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参考 第九章-世界的语言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九章

语言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九章

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一、单项选择题1.感性思维活动不包括A.视觉和听觉B.触觉和知觉C.记忆和想象D.情感和意志【解析】D 本题考查感性思维活动包含的内容。

狭义的感性思维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还包括“表象思维”,即能够在人的大脑中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活动。

D项是发散思维的表现。

2.必须借助语言才能进行的人类思维活动是A.感性思维活动B.理性思维活动C.发散思维活动D.求异思维活动【解析】B 本题考查语言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理性思维必须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感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则不一定要借助于语言来进行,即使这两类思维活动与语言有关,语言的作用也不像在理性思维中那么大。

求异思维活动和发散思维活动是一回事。

3.下列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解析】A 人的思维活动是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

4.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B.前苏联学者维果茨基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D.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解析】B 本题考查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决定语言,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学者维果茨基。

这种观点认为,语言和思维虽然有很密切的关系,但并不同源,更不等同,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认知能力先于言语能力的发展,所以是思维决定语言。

5.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述是A.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B.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C.二者都主要靠获得D.二者都主要靠学习【解析】A 本题考查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途径。

第一语言指的是母语,主要是“获得”的,第二语言指的是外语,主要是“学得”的。

6.幼儿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双词句阶段产生了最早的A.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解析】C 本题考查语言获得的双词句阶段的相关知识。

语言学概论第4次作业(第五-九章)答题参考.

语言学概论第4次作业(第五-九章)答题参考.

《语言学概论》第4次作业(第五-九章)答题参考一、填空(20分,每小题1分)1.(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2.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理性意义)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附加色彩)等方面。

3.(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4.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5.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7.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8.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三个方面。

二、判断正误(14分,每小题1分)解题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不需要说明理由但要求理解不能随意猜题的答案。

1.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说明:这些词都具有全民性,并不是所有基本词都具有构词能力,代词和语气词一般没有构词能力,还有其它虚词也没有构词能力,但仍然是基本词。

2.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像"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说明:这些词是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

任何词义都要反映客观现实。

3."天、地、水、人"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都是单义词。

(×)说明:本题很多同学答错,可能简单地将单音节词与单义词对应起来了。

单音节词不一定意义也是单一的,比如"日、老"都有较多的意义。

4."小鞋"本义指"号码较小的鞋子",派生义指"故意给别人的刁难",这是隐喻。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示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第二章语音1.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2.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3.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4.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

5.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外力的大小。

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6.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7.基音: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8.乐音:当基音的频率的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数倍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9.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

10.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

《语言学概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重要名词解释:(考试时名词解释一定要举例)1、语言学:《期末复习指导》第13页。

2、普通语言学:《学习指导书》第4页末段。

3、专语语言学:《学习指导书》第4页倒数第二段。

4、历史比较语言学:又称比较语法,它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它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语言: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思维的最有效的工具。

6、二层性:语言是由一定的单位按照一定的层级组成的,可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其音位层和符号层我们合称为语言的二层性。

7、任意性:《期末复习指导》第17页末段。

8、符号:《期末复习指导》第17页第一段。

9、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

10、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11、语音:《期末复习指导》第20页;12、音素(后有语素,估计是印刷错误):《期末复习指导》第21页;13、元音:《期末复习指导》第21页;14、辅音:《期末复习指导》第21页;15、音标:《期末复习指导》第21页;16、发音部位:《期末复习指导》第22页;17、发音方法:《期末复习指导》第22页;18、音位:《期末复习指导》第22页;19、音位变体:是a音位的变异形式,是a音位的变体。

20、区别特征:《期末复习指导》第24页倒数第二段;21、音节:《期末复习指导》第25页;22、语流音变:书第83页倒数第二段;23、语法: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

语言学纲要_期末复习资料(题库)

语言学纲要_期末复习资料(题库)

语言学纲要_期末复习资料(题库)语言学概论试题(1)一、填空15%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10%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D )A、文字学B、语音学C、词汇学D、语法学2、汉语属于(B )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3、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B )A、音素B、音位C、语素D、音节4、文字的前身是(C )A、结绳记事B、手势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5、派生词中包含(B )A、词尾B、词根C、虚词D、根词6、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C )A、音素B、义素C、语素D、音位7、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C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8、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D )A、土话B、客家话C、客套话D、黑话9、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C )A、初B、视C、人D、民10、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D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三、名词解释20%1、专语语言学: 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 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9语言学概论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真题习题集锦

9语言学概论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真题习题集锦

语言学概论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习题、真题集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感性思维活动不包括( D )P280A.视觉和听觉B.触觉和知觉C.记忆和想象D.情感和意志2.必须借助语言才能人的思维活动是( A )P281A.感性思维活动B.理性思维活动C.分散思维活动D.求异思维活动3.下列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的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4.认为“思维和语言各自发展,二者没有关系”的学者不包括( )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C.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D.苏联语言学家马尔5.目前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D ) P282 A.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 .B.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C.思维对语言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语言决定思维D.语言对思维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6.提出“语言相关论”的学者是( D )p282A.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B.前苏联语言学家马尔C.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D.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7.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B.前苏联学者维果茨基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D.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8.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 )P288A.单词句阶段 B. 语法旬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9.标志着儿童进入真正语言阶段的是( C )p288A.非自控阶段B.模糊语阶段C.单词阶段D.双词语阶段10.儿童语言发展到双词阶段,产生了最早的( D )p289A.理解能力B.语义能力C.发音能力D.语法能力11.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处于语言准备阶段的是( A )A.非自控阶段B.双词阶段C.电报句阶段D.成人句阶段12.幼儿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双词语阶段产生最早的( C )p289A.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13.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电报句语言所处的阶段是()A.述事行为B.行事行为C.成事行为D.言内行为14.一般儿童能跟成年人差不多一样说话的年龄是( D )A.1岁左右B.2岁左右C.3岁左右D.5岁左右15.解释儿童语言或得的途径和条件的“天赋说”理论基础是( A )p292A.语言遗传机制假设B.语言决定论C.认知心理学D.条件反射理16.提出语言遗传机制的假设的是( D )P292A.洪堡特B.威廉.琼斯C.保罗D.乔姆斯基17.“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主要观点是( D )p281A.语言源自神授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能力的先天性D.语言决定思维18.语言相对论的主要观点是( A )P282A.语言决定思维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能力的先天性D.语言源自神授19.儿童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单词阶段产生了最早的( B )P288A.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20.汉族过年时“福”字倒贴,称“福(倒)到了”,这是一种( B )p336A.反说话B.吉祥话C.避讳话D.惯用话21.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是( C )P296A.双语B.洋泾兵C.中介词D.来源词22.下列母语学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语学习注重加固语言基础和补充语言知识B.母语学习的基本任务是掌握听和说的语言能力C.母语学习的任务也包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D.母语学习也注重提高文化素质23.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C.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24.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述是( A )A.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B.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C.二者都主要靠获得D.二者都主要靠学习25.通过先天遗传得到的语言能力叫( B )A.语言转移B.语言获得C.语言转化D.语言学习26.下面各项用以解释儿童获得语言原因和条件的是( A ) p291A.强化说B.感叹说C.摹声说D.手势说27.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一项是( A )P292 A.天赋说 B.摹仿说 C.强化说 D.刺激反应说28.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被称为( D ) P297A.中介语阶段B.目标语阶段 C.低平期 D.高原期29.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 ( D )A.听说阶段 B.读写阶段 C.初级阶段 D.后期阶段30.说英语的儿童在习得下面的几句话:①“I no want some food.”②“I don’t want some food.”③“I don’t want any food.”④“No 1 want some food.”时通常的顺序是( B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31.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 A )P282A.语言决定论B.语言遗传机制论C.语言反应论D.语言不可知论32.儿童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双词句阶段产生了最早的( C )P289A. 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语用能力33.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电报局语言所处阶段是( C )P289A.单词句阶段B.双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34.一般儿童能跟成年人差不多一样地说话的年龄是( D )P290A.1岁左右B.2岁左右C. 3岁左右D.5岁左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BCE )p281A.音乐 B.舞蹈 C.绘画D.推理 E.文学5.下面各项中,属于语言迁移现象的有( DE )P297A.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方言带到迁移地B.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民族语言带到迁移地C.第二语言学习者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D.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产生积极影响E.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产生消极影响三、术语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语言获得:p285语言获得指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不完全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到”的,而是人本来就具有某种语言能力,也就是通过某种生物遗传机制和大脑内在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得到”。

语言学概论复习(完整)

语言学概论复习(完整)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语言的主观性: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

(互动的另一方面包括受话人受到影响,做出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

)2.语言能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灵活发音的能力有机结合。

人的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相同。

3.心理现实:贮存在人脑的人对客观现实认知的成果,是关于客观现实的各种知识信息。

其来源:①感官对客观现实的直接感知,经脑神经综合处理转化为记忆信息;②对语言文字的接收处理。

4.颤音:舌尖或小舌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

(是舌尖、小舌这两个柔软的尖状物处在十分放松并有气流的冲击的状态下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

)例如:俄语中的Р(如РУка,手)是舌尖颤音[r]。

5.闪音:舌头颤动一次发出的音。

例如:英语very中的处于弱读音节的r[ʃ]。

6.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

例如汉语普通话/ɑ/音位有不圆唇和舌位低两个发音特征;某个音位利用哪些特征和其他音位对立,这由该特征在音位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而定。

例如:英语音位用清/p/浊/b/对立而不同于汉语普通话的用是否送气来区别。

7.语言节奏:语言的节奏是狭义的节奏,是语流中某些超音段要素在时间上等距离地、周期性地交替出现。

相当于音乐节拍但不如音乐规整严格。

包括音节(或韵素)型节奏和音步型节奏。

8.成句范畴: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情态、时、语态等句子功能意义类别。

成句范畴有一定的表达形式,例如疑问句语气可以用语调或虚词表达。

9.黏着语:只以黏着语素替换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

例如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等。

10.概念结构: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叫做一种语言的概念结构,词义的形成以现实现象为基础,同时也受制于本语言词义的相互关系(概念结构)。

不同的语言对现实有不同的切分,也就具有不同的概念结构。

11.中心意义:离开上下文后人们最熟悉的意义,它大多同本义一致,有时同本义不一致。

语言学概论答案(六月)

语言学概论答案(六月)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以今证古,可推测一群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原始面貌。

有了这个起点,整群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分化、发展的过程也就能得到说明。

所以历史比较法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曾经系统地应用于印欧系语言的研究,拟测出各个语族乃至整个语系的原始母语,使印欧系语言的演变过程大致得到了说明。

这种方法同样也可以用来研究其他语系的语言。

应用这种方法研究汉语的中古音系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2.词语的替换即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换一种说法。

这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如“邮差”改为“邮递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而“目”改为“眼睛”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

3.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

引起词义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布”,古代只指麻织物,而今天则是棉、麻、化纤织物及混纺织物的统称,这是由于现实现象的变化而引起的词义变化。

再如“虹”,古人认为它是一种有生命的虫,能饮水,而今天人们则认识到“虹”是由于阳光照在水滴上,经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或雾幕上的彩色圆弧,是一种天气现象。

这是由于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的发展而引起的词义的变化。

词义的演变,从其演变的结果来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4.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这就是词义的扩大。

如汉语中的“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现指所有的江河;“皮”原专指野兽的皮,现则泛指皮肤,这些都是词义的扩大。

5.词义的缩小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这就是词义的缩小。

如“丈人”,原指年长的男子,现专指妻子的父亲;“臭”原指一切好闻和难闻的气味,现则只指臭味,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

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

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学概论必过资料

语言学概论必过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语言: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1.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

(多了一些成份)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

(一般情况下)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

(犹太民族)(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

(满族、汉族)(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

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规范。

不能单凭“互相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广东上海)六、语言与种族的关系: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是完全没有联系。

特别就“语系”而言,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明显的。

(汉语、汉藏语系都有声调)七、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的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八、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口语、书面语。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第九章文字.

语言学概论第九章文字.

1. 突破了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的工具和传播科学的媒 介。
3. 文字导致了书面语的产生,促进了语言的发 展。 4.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是文化 的活化石。
四、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文字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 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 符号如何记录语言符号已如前述。文字和语言 既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 别。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 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而文字则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文字是 记录符号的符号。
二、文字三要素:形、音、义
文字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一种符号,是人们为 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任何 一种符号都包括形式(能记)和内容(所记) 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意 义,而文字记录语言则是通过一定的形体来记 录语言的音和义的,无论是意音文字还是拼音 文字,都是如此。如汉语中人们用“书”这个 形体来记录“shū” 这个音和“装订成册的成本 著作”这个义。英语中人们用“book”这个形体 来记录[buk]这个音,表达“装订成册的成本著 作”这个意义。

文字
(符号)形式(书写形体,如“书、book” )
内容 语言符号/音义结合体语音(shū、buk) 意义(装订成册的成本著作) 从上面图式可以看出,文字作为记录语言 的书写符号,通常是以字形为标志,用“形” 通过“音”来表达“义”的,即用不同的形体
来标记语言中的词或语素。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字也 是一种系统。我们知道,书写符号并不一定都 是文字,我们平常见到的一些指示性的标记符 号,它们只是单个的、孤立的书写符号,不可 能进行排列组合,所以它们无法标记语言,只 有形成体系的书写符号才能标记复杂的语言体 系。文字正是这样的一种书写符号体系。如汉 字就是由一整套形体符号如笔画、偏旁、笔顺、 标点等构成的汉字体系,而英文等拼音文字则 包括字母、字母顺序、拼写规则等。文字正是 通过这种书写符号系统的形式才把语言符号记 录下来,使语言的口头形式书面化。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



A:非 常 热 爱 祖 国 和 人 民 的 英 雄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
偏正


|_____| |_____|


B:非 常 热 爱 祖 国 和 人 民 的 英 雄
3
什么是“词语替 换”?词语替换的 原因。
语言学概论
性质
导言 语言的社会功能
结构
二.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三. 语法 四. 词义 五. 文字和书面语
3.语音
发展
七. 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八. 语言的接触 九. 语言系统的发展
04 03 02 01
语音 语音是代表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 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就是 语言的符号形式。 语音的四要素(书P49) 音质、音高、音重、音长。
第四章 语法
各级语法单位。
语法范畴的理 解与判断。
形态变化的主 要形式(表 现)。
划分词类的各 种标准;汉语 划分词类的情 况。
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为什么要 以北方方言作为基础方言?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什么是借词?什么是意译词?他们 是不是都是外来词?为什么?
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 1. 洋泾浜; 2. 混合语; 3. 国际辅助语。 世界语。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1
方言和亲属语言 (语音的演变)。
2
词义演变的原因和 词义演变的结果。
02
什么是词义的概括性?具体表 现在哪些方面?
03
什么是词义的模糊性?词义为 什么有模糊性特点?

语言学概论(第九章)

语言学概论(第九章)
语言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演变
一、语音的演变
了解语音演变的途径
1. 方言和亲属语言(活的语言材料)
汉语方言:尖团合流
2. 记录语言过去状态的文字(死的语言材料) 押韵 形声字
3. 古代借词 古汉语从外语借入的词、外语从古汉语借去的词
二、语法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演变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1. 代词宾语从动词前到动词后
忌不自信 2. 大名冠小名的消失
丘商
城颖
桑树
北京市
3. 补语从可以与动词分离到补语必须与动词紧邻 打头破 打破头
二、语法的演变
聚合类的演变
语法聚合类的演变主要表现:
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的消长、词类的增减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决定了在最小语言符号创立之初语言为哪些词根选择了
相同的辅音或元音这种同音关系完全是偶然的
(2)语言演变在语言内部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语言中的基本词根是语言中十分稳 定的部分,即使已分化为不同的方言和亲属语言,基本词根也较少被替换,
长期保留在各后代语中
(3)语音有条件地整齐演变的特点决定了符合某一语音条件的语言符号要变一 起变
此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
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作用” 古英语有单数,双数,复数。后来双数的形式消失,只分单数和复 数,-s成为复数的标记 buriels原来是单数 ,后来仿照funeral(丧事),重新创造了单数形 式burial 过去式、过去分词 -ed swell(膨胀)——过去分词swollen/ swelled 比较级-er,最高级-est。 little-less-least little-littler-littlest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语言学概论目录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3)第二章语言的物质载体——语音 (6)第三章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 (10)第四章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13)第五章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19)第六章语言的运用特点——语用 (22)第七章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 (25)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27)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 (30)第十章语言与文学写作 (32)第十一章语言与民族文化 (34)第十二章语言与科学技术 (36)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P49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P49(1)内容更多(2)用处更大:①交际功能②标志功能③记录功能④思维功能⑤认知功能(3)能够创造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P51(简答)“语言”最初是与“民族”直接相连的,至今也是最直观和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同时也是国家的标志,但是只有全面了解从古到今的“语言”、“民族”之间,“民族”和“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才能对“语言、民族、国家”三者之间做出更加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

3.语言的特点和类型P52(单选)(1)从历时的角度看:语言的谱系分,也叫“语言亲属关系分类。

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的来源和相似性大小对语言进行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个层级系统,从大到小:“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

”(2)从共时角度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二、语言的表现形式P541.语言和言语P54言语:说话的动作和说出来或写出来的成品。

语言:说话所使用的工具,是在背后支配着人们怎么说话和听话的规则。

言语属于个人现象语言属于社会现象,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

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象的。

(单选)2.本体和外围P55本体知识:语言系统内部的各要素;语音、词语、语法、语义、语用。

外围知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其它技能、语言运用等。

语言学概论大学期末复习辅导资料

语言学概论大学期末复习辅导资料

语言学概论大学期末复习辅导资料语言学概论复习辅导导言部分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3、语言学发展的简要历史,大致有三个阶段:(1)语文学阶段(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现代语言学的发展阶段(成为边缘的、交叉的学科)。

4、语言学的分类:(1)描写语言学或共时语言学;(2)历史语言学或历时语言学;(3)理论语言学或普通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1)语言存在于社会中,是一种社会现象。

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存在于社会中,是一种社会现象。

因为语言是社会的,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语言。

掌握这个社会的语言才能真正进入这个社会。

(2)语言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语言还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使人与人之间取得联系的手段,是维系社会联系的纽带。

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语言不属于哪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2、人类社会信息传递有哪些其他方式?与语言有何关联?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1)人们自身的面部表情、手势、躯体姿势等可以在人际交往时传递一些信息。

如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挥手表示再见,鼓掌表示欢迎,等等。

(2)还有一些借用其他物质载体的信息传递手段,如文字、旗语、信号灯、数字符号等。

在这类信息传递手段中,文字是最重要的。

但相对于语言而言,文字是第二性的,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

语言学概论 第九章

语言学概论 第九章

第一节 语音的演变
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 2、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3)地区性。语音的演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 进行。 浊音清化的规律在北方话系统中是普遍起 作用的,而在吴语区和湘语区仍保留原来 的浊音,并没有发生清化的现象。
第一节 语音的演变
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1、语音对应关系:是指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同 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 系统性差异。 *要根据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来确定语言的亲属关 系。 2、历史比较法:是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 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推测原始母语的方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这种成 系统的差异重建语言史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 语音的演变
苏州话不论声母的清浊,都分尖、团;宁波话则
不论声母的清浊,都不分尖、团;上海话中的清 声母不分尖、团,浊声母却又分尖、团。
吴方言尖、团音合流的线索:从南往北, 宁波话先合流,上海话次之,现在还没有 完成合流的全过程,而苏州话还分尖、团 两套。
2、记录了语音的文字。

第二节 语法的演变
一、语法演变的结果 1、组合规则的演变 语法的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词序的改变上。 形态丰富的语言,词序的变化一般并不影响词语 之间的语法关系,所以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并不固 定,词序相当自由。 The student’s book The book of the student
2、词义演变的结果 (2)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1)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意义,演变后所概括反 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如汉语的 “江”、“河”原来特指“长江”和“黄河”, 现在则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2)词义的缩小。一个词的意义,演变后所反映的 现实想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古代汉语中“谷” 是指谷类的总称,现在在北方只指粟(去皮后为 小米),在南方只指稻谷。 3)词义的转移。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 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如古汉语的 “闻”是用耳朵听,现在则转为用鼻子嗅。

语言学概论复习指导 整理版

语言学概论复习指导 整理版

语言学概论知识要点1.语言学的功用4-51)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

2)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3)新兴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范围。

2.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14-16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学话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程。

关键两步:独词句的出现——从独词句到双词句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实词句——虚词3.语言的符号性质,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25-30人们用来交际的不是实在的事物,而是代表事物的符号。

词就是一种符号,它能使听话者意识到它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

整个语言就是由这种符号组成的一个系统。

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声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

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本质:约定俗成。

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

意义是人们对一类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

音义结合的统一体构成符号,成为现实现象的代表。

音和现实现象没有直接联系。

意义是联系现实现象和音之间的桥梁。

符号能够在使用中重复出现,人们才能根据交际的需要将有限的符号排列组合,说出无限的话来。

所有符号中,语言符号最重要、最复杂。

音位不是符号,因为没有和某种意义相结合。

语言中最小的符号是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使用的符号,句子是符号和符号组装的成品,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音义结合的任意性(约定俗成,音与义之间无必然联系,此为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而言,一旦进入交际,便对社会成员有强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世界的语言
名词解释
1.语言的类型分类:从形态学角度,运用结构比较法对各种语言体系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叫类型分类,也叫
形态分类。

2.语言的谱系分类:从发生学的角度,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相近的语言和方言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它们是否有共同的来源及这个来源是什么,在语言学里,把按语言的共同来源分类叫做谱系分类。

3.孤立语:词根语又叫孤立语,特点是用词根构词,词形很少有形态变化。

语言中的词在句中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现。

汉语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

复习思考题。

1.世界上有多少个语系?都是什么?
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九大语系。

分别是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利亚—高加
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和南亚语系。

(P2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