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交流课《盘古开天地》听课笔记评课稿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评课稿1

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评课稿1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亲爱的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叫周敏,来。

今天有幸聆听了肖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这一课,听完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教活一字,激活全文。

首先,肖老师巧扣“开”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开”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质疑激趣,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地、兴致勃勃地初读课文后,借助找中心句的学习方法,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创造!接下来肖老师对“创”一字的处理,激活了整篇文章的教学!汉字是有理性的文字,所谓字理,就是指汉字本身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

肖老师引导学生在观察文字演变的过程中理解和识记,无异于帮助学生解开了汉字密码,学生既生动形象地记住了“创”字,又初步感知到盘古创造天地的艰辛,为学生进入文本阅读作出有效的文化和情感铺垫。

我的第二个感受是:写字教学如春风化雨,细腻自然。

课堂上,我尤其喜爱肖老师这样的语言:在板书“盘”这个字时,她说:皿子底要写得稍微矮一些;在讲解“造”字时:“走之儿底的最后一捺要像小女孩的裙摆一样舒展开来。

”在范写“肌“字时,她强调:“肌”的竖撇要稍短,这样就不会打架了。

其实做人也是如此,只有互相谦让,人与人之间才会和谐。

”多么形象,多么亲切的语言啊,就这样赋予了汉字生命力。

规范、整洁的“创造”“肌肤”出现在屏幕上,肖老师引导孩子们静心读,定睛看!读什么?看什么?间架结构、笔画组合;结构的平正,造型的秀美;各部分的穿插,对称;体会汉字的结构美;在这个基础上,很自然地总结出汉字笔画的避让原则,使学生懂得做人也应谦和,水到渠成地落实了识字写字教学的人文性。

在书写过程中,肖老师始终关注孩子们的写字姿势,强调书写时的形体美。

书写讲评,从章法、结构、点画三方面入手,使学生真切的认识到这样写字既正确,又美观。

我的第三点感受是:学法指导,不着痕迹。

肖老师用“学习法宝”来引路,让学生轻松展开学习。

在生字检测环节和典型字教学时,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其共同点,揭示构字的规律,并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盘古开天辟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辟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辟地评课稿《盘古开天地》评课稿刘严霞《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听师老师的课我感触颇多,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老师的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做到以学定教,以学论教,顺学而导。

阅读教学要立足学生,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使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本领,师老师的这堂课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诠释。

二、在表演中体会,在朗读中升华。

让学生在阅读中表演,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因为每天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

师老师让学生根据本文做出动作表演,学生两脚蹬地,两手顶着天。

数秒钟后,师老师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都纷纷说累死了。

老师马上过渡说:“你们坚持了二十秒就感觉累了,可盘古是日覆一日,年覆一年地坚持着……”,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

紧接着,邢老师读道:“一年过去了……”学生接着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

”师老师有读:“一百年过去了……”学生再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

”……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日覆一日,年覆一年”的意思,通过这一设计,水到渠成,不必大费口舌去解释字面的意思。

同时,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感情。

三、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

教学时,师老师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

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发挥想象说“他的(),变成了()。

”做了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师老师注重授之以渔始终穿插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归纳中心句,找重点词语,边读边填边说边想象画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最后通过丛书回归神话,拓展升华情感,学生对所学所悟进行归纳总结,使整节课的教学具有整体性。

最新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最新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是依据古代神话故事改写。

听了老师执教了这篇课文,我再一次为神话的神奇想象惊叹。

也为岳老师的教学机智和魅力惊叹。

一、创设氛围进课堂课前,岳老师与学生握握手交朋友,老师笑容可掬,语言亲切,温馨在师生中荡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逐渐建立。

接着,岳老师利用课件带来了学生喜欢的朋友,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哪咤、孙悟空、陈香。

学生热情高涨,呼喊着他们的名字,谈论着他们的故事,兴趣盎然。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高兴、快乐、喜悦、热情等积极情绪,对学习有促进作用。

岳老师自然而然地把学生领进了课堂,学习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二、形式多样识字词岳老师采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既生动有趣,又不缺乏效果地呈现。

有集中识字、随文识字、部首归类、字形分析、动作体验、编字谜等。

教学时,岳老师都把词语送到课文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词。

如教“混沌”时,老师说“混沌”在字典中有二种意思,课文中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这就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结合语言环境,学字词。

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做动作去体验“抡斧猛劈”“顶天蹬地”。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现了“下降”的“降”的造字方法及演变过程,既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趣味性,又感受汉字积淀的中华民族的睿智。

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滋润”的“润”,水从门边过,王在门中坐,是“润”。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记忆“滋”的方法。

既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岳老师根据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用丰富的形式,承载教学的内容,使识字教学更有趣、更有效。

下面是我的一些浅显的建议:1、读字词也应该追求独特感受,读出韵味。

这堂课,老师注重学生咬准字音,薄弱了读字词的情感熏陶。

我以“创造”一词为例:如岳老师借部首分析了“创造”一词。

创造,需要用刀斧披荆斩棘,需要走一段遥远的路途,所以有立刀旁,走之底。

我建议,此时老师再用经验、用感受去启迪学生:既然创造的历程充满艰辛,创造的过程如此漫长,那么创造一词可以怎么读呢?可以读出创造的艰难,可以读出创造者的坚强,可以读出对创造精神的赞扬。

小学语文交流课盘古开天地听课笔记评课稿

小学语文交流课盘古开天地听课笔记评课稿

小学语文交流课《盘古开天地》听课笔记评课稿《盘古开天地》评课稿资料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奇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表达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超级清楚,分三个部份,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躯体制造了漂亮的宇宙的进程描述得超级清楚。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宏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听沈教师的课就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让我收成颇丰,下面就让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以点带面,推动朗诵。

在朗诵指导“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时,学生读得不睬想,沈教师教师耐心指导,问:“天和地连在一路,盘古如何才能把他们劈开呢?”生齐说:“猛劈!”师说:“那怎么读好那个句子呢?”指名学生读,做动作读。

在学生确信的评判后,各自仿照读,齐读并演出体会。

沈教师这种以点带面,推动全面朗诵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明白得,提高了学生的朗诵能力、感悟能力。

二、在演出中体会,在朗诵中升华让学生在阅读中演出,能加深对文本的明白得。

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因为天天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

沈教师让学生依照本文做出动作演出,学生两脚蹬地,两手顶着天。

数秒钟后,沈教师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都纷纷说累死了。

教师马上过渡说:“你们坚持了二十秒就感觉累了,可盘古是日覆一日,年覆一年地坚持着……”,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

紧接着,沈教师读道:“一年过去了……”学生接着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

”沈教师有读:“一百年过去了……”学生再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

”……学生在反复的朗诵中自但是然地明白得了“日覆一日,年覆一年”的意思,通过这一设计,瓜熟蒂落,没必要大费口舌去说明字面的意思。

同时,学生在朗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明白得,升华了情感。

三、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及时巩固的训练 教学时,沈教师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诵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明白得课文内容,如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躯体发生的庞大转变描述很具体,她让学生学习后问:“一百年,一万年,一百万年,盘古始终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天地分开了,盘古怎么样了?”学生各自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依照自己想象说说盘古躯体还会发生哪些转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了盘古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文笔生动具体,想象力丰富。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详细描写了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

文章充满神奇想象,生动准确地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听了陈老师的课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首先,要抓住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理解课文。

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然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盘古是如何进行创造之路的,从哪里看出盘古开天地的艰难,盘古对人类的贡献有哪些,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

其次,要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训练。

陈老师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如在课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意思相反的词和意思相近的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

在第四段中,让学生找出优美的词组,通过“他的,变成了的。

”的句式练,让学生边说边想象画面,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并及时积累了句子,达到了语言运用的效果。

最后,要注重授之以“渔”。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始终穿插着一些研究方法的指导,如“爱读书的人,不一定会读书;会读书的人能把文章读成一句话。

”让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够自己归纳中心,找出重点词句。

在理解课文时,又说:“读书的另外一个境界,就是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面。

”让学生边朗读第四自然段边想象画面,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最后,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归纳总结,使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

总之,夏老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建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多给学生一些个性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盘古开辟天地的艰辛,体会盘古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讲述了盘古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中生动准确地描绘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勇于献身的精神。

夏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神话故事的特点,以“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通过引读、想象和体验,让学生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盘古开天地听课记录及评析

盘古开天地听课记录及评析

盘古开天地听课记录及评析一、盘古开天地的神秘力量在远古时代,在一片混沌之中,有一个神秘的存在——盘古。

他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能够开创天地。

于是,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盘古开天地的听课,深入了解了这个神秘而伟大的存在。

二、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据传说,盘古开天地之前,宇宙一片混沌,一切都没有形态。

盘古在这混沌之中孕育成长,他的身躯越来越巨大,无法容纳,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身体分开。

他用手持巨斧,猛烈地砍击,一道巨大的裂缝出现,从中间延伸,上面是天,下面是地。

三、盘古开天地的奇观在盘古开天地的时刻,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天地间充满了浓郁的气息,天空中有云朵飘动,阳光穿过云层照耀大地,大地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河流奔腾不息,山峦起伏。

所有的一切都是盘古开天地的奇观。

四、盘古开天地的意义盘古开天地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它还有着深刻的意义。

盘古开天地象征着创造与变革的力量,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就能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五、盘古开天地的启示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只有不断破除束缚,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它也告诉我,要保持谦虚和感恩的心态,珍惜眼前的一切。

最后,它还告诉我,要积极参与社会进步与发展,为创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结语通过这次关于盘古开天地的听课,我对盘古这个神秘而伟大的存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它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启示。

让我们从盘古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困难,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世界。

《盘古开天地》说课稿、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说课稿、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说课稿、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说课稿、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是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像,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说目标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角度,力争实现两个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抡斧猛劈、顶天蹬地”等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另外,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还鼓励学生通过感悟朗读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根据以上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积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定位在文章的朗读和理解两个方面。

 下面我就从三个注重,介绍我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和一些想法。

1、注重朗读训练。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在众多的神话故事中,“盘古开天地”无疑是一则极具魅力且富有深刻内涵的经典。

有幸聆听了一堂关于“盘古开天地”的课程,感受颇深,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评价。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来看,教师明确且精准。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内容,更要掌握神话故事的特点,同时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这些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

学生们对于神话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能够较为准确地概括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并且初步体会到了神话的魅力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满了趣味性。

课堂伊始,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生动的盘古开天地的动画视频,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地将学生带入到了神话的奇妙世界中。

这种直观的导入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描述盘古开天地的动作时,教师会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盘古的一举一动,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善于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比如,“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既紧扣文本,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

此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伟大精神。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会及时给予纠正和示范,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朗读水平。

在课堂互动方面,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个人发言,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然而,这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时间分配上,对于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讲解得较为详细,而对于神话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挖掘相对较少。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蒋军晶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蒋军晶

盘古开天地1. 引言《盘古开天地》是一门为期一学期的综合实践课程,由蒋军晶老师任教。

本课程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该课程中,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创作故事、设计角色和构建场景,最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电子游戏作品。

在过程中,蒋老师起到了指导和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

下面我将对该课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2. 课程内容在《盘古开天地》课程中,蒋老师采用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课程内容丰富多样。

首先,蒋老师以讲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为基础,介绍了其中的人物、场景和情节,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深入的了解。

然后,蒋老师分组组织学生,要求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角色,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进行设计。

在角色设计的过程中,蒋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度,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蒋老师指导学生运用Unity等游戏制作软件,实现角色的建模、场景的构建和游戏逻辑的编写。

3. 学习收获在《盘古开天地》课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收获。

首先,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与其他成员共同商讨和解决问题,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其次,我学会了使用Unity等软件进行游戏制作。

在课程中,蒋老师耐心地教导我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使我们能够熟练地进行角色建模和场景构建。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我培养了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游戏开发的过程中,我不断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评价总的来说,蒋军晶老师的《盘古开天地》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蒋老师以开放性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

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不过,课程也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

首先,在课程设计上可以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定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定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行们:大家好。

我是语文团队的评课教师,下面由我就张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一课谈一谈我们团队浅显的体会。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我们团队认为有这样几个亮点:1、全新的理念,提高实效的前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无疑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

而张老师的这节课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理念,那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整节课,张老师采用以读代讲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抓住重点句子,注重朗读,注意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对课文的分析,使教学过程简约而灵动,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简约之美”。

2、情境创设,提高实效的关键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还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

张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努力使听读、思、品、议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把课文的内容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她在上课伊始,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喜欢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嫦娥、女娲、后羿等,引出课题。

3、读中悟情,提高实效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的培育,不仅依靠精美的课本,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更要紧紧地依靠教师——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张老师俨然一本精致、大气的语文课本,他的一言一语,始终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在他精心营造的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有极具语言张力的师生对话,有极富语文魅力的应答。

例如,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因为每天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

张老师让学生根据本文做出动作表演,学生两脚蹬地,两手顶着天。

数秒钟后,张老师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都纷纷说累死了。

老师马上过渡说:“你们坚持了二十秒就感觉累了,可盘古是日覆一日,年覆一年地坚持着……”,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优秀4篇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优秀4篇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优秀4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导思”等。

三、说学法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在“我会自学、我会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划划、想想、说说、写写”的方法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程序(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上课开始播放《西游记》、《哪咤闹海》、《葫芦娃》等图片,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为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自学提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听评课记录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听评课记录3

《盘古开天地》评课记录教学《盘古开天地》时,张教师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表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具有下面特点:一、新颖的开课方式,使学生爱好盎然凭借教材,对文本进行了再制造,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爱好,以听音乐猜神话故事的方式引入,学生感到专门有趣,不知不觉营造了一个神话殿堂,把学生带进角色,进入了本课的学习。

如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也为后面各环节做好了铺垫。

整个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富有制造性。

二、在演出中体会,在朗诵中升华让学生在阅读中演出,能加深对文本的明白得。

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因为天天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

让学生依照本文做出动作演出,学生两脚蹬地,两手顶着天。

数秒钟后,教师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都纷纷说累死了。

教师马上过渡说:“你们坚持了二十秒就感觉累了,可盘古是日覆一日,年覆一年地坚持着……”,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

紧接着,教师读道:“一年过去了……”学生接着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

”教师有读:“一百年过去了……”学生再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

”……学生在反复的朗诵中自但是然地明白得了“日覆一日,年覆一年”的意思,通过这一设计,瓜熟蒂落,没必要大费口舌去说明字面的意思。

同时,学生在朗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明白得,升华了情感。

三、自主、互动、乐趣盎然的课堂环节说对盘古的印象时,学生踊跃自主,各抒已见,其中一个学生谈的超级专门,他说盘古不喜爱黑暗,喜爱光明,刚醒来时很黑,但他不怕黑也不喜爱黑,因此就开天辟地才有了光明。

听此我心中一阵快乐,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那个神话故事中竟有这么多值得学习的地址,我马上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不管碰到何等坏的事,何等黑暗的环境,只要咱们勇于去打破,去尽力,心中向着光明就必然会制造奇迹的,不但是盘古这件事,以后的人一辈子路上所经历的都是如此。

学生似懂非懂地址着头。

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就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来谈谈我粗浅的感受,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

岳老师借助课件古朴的基调,创设了一种古典文化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

整堂课,岳老师以学定教,明确目标,以掌握字词、丰富语言积累为教学重点,紧扣文本,有的放矢地开展了识字教学。

个人认为主要有四个亮点值得学习:1、方法多样,激发识字兴趣。

首先,岳老师通过播放短片以孩子们熟悉又喜爱的神话人物引出课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后的环节中,她还采用了开火车、肢体演示、观察图片、编字谜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她借助多媒体演示了“降”字的演变过程,再带领孩子们按笔顺书空,这样不仅巧妙点拨了识记的方法,而且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2、分层识字,多种方法复现。

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岳老师设计了阶梯式的识字教学,从带拼音读到去拼音读,从读生字到读词读句,从读正确到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让孩子们多次与生字见面,体现了识字“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的认知规律。

她让学生从句段中找出字词,又把学习后的字词送回句子中,这样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和掌握。

3、分类识字,提高识字实效。

这篇课文的识字量比较大,岳老师对识字教学内容进行了分类处理。

比如“肢、肌、肤、血、液”,把生字连词呈现,让学生读认的同时发现这几个词语和身体有关,并启发学生自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还举一反三,以身体做演示复习已知的同偏旁的汉字。

而“辽、阔、滋、润”四个字则放入词组中去学习,进而引导学生积累同类型的词语。

“创、造”两个字作为重点指导书写的字,岳老师启发学生观察两个字的部首,联系字义引导学生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历经了艰辛”,再抓住两字的间架结构特点,指导学生提笔练习书写,让孩子们“把生字请到作业本上,深深地记在心里”。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9篇)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9篇)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盘古开天地》评课稿(9篇)《盘古开天地》评课稿1今天听了夏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一课,教学活动中,夏老师十分注重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点落实到位,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课堂中不少精彩片段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夏教师在教学时就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精彩片段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夏老师依据三(1)班孩子们的特点,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注重学法的指导,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

例如:在词语的积累这个方面,教师用了知识迁移法,先让学生把书中偏正式的词语结构弄明白,如再让学生按照这样的结构说词语,从而积累到更多词语,这样一直训练下去,积累下来,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准能提高。

精彩片段二:抓住重点,创设情景。

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

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分开天地。

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抓住“抡起”与“拿起”、“猛劈和猛砍”这两组词的对比,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用的所妙之处。

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教师让学生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在反复朗读中发现这个现象,并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所妙之处,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了训练。

精彩片段三:结合文本,展开想象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学生的想象会让你惊叹不已。

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是依据古代神话故事改写。

听了老师执教了这篇课文,我再一次为神话的神奇想象惊叹。

也为岳老师的教学机智和魅力惊叹。

一、创设氛围进课堂课前,岳老师与学生握握手交朋友,老师笑容可掬,语言亲切,温馨在师生中荡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逐渐建立。

接着,岳老师利用课件带来了学生喜欢的朋友,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哪咤、孙悟空、陈香。

学生热情高涨,呼喊着他们的名字,谈论着他们的故事,兴趣盎然。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高兴、快乐、喜悦、热情等积极情绪,对学习有促进作用。

岳老师自然而然地把学生领进了课堂,学习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二、形式多样识字词岳老师采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既生动有趣,又不缺乏效果地呈现。

有集中识字、随文识字、部首归类、字形分析、动作体验、编字谜等。

教学时,岳老师都把词语送到课文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词。

如教“混沌”时,老师说“混沌”在字典中有二种意思,课文中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这就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结合语言环境,学字词。

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做动作去体验“抡斧猛劈”“顶天蹬地”。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现了“下降”的“降”的造字方法及演变过程,既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趣味性,又感受汉字积淀的中华民族的睿智。

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滋润”的“润”,水从门边过,王在门中坐,是“润”。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记忆“滋”的方法。

既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岳老师根据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用丰富的形式,承载教学的内容,使识字教学更有趣、更有效。

下面是我的一些浅显的建议:1、读字词也应该追求独特感受,读出韵味。

这堂课,老师注重学生咬准字音,薄弱了读字词的情感熏陶。

我以“创造”一词为例:如岳老师借部首分析了“创造”一词。

创造,需要用刀斧披荆斩棘,需要走一段遥远的路途,所以有立刀旁,走之底。

我建议,此时老师再用经验、用感受去启迪学生:既然创造的历程充满艰辛,创造的过程如此漫长,那么创造一词可以怎么读呢?可以读出创造的艰难,可以读出创造者的坚强,可以读出对创造精神的赞扬。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听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听评课记录

盘古开天地听评课记录《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我在教学时就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听完课后,我们研修组的老师进行了评课。

大家踊跃发言,客观评价,深入分析,较为全面地找出了本课的优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本课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优点:1.在本节课上,学生对微视频的内容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微视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视频恰到好处展示“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这一过程突出重难点,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加深了对盘古献身精神的理解。

2.以生为本。

以学生为主,做到以学论教。

课堂教学中抓住课文的中心句引入教学,扣住重点。

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很具体,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后,结合视频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象说说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句子,“他的()变成()的()。

”有的说;“盘古的脖子变成了高山。

”有的说:“盘古的手指变成了五指山。

”还有的说:“盘古的头发变成了茂盛的草地,从高处往下流的瀑布。

”……这一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的轻松,扎实。

再次让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之处,更让学生在想象的同时体会盘古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献身的精神。

存在的问题: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大意,但由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欠缺,在对课文用自己的话进行讲述的环节有一定的困难,今后我应该让学生通过熟读课文,记清文章大意,有条理的讲述,进一步再加上优美的修饰语,将复述补充完整。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今天有幸聆听了丁园园老师的这节课,感受颇多。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极具神话主义色彩,是学生十分喜爱的神话故事,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丁老师在教学第一课时时,重视字词教学,强调以读为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愿,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听了丁老师的课后,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抓住特色词语进行教学,加深理解;在教学词语时,丁老师出示了这样一组词“宇宙、肌肤、混沌、滋润”,这些词语都是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让学生试着发现它们的特点。

学生找出了特点之后,就更容易记住它们了。

再如,在理解“混沌”一词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明白课文内容。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再出示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选一选,最后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一词,指导自然有序。

2、注重朗读训练,强化语言积累;新课标明确指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据此,丁老师对本课的朗读训练进行了重点强化。

上课伊始,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争取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顺畅。

由于学生进入三年级,已经掌握了几种基本的识字方法,并学会了使用工具书独立识字。

因此识字任务可以交给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完成。

然后老师通过“盘古为什么开天地?”“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这两个问题,对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把学生读错的生字纠正,集体解决难读的生字并巩固。

学生在回答“盘古为什么开天地?”“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这个两个问题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想象,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如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叫“抡起”,老师采用了换词和让学生表演,学生做着抡的动作感受到那种有力。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抡起的意思,同时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来。

教学中,丁老师还十分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

如在课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意思相反的词和意思相近的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带着喜悦之情来收获自己发现的成果,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积累习惯。

评课稿

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千金小学沈海英《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中,周丽老师老师十分注重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点落实到位,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周丽老师的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做到以学定教,以学论教,顺学而导。

阅读教学要立足学生,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使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本领,周老师的这堂课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诠释。

她在上课伊始,首先通过复习,让学生们把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复述,然后引出新课,再引导学生去读、思、品、议。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周丽老师依据三年级的课程标准,根据孩子们的特点,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注重学法的指导,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

三、在表演中体会,在朗读中升华。

让学生在阅读中表演,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因为每天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

周老师让学生根据本文做出动作“抡”和“砸”的表演,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

通过这一设计,水到渠成,不必大费口舌去解释字面的意思。

同时,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感情。

四、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与魅力。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里时,姚老师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

同时随机摘录了这一节中的优美的词组,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仿写“他的(),变成了。

”一句话做了知识的铺垫。

在充分的朗读之后,教师问:“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就只变成这些吗?”从书中省略号引导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想象,同学们说得很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及时巩固的训练
教学时,沈老师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如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很具体,她让学生学习后问:“一百年,一万年,一百万年,盘古始终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天地分开了,盘古怎么样了?”学生各自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象说说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有的说;“盘古的脖子变成了高山。”有的说:“盘古的手指变成了五指山。”还有的说:“盘古的头发变成了茂盛的草地,从高处往下流的瀑布。”……在学生说的基础上,于老师让学生用句式:“他的( )变成( )的( )。”沈老师的这一设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且及时进行训练,及时积累了句子。
小学语文交流课《盘古开天地》听课笔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资料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表演,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因为每天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沈老师让学生根据本文做出动作表演,学生两脚蹬地,两手顶着天。数秒钟后,沈老师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都纷纷说累死了。老师马上过渡说:“你们坚持了二十秒就感觉累了,可盘古是日覆一日,年覆一年地坚持着……”,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紧接着,沈老师读道:“一年过去了……”学生接着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沈老师有读:“一百年过去了……”学生再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日覆一日,年覆一年”的意思,通过这一设计,水到渠成,不必大费口舌去解释字面的意思。同时,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感情。
听沈老师的课就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让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以点带面,推动朗读。
在朗读指导“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时,学生读得不理想,沈老师老师耐心指导,问:“天和地连在一起,盘古怎样才能把他们劈开呢?”生齐说:“猛劈!”师说:“那怎么读好这个句子呢?”指名学生读,做动作读。在学生肯定的评价后,各自模仿读,齐读并表演体会。沈老师这种以点带面,推动全面朗读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
沈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虽说是家常课,可是预设精细,课堂灵动,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