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内审检查表
ISO9001:2015全新版内审检查表--生产部(含PMC)

√
7.1.4
过程运行环境
1.组织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有哪些重要工作环境因素(包括人和物理的因素)?这些环境因素是否得到识别和管理?
有确定、管控
√
2.组织为保证产品质量所确定的工艺卫生环境要求(如光亮度、温湿度、噪声、粉尘等)是否充分、适宜、并得到控制?
充分、适宜,有管控
√
3.组织为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安全,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是否识别并采取措施消除工作过程中的有害因素,预防事故,预防错误过程(活动)?
原料、首件
√
8.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对产品的放行(上个过程的输出作为下个过程的输入)是否明确:
⑴放行条件并被遵守?
⑵放行过程的监控或测量并被实施?
⑶放行手续并被执行?
有产品接收准则
√
9.产品的交付过程、条件、方式、确认是否规定并被实施?交付过程中,顾客是否感到可信、方便、快捷、准确?组织是否保存了产品交付记录?
有
√
3.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组织是否采取措施防止扩大,并予以记录,向顾客报告?在未征得顾客意见之前,不擅自处置?
是
√
4.组织是否存在外部供方财产?如有,有哪些?
目前只有个人信息
√
8.5.4
防护
8.5.5
交付后活动
1.组织是否针对产品的符合性,在标识、搬运、包装、贮存期间采取防护措施,确保产品不损坏、不变质、不丢失?
5.3
部门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部门各级人员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是否确定并予以沟通?
有确定、沟通
√
2.部门所有员工是否清楚本职范围并被有效沟通履行?
清楚
√
6.2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1.是否在生产的全过程对产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了标识?
2.是否对生产中各个环节的检验状况进行了清楚的标识? 3.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制造课是如何控制和记录产品的唯一的标识?
1.询问生产现场是否存放顾客财产? 2.是否有对顾客提供的原材料或仪器、设备等进行检验?是否留有检验记 录? 3.当顾客财产发生损坏时是否向顾客进行报告? 1.请问生产部在生产过程中是如何对原物料、半成品、成品进行防护的。
审核部门:生产部 审核员: 涉及要素及条款号 5.2.1质量方针 6.2质量目标 7.4内部沟通
7.5.1文件控制
7.5.3记录控制
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7.1.3基础设施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的项目、证据及方法
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
1.本年度公司所制定的质量目标有哪些? 2.本部门的质量目标有哪些? 3.当所制定的目标和指示未达成时您是怎么处理的?
询问生产部在工作中是如何与其他部门进行内部沟通与信息交流的?是如何 与上、下级进行沟通的。沟通的方式和方法。(查看会议记录、及邮件)
1.查看现场所使用的文件是否是否经过批准?是否进行受控管理? 2.查看现场所使用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作废文件是否被清除? 3.受控文件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4.作业现场是否可获得有关文件的适用版本? 5.文件是否经过修改?是否保留文件的修订记录? 1.查看所使用的记录是否被编号,并为最新版本? 2.记录的填写是否规范?是否便于识别和检索? 3.记录的保管是否良好?在需要时是否能立即找到所需要的记录? 2.当人员的能力不能达到所规定的要求时,采取了何种措施以确保其达到所 规定的要求?查看培训记录 3.对于所有从事冲压操作的人员是否进行能力和资格的认定考核?(查看考 核记录)
各部门内审检查表

内审检查表部门:生产部条款审核要点审核方法审核记录☆生产现场制定了哪些作业指导书?☆控制管理情况如何?4.2.3文件控☆对上述控制文件执行情况如制何?☆质量记录的标识是否清楚?检4.2.4记录索是否方便?控制☆是否规定了质量记录的保存期?☆产品实现过程中提供的生产设6.3 基础设备有否管理规定?实施情况如施何?☆生产设备是否满足产品实现的6.3基础设需要?施☆现场观察、查阅现场提供了什么文件,受控管理程度?☆主要查阅:图纸,作业指导书,询问员工对作业指导书的理解和了解程度?☆抽取现场 2 份作业指导书或图纸/工艺过程卡,结合操作记录,判定实施文件过程中的执行情况。
每一道工序全部查询☆检查现场保存的质量记录的标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规定制定了“档案索引” 。
所属部门记录是否规定了保存期☆索查设备的管理规定和实施情况,有无设备清单?☆查询现场现所有设备的管理规定?是否都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检查现场设备的维护情况及记录,观察设备的技术状况,判定设备过程能力是否满足产品实现的需要。
6.4 工作环境☆组织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是否☆识别组织是否识别了为产品实现满足要求?过程所需提供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是否得到了管理?素,如何管理的?有效性如何?(可从管理文件检查入手,观察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包括:办公设施、工作氛围、员工精神状态等)。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是否确定了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索阅有关控制过程的文件及数份程?作业指导书(包括监控点和关键/特殊过程),并了解实施情况。
☆是否规定了相应的控制要求?☆包括必要的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 内审检查表部门:生产部条款审核要点审核方法☆是否按规定要求实施了对生产☆检查提供过程的控制文件是否符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合标准要求是否与手册相协调。
重7.5.1 生产点检查文件是否涉及了所有提供过和服务提供程,是否对人员、设备、执行文件、的控制监控要求等作了规定,是否对主要设备和关键 / 特殊岗位的人员作了认可规定。
生产部内审检查表

6.3
基础设施
1.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确定和提供了哪些设施?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维护?
2.设施、设备是否符合产品的需要?
6.4
工作环境
1、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工作环境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得到了管理?
(提供怎样的工作环境满足生产、办公的要求。)
6.2
人力资源
四.4.2
能力意识和培训
3、查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情况;
四.3.1环境因(产品活动和服务,结合企业特点现场确认是否遗漏,从能够控制,能够施加影响两方面);
2.查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和确定是否遗漏;
3.建立管理目标时是否考虑了重要环境因素;
4.有无遗忘了异常、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
四.3.2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四.5.2
合规性评价
5.4.1
质量目标
四.3.3目标、指标和方案
1有无相关法规及标准清单;清单是否适宜、充分?有无适用的法规及标准。
2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获取渠道是否可以满足要求;如何使相关人员及时获悉并得到新获取的法规;法律法规的摘要是否发布。
3、环境守法证明是否从相关上级部门开出?
1、法律法规符合性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5.环境管理方案能否保证相应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5.5.3
内部沟通
四.4.3信息交流
1.公司内部有哪些沟通方式(如质量例会、报告制度等)?内外部的信息交流渠道是否畅通?
2.各类人员是否了解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3.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接收、处理和答复记录是否完整。
5.6
四.6
管理评审
1查管理评审的计划,其输入的内容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要求。
生产安全管理部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生产安全管理部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审核员审核组长陪同人员时间受审部门生产安全管理部标准条款审核内容、方法记录评价 190014.2。
3文件控制 1、查文件的批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2、查文件的更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可提供手册、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等。
3、查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是否能识别4、查文件的有效版本能否识别5、查各使用场所及各关键岗位是否具有有效版本的相应文件6、查文件外来是否进行标识分发受控7、文件的保管与销毁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4.2。
4记录控制 1、查记录是否完整、记录的标识、贮存、保存、检索、存放期限、处置是否符合要求2、记录填写是否符合要求,字迹是否清楚,是否具有可追溯性,3、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5。
管理职责 1、质量方针在部门的传达情况,有何依据,2、部门负责人是如何理解管理方针的,3、员工是如何理解质量方针的(现场抽问2-3人),4、部门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的框架是否一致,5、质量目标和指标制定和分解情况是否有效.6、各职责和权限的规定以何种方式传达7、内部沟通方式如何,是否畅通,8、沟通涉及质量体系有效性的内容及记录。
6.2人力资源 1、提供识别各岗位人员应有能力要求的证据2、培训程序中是否对明确培训需求提出要求?3、学历、职称、培训及相应资格的证据。
4、培训及相关考核记录。
6.3基础设施 1、公司为达到质量目标,组织提供了哪些设施、设 6。
4工作环境备,2、是否规定了对基础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职责和方法,3、本公司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得到管理,7。
1产品实现的策划 1、是否对新产品实现的过程进行了策划,2、新产品策划的输入内容是否充分,3、策划输出的方式是否符合要求,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1、产品及产品实现的过程是否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2、是否具有产品要求的变更而引起的文件得到更改和相关人员知晓的证据,7。
4采购 1、查如何对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和控制,2、采取何种措施监督检查劳动保护用品的符合性,7。
内审检查表(化妆品企业生产部)

—
生产眼部用护肤类、婴儿和儿童用护肤类化妆品的灌装间、清洁容器存储间应达到30万级洁净要求。
生产区之间应根据工艺质量保证要求保持相应的压差,清洁区与其他生产区保持一定的正压差。
生产车间温度、相对湿度控制应满足产品工艺要求。
41
—
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易产生粉尘、不易清洁等工序,应使用单独的生产车间和专用生产设备,具备相应的卫生、安全措施。
当发现校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调查是否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适当措施。
57
—
企业应制定生产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生产、检验设备均应有使用、保养、维修等记录。
维修保养不得影响产品质量。
58
—
水处理设备及输送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应确保工艺用水达到质量标准要求。不同用途的生产用水的管道应有恰当的标识(包括热、冷、原水、浓水、纯水,清洁的水,冷却水,蒸汽或者其他)应标识水系统的取样点。
更衣室应配备衣柜、鞋柜等设施。生产车间应配备足够的非手接触式流动水洗手及消毒设施。
37
*
应规定物料、产品和人员在厂房内和厂房之间的流向,避免交叉污染。厕所不得建在车间内部。
38
—
应规定清洁消毒的操作,制定相应的清洁消毒制度。
39
♦
生产车间应按产品工艺环境控制需求分为清洁区、准清洁区和一般区。制定车间环境监控计划,定期监控。
“X”表示“基本符合”代表轻微不符合,可以“O”表示
45
—
企业应建立成文的有效的虫害控制程序和控制计划。建立虫鼠害设施分布图。生产车间应配备有效防止鼠虫害的进入、聚集和滋生的设施并及时监控。现场布置合理,工作状态良好,定期检查和清洁,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46
ISO全内审检查表生产部含PMC

√
2.组织为保证产品质量所确定的工艺卫生环境要求如光亮度、温湿度、噪声、粉尘等是否充分、适宜、并得到控制
充分、适宜;有管控
√
3.组织为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安全;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是否识别并采取措施消除工作过程中的有害因素;预防事故;预防错误过程活动
有识别
√
4.工作环境中人、物、场所配置与结合是否满足员工的工作需要 是否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 是否有利于建立、保持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
原料、首件
√
8. 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对产品的放行上个过程的输出作为下个过程的输入是否明确:
⑴放行条件并被遵守
⑵放行过程的监控或测量并被实施
⑶放行手续并被执行
有产品接收准则
√
9.产品的交付过程、条件、方式、确认是否规定并被实施 交付过程中;顾客是否感到可信、方便、快捷、准确 组织是否保存了产品交付记录
有程序;有规定
√
2.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人员及权限是否明确 不合格品是否在具有资格的人员评审后才进行处置
有明确;是
√
3.所选择的不合格品处置方式是否符合要求 让步时;是否经授权人批准或按顾客要求批准 不合格品纠正后是否重新验证 是否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或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
符合规定要求
√
4.对不合格品的性质、评审、处置包括让步批准是否保持记录
受控
√
7.1.3
基础设施
1.组织为实现产品符合性;必须具备哪些基础设施 这些设施是否得到维护;能够持续满足运行要求
有确定并维护
√
2.基础设施选址、布置是否适宜;有利于确保组织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适宜
√
3.组织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有重要影响的建筑物、工作场所;是否足够如面积、适宜如位置
ISO14001环境、职业健康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4.3.1
ISO14001
1.是否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了评价?是否保存有效的《危险源识别清单》。
2.《危险源识别清单》是否有遗漏、错误、多余等情况存在,当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条件改变时,是否及时对识别清单进行了更新?
3.是否对重要危险源进行了评价?评价方法是否合理?
审核过程:4.4.7应急准备和响应(ISO14001OHSAS18001)4.5.1监视和测量(ISO14001)4.5.1绩效监视和测量(OHSAS18001)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ISO14001)4.5.3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OHSAS18001)受审核部门:生产部
2.识别本部门有哪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后,是否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4.5.3
ISO14001
OHSAS18001
审核员签名:日期:
编号:XX-67
环境、职业健康内审检查表
审核过程:4.4.3.2参与和协商
受审核部门:
检查要点和方法
依据准则条款号
是否符合
检查记录
1.员工是否参与过程的识别与确定;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2.员工是否参与公司安全方面的检查,以排除安全隐患,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是否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并参与制定纠正措施。
OHSAS
4.4.3.2
4.5.3
审核员签名:日期:
5.是否存在其它环境污染现象?
4.4.6
ISO14001
审核员签名:日期:
编号:XX-67
环境、职业健康内审检查表
审核过程:4.6运行控制(OHSAS18001)受审核部门:生产部
GBT42061-2022生产部内审检查表

洁净室(区)内的水池、地漏应安装防止倒灌的装置,避免对环境和物料造成污染。
2.26.2
应当对过滤器的性能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其有效性。
查看维护保养记录,是否进行定期检查。
2.29.1
洁净室(区)内的人数应当与洁净室(区)面积相适应。
查看验证记录,是否对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进行验证,确认能够满足洁净控制要求。核实现场工作人员数量,查看相关记录,不应超过验证时所确认的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
内审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
生产部
审核日期
年月日
审核依据
GB/T 42061-2022IDT 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审核员
审核的过程
4.质量管理体系;5.管理职责;6.资源管理;7.5生产和服务提供;8.2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
6.3
基础设施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3.2.1
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应当符合预定用途,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查看生产设备验证记录,确认是否满足预定要求。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是否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3.2.2
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
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标识。
3.2.3
现场查看洁净室(区)的人流、物流走向是否合理,是否能够避免交叉污染。
2.17.1
进入洁净室(区)的管道、进回风口布局应当合理,水、电、气输送线路与墙体接口处应当可靠密封,照明灯具不得悬吊。
2.18.1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当与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当控制在18~28℃,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生产部,包含仓库)范文

2.外部沟通:主要与物流公司进行沟通,电话、微信、QQ沟通顺畅。
未发现有卫生不合格、原料过期、防护不当的情况,沟通方式适宜,沟通有效。
符合
受审部门:仓库
2.负责人回答: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可以通过产品合格证货号、操作记录、原材料、供方进行追溯,每批产品的货号与操作单号均为唯一,并相互对应。
3.负责人回答:原材料的搬运使用推车运送,严禁野蛮装卸,用纸箱包装,储存地相应的区域。
符合
7.4沟通(F)
沟通;
是否制定了内部外部沟通的内
容?
仓储与生产、采购、销售。
境是否满足原辅料的贮存要求?
核查仓储部内原辅料,均有效期内,无过期产品。
核直仓库卫生、运输车辆卫生等,正常。
符合.
8.3可追溯性系统(F);
3.7标识和追溯(H);
3.10致敏物质的管理(H)e
标识和追溯计划、可追溯性系统:(1)仓储部内产品是如何标识
的?
(2)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是否控制和记录了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符合
6.1应对风险和机
遇的措施(F)
风险机遇识别及控制。
D存储不当引发产品过期变质,控制措施:按存储条件实施,
定期检查;
2)账务卡一致,产品保质期及追溯性控制。
符合.
受审部门:生产部、仓库
审核员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是否符合
8.2前提方案(PRP)(F);
3.3良好卫生
规范(H)O
操作性前提方案:仓储部内的环
生产部内审检查表

82 看板内容是否是当前的最新信息?是否存在过期内容?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60 对重大不合格品统计、分析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61 当产品与当前批准的不同,是否获得顾客的让步或偏离许可?
62 抽查确认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与整改是否落实到位?
63 数据分析及测量数据递交与收集人员是否对该工作有充分了解
9 监视、测量、5 过程监控是否定义关键过程指标,并进行监控与分析
39 整个过程中产品是否进行了标识,直到交货为止?
40
各工序操作及重点成品组装的操作顺序与标准是否有文件依循,并按 文件执行
41 查不合格现场标识、隔离与处理记录
42 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是否作出唯一标示,并有相应记录?
43
是否对顾客或外部供方(事业部)的财产进行了识别、验证、保护和 维护工作?
44
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是否有丢失、损坏等现象?是否报知并进行记 录?
检查记录
结论
8.5.4 防护 8.5.6 更改控制
45 产品防护是否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
46 是否对产品进行了防护?(产品保存条件要求、保存环境等)
47 不同产品是否明确的划分区域?不同产品是否混放在一起?
48 放置区域账物卡三者是否一致?
77 灭火器是否按要求点检?
其它--现场
78 生产现场化学品是否有明确的标示注明液体名称?
79
工作台上是否不需要用工具,材料及其他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包括私人 用品)?
80
生产线周边待生产物料是否按要求摆放(严禁超高、物料直接接触地 面等)?
81
周转车、工具、成品、半成品及其他物品是否有位置划分? 若有,是否按照规定位置放置?
6 测量资源风险是否识别并受控?
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符合
交付后活动
8.5.5
已从a)法律法规要求、b)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潜在
不期望的后果、c)其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
寿命、d)顾客要求、e)顾客反馈五个方面识别、确定
产品和服务交付后活动有:质量问题退换货
目前暂未发生
符合要求
编制了产品实现所需要的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
编制了产品及服务实现所需的记录
提供有工艺流程,明确了关键过程:
服装关键过程:上领上袖/整烫;
窗帘关键过程:缝纫
均无特殊过程。
符合
生产过程控制
8.5.1
工艺流程如下:
产品工艺流:
原材料—制板---裁断—锈花--△加工缝纫(上领上袖)—半成品检验—△整烫——包装。
内审检查表
QR-9.2-03 A0NO: 01
审核员:
受审核部门
生产部
时间
审核条款
Q:5.3/6.2.1-2/7.1.3/7.1.4/8.1/8.5.1/8.5.1-4/8.5.6
E:5.3/6.1.2/6.2.1-2/8.1 /9.1.1/10.2
S5.3/6.2/6.1.2/8.1.1-2/9.1.1/10.2
参加:公司全体 地点:厂内。
内容:灭火器使用,消防栓的使用。紧急疏散、
逃生技能等,有演习图片。
应急预案有效。
以上控制符合规定要求。
符合
监视测量
ES9.1.1
提供了日常监视测量记录
符合
关键工序:整烫、上领上袖;特殊过程:无
关键工序:整烫; 整烫机、缝纫机
皮尺、目测
整烫:蒸气压力3.5公斤以上,时间8秒-10秒
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审核员:JL8.2.2-03受审核部门:生产部(车间)2014年01月22日标准 条款审核内容及方法4.2.3本部门有哪些受控文 件?是否建立受控文件清 单?是否按程序管理?4.2.4本部门有哪些记录? 是否建立记录清单?请出 示。
抽查3-5份记录,确认 记录的填写、保存、检索、 标识与要求的符合性。
5.3抽查生产现场二名员工 提问是否知道公司质量方 针的内容。
5.4.1是否制定了部门的质 量目标,是否形成文件,是 否可测量,是否能保证公司 总目标的实现。
5.5.1生产部各冈位的职责 是否明确?是否有文件规 定?请厂长回答本岗位的 职责,并出示规定其他岗位 职责的文件。
5.5.3生产部是如何沟通质 量管理方面的信息的?沟 通渠道是否畅通?是否发 生因信息沟通不及时影响 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情况?内审检查表客观记录评价已建立受控文件清单,有工艺规程、设备管理制度、检验规程、公司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法规等。
已建立记录清单,抽查《生产计 划》,,《设施检修计划》,《设施台账》, 《生产记录》等10分记录填写清楚、 及时、具有可追溯性。
提问的两名工人正确回答了公司的质 量方针。
已制定形成文件的部门质量目标,能 确保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
生产厂长出示了《各岗位责任制》文 件。
回答了本岗位的职责。
按总经理的要求及时参加会议,对公司 管理决策等方面进行信息交流,对各部 门的沟通主要以对面交流,必要时附以 书面交流。
2014年01月22日审核员: 审核组长:6.36.47.17.4.37.5.1公司有哪些生产设施是否 建立设施台帐,是否制定设施检 修计划,是否保持设施检修记 录,查设施台帐,设施检修计划, 抽查设施检修记录。
观察现场设 备的保养情况是否确定了工作环境中影 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员工安 全健康的因素?是如何管理的? 是否为产品规定了质量目 标,是否制定了产品的生产工艺 或作业指导书?是否制定产品 的验收标准,产品生产的哪个工 序设置了监测,是否规定了监测 的记录要求?是否安排专职人员对原材 料的进厂进行检验?是否有原 材料的检验记录请出示,对检验 发现的不合格原材料是如何处 置的,有无处置记录? 是否按要求安排生产?是否 对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统 计,有无统计记录,是否知道产 品的质量要求,是否有作业指导 书,是否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日常 保养,有无保养记录,工序中是 否有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是 否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有无保持监视和测量记录。
ISO45001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c) 包括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5.2 职业健 康安全方针
d) 包括消除危险源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承 诺(见8.1.2); e) 包括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承诺。
f) 包括工作人员及其代表(若有)的协商和参与
的承诺。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
——作为成文信息而可被获取;
——在组织内予以沟通;
给组织带来其他风险和其他机遇。
是否针对职业健康安全 有针对危险源的管理、法
体系的导入,相关的机 律法规管理等识别相应的
遇是否有充分的识别? 机遇,有应对措施,参见
是否针对机遇有制定应 组织环境风险机遇应对措
对措施?
施表。
符合
6.1.4 措 施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
a)措施,以:
1)应对风险和机遇(见6.1.2.2和6.1.2.3); 2)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见6.1.3); 3)对紧急情况做出准备和响应(见8.2); b)如何: 1)在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或其他业务过 程中融入并实施这些措施;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在策划措施时,组织必须考虑控制的层级(见 8.1.2)和来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输出。
是否针对危险源控制、 法律法规、紧急情况制 定应对措施?是否评价 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有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 参见危险源清单和运行控 制程序,有针对法律法规 制定措施,参见运行控制 程序,有针对紧急情况制 定应急预案,参见中毒、 火灾、交通事故等应急预
案。
在策划措施时,组织还应考虑最佳实践、可选技术
方案以及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划
b)需要什么资源; c)由谁负责; d)何时完成; e)如何评价结果,包括用于监视的参数。 f)如何将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措施融入其业务
生产部ISO50001-2018内审检查表范例

抽查生产车间的能源管理记录填写内容是否漏项,比如没有日期、填 写人、参数、机台编号等
有能源类相关记录清单
V
查看生产车间的能源管理记录是否使用文件夹归档,文件有无破损, 文件夹有标识。
生产部的能源管理记录基本符合要求
V
查部门是否编制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查生产部有本部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V
8
7.5.2 7.5.3 查部门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有无编号、版本、生效日期是否为 查部门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只有一套纸质档 在签核中,尚未发放。在OA系统
V
询问生产车间能源管理人员多长时间统计一次能耗指标?要求提供 2020年1-5月的能耗统计数据,部门是否每月召开一次能源管理会议, 针对能源管理情况和未达成目标指标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查生产车间2020年1-12月的能耗数据统计,每月统计一次。每月召开一次能 源管理会议,能能源使用状况和目标指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
查符合能源辨识文件要求
V
能源评审
查生产车间有无设备清单?主要耗能设备清单是否使用公司规 有设备清单,但是未能提供主要耗能设备清单。未能在设备清单中未能标示
定表格?在设备清单中是否标识主要耗能设备?是否记录设备 出主要用能设备,有记录设备功率。查在《能源评审控制程序》中有要求大 V
生产计划内审检查表表单模板全套

生产计划内审检查表表单模板全套
体系审核检查表
审涉及过程SP02综核合计划员
审被审区域/接过SP 核待人程
日类
期型
序提问(输入、输条款符合情况审核发
号出、资源、人员、号
符不改现和不
方法、指标)符合事
合符进
项的描
口
述
1是否有形成文件8.5.1.7
的综合计划过
程?文件规定是
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2过程的责任人是
否明确?是否有
能力执行?
3过程由谁进行?
人员是否充分?
能力是否能够胜
任?人员意识如
何:是否了解质量
方针、相关的质量
目标等?是否有
畅通的沟通渠道?4过程的资源(基
础设施和过程运
行的环境)是否充
足,是否符合标准
的要求?
5本过程的衡量指5.1
7.1.2 7.2 7.3 7.4
7.1 7.1.3 7.1.4
6.2
标是否得到测7.1.5
量?是否制定达
到目标的措施?
未达到时,是否采取相应措施改
善?
6过程的风险和机 6.1
遇是否识别?
7是否确保为满足8.5.1.7 根据订顾客需求来安排单安排生产,即生产是生产计由订单驱动的?划
8在生产排程期间8.5.1.7
是否包含策划的
信息如:顾客订
单、供货商准时
交付的绩效、产
能、共享载荷、
前置期、库存水
平、预防性维修
和校准?
9是否有应急计 6.1.2.3 有应急戈∣J?应急计划考计划且虑了6.1.2.3的内考虑标容?准要求10是否定期测试应6.1.2.3 每年进急计划的有效行评审性?是否定期进更新
行评审?。
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包含完整检查内容)

√
2.组织过程管理的要求是否形成了文件并批准实施?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有经过审核批准;
√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最高管理者对满足顾客要求有何想法?现以何方式传达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性.
质量方针:全员参与、客户满意、持续改进、精益求精。
√
是否确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并发布实施?
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内部审核检查表
(包含完整检查内容)
1.管理层
2.生产部
3.品质部
4.采购部
5.工程部
6.仓库PMC
7.资材部
8.行政部
9.业务部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
管理层
审核日期
2018-1-17
版本
01
审核员
陪审员
判 定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
审核记录
严重
轻微
观察
OK
上一次内审与最近外审的问题点
无
4.1
是
√
组织是否通过使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致力于提高QMS的有效性?
是
√
组织持续改进QMS绩效是否明显?有充分的、可靠的事实或数据对比予以证明?
质量目标达成分析检讨;
√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了“数据分析和改进控制程序”?该程序是否按照标准要求作出以下的规定: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管理者代表经过任命,并规定了其职责;
√
5.2方针
最高管理者是否建立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方针并形成文件?
质量方针:全员参与、客户满意、持续改进、精益求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EMS运行的各类关键岗位是否得到现行文件版本?
4.2.4
四.5.4
记录控制
1.记录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标识是否达到惟一可追溯?
2、记录是否确定了保存地点、方式、期限?保存环境设施是否适宜?检索是否方便?保存期是否适宜?对失效的无保存价值的记录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置?
1、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是否按文件要求进行测量?是否能说明测量方法?
2.查部门有无目标和指标。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
3.建立目标时是否考虑了四个方面:①法律法规,②重要环境因素,③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④相关方的观点。
4.查目标、指标是否尽可能量化;尤其是环境指标,通常应当是定量的,同时还应有实现该指标的时限规定;
5.环境管理方案能否保证相应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5.5.3
内部沟通
四.4.3信息交流
1.公司内部有哪些沟通方式(如质量例会、报告制度等)?内外部的信息交流渠道是否畅通?
2.各类人员是否了解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3.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接收、处理和答复记录是否完整。
5.6
四.6
管理评审
1查管理评审的计划,其输入的内容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要求。
1.是否确定了从事影响质量工作的各类人员的能力?
2.为了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否提供了培训或其他措施?查计划和实施情况。
3.是否评价(包括考核、观察、问卷等)所采取措施(培训)的有效性?
4.是否保持了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抽查员工档案。
5.5.查培训计划中对重要环境因素或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岗位或职工进行相应培训;各管理层、职能部门是否得到必要的培训;对供方和承包方,是否需要培训,(对管理员工,合同方,临时工等的人员是否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什么。
2.当发现过程策划的结果未满足要求时,是否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1.是否对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活动编制了程序;如节能降耗、固体废物处理。
2.有关采购涉及的重要环境因素所建立的相关程序与要求是否通报给供方;
3.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岗位有哪些?,是否建立了相应程序;
四.3.1环境因素
1. 查部门有无环境因素清单,环境因素的识别是否充分(产品活动和服务,结合企业特点现场确认是否遗漏,从能够控制,能够施加影响两方面);
2. 查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和确定是否遗漏;
3.建立管理目标时是否考虑了重要环境因素;
4.有无遗忘了异常、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
四.3.2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2管理评审计划是否得到审批和发放。
6.3
基础设施
1.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确定和提供了哪些设施?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维护?
2.设施、设备是否符合产品的需要?
6.4
工作环境
1、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工作环境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得到了管理?
(提供怎样的工作环境满足生产、办公的要求。)
6.2
人力资源
四.4.2
能力意识和培训
4.上述程序有无支持的作业文件。查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
四.5.1
监视和测量1.ຫໍສະໝຸດ 否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例行监测,有无记录?
2.是否对环境绩效进行监测。对运行控制程序、应急程序及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查记录。
3.是否对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每季度进行例行检查;查记录。
4.如何进行对环保法规、标准的遵循情况检查评价。发现不符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和处置;
四.4.7应急准备和响应
8.5.2纠正措施
8.5.3预防措施
四.5.3不符合纠正措施
1.是否确定了与异常、紧急情况有关的工作岗位;
2.这些岗位的程序中有无对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内容;
3.是否定期试验应急措施;是否经过应急培训演习?
1、是否明确各类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的责任部门,其职责是否明确;
2、是否有针对相关方投诉采取的纠正措施要求;
四.5.2
合规性评价
5.4.1
质量目标
四.3.3目标、指标和方案
1有无相关法规及标准清单;清单是否适宜、充分?有无适用的法规及标准。
2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获取渠道是否可以满足要求;如何使相关人员及时获悉并得到新获取的法规;法律法规的摘要是否发布。
3、环境守法证明是否从相关上级部门开出?
1、法律法规符合性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
FT4-09-03
受审核部门
生产部
部门代表
编制人/日期
审核员
审核地点
审核时间
审核
依据
审 核 检 查 内 容
现 场 审 核 记 录
不符合
报告单号
4.2.3
四.4.5
文件控制
1.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与适宜?
2.文件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查?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改状态是否易于识别?
3、查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情况;
8.2.2
四.5.5
内审
8.2.3
过程和监视和测量
四.4.6
运行控制
1.是否对内部审核方案按程序文件的规定进行了策划?策划的结果是否适合组织的现状?
2.是否按策划的要求予以实施?(年度计划、实施计划)
3.审核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独立性?
1.为了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对管理体系过程采取了哪些适宜的监视和测量方法?效果如何?