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棉花姑娘》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棉花姑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棉花姑娘》。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读生字:棉花、哥哥、姑娘、一串、作;2.能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1.能够听说读《棉花姑娘》这一课文;2.能够按照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恿;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故事。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在学习同时掌握生字的书写和意义;2.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唱歌或快乐的动作游戏,让学生放松身心。
2. 导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棉花姑娘》。
3. 学习篇章•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引导他们对故事进行理解。
•演示生字的书写方法和意义。
4. 活动设计•分组让学生诵读课文的片段,并自由发挥表演。
•带领学生观看有关棉花种植的视频,并讨论农民辛勤劳动的重要性。
5. 拓展•带领学生进行有关棉花或农民劳动的手工制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棉花姑娘》这一课文,还能够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和付出。
同时,通过互动和活动设计,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达到教学目标。
以上为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棉花姑娘》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英勇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很美很美的心灵。
一起看看部编版一班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欢迎查阅!部编版一班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一、教材简说:下雪啦!兔妈妈堆了一个美丽的雪孩子。
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快。
小白兔的家着火了,英勇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很美很美的心灵。
读着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雪孩子和善的心地。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消失,易于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同学借助图画阅读的力量。
本篇为首次消失不注拼音的课文,让同学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三、学习目标:1 . 熟悉10个生字,会写3个字。
熟悉1个偏旁“孑”。
2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救济之手。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写字1.识字。
本课生字中,留意读准“让、往、烧、知”四个字的读音。
课文不注拼音,除十个生字外,还有“累、息、柴、救、却”五个字没有学过,外加多音字“着”。
教学时,要鼓舞同学自己读通课文,不熟悉的字借助图画、结合上下文猜读,或查查生字表,问问同学,实在有困难的做上记号问老师。
老师检查时要留意正音。
随生字“孩”,熟悉偏旁“孑”。
十个生字中,“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学过的熟字来识记。
其他的字可通过多读,整体识记。
巩固识字可结合详细语境进行。
如,编句子。
知道:我知道了。
孩子、睡觉:孩子上床睡觉了。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在同学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与捺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
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
“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最终“捺”起笔低于长撇并与撇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读《语文园地六》中的课文,并能流畅朗读。
2.会正确书写本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4.开发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
2.听、说、读、写目标生字和生词。
三、教学难点1.生字生词的掌握与运用。
2.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六》。
2.生字卡片。
3.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询问学生对本课文有什么了解和想法。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掌握。
3.分段教授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第三步:课文朗读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培养表达能力。
2.老师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质量。
第四步:学习任务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如续写故事、改编诗歌等。
六、教学反思1.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是否掌握了生字生词。
2.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家庭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本课文。
2.书写本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写出对应的词义。
3.完成课后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单元生字词的掌握和正确书写。
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学习运用。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有趣的故事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
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利用字典或小组讨论解决生词问题,鼓励学生尝试自行理解句子含义。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
3. 合作探究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深层含义。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教师总结讨论情况,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4.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拓展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要情节。
3.能够进行简单的朗读和表演。
4.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词。
2.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
1.使用生字词进行简短的语言描述。
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
2.录音机或播放设备
3.班级小黑板和粉笔
4.教学课件或故事图片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展示故事图片或讲述故事片段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生字词
1.针对本单元的生字词进行逐个展示,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2.让学生尝试书写生字词,帮助学生纠正书写错误。
第三步:听故事
1.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边听边阅读课文。
2.在播放完毕后,教师简要复述故事内容,强化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第四步:理解故事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猜测人物内心活动。
第五步:朗读和表演
1.分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气、表情。
2.学生分组进行故事表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第六步: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指定练习。
2.背诵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3.以自己的话描述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本节课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37页)
12古诗二首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课件出示2)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
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课件出示5)(1 )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课件出示7)【设计意图:初读感知,生字的正音,为下面的分析和阅读铺平道路。
】【设计意图:根据图片的意思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呈现出来。
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板书内容小娃偷采池上天真无邪顽皮可爱不解一道开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踪(zōnɡ zhōnɡ) 萍( pín pínɡ) 泉(quán qán) 露( loù lù)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A.胆大B.愚笨C.天真D.活泼参考答案:1.踪(zōnɡ) 萍(pínɡ) 泉(quán) 露(lù)2.《池上》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 教案 及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童话《荷叶圆圆》和《要下雨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
其中《古诗二首》描绘了夏天的美景,《荷叶圆圆》表达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
课文编排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又有儿童情趣的渲染,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适合儿童诵读和积累。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12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如:①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用声旁加形旁的方法识记生字并帮助理解。
②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记。
③借助生活经验组词进行复现和识记。
④字理识字。
(2)采用分类的策略指导写字。
如:①“首、无”都是独体字,“首”的第三笔最长,“无”的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②“采、尖、角”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要上下对齐,写得上窄下宽。
③“爱”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上中下各个部件的宽窄来把握字的书写位置。
范写时可以边书写边念顺口溜——张开手拥抱朋友。
④“树”是第一个要求写的左中右结构的字。
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左中右各部件的位置,做到“两边高,中间低,三个部件要靠紧”,再观察部件间的穿插避让。
最后要提醒学生,独体字变成部件后,笔画要有变化。
2.朗读指导古诗的朗读要体现层次性:初读环节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正确断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再读时要结合插图,寻找诗中描绘的景物,图文对照,感受画面,大致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最后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积累古诗。
3.理解运用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对照课文插图,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中“偷、藏、惜、爱”等关键词语的意思,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说认读生字:夏、日、吹、风、鸟、歌、牵、护、安、心、愿、细2.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模仿乐句的语音语调,带有感情地背诵儿歌。
4.能画出课文中对应的插画并描述故事情节,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感情色彩,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简短的表达。
三、教具准备1.课文《红杏点头开》课本2.课文插图3.黑板、彩色粉笔4.视频或音频设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教师引导:通过直观的图片,唤起学生对夏天的感受,导入课文《红杏点头开》。
2.学生跟读: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并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理解课文:让学生讨论并总结课文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感受夏日的美好。
4.儿歌学唱:学生跟着音乐老师唱《夏天的风》,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第二课时1.师生问答:老师针对课文进行提问,学生回答并理解课文的细节。
2.朗读比赛: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诗歌创作:让学生动手尝试写诗,表达自己对夏日的向往。
4.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做“夏日心愿”的绘画作业。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夏天的感受深刻,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是在口头表达和诗歌创作环节,个别学生表现得较为羞涩,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完成《红杏点头开》的绘画插图。
2.课外作业:完成题为“夏天的感受”的小学生作文。
3.创作作业:根据所学内容,写一首与夏天相关的小诗。
以上是本单元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意境,提高他们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案)
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白居易的《池上》和宋?杨万里的《小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
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小池》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学情分析: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在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中,第六单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单元以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以及表达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以下将从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表现、家庭配合等方面来讨论本单元的特点和效果。
一、教学活动设计在第六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兴趣。
通过齐诵古诗、讲解识字故事、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理解。
首先,通过齐诵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师通过韵律轻快的古诗,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韵味。
其次,通过讲解识字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字词的来历和意义。
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拓展他们的词汇量。
最后,通过分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扮演角色,体验其中的情感与冲突,提高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二、学生表现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学习能力。
他们在齐诵古诗环节中,纷纷积极参与,齐声朗诵,展现了良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在课堂上,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提出疑问。
在分角色表演中,学生们互相配合,表现出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此外,学生们在完成课后作业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家庭配合在第六单元的教学中,家庭的积极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家长们意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阅读原版课外读本,并与他们一起讨论故事的情节。
家长们还通过听写、背诵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内容。
他们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共同解决问题。
四、效果与改进通过对第六单元的教学活动和学生表现的观察,可以看出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学生们对诗歌和故事表达出浓厚的兴趣,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也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一定的改进。
可以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1一、教案内容1. 授课主题:《小猫钓鱼》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小猫的勇敢和聪明;•教会学生关心弱小的动物,懂得保护自然环境;•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 教学重点:•讲解主要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分析人物形象,帮助学生认识小猫。
4. 教学难点:•启发思考,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体会小猫的聪明和勇敢。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猫想钓鱼?”•让学生讲解自己对小猫的认识。
2. 讲解故事•用简单的语言叙述《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仔细听,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3. 分析故事•提问:小猫为什么要钓鱼?它是怎样做到的?•让学生讨论怎样保护小动物和自然环境。
4. 情感体验•让学生表演小猫钓鱼的情节,展现小猫的勇敢和聪明。
•引导学生从小猫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关爱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5. 总结反思•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小猫的感受和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三、课堂作业1. 朗读故事•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一遍《小猫钓鱼》,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绘画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对小猫钓鱼的想象图。
3. 环境保护•可以提出保护环境的口号或举措,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小猫钓鱼》故事,体会小猫的勇敢和聪明。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了对动物和环境的关爱意识。
但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环境保护问题,培养他们更广阔的视野和责任感。
以上教案旨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公民。
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获得知识,更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思考的力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本课课文。
2.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
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或朗读。
4.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问。
5.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初步认识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简单句子进行表达。
2.帮助学生认识、掌握新生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导入课文内容,唤起学生对话文的兴趣。
2.让学生自由讨论一下课文主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学习1.逐段教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
2.指导学生跟读和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
3.引导学生听准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细心倾听的能力。
三、巩固1.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模拟表演课文中的情景。
2.鼓励学生用简单句子描述课文内容,展示他们理解的水平。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可以是续写故事或是描述故事中的一个场景。
四、拓展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培养他们自由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2.利用学生所学的词语,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练习,巩固课文知识。
五、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询问学生理解程度,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2.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阅读和写作,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内容,大声朗读。
2.写一篇简短的小作文,描述你印象最深的课文部分。
注意事项1.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主动表达,避免过多干预。
2.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课文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相信学生们会对《语文园地六》这节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课后能够继续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持续进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读、写“生字”树、林,会写句子“小鸟飞进树林”。
2.能力目标:能够初步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认知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习树、林两个生字,掌握句子“小鸟飞进树林”。
•难点:理解句子意思,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单词卡片、图片或实物等。
2.学生准备:复习生字“树、林”。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导入
1.让学生说出生字“树、林”的意思,用卡片展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回想教材中关于树和林的内容。
第二步:学习新句
1.教师读出句子“小鸟飞进树林”,让学生跟读。
2.解释句子中的生字,确保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第三步:练习巩固
1.让学生用手指指着教材中相关图片,说出句子“小鸟飞进树林”。
2.分角色朗读句子,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步:拓展延伸
1.让学生画出“树、林”等自然元素,编写简单的小故事。
2.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写下观察心得。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复习了生字“树、林”,掌握句子“小鸟飞进树林”,培
养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同时,渗透了尊重生命的情感教育。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句子“小鸟飞进树林”,每天朗读三遍。
2.在家中或校园中观察各种植物,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以上为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文13《荷叶圆圆》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文13《荷叶圆圆》教案一、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认识“荷、叶、圆、圆、荷、叶”六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荷、叶”两个字。
2.阅读理解: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叶的美丽和有趣。
3.语言表达: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荷叶的形状和特点,并能用“圆圆的”造句。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荷、叶、圆、圆、荷、叶”六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荷、叶”两个字。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叶的美丽和有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荷叶图片或实物、圆形纸片、水彩笔。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一些圆形物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游戏导入:教师出示圆形纸片,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形状。
2.揭示主题:教师出示荷叶图片或实物,并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引出课题《荷叶圆圆》。
(二)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荷、叶、圆、圆、荷、叶”六个生字。
2.识记生字:教师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o形声字: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的字形,并解释字义。
o象形字: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字形,并解释字义。
o字谜:教师出示字谜,让学生猜字。
o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将生字卡片和相应的图片卡片配对。
3.书写生字:教师示范书写“荷、叶”两个字,并讲解笔顺和书写要点。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三)朗读课文1.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范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语气和语调。
3.指名朗读: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纠正。
4.齐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四)理解课文1.提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o荷叶是什么形状的?o荷叶有什么用?o你喜欢荷叶吗?为什么?2.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单元拓展》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单元拓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生字词“山”、“云”、“绿”、“草”的读音和书写。
2.能够理解课文“小白兔看云”中的情节,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能够根据班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关“云朵”的创意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生字词“山”、“云”、“绿”、“草”的图片。
2.课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3.课堂布置:板书“山”、“云”、“绿”、“草”等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播放一段关于云朵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云朵的形状和变化。
教师与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云朵的例子。
2. 学习新字教师板书“山”、“云”、“绿”、“草”等字词,指导学生认读和模仿书写。
通过找同音字、组词等方式,巩固新字的学习。
3. 课文学习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小白兔看云”的情节,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 拓展创意活动结合班级生活或季节变化,让学生进行“云朵”的创意活动。
可以是手工制作、绘画或表演等形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示个性。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新字词的读写技能,理解了课文情节,拓展了创意活动,培养了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1.完成生字词“山”、“云”、“绿”、“草”的书写练习。
2.搜集家庭中有关云朵的图片或物品。
七、反思与改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鼓励学生多表达,多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感受语文魅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
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钟)考:“池上”是什么意思?3.引导学生交流白居易的资料。
4.出示课文插图投影,引导学生说出图画大意。
充。
预设:“池上”就是荷花池塘里。
3.在教师引导下交流白居易的资料。
4.在教师指导下自由表达,说清楚有谁、在哪儿、干什么。
( ),他是( )朝人。
二、初读感知,自学存疑(用时:10分钟)1.用课件在插图中插入古诗,教师配乐范读。
2.出示学习要求:“自学三读法”:一读,读准、读通课文;二读,画出生字,记住字形;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3.指名朗读古诗,针对字音和节奏进行师生评议。
1.倾听教师范读,听准字音和节奏。
2.按照自读要求学习:出声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默读,圈画生字,识记字形;轻声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3.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3.我能读古诗并用“/”画出节奏。
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三、再读感悟,识字解意(用时:14分钟)1.指导学生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交流。
相机点拨学生自学中发现的疑难问题。
2.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自读每句诗,结合画面,小组交流讨论诗意,教师随机进行点拨。
(2)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浮、迹、萍、踪”四个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小组内交流、自学。
2.与老师交流、探讨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1)在教师指导下交流诗意。
(2)在教师指导下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4.我能给生字找家。
(连一连)(3)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体会:①“偷”字的精妙。
②“不解藏踪迹”一句的传神。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3)交流思辨中理解:①一个“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娃的天真、可爱。
②“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了小娃顽皮、纯真的情态。
3.听教师范读,想象5.我会选。
(1)本诗中最能表现小孩儿调皮的是“______”字。
A.撑B.偷C.采(2)诗中最传神的一句是“______”,写尽了小娃顽皮、纯真的情态。
绘的画面。
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A.偷采白莲回B.不解藏踪迹四、品读古诗,熟读成诵(用时:5分钟)1.指导朗读。
2.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讨论:借助插图,把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1.自己练习读——汇报读——评读——练读。
2.一边背一边想象画面。
3.交流创编古诗的方法:(1)补充小娃的心情和想法。
(2)抓住画面展开想象。
6.我能读古诗编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指导书写(用时:6分钟)1.课件出示“首、采”两个字,请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占格情况。
2.教师范写“首”。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集体评价书写情况。
1.请学生先自由观察,然后全班交流。
2.学生认真观察每笔的行笔方法,伸出食指与老师一起书空。
3.学生描红,独立仿写一个“首”。
4.说说你觉得这个字写得怎么样,哪里值得你学习。
采首5.组织学生二次练写。
6.指导“采”的写法。
5.根据刚才的点评情况,练习再写3个“首”,争取做到比刚才写得还要好。
6.练习写“采”。
7.我能把字写漂亮。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4分钟)1.复习巩固:教师引导背诵古诗《池上》。
2.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引出课文题目。
3.板书课文题目并引导学生理解题目。
4.引导学生简单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1.齐背古诗《池上》。
2.欣赏图片,产生学诗的兴趣。
3.齐读课文题目。
知道“小池”就是小池塘,这里指小荷花池。
4.了解作者生平和古诗创作背景。
8.我会填。
(1)“小池”的意思是( ),这里指( )。
(2)《小池》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
二、指导看图,初读古诗(用时:10分钟)1.播放《小池》动画,引导学生交流:从动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指导学生边自读边思考: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3.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字:“泉”“流”“爱”“柔”“荷”“露”“角”。
4.指导全班齐读。
1.观看动画,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画面。
2.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3.试读生字,纠正字音。
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4.齐读古诗。
9.我知道。
(1)这首诗通过对小池中的( )、树荫、( )、蜻蜓的描写,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2)“露”有两个音,在这里读( )。
(3)“柔”是( )结构的字,读( )。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用时:15分钟)1.指导学习诗的第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第一、二句。
(2)引导学生结合画面简单理解第一、二句诗。
(3)播放课件,老师配乐范读。
(4)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2.指导学习诗的第三、四句。
(1)出示课件,教师范读古诗。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古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池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诗的第一、二句。
(1)读诗的第一、二句。
(2)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理解诗的第一、二句。
(3)在教师指导下读诗句。
(4)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诗的第三、四句。
(1)看课件,听老师范读古诗。
(2)学生带着问题读古诗并汇报: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的池塘。
因为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10.我最棒。
(1)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池塘。
因为夏季才有( )和( ),而( )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2)一个“( )”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 )”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11.用“____”画出这首诗中的经典诗句。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会怎样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3.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精当。
(1)这首诗中你最欣赏哪个词?(2)这首诗中你最欣赏哪句话?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整首古诗。
(3)学生融情想象。
3.在教师指导下品味:(1)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2)诗的第三、四句。
虽然荷叶初露的小角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渺小,但是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也可以看做是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他)们的角色。
4.带着欣赏和惊喜的子。
五、指导书写(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无、爱、角、树、尖”五个字,请学生认真观察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占格情况。
2.教师范写“爱”。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集体评价书写情况。
5.组织学生二次练写。
6.指导“角”的写法同上。
7.指导自由练写其他三个字。
1.先自由观察,然后全班交流。
2.认真观察每笔的行笔方法,伸出食指与老师一起书空。
3.描红,独立仿写“爱”。
4.说说你觉得这个字写得怎么样,哪里值得你学习。
5.根据刚才的点评情况,练习再写3个“爱”,争取做到比刚才写得还要好。
6.练习写“角”。
7.自由练写其他三个字。
13.我能把字写漂亮。
爱角一、由图入文,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配乐的荷叶美景画面。
指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荷叶是什么样的?2.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荷叶的样子。
3.揭示课文题目。
1.学生观看课件,欣赏美丽的荷花池。
预设:荷叶圆圆的。
荷叶绿绿的。
荷叶大大的。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朗读。
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1.填一填。
( )的荷叶。
( )的荷叶。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并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检查:看你们读得这么认真,几片圆圆的荷叶急着要跟你们交朋友了!跟他们打声招呼吧!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生字新词。
(1)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2)去拼音读后齐读。
2.读准下面的词语。
水珠摇篮躺着亮晶晶展开翅膀透明停机坪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用时:101.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有4个小伙伴愿意和荷叶交朋友,你能找出他们1.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话。
分钟)吗?边读边用圆圈圈出小伙伴的名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教师指导下朗读课文,要带上表情,加上动作,读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高兴的心情。
四、研读第2自然段(用时:8分钟)1.指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句话,并做动作。
(2)(出示摇篮图)想一想躺在摇篮里的感觉。
(3)指导表达:小水珠躺在摇篮里会对谁说些什么?(4)请学生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练读这段话。
3.指导学生背诵。
1.读第2自然段,正音、评价。
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课文。
(1)在教师指导下边做眨眼睛的动作边朗读课文。
(2)想象一下躺在摇篮里的感觉,读出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快乐、舒服的心情。
(3)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预设:小水珠会对荷叶说:“谢谢您,荷叶妈妈,躺在您的怀里好舒服啊!”(4)带动作、加表情练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荷叶是小水珠的( )。
5.照样子说词语。
亮晶晶(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朗读理解(用时:25分钟)1.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第3自然段。
(2)再读思考: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什么?(3)想象一下:小蜻蜓会对荷叶说什么?2.指导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什么?1.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多种形式朗读第3自然段。
(1)个人读,齐读,表演读。
(2)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读第4自然段。
(1)自己读,听教师范读,齐读。
(2)默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荷叶是小蜻蜓的( )。
荷叶是小青蛙的( )。
荷叶是小鱼儿的( )。
(3)引导学生想象小青蛙和荷叶的对话。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一读最后一个(3)预设:小青蛙对荷叶说:“荷叶妈妈您真好,我天天给您唱歌好吗?”荷叶笑着说:“好啊,孩子,你的歌声很优美,欢迎9.照样子说词语。
很美很美很( )很( )很( )很( )自然段。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你每天到这里做客。
”3.在教师指导下读第5自然段,读出小鱼儿开心的心情。
很( )很( )很( )很( )很( )很( )三、拓展活动(用时:11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