
生2:你还会教我们跳舞呢!师: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会成为好朋友,一起学习唱歌、跳舞,一起感受美妙的音乐。
2、师:听!(师作聆听的动作)我们来学do re mi,相互认识第一课,你的名字叫什么?(师坐在圈上,边念边律动:拍手拍腿拍手同时和左右同学拍手,反复)你看清楚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吗?生1:动作表示了“拍手、排腿、和左右同学拍手”的律动。
生2:“拍手”有两下的。
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师生一起念儿歌,一起律动。
3、(等到学生念熟了儿歌)师问:那么,你叫什么名字呢?生1:我的名字叫做“韩汀”。
师:你能这样来介绍你自己的名字吗?我叫| 韩汀 |我叫 | 韩汀|生1:我叫| 韩汀 | 我叫 | 韩汀|师:你的名字真好听。
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声她的名字:她叫……集体:他叫| 韩汀 | 他叫 | 韩汀|师:谁再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生2:我叫| 沈天乐 |我叫| 沈天乐 | 小名叫做 | 乐乐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真有节奏感!(一边表扬一边送给她掌声)谁再来?生3:我叫| 梁瑜珂 |我叫| 梁瑜珂|师(惊喜地说):你们看,她的身体都好有音乐韵律!(师说着,有趣地模仿学生身体扭动)生4继续介绍。
师:你们想知道我的名字吗?(说着走到黑板前,板书“我叫|XX X”和“我叫|X X” )并有节奏地介绍自己:我叫 | 罗英 |我叫 |罗英 |。
你们看,名字是两个字的,用节奏X X 介绍,名字是三个字的,就用节奏XX X 来介绍。
让我们一起来介绍自己的名字……集体:我叫|XX X|或我叫|X X|(师用铃鼓打节奏,使全班同学念得更整齐)师:我请男生念一念(男生齐介绍),我请女生念一念(女生齐介绍)。
4、师一边打起铃鼓,一边唱起新歌: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亲切地拉住一位学生的小手)生1:我叫 | 王静怡 |,我叫 | 王静怡 |。
师接着唱:你的名字真好听!(师如此反复抽生2、生3,用歌唱的方法与学生互动,合作完成新歌。
)(图解:老师在课堂上和孩子们的互动。
)(二)你的名字真好听1、师:这就是一首好听的新歌——《你的名字叫什么》,把音乐书翻到第三页(注意捧书姿势的指导)。
让我们来安静地听一听。
生安静地聆听。
在伴奏段落,指导学生的身体随音乐轻轻律动。
2、用听唱法来学唱歌曲。
第一遍学生默唱,第二遍学生轻唱,第三遍学生响亮地唱。
3、师生接力唱歌曲。
先师问生答,再交换。
4、男女生一问一答,再交换。
5、集体跟着琴演唱歌曲。
(图解:自己编的动作真是漂亮,跟着小老师一起来舞蹈吧!)(三)我们都是好朋友1、师:谁愿意来唱一唱?(师从举手的学生中牵起一只小手)你去找个朋友吧!生:高兴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在钢琴伴奏下,两生一问一答表演,再交换。
2、师:你们的歌声真甜美!谁还想来找朋友?(举手的小朋友特别多,我拉起三位学生的小手)去找朋友吧!生:微笑着找到好朋友,三对好朋友一问一答!3、师:我发现谢梦沁小朋友一边唱,一边还在跳呢!谁也能为歌曲编一些动作呢?快点开动脑筋吧!抽两位女生边唱边表演。
师:哈,两位小女生表演得还有点害羞。
谁能更大胆地展示出来?学生纷纷举手,我又随机抽取几位同学展示。
其中有位女生表现得特别优秀。
师:哇,老师发现了一位小老师,请她带领我们来跳一跳。
(我兴奋地拉起了王增仪小朋友的手)在王增仪的领舞下,学生们在钢琴伴奏声中兴奋地边唱边跳。
4、游戏《找朋友》师:让我们一起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也可以来找老师做朋友哦!学生集体在《找朋友》的伴奏下,找到朋友,面对面站好,做“敬个礼、握握手”的动作,开始两生或三生合作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游戏集体玩两遍!(四)友谊花开万里香友谊花开万里香!老师希望大家用能在校园中找到更多的朋友。
让我们出发吧!(听《你的名字叫什么》音乐出教室。
)课后反思:本学期接手一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
这也是我第二次执教一年级的课程,相比第一次上本课《你的名字叫什么》显得顺手多了。
比如在重难点的把握与教学上也能达到相对较好的效果。
通过不断训练、律动,孩子们都能很顺口的用歌曲当中的“X X XX X”节奏来说出自己的名字、唱出自己的名字。
回忆去年上的同一课,虽然孩子们都能唱下来,并且达到了教学的情感目标,但由于方法的传授与灌输没能恰到好处,不但累了自己、繁复了知识点,还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到最后还是会有部分孩子没能用正确的节奏方式念出自己的名字,或是在唱歌的时候不能将自己的名字也按正确的节奏唱出来。
而恰恰这才是本课的重点。
回忆当初、翻看去年的手写课后反思发现,其实要解决重点节奏“X X XX X”并非难事,正如师父所说,只要教师多做示范,将重点句单独示范教学,不断巩固,多让孩子尝试着说说、念念、唱唱,利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来解决重点,一定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果然,通过一年教学的实战学习与磨合,这次的执教顺利的多,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用歌曲中的节奏介绍自己的名字,还能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
孩子们在歌曲的演唱中得到了身心愉悦,并且互相认识了同学,孩子们开心我也很开心。
其次,我发现在欣赏课的教学中,不应自己说的比较多而忽略了孩子的想象与发言,往往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笔很可贵的财富,当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师要会引导学生,并且让孩子发挥想象,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或许他们的答案会让你很惊喜,最后应该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再做评判、做延伸、做讲解,要及时反馈,如果有错了,要及时纠正。
拉钩钩教材分析:《拉勾勾》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歌曲。
3/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拉勾勾是小朋友的一种游戏,游戏时两个人用自己的小拇指勾在一起,口唱歌谣,表示友谊。
作者正是抓住了儿童这一游戏特点,创作了这首歌曲。
歌曲的节奏平稳、舒展,三拍子的运用增加了亲切感,旋律主要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使小曲在变化中统一,形成完整的结构。
歌曲具有天真的想象力,用金勾勾,银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谊的珍贵,教育孩子友爱、团结。
学情分析: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级的孩子尤其特别,他们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但容易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他们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相对可以,但是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
教学目标1、能熟悉《拉勾勾》的旋律,主动学唱这首歌。
2、能自信地创编《拉勾勾》动作表演。
3、通过歌曲的学唱,让学生理解团结友爱重要性,增近师生情感。
教学重点创编《拉勾勾》,增强情感教育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幸福拍手歌》律动按节奏踏入教室(拍手)二、组织教学,听音乐安静师生约定。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
徐老师要送给你们一段欢快的音乐,请把小耳朵竖起来听(教师弹琴:1 1 55 3 3 1 1 5 4 3 2 1—),好听吗?(好听)但是徐老师有个要求当你们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要马上安静下来了,不能有一丁点的声音,能做到吗?(能)好,那徐老师现在就来考考我们一(2)班的小朋友是否能做到。
(老师再次弹奏)哇,做得真棒,记住这段音乐,这是徐老师和我们小朋友的约定,既然是约定,那徐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拉勾勾了。
三、玩拉勾游戏:熟悉歌词和节奏。
1、师边按节奏念歌词边与一学生拉勾勾。
师:金勾勾,银勾勾,小小指头勾一勾。
金勾勾,银勾勾,我们都是好朋友。
2、请两三名学生一起玩。
师:还有谁愿意与老师拉勾勾?好,你来。
3、全体玩拉勾勾游戏。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与徐老师一起玩拉勾勾的游戏呀?(想)伸出你们的小指,跟老师一起念:金勾勾,银勾勾,小小指头勾一勾。
金勾勾,银勾勾,我们都是好朋友。
(为我们自己鼓鼓掌:X X X X X X X X X X)四、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与学生互动。
师:我们玩了拉勾勾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用歌声把它唱出来呀?(想)先听徐老师来唱一唱。
(边唱边表演)2、欣赏音乐为歌曲伴奏。
(拍手、拍腿感受三拍子节奏)师:这首歌曲好听吗?(好听)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为它打打节奏吧(教师示范边唱边拍手拍腿)跟着老师一起做做看:拍手一下,拍腿两下,X X X(强弱弱)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
下面我们跟着音乐一起为它伴奏,提示我们的身体也晃动起来。
3、学生自己创编三拍子的动作进行伴奏。
4、学唱歌曲(1)跟唱歌曲师:哇,加上我们小朋友的伴奏,这首歌曲变得更美了,下面就要用我们优美的声音把它唱出来,老师唱一句,小朋友跟一句,可以吗?(提示徐老师唱时你们不能有一点声音)(2)师生接唱师:小朋友们学得可真快,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合作,我唱前半句:金勾勾,银勾勾,你们唱后半句:小小指头勾一勾,听清楚了吗?(提示看哪位小朋友记得最牢了),我们换一下,小朋友唱前面,老师唱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